潘昭佑(潘昭佑高级班资料)

阴阳阐秘之二-体用有无相因、动静相循

阴阳在本体上是“有无相因,动静相循”的,可观察到在自然界起用上的“有无相因,动静相循”的变化规律。以此规律来察观阴阳的有无,即经典著作中所说的远观近择。有与无,动与静,也是相对的代名词。-潘昭佑和乾元无诀:一切存在,皆为太极。

但体上的有无与动静已经不是抽象的空洞名词而已,它体现出相对论一体二面的辨证法则。相对的基础,可能最早从气功功上证得,气功的功夫要以自然显现为上乘,即道家的“道法自然”。老子《道德经八十一章》,是通过气功的手段总结出道法于自然,所以研究《道德经》,就不能单纯的从哲学、人性论、教育及国家的角度范畴去训诘,释文,还要探讨它的原始精义为正知正见。

所谓自然,是在有无与动静四者相互依缘而发生的一种空有的“能所”作用,而这种作用要发生在和合基础之上。和合也就是互相依缘,从而才能产生效果。从效果的偏倚又可以最终观察是否达到了“中道”。

能够观证中道,才能知道阴阳的全面而无遗。和合一意,又可分解为二。合与分相对,仅有合则不能起化的作用,而和在合分之间不是间隔,才能产生合与分,分与合的化解。所以,合相当于混合作用,和起到一种谐调的作用,只有和合才相当于化学中的化合作用。

和的谐调作用,即易经中的所谓易变。和的极点为中,故儒家赞之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医家及丹道家所论气功的调伏气脉,医药治病的补偏救弊,都是从中和的道理为出发点,而采取的积极措施。--亦即:阴阳双方平衡为吉,打破平衡为太极消失,为凶。

“中”是和的极点,如果只和而不中,就会有偏盛。有偏盛时,体现在天地阴阳关,可以称为天灾,体现于人体,将有疾病的发生,生展。故医学上的临床治疗家均求补偏救弊之道,它的大旨都是由观阴阳的本体,以求“中”而为应用效果的真谛。

具体在应用中,阴与阳分则为二,在体上观之要合则为一;在比量上观之,有大才知有小,无小则不能显大,如果仅有阳,是为孤阳,孤阴不生,孤阳不长,无相对相缘之用,即不复存在,经所谓堕入“顽空”。因此,阴阳必须相对的看待,才能明了相因与相缘的基本道理。

能明了有无的本观,才能明了阴阳的本观。为何说有无相因呢?例如现在黑板上光净无物,要在上面画一方形或三角形,有才能在“无上显现出来,才能知其已有了“有”。有无相显,就是它的相因。有无二者最紧要的基本原则,不能偏离从物质——精神——物质······的唯物辨证法则。物质基础上的无,即指精神。如果黑板上本无方形,三角形等,是因为我们从脑中先想映出后而画出,才能产生黑板上的方形和三角形形状,此是因心体的作用,即是无的本体,而无的本体又是缘于以前即有的痕迹,这即有的痕迹通过画出后,又能分辨它是方形或三角形,这就又产生了认识的作用,此作用即是有的本体,而有的本体也是缘于以前“有”的痕迹。故在用上可以观本体,在本体上又可以观它的应用。能画能识别是体,是无;所画所认别的是用,是有;故知“有无相因”。

在医学讨论它,因人有身,身有形有质,是五行五阴因缘和合而成。因此从“呱呱”坠地后到少年,到壮年,到暮年,终归要到躯壳毁坏而死。人类的生生化化刹罗易变,终归坏灭,但却又被另外一种物质所取代。因此可知,由有生无,由无返有之理,也是相因相缘的道理,似乎又包含着物质不灭定律在内。又如从人的身体上说,过胖或过瘦均为病状,在五味上说,嗜甘味或嗜酸味也是病象,其喜吃酸者苦必少,常吃辛辣者甘必少,所以产生这样偏盛的比量,是由于身体一有偏盛而不得中道的结果。否则,应五味皆适。

在气功上讨论它,如作天地庄中通臂劲的立掌时(须弥掌),因有外形的要求,于是产生了气劲,这气劲的发出,不假一丝人力,全出自然,是因为要求了肩、臂、掌的中道,才能产生体用气劲的中道。有此因相遂,才能发生体用的自然作用,而这自然的现象须合乎中道,永执厥中,才能达到补偏救弊的正确方法。

在本体上观有无相因,非有第二性的“无”不能显有之体,在用上观,非有第一、第三性的“有”不能明“无”之用。故有无相因相循的作用循环不已。经所谓“如环无端,回环纽抱”。

在阴阳本体上看“无”为体,在阴阳的用上看“有”为用,上言已述。但阴阳在本体上不能分开。因无体则不能起用,因此在体上可说是相因,在用上可说是相循。相因体现在有无上,相循则体现在动静上。阴阳的体与用分则是二,合则是一,即体用一如,亦一体二面之义。体用如有偏盛,就得不到中道。因此阴阳上的有无动静四者,都是“二边,两面”。如在气功的上乘法言之,尚非真如本性,所谓的真如本性,就是气功中的真入静。真入静,即四者的“两面”距远,只有前念方忘,后念未生的空洞时间才是真正的阴阳本体。我们修习静功,也是为了求得一分一秒的真正的阴阳本体。真正的达到入静状态,才能产生真正的用之果。

秦伯未先生在《内经知要浅解阴阳》文中说:“如果没有现实的指出,光问阴阳的本身究竟是怎么?那是没有意思的。”以我陋见,如果仅知阴阳之原则、定义,对于中医理论可以说是得到了一个初步的概念。溯本求源,阴阳的原则、定义从何而来,如何演示的,便把它错误地否为玄学,形而上学,依称是“知其所以然,而不知其所以为然”的认识程度。研究学问的角度,要求即广又深,即纵又横才行,不能以不知识有识,以未知杀已知,以固定的框模去框研究我国几千年文明史这个学问的广袤天地。

阴阳体现在气功修练方面,道家专讲练气修脉的功夫。其中道的阴阳和合为五气朝元阶段。它的步骤是练津成精--练精化气一(五气朝元)-练气化神-练神还虚诸大阶段。一般的道流练师失味练津成精的真谛即久且众,大都昧本之津而单言精气神三者,今附带正之。

阴阳在医学方面,是根据脏腑表里、母子、生克、上下、虚实等等而观中道,以补偏教弊调和阴阳为法门。阴阳在人身上为气为血,如阴阳失和则病危生。例如伤风是受风邪而引起,但同在一个环境,并不是人人伤风,即使同受风邪而病者非同一经,都是依其相因相缘之机不同所造成的差别。试观有人受邪之后,汗出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这样症状为太阳经中风表症,是中的热邪之风。又有症状相同,唯不出汗,而淅淅恶寒者,这是太阳经伤寒之症,是中的寒邪之风。热邪为阳,寒邪为阴,在治法上也就有桂枝汤、麻黄汤的区别。从阴阳的原则上分析是病,其人阳开于外,风的热邪与相感,适当其机与阳相搏,故汗出而为太阳中风症。阴守于内,风的寒邪与之相感,适当其机与阴相搏,故不出汗恶寒而为太阳经伤寒症。此是从阴阳的角度的大概分析方法,能初步掌握这些方法,则可望解除病于举手之间,给患者解除痛苦,反之,则坏症立见。

阴阳阐秘之二-体用有无相因、动静相循

阴阳在本体上是“有无相因,动静相循”的,可观察到在自然界起用上的“有无相因,动静相循”的变化规律。以此规律来察观阴阳的有无,即经典著作中所说的远观近择。有与无,动与静,也是相对的代名词。-潘昭佑和乾元无诀:一切存在,皆为太极。

但体上的有无与动静已经不是抽象的空洞名词而已,它体现出相对论一体二面的辨证法则。相对的基础,可能最早从气功功上证得,气功的功夫要以自然显现为上乘,即道家的“道法自然”。老子《道德经八十一章》,是通过气功的手段总结出道法于自然,所以研究《道德经》,就不能单纯的从哲学、人性论、教育及国家的角度范畴去训诘,释文,还要探讨它的原始精义为正知正见。

所谓自然,是在有无与动静四者相互依缘而发生的一种空有的“能所”作用,而这种作用要发生在和合基础之上。和合也就是互相依缘,从而才能产生效果。从效果的偏倚又可以最终观察是否达到了“中道”。

能够观证中道,才能知道阴阳的全面而无遗。和合一意,又可分解为二。合与分相对,仅有合则不能起化的作用,而和在合分之间不是间隔,才能产生合与分,分与合的化解。所以,合相当于混合作用,和起到一种谐调的作用,只有和合才相当于化学中的化合作用。

和的谐调作用,即易经中的所谓易变。和的极点为中,故儒家赞之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医家及丹道家所论气功的调伏气脉,医药治病的补偏救弊,都是从中和的道理为出发点,而采取的积极措施。--亦即:阴阳双方平衡为吉,打破平衡为太极消失,为凶。

“中”是和的极点,如果只和而不中,就会有偏盛。有偏盛时,体现在天地阴阳关,可以称为天灾,体现于人体,将有疾病的发生,生展。故医学上的临床治疗家均求补偏救弊之道,它的大旨都是由观阴阳的本体,以求“中”而为应用效果的真谛。

具体在应用中,阴与阳分则为二,在体上观之要合则为一;在比量上观之,有大才知有小,无小则不能显大,如果仅有阳,是为孤阳,孤阴不生,孤阳不长,无相对相缘之用,即不复存在,经所谓堕入“顽空”。因此,阴阳必须相对的看待,才能明了相因与相缘的基本道理。

能明了有无的本观,才能明了阴阳的本观。为何说有无相因呢?例如现在黑板上光净无物,要在上面画一方形或三角形,有才能在“无上显现出来,才能知其已有了“有”。有无相显,就是它的相因。有无二者最紧要的基本原则,不能偏离从物质——精神——物质······的唯物辨证法则。物质基础上的无,即指精神。如果黑板上本无方形,三角形等,是因为我们从脑中先想映出后而画出,才能产生黑板上的方形和三角形形状,此是因心体的作用,即是无的本体,而无的本体又是缘于以前即有的痕迹,这即有的痕迹通过画出后,又能分辨它是方形或三角形,这就又产生了认识的作用,此作用即是有的本体,而有的本体也是缘于以前“有”的痕迹。故在用上可以观本体,在本体上又可以观它的应用。能画能识别是体,是无;所画所认别的是用,是有;故知“有无相因”。

在医学讨论它,因人有身,身有形有质,是五行五阴因缘和合而成。因此从“呱呱”坠地后到少年,到壮年,到暮年,终归要到躯壳毁坏而死。人类的生生化化刹罗易变,终归坏灭,但却又被另外一种物质所取代。因此可知,由有生无,由无返有之理,也是相因相缘的道理,似乎又包含着物质不灭定律在内。又如从人的身体上说,过胖或过瘦均为病状,在五味上说,嗜甘味或嗜酸味也是病象,其喜吃酸者苦必少,常吃辛辣者甘必少,所以产生这样偏盛的比量,是由于身体一有偏盛而不得中道的结果。否则,应五味皆适。

在气功上讨论它,如作天地庄中通臂劲的立掌时(须弥掌),因有外形的要求,于是产生了气劲,这气劲的发出,不假一丝人力,全出自然,是因为要求了肩、臂、掌的中道,才能产生体用气劲的中道。有此因相遂,才能发生体用的自然作用,而这自然的现象须合乎中道,永执厥中,才能达到补偏救弊的正确方法。

在本体上观有无相因,非有第二性的“无”不能显有之体,在用上观,非有第一、第三性的“有”不能明“无”之用。故有无相因相循的作用循环不已。经所谓“如环无端,回环纽抱”。

在阴阳本体上看“无”为体,在阴阳的用上看“有”为用,上言已述。但阴阳在本体上不能分开。因无体则不能起用,因此在体上可说是相因,在用上可说是相循。相因体现在有无上,相循则体现在动静上。阴阳的体与用分则是二,合则是一,即体用一如,亦一体二面之义。体用如有偏盛,就得不到中道。因此阴阳上的有无动静四者,都是“二边,两面”。如在气功的上乘法言之,尚非真如本性,所谓的真如本性,就是气功中的真入静。真入静,即四者的“两面”距远,只有前念方忘,后念未生的空洞时间才是真正的阴阳本体。我们修习静功,也是为了求得一分一秒的真正的阴阳本体。真正的达到入静状态,才能产生真正的用之果。

秦伯未先生在《内经知要浅解阴阳》文中说:“如果没有现实的指出,光问阴阳的本身究竟是怎么?那是没有意思的。”以我陋见,如果仅知阴阳之原则、定义,对于中医理论可以说是得到了一个初步的概念。溯本求源,阴阳的原则、定义从何而来,如何演示的,便把它错误地否为玄学,形而上学,依称是“知其所以然,而不知其所以为然”的认识程度。研究学问的角度,要求即广又深,即纵又横才行,不能以不知识有识,以未知杀已知,以固定的框模去框研究我国几千年文明史这个学问的广袤天地。

阴阳体现在气功修练方面,道家专讲练气修脉的功夫。其中道的阴阳和合为五气朝元阶段。它的步骤是练津成精--练精化气一(五气朝元)-练气化神-练神还虚诸大阶段。一般的道流练师失味练津成精的真谛即久且众,大都昧本之津而单言精气神三者,今附带正之。

阴阳在医学方面,是根据脏腑表里、母子、生克、上下、虚实等等而观中道,以补偏教弊调和阴阳为法门。阴阳在人身上为气为血,如阴阳失和则病危生。例如伤风是受风邪而引起,但同在一个环境,并不是人人伤风,即使同受风邪而病者非同一经,都是依其相因相缘之机不同所造成的差别。试观有人受邪之后,汗出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这样症状为太阳经中风表症,是中的热邪之风。又有症状相同,唯不出汗,而淅淅恶寒者,这是太阳经伤寒之症,是中的寒邪之风。热邪为阳,寒邪为阴,在治法上也就有桂枝汤、麻黄汤的区别。从阴阳的原则上分析是病,其人阳开于外,风的热邪与相感,适当其机与阳相搏,故汗出而为太阳中风症。阴守于内,风的寒邪与之相感,适当其机与阴相搏,故不出汗恶寒而为太阳经伤寒症。此是从阴阳的角度的大概分析方法,能初步掌握这些方法,则可望解除病于举手之间,给患者解除痛苦,反之,则坏症立见。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csxsg.com/forum/20231028/1696090519228601.html
上一篇:八字中的水(八字中的水运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八字断事(八字断事有绝招全套(一))

网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