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七星真的有七颗吗?
“大河向东流,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哇……”刘欢老师这首《好汉歌》随着央视版电视剧《水浒传》的热播红遍了大江南北,20年过去了,依然脍炙人口。歌词里的“北斗”即众所周知的“北斗七星”,这大概是中国人最熟悉的天文名词之一了。
“北斗七星”不是星座(constellation),而是星群(asterism),它们位于大熊座(Ursa Major),因为排列的形状酷似一个大勺子,所以西方称其为Big Dipper(意为“大汤勺”)。我们中国人要有文化得多,古代中国人感觉它像个“斗”(一种舀酒的容器),又位于北方天空,所以我们叫它“北斗”。
有机智的朋友要问了,那有没有南斗啊?自然是有的,在黄道附近有个星座叫人马座,人马的腹部有六颗亮星被古代中国人称为南斗,并且划为二十八宿的斗宿。
小学上自然课的时候,老师就讲过如何辨识北斗以及如何用北斗找北极星。大体说来,北斗七星有两颗星和北极星近乎在一条直线上,其中距离北极星较近的那颗的中国星名叫天枢,较远那颗叫天璇,然后顺时针方向依次是:天玑、天权、玉衡、开阳、瑶光,这些名字最早见于汉代纬书《春秋运斗枢》,在西方天文学里它们的编号依次是:大熊座α、大熊座β、大熊座γ、大熊座δ、大熊座ε、大熊座ζ和大熊座η。
既然“北斗七星”已经众所周知了,那么我为什么又要提北斗到底几颗星这个问题呢?因为古代中国人有个坏毛病,喜欢瞎凑数字。例如明明一年四季,但为了迎合五行学说,非要在夏和秋之间挤出一个第五季,叫做长夏。这不,古代中国人认为七个这个数字不怎么好,所以就额外给北斗加了两颗星,分别叫辅星和弼星,《宋史•天文志》中记载:“第八星曰弼星,在第七星(按,即瑶光)右,不见;第九星曰辅星,在第六星(按,即开阳)左,常见”。开阳(大熊座ζ)旁边确实有一颗4等星(大熊座80),通常就把这颗星称作辅星。
辅星在古代除了占星用途之外,还被中外军队用来测试士兵的视力。因为辅星距离开阳11角分(角分和角秒都是天文学上常用的单位,1角分是1/60度,1角秒是1/60角分,距离11角分的意思就是以人眼为顶点分别引两条射线各指向开阳和辅,形成一个锐角,这个角的度数是11/60度),视力不好的人没法把这两颗星分辨开。
但是古人有所不知的是,辅星和开阳之间存在力学联系,并不是两颗八杆子打不着的恒星恰好在视线方向上彼此靠近,天文学上,这就叫做“双星”(binary star)。像辅星和开阳这样能用肉眼或者望远镜看出来的双星,叫做目视双星。如果用望远镜来看,能看到开阳(大熊座ζ)本身也是一个目视双星,两颗子星相距14角秒,其中主星大熊座ζ1亮度是2.4等,伴星大熊座ζ2亮度是4等。顺便说一句,“双星”这个词是大天文学家威廉·赫歇尔爵士1802年创立的,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双星是很普遍的天文现象,银河系内超过一半的恒星都位于双星系统。不过不用担心,太阳没有伴星。
现在北斗七星变成真的北斗九星了,但是故事才刚刚开始。用分光镜研究大熊座ζ1的时候,发现它的光谱很奇怪,某些谱线的位置会周期性的摆动,对此现象最简洁的解释就是它是由两颗恒星组成的双星系统,两颗子星要绕共同的质心运动,当其运动方向朝向或者背对地球时,由于多普勒效应,谱线会朝紫色方向或者红色方向移动,我们就能看到它的谱线位置在周期性摆动了。
由于这类双星的绕转周期很短,它们彼此的距离很近,近到望远镜很难其分辨开来,所以这类双星叫做分光双星。大熊座ζ1是第一个被识别出来的分光双星,其中的伴星绕主星运动周期是20.5天,彼此的距离只有地球到太阳距离的⅓,然后大熊座ζ2也被识别出来是一个分光双星,甚至很有可能是三合星,这还不算完,辅星也被证认出是一颗分光双星。好了,光是开阳本身现在已经是七聚星了。现在我们数数北斗是几颗来着?一、二、三……乖乖,北斗十二星了。
但是别忘了我们刚才说的,双星是很普遍的天文现象。事实上,天枢、天权都是三合星,所以,北斗起码有十六星。
有意思的是,北斗诸星中,除了天枢和瑶光之外,其余恒星的自行方向都朝向人马座方向的某个点,这个现象是英国天文学家理查·普罗克特(Richard A. Proctor)在1869年发觉的,从目前我们已经掌握的恒星测距结果看,天枢距离我们124光年,瑶光距离我们101光年,而天璇79光年、天玑84光年、天权和玉衡81光年、开阳78光年,这就暗示我们后者可能彼此之间是有关联的。天文学家已经据此认定,这些恒星属于一个叫做“大熊座移动星群”的移动星群(Moving Groups)。
所谓移动星群,是指有着相似年龄、金属成分和移动特征(视向速度和自行)的一群恒星,它们可能是同时从一团气体云中诞生的,但是所组成的疏散星团因为各种原因解体。大熊座移动星群的年龄大约5亿年,其中心距离地球大约80光年,范围大约30X18光年,其主要成员星约14颗,其中13颗在大熊座方向,另有1颗在猎犬座方向。根据依巴谷卫星观测的结果,还有大量恒星也属于这个移动星群,不过它们散布在天球上的其他位置。当然,我们的太阳不属于这个移动星群,因为太阳的年龄大约50亿年,远远大于这个移动星群的年龄,事实上我们的太阳只是无意中路过这个移动星群而已,4000万年前我们距离它们还很遥远。
如果把大熊座移动星群算作北斗,试问北斗又有多少颗星呢?这是那些胡诌北斗九星的古人打死也想不到的。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本文转载自“科学公园”微信公众号
征 稿 启 示
中国科学探索中心微信公众号欢迎赐稿!
稿件内容以反伪破迷为核心思想,科技哲学、科学与公众、世俗人文主义、科技伦理等领域均可涉及,旨在将科学探索结果无偏见地告知公众,避免公众上当受骗。
稿件一经采用,我们将奉上稿酬。
投稿邮箱:cfi@crisp
中国科学探索中心
崇尚科学 反伪破迷
您的关注和转发,是对科学事业最大的支持!
北斗七星在东西方文化中不同象征,来看看每一颗星代表着什么
北斗七星君是道教崇奉的七位星神,即“北斗七星”。但在中国文化中,对包括北斗七星在内的星辰的崇拜信仰由来已久,远在道教形成之前。儒教礼制也强调对漫天星辰的祭祀。
中国是世界上天文学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对北斗七星的观察早有记录,但七星之名最完整的记载,始见于汉代纬书。
最初有两种名称,一为《春秋运斗枢》所记。曰:“第一天枢,第二旋,第三玑,第四权,第五衡,第六开阳,第七摇光。第一至第四为魁,第五至第七为标,而为斗。”
另外,历代学子崇拜的魁星,即北斗七星的第一星(或前四星),有说魁星即文曲星,但文曲星和魁星同在北斗前四星中是无疑的。
漫漫长夜,苍茫星空;依稀辨别,北斗七星。或许先民感之皎洁,或许先贤感之深情。七星组成北斗,北斗会聚精英。显象“斗状”之四星为魁,依次命其为天枢、天旋、天玑、天权星;显象“柄状”之三星为柄,依次命其为玉衡、开阳、摇光星。七星总称为斗纲,斗纲运转标志四时迭更。
漫漫长夜,飘渺星空;魂飞梦嵌,北斗七星。或许先民因之启迪,或许先贤因之聪颖。周天繁星环绕北斗,北斗七星太极居中,群星八卦环外旋转,天地之道尽在其中。日月星辰铭记故道,江河山川沉湎旧梦,花木鸟鳞眷恋东风。
漫漫长夜,无垠星空;仿佛感悟,北斗七星。或许先民为之感慨,或许先贤为之伤情。“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岁末临近,斗柄东移,或许又是一年芳草绿,或许杨柳依依伤残月,或许桃花依旧笑春风。
北斗七星的传说
传说北斗七星的每一颗星都有着它们自己的含义,分别向他们祈祷,他们就会带给你他们的力量,并且帮助你走向成功.
从勺把开始,
第一颗是力量之星,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他可以给你力量.
第二颗是智慧之星,力量不是万能,智慧能让你更从容的应对,
第三颗是勇气之星,没有勇气,以上两者都是白搭.
第四颗代表着爱情;
第五颗是幸福之心。
第六颗则是灾祸之心,得到幸福的贪婪之人,毫无节制的奢望第六星的帮助,那么你所有的幸福都会被你的贪婪带走,留下的是无尽的难以预知的灾难!
第七颗星代表着劫后重生,你过去虔诚的祈祷,五星对你的眷顾并没有收回,只要你放弃贪婪,在第七星的帮助下,你仍有重生的机会。
传说,恺撒大帝的将军安东尼在恺撒死后向天际的北斗诸星祈祷,力量,智慧,勇气之星让他得到了无上的力量,很快他在神的帮助下成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者,爱星和幸福让他得到了埃及艳后的垂青,几乎得到一切的安东尼不顾一切的向第六星提出永生的要求,没想到这次回应他的是神的惩罚,他的帝国在一夜间倒塌,安东尼逃到埃及,放弃了对诸神信仰,最终没能得到第七星--重生力量的帮助,在痛苦中死去。
每当夜幕降临,七星齐聚,他们就会为他们的祈求带去的他们的祝福,如果此刻你正坐在窗前,窗外是绚丽的夜空,请不要忘记将你的愿望告诉他们,也许明天他们就会给你个惊喜。
由七颗恒星组成的北斗七星,每颗恒星有多大,又有多远?
当我们去野外露营,帐篷外仰望星空,我们总会看到一个熟悉的景象,那就是北斗七星。
如果你不是一个天文爱好者,那么在你仰望星空的时候,北斗七星可能是你唯一能够叫得出名字的天文景观。北斗七星是由七颗明亮的恒星所组成的,这使得它在夜空中看起来格外显眼。
北斗七星属于一个星座的一部分,也就是大熊星座,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大熊星座,但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北斗七星,这是因为这七颗恒星太过明显了,所以显得比大熊星座本身更加引人注目。也正是因为如此,从古时候开始,中华大地上就流传着很多关于北斗七星的传说。那么这七颗恒星在中国古代的星象文化之中都被叫做什么名字呢?北斗七星是一个明显的勺子形状,所以我们就从勺把开始说起。
位于勺把尖端的这颗星就是“破军星”,紧挨着它的是“武曲星”,古时候常把武状元比为武曲星下凡。武曲星旁边的是“廉贞星”,再旁边的就是“文曲星”了,与武状元相同,古人认为文状元就是文曲星下凡。
接下来的三颗星分别为“禄存星”、“巨门星”和“贪狼星”。由于北斗七星所组成的星象太过显眼,所以被人为赋予了很多特别的意义,但实际上它们只是宇宙中七颗普通的恒星,而且它们之间并没有任何关系。事实上北斗七星和夜空中可见的其它星星一样,都是距离我们非常遥远的恒星。现在就让我们来一一认识一下,还是从勺子把开始。首先是破军星,它是北斗七星之中最为年轻的一颗恒星,目前的年龄约为1000万岁,而我们的太阳都已经50亿岁了,可见作为恒星,它的确只是个后生。
破军星虽然比太阳要年轻得多,但个头却比太阳大多了,它的质量约为太阳的6倍,体积为太阳的3.4倍,而亮度更是高达太阳的594倍,只不过由于距离遥远,所以我们看起来,它只是一个小亮点。
破军星旁边的武曲星是一颗非常特殊的恒星,它与地球的距离约为78.2光年。说它特别,并不是因为它的大小,而是因为它是一个“四星系统”。何为四星系统呢?武曲星本身是一个与另一颗恒星相互绕行的双星系统,而在它们的旁边,还有着另外一个双星系统,而这两个双星系统又在引力的作用下相互环绕运动,所以就组成了一个四星系统,看来武曲星果然好热闹。接下来是廉贞星,廉贞星的质量是太阳的2.91倍,距离地球约82.6光年,这是一颗内部磁场活动极为强烈的恒星,我们将其称之为“脉动变星”。
由于廉贞星的特点,所以它在夜空中显得极为明亮,很好辨认,所以古时的航海者很喜欢将其当做导航星。
接下来就是文曲星了,古时候的文人通常谦逊、低调,而文曲星也有着相似的特点,在组成北斗七星的七颗恒星之中,文曲星的亮度是最低的,在夜空中显得最为暗淡,它与地球的距离约为80.5光年,个头和太阳差不多,质量仅为太阳的1.63倍。
文曲星旁边的禄存星是一颗年龄在30亿岁左右的恒星,它和武曲星有一些类似的地方,也是一个双星系统,它的质量为太阳的2.94倍,距离地球大约83.2光年。接下来的巨门星和前面的五颗恒星有所不同,这是一颗已经结束了主序星阶段的恒星,也就是说它已经膨胀为了一颗巨星。
当恒星的主序星阶段结束之后,它内部的氢核聚变将转为氦核聚变,并不断向更重的元素推进,当其温度和压力不足以点燃更重元素的聚变时,它便会坍缩成为一颗白矮星,之后便进入了漫长的冷却阶段。
也就是说在未来,巨门星将从夜空中消失,北斗七星也将变得不再完整。结束了主序星阶段的恒星并不止巨门星一颗,贪狼星也早已进入了生命的末期。贪狼星是一颗距离地球较远的恒星,它与地球的距离约为123光年,不过膨胀使得它的亮度越来越高,已经达到了太阳亮度的316倍,所以贪狼星在夜空中还是非常明显的。在未来,贪狼星和巨门星都消失之后,北斗七星也将变为北斗五星,规整的勺子也将变为一段弯曲的线段,那时我们的子孙再次仰望星空时,可能连一个星象的名字也叫不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