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临终前再次路过南华寺,拜六祖真身后大哭,留八字总结一生
“知乎不可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这是出自苏轼《赤壁赋》中的句子。短短的一句话表达的是遗憾是人生的常态,要学会释怀遗憾。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来苏轼确实是一个豪迈豁达的人,如他的诗歌一样,总是充满豁达的开怀,给了很多失意的人一点慰藉。
然而,历史上的名人,有一个规律:一般在文坛造诣很高的人,在仕途上不得意的,也就是说仕途十分坎坷;而那些在文坛上昙花一现,留下了少许作品,在仕途上基本上是顺风顺水的,参考苏轼和他的弟弟苏辙。所以,苏轼的人生并不是以豁达直通的,甚至他的人生暮年十分悲怆。他曾在贬谪的路上最后一次路过南华寺,在拜见六祖后大哭,然后留下八个字总结自己的颠簸的一生。那么,他是如何说的呢?
旷世奇才苏东坡要说古代文坛上,哪个家族的人最牛逼,那一定是苏轼一家。在北宋那个“重文轻武”的时代,文豪辈出,苏轼他们家族的人硬是靠自己的实力杀出了一条血路。在唐宋这个文学灿烂发展的时代,“唐宋八大家”中的人,苏轼和他的弟弟苏辙,还有父亲苏洵,三个人都赫然在列。
而三个人中,要是论在文坛上的知名度,苏轼是胜过了自己的弟弟和父亲。他自小就聪慧异常,在好多人考科举可能要几考才能进官场的情况下,苏轼一举就考中。当时因为欧阳修以为是自己的学生曾巩作了《刑赏忠厚之至论》,为了避嫌,所以将其判为第二名。但随后才知道,这是苏轼的作品。
当时的欧阳修早已是文坛上的老将了,看到苏轼如此有文采,于是就评价他的文章——“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因为欧阳修的这句评价,苏轼一时名声大噪。每每他做个什么文章,都会在那个满是文豪的京师被遍阅。
不过,正当他要在政坛上大展身手时,由于母亲去世,不得已要回乡奔丧。丧期满后,苏轼再次参加中制科考试,一下子考中,成为“百年第一”,然后被授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职位。当了四年官之后,又因为苏洵去世,要回乡丁忧,所以后来又离开了朝堂。
在丁忧期限满之后,再次回到朝堂。这时的朝堂早已不是他曾经科考的那个氛围轻松的朝堂了,因为这时候的王安石正在进行变法。此前颇为欣赏他的欧阳修也因为不赞成变法而被贬谪回家,而苏轼没有观察形势,依旧上疏陈述新法的弊端,招致了王安石的忌恨。
王安石一气之下,让御史谢景参了苏轼一通,苏轼最后只能请辞外放离京。在熙宁四年到熙宁十年间,他先后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上任。因为注重民生,因此颇有政绩。这个时期的苏轼,虽然人生算不得有多坎坷,但还是勉强能过去。因为这些上任的地方,相对来说还可以,不是边塞蛮荒之地。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原本苏轼也以为自己会这么远在京师之外的地方,就这样到处任职过完一生,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苏轼的人生在元丰二年发生了改变。
这年,他例行公事给皇帝写了一封《湖州谢表》,因为个人言辞激烈,加之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比如“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被改革的抓住了辫子,由此说苏轼个人心怀怨怼,所以苏轼被押解至京师,等候发落。
因为苏轼本身就很是有才华,所以朝廷上还是有支持他的人,而且新政也并不是受到所有朝臣的欢迎,所以一时之间,在倒苏声中,还是有很多老臣出来为苏轼说话,就连王安石也认为神宗不应该就此杀了苏轼。最终,苏轼因为王安石的“一言而决”逃过死亡。
俗话说,死罪可免,活罪难逃,苏轼是个文人,自然不可能再用酷刑招待他,于是就被神宗发配蛮荒之地去做官。因此,自“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到黄州,就是在这里,他写下了著名的千古奇文《赤壁赋》。其实,这个时候的他,心中正是郁结之时,写这样一篇文章也只是为了宽慰自己。
虽然在后来,因为司马光被重新启用,王安石的被打压,但是苏轼看到旧党势力在施政上的弊端,所以又开始为新政党辩护,结果他又是被清算的那一个。这次,苏轼又被贬到杭州,后来又流落到儋州。
在儋州时,他的人生经历了大起大落,已经是进入了人生晚年,根本不可能像范进那样,在晚年的时候还能有所作为,所以他已经不再执着于官场。在人生的最后时刻,他再次来到曾经来过的南华寺,在这里,他见到了六祖曹溪慧能大师。
多年的郁愤难平在这里得到了最终的释怀,开始理解佛家的放开,于是开始大哭,最后回家之后,心中所有的一切郁闷之气一扫而光,看开了所有的贬谪与不公。看开之后,也就没有了执念,所以思想得到了放空与轻松,而身体因为多年的奔波,最终也到了油尽灯枯的时刻,于是临终前对自己的儿子说道:“吾生不恶,死必不坠”。
这八个字的意思其实很简单,他因为的问题被贬谪,已是得罪了,而后来又为辩驳,得罪了旧党,他在朝堂上得罪了很多人,所以这一生才这么凄苦。在南华寺经过点拨之后,他认为自己的一生也没有那么可恶,所以死后一定不会进入十八层地狱,算是给自己的一生画上句号。
结语现在有很多网友调侃,苏轼和他的弟弟苏辙,他们就是怨种兄弟,一个在路上一直被贬谪,一个在官场上顺风顺水,只想着一路怎么捞自己的哥哥,然后被激发出潜力,一路官升至宰相。虽然这是很诙谐的调侃方式,但是我们在了解关于苏轼的一生时,会发现他的贬谪之路其实很悲凉,弟弟最终也没有捞到他,而他自己也死在了遥远的流放之地。
身死异乡,不说古代人是怎么想的,即便是现代人,也有很多人不能接受,所以苏轼最后的意难平,我们其实可以窥见一二。他在人生最后的时刻,写的很多诗歌看起来好像真的是已经放下,好像已经看开,但其实最后是否真的放开,是否真的是保持的豁达胸怀,只有他自己知道。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