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毛画成八字是时髦?唐代女子怪异面妆引人好奇,原来是这样!
唐代赵逸公墓壁画中女子的面妆
近日,记者在河南古代壁画馆采访时注意到,一群游客被来自安阳的唐代赵逸公墓的两幅壁画吸引而驻足长看。
壁画中三位女子奇特,甚至有些怪异的面妆,更引起大家的好奇,她们的眉毛画成八字,两腮上有两道红色的斜线,看起来有些悲戚。这是不是为墓葬这一特定的环境需要而特意设计的装扮呢?让我们一起一探究竟。
“时世妆,时世妆,出自城中传四方。时世流行无远近,腮不施朱面无粉。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妍媸黑白失本态,妆成尽似含悲啼。圆鬟无鬓堆髻样,斜红不晕赭面状。昔闻被发伊川中,辛有见之知有戎。元和妆梳君记取,髻堆面赭非华风。”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所作的《时世妆》,为我们解开上述疑团提供了资料。
从诗中我们知道白居易笔下“时世妆”的主要特征是:面不施粉,眉作八字,面画斜红,唇涂乌膏,头梳堆髻,妆成之后面呈悲啼之相。这种装束与我们在唐代赵逸公墓壁画中看到的女子的装扮太像了!这也印证了该墓壁画中女子的装扮就是流行于唐代中晚期的一种时尚面妆——啼眉妆。啼眉妆是当时贵族妇女最喜爱的面妆,不仅流行区域广,而且流行时间长。
唐代女性面妆艺术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唐朝开放包容的精神面貌。不过,这种现在看起来也很怪异的装扮,在当时曾引起像白居易、元稹这样的文人士大夫的反感和鄙视。白诗的最后四句是“昔闻被发伊川中,辛有见之知有戎。元和妆梳君记取,髻堆面赭非华风”。其中前两句包含一个典故,说的是东周初年,周平王东迁洛邑时,派大夫辛有到伊川(今伊川县)祭祀,辛有见到的已不是原先的束发跪拜的祭祀礼仪,而是披头散发的戎蛮祭祀礼仪。他感慨地说,过去的礼仪都没了,用不了一百年,这里必定是野蛮的狄戎的地盘了。果然,不久,这里就归陆浑之戎所有了。以古推今,白居易等人认为这种装扮非华夏民族之风格,它的流行是亡国之象,非常不吉利。
白居易的诗写的是元和年间(公元806年—公元820年)的女子面妆,而赵逸公墓的建造时间是公元829年,看来文人的担忧阻止不了时尚的流行。今天,我们从审美的角度来鉴赏唐代赵逸公墓的这两幅壁画的同时,不妨可以将其视为见证唐代华风胡化的珍贵史料。
专家点评(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馆长朱世伟):一个时代的流行时尚与其历史背景有着紧密的联系。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时代,国力强盛,经济繁荣,社会风气开放,妆容装扮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境界。“时世”就是时髦、时尚的意思,“时世妆”就是当时最现代、最前卫、最张扬个性的面妆,它的出现是唐代民族融合、文化兼容的必然产物。(洛阳日报记者 肖姣姣 通讯员 段跃辉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