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郡四姓“顾、陆、朱、张”影响力巨大,其代表人物分别是谁?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先是呈现出群雄割据的局面,而后逐渐成三足鼎立之势,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三国”。其实,除了曹魏、蜀汉、东吴这三个的直接争斗外,世家大族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举例来说,曹操为了巩固在北方的统治而重用出身颍川荀氏的荀彧、荀攸叔侄、出身颍川钟氏的钟繇、出身清河崔氏的崔琰等人。
同样的,孙权想要坐稳江东之主的位置,就不得不讨好被并称为“吴郡四姓”的“顾、陆、朱、张”四大家族。上文提到的荀氏、钟氏、崔氏都有其在朝为官的代表人物,那么,作为当时江南影响力最大的四个家族,“顾、陆、朱、张”在东吴朝廷内的代表人物分别是谁呢?
先说吴郡顾氏,作为昔日越王勾践的后裔,顾氏在汉末三国的代表人物无疑是曾经担任东吴丞相的顾雍。顾雍生于吴郡吴县,也就是今江苏苏州一带,出身大家族的他自幼便得以拜当时名士蔡邕为师,跟随其学习弹琴、书法。据《江表传》记载,顾雍为人清静、聪敏,蔡邕对其十分喜爱,于是赐给他与自己名字同音的“雍”作为新名。
才学出众的顾雍年纪轻轻就得到州郡举荐,弱冠之年便出任了合肥县长,后来又先后调任多地,都颇有政绩。建安五年(200),孙权被封为会稽太守,他并不就任,而是请顾雍担任会稽郡丞,代替他进行治理。对顾雍能力颇为认可的孙权先是在数年后提拔其为左司马,又在被封为吴王后先后封其为大理、奉常、尚书令。
平日里,顾雍从不饮酒,且少言寡语,但一开口便是真知灼见,引得孙权感慨道:“顾君不言,言必有中。”也正因这一特质,东吴群臣宴会时只要看到顾雍也在场,就敬畏到不敢纵情放肆。黄武四年(225),东吴首任丞相孙邵病逝,顾雍随即继任。值得一提的是,顾雍常常走访民间,将所见的问题收集上报,如果被采纳,他便全部归功于孙权。直到赤乌六年(243)去世,顾雍一共当了十九年丞相,其在东吴的地位与威望可想而知。
吴郡陆氏本是齐宣王后裔,其先祖汉朝初年由平原迁到吴地,便逐渐形成了这一支。至于三国时期陆氏的代表人物,则非陆逊莫属。陆逊生于华亭,也就是今上海市松江县一带,他幼年丧父后由祖父,即当时担任庐江太守的陆康抚养。后来孙策攻打庐江,陆康率领民众守城两年,在城破后病逝,陆氏宗族也在抵御孙策的过程中死去了半数。
建安八年(203),二十一岁的陆逊被孙权招入幕府,他征讨山越、平定会稽、鄱阳贼寇,立下了赫赫战功。得到孙权赏识后,陆逊不但迎娶了其侄女,还得以经常参与重大事务的决策。建安二十四年(219),关羽出兵北伐,吕蒙暗中图谋荆州,而陆逊则得到吕蒙推荐,被拜为偏将军、右部督,代替吕蒙镇守陆口。
黄初三年(222),陆逊以大都督身份大败刘备,六年后又于石亭之战中击败曹休,实现了对蜀汉、曹魏的胜利。黄龙元年(229),孙权登基为帝,陆逊被封为上大将军,顾雍去世后,他又被拜为丞相,同时掌握了军政大权。可惜的是,由于卷入了皇位斗争,他被孙权写信责备,不久后郁郁而终。
吴郡朱氏本出自曹姓,后世更有朱熹这样的著名人物,至于汉末时,能够作为代表人物的应当是名将朱桓。朱桓生于熹平六年(177),孙权掌权后被任命为余姚县长。在任期间,他重视民生,致力于治理瘟疫,得到了民众的爱戴。靠着平定丹阳、鄱阳等地山贼之功,他被任命为裨将军,封新城亭侯。
名将周泰病逝后,朱桓接任濡须督之职。黄武元年(222),曹魏大举南下,大司马曹仁率领数万大军进攻濡须,麾下只有五千兵马的朱桓丝毫不慌,他故意示弱,引曹仁大举攻城,随后以火攻之计大破敌军。后来的石亭之战中,朱桓以右督身份辅佐陆逊取得胜利,因此在次年孙权称帝后得以被封为前将军、青州牧。赤乌元年(238),朱桓病逝。
最后说张氏,其代表人物为生于初平四年(193)的张温,史书形容他“少修节操,容貌奇伟”,他也因此得到了孙权的注意。当时,孙权询问众臣张温能够与谁相比,顾雍则表示张温如今无人能及。于是,孙权将张温召入宫中见面交谈,并任命其为议郎、选曹尚书,后改封为太子太傅,相当宠信。
黄武三年(224),三十二岁的张温出使蜀汉,得到了友邦大臣的敬重。回国后,孙权不满张温对蜀汉政治体制的赞美,又忌惮其在民间的名声,害怕他终究不能为自己所用,于是伺机进行陷害。同年,被张温举荐为选曹郎的暨艳被弹劾办事不公,孙权借题发挥,将张温也定了罪。尽管骆统据理力争,但孙权拒不采纳。六年后,张温因病去世。
综上所述,顾雍、陆逊、朱桓、张温分别代表着“顾、陆、朱、张”这吴郡四大家族,他们四人皆德才兼备,也都在朝野内外拥有一定的声望。可惜的是,其中陆逊被责备后忧愤而死,张温则被陷害入狱,这二人都没能将自己的才能尽数施展,结局都令人不禁唏嘘感慨。
古代十大名相之一 | 宣公陆贽 一代贤相垂范后世
文:陈苏/沈爱君
陆贽,中唐贤相,谥号“宣”,后世称其陆宣公。
唐德宗时期有一个宰相叫陆贽,他严于律己,任何礼物一概拒绝。唐德宗劝他说,爱卿太过清廉了,别人送什么都不收也不好,像马鞭靴子之类的,收下也没什么关系。
陆贽回答说,一旦开了受贿这个口子,必定胃口越来越大。收了鞭子靴子,就会开始收华服裘衣;收了华服裘衣,就会开始收钱;收了钱,就会开始收车马座驾;收了车马座驾,就会开始收金玉珠宝。
陆贽是嘉兴人,他一生清廉,俸禄之外,分文不取,是为廉相。
陆贽,公元754年生于嘉兴,出生地相传在嘉兴城内甜水井,即陆齐望宅,大约是在斜西街东首。大历六年(771)中进士时只有17岁。
“陆贽让人刮目相看是在唐德宗继位后。德宗派特使巡视天下。陆贽大胆向渭南特使提出治国理政建议。”
嘉兴地方文化学者于能说,陆贽建议用:
“五术”察看风俗民情,“八计”考察地方官政绩,“三科”选拔才智出众的人才,“四赋”管理财政,“六德”安定疲困的人,“五要”精减官员。陆贽生逢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转衰之际,特别是“泾原之变”,德宗逃往奉天,陆贽从驾左右,“此时天下大乱,陆贽逐渐显露出他惊人的政务才能,机要汇总、军队调度、皇帝诏书、大臣奏章批复,他都游刃有余。”
“一日之内诏书数百,而陆贽才思敏捷,一挥而就”“莫不曲尽事情,中于机会”……史书对其才能不吝赞美。
贞元七年(791)陆贽拜兵部侍郎,次年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为宰相。
陆贽以天下为己任,自许“上不负天子,下不负所学”,执政期间,励精图治,指陈时弊。他向德宗建议,广开言路,善于纳谏,均节赋税,体恤农民,加强吏治,奖罚分明,求才贵广,考课贵精,文武并兴,农战兼务等主张,特别是在藩镇叛乱之时,他规劝德宗下罪己诏,力挽危局。
陆贽有《陆宣公集》(也叫《陆宣公翰苑集》)二十四卷流传于世,对后世影响颇深。
于能觉得,陆贽是中国古代十大名相之一,无论是治国安邦能力,还是个人学养品德,都得到后世高度赞扬,“他的《陆宣公翰苑集》,成为上至皇帝下至大臣的治国理政必读‘教材’,被誉为‘经世有用之言’‘昭昭然与金石不朽’‘有足为万世龟鉴者’。”
《新唐书》赞其思想“可为后世法”;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引用陆贽的议论多达三十九篇;苏轼说陆贽“才本王佐,学为帝师”,文辩智术“智如子房而文则过,辩如贾谊而术不疏”,“使德宗尽用其言,则贞观可得而复”;出生在嘉兴的宋孝宗更是陆宣公的“粉丝”,经常读陆贽的文章,常和大臣一起探讨陆贽思想,要求太子必须读陆贽文章。
于能说,“宋孝宗被史学家誉为南宋最有为的皇帝,应该也和他善于学习的精神分不开的。”
虽然陆贽“仕不遇时”,但其丰富的人生经历和经世思想充分体现嘉兴人“勤善和美,勇猛精进”的人文精神,所以,于能认为陆贽对嘉兴文化记忆有着举足轻重的代表性意义。
如何讲好宣公故事,于能觉得,一方面要大力宣传陆贽故事,让更多市民了解这位“上不负天子,下不负所学”的嘉兴名人,激发爱乡爱国情感,还要选注他的优秀文章或者段落,编辑成普及读本,更大范围地古为今用,弘扬其所包含的优秀文化传统。
另一方面也可适当恢复和宣公有关的历史遗迹,比如宣公桥、宣公祠、宣公书院等,现有宣公路也要改造利用好,“无锡有纪念陆贽的宣公祠,作为陆贽家乡的嘉兴反而连纪念陆宣公的祠、馆等都没有,实在说不过去。”
陆贽在嘉兴留下许多遗迹。东门外原有宣公书院,清代已不存。旧志记载,春波门西南一里南湖畔,有宣公读书台,光绪年间尚能看到“碑刻龟趺俱卧水中”。
宣公桥,相传是陆贽所建,宋张尧同《嘉禾百咏·宣公桥》诗:
只因悲少保,功业败垂成。
往往桥边客,今犹恨未平。
明朝有人考证,“桥在嘉兴治西。俗名庆丰桥。”
朱彝尊在《鸳鸯湖棹歌》中说“宣公桥南画鼓挝,酒船风幔拄鸦叉”,又注:“陆宣公桥在城东。”
宣公桥在宋朝就已经是南湖一景,陆蒙老《嘉禾八咏·宣公桥》有诗:
当时仓座倚鸿筹,清白堪封万户侯。
陵谷已非家世远,画桥依旧水东流。
1969年整治河道时,宣公桥被拆除。
“陆宣公族裔遍布江南,影响不凡,从前有‘江南无二陆’的说法,是说姓陆的都可以归属到陆宣公的名下。”陆明印象中,宣公祠原来在斜西街和安乐路交叉口,“”时被拆掉。“蛮可惜的。(宣公祠)南宋造起来的,陆宣公是有资格进文庙享受祭祀的。”
宣公祠始建于南宋建炎三年(1129),屡毁屡建,光绪三十三年(1907),由陆贽后裔陆鹤翔、陆颂襄等倡议重修,内有许多历代石刻。
“做宣公文章,可以把重点放在放鹤洲,陆宣公曾在此建宅园,养鹤放鹤,设放鹤亭,所以被称为鹤渚。可以在放鹤洲增加陆宣公元素,比如放置雕塑,有特色一点可以养鹤。”陆明介绍,江南文人喜欢养鹤。
陆机临刑前“叹曰:‘华亭鹤唳,岂可复闻乎!’”士大夫认为鹤品格高洁。另外,从“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也可看出,鹤是吉祥的象征。
养鹤也是嘉兴的传统,从陆机陆云到陆贽,直到明朝都能看到。当时城东有麟湖,有北山草堂,“多蓄鹤”,堂主沈棐更是号“百鹤”。“养鹤蛮好看的,训练好了,放飞出去,到西南湖,拍拍手,飞回来。多好看。有人来参观,可以解说陆宣公遗址,这是名副其实,陆宣公放鹤处的原址。”
目前,嘉兴城内尚有宣公路,环城河绿化带建有宣公亭,设有宣公雕像。今年7月,嘉兴火车站旁宣公弄区域提升改造已经热热闹闹地开始了。
当年一大代表们,从上海到嘉兴,出了火车站,走的就是宣公路、宣公桥,未来宣公弄区域将作为嘉兴火车站区块规划的一部分,成为重现“一大路”历史场景的一部分。
据嘉服集团嘉兴商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陆卫介绍,嘉兴火车站区块的改造中,大家所关注的宣公书院和宣公祠、宣公桥的元素如何体现,还在规划考虑中。
重建宣公桥,也为许多嘉兴地方文化学者频频提及。“唤醒嘉兴文化记忆”开篇报道中,崔泉森曾建议将东门桥(中山东桥)直接改名宣公桥,“前不久,嘉兴市地名办邀请我和一些嘉兴地名学者,讨论此事。”
--END
陆克文:精通中文,大学主修中国文化,上台后却打击中国
“我不是老外,我是老内。”在一次悉尼华人社团招待会上,一个人外国人曾这样说道。
他就是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因为精通汉语,在那次会上十分受华人欢迎。
他在众人的要求下,做了一次长达十分钟的汉语发言,幽默风趣间又不失对中国的亲近友好,惹得现场一阵阵掌声雷动。
陆克文此人擅长中文,熟知中国文化,是最懂中国的西方领导人之一。
一直以来,他都对中国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这种感情甚至也影响到他的子女。
他的女儿杰西卡对中国和中国文化很是向往,成年后和华人谈起了恋爱并且结了婚。
婚后两人还一起回到中国生活。在中国,杰西卡办了一家大名鼎鼎的网店,把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作为有名的“知中派”,陆克文会“亲中”吗?他和女儿杰西卡与中国有哪些故事?
初登政治舞台,陆克文与中国的不解之缘陆克文出生于1957年,在澳大利亚一个普通农户家庭长大。
在他年纪还小的时候,父亲就离开人世。
这之后,陆克文的母亲平日里省吃俭用,就为了把陆克文好好抚养长大。
她见陆克文喜欢读书,便花了一笔对于他们来说算是“巨款”的钱,给陆克文买了一本记载着中国文明的书。
陆克文果然一下就被书中的内容牢牢吸引住了,一个梦想在他心中扎了根。
他告诉母亲,他一定要努力,要存很多很多的钱。
他要在长大后漂洋过海去到中国,去亲眼看看那个延续了几千年文明的国家。
陆克文的确说到做到了,在他的童年以及青少年时期,他都比同龄人努力许多,学习成绩总是列在年级第一的位置。
他19岁时考入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学习他钟爱的中国历史,“陆克文”这个中文姓名就是在此期间取的。
结束了在澳大利亚的大学学习后,为了继续深造,他又辗转去到中国台湾,并在台湾师范大学进一步展开中文学习。
陆克文这几年对汉语、对中国相关知识的钻研学习没有白费。
等1981年他回到澳大利亚后,就迅速在外交部谋到一个好职位,从此开始了他颇为跌宕起伏的政治生涯。
而他因中文与政治结缘,就注定了在未来,在政治这条路上,会无可避免地与中国产生许多联系。
果然,入职外交部后没两年,陆克文就被派往北京,在澳大利亚驻中国大使馆负责分析中国政治经济形势。
那个时候是八十年代,中国正在经历经济的腾飞,这无疑给陆克文提供了大量机会去了解中国。
陆克文驻期结束返回澳大利亚后加入了澳大利亚工党。
此后,他的仕途可谓一帆风顺。
他在2001年成功成为外交部部长,又在之后顺利当选工党主席。
在澳大利亚政界,陆克文逐渐成了颇具影响力的人物,频频出席各种政治场合。
政治作秀场,陆克文关于中文的趣事因为擅长中文,并且到中国做过外交官,陆克文时常会受邀参加一些中国方面的活动。这当中就发生过一些趣事。
比如说,陆克文在任外交部长期间有缘参加过中国驻澳大使馆的春节活动。
他的这次受邀出席,就有个值得一提的小插曲。
陆克文的身份在当时的场合挺不一般,为了展现两国友好,我们的记者专门对陆克文做了一次采访。
这次采访非常有意思,记者按照惯例用英文对陆克文提问。
而陆克文呢,因为中文造诣太深,直接就用中文和记者交流了起来。
于是现场就变成了中国人在说英语,而澳大利亚人在说汉语,十分喜感。
还有一回,陆克文因工作需要在澳大利亚悉尼活动,正好赶上当地华人举办的一个招待会。
那时候华人们对他挺有好感,把他邀请到了现场。
陆克文在那里做了一场即兴中文演说,直接将现场气氛烘托到最高潮。
且听他开头第一句的自报家门:“我姓陆,名克文,请大家叫我陆克文。”俨然把自己当做一个中国人在做介绍。
演说足足持续了十分钟之久,大家非但没觉得冗长无聊,还听得津津有味,场上不时爆发出笑声掌声。
陆克文的中文流利且表达清晰,幽默感十足。他笑着对在场的华人说道:“我不是老外,我是老内。”
丝毫不把大家当外人不说,还尤其自来熟地希望大家也把他当做自己人。
又一次,陆克文到了北京,北京大学邀请他去做一次演讲。
在北京大学的演讲台上,陆克文又说出一句逗得众人开心不已的金句:“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老外说中国话。”
这么说了还不完,他又添了一句:“这可不是我说的,这是咱们中国的古话。”再次引起掌声雷鸣。
通过这几件事,我们不得不承认,这陆克文的中文功底的确是深厚。
甚至07年时,我们国家领导人还亲口夸赞过他的汉语不错。
那时陆克文在澳大利亚的政治地位已经上升到一定高度。在一次峰会上,他因为擅长中文,也不用翻译就和我国领导人聊了起来。
最后不仅被我国领导人评价汉语不错,还被称赞很了解中国。
不过我们都知道,在西方国家,政治往往就是一场作秀。每一张演讲台,每一个宴会厅,都不过是政治家们表演的舞台。
陆克文“知中”,却始终不是“亲中”。
那些关于中国的幽默风趣又透着亲切的发言,永远都有他的政治目的在里面,而这些目的又都与利益相关。
他可以为了某些利益对中国对华人示好,也可以因为利益相悖马上翻脸不认人。
两面不讨好,对中态度的反复变化澳大利亚是一个的国家,陆克文作为澳大利亚的政治家,他的政治立场当然也会倒向美国。
必要时,为了美国背刺中国他自然也做得出来。这种事情,我们甚至都不用太过大惊小怪。
2007年,陆克文到达权力的顶峰,成功当选那一届的澳大利亚总理。
担任总理一职后,陆克文最先走入大家视野的政治事件竟然是对美国的讨好。
在几个月后的北约首脑峰会上,陆克文与其他各国领导人相见均是用握手礼以示友好。
但等他遇到美国布什总统时,却是举起手颇为恭敬地行了一个礼。
在这种全球瞩目的重大场合,陆克文不顾国家形象,迫不及待表明自己的对美态度,低声下气的样子着实难看。
也难怪在媒体将此事报道出来后,遭到了澳大利亚人的一通愤然指责。
经过这些年的一些,我们差不多都看明白了,“”往往意味着“”。
陆克文这个常常将“了解中国”,“喜欢中国”挂在口中的人,在成为总理后又做了些什么呢?
2009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中国与澳大利亚就进出口事宜进行协商谈判,结果各方面都难以达成一致。
陆克文因为中国态度强硬没法获取更多的利益,大骂中国道:“中国要搞死我们!”
也是这一年,美国试图在我国新疆制造,作为派的陆克文也参与了进去。
他公然邀请领袖前往澳大利亚。
甚至承诺他们会在澳大利亚墨尔本的电影节上预留一段时间,供领袖面向全世界播放新疆相关的纪录片。
当中国对此进行质问时,陆克文回答地堂而皇之:“我有权这么做。”
陆克文为了实现自己对美效忠,打击中国的政治目的,不仅玷污了电影艺术,也大大伤害了两国感情。
而且,陆克文这种一会儿好一会儿差的态度是真的两面不讨好。
中国人民觉得他,澳大利亚的人又觉得他“身着中山装”,是中国的使者。
直到2010年,陆克文在澳大利亚政界经历了起起伏伏,逐渐退出政坛后,他那种忽好忽坏的对中态度才发生改变。
没有了政治上的压力,他好像也忘了曾经的龃龉,又开始在公开场合称赞起中国。
他倒是也实话实说出自己的见解:“中国政府的成绩有目共睹,中国的经济在快速增长,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大幅提升。”
陆克文还在微博上注册了账号,努力更新着自己的动态,已然又开始当起了中国人民的“老内”。
我们不对陆克文是否真心实意喜欢中国做怀疑,但对于他后面那一系列地高调示好我们也难免疑惑是否别有目的。
要知道,陆克文的女儿嫁给了华人,还在中国开起了网店。
陆克文的亲中表现无疑对女儿的生意产生很大影响。
女儿嫁华人,成中国大牌网店店主陆克文的女儿杰西卡,中文名延续了陆克文中文名的姓氏,叫陆杰喜。
陆克文会因为政治立场对中国态度摇摆不定,远离政坛的陆杰喜倒不用那么复杂。
她从小受父亲影响,十分喜欢中国文化,并且因此与澳籍华裔谢若谷相识相知相爱。
谢若谷祖籍广东潮汕,移民澳大利亚后,也算没有忘了本。
他在心底对中国仍旧很有归属感,会说潮汕话也喜欢潮汕文化,自然,他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也不少。
陆杰喜与谢若谷同是昆士兰大学法律专业的学生,因为对中国的特殊感情,两人在一起总有聊不完的话题。
很快他们谈起了恋爱,而且感情稳定。
毕业后不久,也就是2007年,两人正式步入婚姻殿堂。
陆杰喜对谢若谷的中式家庭适应得很快,虽说婚礼是西式的,但陆杰喜也学着像传统中国媳妇一样向公公婆婆敬起了茶。
婚后不久,这对夫妇就因丈夫的工作调动前往北京。
陆杰喜虽然不舍自己的家乡,但对即将到来的在中国的新生活也感到欣喜。这是她心心念念已久的国家。
因为对中国感兴趣,陆杰喜了解中国的同时普通话也学得很不错。
她到中国后除了惊异于中国的发展竟然如此之快外,倒也一切感觉良好,生活和工作都融入得相当之快。
就这样过了几年后,两人在2012年迎来女儿的出生。
孩子的外公陆克文激动不已,在微博上分享自己家里这个喜讯:“我现在是陆外公了,我有了外孙女……”
女儿的到来,是陆杰喜日后开网店的一个开端。
陆杰喜和谢若谷作为孩子的父母,十分重视孩子的健康问题。吃的喝的以及穿的用的,他们都想给孩子最好的。
而那个时候中国的母婴产品并不能让这对夫妇放心。
陆杰喜为了让女儿用上天然无害的有机产品,便决定千里迢迢从澳大利亚将需要的物品带回北京。
每回一次回澳大利亚,陆杰喜都会采购大包小包,有时候买多了消耗不掉的就送给中国那些有孩子的朋友。
久而久之,这些中国朋友每次得知陆杰喜要去澳大利亚,都会提前列出自己家需要的物品,让陆杰喜代为购买。
这就是早期的“代购”。
这让陆杰喜产生了一个想法,自己为何不将这些“代购”做成生意呢?
那时候中国电商正火遍大江南北,家家户户都乐于在网上买点东西。
加上陆杰喜与父亲一样,都十分看好中国的经济发展,她作出决定:乘上网购发展的东风,开一家澳洲特产代购网店!
为此,作为前总理的父亲陆克文还发挥了一把他的名人效应。
他带上女儿与阿里巴巴总裁马云见了一面,为女儿之后的生意造足了势。
陆杰喜的网店办得确实不错,她对接的澳洲厂商都是知名品牌,为许多想买放心产品的中国父母提供了方便。
到2015年,这门生意已经有了专门的运营团队,订单源源不断。
可以说,中国的发展成就了陆杰喜的事业。
结语陆杰喜的成功有时代的因素,也离不开她的努力,当然也少不了陆克文的从中助力。
只不过陆克文此人赚钱归赚钱,一谈到政治问题又随时可能是另一副嘴脸。
2021年5月,陆克文接受英国的采访,竟然公开号召:
“各国应联合起来反对中国增长的经济与地缘政治压迫。”而且他还表示自己从未亲近过任何一个国家。
陆克文的这番发言虽说来得猝不及防,但想必大家对西方政客的这种变脸已经早有心理准备。
懂中国不一定亲中国,对于那些作秀,我们也不必介怀,看看就好。
-完-
作者 | 羽雪
编辑 | 阿琰
编辑 | 不误小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