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年多大(鼠年多大岁数2023)

辛丑牛年只有354天?为什么没有立春?

近日

“牛年只有354天”登上微博热搜

“沸”了

2021年是辛丑牛年

从2021年2月12日开始

至2022年1月31日结束

共354天

除此之外

辛丑牛年还不一样

无春年

立春对应2020年的农历的腊月廿二

一周之后才是农历春节

而2022年立春在2月4日

对应农历的正月初四

春节已然过去了三天

这就意味着

牛年完美错开了两次立春

成为了一个没有立春的农历年

再继续翻看日历

2023年

也就是虎年将有一个立春

农历和二十四节气都是我国传统的历法

为什么关系这么复杂呢?

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讲讲。

什么是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人在观察天文现象和气候、物候变化时总结出来的一套成果。

但众所周知,我们现在用的公历,是清朝灭亡后从西方引进的。

那为啥二十四节气往往和公历可以非常好地对应上呢?

通常立春几乎总在2月4日前后,清明则往往在4月5日前后。这是因为,地球一年围绕太阳公转一圈,也就是360°。将360°均分为24份,则每15°为一个节气。而公历的设置也要参考太阳公转周期,故而二者经常是可以对应上的。

换句话说,我们的二十四节气和西方的公历,都是对地球围绕太阳运动规律的总结,自然是有些对应关系的。

节气轮回好像地球永不休止的公转,没有所谓第一个或者最后一个。

现代将两次春分之间的时间长度称为一个太阳年,长度约为365.2422天。而我国古人则更多以两次冬至之间的时间计算,得到的结果也是相近的,历史课本中,元代的《授时历》算得一年长度为365.2425天,就是一个例子。

无论是春分还是冬至,不过都是人为划定一个起始点,用以度量地球“跑圈”的速度,自然结果所差不大。

理所当然,两次立春之间时间大约也近似这个数值。

农历=阴历?

通过二十四节气可以看出,我国古人对太阳运动这块比较了解,但同时也很看重另一个天体-月亮。

所谓月有阴晴圆缺,并且还是周期性出现的,平均约为29.53天一个周期,称为朔望月周期。

朔,是月亮与太阳黄经相等的时刻,具体来说就是我们恰好看不到月亮的时候;而望即为月中满月。我们的祖先以这个周期定义一个月的长度。朔为初一,而满月经常出现在十五、十六。

那么月的概念来自月亮,年以及节气的概念来自太阳,二者组合,即为现在使用的农历的雏形。

一个月或者29天或者30天,错综排布,平均值约为朔望月周期。一般的年份有12个这样的月,加起来约为354天。

于是问题就出现了,一个公转周期或者说二十四节气的一个完整周期约为365.2422,比354天多十余天。

为了缩短两者的差异,于是农历会在正常的长度为12个月的年份中,插入一些闰年。闰年包含13个月,长度约为384天。

如此操作下来,六成以上的农历年有12个月,剩下不足四成为闰年。于是农历年长期的平均天数接近太阳年的长度。

这样来说,农历是同时兼顾太阳、月亮规律的历法,专业的称呼应为“阴阳合历”,一些场合称之为阴历是一种约定俗成,虽然多年以来不会引起误解,但是却是不准确的说法。

为啥有无立春、两个立春的年份?

两个立春之间间隔的时间约等于一个太阳年,也就是365.2422天。而农历一年长度则时约354天和约384天间隔排列。

农历平年小于太阳年长度,如此,只要春节时间较晚,不难在头尾都错过立春,成为无立春的年份。

牛年就是这样一个例子,但牛年错过的立春也不会凭空消失,只是被前面的鼠年“抢走”了。

民间有传言两个立春的年份叫做“两头春”是所谓的“好年份”,对应有些年份则一个立春都没有,就叫“聋子年”或者“哑巴年”寓意不祥。

其实这种说法是毫无依据的。这样的变化只是农历力图调合月相变化和公转周期而带来的结果而已,纯粹是正常的数学排列而成的巧合。

实际上,两头春和无立春交替出现是十分常见的现象,反而单立春的年份少一些。

那有人可能也会问了:牛年到底从哪天开始?

牛年从哪天开始?

当然,有一种说法是,中国的生肖应当以立春为界。

其实,事实不是这样的。

这是因为这些观点主要来自一些江湖艺人、“算命先生”之类人物的言论,翻检各类史书、古代日历,这类观点是全无依据的。

在《史记》中,提及和每年开始实际相关的时间点有四个,分别是冬至、腊明日、正月初一和立春。

四者各有不同含义,前面已经说过,我国古代测量太阳年长度使用冬至作为节点,可以认为是天文计算的一年之开始。

真正可以称为岁首的,还是正月旦,也就是正月初一,即春节。

初一即朔日,故而春节在古代也叫正月朔日,简称正朔,正朔在古代被看得非常重,甚至被引申为王朝正统的含义。这是立春无法比拟的。

所以

你看明白了吗?

2021年是无春年

但也不要盲目相信寓意不祥等说法

(本文专家:邵林,古代民俗文学科普作者)

来源:科普中国

牛年共354天 23个节气 看看专家怎么说?

央视网消息:今年是农历辛丑牛年,是从2021年2月12日开始至2022年1月31日结束,共354天。而上一个牛年2009年和下一个牛年2033年都有384天,为什么独独今年这个牛年少了30天呢?

  北京民俗博物馆馆长曹彦生表示,农历年的日数差别说到底还是由于历法推算导致的。我们现在有阳历、阴历、以及阴阳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农历,三种历法形式。其中,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为基础而制定的历法,一年有365.2422天;阴历是按月亮圆缺周期变化来制定的历法,一年有354.3672天。

  中国科协“源新闻”专家库成员 北京民俗博物馆馆长 曹彦生:这样看的出来阳历和阴历中间要有十几天的差距,所以我们又出现了一个阴阳历,就是我们的农历,这就涉及到闰月和不闰月。(农历)19年就要有7个闰月,这样才能把它这个时间这个点和阳历才能补齐。所以我们古人也是非常有智慧、非常聪明的。我们按照阴阳历来说,平年就没有闰月,今年的丑牛年是一个平年,上一个牛年有闰月,下一个牛年也要有闰月。所以我们今年这个丑牛年和下一个牛年都要差30天。

  立春去哪儿了 辛丑牛年为何只23个节气?

  不光天数少,今年这个牛年,就连节气都要比往年少一个,咱们继续来看专家的解释。

  中国科协“源新闻”专家库成员 北京民俗博物馆馆长 曹彦生:我们都知道一年是24个节气,而有了闰月的都是25个节气,这个立春放在了子鼠年,所以丑牛年就23个节气。

  2021年的“立春”在2月3日,仍处鼠年,而下一个“立春”是2022年的2月4日,已到了虎年,辛丑牛年刚好“避开”了这两个立春日,因此只有23个节气。专家介绍说,“双立春”或者没有立春的现象都不少见,也没有任何特殊意义。农历每两三年就会有一个闰年,逢闰年会出现“双立春”,而“双立春”后的来年或隔一年,必有一个没有立春节气的农历年。统计显示,在21世纪的100年中,“双立春”有25个节气的年份和没有立春只有23个节气的年份,各有37年,剩下的年份都是24个节气。

2021年只有354天,且是无春年,网友:寓意不祥?

这几日,“牛年只有354天”频上热搜

2021辛丑牛年,从2021年2月12日开始,至2022年1月31日结束,共354天。不少网友困惑:缺少的那些日子去哪了?

农历=阴历?

为什么牛年只有354天?

刚刚过去的庚子鼠年足足有384天,而上一个农历牛年2009年和下一个农历牛年2033年,也都有384天,为什么今年这个牛年少了30天呢?

北京民俗博物馆馆长曹彦生表示,农历年的日数差别是由于历法推算导致的。我们现在有阳历、阴历,以及阴阳历(农历)三种历法形式。其中,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为基础而制定的历法,一年有365.2422天;阴历是按月亮圆缺周期变化来制定的历法,一年有354.3672天。这就导致阳历和阴历中间有十几天的差距,所以又出现了一个阴阳历。

阴阳历就是我们常说的农历,涉及到闰月和不闰月。19年要有7个闰月,这样才能把时间点和阳历补齐。我们按照阴阳历(农历)来说,平年没有闰月,今年的丑牛年就是一个平年。上一个牛年有闰月,下一个牛年也有闰月,那么都是384天。

视频加载中...

△“时间缩水”,为何这个牛年仅有354天? (央视频号:央视新闻)

辛丑牛年只有23个节气,是“无春年”

网友:寓意不祥?

2020年农历腊月廿二是立春,一周之后才是农历牛年春节;而2022年立春在2月4日,对应农历的正月初四,春节已然过去了三天。这就意味着,牛年完美错开了两次立春,成为了一个没有立春的农历年。但牛年错过的立春也不会凭空消失,只是被前面的鼠年“抢走”了。

民间有传言两个立春的年份叫做“两头春”,是所谓的“好年份”,对应有些年份则一个立春都没有,就叫“聋子年”或者“哑巴年”,寓意不祥。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实这种说法是毫无依据的。这样的变化只是农历力图调合月相变化和公转周期而带来的结果而已,纯粹是正常的数学排列而成的巧合。实际上,两头春和无立春交替出现是十分常见的现象,反而单立春的年份少一些。

同一年出生两个属相?

2021年出生的小朋友都属牛吗?

专家给出明确答案:每年大年初一,相邻的两个生肖才正式交接班。据此计算,从2021年2月12日到2022年1月31日这个时间段出生的小朋友都属牛,而在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2月11日出生的小朋友,仍然属鼠。

除此之外,以下这些关于“牛”的冷知识,你了解多少?

牛为什么在十二生肖中排第二位?

中国古代学者曾从一昼夜十二时辰的角度对十二生肖作出解释。古人根据动物的出没时间和生活特性,让每一种动物代表一个时辰。天地一片混沌时,鼠类正好在时近半夜时出来活动,所以子属鼠;开天辟地后,人们要种田为生,牛是耕田主力,牛在丑时吃完草准备休息,所以丑对应牛。

“吹牛”一词怎么来的?

史学家顾颉刚先生曾做过考证,吹牛一词原本是西北百姓的方言。因为西北地区有的地方临近黄河,水流湍急,无法行舟,于是老百姓就把牛皮或者羊皮缝制起来,吹成皮囊,再绑在木筏上做成渡河的皮筏子。

古代没有打气筒,因此只能靠肺活量特别大的人亲嘴吹。如果谁说自己厉害,周围人就调侃他,你咋不去吹牛皮呢?故此有了“吹牛皮”一词,用来形容一个人口气大。

夸人为什么要说“你很牛”?

牛是古代人们生活中相对常见的体型最大的动物,耕牛对于农户来说特别重要,是提供劳动力和促进生产的重要生产工具。在古代,谁家有一头好牛,和现在有名车差不多。所以夸人厉害,就说“牛”“很牛”等等。

传统文化|十二生肖之子鼠

十二生肖之子鼠

十二生肖纪年是中国生态文明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天文学、生态学、气象学、物候学与农学的有机结合,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个伟大创举,其中的科学奥秘与文化艺术内涵尚待深入挖掘。除了“龙”是虚拟的特殊物象,其余十一个生肖都是具体物象,其中包括“六畜”(鸡狗猪羊牛马)和五种野生动物代表(鼠蛇兔猴虎),都是古人熟悉的,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动物。

十二生肖是十二个充满生机、富有活力的文化符号,全面集中了中国农业社会的生态信息,体现了生命的意义,对于人生的启迪和教育是一个生动的范本,是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古代经典,是生态美学和生态伦理的一个杰作。中国传统美学和中国传统伦理具有“天人合一”的性质,具有真善美相统一的特征,十二生肖的文化符号极具想象力,是富有生命力的历法艺术。

十二生肖作为纪年的一套符号体系,在中国传统文化和人们的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毫不起眼的老鼠不仅在其中占有一席之地,甚至还能名列榜首,其中的原因一直是人们乐于探究的话题,而种种解释,都离不开老鼠的“精灵狡猾”。比如老鼠怎样欺骗了猫,又怎样利用了牛,不一而足。

古代民间还有 “鼠咬天开”的传说。据说在远古时代,世界是一团混沌,不分天地。某天子时,出来一只老鼠,把混沌一团的天地咬了一口,天地因此有了缝隙,逐渐分开,宇宙遂成。不仅如此,它还为人偷来日月光明、火种、谷种,教人耕种,为人类做了好事。鼠有了创世之功,因而在排十二生肖时,小小的鼠坐上了首席。《类经图翼》中称:“子者阳生之初。”子时是十二时辰中第一个时辰。按照传统的阴阳理论,子时处于“阴极而阳始”之际,人们根据动物足趾的奇偶数决定它们的阴阳属性,只有鼠前足四趾,后足五趾,人们认为老鼠是阴阳合体的产物,契合了子时的精髓,因此,鼠排在了生肖的首位。

鼠在十二属相中排名第一。鼠的象征意义是它的灵性和强大的生命力。中国民间认为,鼠年是富足的,给人们带来机会和好年景。老鼠繁殖力强,古人祈求生命繁衍、子孙兴旺,于是,也产生了敬奉子鼠的多子多福的生育观。

在古代,人们普遍认为鼠是一种“灵物”,因此赋予它很多的象征意义。第一个象征意义是灵性,这是因为鼠生来嗅觉敏感、警惕性高且行动十分灵巧,更有能预知吉凶灾祸的特性;第二个象征意义是生命力强,主要表现为繁殖力强、成活率高;第三个象征意义是小,鼠的喻义总与微不足道、不足挂齿联系在一起。第四个象征意义是财神手中的招财之物,人们根据老鼠掘穴储粮的习性,延伸为积财之意,久而久之,“财神爷”老鼠便成了吉祥富裕的象征。

千百年来,鼠在人们的生活中一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今,民间依旧流传着不少与老鼠有关的习俗传说。在植物界中,人们常将老鼠与多子植物组合,创作年画、邮票、剪纸、刺绣、泥塑、蜡染等,如“老鼠偷南瓜”“老鼠偷白菜”“老鼠采石榴”“老鼠摘葡萄”等,表示瓜瓞绵绵、穰穰满家、多子多孙等寓意。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还以“鼠”为素材,创造出大量生动形象的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等,如“多鸣之猫,捕鼠必少”“大猫头,老鼠尾”,又如“老鼠看天—小见识”“老鼠掉进米缸里—因祸得福”“老鼠钻书箱—咬文嚼字”。语言朴实,诙谐风趣,而且寓意深刻,读来颇有韵味,因此被广泛使用。

每逢过年,我国很多地区流行着“老鼠嫁女”的年俗。人们用剪纸窗花、供奉食物、提前熄灯等形式,表达对新的一年美好祝愿,尽管各地在老鼠嫁女的表现形式上略有不同,但它增强了春节的节日气氛。老鼠嫁女,是中国民俗文化中在正月举行的祀鼠活动。《老鼠嫁女》也是年画的重要题材,画里有一队老鼠,前面的几只老鼠吹着笛子,打着锣鼓,提着灯笼,举着罗伞。中间有4只老鼠抬着一顶花轿子,轿子上坐着个头戴凤冠的鼠新娘。轿子后面跟着的,是一群大大小小的送亲老鼠。画面的左上角,还有一只老猫。它一边睁只眼闭只眼地看着这支老鼠队伍,一边抓着一个鱼头津津有味地啃着。送亲的老鼠队伍竟大摇大摆,热热闹闹地在大老猫面前走过。

因为老鼠与人的关系密切,它成为颇受文人欢迎的创作题材。在不少以鼠为题材的电影、动画片等影视作品中,它们机智灵巧、善解人意、充满智慧,并且能与人和谐相处,被演绎成了充满灵性、聪慧神秘、可亲可爱的小精灵。如《捕鼠记》《精灵鼠小弟》《猫和老鼠》《米老鼠和唐老鸭》《料理鼠王》等。其中,《米老鼠和唐老鸭》中身着红色衬衣、短裤和黄色鞋子的米老鼠,更是成为卡通王国的经典艺术形象,为全世界的孩子们带来了无穷无尽的欢乐。在文学作品中,同样常常浮现着鼠的身影。《聊斋志异》中的《阿纤》篇写人鼠恋爱的故事、《西游记》写无底洞的老鼠精逼唐僧成亲、《三侠五义》中大闹东京的“五鼠”……此外,描写鼠的诗词、书画、儿歌、戏曲也种类繁多,各有特色。

老鼠对人类的危害,最直观的就是它和人类争抢粮食。“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诗经》中最著名的诗篇之一《硕鼠》虽然是借物讽人,但也说明了当时的人们对老鼠与人争食的痛恨。晚唐诗人李商隐的《夜半》:“三更三点万家眠,露欲为霜月堕烟。斗鼠上堂蝙蝠出,玉琴时动倚窗弦。”这首诗很有画面感,令人身临其境。

尽管鼠的神话传说很神、寄托的寓意很广、各种形象很丰富,但现实生活中,老鼠毕竟是老鼠,依然是鼠雀之辈。毕竟老鼠的破坏力强,它啃噬衣物、毁坏堤坝、传播疫病,甚为可恶,所以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诚如明代龚诩《饥鼠行》诗中所描写的那样:“灯火乍息初入更,饥鼠出穴啾啾鸣。啮书翻盆复倒瓮,使我频惊不成梦。狸奴徒尔夸衔蝉,但知饱食终夜眠。痴儿计拙真可笑,布被蒙头学猫叫。”

鼠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动物之一,对于人类来说,这种密切关系更多是一种无奈。鼠是“四害”之一,人与鼠的斗争,贯穿了人类成长的始终,这种斗争至今没有胜负。更有人预测,如果有一天人类消亡,统治地球的很有可能是——老鼠。

作者简介:姜宝兵,字剑梅,号剑梅楼主,清风堂主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德州市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德州市书法家协会会员;禹城市作协理事,《禹城文学》编委。有《剑梅楼文集》《清风堂文集》两部文稿传世。齐鲁壹点清风堂荣获2022年度十大壹点号“年度新知”。

作品《夜读鲁迅》荣获全国“与共和国同行 好书伴我成长”读书征文比赛二等奖;《青青的梧桐树》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文艺作品三等奖;《和伟大祖国一起成长》获“福彩杯 我与新中国”有奖征文一等奖;《曲阜纪行》获“孔子文学杯”全国华语文学大赛金奖;《问道西柏坡》荣获“延安杯”中国最美游记作品奖;《大运河上流淌的美食》获第一届“长江文学奖”优秀奖;《化蝶》获得首届新文青全国青年诗人短诗大赛优秀奖。

博客剑梅楼主http//blog.sina/jianmeilouzhu

壹点号清风堂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csxsg.com/forum/20231030/1697201590353931.html
上一篇:属鼠的今年多大(属鼠的今年多大岁数2023)
下一篇:属羊幸运数字(属羊幸运数字和颜色2023)

网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