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7秒救战机,60岁轮滑地上飞……这个试飞员不简单
来源:央广军事
李中华
“八一勋章”获得者
“英雄试飞员”
20多年试飞生涯中
成功处置多次重大、特大险情
如今
已经60岁的他身手矫健
年轻时在天上能开战机
如今在地面能滑轮滑
看“英雄试飞员”李中华
保持年轻的秘诀
李中华
1983年7月大学毕业后
招飞入伍
进入空军行列
1989年的一天,接不明空情
李中华和战友驾机拦截
由于飞机性能所限
从内蒙古一直追到黑龙江才拦截到
这次经历深深刺激了他
李中华决心一定要飞上好飞机
于是毅然走上了试飞员的岗位
李中华的飞行服
2005年
李中华试飞中
忽遇飞机“倒扣”急速坠落
高度瞬间降至200多米
生死时刻
他临危不乱
7秒内准确完成10多个操作
安全降落,保住了战机
他说:“这次意外让我意识到
平静地面对风险是试飞员的职责,
如果试飞过程中从来都没有遇到风险,
那么还要试飞员干什么?”
李中华曾圆满完成
歼教-7飞机失速尾旋试飞任务
拓展了国产战机性能
填补了我国航空领域该项空白
在歼-10飞机定型试飞中
李中华完成了57个一类风险课目
飞出了歼-10飞机
最大飞行表速、最大动升限
最大过载值、最大迎角
最大瞬时盘旋角速度和最小飞行速度
6项纪录
为歼-10飞机最终定型
作出了重大贡献
20余年试飞生涯中
李中华先后驾驶和试飞
歼击、轰炸、运输
3个机种26种机型
安全飞行3150小时
成功处置15次空中重大险情
5次空大险情
用生命守护战鹰
致敬“英雄试飞员”!
来源:央视军事
记者:秦祎 周月清 刘姝杉 史晶 侯志勇董豫 冷俊鹏 张闵 杨光远 李先琰
缅怀著名导演吴贻弓│作为第四代导演领军人物,其电影创作及电影观念的嬗变载入史册
2019年9月14日上午,著名导演吴贻弓去世,享年81岁。
吴贻弓,祖籍浙江杭州,1938年生于重庆,1948年起定居上海。1960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同年回沪工作,历任导演助理、副导演、导演。1984年起,先后出任上海市电影局副局长、上海电影总公司经理、上海电影制片厂厂长、上海市电影局党委书记兼局长、上海市广播电影电视局艺术总监、上海影城主任。参与创办了上海国际电影节。主要电影作品有:《我们的小花猫》《巴山夜雨》《城南旧事》《姐姐》《流亡大学》《少爷的磨难》《月随人归》《阙里人家》等。其中《巴山夜雨》获首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等奖,《城南旧事》获第二届马尼拉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金鹰奖等国内外奖项。
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中国电影导演协会会长、上海市文联主席、上海电影家协会主席等,第十四、十五届中央候补委员。获“新时期全国影视十佳电影导演”“国家有突出贡献电影艺术家”等称号,上海文学艺术奖杰出贡献奖、2012年中国电影导演协会“终身成就奖”、第十五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华语电影终身成就奖”等多项殊荣。
以上内容来源:上海文联微信公众号
吴贻弓
缅怀吴贻弓:一棵电影大树
李亦中
在中国电影历史坐标上,在中国五代导演薪火相传谱系中,有几名导演处于承前启后的独特位置。20世纪30年代是一道分水岭,按柯灵先生说法,郑正秋和蔡楚生师徒在此接力传承。20世纪80年代也是一个重要节点,吴贻弓作为第四代导演领军人物,其电影创作及电影观念的嬗变同样值得载入史册。
吴贻弓
吴贻弓属于大器晚成,历经“”蹉跎岁月,他不无幽默地感慨:“1979年,当我已经是一个41岁的‘青年’的时候,永远不能算迟到的春天终于来到我身边。”吴贻弓独立执导的作是一部短片《我们的小花猫》,其时他已拥有“磨刀不误砍柴”达二十年之久的丰厚积累,此后一发不可收,凭《巴山夜雨》《城南旧事》两部力作一下子奠定在影坛的地位。v
电影《巴山夜雨》剧照,秋石与刘文英夜谈
1983年3月,吴贻弓和石方禹(右)、郑振瑶(左)于马尼拉,《城南旧事》在第二届马尼拉国际电影节上获
2005年,吴贻弓与《城南旧事》演员袁佳奕(左二)、郑振瑶(左三)、张闵(左四)重聚
吴贻弓也是新中国电影史上第一届科班出身的导演,1960年他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随后进入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
1956年9月,吴贻弓(前排左二)与北京电影学院同学合影
“几乎跟遍了所有有名的老一辈导演,沈浮、孙瑜、郑君里、徐韬,直至吴永刚,作为一名超级助手名扬全厂。”吴贻弓师从多位风格迥异的大师,夯下厚积薄发的坚实基础。较其他校友更幸运的是,他直接得到老一辈导演的亲炙与提携,在新时期影坛加速启程。
吴贻弓与谢晋导演
第四代导演们开始起跑不久,年轻的第五代导演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姿态“抢跑道”,并且放言“不超越吴贻弓,中国电影不可能更上一层楼!”80年代前半期是吴贻弓创作的高峰期——1980年执导《巴山夜雨》,1982年执导《城南旧事》,1983年执导《姐姐》,1984年-1985年执导《流亡大学》。此后,吴贻弓被推上重要领导岗位,承担起繁重的政务与党务,平均间隔三、五年才有一次机会回到水银灯下重执导筒,总共有九部作品传世。
我认为,1983年前后《姐姐》一片的孕育、降生与“夭折”,应当成为研究吴贻弓的重要案例。吴导性格温文尔雅,为人谦逊,在电影界有口皆碑。但我发现,他也有据理力争的时候,却因动静不大而湮没了。我曾关注《姐姐》的上映,吴贻弓本人反复强调过两次。第一次他回顾说:“实际上,《姐姐》拍摄时间是1983年,还在《黄土地》《一个与八个》这些影片的前面。当时我就想要创新、要探索,所以采取了走得较远的做法。在影片中摒弃情节性,摒弃人物性格,人物都变成了符号,而着重把如何叙述摆到了相当突出的地位。由于种种原因,这部影片在发行上失败了,后来默默无闻。我自己是有心插柳,结果这柳没成荫,造成了至今仍梗在心中的遗憾。”另一次,吴导在60岁生日时撰文,再度强调:“《姐姐》尽管在商业上没有成功,但在评论界却被誉为‘中国西部片的始作俑者’,早于《黄土地》《红高粱》等片。”我想,这里不应误会吴贻弓要争什么名分,而恰恰道出一个事实,即“探索片”并非第五代导演的专利,当初第四代导演也尝试突破中国传统电影“情节表意”强项的束缚,在“影像表意”薄弱环节着力探索。早在1983年,吴贻弓就清晰地认识到:“要相信银幕形象本身的感染力,要相信艺术综合手段的感染力,而不要只相信戏剧性。”不过,因《姐姐》面世后遭遇“阳春白雪和者寡”,亦未像《黄土地》那样获得“出口转内销”绝地逢生的机遇,致使吴贻弓过早地调整自己的创作观念。
电影《姐姐》海报
他说:“我感觉应该反思一下,最后我得出一个结论:影片首要的问题是你叙述的是什么,而不是你如何叙述的。那时,导演群的认识出现了一种所谓电影和非电影的区别,雅电影和俗电影的区别,高档电影和低档电影的区别。在这种意识中形成了并不完全符合创作艺术规律的一种对电影的看法,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们这代人更好地拍出真正为人民喜闻乐见的电影来。”这或许正是第四代导演的历史局限,诚如倪震所指出的:“《姐姐》具备了探索一部强烈的视觉诗篇的条件,但功亏一篑,虽敏感地触及题材的尖端和形式的尖端,第四代导演的自审意识和理性控制却使这个历史机遇交臂而过。”因而我想归结一句话:我们应当将《姐姐》《一个与八个》《黄土地》这三部前卫作品一并纳入中国当代电影史重点研究(亦有论者提出“《姐姐》是中国第一部探索电影”的说法),由此彰显吴贻弓及其电影观的史学价值。
吴贻弓与意大利演员索菲亚·罗兰出席第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新闻发布会
多年来,我有机会接触吴贻弓导演,或是在一届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上,或是在上海电影家协会举办的各种活动中,或是邀请他到高校来为大学生授课作讲座。在我心目中,他就是中国电影一棵大树,树干挺拔,树冠如盖,泽被后人。我有幸请吴导写过三篇书序:一是2004年为我父亲的文集《桑弧导演文存》作序,题为“谦谦君子 大德不酬”,这一评价对于吴贻弓导演也完全恰切。第二次是2006年,拙作《电影四面八方》付梓,恳请吴导赐序,蒙他拨冗玉成,对后学勉励有加。吴贻弓一向关心支持中国高校影视教育,新世纪初,北京大学出版社策划出版“普通高校人文素质教育通用教材”,委我登门,盛邀吴贻弓出任《影视艺术鉴赏》主编,他欣然从命,和我们一起投入编写工作。
《影视艺术鉴赏》一书由吴贻弓和本文作者李亦同担任主编
《影视艺术鉴赏》自2004年推出以来,一版再版,印数迄今已逾二十多刷。吴贻弓为这本教材写了前言,他写道:“面对经典,就是和圣者、智者、贤者对话。一百年来,先前的实践者们留给我们关于影视艺术方面的知识财富实在太多太多;同时,先前的实践者们留给我们关于影视艺术方面的经验教训也是不计其数的。继承,发展,创新,永远是事业进步的动力。我愿这部通用教材能为所有有志的后学者带去学习影视艺术专业的裨益;也祝愿所有有志的后学者能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使影视艺术事业更加发扬光大。”吴贻弓落笔日期是2003年2月8日,至今读来,这番金玉良言依然耐人寻味。
吴贻弓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瑶溪仙境,出内阁首辅张阁老
大罗山我最早去的是瑶溪,1986年在温州商校老校区河头龙读书,河头龙离瑶池很近,不过那时瑶溪还要买门票,所以也不常去,我记得去过两次,一次晴天,一次雨天,之后穿越时常过瑶溪。
国家级文保宋千佛塔
瑶溪旧名“姚川”,溪石明净如玉,溪水清幽明净,或涓涓而流,或跌宕奔泻,溪潭连瀑,一潭一瀑,一石一崖,自得幽深,明嘉靖内阁首辅张璁出仕前,曾在此读书、开院授徒讲学,暇余之时曾率学生、侄子一同溯溪穷源,见“溪石皆玉色”,遂易名“瑶溪”,“瑶”就是“玉”的意思,并作《姚溪穷源记》。
、
贞义书院
张璁发迹后,他的书院也由嘉靖帝赐名为“贞义书院”,并敕建了“敬一堂”、“抱忠堂”,是温州唯一奉旨敕建的书院。这里山明水净,确是读书清修的好地方,张璁山居此间,闲暇时吟诗作赋,写了诸多题景诗,《兄弟岩》、《洗足潭》、《籰丝潭》、《板障潭》、《一笑岩》、《旗障岩》、《三叠岩》诸诗依景而题,《姚溪穷源记》则融记事、议论于描景,文中“范希文谓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盍与汝辈思之。”又表露出不甘埋没山中,出仕兼济天下的远大志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种儒家思想,在中国历代文人士大夫心中深深扎根。他在《山居二首》吟道:
自汲龙潭水,长烹雁荡茶。
客来无一物,篱豆始开花。
自分布衣久,为园种木棉。
山妻听蟋蟀,抒袖夜无眠。
诗中似乎又很满足山居的隐逸生活,但在《三叠岩》、《板障潭》两诗又另一番心志:
《三叠岩》诗:
合杳北山巅,已牢不可破。
坚刚浑一体,勿疑还个个。
刚槌莫相欺,厉禁风经过。
请看半山人,正在隆中卧。
《板障潭》诗:
绝壁抱深清,波流长弥弥。
足以纳千涧,一决乾坤洗。
板障潭及其瀑
他在诗中以“隆中诸葛”自比,隐逸山中,等待机会,出仕“一决乾坤”,兼济天下。张璁确非池中物,虽大器晚成,四十七岁才中二甲进士,但官却做到内阁首辅,成为明朝一代贤相,秉政期间,实行改革,扫除积弊,扭转国势,他的改革上承王安石,下继张居正,《浪迹续谈》卷五:“前明有两张文忠,时论皆以权相目之,其实皆济时之贤相,未可厚非。窃以心迹论之,则永嘉(张璁)又似胜江陵(张居正)一筹。永嘉之议大礼,出所真见,非以阿世,其遭际之盛,亦非所逆料。而其刚明峻洁,始终不渝,则非江陵所能及。”
张璁、张居正死后都谥号“文忠”,但张璁死后境遇比张居正要好得很多,都是权相贤相,都是改革家,但张璁却比张居正清廉,居朝十载,不进一内臣,不容一私谒,不滥荫一子侄。张璁也是温州官做得最大的,他三度入内阁首辅,温州人都叫他张阁老,现温州与之有关的地名有大士门、三牌坊,现张璁遗迹尚留有,松下山下妙果寺旁的张璁碑亭,永中街道普门村的张璁祖祠,大罗山响动岩村第一峰下的张璁墓,此三地我都去拜谒过。
瑶溪水石并趣,水石同踪,水在石下流,石隙有洞可通人,留连其中,幽趣无穷。瑶瀑布虽多,然气势最浩大者为金钟瀑,金钟瀑隐藏得很深,非寻源深入,难得一见。沿溪上至岔路口,大路往山坪,小路沿溪穷断崖处即为金钟瀑。金钟瀑水势浩大,声若宏钟,瀑前有一亭,瀑有三折,坐亭可尽观。亭前石床有矴步,下有一折,其余两相连接踵而下,过矴步见一深潭,潭前有一巨石阻道,水从石旁而过,绕石环行,更添幽趣。瀑布飞湍而下,撞壁飞溅,下注深潭,雪波涌起。人在瀑前,冰雪入怀。坐亭观瀑,夏日清凉,炎热尽驱,烦恼尽除,可坐而忘归。
金钟瀑及观瀑亭
“最忆瑶溪水石鸣,清风频送入凉亭。虫响浊,水声清,时闻树鸟二三声。”这是我填的《渔歌子》词,瑶溪的水石清幽,总想再去看看。
文:温州旅游体验师郑明晓,字愚之,号云溪山人,喜欢山水与旅行,自云“心与山俱寂,鸟与林同欢。人生本平淡,流水自涓涓。”
图:周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