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道吉日”怎么来的,择吉日有没有道理?
“黄道吉日”中的“黄道”是怎么来的?
中国有本老黄历,原本是皇家颁布的,所以是“皇历”,辛亥革命之后自然就不能再用“皇”这个字了,所以就改成了“黄历”。这个可不只是我们平时俗称的农历或者阴历,这就是一种能同时显示公历、农历和干支历等多套历法,并附加大量与趋吉避凶相关的规则和内容的历书。
黄历主要内容包括:二十四节气、吉凶宜忌、冲煞、合害、纳音、干支、十二神、值日、胎神、星宿、月相、吉神凶煞、彭祖百忌、六曜、九星、流年、太岁、三元九运、玄空九星、星期、生肖、方位等等。
而老百姓最实用的一点就是用来看日子,顺便看日子的凶吉。每天早上看一看,如果诸事皆吉,一天都气顺,如果今天诸事不宜,那就要小心从事了。
而诸事皆吉的日子就是“黄道吉日”,诸事不宜的日子就是“黑道凶日”。
黄道这个词,现代的理解就是一年之中太阳在以地球为观测点的方向上走过的一整圈。用科学的话说,是地球上的人看太阳于一年内在恒星之间所走的视路径,即地球的公转轨道平面和天球相交的大圆。而黄道和天赤道成23度26分的角,相交于春分点和秋分点。在任一瞬间,只考虑长期运动的轨道平面称为瞬时平均轨道平面。
所以呢,黄道是天文学名词,指地球围绕太阳公转,自地球上观察太阳和地球在相对位置移动所形成的轨道。这个在咱们老祖宗那里,很早就有了记载。
《汉书天文志》记载∶
日有中道,月有九行。中道者,黄道,一曰光道。
所以黄道,又叫“光道”。
宋朝沈括《梦溪笔谈像数二》:
日之所由,谓之黄道。
意思是,太阳运行的途径,称为黄道。而太阳是万物之神,相当于天帝,所以太阳走过的路,就是黄(皇)道。而这条路走完,刚好是一年,一年份十二个月,正和十二地支,对应十二神煞。
而中国人最讲究的就是阴阳,什么都要分出阴阳来。对应的十二神煞自然就分出吉凶。十二个神煞分别为子日青龙,丑日明堂,寅日天刑,卯日朱雀,辰日金匮,巳日天德,午日白虎,未日玉堂,申日天牢,酉日玄武,戌日司命,亥日勾陈。
当遇到青龙(子)、明堂(丑)、金匮(辰)、天德(巳)、玉堂(未)、司命(戌)六神值日时,是吉祥的日子,诸事皆宜,不避凶忌,就是人们常说的〝黄道吉日〞、〝黄道日〞。
而黑道也是日月运行轨道之一。古人认为日月运行有九条轨道,即黄道一,青道二、赤道二、白道二,黑道二。古代阴阳学家也把黑道视为凶神,是不吉利的象征,如明朝谢肇淛《五杂俎.天部二》上载:
一日之中,则有白虎、黑杀、刀砧、天火、重丧、天贼、地贼、血支、血忌、归忌、黑道……等凶神。
所以碰到天刑(寅)、朱雀(卯)、白虎(午)、天牢(申)、玄武(酉)、勾陈(亥)六神值日,则为凶日,诸事不利,不宜举行任何重大活动,称为〝黑道凶日〞、〝黑道日〞。
这个说起来渊源复杂,但是趋吉避凶的说法追究到最后还是源于附会和臆测。虽然老祖宗很在乎这些这些东西,但也只是在太平得闲的时候才讲究。真正遇到危机的事情了,都是“便宜从事。”
形势危急,刀兵相见的时候,有谁看准了日子才动手的?那不傻缺么?
即便是喜事,老祖宗也还说过:“择日不如撞日”嘛。
读懂古文中的时间,必需了解这些历法知识
我们在阅读古诗古文时,经常会接触到年月日、四季等别称,你对此了解多少呢?下面我将从较为复杂的中国传统历法中,挑选一些我们常用的、比较简单的历法知识,按照时间的长短分为年、季、月、节气、日、时等六个部分,供大家参考学习。
一、年
年,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年,熟谷也。”大约是由于禾谷成熟的物候而形成的。
现在的一年指的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叫做太阳年。以朔望月为单位的历法是阴历,也叫农历,以太阳年为单位的历法是阳历。
需要注意的是,我国古代的历法并不是单一的阴历,而是阴阳结合。平年十二个月,其中六个大月,每月三十天;六个小月,每月二十九天。这是因为月相变化的周期是29.53日。所以平年全年共计354天。但是这个天数是少于太阳年的。先秦古籍《尚书∙尧典》就指出:“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实际上一个太阳年比十二个朔望月多11.25日,积三年就相差一个月以上的时间,所以三年就要闰一个月,使平均长度大约等于一个太阳年,并能和自然节气大致协调。
至于置闰,也有颇多讲究,在这里我们就不再深究。
二、季
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按阴历十二个月又可细分为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东、仲冬、季冬。所以古文中经常会用到相应的月份的代称。 晋陶潜(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序》:“仲秋至冬,在官八十馀日。”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商代和西周前期,一年只分春秋二时,所以后来常用春秋指代一年。《庄子∙逍遥游》:“蟪蛄不知春秋。”意思是蟪蛄生命短暂不到一年。后来历法日趋严密,由春秋再分出冬夏,所以有些古书上四季的顺序写为“春秋冬夏”。例如《礼记》:“天有四时,春秋冬夏。”
三、月
古人纪月一般也以序数为记,如一月二月三月等。作为岁首的月份叫做正月。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春秋战国时代,不同地区所使用的历法不同,有所谓夏历、殷历和周历,三者的主要区别为岁首的月建不同,所以又叫三正。夏历以阴历正月为岁首,殷历以阴历十二月为岁首,周历以阴历十一月为岁首。所以我们阅读先秦古籍的时候需要注意三正的问题。其中《春秋》《孟子》多用周历,《楚辞》《吕氏春秋》多用夏历,《诗经》则要看具体诗篇。
秦朝统一中国后,又以阴历十月为岁首,不过没有称十月为正月(为避秦始皇嬴政名讳,改正月为端月),春夏秋冬和月份的搭配和夏历相同。汉初沿袭秦制。汉武帝时期改用夏历,以阴历一月为正月,此后二千年时间基本没有改变。
四、节气
周公测景(影)台 唐重建
(石质日晷,用来测量影子的长短和方位。夏至影子最短,冬至影子最长,均分两者之间的长短差值,就可以定出二十四个节气。)
古人在长期的农业生产中,逐步认识到季节更替和气候变化的规律,把一年平分为立春、雨水、惊蛰等二十四个节气,用以反映四季、气温、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掌握农时季节的经验总结,对农业生产的发展贡献很大,至今我们仍然在沿袭运用。
五、日
地球自转一周、一个昼夜循环即为一日。
古人用干支记日。干是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是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组合为六十单位,称为六十甲子。
一个月当中,有些日子有特定的称谓。如每月的第一天叫做朔,最后一天叫做晦,《庄子》:“朝菌不知晦朔。”;初三叫做朏(fěi),大月十六、小月十五称作望,鲍照《玩月城西门廨中》:“三五二八时,千里与君同。”
六、时
故宫博物院乾清宫日晷
(日晷盘上有十二个时辰的刻度,中竖铜针)
日出时可称作旦、朝、早、晨,日落时可称作夕、昏、暮、晚,所以古文中我们常见到旦夕、晨昏、旦暮等词语。
太阳正中时叫做日中,将近日中时叫做隅中,太阳西斜叫做昃(zè)。
汉代丞相府浮箭漏壶宋 吕大临《考古图》书影
(漏壶最早起源于新石器时代。图中的漏壶里原配有浮在壶内水中的箭,箭上有刻度。箭垂直于水面,通过壶盖上的长方孔伸到壶外。随着漏壶中水的减少,箭就下沉。因为漏壶漏水的速度和壶水的多少有关,所以箭身上的刻度也不均匀。)
宋朝以前人们大多一日两餐,朝食在日出之后、隅中之前,这段时间叫做食时或蚤时;夕时在日昃之后,日入之前,这段时间叫做晡(bū)时。日落以后是黄昏,黄昏以后是人定。《孔雀东南飞》:“晻晻黄昏后,寂寂人初定。”人定以后就是夜半了。夜半以后是鸡鸣和昧旦。昧旦又叫昧爽,天将亮的时间。《诗经》:“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平旦、平明就是天亮的时间。
古人对于一昼夜还有时辰的划分,用十二地支表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恰好等于现在的两个小时。
古代天文历法知识简述
一、巡天遥看一千河
宇宙中物质结构的变化,生命的起源都属于自然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哥白尼曾提出过著名的日心说,在自然科学的领域掀起了一场革命。刻卜勒的行星运动三定律,牛顿的万有引力,把人类认识宇宙又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到了是八十世纪后半叶,德国的哲学家康德才在天文学的领域里有了重大的突破。1755年他发表了《自然通史和天体论》一书,第一次提出了著名的星云假说,科学地揭示了天体演化的规律,为后来的天体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康德运用力学的定律,从大自然原始状态中探索天体本身的形成及其运动的起源。他认为构成天体的原始物质---即微粒和原子,最初普遍处于分散的状态,
在这样的一团混沌弥漫的物质之中,由于万有引力的作用,密度较大的微粒把周围密度较小的区域里的物质吸引过来,使他们自己连同所繁殖的物质一起又被吸引到密度较大的地方,如此继续下去,逐渐凝集成大的团块,在一团弥漫的物质中,有一个地点引力比其他地方大,变成了引力的中心。微粒向这个地点落去,于是在引力中心形成了一个团块,它吸引下落的物质愈多,对周围物质的引力就会愈大,生长就会愈快,最后形成了太阳。转动的微粒开始时的方向多种多样,后来出现了一个主要的运行方向,形成了一个旋转的地扁圆云状物,这就是后来的太阳系。
康德
围绕中央团块作圆周运动的同区域微粒,在引力的作用下,凝集成较小的团块,在它的周围由于斥力的作用形成小的圆盘,就生成了行星和卫星。康德进一步阐明了太阳系结构上的一些特征,他还把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推广到恒星世界,推断出恒星都有各自的行星系统。康德预言在宇宙中天体不断地形成,不断毁灭,千千万万个太阳不断地燃烧,又不断地熄灭,宇宙万物都处在这样永恒的生与死的生成和毁灭循环之中。
1796年法国的天文学家拉普拉斯提出了同康德类似的太阳系起源星云假说。他的星云说从一个炽热的原始星云出发,论述了星云由气体构成体积比现在的太阳要大得多。大致星球状,在缓慢地旋转运动。星云因为辐射而产生了热量,然后逐渐地冷却和收缩。由于角动量守恒,星云转动的速度随体积收缩而增加,惯性离心力也随之增加。在惯性离心力密度较大的中央部分引力联合作用下,气体向星云赤道平面沉落,星云愈来愈扁。当赤道上面的外围气体惯性离心力增大到等于星云对它的吸引力时,外围的气体便停止了收缩,脱离了星云本体而留在原地,形成了一个绕中心旋转的气体环。
星云继续地冷却和收缩,分离过程一次又一次地重复,产生了和行星数目相等的气体环,气体环的位置大约就是今天的位置。星云的中央部分收缩成太阳。各个气环内的物质分布不是均匀的,密度较大的把密度较小的部分吸引过去,逐渐形成了一些气团,气团相互吸引,小的被大得兼并,最后结合成行星。较大的行星在冷却收缩过程中又可能分离出一些绕之旋转的小气体环,它们凝聚成行星周围的卫星。康德与拉普拉斯的星云假说尽管有其错误的一面,但是这些星云形成的观点至今为天文学界所借鉴。
拉普拉斯
关于太阳系的形成,历来各家的说法不一。1901年由美国地质学家张伯伦提出太阳系是某种偶然事件或某种罕见的巨大灾变的产物。后来经天文学家摩尔顿发展成“星子假说”,即灾变论。1916年英国的天文学家泰斯提出著名的“潮汐假说”,他认为有一颗恒星在太阳的正面掀起一个“瘤”,而比太阳背面的潮小得多,并且很快就衰落了。前苏联施密特为代表的学派提出了“俘获说”的理论,认为太阳在银河系内运动时曾经走进了一个星际云,俘获了一些尘埃和气体,成为形成行星的最原始的材料。
近代天文学资料证明,太阳系星云的形成,有其时间的历史,当然这个时间的历史是不可能预测的,重元素是在恒星内部甚至超新星内部的高温高压条件下,才能由轻元素合成。通过恒星的爆发,把它抛向星际空间,成为形成下一代新星的原料。应该说太阳系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重要的是无论什么时候形成,都会经过一个复杂的过程,都有形成的外部环境和条件。太阳系和它家族中的九大行星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九大行星都有各自的运行轨迹,就像正电和负电一样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太阳系星云
二、 有限的时间和无限的宇宙
就时间而言宇宙没有起点,更没有终点。因为宇宙之浩瀚使科学研究无法到达它的彼岸。宇宙的博大使我们居住的地球显得如此的渺小,如同一粒尘埃。我们的祖先在很早以前就注意到天上的星象,最早的记载始于商代。在甲骨文中就有火、鸟等星名的记载。到了西周初,人们对天文和天象的研究加深了一步。西周时由民间采集的诗歌编辑成的《诗经》就有星象的记载。如火、其、斗、定、卯、参、毕、女等等。《尚书.尧典》记载:“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以鸟、火、虚、昂四星宿作为仲春、仲夏、仲秋、仲冬黄昏时的中星,并且分为日中、仲春、仲夏、宵中、仲秋、日短、仲冬。以三百有六旬六日,以闰月定四时而成岁。战国时有楚国人甘德著《天文星占》一书,有魏国人石申著《天文》之书,两本书后来合为一起叫《甘石星经》。
甘石星经
楚国的伟大诗人屈原,在他的《天问》中连续向天空中的恒星发问,大胆地提出了问天的设想。东汉的天文学家张衡确定了恒星有124个,确定恒星名有320个,其他小星有2500个。他还创造了浑天仪,确定黄道、赤道相交24度,分球体天空365又四分之一度,把天文学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古代把天上星空分为若干个小区域,最早有三垣四象、二十八宿之分,三垣是北天极周围的三个区域,即紫薇垣、太微垣、天市垣。四象分布于黄道和白道近旁,环天一周,每象分为七段,称为“宿”,共有二十八宿。
《史记.天官书》上说:“北斗七星以七政,”七政为春夏秋冬、天文、地理、人道。北斗七星各有所主,第一叫正日;第二叫主日法;第三叫命火;第四叫煞士;第五叫伐水;第六叫苍木;第七叫剽金。北斗七星第一到第四叫“魁”,第五到第七叫“標”,合称为斗,依次为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北斗星在北极星周围运转。
《史记》中把天象与社会人生、王、侯、伯、子、爵、军事、王道、婚姻等联系起来,以星位主问万事,因此也就产生了观星测事的学说,也叫占星术。例如:北斗之杓连龙角,南斗六星为天庙,此星主丞相。大宰之位,主荐贤良,授爵禄,又主兵戎。如果占到此星,斗星明亮盈盛,象征着王道太平,爵禄畅顺。如果是斗星昏暗或与此相反,则事物的发展的不顺利。北斗星右有文昌官,此处有六星:上将、次将、贵相、司命、司中、司禄。
司马贞的《史记.索隐》记载:“文昌官为天府,文者精所聚,昌者扬天纪。”又说:“上将建威武,次将正左右,贵相理文绪,司禄赏功进士,司命主老幼,司灾主灾咎也。”
北斗七星下有六星,两两相比,名叫“三台”,即上台、中台、下台。此星象上台为男主,下台为女主,上星为诸侯三公,下星为卿大夫。三阶平则阴阳和风雨,不平则庄家不收成,冬雨夏霜,兵戈祸起。北斗星杓有二星,一个叫招摇星(为矛),一个叫天峰星(为盾)。据说此星主法律,禁止发生,故称之为“之牢”。下面我们具体地解析一下《史记.天官书》中记载的二十八宿:
二十八宿
东方苍龙。此星占有龙之象,主要有七个星座。分别是:角、亢、氏、房、心、尾、箕。
“角”在室女座有两星与黄道不远,角宿二在黄道线上,因为形状如羊角故名叫角。左角叫“李”,右角叫“将”,其两边各有三星,一个叫“左摄提”;另一个叫“右摄提”,还有一个叫“大角”, 又叫“摄提格”。摄提格正是北斗星杓端直指的地方,摄提格是用来判断时节的星。屈原在《离骚》中写道:“摄提贞于孟諏兮,惟庚寅吾以降。”这里说的摄提就是指摄提格星。
“亢”在室女座,有四星,是三等星。《礼记.月令》中记载:“仲夏之月,昏,亢中。”《周易》上说“亢龙有悔”,指的就是亢星。可见亢宿四星的明暗大有分辨,此星明亮天下太平,昏暗则战祸连绵。
“氏”在天称座有四星。《史记》上说:“氏为天根,主疫。”所谓天根就是如同树根。此星十分重要,管着天下的瘟疫,如果此星有变化,可以引起大祸流行,也可以说是有毒之星。
“房”在天蝎座,是天蝎的头,有四星。《史记》云:“房为府,曰天驷。”天驷就是天马,主车驾。在它的旁边有两颗星。在它的东北面有十二颗星叫“旗”,旗又分为“左旗”、“右旗”,各有九星,在河鼓星两侧,在天市众星外围,象两面旗插在天市门的两边。
“心”在天蝎座,有三星,心是大星,天王也。前星叫“太子”,后星叫“庶子”。《诗经》有云:“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流火指的是心宿星,说的是到了七月时,此星往西下移动。
“尾”在天蝎座,有九星,九星为后宫,比喻为九子,靠近心的第一星叫“后”,次三星叫“妃”,再次三星叫“宾”,末尾二星叫“妾”。
“箕”在人马座有四星,象似簸箕,箕如天的嘴,可以呼气。
南方朱雀。形似朱鸟,在黄道南。有七星座:井、鬼、柳、星、张、翼、轸。
“井”在双子座,黄道在此穿过,夏至点在此,有八颗星,被称为天的南门,主水事,旁边有一星叫“钺”,与鬼四星为邻,一星为质,为鹑首,于辰在末,全部是秦的分野。钺在井的旁边,如同手持大斧子的卫士,随时听命天子的发号施令。东井南北各有南河三星和北河三星。
“鬼”在巨蟹座,有四星,中间有一个星团,黑夜可见,主祠事,天目也。主视明察奸谋,东北星主绩马,东南星主绩兵,西南星主绩布帛,西北星主绩金玉。中间一星为绩尸,一名质,主丧死祠祀。
“柳”在长蛇座,有八星,柳为朱雀之口,天之厨宰,主尚食和滋味。占到此星明亮为吉,金星、火星守在旁边。另一种说法柳有七星,七星为朱雀的头,用来主急事,明亮则吉祥,昏暗则凶险。
“星”包含有七星,在长蛇座。《史记.天官书》说:“七星如同朱雀的颈,又叫天都,主衣裳文繍,主急事,明亮为吉,昏暗为凶”。
“张”在长蛇座,有六星。张为素,是喂鸟食的地方,主天厨、饮食、赏麦、觞客。明为吉,暗为凶。
“翼”有二十二颗星在巨爵座。《史记》云:“翼二十二星为天乐府。”《晋书.天文志》说:“翼主俳倡戏乐。”象鸟的羽翼,故名之翼。
“轸”有四星,在乌鸦座,象车厢的轸,后开一口。《史记》云:“轸为车,主风,其旁有一小星,曰长沙,星星不欲明,明与四星等,若五星入轸中,兵大起,轸南众星为天库楼。
西方白虎。如同虎的形状而名,有七个星座,分别是:奎、娄、胃、昂、毕、觜、参。
“奎”有十六星,有九星在仙女座,有七星在双鱼座。
“娄”有三星,在白羊座。《史记》云:“娄三星为苑,牧养牺牲,以共祭祀。”
“胃”有三星,在白羊座。《史记》云:“胃为天仓”,象胃,天仓是库房。
“昂”有七星,在白羊座。《史记》云:“为髦头,胡里,亦为狱事。明,天下狱,讼平,暗为刑罚泛。六星明与大星等,大水且至,其兵大起,摇动若跳跃者,胡兵大起,一星不见,皆兵之忧也。”
“毕”有八星,在金牛座。《诗经.大东》云:“在术天毕”。术,长貌,象掩兔之毕,有长手柄。
“觜”有三星,在猎户座,觜即嘴,象虎口。
“参”有七星,在猎户座。《史记》说:“参为白虎,三星直吉,为衡石,下有三星,兑曰罚,其外四星左右肩股也。”
北方玄武。其形状如龟,有七星:斗、牛、女、虚、危、室、壁。
“斗”在人马座,有六星,斗星在黄道上,斗在北,箕在南。
“牛”在魔羯座,有六星,与织女星隔着银河相望,也叫牛郎星。民间传说牛郎和织女在阴历的七月初七相会。这颗牵牛星,并不是牛郎星,在黄道上的”牛”称为“牛宿”,与织女相对的才称为牵牛星。
“女”有四星,在宝瓶座,不是织女星。
“虚”有二星,一颗在宝瓶座,一颗在小马座。
“危”有三星,一颗在宝瓶座,一颗在飞马座。
“室”有二星在飞马座。
“壁”有二星,在飞马座。
东方苍狼 南方朱雀 北方玄武 西方白虎
三、 星宿与星象崇拜
中国古代星宿的分野并没有什么科学的依据,只是古代人由阴阳五行推断而来,这里我们只作一些简单的了解。《史记.天官书》关于星的分野是对应九州的。角、亢、氏代表兖州,房、心代表豫州,尾、箕代表幽州,牵牛、婺女代表扬州,虚、危代表青州,营室、东壁代表并州,奎、娄、胃代表徐州,昂、毕代表冀州,觜、参代表益州,井、鬼代表雍州,翼、轸代表荆州。《汉书.天文志》二十八宿的划分基本上同《史记》相同。
清代学者戴震在《续天文略黄道宿度》一书中说:“在天成度,在历成日,居以列宿,终于四七。此天度之所以由起,以日循黄道左旋一昼夜所过,为之一度,凡三百六十五日,小于不及四分之一。右旋一周,古代的推步学家约计为三百六十五日四分之一,因此以命度定为天周之度。古人所说的度是以赤道为中心而定,二十八宿在赤道的周围,因此定度不是很远。二十八宿定度为:角13°、亢10°、氏16°、房5°、心5°、尾18°、箕10°、斗24°、牵牛7°、须女11°、虚10°、危16°、营室18°、东壁10°、奎17°、娄12°、胃15°、昂12°、毕16°、觜3°、参8°、东井30°、
鬼4°、柳14°、星7°、张17°、翼19°、轸18°。凡三百六十五度四分之一。后代的学者又把星野的天度换算得更加精确,接近于现代的划分。由于古代人在测算和考证上以地球为中心,所以有许多的东西是错误的,我们应该加以甄别。古代西方人对天文学的研究与我们不同,他们把黄道上的星座分为十二宫:即白羊、金牛、双子、 巨蟹、狮子 、室女、天秤 、天蝎 、人马、 摩羯、 宝瓶、 双鱼。
大约在公元前三千年左右,迦尔底人按照一些较亮的星连成图形,把星空划分成一个个星座,以星座的形态结合神话故事的内容给星空命名。演变到公元二世纪,北天星座的雏形经希腊天文学家的描述,大体上已经能够确定下来。南极附近的星座在环球航行成功之后,经过了航海家的无数次观察之后,在十七世纪才确定下来,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星座有88个星座。名称如下:
八十八个星座
北天星座
小熊、天龙、仙王、仙后、鹿豹、大熊、猎犬、牧夫、北冕、武仙、天琴、天鹅、蝎虎、仙女、英仙、御夫、天猫、小狮、后发、巨蛇、蛇夫、盾牌、天鹰、天箭、狐狸、海豚、小马、飞马、三角。
黄道星座
白羊、金牛、双子、巨蟹、狮子、室女、天秤、天蝎、人马、摩羯、宝瓶、双鱼。
南天星座
琼鱼、波江、猎户、麒麟、小犬、长蛇、六分仪、巨爵、乌鸦、豺狼、南冕、显微镜、天坛、望远镜、印第安、天鹤、凤凰、时钟、绘驾、船帆、南十字、圆规、南三角、孔雀、南鱼、玉夫、天炉、雕具、天鸽、天兔、大犬、船尾、罗盘、唧简、半人马、矩尺、杜鹃、网罟、剑鱼、飞鱼、船底、苍蝇、天燕、南极、水蛇、三案、蝘蜓。
人类的早期活动由于缺乏对自然科学的认识,往往凭借想象力去描述星象和各种自然现象。在古代的埃及、巴比伦、希腊、中国等文明发达的国家,人们最早对星象的认识不是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后来由于星座的运行和变化,人们的想象力也发生了的变化,星座的崇拜和人的命运结合在一起,星座在人们的心目中已经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人们把社会的一切现象同星象联系起来,人为的创造了一些以星象为主体的人神。同时又利用天文观察发现并创造了占星术。《史记.封禅书》记载,在西汉以前,雍州有一百多个神庙,很多庙里都供奉着星神。现代我们见到的寺庙神台上也有一个供奉太白金星的神位,还有供奉二十八宿等星神的专门神庙。
现代科学表明,目前人们用肉眼能观察到的星星有6000多颗,在晴朗的夜晚,天空上几个最亮的星已经被人们所熟记。金星、北斗星、牵牛星、织女星,人们把这些星座同美丽传说联系起来,世世代代相传至今。星座的大小和亮度的变幻莫测,流星划破夜空,哈雷彗星几十年光临地球一次,银河系的倾斜移动,陨石的撞击,这些古人看似乎无法解决的问题,如今都得到了科学的解答。唯心主义认为天上的每一个星都代表着一个人,每一个人降生,天上就会多一颗星,而每一个人离世,就会少一颗星。这种观点长期地统治着人们的思想,给神秘的星座蒙上了一层朦胧的面纱。
星象崇拜发生的根源,主要是把星体自然属性当作人们生活中的崇拜物加以神化。由于人们对星象的产生存在着某种幻想,他们把星象和王朝的统治、战争、农业生产、宗教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联系起来,使星象对社会起到决定的作用。我们不妨举几例来说明。中宫天极星是“太一”,它是天上的最高的统治者,旁边的三星是“三公”,末尾的一颗大星是正妃,其余的三星是后宫。环绕的十二星是藩臣。在文昌宫有六星:一曰上将、二曰次将、三曰贵相、四曰司命、五曰司中、六月司禄。北宫玄武虚危星宿,危象征着房屋,虚象有人在哭泣,在它的南面有众星,有一颗叫“羽林军”,象征着堡垒和兵器。旁边有一颗星叫“北落”,如果有侵犯者,有战事发生,此星就有变化。危宿的东边有六星两两相对,叫“司空”。由此可见,凡事人间有的天上就有,这说明天地上神灵相通。
天上的星座本来是宇宙中自然形成的物质,是若干年前宇宙大爆炸的结果。然而星座被神化了之后,就变成了主宰人间万物的神灵,巫咸们就利用星座的这种神性,把它变成一种人们灵魂的主持,让他决定人们的命运。星象的崇拜又引起了占卜和各种迷信的盛行,天体的自然现象被人为的利用,长期地统治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天人感应”的占星术。
古希腊神话是古代劳动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想象力征服星空的伟大创造,古希腊人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把神话传说故事变换成星座,将那些神奇的英雄传说赋予了星空的灵性,用巨大的画笔,把星空作为画板,勾勒出一幅幅动人的画卷。在春天的星空有庄严华贵的女神墨忒尔,有金羊毛的故事。在夏季的夜空有俄尔浦斯的宝琴和贤明的人头马。在秋季的夜晚有天上的王族和神宴的侍者。在冬季星空,有猎人的故事和驾驭黄金马车的法厄同。这些美丽的神话传说和蓝色深遂夜空联系在一起,把你带进一个广阔的梦幻世界。
十二星座
四、古代历法知识管见
游牧部落进入到以农耕为主的社会之后,人类社会形成了一个大的转变。古人立国以测天为急,对天象、节气、岁时的定位尤为重要。这些最原始的对天象的划分,形成了后来的历法基础。历法肇始于何时,应该追溯到几千年以前。《周髀算经》记载:“伏羲作历度,”到了神农氏时有了历日,黄帝时代已经有了《上元》和《太初》。《史记索引》载:“《系本》及《律历志》黄帝使羲和占日,常仪占月,臾区占星,伶佗造律吕,大桡作甲子,隶首作算术,容成综此六术而著《调历》也”。羲和是太阳的母亲,常仪是帝俊的女儿嫦娥,因偷吃了王母娘娘的灵药而飞到广寒宫。伶佗、大桡、隶首、荣成可能是黄帝时掌管六术的大臣。黄帝时五行学说盛行,那时已经制定出二十四节气。《左传》上记载:
少皞时用鸟纪时,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正也;玄鸟氏,司分者也;伯赵氏,司至者也;青鸟氏,司启者也;丹鸟氏司闭者也。
玄鸟就是燕子,春分来,秋分时走。伯赵也叫伯劳鸟,夏至来,冬至时走。青鸟也叫鶬*,立春的时候鸣叫,到了夏至时就停止叫声。丹鸟也叫鳖雉,立秋时来,立冬时走。《夏小正》说:正月启蛰,雁北乡,雉震驹;二月来降燕,有鸣仓庚;三月鸣鸠,五月*则鸣、鸠为鹰;六月鹰始挚;七月爽死;八月玄校,丹鸟羞白鸟;九月鸿雁,雀入于海为蛤;十月黑鸟浴,雉入于淮为蛰;十有二月鸣弋。
夏小正
这些都说明古人已经掌握了用鸟记节气的规律,并且运用到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去。少皞氏之后的历法出现了混乱,原因是当时九黎族的侵扰,致使历法失去了原有的秩序。唐尧时修复了历法,重新制定出闰月和四时、岁制,一直沿用至今。唐尧时代就能精确地测出节气和四时,推算出地球绕日运动的周期,应该说当时已经掌握了丰富的天文知识。那么,古人用什么方法测出节令呢?笔者认为有两个重要的方面:一是用自然界动植物和四季的变化,二是用观察天象星辰和各种气候特征的规律来判断。天文学研究发现“大火”星,即今天的“心宿二”恒星,在《诗经》上早有记载“七月流火,九月授衣。”那时大火星在地球的大部分地方都可以看得到。
《左传》上说:“火出于夏为三月,于商为四月,于周为五月。”因为大火是东方苍龙七宿中的“心”,由三颗星组成,在黄昏时跃出地平线,横在南中天上。所以天文学家把“大火”星解释为古人已经开始运用火历正月,这种推测的依据比较可靠。《左传.昭公十七年》载: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共工氏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太皞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
黄帝用云纪事是用自然界的雨、雪、风、霜来断定季节和时令,并用四季的变化来分出二十四节气。以云纪事是建立在阴阳五行学说基础上的,测天定时是靠自然界的变化,即适应农业生产又符合人们的生活习惯。炎帝以火纪事就是观察“大火”(心宿二),炎帝的部落在河南,在这个地方从纬度上讲有利于观察“大火”星。共工氏以水纪事,就是利用江河湖海潮汐的变化来纪时令,这种方法十分准确可靠,因为当天文大潮来临时,地上的江河湖海就会发生明显的变化,而且是有规律可循。
太皞氏以龙纪应该是一大进步,因为在古代龙的观念是虚无缥缈的,龙有其形而无其实,看不到,摸不着。太皞氏以龙纪指的是东方苍龙中七宿的变化,由于地球的绕日运动,星象的变化在各个地方看起来不一样,夏季和冬季就截然不同,以龙纪是把天象和节气结合起来的一种方法。少皞以鸟纪,就是观察燕子的行动,燕子是春来秋去,春天由南方飞到北方,秋天由北方飞到南方。民间有“七九河开,八九燕来”的说法,可见燕子飞来的时间很准确。还有以风纪节气的,《淮南子.天文训》载,自然界有八种风,每种风间隔45日,代表着一种节气,合起来正好是一年的时间。八种风分别为:
条风、庶风、 清明风、 景风、凉风、阊阖风、不周风、广漠风。
还有以树纪节气的:
正月杨树、二月杏树、三月李树、四月桃树、五月榆树、六月樟树、七月栋树、八月柘树、九月槐树、十月檀树、十一月枣树、十二月栎树。
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中(现代的科学家认为目前太阳系只有八大行星)木星是用来记岁的,所以有称为“岁星”。古时人们把黄道周天分为十二等分,由西向东来命名,分别是:星纪、玄号、諏訾、降委、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木星每运行到一个星宿就是一年。为什么古人用木星来记岁呢?我们知道在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中只有木星绕日一周为11.9年,就是说大约十二年绕太阳一周。木星上的一年,也就是地球上的十二年。后来人们感到木星的纪年太复杂,改用了十二地支来纪年,并配上十二个属相,又叫做“太岁纪年法”。太岁纪年法排列正好与十二次相反,一个顺时,一个逆时,形成了一致的运行规律。根据郭沫若先生的考证,古代的十二辰与古巴比伦的十二宫正好相吻合,不知道有何起因,是先民共同观察天体总结出来的结果,还是西学东进的一个延续,有待学者们进一步研究。
太阳系八大行星
文献记载在黄帝时已经有了浑天仪(天象图)。舜帝发明了璇玑玉衡,璇是美玉,玑是浑天仪,可以360度的旋转。衡是一个平衡的横杆,用来测定天象。二十八宿在华夏出现之后,我们的祖先根据二十八宿划分出星野,然后又分出周天的等分,再参考地上的山川河流确定了九州,这样就达到了天地合一的理想世界。
中国古代在世界上首先发明了用干支纪日的方法,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两两相配,配成六十对,称为六十甲子。每个单位代表一天,如某天为甲子日,则甲子以后依次摆列,六十甲子周而复始。
十二生肖
在殷商时就已经开始运用天干和地支记年记月了,商代的历法有以下几种:
纪日法。以干支纪日,以当日为今日,当夜为今夕,以一旬内的未来日为“昱”,以一旬外的未来日为“来”。以过去之日为“昔”。
纪旬法。以自甲至癸之十日为旬,以日数等于旬,始于卜旬之,癸日,或以日数等于本旬以内之某日。
纪月法。以小月为二十九日,以大月为三十日。以十二月为一祀,遇闰年,加上一月,为十三月。
纪时法。以春夏秋冬为四时,以一月二月三月为春;四月五月六月为夏;七月八月九月为秋;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为冬。
纪祀法。以一岁为一祀,以一祀居祀时之末,首列日的干支,此列在某月,末列在之几祀。
古代根据天象把一昼夜分为若干时段,用十二地支表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正好等于现代的标准时间两个小时。对照如下:
铜壶滴漏
子时23-24、 丑时1-2、 寅时3-4、 卯时5-6、 辰时7-8、 巳时9-10、
午时11-12、 未时13-14、申时15-16、酉时17-18 、戍时19-20、 亥时21-22
黄帝时用铜壶刻漏的方法来记时,《隋书.天文志》上云:“昔黄帝创观漏水,制器取则,以分昼夜。其法总以百刻,冬至昼漏四十刻,夜漏六十刻。夏至昼漏六十刻,夜漏四十刻。春秋二分,昼夜各五十刻。”漏壶计时一般是底部有一小孔的斗子,里面盛水,下面有一个桶,其中立一个很轻的“浮箭”,上面有刻度。古代把一昼夜分为一百刻,浮箭上的刻度也画上一百度,用一个很细的管子和斗子底部的小孔连接,让水一滴一滴地流到下面的桶里,由于桶里的水位增高,浮箭随之上升,这样就可以根据浮箭上的刻度知道每天的时间。
夏商周的历法实际上是不同的,三个朝代主要是月建不同(岁首不同)。周历以冬至所在的建子之月为岁首,殷历以建丑之月为岁首,夏历以建寅之月为岁首。周历比殷历早一个月,比夏历早两个月。由于三代的岁首不同,四季的时节也不同。《史记》载:“夏正以正月,殷正以十二月,周正以十一月。”就是说夏朝的正月是商朝的十二月,周朝的十一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改建亥之月为岁首。汉代沿袭了秦制,汉武帝改用了太初历,以建寅之月为岁首。唐代武则天和肃宗时一度改用周历,其他的朝代一直沿用夏历至今。
从甲骨历到二十四节气,中国的历法是如何演变的?
现如今,随着功能愈发强大的各种电子产品的普及,大量曾经日用品开始被取代,逐渐淡出人们的日常生活。例如,传统的纪念工具日历,就在逐步消失,有日常用品,渐渐变成纪念品。但是,这却未必是一件好事,中国的传统日历,并不仅仅是一个日历,它还具有其独特的文化价值。
日历对应的当然是历法。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历法的国家之一,而历法的形成,正与中国古人长期从事农业活动有关,那些曾被挂在墙上的泛黄纸张,集合了天文学、气象学等知识,对古代百姓的农业活动有巨大的指导作用。日历作为中国民俗传统文化中的璀璨明珠,在当下社会已经失去了原有的璀璨光芒。那么现代人,究竟又该如何解读日历历史文化呢?
甲骨历
中国曾经出土过一页记载着天文历法的甲骨历,据考古学家推测,中国大约在四千多年以前,就已经存在历法记载,因此,这页甲骨历也成为了目前全人类最为古老的一份历书实物。古代的历书,其实就是古人用来记载年、月、日、节气的书册,同时,历书中还会记录与农业生活相关的各种知识以及各种节日民俗。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活动与封建王朝的稳定息息相关,所以从周王朝开始,就已经设立了专门用来掌管历法、天文、天象的各种官职。秦汉时期为太史令,唐代称之为太史局,后改名为司天台;宋元又改名为司天监;明清年间则称之为钦天监。
钦天监使用工具
除了专门掌管立法的机构以外,自先秦到清末,各朝各代都编撰过与立法相关的上百种历书。据史书记载,目前已知最早最完整的历书出自于唐顺宗时期,不过这个时候的历书,并非只是简单的纪年工具。皇帝的一言一行,国家发生的大事,都会被记录在历书中,一年总共有12册历书,最后再收编于国史之中。
有些朝中大臣,开始效仿唐朝宗室的做法,按照历书的记录方法,在家中编写家历,经过这些大臣的使用与推广,历书逐步变成了面向社会百姓的“日历”。历书进入民间以后,又集合了民间许多天文历法知识与社会民俗,其承载的文化多样性更加丰富。
《大统历》
到了明朝年间,历书已经成为了百姓家中必不可少的家用书籍,因此专门掌管天文立法的机构钦天监,每年都会编选、印刷、颁发《大统历》,以供百姓使用。由于明朝立法严格,对于历书方面的印刷管制也定制了相应的法律,比如历书只能由国家统一印发,每本书的后面必须盖有官印。如若发现有人私自编制、印刷历书,等待着他们的就是极为严重的杀头之罪。
《时宪书》
清军入主中原后,清朝皇帝承袭明朝制度,所以历书仍然是由专门的机构编制印刷而成,不过顺治皇帝却将原来的《大统历》改名为了《时宪历》。乾隆登基以后,为了避讳他的“弘历”之名,又将历书改名为《时宪书》。不过清朝的历书所采用的计时时间,与明朝大为不同。
在清朝之前,每日“十二时喂一百刻”,到了清朝则改为了“每日九十九刻”,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一个小时为4刻钟,这种计时方法一直沿用至今天。清朝末年的历书又加上了节气表,百姓就可以从本历书中查询到二十四节气的日期,从而指导他们的农业生产,这也让历书成为了百姓家中必备的农业工具书。
清朝末年日历内页和封面
时期的历书直接使用了“历书”这个名称,并分为了通行本和单行本两种制体,其编书机构为中央观象台。所谓通行本,就是供全国通用的历书;而单行本则是所在地方自己发行的历书,在单行本历书中,各省市就可以增添各个地方的主观文化内容。查阅时期保存下来的日历可以看到,日历已经具备现代日历的版式和内容。
比如,图中所示日历为1931年二年所发行的线装历书,上面不仅记载了年月日期,还能够看到一些礼服图样。由此可以得知,日历已经融合了许多民俗知识与民俗文化,日历文化的多样性也在这一时间得到完善和发展。
日历
再观近代社会的传统日历,会发现小小的一本日历,融合了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它不仅是帮助人们记录年月日和节气的家庭册子,日历还具备指导农事、参谋生活,选定良辰吉日等多种用途。中国每年有许多独具特色的传统节日,这些节日基本上都以农事、纪念、祭祀、庆祝、社交游乐有着密切关系,从每年的春节到年末的腊八节,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风俗,在每一页节日日历上,就能够看到与风俗习惯有关的文字记载。
传统日历
中国日历中还有一个重要创举,这便是24节气,节气发展于农事,也应用于农事。古人经过常年观察总结,将气象学、天文学、农学等多个方面的知识融为一体,编成了用来指导农事耕作的24节气。在传统日历中,对于二十四节气的日期与含义,有着非常详细的记载,所以在广大农村地区,至今仍然在使用着这种传统日历,因为这种日历在指导百姓农业生活上有着巨大作用。
除此之外,在传统日历上还能够看到每天的“择吉宜忌”,这是古人为了表达自己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而形成的一种民俗民风,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民俗民风,人们出门前经常会说“看一看皇历”这样的话。
《国家宝藏日历》
然而,在当下社会,传统日历在很多家庭早已经不复存在,人们用来计时的工具被冰冷的电子产品所取代,文化韵味深厚的传统日历正在退出人们的生活。但是笔者仍然坚持认为,电子日历与具有历史文化气息和温度的传统日历相比,后者更值得人们传承与使用。比如今年印刷出版的这本《国家宝藏日历》,这本带有传统日历特色,又让“文物真正活过来”的日历,将是带你开启2020年的不二之选。
日历内页
《国家宝藏日历》专为新春精心制作,在接下来的366天,编者为使用日历的人们甄选了366件国宝。每天了解一件国宝,每天学习一段历史,这才是日历真正的博大精深之处。在这本日历中,这些国宝还展示着古代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活色生香的古代生活史,将通过有趣的文字与珍贵的文物,展现在阅读者眼前。
在这本传统日历中,读者能够感受到中华民族之美,文物之精贵,文史知识之高深。无论是自己收藏或者是作为新春送礼之物,都是2020年高端好礼行列的不二选择。点击下面购买链接,就能将这本充满趣味性、文化性和古老性的传统新日历带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