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歌谣(三九歌谣歌词)

数九寒天是指冬天最冷的哪些日子?从哪个节日开始?冬至还是大雪?

数九是根据天文气节制作的歌谣,根据数九歌我们可以非常清晰的了解气候的变化,也可以清楚的知道农民种田的开始的时间。那么数九从哪个节气开始的呢?下面小编就把正确的答案分享给大家,也顺便把数九歌介绍给大家。

蚂蚁庄园12月21日最新今日答案

数九寒天是指冬天最冷的哪些日子,数九是从哪个节气开始?

正确答案:冬至

数九歌介绍:

数九歌谣: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数九”是古人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实践基础上,利用自然界的一些生态反映和天气征兆的经验总结,具有相当大的科学性,至今仍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的安排起着指导作用,所以一直盛行不衰,广泛流传在人们的口头上,体现在人们的行为中。随着历史发展,各地的人们也根据各地不同的气候条件、景象特征、农事物候及风俗习惯,编排出了各种数九九的谚语、歌谣和顺口溜。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九九消寒歌”,俗称“九九歌”。“数九歌”在南北各地都有,不过歌词版本略有不同。

来源:闽南网

今日立冬丨那些我们听过,没听过的节气歌谣

原文作者丨宋英杰

摘编丨安也

“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古时很多人没有日历,只是凭借物候来猜测时令。“花开花落,春去春来,万物自有定数”。定数,即规律。人们认识气象,首先要把握规律,然后再探究定数之外的变数。二十四节气, 便是为人们提供“定数”。然后人们将每个节气的气候特征、物候规律进行梳理,以指导农桑。

二十四节气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朗朗上口的韵语化。

对于我来说,小时候最初接触二十四节气,也是从节气歌谣开始的。因为有一句“小满鸟来全”,所以很盼望意念中这个叽叽喳喳热热闹闹的节气。

我们常说:岁月不饶人。但对于农民来说,是节气不饶人。你误它三日,它误你一年。所以“百姓不念经,节气记得清”。

节气歌谣中最简约的启蒙版本,就是: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它让我们对节气之名先有一个概念。然后,各个节气是在什么时候呢?

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除了节气歌谣,也有被称为气候月歌的歌谣:

正月寒,二月温,正好时候三月春。

四暖五燥六七热,不冷不热是八月。

九月凉,十月寒,严冬腊月冰雪天。

但总觉得月歌里只有冷暖,没有物候,过于概念化。还是节气歌谣中的物候让人感觉更鲜活、更亲近。

本文出处:《中国天气谚语志》,宋英杰著,中信出版集团2020年9月版。

两三岁的时候,我记住的第一个“长篇”歌谣,便是爷爷教我背诵的节气歌。小时候学的节气歌谣,有些可以是“通行谚”,有些是局限于东北家乡的地域气候。

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

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立夏鹅毛住,小满鸟来全;

芒种开了铲,夏至不拿棉;

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

白露快割地,秋分无生田;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严;

大雪河封上,冬至不行船;

小寒近腊月,大寒整一年。

所有的鸟儿当中“待遇”最高的是燕子

春分地皮干,是因为风太大。立夏鹅毛住,是因为风小了,鹅毛都可以待在地上不动了。《淮南子》中便有“立夏大风济(止)”的说法。

春分的时候,冷暖空气经常打架,所以总是刮风。立夏的时候,暖空气当家做主了,所以风就小了。

对于东北来说,是“立夏杏花开,寒霜不再来”。立夏虽曰夏,但气候平均而言,全国陆地面积的 61% 是春天的领地,所以立夏恰是盛春时节。麦从立夏老,豆到立秋黄。大家各长各的,无须相互攀比,麦奔立夏谷奔秋。但大家还都青葱之时,麦子开始独自“镀金”了。日渐金黄的麦田,提醒着人们:青黄不接的日子,快到头了!

小满鸟来全。惊蛰的时候乌鸦来了,春分的时候燕子来了,小满的时候各种鸟全都来了。鸟类“全体大会”隆重召开,这是在小满。

在很多地方,冰雪消融算是第一次迎春,鸦雀欢聚算是第二次迎春,而小满时节,该来的都来了,对于鸟儿来说,小满可谓圆满。

在所有的鸟儿当中,“待遇”最高的,是燕子。不仅文人吟咏,古时还享有最高的“官方礼遇”。《礼记月令》中记载:“是月也,玄鸟至。至之日,以大牢祠于高禖,天子亲往,后妃帅九嫔御。”燕子归来的那一天,天子都会出席专门为燕子举行的欢迎仪式。

英语谚语:

One swallow does not make a summer.(一燕不成夏。)

与我们的“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有异曲同工之妙。当所有的鸟回归之时,真正的大夏天便不远了。

小满时,麦已小熟,天未大热。正是宜人的时光。但谚语说:百鸟集中,不雨便风。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的时节,也是什么天气都可能有的时候,激烈的对流性天气也就显著增多了。

立夏不下,犁头高挂;

小满不满,干断田坎。

此时蒸发量加大,各种水灵灵的禾苗欢快地长身体,经常喊渴。大家都指望着雨水这个“供给侧”呢。可是,小满不满是常态,有底气敢说“小满江河满”的,几乎只有华南了。

小满赶天,芒种赶刻。芒种的时候真是特别忙,间间苗,施施肥, 锄锄草,尝尝鲜,地里的活儿特别多。

所以才会有一则谚语:

芒种夏至天,走路要人牵;牵的要人拉,拉的要人推。

它大致具有三层含义:

一是说明农民在田地里忙碌了一天,满身疲惫,累到走不动。

二是说芒种时往往多雨,道路湿滑泥泞,走路时需要相互搀扶。芒种之后长江中下游地区陆续进入梅雨季节。正所谓:夏至未过,水袋未破。

三是入夏之后,人们容易力倦神疲,周身无力,病恹恹的感觉。

夏至不拿棉。南方是“三月三,穿单衫”,虽然老话儿常提醒:未食端午粽,寒衣不可送。还没吃粽子呢,千万别把棉衣收起来。东北夏天来得晚,所以 5 月棉衣才退役,6 月棉被才退役。但现在气候变化了,过了“五一”大家几乎就不着棉了。

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这个不太对,小暑时节,也就入伏了。小暑、大暑经常“没大没小”的,很难说谁更热。往往是小暑的时候地温高, 大暑的时候气温高,反正,都不凉快。

全国有 55% 的地区,最高气温的极端纪录,都“诞生”于小暑、大暑期间。“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开始盛行湿热。所以,即使有些地方最高气温的极端纪录发生于小满、芒种或夏至,但那时的天气往往干热,蒸比烤更加难熬。虽然两者都是我们不喜欢的天气“烹饪”方式。

而且南方的“暑”往往是加长版的,有时“小暑大暑不算暑,立秋处暑正当暑”。印象特别深的,2013 年南方地区最如火如荼的高温,就是从立秋开始的。

春管油盐,夏管米,冬管六畜,秋管你

从前有“六月六,晒龙袍”的习俗。农历六月初六,即临近小暑之时, 皇宫内为皇帝晒龙袍。百姓家里没有龙袍,就在家门口暴晒自己的衣服。据说这个习俗是源于唐僧在西天取经归来的路途中,过海的时候经文被海水浸湿,只好将经文取出晒干,那天刚好是六月初六。这个习俗之所以能够流传很久,官民皆参与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前提是:天气炎热暴晒。也算是小暑天气又热又晒的一个旁证。

谚语说:六月六,晒棉衣,晒了棉衣晒蓑衣。

小暑之后,雨水也多了,大雨时行,湿气浓郁,扑面而来的,是蒸人的桑拿天。

小暑期间进入伏天,一个字:热!头伏日头二伏火,三伏热浪没处躲。有人用三种烹饪方式描述伏天之热:头伏如火烧,二伏如油浇,三伏如熏烤。

还有一句谚语,伏天无君子。

伏天把人热得已经顾不得衣冠,顾不得那么多的风度和礼数了。大暑的湿气被称为龌龊热,真的是:大暑龌龊热,伏天邋遢人。

所以,暑热之时,还能够保持衣衫清新、服饰整洁的话,值得点赞! 古人的消暑方式很多,可以燎香、执扇、抚琴、近竹。而现代人的消暑方式更为简单、粗暴——吹空调、吃冷饮。相比之下,古人的消暑方式比较文艺,更讲究物我相合,更像是一种生活格调。

虽然人们怕热,但深知“(农历)六月不热,五谷不结”的道理,天气可以热,只是希望也别太暴晒。因为暴晒的时候,既没有降水量,蒸发量又增大。最好能稍微平衡一些,作物更喜欢这样的天气——“六月打连阴, 遍地是黄金”。

如果老天爷能够时不时地“赞助”一场雨水,那就更贴心了。“六月落雨人情雨”,暑热时节的雨被称为“人情雨”,算是老天爷送给我们的一份人情。“六月三场雨,瘦地变黄金”。

想来也是,如果说冷暖气流大兵团交战的锋面降水算是本分的话,小范围游击战式的热对流降水或许可以算是情分。但“夏雨隔牛背”甚至“鸟湿半边翅”,说明夏雨并非平均主义,所以经常有人调侃:下还是不下,拼的是人品。

“打靛”,现在听来已经很生疏了。靛,又被称为“靛青”,是一种深蓝色的有机染料,蓝色的衣服就是染坊中用靛青漂染出来的。打靛,就是靛秧成熟之后赶紧收割,然后放在靛缸当中,人们用木把击打,以加快调制靛浆。

在东北,是立秋忙打甸。立秋的时候,已是丝丝缕缕的秋凉,可以打草料,得给羊啊马啊牛啊准备过冬的饲料了。于是到繁茂的草甸上去打草, 有人也顺便“搂草打兔子”,到草甸上打猎。小时候,拿着筐、绳子、耙子、镰刀,到草甸里去打草。当时并未留心是否从立秋时开始,只记得打草的时间似乎很长。

处暑动刀镰。到处暑的时候就得开始收割了,所以谚语说:处暑立年景。

春管油盐,夏管米,冬管六畜,秋管你。我们在每个季节都会有获得感,但最大的获得感,无疑来自秋天。到处暑的时候,今年收成怎么样, 基本上就有个眉目了。

不过,“庄稼过了暑,人过四十五”,这时候庄稼个子高,身子骨僵了,一风雨交加,很容易倒伏。

但是在南方,“千浇万浇,不如处暑一浇”。很多作物还在抓紧时间茁壮成长。三春不如一秋忙,打到囤里才算粮。最揪心的,就是秋收时候的天气不给面子。

棉到白露白如霜,谷到白露满地黄。

白露的时候收割要继续,但是别太急,“夏收要紧,秋收要稳”,可是也别磨蹭,一不留神天儿就冷了,有些庄稼怕冷,不耐寒。

秋分无生田。“青黄不接”是在晚春。而到了秋分的时候,只有黄的没有青的了,庄稼都可以“毕业” 了,希望不要“肄业”。

在江南:白露见稻花,秋分见稻谷。此时,天地之间有两种令人陶醉的颜色:金色和白色。正所谓:秋分白云多,处处好田禾。

一个“好”字,似乎有两层含义,一是长得好,二是长好了。

秋分时节,正是“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的时候。鸟飞欲尽暮烟横,一笛西风万里晴。

一笛西风,天气很美,诗人的解读更美!

以前读“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总觉得说说总可以吧。岁月静好的时代,不能总是“N 丈豪情”。秋风起时,能够想起美食,本是顺理成章之事,更何况现在“吃货”也已经不再是贬义词了。记得医生曾经对我说,换季的时候,可以适当懒一懒、烦一烦、馋一馋。

过了十一黄金周,天儿就冷了,但还不算太冷。到霜降的时候,那就真冷了!北方一年当中,什么时候气温下降速度最快?就是霜降到立冬的时候。

但是,也不能小觑寒露,要是没有寒意,人家凭啥叫作寒露呢?霜降的冷,有差不多一半儿是人家寒露给攒下来的,霜降彰显的是累积效应而已。

深秋时节,有一种灾害,叫作寒露风。

农谚说:

棉怕八月连阴雨,稻怕寒露一朝霜。

寒露风原指华南寒露时节危害幼年晚稻成长的低温现象,或凄风(干冷型)或苦雨(湿冷型)。而当双季稻北扩至长江中下游地区,晚稻的这种“小儿科”疾病开始在秋分前后流行。所以广义的寒露风,未必仅是风,也未必仅发生于寒露,而是危害晚稻的低温综合征。

无霜期,是草木无忧无虑的成长时光

登高望远时,恰是秋高气爽天气。但很多人依然无暇陶醉于金秋之美, 因为“九月九重阳,收秋种麦两头忙”。

九月田垌金黄黄,十月田垌白茫茫。

仅仅一个月之后,大地便卸了妆,重新以素颜示人。从前是以田垌白茫茫形容霜雪,但是现在,偶尔有白茫茫的雪,经常是灰蒙蒙的雾。

有诗云:

雾外江山看不真,只凭鸡犬认前村。

渡船满板霜如雪,印我青鞋第一痕。

([宋]杨万里)

霜降时节,气渐寒,霜如雪,而且雾气加重,清晨时常处于低能见度的状态。搁在现在,可能是只凭 GPS(全球定位系统)认前村。

在俄罗斯,霜冻的辈分很高,它是一位爷,霜冻爷爷(Дед Моро́з)。霜冻爷爷的职责和圣诞老人差不多。但之所以叫作霜冻爷爷,或许是因为那里,霜冻“当家”管事儿的时间很长,人们在他面前都很卑微。在俄罗斯情景喜剧《爸爸的女儿们》中,就有这么一个桥段,6 岁的小女儿“小扣子”为了促使父母早点和好,便在风雪天离家出走,满大街去找霜冻爷爷,向他求助。可见在孩子们心目中,霜冻爷爷是有多管事儿啊!

为什么会专门有“无霜期”这个概念,而没有无雷期、无雪期的说法呢?因为霜冻执掌着作物的生杀予夺。无霜期,是草木无忧无虑的成长时光。

全国平均而言,“以风鸣冬”的立冬时节是一年之中气温下降速度最快的时段。天气越来越冷,到小雪的时候开始下雪了。

但对南方而言,“(农历)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暖气团撤退之前,还可能会恋恋不舍地营造一番和暖的小阳春,一番感人的作别。这时的江南,“禾稼已登”,小阳春正好晒谷,大家心情好爽。有诗云: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节气中有三组大小节气

节气中,有三组大小节气:小暑大暑、小雪大雪、小寒大寒。于是经常有人探讨:小暑大暑谁更热?小寒大寒谁更寒?总的来说,小暑大暑经常“没大没小”,伯仲之间;小寒大寒,倒是小寒略胜一筹。

那么,小雪大雪是如何区分大小的呢?所谓的大与小,并非只是降水量的大与小,而是积雪的多与少。小雪时节,一天当中的温度还在 0℃上下晃悠,所以雪可能是下了就化,化了又冻,冻了又消融。而大雪时节的降雪,飘落之后就有可能“坐住了”。地上白茫茫的积雪,给了人们特别好的“印象分”。

在华北,冬小麦的冬灌,讲究的是:

不冻不消,冬灌嫌早;

一冻不消,冬灌嫌晚;

又冻又消,冬灌最好。

说的是如果还没有上冻,就太早了;如果冻得结结实实,就太迟了;只有“又冻又消”,就是白天消融、夜晚冰冻,才是冬灌最适宜的时节。这便是在小雪时节。

谚语说: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大地开始封冻了,然后水面也开始结冰了,船都可以休息了。“三月初一试船雨”,待到阳春三月,它们又可以愉快地上岗了。

小时候 12 月就可以穿上冰鞋或者坐上冰车,高高兴兴地滑冰了。不像华北地区,三九四九才能冰上走。

但是,随着气候变暖,“冰上走”可得留神,危险莫过于“如履薄冰”。

2018 年立春,我才想起去颐和园滑冰,工作人员已经开始不停地巡查冰层融化的情况了。这里的滑冰季是 1 月 6 日至 2 月 4 日,只有小寒大寒两个节气,而且还是在大寒极寒的背景下。

冬至,之所以被视为一个“大” 节气,因为它是白昼最短、黑夜最长、阳光最疏远我们的时节。“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这是古人心目中阴气始衰、阳气始生的节气, 阴阳流转令人充满期待。所以到了冬至,人们会相互道贺,文雅的贺词便是:迎福践长。

人们在最黑暗的时令看到希望,日子会一天一天好起来。

小寒大寒,冻成冰团。这是一年当中最寒冷的时候,多数情况下小寒比大寒还冷。但小的时候没太注意,反正零下 30℃和零下 40℃好像都差不多,冻得都没感觉了。气温离体温越近,人们越敏感;气温离体温越远, 人们越难以分辨出细微的差别。30℃和 35℃,人们的感触大不一样。但零下 30℃和零下 35℃,似乎也没啥差别,只一个字:冷!

二十四节气,数完小寒大寒,然后就可以准备过年了!

人的理性,体现在并不以体感舒适度来评价天气。最热的时候,想到的是:三伏不热,五谷不结。最冷的时候,想到的是:大寒不寒,人马不安。

其实,世上最大的神灵或许就是自然规律,要敬畏和信奉它,不要违逆它。二十四节气便是以时间之规,度天气之律。

各个节气之间的天气“相关系数”

除了节气物候,人们还会留意各个节气之间的天气“相关系数”。比如:

“谷雨阴沉沉,立夏雨淋淋”——15 天的天气韵律,正相关。

“小满满池塘,芒种满大江”——15 天的天气韵律,正相关。

“芒种不落雨,夏至十八河”——15 天的天气韵律,反相关。

“立夏小满田水满,芒种夏至火烧天”——30 天的天气韵律,反相关。

“立春大淋,立夏大旱”——90 天的天气韵律,反相关。

“冬至雪漫山,夏至水连天”——180 天的天气韵律,正相关。

最著名的天气韵律,是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记得小时候听到这个说法便觉得好神奇。这些年我们常常做这则谚语的天气验证,每年的准确率算不上很高。其实这则谚语当初触动我的,并不是它的准确率有多高,而是觉得古时的人好神奇,居然能构思这种 150 天的天气韵律, 从八月十五跳跃到正月十五,这联想、这思维是何等飘逸!如果这也算气象学的话,那应该归类为“浪漫主义气象学”。

实际上,这种“遥相关”思维,依然存活于当今现实主义的气象学。

节气,一直在一闻一见、一茶一饭之中,陪着我们。

本文选自《中国天气谚语志》,较原文有删节修改,小标题为编者所加,非原文所有,已获得出版社授权刊发。题图为电影《情书》剧照。

编辑丨李阳

校对丨赵琳

幼儿园冬季儿歌大全,幼师快收藏了

《 冬 》

冬天到,喜鹊叫,

朵朵雪花像鹅毛,

松树、柏树绿油油,蜡

梅、水仙开得好。雪下麦苗笑,

冬眠动物睡大觉。

《 冬精灵 》

冬精灵,冬精灵,

跟着大风去旅行,

来到森林中,

小动物在冬眠;

冬精灵,冬精灵,

跟着大风去旅行,

到公园中,

小虫子钻进洞;

冬精灵,冬精灵,

跟着大风去旅行,

来到田野里,

小种子在梦中。

《 冬公公 》

冬公公,白眉毛,

吹口气,呼呼叫,

吹得满天雪花飘。

《 九九歌 》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和六九,

河边看杨柳,

七九冰河开,

八九燕子来,

九九加一九,

耕牛遍地走。

《 下雪天 》

下雪天,真好看,

房子变成胖老汉。小树好像大白伞,

地上铺了白地毯。我也变成小神仙,

嘴巴鼻子冒白烟。

《 堆雪人一 》

寒风吹,雪花飘,

堆个雪人个头高。

戴红帽,围围巾,

我和雪人格外亲。

太阳公公怕它热,

把它衣裳全脱掉。

雪人光身还冒汗,

越流汗水个越小。

《 堆雪人二 》

堆呀堆,堆雪人,

圆圆脸儿胖墩墩。大雪人,真神气,

站在院里笑眯眯。不怕冷,不怕冻,

我们一起做游戏。

《 数雪花 》

小雪花,你有几个小花瓣?

我用手心接住你,我用手心接住你,

请你让我数数看。

一、二、三、四、五、六、七,

咦,小雪花怎么不见了?

哎呀,

只留下一个圆圆的小水点!

《 下雪了 》

下雪了,下雪了,

屋子长高了,

小路变胖了,

大树变白了,

宝宝鼻子变红了。

《 我是小雪花 》

是谁带着风儿,

沙、沙、沙?是我,是我,

是我小雪花。我从天空中飘下来,告诉你,告诉他,

冬天来到啦!

小雪花一

小雪花,想妈妈,

张开翅膀飘飘下。

妈妈怀里甜甜睡,

梦见自己正长大。

春风姑娘来看它,

只见遍地小红花。

《 小雪花二 》

小雪花,小雪花,

爱在空中来玩耍,翻个跟头飘呀飘,

飘在树上和地下。太阳出来把它瞧,

眨个眼儿不见啦!

《 雪花被 》

雪花被,雪花袄,

冬公公,送来了。

送给谁?小麦苗。

穿好,盖好,睡一觉

《 冰雪花 》

冬天到,天冷了,

窗上结满冰窗花,有的像珊瑚,有的像树杈,有的像山,有的像塔,呀,画儿画得这么美,谁是巧手小画家?

《 腊梅花 》

蜡梅花,脸儿黄,

身上不穿绿衣裳。

大雪当棉被,

风来挺胸膛,

别的花儿怕冬天,

只有蜡梅开得旺。

《 小松树 》

不戴小绒帽,不带小手套,

不穿滑雪衫,不穿大棉袄,

风里站着笑,雪里不弯腰,

青青小松树,身体真正好!

《 冬天的小鸟 》

风吹哨,雪花飘,

小鸟饿得喳喳叫。小弟弟,把雪扫,撒把谷粒喂小鸟。

《 冬天国王 》

冬天国王来临,

北风呼呼,

树枝上光秃秃,

树叶一片一片一片一片,

小鸟咕噜咕噜咕噜咕噜,

悉索悉索悉索悉索,

飞到南方避寒冬

冬天国王来临,

北风呼呼,

树枝上光秃秃,

种子一颗一颗一颗一颗

抖音你知道我最怕分离切莫一去无归期是什么歌 歌词完整版介绍

[海峡网]

你知道我最怕分离切莫一去无归期什么歌

这首歌叫做《无名》,演唱的歌手是周柯臻。

网友评论

三九我:挺遗憾的吧 喜欢你 就像坐滑梯一样,一下子滑到底就结束了,我坐在地上想了很久,还是觉得别回去了不想原路返回也懒得绕一圈再开始,所以我站起来拍拍身上的灰默默地走开了岁月应该不难熬吧我应该会忘了你吧!

账号已毁坏:我以为我看到的是世间最美好的,闪闪发光的你。但是后来告诉我,你也只是过路人,仅此而已,再无其它。勿念。

如果遇到周柯臻:错过了就错过了,人这一辈子总要不停的错过才能遇见,至此一别,山高水阔,背过身,就不要再见了吧!我最后能给你的,只有这首歌了。

L-MESSI是神:周周加油!好听啊!

无名歌词完整版介绍

词:周柯臻

曲:周柯臻

初相遇烟雨朦胧的情悸

只一眼秋水沾湿了白衣

花前语许我一生的期许

只与你白首一世不相离

怎奈了情深终不能长聚

晚风急踏马千里为功名

只为你望穿愁思却难去

幽梦里夜夜为君歌一曲

你知道我最怕分离

切莫一去无归期

只消得衣带渐宽泪如雨

你知道我在等你

春去秋来花调零

时光轻弃独倚窗前回忆你

每日百字084 歌谣

每日百字084 歌谣

20210325

歌谣

小时候唱过什么歌谣早忘了,费了半天劲,想起并不完整的几句。如: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不在家……后边不知道了。再如:水牛儿水牛儿,先出犄角后出头喂……后边依然不知道。还有两句:圆撇(去声)虎,穿花鞋,一只袜子两只鞋。这是夏日黄昏蝙蝠飞的时候,我们会向空中扔一只鞋,吸引蝙蝠钻入鞋中的游戏。一个不折不扣的乡下六零后(六零年与六九年差九年),儿童时代能记住什么歌谣?以后听别人说得再完整也不能算是自己记忆里的。比如读书知道美国有个人在中国搜集童谣有: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不吃人,专吃杜鲁门。这不是记忆里的。自己的孩子唱过的歌谣只有一首印象深:星期天的早晨大雪茫茫,捡破烂的老头儿排成了行,警察一指挥,冲向垃圾堆,臭鞋烂袜子满天飞。为何记忆深刻?大概是后院的垃圾堆太大了,一群孩子爬上去,“齐逞好喉咙”童声合唱的缘故。读知堂老人《儿童杂事诗·歌谣》就想起自己的童年。其诗曰:“夏夜星光特地明,儿歌啁哳剧堪听。爬墙蜺蚁寻常有,踏杀绵羊出事情。”作者自注:“儿歌一颗星最通行,前后趁韵,接续而成,绝无情理,而转换迅速,深惬童心。末曰蜺蚁会爬墙,踏杀两只大绵羊。末句有各种异说,此为其雅驯者也。”不雅驯者,钟叔河先生笺释有,这里不说了。

999感冒灵走心广告《云聚会》,骗我999张纸巾!

曾经生活的“圈内人”

现在我看不到他的朋友圈

当代科技创造了网络

让距离再远,也可以被一根网线相连

我们总在离别的时候说

“常联系”

后来却逐渐再也不联系

如果你也有一个或一群

消失在蹉跎岁月里的好友的话

或许这个广告会给你带来许多感触

视频加载中...

视频名为《别来无恙,你在心上——致那些平凡的小温暖》,999一如既往地感动了无数人。开端以“你的朋友圈里,还有朋友吗”,引起用户深思。

深夜里,不断刷出信息的手机,但当主人打开手机时,却发现并没有一句是有用的,即便打开关系最好的好友群,里面要么是外卖红包,要么是集赞,作为最常用的联系工具,微信仿佛已经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

我们藏起了真实感受

用点赞表达所有

通讯录越拥挤

心里越空虚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你不再是故事的参与者

甚至不再有

了解的资格

当旧日老友发来消息

没想到是

“帮忙点赞第一条朋友圈,谢谢”

当你想要了解他的生活

换来的却是一个“仅三天可见”

当我们步入社会的洪流

和朋友各自分开

走向不同的人生轨迹

有多少曾经知己

早已化作微信里的

一位“联系人”

明明过去,我们都是彼此生命的参与者,现在却因天各一方、各自忙碌,而渐行渐远,那些曾经一起笑过、闹过、疯过,也哭过的青春,仿佛只配存在记忆角落里,就连偶然都很少想起。

(友谊天长地久BGM响起)

朋友,你还在吗?

如果还记得曾经你我约定

不用找个好天气

不用飞机高铁

也不要改天再约

现在,就和我干上一杯吧

就算分开已久

就算各自忙碌

也别担心尴尬

因为只要你一句“我想你们了”

被生活冰封的心也会暖起来

朋友

别来无恙

你在心上

一句“我想你们了”,说出来到底有多难?说出来的人又是一种怎样的心理?想着又觉得可能他们也不会回应,便撤回了消息,我们都学会了隐藏自己真正的情绪。

然而真正的朋友,怎么可能会听不到看不到呢?伴随着《友谊地久天长》这首脍炙人心的歌曲,让受众沉浸在情绪之中,久久无法自拔。

这支视频里的4个人,就是我们各自的缩影,999打造这支视频,唤起了我们对友谊的共鸣,我们也许天各一方、也许互不打扰,但无论何时,我们都是彼此生命中重要的一个人,如同它的主题“别来无恙,你在心上”一样。

延续999感冒灵

“致生活中的小美好”的理念

这支《云聚会》又一次狠狠的戳中

当代青年的泪点

他让这种“暖心”的感受

长久的滋润着观众的内心

形成他独有的品牌特色

这些暖心又真实的场景还原,让网友们直呼感动。不少网友还纷纷开启了“云聚会”,形成了品牌广告的二次传播。

因消费升级,人们的观念也在发生改变,在看多了各种所谓的走心广告之后,难免会产生抵触情绪,但为什么999的广告,每次都能造成刷屏级的效果呢?

回顾999的几支走心广告,不难发现,几乎每一次都是再现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场景,平凡而普通的每个人,看似冷漠又无情的世界,但事实上,总有一些小温暖,只是经常被我们忽略而已,999做的便是将这些小温暖放大,从而引起受众强烈的情绪共鸣。

并且,999的每一次广告中都基本上没有露出过产品信息,只在结尾点名主题时,才知道是999的新广告,这就减少了受众对品牌植入的不适感,反而得到大量的称赞。

这也就导致了,但凡提到走心广告,我们必定会想起999,提到999,便会想到那些走心的视频广告。

更重要的是,999的每次广告,不仅仅是生活的缩影,展示普罗众生的人间百态,传递其“暖暖的,很贴心”的品牌形象,树立其更有温度、更人性化的一面。还似乎都带有公益广告的性质——不仅在表达生活,更成为一股向善的力量,推动社会进步一点点,在向受众传播正能量,从而呼吁一个更美好的社会。

因此,999能收获到用户良好的口碑,于“润物细无声”之处,将品牌价值观植入消费者心智,与品牌建立更深厚的情感链接,相较于那些大肆宣传产品的品牌来说,这种传播无疑是更可取的,毕竟“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

————一点大叔

每天准时更新想了解更多请”关注“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csxsg.com/forum/20231028/1697204405357770.html
上一篇:谊字五行属什么(宜字五行属什么属性)
下一篇:属虎今年几岁(属虎今年几岁2023)

网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