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中华成语故事》 一字开头成语 “一发千钧”典故
这个成语故事出自《汉书·枚乘传》。发:头发;钧:古代的重量单位,合三十斤。
枚乘,字叔,淮阴(今属江苏)人,西汉初年的辞赋家。枚乘有赋九篇,今仅存《七发》等三篇。原来有专集,已经失散,今人辑有《枚叔集》。
枚乘最初在吴王刘濞的宫廷里做文学侍从。公元前154年(汉景帝刘启三年),吴王刘濞,联络楚王刘戊、胶西王刘卬、胶东王刘雄渠、淄川王刘贤、济南王刘辟光、赵王刘遂等,打着“清君侧”的旗号,举兵叛乱。这便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吴、楚七国之乱”。后来,景帝派周亚夫、窦婴率军平叛,历时三月,七国叛军战败,刘濞逃到丹徒被杀,其他六王也先后自尽。
吴王刘濞,本是汉高祖刘邦的哥哥代王刘仲的儿子。刘邦平定天下以后,于公元前200年立刘仲为代王。后来匈奴攻打代地(今山西、河北北部),刘仲弃国逃跑,被废去王号,降为郃阳侯。公元前 196 年,淮南王英布(又称黥布)反叛,杀死荆王刘贾,又向西渡过淮河,赶走了楚王刘交,刘邦带病亲自率军征伐当时,刘仲的儿子沛侯刘濞整二十岁,很有力气,作为骑将随从高帝出征,在蕲县(今安徽宿县)以西和会(音 zhuì 坠,古乡名,在今安徽宿县南)一带打败英布的军队。由于荆王刘贾被英布击杀,刘贾又没有后代。刘邦担心荆地的人轻捷强悍,没有壮年的国王镇守不行,而自己的几个儿子又都还小,于是就在沛县更荆国为吴国,立刘濞为吴王,统辖三个郡五十三座城邑。封立授印以后,刘邦招来刘濞端详了他一会,不放心地说:“你的样子有反相。”当时也有点暗自后悔,但是已经封立,不好更改,就拍着刘濞的背,告诫地说:“汉兴五十年以后东南方有发动叛乱的,难道会是你吗?然而天下同姓是一家,希望你不要造反!”刘濞顿首说:“不敢。”
但自刘邦之后,从惠帝、吕后的时候起,吴王刘濞就怀有异心,到文帝特别是景帝的时候,由于中央政府任用晁错,坚持削减诸侯封地,更改法令,吴王刘濞便暗中联络楚王刘戊、赵王刘遂等图谋举兵反叛。作为吴王宫中的文学侍从的枚乘,看出了刘濞的异心,曾上《谏吴王书》谏阻,痛陈利害。当时吴王反叛的计划并未公开,枚乘在书中也不能明白说出,只能曲折地用比喻来示意,书中说:"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上悬无极之高,下垂不测之渊,虽甚愚之人,犹知哀其将绝也。”意思是说:现在
的形势危急得就像用一根细线,悬挂着三万斤重的东西那样,而
悬挂的地方是极高的天空,下垂的地方又是极深的水潭。在这种情况下,就是再愚笨的人,也懂得这是太危险的了。同时,枚乘还语重心长地说:“在这国家处于存亡的紧要关头,如果你能听信忠臣的话,国家就可以转危为安。”
吴王刘濞根本不听枚乘的劝谏,于是枚乘便离开了刘濞,投奔到梁王刘武那里去做文学侍从了。吴楚七国之乱很快被周亚夫平定,刘濞败死。
后来,“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这句话,被简化引申为“一发千钧”这个成语,用来比喻情况极其险恶或形势非常危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