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相克”,在临床上怎么用?
秦伯未 肖相如频道
导读:今天跟着秦伯未先生学习“五行相克”在临床上的运用。
相克与相生同样是一种生理现象。
病证上所说的相克,包括相克太过、相克不及和反克现象,故有虚实复杂的症状出现。
总的说来,分强弱两面,即克者属强,表现为功能亢进;被克者属弱,表现为功能衰退。
因而,治疗上同时采取抑强扶弱的手段,并侧重在制其强盛,使弱者易于恢复。
另一方面强盛而尚未发生相克现象,必要时也可利用这规律,预先加强被克者的力量,以防止病情的发展。
从疾病的发展变化来看相克,并不是前后都一致的。
例如鼓胀病,他在整个病程中所出现的证候,便包括了木横克土、木不克土和土反侮木等现象,治疗上虽然不离肝脾肠胃,治法上就有很大出入。
说明临床上运用相克时,不能固执一端,一成不变。
01
木横克土,木不疏土,土反侮木
木横克土,即肝旺脾弱。
肝旺多指肝气太强,表现为头胀,胁痛,胸闷太息,少腹胀;脾弱包括胃气阻滞,如食呆,脘痞胀痛,频作嗳气和矢气等。
由于肝旺多指肝气横逆,治疗上常用疏肝理气为主,结合健脾和胃,方如柴胡疏肝散(柴胡、白芍、川芎、枳壳、香附、陈皮、甘草、生姜)、调气汤(香附、青陈皮、乌药、木香、藿香、砂仁、甘草)和沉香降气汤(沉香、香附、延胡、金铃子、砂仁、甘草)。
木克土的证候,以肝气犯胃为多,并因胃而影响及肠,胃痛中的气痛,常因恼怒后肝气所引起,刘草窗的痛泻要方(白芍、陈皮、白术、防风),目的亦为泻肝和胃而疏肠中气滞。
因此,本证在临床最为多见,一般称为肝胃不和。
木不疏土,由肝气郁结所致。肝气失其条达,影响脾胃功能迟钝,出现精神抑郁,胸胁满闷,食少艰化,腹胀,大便或秘或溏等症状。
治宜舒肝健脾,用逍遥散(当归、白芍、柴胡、白术、茯苓、甘草、煨姜),亦可加入枳壳、陈皮和胃。
治疗肝气和肝郁,虽然同以理气为主,药物如柴胡等亦通用,但由于发病和病机不同,方剂的组成并不一样。
反克现象在肝和脾胃亦为多见常见,因有木之与土,此胜彼负之说。
但一般土反侮木多由木郁不能疏土引起,亦即木不疏土的后果,且因后天生化力弱,肝血不充,产生肝火内郁,成为虚性亢奋现象,宜用化肝煎(白芍、青陈皮、丹皮、山栀、贝母、泽泻)。
若由脾胃形成,则以湿热积滞为多,与肠亦有密切关系,当用导气汤(黄连、黄芩、当归、白芍、枳壳、槟榔、木香、大黄)加减。
处方法则:抑木扶土法,疏肝健脾法,平肝和胃法,调理肝脾法,理气畅中法。
常用药物:
疏肝气——青皮、制香附、金铃子、香橼、柴胡、广郁金、玫瑰花、娑罗子、荔枝核;
调脾胃中气——枳壳、陈皮、砂仁、蔻仁、佛手;
化脾胃湿热积滞——黄连、半夏、木香、枳实、大腹子皮。
02
土旺克水,土不克水,水反克土
土旺克水,即胃实耗伤肾阴,常见于胃有实热,即《伤寒论》少阴病用急下存阴的证候。但临床上惯称邪热伤阴,很少引用生克学说。
与此相反,土不克水是脾虚而水湿泛滥,成为水肿胀满。张景岳说:“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
治宜温运脾阳,用实脾饮(白术、茯苓、干姜、生姜、红枣、甘草、豆蔻、大腹皮、厚朴、木香、附子、木瓜)为主。
水反克土为肾病影响脾脏功能,常见于水肿证,《内经》所谓“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用金匮肾气丸(附子、肉桂、熟地、山萸、山药、茯苓、泽泻、丹皮)温肾为主,结合胃苓汤(苍术、厚朴、陈皮、甘草、肉桂,白术、泽泻、猪苓、茯苓)以治标。
处方法则:急下存阴法,敦土利水法,温肾健脾法。
常用药物:
泻胃热——大黄、玄明粉、枳实;
温脾阳——见前;
温肾阳——见前;
利水湿——茯苓皮、泽泻、车前子、冬瓜皮、川椒目、猪苓、大腹皮、葫芦瓢、生姜皮、通草。
03
水旺克火,水不克火,火反克水
水旺克火,即肾阴郁遏心阳,表现为水气上逆,先有脐下悸,再见胸闷心悸,奔豚证即属这一类,宜桂枝加桂汤(桂枝、白芍、甘草、姜、枣)。
如果水气内停,命火衰微不能气化,不见心气虚弱症状的当用真武汤(附子、白术、茯苓、生姜、白芍)温肾利水。
水不克火是肾阴不足,心火偏旺,证见遗精腰痛,心烦失眠,宜滋肾清心,用黄连阿胶汤(黄连、阿胶、黄芩、白芍、鸡子黄)加生地。
这里应注意两个问题:
一是水属北方,火属南方,所以黄连阿胶汤也称补北泻南法。但本方主要是着重在心脏本身的血虚火旺,如有肾虚症状,宜加入滋肾药。
二是肾为水火之脏,肾阴虚亦能使相火偏旺,出现梦遗、耳鸣、喉痛、咽干等证,也称水不制火,宜用滋阴降火的知柏八味丸(生地、山萸、山药、丹皮、茯苓、泽泻、黄柏、知母)。这种属于一脏本身水火的偏盛偏衰,不能与五行生克的水不克火混为一谈。
火反克水:与水不克火往往互为因果,治法无多大出入。临床上又对一般热盛伤阴,惯常称做水不制火,意义有别。
处方法则:通阳制水法,扶阳逐阴法,滋阴降火法,补北泻南法,养阴清热法。
常用药物:
温心阳——见前;
温肾阳——见前;
清心火——黄连、竹叶、焦山栀、莲子芯、灯心;
清命火——黄柏、知母。
04
火旺克金,火不克金,金反克火
火旺克金,即心火消烁肺脏气阴。心肺同居上焦,心火上炎,易使肺热伤津,如火嗽证咳痰稠黏,咽喉不利,用黄芩知母汤(黄芩、知母、山相、杏仁、贝母、桑皮、花粉、桔梗、甘草)。
习惯上对于一般邪热伤肺,亦称火克金,应加区别。
火不克金是心阳不能温肺,属于肺寒证候。
《内经》上说“心移寒于肺,肺消,饮一溲二”,《金匮要略》上说“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均是心火衰微,形成肺气消索。
心肺本为二阳脏,欲温肺金,当扶心阳,但宜温养,温润,不可偏于辛热,用温肺汤(人参、肉桂、干姜、甘草、钟乳石、半夏、橘红、木香)加减。
金反克火当为肺寒而影响心阳不宣,因临床上少见,从略。
处方法则:泻火清金法,清热润肺法,养心温肺法。
常用药物:
清心火——见前;
清肺热——桑皮、马兜铃、川贝母、黄芩;
温肺寒——款冬花、白石英、远志、百部。
05
金旺克木,金不克木,木反克金
金旺克木,即肺肃太过,肝气受制。
临床上对于肝气证候常用肃肺佐治,所谓佐金平木,但单纯由肺形成的肝病并不多见,从略。
金不克木当为肺虚而引起肝旺,临床上亦比较少见。肺痨后期虽有出现,多与肾虚不能养肝有关。
木反侮金指肝火偏盛,影响肺气清肃,亦称木火刑金。表现为胁痛,口苦,咳嗽,痰内带血,急躁烦闷,脉象弦数等。此时肺脏亦热,当用化肝煎(白芍、丹皮、山栀、青陈皮、贝母、泽泻)加青黛、金沸草、瓜蒌、枇杷叶,亦可暂用龙胆草、芦荟以泻火。
处方法则:佐金平木法,泻肝清肺法。
常用药物:
降肺气——金沸草、苏子、枇杷叶;
清肝火——黄芩、青黛、丹皮、夏枯草、龙胆草、芦荟。
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本文选摘自《谦斋医学讲稿》,秦伯未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2009.4。本公众号仅用之进行学术交流,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封面图来源于摄图网。
“五行相克”,在临床上怎么用?
秦伯未 肖相如频道
导读:今天跟着秦伯未先生学习“五行相克”在临床上的运用。
相克与相生同样是一种生理现象。
病证上所说的相克,包括相克太过、相克不及和反克现象,故有虚实复杂的症状出现。
总的说来,分强弱两面,即克者属强,表现为功能亢进;被克者属弱,表现为功能衰退。
因而,治疗上同时采取抑强扶弱的手段,并侧重在制其强盛,使弱者易于恢复。
另一方面强盛而尚未发生相克现象,必要时也可利用这规律,预先加强被克者的力量,以防止病情的发展。
从疾病的发展变化来看相克,并不是前后都一致的。
例如鼓胀病,他在整个病程中所出现的证候,便包括了木横克土、木不克土和土反侮木等现象,治疗上虽然不离肝脾肠胃,治法上就有很大出入。
说明临床上运用相克时,不能固执一端,一成不变。
01
木横克土,木不疏土,土反侮木
木横克土,即肝旺脾弱。
肝旺多指肝气太强,表现为头胀,胁痛,胸闷太息,少腹胀;脾弱包括胃气阻滞,如食呆,脘痞胀痛,频作嗳气和矢气等。
由于肝旺多指肝气横逆,治疗上常用疏肝理气为主,结合健脾和胃,方如柴胡疏肝散(柴胡、白芍、川芎、枳壳、香附、陈皮、甘草、生姜)、调气汤(香附、青陈皮、乌药、木香、藿香、砂仁、甘草)和沉香降气汤(沉香、香附、延胡、金铃子、砂仁、甘草)。
木克土的证候,以肝气犯胃为多,并因胃而影响及肠,胃痛中的气痛,常因恼怒后肝气所引起,刘草窗的痛泻要方(白芍、陈皮、白术、防风),目的亦为泻肝和胃而疏肠中气滞。
因此,本证在临床最为多见,一般称为肝胃不和。
木不疏土,由肝气郁结所致。肝气失其条达,影响脾胃功能迟钝,出现精神抑郁,胸胁满闷,食少艰化,腹胀,大便或秘或溏等症状。
治宜舒肝健脾,用逍遥散(当归、白芍、柴胡、白术、茯苓、甘草、煨姜),亦可加入枳壳、陈皮和胃。
治疗肝气和肝郁,虽然同以理气为主,药物如柴胡等亦通用,但由于发病和病机不同,方剂的组成并不一样。
反克现象在肝和脾胃亦为多见常见,因有木之与土,此胜彼负之说。
但一般土反侮木多由木郁不能疏土引起,亦即木不疏土的后果,且因后天生化力弱,肝血不充,产生肝火内郁,成为虚性亢奋现象,宜用化肝煎(白芍、青陈皮、丹皮、山栀、贝母、泽泻)。
若由脾胃形成,则以湿热积滞为多,与肠亦有密切关系,当用导气汤(黄连、黄芩、当归、白芍、枳壳、槟榔、木香、大黄)加减。
处方法则:抑木扶土法,疏肝健脾法,平肝和胃法,调理肝脾法,理气畅中法。
常用药物:
疏肝气——青皮、制香附、金铃子、香橼、柴胡、广郁金、玫瑰花、娑罗子、荔枝核;
调脾胃中气——枳壳、陈皮、砂仁、蔻仁、佛手;
化脾胃湿热积滞——黄连、半夏、木香、枳实、大腹子皮。
02
土旺克水,土不克水,水反克土
土旺克水,即胃实耗伤肾阴,常见于胃有实热,即《伤寒论》少阴病用急下存阴的证候。但临床上惯称邪热伤阴,很少引用生克学说。
与此相反,土不克水是脾虚而水湿泛滥,成为水肿胀满。张景岳说:“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
治宜温运脾阳,用实脾饮(白术、茯苓、干姜、生姜、红枣、甘草、豆蔻、大腹皮、厚朴、木香、附子、木瓜)为主。
水反克土为肾病影响脾脏功能,常见于水肿证,《内经》所谓“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用金匮肾气丸(附子、肉桂、熟地、山萸、山药、茯苓、泽泻、丹皮)温肾为主,结合胃苓汤(苍术、厚朴、陈皮、甘草、肉桂,白术、泽泻、猪苓、茯苓)以治标。
处方法则:急下存阴法,敦土利水法,温肾健脾法。
常用药物:
泻胃热——大黄、玄明粉、枳实;
温脾阳——见前;
温肾阳——见前;
利水湿——茯苓皮、泽泻、车前子、冬瓜皮、川椒目、猪苓、大腹皮、葫芦瓢、生姜皮、通草。
03
水旺克火,水不克火,火反克水
水旺克火,即肾阴郁遏心阳,表现为水气上逆,先有脐下悸,再见胸闷心悸,奔豚证即属这一类,宜桂枝加桂汤(桂枝、白芍、甘草、姜、枣)。
如果水气内停,命火衰微不能气化,不见心气虚弱症状的当用真武汤(附子、白术、茯苓、生姜、白芍)温肾利水。
水不克火是肾阴不足,心火偏旺,证见遗精腰痛,心烦失眠,宜滋肾清心,用黄连阿胶汤(黄连、阿胶、黄芩、白芍、鸡子黄)加生地。
这里应注意两个问题:
一是水属北方,火属南方,所以黄连阿胶汤也称补北泻南法。但本方主要是着重在心脏本身的血虚火旺,如有肾虚症状,宜加入滋肾药。
二是肾为水火之脏,肾阴虚亦能使相火偏旺,出现梦遗、耳鸣、喉痛、咽干等证,也称水不制火,宜用滋阴降火的知柏八味丸(生地、山萸、山药、丹皮、茯苓、泽泻、黄柏、知母)。这种属于一脏本身水火的偏盛偏衰,不能与五行生克的水不克火混为一谈。
火反克水:与水不克火往往互为因果,治法无多大出入。临床上又对一般热盛伤阴,惯常称做水不制火,意义有别。
处方法则:通阳制水法,扶阳逐阴法,滋阴降火法,补北泻南法,养阴清热法。
常用药物:
温心阳——见前;
温肾阳——见前;
清心火——黄连、竹叶、焦山栀、莲子芯、灯心;
清命火——黄柏、知母。
04
火旺克金,火不克金,金反克火
火旺克金,即心火消烁肺脏气阴。心肺同居上焦,心火上炎,易使肺热伤津,如火嗽证咳痰稠黏,咽喉不利,用黄芩知母汤(黄芩、知母、山相、杏仁、贝母、桑皮、花粉、桔梗、甘草)。
习惯上对于一般邪热伤肺,亦称火克金,应加区别。
火不克金是心阳不能温肺,属于肺寒证候。
《内经》上说“心移寒于肺,肺消,饮一溲二”,《金匮要略》上说“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均是心火衰微,形成肺气消索。
心肺本为二阳脏,欲温肺金,当扶心阳,但宜温养,温润,不可偏于辛热,用温肺汤(人参、肉桂、干姜、甘草、钟乳石、半夏、橘红、木香)加减。
金反克火当为肺寒而影响心阳不宣,因临床上少见,从略。
处方法则:泻火清金法,清热润肺法,养心温肺法。
常用药物:
清心火——见前;
清肺热——桑皮、马兜铃、川贝母、黄芩;
温肺寒——款冬花、白石英、远志、百部。
05
金旺克木,金不克木,木反克金
金旺克木,即肺肃太过,肝气受制。
临床上对于肝气证候常用肃肺佐治,所谓佐金平木,但单纯由肺形成的肝病并不多见,从略。
金不克木当为肺虚而引起肝旺,临床上亦比较少见。肺痨后期虽有出现,多与肾虚不能养肝有关。
木反侮金指肝火偏盛,影响肺气清肃,亦称木火刑金。表现为胁痛,口苦,咳嗽,痰内带血,急躁烦闷,脉象弦数等。此时肺脏亦热,当用化肝煎(白芍、丹皮、山栀、青陈皮、贝母、泽泻)加青黛、金沸草、瓜蒌、枇杷叶,亦可暂用龙胆草、芦荟以泻火。
处方法则:佐金平木法,泻肝清肺法。
常用药物:
降肺气——金沸草、苏子、枇杷叶;
清肝火——黄芩、青黛、丹皮、夏枯草、龙胆草、芦荟。
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本文选摘自《谦斋医学讲稿》,秦伯未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2009.4。本公众号仅用之进行学术交流,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封面图来源于摄图网。
国学文化 游说巜三字经》 18 曰水火 金木土 此五行 本乎数
《三字经〉的学习开始了。今天学习的内容是“曰水火,金木土,此五行,本乎数”。意思是说水火金木土,它们的本源是天数,也就是客观存在。
五行之说最早见于《尚书、洪范》,我们的先哲把纷繁物杂的物质世界抽象概括,抽象为五种具体的物质即水火金木士,这是最原始的宇宙观。
战国时期的阴阳学派的代表人物周衍提出了相对完善的阴阳五行论,认为五行之间相生相克,即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五行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对立又是相互统一,是矛盾统一的运动形在哲学层面的意义。
传统的中医学通过望、闻、问、切、推拿、针灸、汤药等形式,平衡阴阳,协和五行,扶元固本,健康人体。我们相对熟悉的应该是预测学,也就是算命和观风水,阴阳先生们把十二生肖、天干地支、人的身形相貌、山形山势等外在干外在形式与五行相对应,通过演算推算出人的命运走势,选择好的墓地或者是宅基地。
人对未来是无知的乃至恐惧的,想通过自己行为去改变它,这是无可厚非的。同时我们也看出了阴阳学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的组成地位,我们应该要有效的传承合理的扬弃。我们愿望自然社会、人类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共生共存,协调发展,久久长长。
阴阳五行对照表(完整版)木火土金水,青龙朱雀麒麟白虎玄武!收藏
阴阳五行对照表(完整版)
天象
五行 | 木 | 火 | 土 | 金 | 水 |
五星 | 木星 | 火星 | 土星 | 金星 | 水星 |
五方 | 东 | 南 | 中 | 西 | 北 |
五灵 | 青龙 | 朱雀 | 麒麟 | 白虎 | 玄武 |
五季 | 春 | 夏 | 长夏 | 秋 | 冬 |
六气 | 风 | 热、火 | 湿 | 燥 | 寒 |
五促 | 生 | 长 | 化 | 收 | 藏 |
五时 | 日旦 | 日中 | 日西 | 日入 | 午夜 |
八卦 | 震巽 | 离 | 坤艮 | 干兑 | 坎 |
天干 | 甲乙 | 丙丁 | 戊己 | 庚辛 | 壬癸 |
地支 | 寅卯 | 巳午 | 辰戌 | 申酉 | 子亥 |
五数 | 三、七 | 一、九 | 五、五 | 二、八 | 四、六 |
地象
五色 | 青 | 赤 | 黄 | 白 | 黑 |
五臭 | 臊 腥 | 焦 | 香 | 腥 | 腐 朽 |
五味 | 酸 | 苦 | 甘 | 辛 | 咸 |
五气 (食物药物) | 温 | 热 | 平 | 凉 | 寒 |
五谷 | 麻 | 麦 | 稷(梗米) | 黄黍(稻) | 大豆 |
五果 | 李 | 杏 | 枣 | 桃 | 栗 |
五菜 | 韭 | 薤 | 葵 | 葱 | 藿 |
五实 | 核 | 络 | 肉 | 壳 | 濡 |
五畜 | 犬 | 羊 | 牛 | 鸡 | 猪 |
五虫 | 毛 | 羽 | 倮 | 介 | 鳞 |
五长 | 麟 | 凤 | 人 | 龟 | 龙 |
人象
五脏 | 肝 | 心(心包) | 脾 | 肺 | 肾 |
五腑 | 胆 | 小肠、三焦 | 胃 | 大肠 | 膀胱 |
五体 | 筋 | 血(脉) | 肉 | 皮 | 骨、髓 |
五藏 | 血 | 脉 | 营 | 气 | 精 |
五志 | 怒 | 喜 | 思 | 忧、悲 | 恐、惊 |
五液 | 泪 | 汗 | 涎 | 涕 | 唾 |
五窍 | 目 | 舌 | 口 | 鼻 | 耳 |
五声 | 呼 | 笑 | 歌 | 哭 | 呻 |
五音 | 角 | 征 | 宫 | 商 | 羽 |
五智 | 魂 | 神 | 意 | 魄 | 志 |
五指 | 食指 | 中指 | 大拇指 | 无名指 | 小指 |
五性 | 曲直 | 炎上 | 稼穑 | 从革 | 润下 |
五变动 | 握 | 忧 | 哕 | 咳 | 栗 |
五腧 | 井(出) | 荥(溜) | 俞(注) | 经(行) | 合(入) |
黄帝内经
五脏 | 肝 | 心 | 脾 | 肺 | 肾 |
五脏之官 | 将军之官 谋虑出焉 | 君主之官 神明出焉 | 仓廪之官 五味出焉 | 相傅之官 治节出焉 | 作强之官 伎巧出焉 |
五腑 | 胆 | 小肠 | 胃 | 大肠 | 膀胱 |
五腑之官 | 中正之官 决断出焉 | 受盛之官 化物出焉 | 仓廪之官 五味出焉 | 传道之官 变化出焉 | 州都之官 津液藏焉 气化则能出矣 |
三焦 心包络 |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膻中=心包络) | ||||
脏象 | 肝 | 心 | 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 | 肺 | 肾 |
罢极之本 魄之居也 其华在爪 其充在筋 阳中之少阳 通于春气 | 生之本 神之变也 其华在面 其充在血脉 阳中之太阳 通于夏气 | 仓廪之本 营之居也 其华在唇四白 其充在肌 至阴之类 通于土气 | 气之本 魄之处也 其华在毛 其充在皮 阳中之太阴 通于秋气 | 封藏之本 精之处也 其华在发 其充在骨 阴中之少阴 通于冬气 | |
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 | |||||
五脏生成 | 肝之合筋也 其荣爪也 其主肺也 | 心之合脉也 其荣色也 其主肾也 | 脾之合肉也 其荣唇也 其主肝也 | 肺之合皮也 其荣毛也 其主心也 | 肾之合骨也 其荣发也 其主脾也 |
五脏所主 五充(体) | 筋 | 脉 | 肉 | 皮 | 骨、髓 |
五华 | 爪 | 面 | 唇四白 | 毛 | 发 |
五窍 | 目 | 舌 | 口 | 鼻 | 耳 |
五脏化液 | 泪 | 汗 | 涎 | 涕 | 唾 |
五脏所藏 | 魂 肝藏血 血舍魂 | 神 心藏脉 脉舍神 | 意 脾藏营 营舍意 | 魄 肺藏气 气舍魂 | 志 肾藏精 精舍志 |
五志 | 怒 | 喜 | 思 | 忧、悲 | 恐、惊 |
关节分布 | 两腋 | 两肘 | 两髀(髋) | 两肘 | 两腘 |
脏热分布 | 左颊红 | 颜面全部红 | 鼻红 | 右颊红 | 两颧红 |
舌分布 | 舌两旁(肝胆) | 舌尖 | 舌中心(肺胃) | 舌中心(肺胃) | 舌根 |
气血筋脉注入处 | 诸筋者皆属于节 (睡觉时,血归于肝) | 诸脉者皆属于目 诸血者皆属于心 | 诸气者皆属于肺 | 诸髓者皆属于脑 | |
五精所并 | 精气并于肝则忧 | 精气并于心则喜 | 精气并于脾则畏 | 精气并于肺则悲 | 精气并于肾则恐 |
精气注入 (五轮) | 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 | ||||
肝 | 心 | 脾 | 肺 | 肾 | |
黑眼 | 络 | 约束 | 白眼 | 瞳子 | |
风轮 | 血轮 | 肉轮 | 气轮 | 水轮 | |
角膜、黑睛 | 眼角的血络 | 眼睑、眼皮 | 巩膜、白睛 | 瞳孔 |
黄帝内经
五色 | 青 | 赤 | 黄 | 白 | 黑 |
五色之见死 | 色见青如草兹者死 | 色见赤如衃血者死 | 色见黄如枳实者死 | 色见白如枯骨者死 | 色见黑如炲者死 |
五色之见生 | 青如翠羽者生 | 赤如鸡冠者生 | 黄如蟹腹者生 | 白如豕膏者生 | 黑如乌羽者生 |
五藏所生之外荣 | 生于肝,如以缟裹绀 | 生于心,如以缟裹朱 | 生于脾,如以缟裹栝楼实 | 生于肺,如以缟裹红 | 生于肾,如以缟裹紫 |
色味当五脏 | 青当肝 酸 青当筋 | 赤当心 苦 赤当脉 | 黄当脾 甘 黄当肉 | 白当肺 辛 白当皮 | 黑当肾 咸 黑当骨 |
生死面相 | 凡相五色,面黄目青、面黄目赤、面黄目白、面黄目黑,皆不死也。面青目赤、面赤目白、面黑目白、面赤目青,皆死也。 |
黄帝内经
五味 | 酸 | 苦 | 甘 | 辛 | 咸 |
五味所入 | 酸入肝 | 苦入心 | 甘入脾 | 辛入肺 | 咸入肾 |
五味所合 | 肝欲酸 | 心欲苦 | 脾欲甘 | 肺欲辛 | 肾欲咸 |
五味所走 | 酸走筋 多食之,令人癃 (手足不灵活) | 咸走血 多食之,令人渴 (口渴) | 甘走肉 多食之,令人悗心 (烦恼) | 辛走气 多食之,令人洞心 (心中空虚) | 苦走骨 多食之,令人变呕 (呕吐) |
五味所禁 | 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 | 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 | 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 | 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 | 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 |
五禁 | 肝病禁辛 | 心病禁咸 | 脾病禁酸 | 肺病禁苦 | 肾病禁甘 |
五味所伤 | 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 (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 | 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 (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 | 多食酸则肉胝绉而唇揭 (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 | 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 | 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 (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 |
五宜 | 肝色青,宜食甘 | 心色赤,宜食酸 | 脾色黄,宜食咸 | 肺色白,宜食苦 | 肾色黑,宜食辛 |
五病宜食 | 肝病者宜食 梗米饭、牛肉、枣、葵 | 心病者宜食 麻、犬肉、李、韭 | 脾病者宜食 大豆、猪肉、栗、藿 | 肺病者宜食 麦、羊肉、杏、薤 | 肾病者宜食 黄黍、鸡肉、桃、葱 |
五脏所苦 | 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 | 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 | 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 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泻之 | 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 |
五脏所欲 |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 | 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 | 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 | 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 | 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 |
补 | 用辛补之 | 用咸补之 | 用甘补之 | 用酸补之 | 用苦补之 |
泻 | 酸泻之 | 甘泻之 | 苦泻之 | 辛泻之 | 咸泻之 |
五行系统
五行学说是中医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五行的生克乘侮,是中医用以分析问题、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以下是医者搜集概括的五行体系,希望得到大家的关注,以便将更多的事物和现象归纳进来!
五行:木、火、土、金、水;
五数:八,七,五,九,六;
五方:东,南,中,西,北;
五季:春,夏,长夏,秋,冬;
五气:风,暑,湿,燥,火;
五色:青,赤,黄,白,黑;
五音:角,征,宫,商,羽;
五味:酸,苦,甘,辛,咸;
五臭:臊,焦,香,腥,腐;
五谷:麦,黍,稷,稻,豆;
五畜:鸡,羊,牛,马,彘;
五脏:肝,心,脾,肺,肾;
五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
五神:魂,神,意,魄,志;
五液:泪,汗,涎,涕,唾;
五体:筋,脉,肉,皮,骨;
五俞:颈项,胸胁,脊,肩背,腰股;
五声:呼,笑,歌,哭,呻;
五志:怒,喜,思,悲,恐;
五毒:怒、恨、怨、恼、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