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一出生就被认为死了,后被算命活不过35,结果却活了近百岁
(说历史的女人——第960期)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有的人生来就掉进福窝里,有的人生来就穷命;有的人喝口凉水就长肉,有的人再吃也是瘦干狼;有的人山珍海味也短命,有的人吃糠咽菜活百岁。今天讲一位美女,真是个富贵命,本来,她一出生就被家人认为死了,险被扔掉;后来算命先生还说她活不过35岁,结果她幸福一生,事业爱情双丰收,活了近百岁,美丽了近百年,令人羡慕!那么这位美女是谁?她是如何收获美丽爱情并延年益寿的?本期分解。
(一)史上最美姐妹花
这位美女不是旁人,她就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赫赫有名的张氏四姐妹(又称合肥四姐妹)中的“二姐”张允和。在时,张氏四姐妹是和宋氏三姐妹、严氏三姐妹齐名的姐妹花,其中宋氏姐妹以全部嫁给政界要人而著称;严氏姐妹以长寿而著称。
而张氏姐妹则以全部嫁给文化界名人而著称:大姐张元和嫁给昆曲名家顾传玠;二姐张允和嫁给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周有光;三姐张兆和嫁给著名作家沈从文;四妹张充和嫁给美国著名汉学家傅汉思。而且张氏姐妹均以长相美丽而闻名,堪称史上最美姐妹花。
张氏姐妹祖籍安徽合肥。张家是当地名门望族,其曾祖父张树声为晚清重臣,曾任两广总督和直隶总督等。她们的父亲张冀牖(you)是时著名教育家,母亲陆英是著名昆曲研究家,张家也是不折不扣的书香门第。
张冀牖后来迁居苏州,他受到新思想的影响,于1921年变卖部分家产创办了著名的“乐益女子中学”。他与杰出的教育家蔡元培等人交往颇深,聘请了许多思想激进的人士来校任教。
张冀牖为人仗义,淡薄名利,凡贫寒人家的女儿,一律不收学费。他一改张家世代从政的传统,变成一个专情于笔墨纸砚的书生。他虽然是拥有万亩田地,富甲一方的大财主,但却没有一些富人所谓的吃喝嫖赌的恶习,他滴酒不沾,家里连一副麻将都没有,仅一业余爱好,就是读书。他藏书甚丰,可以说家里到处都是书,他对书没有任何限制,他的儿女们可以随便阅读。其膝下共10个儿女,都是自小从书窝里泡大的,后来都很有出息,而其中四位女儿更是个个才貌出众。
(二)差点被扔掉的“最后的闺秀”
张允和被誉为“最后的闺秀”,她天生丽质,被人形容为“年轻时她的美,怎么想像也不会过分”。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佳人出生差点被扔掉。张允和1909年7月25日出生,当时正值酷暑天气,可能是因为天太热之故,她刚出生时几乎没有生命的迹象,不像一般的小孩那样哇哇大哭,而是一声不吭。她非常瘦小,紧闭双眼,再加上消无声息,几无气息,其母和接生者在第一时间内,还以为是产下了一个死婴,差点扔掉了。
在场的人,只有她的老祖母不相信孩子是死的,她让人用喷烟的偏方抢救,在所有的人都失去信心的时候,小婴儿的嘴巴突然动了动。活了!祖母和母亲大为激动,从此人间多了一位绝世美女。
张允和在出生时不会哭,把大家吓了一跳;到后来却哭劲上来了,小时候她特爱哭,是家里最爱哭的“小二毛”(因为她们姐妹四个的小名分别叫大毛、二毛、三毛和四毛)。有时天不亮就开始哭,一哭起来就没完没了……
似乎,张允和是用自己哭声,在向世界宣布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三)长得美如林黛玉,但她决不做林黛玉
张允和跟她的姐弟们一起,自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读了很多书。她六七岁就读了《红楼梦》。因为她长得娇小可人,清秀而清瘦,颇有林黛玉气质,所以她常被人说成是一个活脱脱的林妹妹。但她听了并不乐意,她说,林黛玉是个痨病鬼、小心眼,我才不做林黛玉。是的,张允和自小就是一个阳光而洒脱的女孩,一个主张自立的女孩。
张允和姐弟们,从小虽生活在安逸富足的环境中,但是他们并不像普通的纨绔子弟,后来都各有所成。尤其是她们四姐妹,更加出色。她们的名字有一个特点:元和、允和、兆和、充和的第一个字中都有一个“儿”,就像是“两条腿”一样,注定要用自己的双腿走路,开创自己的人生之路。
父亲张冀牖喜欢读书,母亲喜欢昆曲,她们姐妹自幼就备受书香和戏曲音乐的熏陶,自是气质不俗。父亲给她们请了四位老师,既教古文诗词,也教白话文,连给她的教材都是自由编纂的。她们姐妹不但自己读书,还要教给她们的保姆们认字,全家其乐融融。
后来张允和和姐妹们自然进入父亲创办的乐益女中。乐益女中的办学很新潮,它是全国第一个女生敢剪短发的学校!张允和在这里不仅学国学,还学英文、数学,还接触到了外国文学,比如她对张闻天讲的法国小说《最后一课》十分喜欢。
她们四姐妹还喜欢搞点文艺创作和表演,比如演郭沫若的《棠棣之花》、英文的《一磅肉》等。
(四)我要在你的一吻中来洗清我的罪恶
张允和后来考入上海的中国公学。在大学时因为性格开朗活跃,她被选为女同学会长。她表现很活跃,当时田汉还给她们写剧本,她经常登台表演。
张允和很早就成为闻名远近的美女加才女了。自然早早就受人关注。在上海吴淞口的中国公学,是按西方现代教育模式建立的新式大学,当时的启蒙运动主将胡适就是这所学校的校长,而这时的女同学会主席张允和更是出类拔萃,成为众男生心中的女神。
张冀牖的好友著名作家叶圣陶说过,张家的四个才女,谁娶到了都会幸福一辈子。除了沈从文,周有光也是其中“幸福一辈子”的一个人。
周有光比允和大三岁。他的妹妹与张允和是乐益女中的同学,他们相互之间多有来往。后来,张允和转到光华大学,周有光也正在光华大学读书,英俊的周才子自然也被张允和的靓丽所强烈吸引。此后他便主动向张允和靠拢。
60年后,当张允和79岁时,还写了一篇美文《温柔的防石浪堤》,记述了她当年同周有光的恋爱经过。文中描绘的“蓝蓝的天、甜甜的水、飘飘的人、软软的石头”,让90年代初光想挣钱的那帮小青年大发感慨:敢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
当时的周有光还很腼腆,但很痴情,常常找借口去看张允和,希望能够赢得她的芳心。可张允和总是躲着这个痴情的家伙。她从东宿舍藏到西宿舍,还吩咐管理员说,要是有男孩找他,就说张小姐不在。周有光每一次出击都没有得逞,只能失望而归,张允和因此赢得了一个“温柔的防浪石堤”的绰号。
可是防浪石堤总有决堤的时候。
1929年,那是一个春天。吴淞江边,一个红粉丽人,一个翩翩少年。她们坐在那个长长的石堤上。两人都紧张得没有一句话。周有光先是拿出一本小书来,张允和看了一眼,心想:这人好坏啊,拿了一本莎士比亚的书,还英文版的,你是欺负本小姐不懂英文咋地?
她抢过书,却正好看见扉页上面写着的一句话:我要在你的一吻中来洗清我的罪恶。
老周就是坏。张允和知道,这是罗密欧对朱丽叶说的话。她的脸嗖地变得艳若桃花。
但张允和还是很矜持的,她当然没有让周有光达到在一吻中清洗“我的罪恶”的目的,不过从此,她对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后来周有光在他的第一封情书里担忧地说:“我很穷,怕不能给你幸福。”张允和马上回了一封长达10页的信,但只表达了一个意思,那就是幸福是要自己去创造的。周有光于是信心倍增。
周有光毕业后在杭州教书三年,张允和从光华大学借读到杭州的之江大学,与周有光也就靠得更近了。周末,他们相约在西湖的花前月下,心中充满了甜蜜。
多年以后,张允和坦承:当我的一只手被他抓住的时候,我就把心交给了他。
(五)算命的说她活不过35岁
1933年4月30日,他们结婚了。按当时的习惯,这个日子不吉利,正是月末,是个“尽头日子”。当时家里的保姆还悄悄地拿着他们两人的“八字”去算命,算命先生说:“这两个人都活不到35岁。”
张允和知道了说,“我相信旧的走到了尽头就会是新的开始。”自此,她和周有光携手并肩,相濡以沫,走过了将近70年的人生之路,美丽了几十年。
(六)历经磨难的坎坷人生
他们在结婚一年后,张允和生下了儿子周晓平。后来又生下了女儿周小禾。周有光因为工作的关系,不能陪伴在妻子身边。张允和一人带孩子,生活非常辛苦。后来她回了合肥老家,周有光则因工作调动,同时暂居于多个城市。
接着,抗战爆发了。一如中国大多数家庭,张允和、周有光夫妻也开始了多灾多难的人生历程。
一次周有光去郊区工作,晚上回来晚了,到家时发现家被日军炸毁了。还有一次,他渡江去南温泉,又遇上日军空袭,他被炸进了土沟里,醒来时,身边全是血,全是死人,只有他幸运地活了下来。
人总得活下去。后来他们全家就去四川避难。然而灾难继续跟着他们。1941年夏天的一天,张允和突然发现6岁的小女儿发高烧,但找不来药物,也找不到医院。等三天后才找到医院,小禾才被确诊为盲肠炎,但因救治无效而不幸夭亡。当时丈夫不在身边,张允和极为痛苦。
两年后,厄运再次袭来,儿子晓平在街上玩时,又被日军的流弹打中肚子,肠子被穿了6个洞,险些丧命,幸亏手术及时,才躲过一劫。那时周有光也不在妻子身边。当她送儿子去医院时,周有光正在外地往成都赶……他们的生活几乎陷入绝境,幸亏沈从文解囊相助,他们才度过了难关。
后来击伤儿子那粒子弹被张允和保存了半个世纪之久,才交给自己的孙女作为纪念。而小禾的一块小手绢则始终留在她的身边,那是她可怜的小女儿唯一的遗物。
抗战期间,张允和跟周有光经常不在一起,她独自带领自己和亲戚家老少十几口人(小妹张充和经常跟着她)来回辗转迁徙,又经历了丧女伤子的劫难,但她硬是撑下来了。
(七)侠肝义胆
张允和虽外表娇弱,但她内心却坚毅而刚强。她是能够经得起大事、经得起苦难的人。她甚至有着男子汉的“侠肝义胆”。
抗战前夕,中国曾发生了著名的“七君子事件”,沈钧儒等7位著名人士因宣传抗日被捕,其中6位关在苏州监狱,张允和曾不顾危险前去探监,送去被褥等日用品,还把自己的家作为“联络点”和“接待站”,6位君子的家人来苏州探监,往往都是先住在她的家里。她曾说,“直到君子们获得释放,我才觉得尽了一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天职。”
(八)坚强的家庭妇女
战争期间,张允和一家颠沛流离了十多年,先后搬家三十多次,终于盼来了和平的年代。
建国后,周有光先生的事业蒸蒸日上,他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任教授,成为汉语拼音的首创者之一,也是《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的三位编委之一。
张允和也很有成就,1952年,张允和受叶圣陶先生的推荐,到北京的一家出版社工作。后来她还当过高中历史老师,还担任过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教材的编辑。
但在后来中国的特殊历史时期里,张允和因为出身问题被迫“下岗”。她自嘲说,自己变成了一个“标准的家庭妇女”。但这个“家庭妇女”却很不一般。
她的姐妹和弟弟中有几位旅居国外,与他们联系有“某种特殊”嫌疑。张允和告知家人:在国内她是最年长的,和国外的联系由她一人负责,有什么事由她承担。当时有不少老朋友都在特殊历史时期出现问题,没人敢与他们接近,张允和就敢请他们到自己家里吃饭。
后来周有光先生被下放到甘肃,儿子下放湖北,只剩下她一人带着小孙女留守在家里。面对命运的不公和捉弄,面对孤独,她曾说:“命运为了锻炼我,把最难的‘题’都留给了我一个人。”她没有被命运击倒,坚强地挺立着。
早在1959年,张允和因为严重的心脏病而被两位权威的医生“判处死刑”,认为她随时都会死掉。但几十年过去,那两位医生都已经去世了,她还顽强地活着。
(九)生命如《水》
当张允和还是16岁的少女时,她们姐妹几个组成了一个“家庭文学团体”叫“水社”,并办了一个叫《水》的小杂志。这本小杂志共出了25期,发行范围虽然只限于张家的成员以及为数不多的亲朋好友,但大家都踊跃参与,忙得快乐而有趣。1937年,因战乱的影响,《水》也就被迫停刊了。
时隔58年之后,1995年,86岁的张允和突然想起了这件事,她认为生命如水,应该长流不息,就有了续办《水》杂志的想法。为此,86岁高龄的她又学起了电脑打字。
周有光在83岁的时候,别人送他一部中英文电脑打字机,写作用。但张允和一直没有碰过打字机。1995年2月21日,张允和说那天“是一个好日子”,突然想试试那打字机好不好玩,她想用它写写信。
她平生第一次接触电脑打字机,啥也不会,但在丈夫的帮助下,还是正经学了起来。每当出现问题,她就叫,老周,过来!90岁的周先生就会从自己的小书房里颠颠颠地跑过去,耐心地帮忙。
不久她居然学会打字了,她最先使用的是“亲爱的”这个词。1995年10月28日,她给所有的姐弟们发出了一封约稿信:“亲爱的!70年前,我们姐妹兄弟办了一个叫《水》的小刊物,今天我建议继续办下去……”
《水》就是这样重新流动了。86岁的张允和集主编、撰稿、打印、校对、发行于一身,忙得不亦乐乎。
新的杂志有20来页,内容充满了灵性,有诗词、随笔、日记、书信、乐谱、书法、绘画甚至蜡染等,应有尽有。《水》从不收订阅费,全部费用由他们夫妻自己出。自封为主编的允和说自己是“世上最小的杂志的最老的主编”。
复刊后的第一期《水》只印了25份,后来读者越来越多,传阅范围已经远及欧美。著名作家巴金先生也是它的忠实读者之一,每期必看。
(十)举杯齐眉
研究昆曲和编辑《水》,是张允和晚年的两件大事,为此,她有时还半夜起床在键盘上敲敲打打。除了办《水》,她又续写《昆曲日记》,研究昆曲的唱腔、音韵、吐字等,著有几十万字。后来她又写了《最后的闺秀》等书。
张允和夫妻俩都是老寿星。张允和有一个“三不原则”:
不拿别人的过失责备自己;
不拿自己的过失责备别人;
不拿自己的过错惩罚自己。
周有光则有个“三自政策”,即“自食其力、自得其乐、自鸣得意”。一对老伴一唱一和遥相呼应。
他们老夫妻俩对生活态度十分乐观,94岁时的周有光还笑称自己才14岁,他觉得真正的人生应当从80岁开始,他常对着自己的光脑袋说,我的头发还没有长出来呢!他认为自己平生的第一趣事,是在他被下放改造的时候,天空中的大雁集体排便,拉到整个会场上,唯独他戴顶大帽子幸免于粪。
“白发才女”张允和与语言文字学家周有光,是一对令所有人都羡慕的情笃伉俪,他们琴瑟和鸣,相敬如宾。他俩每日要碰两次杯,上午红茶,下午咖啡,各碰杯一次,碰杯时高高举起来,这个习惯几十年如一日地保持着,雷打不动。他们管这个叫“举杯齐眉”。
(十一)枫叶永红
张允和老年时,梳妆打扮仍很讲究,保持着一个大家闺秀的贵族范儿。她四妹张充和说,“80岁的她,每天仔细地梳妆,仔细地穿戴,一定要90岁的老头子来评价好不好看,美不美丽。”
张允和跟周有光白头偕老,共度近70年后,于2002年8月14日安然去世,享年93岁。人们与她最后告别时,她仍然是一袭紫衣,盘发依旧,合目如眠……
美丽了近百年的张允和,最后长眠在永定河畔雁翅镇观涧台山中,她的身旁还种了一棵小小的枫树。她曾说过,她最喜欢由绿叶变成红花的枫叶。
美丽的张允和先生如一片枫叶飘然而去,但这片枫叶在老人周有光心中永远艳红如火。张允和去世15年后,周有光先生终于也驾鹤西去(享年111岁),追寻他的美丽枫叶了。
他们将在天堂重逢……
(文/说历史的女人·冰岛啖冰)
参考资料:《周有光传》《张家四姐妹》等。
论寿命断生死(上篇):孤阴孤阳命不长,返阴返阳见阎王
在八字预测中,“看寿命,断生死”是预测师的一门必修课,也是一道铁门槛。许多门派、宗门甚至将其作为镇宗、镇派之宝而秘技自珍!而未过关的许多命师,甚至闹出了对一个命例说了半天富贵,结果命主早年夭折的冷笑话。长期以来,如何比较准确地判断人的寿命和死亡时间,成为许多预测师孜孜以求的命题。于是人们从“岁运并临”“反吟伏吟”“合来合去”“吉神无气”“岁运冲身”“恶煞临门”“马倒禄斜”“用临死绝”“欲知其人凶,忌神辗转攻”等等一条条总结中去探索人类的死亡基因。然而,因为都是只言片语的总结,只是盲人摸象的一部分,用起来总是时灵时不灵,让命师们一直在迷阵中徘徊,最终想了一些不是办法的办法——“几象定一象”来提高论断的准确率。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之以锁,不如授之以钥”。因此有必要我们从根本上去解决这个问题,去探索“论生死,断寿命”的总的规律性。
大家知道,八字预测理论的总根是来自于中国古老的《易经》理论,来自于中国最朴素的古代哲学——太极、阴阳、五行论。太极阴阳五行论认为,“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吉凶,吉凶定大业”“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在天成象,在地成形”等。它认为包括人类在内的万事万物,在其产生以前都是一团无形的“无极之气”,然后经过岁月的更替,才产生出“太极”——即万事万物。而万事万物一经产生,在其内部就存在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即“阴阳”,即“太极生两仪”。而此两个方面不是绝对的对立为飞跃,而是要经过时间量的不断积累,并分两条线同时分别向前发展。新太极之内的阳的部分,即生命力、发展潜力、将越来越小,是一个从大到小、从高到低的过程,直到消亡;而其形体,即阴的部分、表面和外观直接显现的物质部分,则日趋壮大,直到僵化老死。因此,新太极的阴阳两条线发展规律就是:一是作为形体的阴太极发展规律“老阴——少阴——少阳——老阳”;二是作为发展潜力和生命力的阳太极的发展规律“太阳——少阳——少阴——老阴”。当阴太极或阳太极发展到最后阶段的顶点时,阳为1则阴为0;阴为1则阳为0。此时,也就是太极消亡之时、死亡之期。比如作为阴的人生命体的肉体,当被人销毁时,即使作为阳的生命力、发展潜力再旺盛,也不会继续生存下来,因为“体之不存、魂之焉附”?相反,当作为阳的人的生命力、发展潜力已经消亡或者停止,而作为阴的身体再强壮、再鲜活又能怎么样呢?生命力已经消失、功能停止,身体再好也只是一具尸体而已。于是得出如下结论:“孤阴不存,孤阳不长”、“阴为身体器官、阳为魂魄功能”。因此也可以看出,阴受伤则是身体器官的直接伤害,阳受损则是功能性受伤。政策性打压、伤害是阳受伤;肢体性打压则阴受损。直接性动手经商为阴,间接性动脑经商为阳等。
但是,阴阳太极的各自发展,并不是如一条直线完全按规律升降和发展的,而是有着曲折性、波动性发展的规律性。就象民间谚语:“阳春小儿莫乱穿,三月要防倒春寒”一样。比如寅卯为少阳,但辰却为水库为阴;而申酉为少阴,戌却偏阳。所以,如果作为阴阳太极在发展进程中,突然遭遇转阴转阳的限运流年,也是人体病伤甚至寿命的吉凶时间点。故得出结论:返阴返阳、岁运端详;局限若忌、必见阎王。当新太极发展到最后也是最高阶段的老阳老阴阶段时,就是其死亡阶段,于是又产生更新的太极事物,于是又开始新的太极发展历程。
于是,我们便可把预测人的生死寿命的结论总结为两条:
1、“孤阴不存,孤阳不长”、“返阴返阳,必见阎王”。这是总诀
2、“局限喜忌,岁运端详”。这是条件
当然,不能一见返阴返阳就论死,如果限柱见吉,也不会死,但有伤或者病是可能的。所以须仔细端详。
那如何计算一个八字是阴重还是阳重呢?因为得令、得时、得地、会合冲刑化穿害等多种原因,实际要上精确计算是比较难的!比如月令应当如何弄参数,时辰应当如何确实参数,这都是一个麻烦!下表本人只是提供一个在一般情况下的参考数据,而对月令、时辰、得令生助、得时生助、刑冲合会化穿害如何加权增减,就有待于按各自的经验和理论去总结,并不作强制要求。而在计算时,既可以只按阴、阳各自之和进行计算进行比较,也可以以阴或者阳来进行单一计算。当然也可以不计算,按照命局组合,根据月令、时辰、干支状况进行大体判断。这里借用新派理论,月令占50%,其实,我觉得40%比较合适,否则就没有失时不衰的情况了!按一般计算,命局干支8个,如果每个均为1,则问题最大为8。也就是说,月令的旺度至少占6,时辰占2,其余六个干支占6,总计命局8个字约为14。大于7为旺,小于7为衰。如果阳大于7则阳重阴轻,如果阴大于7则阴重阳轻。其中的轻重差距比例则是命局之病的比例,如果重病得重药大运,则此人成就非凡,反之,重病无药或者药轻,则成就小,如果重病反走病之运,则命大凶,奔波于生死线上。
当然,这种计算办法,这些计算参数,是否具有普遍的适用,说老实话,我不知道,因为我只是最近的一种参悟,各位朋友也可以自己去体会。对命局的吉凶体现,主要在阴阳的平衡性上,阴重补阳,阳重补阴,此乃所谓的:“南病北治,北病南治”!
总之,使用阴阳平衡法,论生死总诀:孤阴孤阳命不长,返阴返阳见阎王。
一是能够迅速判断出死亡之灾的大运;
二是孤阴不存、孤阳不长,就可以判断在阴或者阳被全部冲、克、制、化之后,达到孤阳或者孤阴之时,就是死亡年月日时。比如的八字,阴阳大反转,阴气特重,那么第一判断是必死于阴年之限、运、岁、月、日、时之阳太极完全被绊住或者制服之时;第二是在早年重阴之运,命娇贵,犯生死灾,如果能逃一死,那么之后就是阳气逐渐上升,经过长达几运的大阳之运,而在辰运遭遇“倒春寒”,命局突然转阴,即“本喜阳而返阴”,因此必是犯死灾之运;
三是辰年恰在此辰运,并且与原局对应的时支限柱发生伏吟,然后再寻找阴月、阴日时。四是阳被阴制尽,所以为人体的功能性、精神性达到最后阶段,而不是躯体损坏而亡!采用此种方法,就不必去死记那些零星的断语,而是采取推理的方式。在此先发理论参悟,对于如何运用,下一篇再举例进一步说明。
注意:月令与时辰在计算时要增加比例,并进行一定程度的加权,不能当作一般的旺度进行计 算。如果出现三合、六合、五合情况,我认为在三合时,将化神的参考数值加2个,如果是五 合或者六合时,将化神的参考计量值加1个。 现举几例,试算阴阳属性计量方式及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