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来新出生人口数减少一半,奶粉竞争更加残酷
2023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2年的人口数据,全年新出生人口956万人,连续第6年下降,相比于2016年的1883万人几乎腰斩。在业内看来,连续的新出生人口下滑导致国内奶粉市场总量不断萎缩,考虑到新出生人口变化对市场影响的滞后性,未来两年国内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仍难见底。
近5年来,国内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持续性下滑,主要就是受到新出生人口减少影响。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国内新出生人口数量从1883万人,此后逐年下滑,到2021年这一数字已经跌至1062万人。
独立乳业分析师宋亮告诉第一财经记者,2022年新出生人口的持续下滑也在意料之中,尽管数据好于行业预期,但国内奶粉市场总量将持续萎缩。在奶粉消费中,1、2段奶粉和3段奶粉(12月以上)各占一半,因此对奶粉市场的影响会在未来2年逐渐体现,奶粉企业又将面临新的增长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奶粉行业刚刚经历了“糟糕的”2022年,由于新出生人口下滑叠加疫情对经济的影响,2022年奶粉行业市场销量和售价再次探底,主要奶粉企业的业绩增速也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澳优董事长颜卫彬此前表示,2022年整个乳制品行业的走势虽然增长不明显,但在宏观环境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整体保持稳健已属不易。2023年随着疫情情况的变化,消费市场有望逐步回暖,乳业的市场总量会比2022年或会更好一些。对于婴配粉行业而言,市场总量仍会处于一个瓶颈期。
不过当天数据公布后,奶粉股股价表现并未有太大波动,截至记者发稿时,中国飞鹤(06186.HK)股价下跌2.09%,澳优乳业(01717.HK)上涨1.18%,健合集团下跌1.24%。
随着市场总量的萎缩,奶粉市场存量竞争也不断加剧。特别是2023年也是新国标落地和二次配方注册的关键一年,奶粉行业或迎来新一轮淘汰赛,此前市场预估将有三分之一的品牌出局,业内认为,未来奶粉企业的增长主要来自于市场集中度的变化。
而市场上的火药味也渐浓,第一财经记者近日市场走访发现,虽然社会库存并未完全消化,但部分头部奶粉企业在2022年末开始,就催促经销商提前打款,以抢占经销商资金,提前量大多在1-2个月左右。
瞭望 | 敢为人先建“天眼”
如果要问,“中国天眼”最大的特点是什么?除去科学上的价值,或许可以用六个字来概括:敢创新,能创新
“没人告诉你可以怎么做,谁也没有把握自己的方法一定行。”反复试验、多次失败、越挫越勇的艰难攻关几乎贯穿了FAST建设阶段的每一个环节
“中国天眼”世界最大、最灵敏的特性,激发了很多特殊的技术需求,需要中国科学家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在不断“挑战认知和技术极限”、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优化升级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潘德鑫 欧东衢
我国科学家日前利用“中国天眼”FAST对一例位于银河系外的快速射电暴开展了深度观测,首次探测到距离快速射电暴中心仅1个天文单位(即太阳到地球的距离)的周边环境的磁场变化,向着揭示快速射电暴中心引擎机制迈出重要一步。
该研究由“中国天眼”FAST快速射电暴优先和重大项目科学研究团队完成,相关成果9月21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
年观测时长超5300小时,运行效率和质量不断提高;发现660余颗新脉冲星,进入成果爆发期;发现迄今为止唯一一例持续活跃的重复快速射电暴FRB20190520B,并将其定位于一个距离我们30亿光年的矮星系;中国科学家利用“中国天眼”FAST获得的测量结果,为解决恒星形成三大经典问题之一的“磁通量问题”提供了重要观测证据……
近年来,位于贵州省黔南州平塘县大窝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以下称“中国天眼”或FAST)频频传出震惊世界的好消息。这只“观天巨眼”在快速射电暴起源与物理机制、中性氢宇宙研究、脉冲星搜寻与物理研究、脉冲星测时与低频引力波探测等方向持续产出成果,拓展了人类观察宇宙视野的极限。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科技为先,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和中坚作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中国天眼”作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实现了我国在前沿科学领域的一项重大原创突破,是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一个典范。
20多年前,一群中国科学家以“敢为天下先”的豪情壮志,在全世界都没有现成经验的情况下,让看似“空中楼阁”的“中国天眼”最终得以屹立在贵州的群山之中。
在这个过程中,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踏平坎坷成大道”的闯劲,更离不开中国多年发展积累的实力。从选址、建设、调试、运营,“中国天眼”每一个环节、每一块面板、每一行代码,都凝结着中国智慧和中国创造。
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没有科技创新的自立自强,就难以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注定永远受制于人,只能亦步亦趋。
近年来,以“中国天眼”为代表的一个个重大科技项目,不断刷新着我国科技发展的高度。荣耀背后,与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密不可分。而突破力量的源泉,就厚植于自立自强的创新土壤之中。
南仁东(中)与工程技术人员在大窝凼施工现场检查施工进展(2014年12月1日摄)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供图
敢为人先攀高峰
如果要问,“中国天眼”最大的特点是什么?除去科学上的价值,或许可以用六个字来概括:敢创新,能创新。
500米口径,总面积达到25万平方米,相当于30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
20世纪90年代,“中国天眼”设想提出时,大胆到有些突兀,当时中国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口径不到30米。口径500米的“中国天眼”,可将类太阳星巡视目标扩大至少5倍。
唯有雄心多壮志。为了使人类有能力探索更多未知星体、未知宇宙现象、未知宇宙规律,也为缩小中国在天文领域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以南仁东、姜鹏等为代表的科学家、工程师,毅然承担了这个很多人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独一无二的科学工程,没有经验可循,注定会面临史无前例的挑战。
2011年3月,“中国天眼”正式开工建设。为加快工期,台址开挖和装置本身部件的设计和试验同步进行。反射面板如“中国天眼”的“视网膜”,索网则是支撑“视网膜”的“神经系统”。“中国天眼”反射面板虽只有1毫米厚,也要使用2000多吨铝合金,其索网结构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精度最高、工作方式最特殊的,对抗疲劳性能的要求极高,现有钢索都难堪重任。
FAST运行和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总工程师姜鹏带着一帮青年人,用整整两年时间,进行了大规模的索疲劳试验。近百次失败,从千头万绪中不断探寻解决问题的关键,终于攻克超高强度、抗反复拉伸的钢索,首创主动变形反射面,使望远镜覆盖40度天顶角,成功支撑起“中国天眼”的“视网膜”。
“没人告诉你可以怎么做,谁也没有把握自己的方法一定行。”姜鹏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反复试验、多次失败、越挫越勇”的艰难攻关几乎贯穿了FAST建设阶段的每一个环节。在建设阶段,“中国天眼”获得了钢结构、自动化产业、机械工业、创新设计、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电磁兼容研发、建设工程等10余个领域的国家大奖。
创新无捷径,唯有敢攀登。
2016年9月25日,“中国天眼”宣告落成启用,向全球工程界贡献了大科学工程的中国经验和创新实践:4450个反射单元构成的反射面;6根钢索控制的30吨馈源舱,可以在140米高空、206米的尺度范围内实时定位;500米的尺度上测量角度精确到8角秒;超高耐疲劳钢索在200万次循环加载条件下可达500MPa应力幅,国际上尚无先例。
严谨求实展极限
落成启用,施工方松了口气,但FAST运营团队的每一个人心里都清楚,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世界最大”的目标实现了,还要调整成为“世界最灵敏”。
望远镜调试工作极具挑战,一般传统望远镜的调试周期至少需要四年。FAST的调试难度更大,不仅涉及众多学科及专业的交叉应用,同时也存在巨大的安全风险。
“睡觉时,如有人一直在旁边打呼噜就很难睡着。对FAST也是如此,电磁干扰就像旁人打的呼噜,不解决就无常工作。”FAST运行和发展中心电子与电气工程部主任甘恒谦说,FAST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所有带电设备都会产生电磁干扰,任何一处干扰控制不好就会影响监测。
FAST变电站会产生很强的电磁干扰,需要安装高压滤波器。之前使用的是薄膜电容器,这本是一种在很多工程中得到验证的成熟设备,但用在FAST就不行,承受不了高压的薄膜被击穿。
甘恒谦说,发现问题时,整个FAST的调试已经开始,去找厂家解决问题时间来不及,也不一定能找到解决办法,只能自己突破。经过近2年的摸索与试验,把传统陶瓷电容改造成穿心电容,最终的滤波效果特别好。
“中国天眼”世界最大、最灵敏的特性,激发了很多特殊的技术需求,需要中国科学家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在不断“挑战认知和技术极限”、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优化升级。
调试阶段碰到的另一个难题是控制系统推翻重建。“积木搭好了,却发现各部分无法有效连接,望远镜不能按照总控的指令高效运行。”FAST运行和发展中心测量与控制工程部主任孙京海说,“简单的修复解决不了问题,这个系统是别人开发的,我们把控不了,必须果断放弃,换系统。”
为了尽快开发出新的控制系统,孙京海几乎独自重写了全部核心算法代码。记不清熬了多少个夜、错过多少顿饭,他心里只有一个想法:不能让工程调试进度耽误在自己这里。最终,在正式测试时,一套为FAST量身定制的控制系统,所有指标一次通过。
记者问:“当时有把握开发出新系统吗?”他说:“也没把握一定能找到新路,但我们肯定老路一定是行不通了。”
日拱一卒无有尽,功不唐捐终入海。经过3年多的艰苦调试,“中国天眼”于2020年1月11日通过国家验收。借助“中国天眼”超高的灵敏度,国家天文台已经将脉冲星的计时精度提升至世界原有水平的50倍左右,这将有可能使人类首次具备极低频的纳赫兹引力波的探测能力。
“天眼”问天,没有终点。姜鹏坦言,如果只把FAST当成一个望远镜、一台监测设备,现在已经达标了。但要维持FAST世界领先的地位,我们的创新就不能停下来,我们会倾尽全力让FAST稳定性更好、运行效率更高。
持之以恒探苍穹
“中国天眼”的建造,无疑是饱含战略眼光的超前部署。
20世纪90年代,当国际上还在为新一代大射电望远镜怎么建、在哪建争论不休时,以南仁东为首的中国科技工作者提出这一极富挑战、近乎天马行空的设想,并且得到了国家支持。
“独立自主建”“利用喀斯特地貌建”“技术不成熟就一边研究一边建”。南仁东等人明确了这三条后,连望远镜要落户的喀斯特洼坑在哪都不知道,就开始干了。
看似“不合理”现象的背后,是以南仁东等为代表的中国天文学家们,努力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的迫切愿望和责任担当。
天文学是孕育重大原创发现的前沿科学,也是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战略制高点。重大突破,装置先行。处在发展上升阶段的“朝阳学科”,谁提出问题,谁就掌握了科学发展的动向。尤其是对于天文学这样的实验科学而言,前人的理论研究走在了前面,后人的实验验证是关键,这就必须用到大科学装置。只有天天摸着望远镜做观测的人,才能发现前沿的问题。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怀着回报民族的赤诚和描绘宇宙的初心,活跃在国际天文界的南仁东在上世纪90年代毅然回国,力主中国独立建造射电“大望远镜”。
树立目标不易,实现目标更难。
第一个挑战,就是选址。FAST的理想建造地对地形、地质、水文等都有着极高要求,为了给望远镜找个最合适的“家”,当时年近50岁的南仁东带着团队与300多幅卫星遥感图,风餐露宿地奔走于贵州大山深处。12年时间里,他们几乎走遍了贵州所有的喀斯特洼地,最终从300多个候选洼地里,选择了平塘县大窝凼——最适合“天眼”的深深“眼窝”。
重大科技创新,考验的不仅是科技实力,更是综合国力。人、财、物各方面的大量投入,让当代的重大科技创新成为一项繁杂的系统工程。
2007年,“中国天眼”5公里范围被划定为核心区,30公里范围被划定为电磁波宁静区,克度镇和塘边镇共1410户6633名村民搬出大山。
如果没有国家的大力支持和统筹安排,没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可能就不会有今天的“中国天眼”。
从1994年启动选址,到2011年动工,再到2016年竣工,中国的科技工作者们22年磨一“眼”,其困难挑战可知,其坚强意志可知,这不竭的力量很大程度上正是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
敢为人先的魄力、追求极致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定力,这既是“中国天眼”的成功秘诀,也是我们勇攀世界科技高峰、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不二法门。
8月28日,“秒聚青科·走近中国天眼创新论坛”在贵州平塘举行。姜鹏在论坛上表示:在稳定运行和提升性能时,未来FAST的巡天效率将实现数量级的提升,并利用FAST解决中国射电天文领域的核心技术问题。
中国创新,仍在不断拓展“中国天眼”的效率和视界。■
原来太空亮相的“成都元素”不止“平乐”
随着第8个“中国航天日”的到来,“神舟”往返、“天宫”建成、“嫦娥”探月、“天问”探火……这些耳熟能详的航天利器再一次刷新了全国人民对宇宙奥秘探索的“进度条”……4月24日,国家航天局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发布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火星全球影像图。专家表示,这将为开展火星探测工程和火星科学研究提供质量更好的基础底图。
值得一提的是,科学研究团队通过火星高分影像识别了着陆点附近大量的地理实体,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根据相关规则,将其中的22个地理实体,以中国人口数小于10万的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加以命名。其中,序号1环形坑以成都邛崃平乐镇命名,这个坐落在成都的千年古镇便“登”上了火星。
然而,这显然不是成都元素第一次“亮相”太空。2019年1月3日11点40分,“嫦娥四号”探测器获取了月背影像图并传回地面——这是人类探测器在月球背面拍摄的第一张图片,揭开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嫦娥”的这只捕捉月背影像的“眼睛”便来自成都。
这只完成人类太空探索历史上的一大步的“眼睛”便出自成都市西南城郊一处外表不起眼、看起来很普通的单位——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简称“光电所”)。其参与了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北斗二代导航等一大批国家重大专项航天任务,每一次航天“大动作”,来自光电大道1号的“成都创造”,几乎从不缺席。
在月球上拍摄一张彩色照片有多难?“这是一项技术活儿。”该项技术团队负责人赵汝进回忆道,“嫦娥四号”落月后,地形地貌相机突发异常,若无法获取正确图像,这将意味着“嫦娥四号”的任务目标无法圆满完成。
赵汝进团队经过数天密集排障,地形地貌相机在轨问题得以顺利解决,2019年1月11日,“嫦娥四号”成功拍摄了月背艾特肯盆地区域360度环拍彩色高清全景拼接图像,这也是世界上第一张月球背面全景环拍彩像。随即,这张图片迅速“出圈”,火遍全球。
在首张月背图火速“出圈”的背后,是在蓉科研工作者的不懈奋斗与努力,而在中国航天格物致知、叩问苍穹的征程之上,在建设航天强国的征途之中,成都始终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为航天重大项目工程保驾护航,为大国“航天梦”贡献着成都力量。
细数近年来“成都元素”的太空“亮相”——
2016年8月16日,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标志着我国空间科学研究又迈出重要一步。整个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由一个卫星通信终端和五个地面望远镜终端组成,其中4个口径1米以上的地面通信望远镜均由光电所承担研制和改造。
2021年6月17日,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点火发射。位于成都的中电科十所的设备应用在发射场系统、运载火箭系统、测控系统、地面应用系统中。
2021年4月29日,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搭载着“天宫”空间站首舱天和核心舱点火发射,天和核心舱的“风筝线”航天测控通信由中电科十所牵头研制。
2021年10月16日,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火箭点火发射,来自成都的03号航天员叶光富向着浩瀚星空出发,成为首位成功“飞天”的川籍航天员。
2022年2月27日,“大运号”卫星(星时代—17)搭载长征八号遥二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这是全球首个以赛事命名的卫星,是AI卫星互联网首次全面融入世界级综合性运动会,也是大运会历史上首次与航天技术类企业深度合作。
2022年6月5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搭载着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组合体成功发射。电子十所所研制的双频测速应答机、脉冲应答机、飞船逃逸指令接收机等配套设备也与火箭一同升空。
2022年10月31日,搭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遥四运载火箭成功点火发射,梦天实验舱准确进入预定轨道,这意味着中国空间站建造进入收官阶段。其中,对长五B、“梦天舱”等航天器进行轨道测量、遥测、遥控、话音和数据传输的陆海天基测控通信网,由中电十所牵头研制。
2022年11月12日,搭载着天舟五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六运载火箭成功点火发射。其中货运保障分系统作为载人航天工程任务中的一个重要分系统,由位于成都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七研究院抓总研制。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黄雪松 责任编辑 何齐铁 编辑 刘永豪 图据 中国载人航天 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