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中国最矮的3座山,一个比一个矮小,你去过吗?
旅游风物志,揽四海胜景,博人间风华。
众所周知,爬山是很吃力的,尤其是一些高山大山,一般人难以企及,比如说喜马拉雅山、华山、泰山等等,有的需要专业技能,有的需要良好的体魄和耐力。
不过,并不是每一座山都高不可攀,有一些矮小的山,还是很容易爬上去的,下面盘点一下中国最矮小的3座山,一个比一个矮小,当地人却很喜欢,不知道你去过吗?(仅供参考,文/旅游风物志)
1、雾烟山——高约十米雾烟山又叫烟雾山、乌鸦山,位于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韭园镇,系嵩山余脉,嵩山为五岳之一,海拔高1512米,只不过嵩山余脉到了周口扶沟县韭园镇这一带,就剩下一个高岗了,看上去就像是一个大土丘,目测有个十米左右,可能过去高一些,因为年久,岁月侵蚀,剩下的不多了。
周口境内,地势平坦,可谓是一马平川,几乎无山可攀,这雾烟山虽小,却也是名山余脉,当地人很喜欢,特别是赶上庙会,人山人海,盛况空前。
相传,老子从家乡鹿邑西行,第一站就是这里,因为口渴寻水,当地人告之,此地无水,老子停留,讲道感化众生,七七四十九天后,山上冒出泉水,当地人称“天井”,此后,山林茂密,烟雾缭绕,故而得名雾烟山。
别看山不大,上面的建筑却不少,主要是一些庙宇,最初,人们是为了纪念老子,后来又陆陆续续的建造,主要有白云寺、将军殿、关公殿、龙王殿、老母殿等等,可能是中国供奉神仙最多的山之一,庙内供奉的有太上老君、玉皇大帝、王母娘娘、观音菩萨、人祖爷、人祖奶奶、龙王爷、西山老母等等,可谓是三十六路神仙,那是应有尽有。
雾烟山的独特,不仅在于矮小,更在于丰富的历史人文和浓厚的民俗文化,堪称是河南中原文化在民间的一种浓缩和体现。
2、天中山——高3.6米第二个要说的,还是河南的一座山,名曰“天中山”。
天中山位于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城北,又名天台山。
一说天台山,很多人想多了浙江天台山,其实,此天台山,非彼天台山,再一个,浙江的天台山,“台”字读“胎”,和河南的天台山,不是一个读音。
汝南县地处黄淮平原腹地,平原面积占了全县总面积的100%,这样的地方,怎么会有山?
还真有,就是小了一点,即天中山,高3.6米,比前面介绍的雾烟山,还要矮一大截。
别看天中山小,这座山,也不简单哩!
当地有句民谣,叫作“天中山,三尺三,来到天中山,一步可登天。”
为什么这么说呢?
原来,历史上记载,“禹分天下为九州,豫为九州之中,汝又为豫州之中,故为天中”。
故而,此山名为天中山。
另外,还有一个说法,“自古测日影,以此为正,故筑土累石以记之”。
故称汝南为天中。
从唐朝时,天中山的名字,就已经存在了,唐代名臣,大书法家颜真卿,亲书“天中山”碑文,至今尚存。
另外,刘禹锡曾经登临天中山,游览南海寺,后来有感而发,写下了千古名篇,其中有两句,相信家喻户晓妇孺皆知,那就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3、静山——高0.6米大名鼎鼎的静山,位于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县级市)孙家集镇的田地里,东西最长处1.24米,南北最宽处0.7米,北高南低,最高处距地面0.6米,最低处仅0.1米,上有南北向的水纹4条。
很多人说,静山不是山,但是,静山却是名副其实的山。
据《寿光县志》记载:县城西南8公里孙家集与马家庄之间,有一山石露出地面,名静山。
由于它长期以来不再因板块之间互相挤压而产生的机械运动而增高,而得名“静山”。
现在,静山是当地重点保护单位,不准再对静山进行挖掘。
至于静山为什么这么矮小,还有一个传说,话说古时候,有个妇人抱着孩子,不巧在石头上面撒了泡尿,从这以后,静山就不长个了。
河南雾烟山、天中山,山东静山,以上三座山,虽说矮小,却各有特色, 不知道你去过吗?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旅游风物志
站在许昌此处,那一刻,我突然萌生出君临天下的感觉
【周末,跟着老梁逛许昌】
第141站:古城村(毓秀台)
许昌此村:古物汉砖随处见,神秘故事越千年‖老家许昌
文‖梁耀国
311国道许昌至鄢陵段改成观光线后,途经此路的大货车都被撵到了许昌到张潘的公路上。鉴于许昌到张潘这条道上货车忒多的事实,为安全起见,我决定去古城村走乡间小道。
其实,现在的乡间小道皆修成了清一色的水泥路,与大公路比起来,仅仅是路窄、弯多罢了,但非常适合休闲骑。(想看看上一站老梁逛了哪儿?欢迎点击以下链接欣赏:曾刨出一缸宝物的许昌此村,神奇的故事耐人追寻)
走张(潘)古(桥)公路,在张潘镇北东拐,有条小水泥路直通门道张村。路上,能看到三姓柏(相传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的坐骑曾拴于此柏上,故名三姓柏)和张公祠(敬奉张飞的祠堂,亦称包公寨)。
老北京人好养鸟,想不到张潘人也好养鸟。一进门道张村,很多农家大门口挂着鸟笼,少则一两笼,多则十几、二十几笼。笼里的叫燕,啾啾啾,欢实地叫着。
我推着车,边走边欣赏,不知不觉间,错过了拐往古城村的路口,竟然从门道张村走到了庄挨庄的董庄村。董庄村街两侧也到处挂的都是鸟笼。听旁边晒太阳、听鸟鸣的大爷说,鸟食都是他自己配的。
出董庄,见坑沿处有个大土堆,以为是个墓冢,问翻地的老乡被埋者何人,老乡呵呵一笑,说那是座废弃的砖窑。我一听,也为自己的神经质尴尬地笑了。
我轻车熟路穿过即将出穗的麦田,找到汉魏故城内城边缘,寻找尚存的史迹。很快,在一陡崖处,我发现了埋于地面一米以下、约二尺厚的汉砖汉瓦堆积层。之所以断定它们是汉砖汉瓦,是因为它们个大、厚实,具有极强的时代印记。
我俯下身子,掏呀掏,期望掏出一个完整的东西来,然而,不是公砖的残件,就是母砖的残件;不是片瓦的残片,就是筒瓦的残片。
下图:公路边的石碑。
拽着构树柔韧的枝条,我登上内城遗址,恍惚间,在沁绿的麦田上,仿佛又矗立起许昌宫、景福殿、承光殿、丞相府等巍峨的建筑,这让我不由得想起了杨修写的《许昌宫赋》:
于是仪北极以遘(gou,相遇)撩,希形制乎太微。xxxxxx,结云阁之崔嵬。植神木与灵草,纷蓊蔚以参差。而乃置天台于x角,列执法于西南。筑旧章之两观,缀长廊之步栏。重闺禁之窈窕,造华盖之幽深。俭则不陋,奢则不盈。黎民子来,不督自成。于是天子乃具法服,戒群僚。x低徊,天行地止,以入乎新宫。临南轩而向春,方负之屏风。凭玉几而按图之,想往昔之兴隆。
作为同题作文《许昌宫赋》,卞兰的文采,并不输主薄杨修的。卞兰文中描绘的许昌宫是这样的:
入南端以北眺,望景福之嵯巍。飞栋列以山峙,长途邈以委蛇。见栾栌之交错,睹阳马之承阿。转挟曷以相因,若流水之扬波。木无小而不龙,材靡隐而不华。懿采色而发越,玮巧饰之繁多。双辕承,丹梁端直。明窗列布,绮井x嶷。其阴则有望舒凉室,羲和温房;隆冬御x,盛夏重裳。同一宇之深邃,致寒暑于阴阳。修栏荫于阶砌,崇栋拂乎x仓。绮组发华,翡翠生光。丹草周隅,灵木成行。非窈窕之至贵,孰能升于斯堂。
两段丽文,把许昌宫之气势、之景况,一览无余地展示给了读者。其中,卞兰文中提到的“景福之嵯巍”,何晏专门写了《景福殿赋》。此赋成文的背景是,魏明帝想要去东巡,害怕天气炎热,于是在许昌建了此殿。殿宇建成后,命何晏作赋记之。现撷取文中两小段供大家欣赏:
远而望之,若摛(chi)朱霞而耀天文;迫而察之,若仰嵩山而戴垂云。羌瑰玮以壮丽,纷彧彧其难分,此其大较也。若乃高甍(meng,屋脊)崔嵬,飞宇承霓。绵蛮黮x,随云融泄。鸟企山峙,若翔若滞。峨峨嶪嶪,罔识所届。虽离朱之至精,犹眩曜而不能昭晰也。
坐高门之侧堂,彰圣主之威神。芸若充庭,槐枫被宸。缀以万年,綷(cui)以紫榛。或以嘉名取宠,或以美材见珍。蔼蔼萋萋,馥馥芬芬。尔其结构,则修梁彩制,下褰(qian)上奇。桁梧复叠,势合形离。赩(xi)如宛虹,赫如奔螭。南距阳荣,北极幽崖。任重道远,厥庸孔多。
虽然节选了文中的一少部分,笔者却把景福殿的巍峨和神韵,淋漓尽致地给描绘了出来。
从内城的高台上下来,沿着台下的路沟,径直朝古城村骑去。沟底,铺了一层碎砖碎瓦,估计耕地时,农民嫌其碍事,随手捡起丢进去的。
村东口,搭建一简易牌坊,横额上书:王府之家。两侧对联是:入村来四方秀美;出门去八面纳财。
下图:村东口的简易牌坊。
走进村子,但见村容村貌干净整洁。一辆垃圾清运车,穿梭在村街上,将家家户户丢弃的生活垃圾、生产垃圾运走后,集中作无害化处理。
我找到位于十字街西北角的村委会,发现大门紧锁,只好悻悻离开,盲人摸象般,一个人在村子里瞎胡转悠。
下图:村委会。
不愧叫古城村,在村子里转悠的时候,不时看到被丢弃路边的古物:一根石梁、一件柱础、一盘石磨、一个石臼。最多的,则是侧面图案迥异、几近完整的汉砖被随意地摆在矮墙上。
行至南街时,忽看到路西有两座西屋,都是两棚楼,便好奇地寻了过去。听到狗的狂吠声,女主人疾步从屋里走出来,喝住狗叫,问我找谁。我说明来意,宋颜梅老人告诉我这处老宅叫程家大院,东屋、堂屋都被扒了,只剩下了西屋。听她家掌柜说,这所房子是清光绪年间盖的,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经仔细观察发现,门窗上的横木,以及门墩中间的挡板,都是用柏木所制。尽管受岁月侵蚀的痕迹很重,表面布满了裂纹,依然结实如初。硬木做的方格窗棂,看似木呆笨,实际可实用,既能透光,又能防止小偷从这里进入屋子偷窃,一举两得。
南边那所房子二楼的窗户比一楼的小了将近一半,上下长,左右窄,呈长方形。窗户周围镶了一圈砖雕,雕工细腻,制作精美。窗户上方,各突出两个圆形的砖柱,其中北数第二个镌刻“吉星”二字。依中国传统建筑讲究对称美的规制,南数第二个上面应该刻“高照”二字,然而什么都没有,都是光面。问主人缘故,她也说不上来。
下图:汉砖残件。
院子的东侧,开了一片菜园。菜园周围,用古砖摆了一圈半截墙。墙上,有不少稍有破损的汉砖。老人说这些砖叫刘秀砖,早些年村里水不旺,都是掏井从几米深的地下掏出来的。
我好奇地问,过去的宫殿都建在高台之上,为啥砖瓦会被埋于地下。老人答道,古城村过去是洼地,有可能就在老城河上。历史上,多次水失古城,于是把砖瓦淤到了地下。
这时,一辆三轮车停在外面的空地上,从车上下来几个人。老人说来亲戚了,急忙过去迎接,简单安顿住,拐回来继续给我讲古城村的千年古事。
汉魏故城分内外城,外城东西宽约三里地,南北长约五里地。东边到城角徐村、盆李村,西边到段庄村、营王村;南边到城南董村、后湖村、城后张村,北边到城后董村、城后徐村。门道张村应该是外城北城门的位置。内城东西宽约一里地,南北长约二里地。古城村地处内城与外城之间,它和毓秀台分别把着内城的西北角和西南角。
内城里的庄稼地都属我们古城村,我们习惯称之东城里、西城里、南城里、北城里,只是分属不同的生产队而已。过去,内城的地势要比现在高出许多,生产队那会儿,见天起土平地,一次起二三尺,起了两次,就起成了如今的样子。
下图:宋颜梅老人和她的祖屋两棚楼。
我看老人的亲戚一直在附近晃悠,想必有要紧事等着去办,便借故告辞。临走,老人告诉我,你出去后往南,路东坐个老头,叫程远敬,九十了,是我们村年纪最大的,他知道的多,你去问他吧。
我依言寻去,果然找到了程远敬老人。据老人讲,毓秀台过去可大,上五亩,下十亩。台子头里(南边)有两处院,山门三间,西屋三间。东院有棵大杨树,一搂粗。院里架了口大钟,一人多高,拿砖头砸一下,周围几个村子的人都能听见。
台子下边有个地洞,四十五里长,直通许昌北。他记事时,在南天门门口挖出很多小皮钱(铜钱)。
毓秀台东南有前湖、后湖两个村,归临颍管。据传,以前真有这两个湖,听说是挖土垫内城和毓秀台而留下的。为方便汉献帝和文武百官去湖上游玩,专门建了座铁桥。铁桥前些年被挖出来过,后来怕被破坏,又重新埋到了地下。
谈及村里的逸闻趣事,老人说他们村过去有个铁人,一顿饭能吃一口袋馍。吃得多,自然干活也有劲,一太平车青皮黍秆,一人就能拉走。去西山拉煤,人家不让过,他掀起一个车轱辘,赶着骡子就冲了过去。半道,他想借瓢水喝没喝成,他一胳膊夹起一个石磙,把井口给堵上了。人家一看这情况,赶紧给他说好话,他这才给人家挪开。
我们爷儿们正聊得热闹,老人的家人喊他回去吃午饭。为不耽误老人吃饭,我只好选择离开。
下图:程远敬老人。
我骑上车,来到汉魏许都故城遗址简介前,轻诵着上面的文字:
汉魏许都故城,也称张潘故城,东汉献帝建安时期之都城和魏之东都,分内城、外城。内城系皇城,坐落在外城的中心,周代许国都城原址,呈方形,周长九里一百二十九步。外城乃汉献帝都许时所扩建,周长15里,此处也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地方,原许国都城和许县治。据《许昌县志》记载,城内的建筑除街房、民宅、官署外,著名的有许昌宫、景福殿、承兴殿、永始台、毓秀台、丞相府等,魏文帝黄初三年改许县为许昌。此城是西晋时期之重镇。东晋时,后赵石勒数次攻许昌城。南北朝时,此城毁于兵火。从20世纪70年代起,考古学家对汉魏故城遗址进行了多次考察,发现故城文化层堆积厚约6米,上层为汉文化层,中层为二里岗文化层。现在内城西南隅献帝祭天之坛毓秀台,外城西北隅汉张公(张飞)祠仍存。
1986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下图:汉魏许都故城遗址大门。
穿过翠柏簇拥的甬道,来到毓秀台下,但见有一斜砌进基座上的石碑,碑文较详细地介绍了毓秀台的古往今来:
毓秀台位于内城西南隅,高15米,占地面积500平方米,是汉献帝祭天之地。据说,昔日的毓秀台,台下布列着数十座豪华的宫殿式古建筑,是汉献帝祭祀前暂歇的地方。据《汉魏故城图》载,毓秀台前有汉御殿,是天子祭天时斋戒沐浴之所,还有神厨、宰牲亭等。台上原有天爷殿、天王殿、东西厢房、山门等建筑,四周雕栏玉砌,正中耸立着一座高峻的坛庙,叫玉皇殿,也称天爷庙。庙顶为圆锥形,庙基为方形,体现了古代“天圆地方”的传说。从大殿拾级而下,是青砖铺就的广场,这里有象征四方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石像,正中矗立的一尊青铜巨鼎,叫神坛。广场两旁有月神台和雨神台。毓秀台下有个宽八尺、高一丈的地洞门,穿过地洞门就是六十阶青石甬道,当年天子就是从这里登上台顶的。这些均已不存。毓秀台是汉魏许都故城在地面唯一实物遗存。
以上文字到底是专家撰写的,详实而完整,但我觉得,比起老乡们零零碎碎口语化的叙述,却少了那么点鲜活性。
锁好车子,我以朝觐之心,登上毓秀台。
下图:毓秀台山门。
山门外的对联是:玉宇广润包罗天地玄机;日月混元造福万物生灵。横批:乾坤浩大。
台顶有三座殿宇,坐北朝南的正殿是天爷庙。东殿供奉的是鸿钧老祖,人祖爷等男神仙,西殿供奉的是老祖母、太极母等女神仙。
天爷庙门框上的对联是:四面云川都到眼;万家烟火最关心。横批:天明如镜。门上还贴有一副对联:朵朵祥云捧圣;条条倦气盈空。横批:风轻淡荡。
东殿门框上的对联是:常来世上送千祥;每向人间增百福。门上的对联是:世间应无切齿人;平生不做皱眉事。横批:烟霞缥缈。
西殿门框上的对联是:黑暗尽消大千明;神光照处天地赦。门上的对联是:声摇夜雨润桑田;朝发彩霞眩太空。横批:日丽非常。
站在毓秀台的南端,看庙的女居士分别给我指了盆李、后湖、城南董、营王等村的位置。那一刻,我突然萌生出君临天下的感觉:那些村庄,那些麦田,那条许昌与临颍的界河,莫非皆为“王”土?
下图:右为天爷庙。
【作者简介】梁耀国,现就职于许昌市房产交易租赁管理处,河南省杂文学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员。
1、本文由作者授权发表,文责作者自负,如有侵权,请通知“老家许昌”今日头条号立即删除。本文作者观点不代表“老家许昌”今日头条号立场。
2、文中图片由作者提供,版权归作者所有,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本文所用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本公众平台立即删除。
3、“老家许昌”版权作品,转载或投稿请发邮件至hnxc126@126 。
爱许昌老家,看“老家许昌”。 老家许昌,情怀、温度、味道!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伏羲诞辰日,太昊陵迎来客流小高峰
二月二十五,羲皇故都朝祖会进入第24天。虽然客流量呈逐渐下降趋势,但是,由于在豫东一带,流传着“二月二十五日是伏羲氏诞辰日”的传说,所以,今天的太昊陵就有了另一番景致:前来祭祀香客们手里不仅拿着香、鲜花、水果等祭品,还多了一份特殊的祭品,那就是给人祖爷准备的特殊礼物——生日蛋糕。也因为此,景区又迎来一次客流小高峰,监测数据显示:当日接待游客8.6万人次。
伏羲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始祖,6000多年前,他定姓氏、制嫁娶、结网罟、养牺牲,画八卦、绘图腾,燃升了人类文明的第一缕曙光,被称之为人文始祖。在我们国家,关于始祖伏羲出生、姓氏、诞辰的传说有很多,而在淮阳一带流传最广的有这么几种:
伏羲是哪里人呢?
根据一些古籍载,伏羲的母亲华胥氏在陇西成纪生活,也就是现在的甘肃天水附近,华胥氏因为踩到了雷泽的脚印而春心萌动,最后怀孕十二年生下了伏羲,古代又有十二年为一纪的规定,所以又才被称为成纪,也就是说伏羲是甘肃天水人。
伏羲姓什么?
伏羲是人类的始祖,据说伏羲以前人类没有姓氏,也没有婚嫁制度,伏羲让人们利用动物、植物、居所和官职为姓氏,而且他还给自己定了个姓,叫风,因为他发现风这个东西,来无影去无踪,看不见摸不着,柔时习习而至,如羽抚面,烈时呼啸而来,卷沙裹石,令人震撼!所以,风就成了中华民族最早的姓氏。
伏羲诞辰日?
关于始祖伏羲出生、姓氏、诞辰的传说有很多。在伏羲的诞生地甘肃天水民间至今还保留着正月十六祭祀伏羲的活动,认为这是伏羲的诞辰。而在豫东一带流传最广的就是他老人家的生日是农历二月二十五日,所以在太昊陵,纪念伏羲诞辰的活动也就约定俗成、长盛不衰了。
最新郸城十大景和一日游
郸城人网讯!一年又一年,时光匆匆然,家乡儿女转战各大城市!走遍祖国的万千好河,看完世间百态,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当背上行囊从家乡告别的时候,我多么想告诉异乡同窗,我的家乡很美丽,有时间带你去看看。
今天郸城人网带郸城家乡父老们旅游一番!
一。虎头落日
位于虎岗乡政府所在地,黄昏时分。由东往西看,仿佛一个老虎头顶着一轮红日,煞是美丽。
混乱中有种热泪烧伤的错觉
黄昏的地平线
割断幸福喜悦
相爱已经幻灭
二。宁平公主坟
公主坟位于双楼集东二里,人称大张庄古堆,冢高约10米,周边长百余米,已近两千年。是东汉开国皇帝汉光武帝刘秀之妹宁平长公主刘伯姬的陵墓。
在1943年,前冢西南角塌陷一次,当时曾有人提灯下去一观,他们讲:此为小砖墓,由前后墓室和墓道等部分组成。前室为祭殿,设有石桌、石凳;后室为主殿(棺室),墓道两旁砌有若干耳室。所幸当时人们没敢取出墓内任何一物,即行封堵起来。该墓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西汉汲黯廉吏陵墓
汲黯亲政爱民,敢于承担责任。一次河内(今河南沁阳)失火,连续烧了一千多户人家,皇上派汲黯去视察。回来时,汲黯路过洛阳,发现由于连年水旱灾害,那里的人很穷,有万户人家饿得父子相食。看到这种情况,他冒着杀头之罪,没奏请朝廷批准,便命地方官打开皇家粮仓救济灾民。到京后,他自请免职,听候皇上发落。还好,汉武帝不但赦免了他的罪,还表扬他做得对,称其为“社稷之臣”。
汲黯在淮阳期间,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公元前112年,汲黯因病死于淮阳。汲黯死后,淮阳人民感其恩德,将其安葬,并将墓东一里的杨宪镇改名为汲冢镇。墓前原有“汉淮阳太守汲公神道碑”一通,今无存。该墓现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四。王子成仙桥
王子升仙亭”位于县城大桥处,为郸城境内最重要的神话“王子升仙”传说系列的人文景观胜发祥地。“王子”,郸城境内最重要的神话人物,据传为战国宁平城东北五里王子庄人,以孝义、勤劳名扬乡里,感动上苍。一次卖柴偶遇在洺河岸边炼丹的“老君李耳”,观看下棋时,及至丹成,王子服丹得渡,升入仙界。从此传出了“王子去求仙,丹成入九天。”“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的千古佳话,从古至今,妇孺皆知,广为传颂。并留下“王子桥”、“王子洞”、“王 子井”、“王子槐”等人文景观。现存有“王子井”(现在大桥南侧桥墩下)、“王子槐”现仍为当地群众纪念“王子”,祈福纳祥的重要遗物。
五。黑河风景区
问郸城钓鱼吃鸭蛋哪里去 黑河走走全满意
六。百亩世纪广场
郸城县是文化大县,被批准成为“中国书法之乡”后,“中国戏曲之乡”日前也已验收完毕,该县还是河南坠剧的发源地、中华诗词名县,这里的人们想展示绝活、晨练强身,世纪广场提供了一个平台,而众多市民的才艺展示,使广场变成了百家汇聚的大舞台,同时催热了郸城的广场文化
七。人民英雄纪念塔
郸城县烈士陵园始建于1956年10月,占地面积15亩,位于县城南大街东侧,安葬着185名烈士。1956年10月现实行高级生产合作社制度深翻土地,分散在全县各乡社的185名烈士坟墓无法保留,县人民委员会决定将全县分散烈士遗骨集中安葬在县城南关至今。该园经过四次大的改建,有烈士纪念碑1座、展室3间、集体合葬墓3座,其中有省著名烈士(原沈丘、鹿邑、淮阳中心县委书记)刘波涛、郸城区委书记丁岐之墓。该园是郸城县精神文明建设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5年被命名为周口地区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10年投入56万元对烈士陵园进行了美化、硬化、绿化、亮化,完善了教育设施,提升了烈士陵园的品味和档次。陵园有工作人员6名
八。中原民俗园
从数千年前农耕的耒耜,到现在农村里还在使用的生活生产用具。19日上午,坐落在河南郸城丁村大贺庄的“中原民俗文化园”在远古与现代农业文明热情碰撞中隆重开园。
据介绍,“中原民俗园”是河南省首家规模最大、自行设计投资建设,并荣膺国家2旅游景区的民俗园。园中收藏了2000余件中原农民使用过的农耕具及生活用品,包括数千年前的土犁耙、纺车织布机、马车大轿等,很多都已在民间消失的民俗物品。由39999片石磨堆砌而成的神农大殿和磨盘山,蔚为壮观,映衬出中原农耕文化的博大精深。
九。汉“光武寺”遗址
在郸城县城东两公里处,有一座寺庙,它就是郸城县方圆数十里人人皆知的一处古文化遗址——汉“光武寺”遗址。
相传,“光武寺”原名叫“文殊寺”,当时只有三间破烂不堪的殿堂,名不见经传。后来,西汉幼主刘秀被王莽篡朝后追杀至此才留下典故,“文殊寺”改为“光武寺”,寺院因沾“光武”二字,从此声名远播,香火隆胜,至今不衰。
在郸城县钱店镇境内,现有“拉狗河”、“皮子庙”和“熬油沽堆”,这些都与宁平公主墓有相关故事牵联。传说刘秀被王莽追赶到离钱店一华里处,眼看追兵赶上,危急之中,刘秀见一犁地农民遂求他相救。农夫急中生智,用力把地犁深,让刘秀躺到沟里并覆土盖上。这时,王莽的“闻仙犬”来到,眼看要发现刘秀埋藏处,农夫猛挥一鞭,将“闻仙犬”打死,用土盖住。王莽追兵过去后,农夫扒出刘秀,刘秀再三感谢农夫的救命之恩。只是眼下他已三天三夜没吃到饭,又求农夫给弄点食物充饥,农夫说:“这里有一只死狗,你拉到前面小庙前,扒下皮,借个锅,咱俩煮煮吃算啦!”说也奇怪,刘秀拉着死狗一路往小庙走去,回头一看,拉出的痕迹转眼化为一条小河,“拉狗河”由此而来。刘秀太饿了,煮的狗肉被他吃了个干净,等农夫赶到时,锅里只剩肉汤上面漂着的一层油。农夫很生气,掂起锅泼在地上,眼看小庙越长越高,后来就长成一个大土堆,“熬油沽堆”由此得名。2000余年过去,至今,该处仍高出地面二三米。农夫没吃上狗肉,就揭下订在小庙山墙上的狗皮,也可能这条狗是仙狗,狗皮揭去后,墙上永远留下一个狗皮影子,挥之不去,后来这个庙被称做“皮子庙”。
刘秀吃饱后,一路往西北而去,当走到“文殊寺”,又被王莽追兵发现,刘无处藏身,只好躲进“文殊寺”一间小庙里。也可能刘秀命不该死,有上神搭救,追兵来到该寺院,前后搜了一遍,当来到小庙前士兵正要进去时,一位将军模样的人果断地说:“里边肯定没有,你看蛛网织得严严实实,不像有人进来过。”等追兵走后,刘秀走出庙门吟了四句诗歌《颂蜘蛛》:“南阳我称王,悬坐中军帐,排成八卦阵,单捉飞来将。”刘秀又对着佛祖神像磕头许愿:众位神灵,救我大难不死,日后如若得了江山,定要在此修寺,重修华盖,重塑金身。
十。郸城伏羲墓
沿省道329线,自郸城县城向东40公里,在临近豫皖交界处的地方,横跨省道有一个小集镇,那便是郸城县白马镇老牙店,因人祖爷(伏羲,又称人祖爷)的牙埋在这里,故得名。老牙店东接安徽省、西至郸城县、北临亳州市、南达阜阳市,是豫皖两省的阜阳、亳州、周口3市交界点,交通便利,地理位置显要,是历朝历代军事、经济交通要道。
伏羲在结束了人类茹毛饮血的野蛮时代以后,定都淮阳,开始率众结网罟、画八卦、养牺牲、取火种……逐步带领人们走向神农文明时代。一次,为了治水和体察民情,伏羲骑马在豫东一带看到人们仍过着食野果、吃草籽的野性生活,遂定居这里教人们种植粮食、收割归仓。豫东人们学会了种植粮食、畜牧养殖等生存经验后,为感谢伏羲,他们就升起篝火,设宴款待。席间,伏羲因年迈而牙齿松动,在啃食一块熟肉时一颗牙齿脱落。伏羲骑马离去后,为纪念他,当地人们就把这颗牙齿埋在了篝火旁(如今伏羲公园内)。
介绍完这么到那就随我一起来一场郸城一日游
1.早八点,来到王子成仙桥,与桥合影,瞻仰刘宗田烈士纪念碑,拜祭老槐爷。顺便解决早餐:来一碗郸城名吃---吗糊子,饭量大的再来一根金银卷。不建议吃烧饼夹狗肉,那家的狗肉脑油气太重。
2上午九点,驱车前往汲冢镇参观西汉淮阳太守汲黯墓。汲黯,字长孺,西汉名臣,河南濮阳人。孝景皇帝时给太子(后之汉武帝)洗马。汉武帝继位后,初任谒者之官,专管招待客和奉诏出使的事情。元鼎二年(前118年)任淮阳太守。汲黯在淮阳,“政治清明,百姓安业不忧”,不久,武帝下令提升汲黯待遇“同诸侯相\"。汲黯在淮阳7载,“病逝于任上\" 。汲黯死后,汉武帝念其一生之忠心,封其弟汲仁为九卿,封其子汲偃为诸侯相\"淮阳人民感其恩德,将其安葬于此(亦说归葬于濮阳,此为衣冠冢),并将墓东一里的杨宪镇改名为汲冢集\"墓东原有“汉淮阳太守汲公神道碑一统(今无存)\" 。有条件的带个金属探测仪,说不定可以找出几枚古代大圆铜钱啊!
3.十点,前往南关烈士陵园瞻仰人民英雄纪念塔,向先烈们献花。
4.十点四十分,前往南关县轮窑厂院内露天浴场观看或表演帅哥天体浴。
5.十一点半,前往石槽北街吃石槽大砂锅和傻宝卤鸡,或者去庙集北京饭店吃
老母鸡。好不好吃?不吃不知道,吃了忘不掉啊!
下午一点,前往公主坟。公主坟位于双楼集东二里,人称大张庄古堆,冢高约10米,周边长百余米,已近两千年。是东汉开国皇帝汉光武帝刘秀之妹宁平长公主刘伯姬的陵墓。
刘伯姬,蔡阳(今湖北枣阳西南)人,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其父刘钦,西汉南顿(今河南项城市南顿镇)县令;其母樊氏,为湖阳(今河南唐河县湖阳镇)大富豪樊重之女。伯姬兄弟姊妹六人,在兄妹排行中,刘秀居五,伯姬居六为小妹。伯姬四岁时,父死于南顿任上,由叔父刘良将他们小兄妹带回白水乡(今湖北枣阳南)抚养成人。
西汉末年,国势日衰,王莽篡政,横征暴敛,灾荒连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在刘秀等人率部起兵建立东汉王朝期间,刘伯姬曾立下了赫赫战功,表现出了大智大勇的巾帼之才,也曾留下许多让人称颂的故事。例如“白河滩兄妹抛顽石”、“棘阳城雪夜吐情愫”、“春陵府作画论朝政”、“请圣命招安济众生”、“获恩准诰封宁平城”、“城西湖泛舟思夫婿”等。
伯姬约于公元23年与李通结为伉俪,是李通的继室夫人;公元26年被封为宁平长公主,封地故城即今郸城县宁平镇。李通被封为固始侯,其封地在今安徽临泉县。宁平长公主于公元30年病逝于封地,年仅32岁,卒后葬于此。
在1943年,前冢西南角塌陷一次,当时曾有人提灯下去一观,他们讲:此为小砖墓,由前后墓室和墓道等部分组成。前室为祭殿,设有石桌、石凳;后室为主殿(棺室),墓道两旁砌有若干耳室。所幸当时人们没敢取出墓内任何一物,即行封堵起来。该墓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7.下午两点,前往黑河风景区。在那里,你可以尽享田园风光:或泛舟,或钓鱼,或下棋,或小憩,悉听尊便。尽情地多玩一会吧。。。。。。(“虎头落日”要等到太阳落山时才有噢)
8.下午五点,前往虎岗乡,观看第一美景---虎头落日。观看三要点:距离:距虎岗集(虎头)800米左右为宜。时间:日头变成红黄色时最好看。角度:要躲开高大建筑物,和高大树木。
9.回县城吃晚饭。去商贸城练练地摊吧。
10.吃过晚饭,来到我们郸城一日游的最后一站---世纪广场。七彩炫丽的灯光,金碧辉煌政府,勾人食欲的小吃,还有。。。还有一群群的漂亮美眉,定会让你们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