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旅游领跑海洋经济
在海南陵水,游客体验滑翔伞运动,从空中俯瞰海岛美景。 李 民摄(人民视觉)
游客在山东省日照万平口风景区海上游玩。 李 青摄(人民视觉)
滨海旅游业持续较快增长,2019年实现增加值18086亿元,比上年增长9.3%,发展模式呈现生态化和多元化,滨海旅游业正在领跑海洋经济。
据自然资源部发布的《2019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显示:2019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89415亿元,比上年增长6.2%。海洋经济结构持续优化,海洋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海洋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2%、35.8%和60.0%。滨海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海洋渔业作为海洋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其增加值占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0.6%、18.0%和13.2%。
资源丰富市场庞大
暑期来临,海南三亚的海岛游、体育游、亲子游等呈现强劲复苏的态势。广东汕头南澳岛迎来大批自驾游客。众多游客前往惠州的黄金海岸、巽寮湾等景区清凉度夏。滨海旅游在盛夏活力四射,成为许多人出游的首选。
海洋是最富吸引力的旅游资源之一。生命开始于海洋,人类对海洋有一种先天的亲近感。厦门大学旅游管理与规划研究所主任林德荣介绍,滨海旅游业是以海岸带为依托,以海水、阳光、沙滩为主要内容,为满足人们的精神和物质需求而进行的海洋游览、娱乐、体育和疗养等活动,包括沿海地区的城市建设、商务活动等与旅游活动相关的食、住、行、游、购、娱等诸要素所形成的综合产业。
中国大陆海岸线长1.8万多公里,拥有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海岛7300多个。特有的地貌特征、复杂的生态系统、广阔的海域空间等为滨海旅游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此外,海洋文化具有开放性和多样性,沿海地区的文化艺术、风俗习惯都是滨海旅游独有的人文资源。
中国旅游研究院副院长唐晓云告诉记者:“中国发展滨海旅游具有较为突出的资源和市场优势。渤海湾、长三角、珠三角、海峡西岸和海南五个区域的滨海旅游活跃,沿海分布着天津、秦皇岛、青岛、上海、厦门、三亚等主要旅游城市,既是重要的旅游客源地,也是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同时,中国国内游有60亿人次的市场规模,且需求正在向品质化、休闲化发展,休闲度假人数增长快,滨海旅游具备坚实的资源和巨大的市场。”
活力强劲成为支柱
海洋旅游业实有企业基数大、增长快,连续5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国家海洋信息中心主任何广顺在解读《2019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时谈到,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涉海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释放。
近年来,沿海地区的滨海旅游呈现强劲发展态势。2018年,浙q江海岛地区接待游客接近1亿人次,总收入超过1500亿元。滨海旅游成为浙江海洋经济新亮点。《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20)》显示,2019年广东海洋生产总值在全国率先突破2万亿元,海洋生产总值连续25年位居全国首位。海洋旅游业、海洋化工业、海洋交通运输业增加值分别达到3581亿元、832亿元、737亿元,海洋旅游业遥遥领先。
唐晓云认为,滨海旅游成为海洋经济的支柱产业有多方面原因,一是东部地区分布着中国主要的经济大省,大部分城市的滨海旅游休闲需求旺盛。二是滨海旅游内涵广泛,基本覆盖了海滨、海上、海下、近海、远洋等发展空间,产业的综合带动力强。
滨海旅游日益成为旅游消费的新热点。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滨海旅游业已形成包括海洋观光游览、休闲娱乐、度假住宿、体育运动、海底休闲、低空飞行、邮轮游艇等立体式的旅游产品体系。目前最受欢迎的滨海旅游业态包括:公共海滩、海洋主题公园、滨海度假酒店、海上运动项目、夜市和酒吧街等。
“滨海旅游的休闲度假属性强,游客过夜率高,便于发育出完善的旅游消费业态,不仅带来高客流量,还能实现较高的客单价,具有很强的消费带动作用。”中国旅游协会旅游营销分会副会长、中青旅联科公关顾问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葛磊认为。
潜力巨大创新转型
海洋经济前景广阔。滨海旅游业作为其重要支柱,更是潜力巨大。海岛度假、邮轮旅游、海洋运动旅游、海洋文化旅游等新型滨海旅游产品正引领着旅游经济和海洋经济的发展。滨海旅游正在成为建设海洋生态文明、实现兴海富民以及推动海洋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增长点。
当下,旅游业正面临疫情防控常态化、旅游消费需求品质提升、旅游消费方式多样化,旅游产品智慧化的发展趋势。林德荣认为,要保持滨海旅游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是必由之路,尤其是发展模式、体制机制、经营理念和服务意识与服务手段等方面的创新。
唐晓云认为,滨海旅游业要实现持续高质量发展,首先要加强海洋旅游资源保护。其次要大力推动包含体育、医疗、美食、会展、渔业、生物技术、装备制造等在内的“滨海旅游 ”的多行业融合,以推进滨海旅游产品体系升级,推动形成符合国民休闲需求的滨海旅游新格局。
在葛磊看来,疫情之后,生态红利会逐渐释放,人们更加渴望亲近大自然,尤其是海洋。对于滨海旅游而言,一方面要把握旅游消费心理对于陪伴、健康、减压的诉求,给予游客更用心的服务体验;另一方面要适应消费升级需求,着力打造滨海旅游在亲子、研学、婚拍、户外、会展、康养等领域的产品深耕,持续推动滨海旅游的高质量转型。
在这片生命禁区,这群汉子以爱的名义坚守
欢迎大家阅读“景德镇南河公安”头条号。如果您喜欢本头条号发布的文章,还可点击左上角关注我的头条号,每天都有精彩文章推荐。
西北向西,屹立着巍巍喀喇昆仑山。从空中俯瞰,达坂高耸入云,冰河交错密布。这里是“高寒极地”“生命禁区”,也是边防官兵不竭的精神之源。
那些带着诗意的哨所名字掩盖不了这里残酷的自然现实——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六月雪花飘、四季穿棉袄,风吹石头跑、氧气吃不饱。
有人说,喀喇昆仑高原守防的日子太艰苦,即使躺着也是一种奉献。然而,沉默的喀喇昆仑高原依旧以她独特的魅力,牵绊着一代代守防官兵的心。
新疆军区某边防连驻守的哨所,被地质学家称为“永冻层”,连野生动物都很少踏足。真正留下足迹的,是守卫在这里的边防军人。坚守,是一代代哨所官兵不变的选择。一批批铁心戍边的官兵正在用青春和热血书写着喀喇昆仑精神的崭新篇章。
坚守,以爱的名义
■温莎莎 解放军报特约通讯员 汤文元 牛德龙
节日期间,边防连官兵为祖国送上祝福。
那条河:交融着关于生命的爱与敬畏
“砰,砰!”冰块在斧子的不断敲击下碎裂成一盆冰疙瘩。简单擦拭后,炊事班班长王晓康小心翼翼地把碎冰放入高压锅。这一天是农历冬至,一番忙碌后,化冰的水将变成官兵们碗里热乎乎的饺子汤。
这里山高路陡,山下的水运不上来,唯一的水源来自距离哨所20多公里的一条河。夏天雪融后汇成河,官兵们取水装进袋子,徒步运回营区储备起来。待到天冷,袋子里的水冻结成冰,冬防期间的生活用水才有了着落。
吃水靠破冰。冬日里的清晨,哨所的宁静总是被斧子“劈”开的。有例外时,官兵们就知道,冰用完了。
那年冬防期间,用水量较多,存储的5000袋冰块,还没到开山期就见底了。王晓康带着几名战友来到已结冰的那条河边,决定用钢钎和大锤破冰取水。
一锤又一锤,冰碴四溅,10厘米、20厘米、30厘米……
冰面顽固结实。在这里,空气的含氧量仅为平原地区的40%,凿了一会儿,战友们都开始大口喘气。休息时,王晓康跪在冰面上听下面的水流声。
“有水,这儿有水!”听到王晓康兴奋的叫喊声,战友们赶紧聚过来拿起大锤拼命凿。绝望的尽头,终于看到了希望。看着水从冰面上一股股涌出来,王晓康哇地哭了出来,双手捧着涌出的河水,尝了一口说:“甜,真甜。”
这条河,交织着关于生命的爱与敬畏。战友们热爱它,它孕育了整个哨所的生命;战友们却不得不敬畏它——这巡逻路上的冰河,冷峻地告诫人们生命的脆弱。
“冬天结了冰,我们可以从冰面上走。夏天水比较深,需要穿雨裤趟水过河。”那条河在张鹏飞的心里留下了阴影,他曾险些被河水吞噬掉。
去年8月,积雪融化,河面看起来流速缓慢,巡逻队员决定趟水过河。张鹏飞系上安全绳上前探路,脚刚伸进水里,一股凉气直抵头皮。走到河中间时,急促的暗流灌进了他的雨裤,他瞬间被河水吞没。岸上的战友死死地拽着安全绳,用尽全力才把他从冰河的撕咬中拔了出来。
冰河上没有桥梁。一次巡逻时,巴依尔趴在一块大石头上,让战友们踩着他的后背过河。在战场上把后背交给战友,意味着信任;在这里,是生存的希望。
巴依尔身体素质在全团数一数二,那时谁都不会想到,他强壮的身躯,竟会如山崩一样瞬间塌下来。后来,他先是出现头痛胸闷等常见的高原病,第3天开始恶化,送进抢救室后就再没醒过来。
“前几天看他还好好的,突然通知我,人没了。”连长于少林几天吃不下饭,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默默流泪。后来他意识到不能再这样下去了,自己先垮了,战士们该怎么办?他把床铺搬到班里,忍着悲恸安抚战士们的情绪。
巴依尔的父亲已是两鬓斑白。追悼会上,这位老父亲在儿子微笑的遗像前哭得肝肠寸断。结束后,他找到团领导,为儿子交了最后一个月的党费。
海拔4280米的康西瓦烈士陵园在皑皑雪山的簇拥下庄严而肃穆。一块新的墓碑竖立在寒风里,刻着逝者的名字:叶尔登巴依尔·红尔。
他是陵园的第117位逝者,卒年23岁,还没来得及谈一场恋爱。
巡逻路上,干部背着战士趟过冰河。
那道坡:检验好汉的精神高地
巡逻路上,官兵们踏出的每一步,一次次地描摹着地图上祖国边境线的轮廓,老兵们说:“我们走得越扎实,边境线就越清晰。”
这一条条巡逻路,犹如祖国滚烫血液系统中的毛细血管。“好汉坡”是这些“毛细血管”里,最为战友们熟知的一条。这道险坡原本被称作“绝望坡”,后来大家觉得这个名字太消极,于是改名“好汉坡”。
攀爬“好汉坡”,先要走过一处官兵踩出来的羊肠小道。小道之险在于石头,奇岩怪石相叠互倚,如同风在这里砌了一块块惊心动魄的雕塑。巡逻人不敢仰望,小心翼翼迈好脚下的每一步。
“好汉坡”一共有3个坡,站在第一个坡下面看不见第2个坡,登上第2个坡时由于视野骤然开阔,感觉第3个坡就在眼前,可是走很久都难以到达。
严寒缺氧的条件下,官兵们的体力消耗特别大。走在这条道上,左边是山,右边是陡坡,脚下雪滑,稍不留神就会坠坡而下。
一年冬天,陡坡上结了冰,孙志国手拿冰镐边爬边刨,刨下来的冰块碰撞着冰川往下坠。他在前面开路,刨出能踩稳的地方,后面的战士亦步亦趋跟着爬。风如刀片,夹着碎冰碴子从四面八方兜脸削过来,官兵们忍痛瞪着眼睛盯着前面的路,丝毫不敢大意。
袁郭鹏从这里掉下去过,幸而只是倒栽到了一米深的雪里,战士们硬生生把他拔了出来,他脸上被冰碴子划了好几道口子。
最后700米的斜坡堪称“绝顶”,坡度有60度,直达冰川顶部。这是整个巡逻途中最难爬的一段,皑皑不绝一仰难尽的气势压得人呼吸困难,心寒眸酸。每当走到这段陡坡时,战友们的体力几近耗完,唯一的办法是“上坡莫望顶”。
这绝顶,也是守防人的精神高地。
“一想到自己踩在祖国最高的边防线上,心里就很带劲儿,不上好汉坡,绝对体会不到这种感觉。”孙志国说,他心里的那种“带劲儿”,源自挑战极限后的自豪感。
返回前,巡逻官兵总会缓缓展开国旗,朝着祖国的心脏——北京的方向庄严敬礼。“当把脚印踏在这坡顶,你会由衷地感觉自己和祖国连在一起了。”杜海兵说。
这种自豪感,是每一个守防人平凡的英雄梦。心怀英雄梦,死有时并不可怕。
巡逻途中,官兵们所有的力气都用在了走路与呼吸上。“生无可恋”的感受时时侵袭着他们,在最累的时候,甚至感觉活着比死都难受。
“再不想走第二遍!”许多人巡逻后都会这么说,但当再次巡逻的时候,大家又抢着争取这个受苦的机会。“那种自豪感会上瘾!”他们说。
于少林担任连长期间,平均每月巡逻100公里以上。2014年的一天,他带领一支巡逻队出发。返途中,天降大雪,渐渐淹没了他们的膝盖。战友们一踩一个深坑,一脚一脚往前拔着走。实在走不动了,他们就咬牙往前爬。爬出雪海,他们互相搀扶着蹒跚着才挪回了营区。
“那时候真的就剩一口气了,大家挺过来后,成了生死之交。”于少林说。
一起经历生死,恐惧与勇敢——两种决然相反的特质,就这样奇妙地融合在了这群边防战士的身上。
袁郭鹏退伍前,最大的心愿是再去经历一次巡逻:“就这样离开总觉得心里放不下。”他两次提交书面申请,两次被退回。第3次,他流着泪苦苦相求,连队才同意。
马双喜心里也放不下。退役后,他报考了留疆党校,在距离哨卡最近的县城当了一名人民警察,用另一种方式守着祖国,守着这片令他自豪而难忘的土地。
巡逻途中,班长为新兵包扎伤口。牛德龙 摄
那位军嫂:“如果再给我一个机会,我会抱抱他”
在这片寂寥的生命禁区,爱——总是以各种名义让这群汉子坚守下去。
于少林新兵入伍后一直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哨所服役。他是战士们公认的创造了高原戍边奇迹的人。
再硬气的汉子,心里也有柔软得一碰就疼的地方。与妻子结婚后,没度几天蜜月,于少林就要启程返回部队。“媳妇哭得稀里哗啦的。”于少林说,后来因为工作忙,他连儿子的出生也没能赶上。与战友们说起这些,于少林总会将头转向一边。
杜海兵口袋里揣着一张全家福——4岁大的儿子摆出奥特曼的动作,妻子依偎在自己身边。
他已经一年没回家了。两个月前大雪封山初期,连队在位人员少,他找到指导员表示愿意守完冬防再休假。想家时,就拿出这张全家福看一看、摸一摸。杜海兵的妻子一直想来哨所看看,杜海兵找各种理由没让她来,怕她看了心疼。
2017年,指导员亓凤阳的妻子谭杨不顾丈夫的劝阻,上山来看他,战友们郑重地列队相迎,谭杨与他们挨个拥抱。这是该边防连组建以来迎来的第一位军嫂。
夫妻俩已经7个多月没见面了。两人紧紧相拥,热泪盈眶。谭杨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来到和田后,与亓凤阳相识。婚后不久,亓凤阳就带领换防部队进驻该边防连。
“一定要去趟昆仑山,看看丈夫和那里的守防官兵!”谭杨与家属院的姐妹们聊天时下定决心。她知道必须把身体练强壮,再等待时机上山,每天早晚坚持跑5公里,跑烂了3双鞋,体重也由80多公斤降到了55公斤。
边防团领导了解情况后,专门发函给谭杨所在单位,派专车送她上山。她带了几份肯德基的全家桶,还没到山上已经凉透了。战友们品尝着这城市的味道,仍然津津有味:“太久太久没吃到过了。”
守防的人和城市隔绝久了,再回到城市,整个人常常是“傻愣”的。
杜海兵有次休假乘飞机回家。家乡地铁机场线通了,他图个新鲜,想去体验一下。到了地铁站,他完全不懂怎么操作,就傻站在人流里,最后还是一个小伙子帮忙才买上了票。
一位老士官被家人安排相亲,“见了女方,手脚都不知道往哪搁。”后来女方发消息给他,说是和自己心目中的军人形象不大一样。
的确难以将“威风凛凛”这个词和这里的戍边人联系在一起。常年不和“外面的人”交往,他们的举手投足仿佛都要慢半拍。
谭杨要下山了,离开前转身朝着送她的战友们深深鞠了一躬:“谢谢你们!”登上车,她从车窗往外看,不少战友竟啜泣起来。
藏在西北的角落里,常年守防,却很少有人知道他们,突然得到“外面人”的认同甚至感激,心里是自豪也是酸楚的。
谭杨说她最后悔的一件事情,是一次亓凤阳要上前线哨所的时候,自己和他吵了一架。她憋了几年的委屈没忍住,一泻而出。亓凤阳没有怼回去,话像是噎在了嗓子里。
“那时候看着他离开的背影,像个无助的孩子。现在想起来特别心疼。”说到这里,她非常后悔:“如果再给我一个机会,我会抱抱他。”
“有多少憔悴,也有多少美丽;真正的军人,你扑向了风雨,我是你家中,最平安的消息……”谭杨说,她最喜欢这首军歌《妻子》,丈夫的平安,也是她最希望得到的消息。
在这里,与家人通消息并不容易。手机信号遍及全国各个角落,这里却是被“遗忘”的一处。只有到200公里外的地方,才能触及到手机信号的“尾巴”。
哨所每10天要派车去兵站取一次给养,于是大家轮流押车,到了那里就可以给家人通个电话。打电话最要紧的事情是报平安,多少天不通话,家人的心就悬着多少天。
电话里不能说的话,都被夜幕星辰听见了。一个年轻战士的奶奶离世了,大雪封山,他出不去,“一到晚上就想她,我就对着外面的雪山大喊,‘奶奶,对不起’”。
电话里不能流的泪,都被冷风亲吻了。一位年长士官接到妻子的电话,说儿子高烧,一直喊爸爸。他蹲在外面大哭了一场,再面对战友,依然是一副笑脸。
那些无言的战友:与勇敢的人站在一起
哨所一年四季荒芜,灰与白是这里的主色调。
一个在这里服役满两年的义务兵休假回家后,下车看到满是野草的土地,当场就趴在地上,与鲜艳的色彩融为一体。
部队有“加餐”一说,每周会有一顿饭加几个肉菜。在这里,加餐和肉没多大关系。要是有一顿饭里突然出现了绿油油的蔬菜,官兵们一定会先好好观赏,再去细细品味。
“要不种盆花试试?”段天词突发奇想,战友们虽然觉得不会那么容易,但也都愿意试试。从娇弱的月季花到顽强的仙人掌,他们“试尽百草”,没有一盆能活下来。
屡试不成,种花便成了一种执念。官兵们每次休假、出差回来,哪怕行李再多,都要想办法带上一些花籽、菜籽和绿色植物,一年又一年,从未放弃。
绿萝遇水即活,生命力极为顽强,有“生命之花”的美誉。2017年3月,段天词休假结束后,特意从集市上买了5盆绿萝带上哨所。
百般呵护,精心照料,哨所战友对它们的关心简直比得上对待初恋女友,可最终还是没能将它们留住——5盆绿萝不到4天就蔫了3盆,一周后只剩1盆奄奄一息。
李明杰突发奇想:用维生素片配成营养液浇灌。奇迹出现了,这盆就要断气的绿萝竟然起死回生了,而且越长越茂盛。
有次巡逻,一位新兵留守。他看这一天屋外有阳光,就把绿萝抱出去晒太阳。一个多小时后,天色大变,雪花开始往下飘。他只顾担心战友巡逻安全,竟忘了把绿萝抱回来。等想起来,绿萝已经被冻成了“白萝”。
“内疚得很,要是那绿萝死了,我真不知道怎么跟大伙交代。”幸而那绿萝又活过来了。虽非血肉之躯,这绿萝却坚强地与勇敢的人站在一起。
在这里,守防人还有一位特殊的战友——“虎子”。
“它是我们的兄弟。”建哨所之初,兄弟连队把一条狗送给了连队。魏武是连队的军犬训导员,他给它取了这个名字,并用训练军犬的方式来训练它。最终,“虎子”成了一条合格的军犬,也成为了战友们巡逻路上的好帮手。
每次巡逻,“虎子”兴致都很高,兴高采烈地第一个窜上车;巡逻路上,谁走不动了,就把“虎子”叫到身边,拽着它的尾巴走;途中小憩,战友们都会把好吃的留给它。
“虎子”也有不听话的时候。
2013年11月,退伍老兵乘车下山,“虎子”一直狂奔在车后。驾驶员把车开得更快,料想它跟不上可能就不跟了。谁知,“虎子”却死死地追在后面,中途经过好几处水沟,身子被刺骨的冰水浸透了,也没有停下脚步。
在一处下坡,“虎子”前腿一软,重重地摔在路上,滚出五六米远。车厢内的老兵赶忙喊:“停车、停车、快停车……”
车还没有停稳,老兵就跳下车子。“虎子”看到老兵,一个翻身就向着老兵奔过去。老兵欧学军抱住“虎子”,发现它左后腿不敢着地,在流血。他的眼眶瞬间湿润了。
车辆返回营区把“虎子”送回哨卡,官兵们将它关进犬舍。老兵王胜抚摸着它说:“‘虎子’别怕!”。
“虎子”意识到老兵又要走了,猛地在犬舍里上蹿下跳,像疯了一样,发出狼一样的叫声。听说,狗这样嚎叫是在哭泣。
2014年6月的一天,“虎子”和战友们一同去一处冰湖取水。准备开车返回时,汽车却怎么也发动不了。冻得实在没办法,七八个人抱成一团挤在驾驶室里取暖。
官兵们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想让“虎子”回连队报信。他们摸了摸“虎子”的头,又指了指连队的方向。“虎子”像是听懂了一样,狂奔而去。一个半小时后,营救的队伍终于赶到。
“虎子”却累倒了,在雪地里蜷缩着不停地抽搐。战士们忙搬出氧气袋绑在它嘴上。过了好久,它才苏醒过来。
就在那天夜里,它来到老营房旁,趴在雪里再也没能醒过来。官兵们只是心里痛,却再也没有人敢大声呼喊“虎子”的名字。
他们怕止不住地哭。
本文刊于6月12日解放军报05版
来源:解放军报微信发布
人民日报记者武汉调查:平凡的人们,争相做着不平凡的事
引子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突如其来。
非常之举阻击非常之疫。1月23日,农历腊月二十九凌晨两点,武汉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第1号通告:自1月23日10时起,全市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暂停运营;无特殊原因,市民不要离开武汉;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暂时关闭。
往日“九省通衢”的武汉,这些天来不复平日的熙熙攘攘,留在武汉的900多万人,日常生活突然改变。
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武汉市民携手相助,同舟共济。
许许多多感人故事,在这座城市演绎。
大年三十,志愿者服务车队成立,迄今已免费接送上千名医护人员;
正月初二,一批农民工火速抵达雷神山医院建设工地,日夜奋战;
正月初三,许多市民唱起了《我和我的祖国》,并一次次高喊“武汉,加油!武汉,加油!”
正月初四,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急救中心护士郭琴,患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痊愈后,返回工作岗位……
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正如总书记所强调的,在中国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这是我们的家园,我们守护她!纵有千难万险,武汉市民正同心协力战疫情。
1月27日,武汉市民和外卖代购小哥在一家超市选购商品。新华社记者 熊琦摄
选择留守
“不出门,就是要切断传播途径,也就是为武汉抗击疫情作贡献”
1月23日凌晨两点,手机上跳出一条“离汉通道暂时关闭”的新闻,让武汉市民柳安有点发蒙,“第一反应,脑子里一片空白”。
走还是留?柳安辗转反侧,彻夜难眠。
天一亮,他就跟妻子商量:“离开武汉,风险还能小一点。”
“机场、火车站都关闭了,要是开车去姐姐家得十几个小时,爸妈年纪大了,哪经得起折腾?”妻子顾虑重重。
“就在武汉待着吧,咱们不走。”两口子正商议着,柳安的父亲插话,“家里米面油菜都不缺,我早都备下了,这几天我们不用出门。”
“那就不走了。”柳安嘴上这么说,一颗心却始终悬着,“千万不要有事。”
像柳安这样的留守者,武汉全市有900多万人。
家住江岸区的张蔷,原本计划带家人出国旅游,“机票、酒店,赶紧都退了。”
待缓过神儿来,她赶紧和丈夫出门采购生活用品。超市里人很多,几乎每个人都戴着口罩,许多人不看价格就把菜往篮子里装。
听说隔壁小区已经有了确诊病例,张蔷心里高度警惕。回到小区,夫妻俩没有直接进门,而是先用酒精互相喷了一遍,又在车库待了十几分钟。
除夕夜,柳安、张蔷两家人的年夜饭几无二致。
“没做几个菜,简单吃点就睡了。”柳安说,从前除夕,母亲会做一大桌子菜,不善饮酒的父亲也要多喝两杯。
当晚,张蔷一家人仔细讨论了疫情应对和接下来的生活。意见一致:都待在家里,决不出门。吃完年夜饭,全家人围在电视机前看春晚。张蔷说:“央视几位主持人朗诵的《爱是桥梁》,让我们全家人都落了泪。”
正月初一,柳安睡到将近中午。往年这个时候,一家人应该是串门拜年、逛江滩、手机抢红包,如今只能窝在家里。柳安说:“不出门,就是要切断传播途径,也就是为武汉抗击疫情作贡献。”
2月1日,武汉市江岸区劳动街长江委社区党员志愿者,到居民楼喷洒消毒药水。周国强摄(人民视觉)
逆行的人
“没有医生辛苦付出,就没有老百姓的健康平安。我能力小,只能送点菜”
1月23日,星期四。武汉儿童医院呼吸内科医生董宗祈像往常一样,开动电动轮椅,去门诊部上班。虽然已86岁高龄,但他每周四上午半天的门诊雷打不动。为了不让患儿久等,董宗祈8点不到就进了诊室。
“董主任,伢这几天一直咳嗽,吃了药也不见好。”孙子患有慢性咳嗽,之前一直找董医生看,陪诊的张奶奶有些着急。“这几天蛮冷,伢又受寒了,已经咳了好几天。”
“没么事,就是普通感冒,不要慌。”董宗祈挺直了腰杆,拿着片子向张奶奶解释。
疫情当前,董宗祈全副武装,口罩、头套、护目镜一个不落。董宗祈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长时间戴口罩会让他憋得很难受。防护服是一次性的,上一次厕所就要换一套。为了节省专业防护物资,董宗祈和同事们都很少喝水。
一直忙到中午12点多,终于把26个预约号全部看完,董宗祈这才长舒一口气。非常时期,家人都劝他暂停坐诊。董宗祈则说:“你们怕个么事?我是医生,也是党员,这个时候不上谁上?”
董宗祈家离单位近,但更多的医务人员并非如此。全市公共交通暂停运营,大量医生护士的出行成了难题。
大年三十,武汉市民赵阳想着该为防控疫情做点什么,于是发了一条微信朋友圈信息:“我住江岸区后湖附近,附近医院有需要的朋友可以顺路接送。”
这条信息被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的一位护士看到,她把赵阳拉进了自己医院的一个微信群。除夕当晚,其他人还在家看春晚,赵阳已跑了3趟车,接送了3位护士回家。
慢慢地,微信群里加入了更多需要用车的医护人员,范围也不再限于后湖片区。虽然有几个朋友加入了接送队伍,但远远不能满足约车需求。忙不过来,赵阳又发了第二条朋友圈信息:“有志愿者愿意一起接送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吗?”
让他压根没想到的是,不到10个小时,参与者上千人。从开始只能接送一家医院50多名医护人员的微信群,很快就扩大到服务汉口、武昌、汉阳三镇医院的多个微信群。为让车主休息,群里还有专门帮助调度车辆的志愿者。
赵阳说,这些天他很累,但很欣慰。虽然他们中的很多人从未谋面,但因防控疫情成了并肩作战的好兄弟。“我们车队有名字了,叫‘武汉不怂’。想对医生护士们说,你们守护我们,我们来守护你们。”
自除夕开始,全国多地医疗队纷纷驰援武汉。
1月27日傍晚,东西湖区菜农秦大安骑着电动三轮车,终于到达国家中医医疗队、上海医疗救援队、陆军军医大学医疗救援队驻地。车上,是满满当当的小白菜和大葱。
从电视上看到外地医疗专家支援武汉后,秦大安把自家菜园子的蔬菜摘了一堆,又从其他种菜乡亲手里买了一些,独自前去送菜。因为不熟悉路,又不会用导航,40多公里的路,他花了3个多小时才到。
卸货时,酒店工作人员汪凯注意到,秦大安的左手几乎没有手指。“这是以前打工的时候伤到的,是医生保住了我的胳膊。”秦大安说,从那之后,他一直特别尊敬医生,“没有医生辛苦付出,就没有老百姓的健康平安。我能力小,只能送点菜。”
“秦师傅搬完菜就走了,我们给他菜钱,他说什么都不肯收。”汪凯说,正月初五,秦大安又送来一车菜心,前后足足2000多斤。
像秦大安一样平凡的人们,在这一刻争相做着不平凡的事。
1月25日,正月初一,武汉决定建设雷神山医院。接到任务后,万中建筑劳务有限公司董事长葛天才立即在工作群发布信息:抢建医院需要工人,各项目经理都联系一下工人班组。因为担心招不到工,葛天才还特地强调:工钱不是问题!
“我报名,连我们管理人员都可以当工人。”“我可以喊来6个大工、2个小工,什么地方集合?什么时候出发?”……
没想到,一呼百应!
第二天下午1点,60名工人集结完毕。下午4时许,这群汉子抵达雷神山医院建设现场。
刚放下行李,工人们就开始清理现场。“我们接到的任务,是把原来武汉军运村食堂改造成上下两层的病房。”47岁的柳建华,家在武汉市黄陂区姚集镇河畈村,已在公司干小工12年。当晚,挑灯夜战,他一直工作到次日凌晨两点。
“我们别的没有,但有一膀子力气,能为武汉阻击疫情出一份力,就是荣幸。希望武汉早点渡过难关!”柳建华说。
葛天才告诉记者,这些天来,每个人都在埋头苦干,却没有一个工人来问他工资多少。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郭威出诊前穿戴护目镜。童 萱摄(人民视觉)
斗志弥坚
“我是一名医护人员,又是一名党员,这个时候就该在一线”
想起同事染疫那桩事,硚口区的张阿姨至今心有余悸。
“老张,我有点发晕、呕吐,能不能帮忙把我送到医院?”春节前,一位同事向张阿姨求助。她是个热心肠,没多想就把那位同事送到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一直忙到下午3点。
谁承想,没几天她接到那位同事电话,说自己已经住进了金银潭医院。张阿姨和老伴都很慌,“就担心自己也感染患病”。
正月初二,社区干部上门给张阿姨量体温,还带来防护口罩、防疫宣传手册,叮嘱这段时间居家隔离观察。社区网格员每天打电话询问情况,及时满足生活需求。14天的隔离期过去,张阿姨身体无恙。
同样是密切接触者,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周宁,则是这次疫情中最先一批被病毒感染的医务人员之一。
1月17日,周宁接诊了一名已出现心源性休克症状的患者。入院时,患者体温正常,并无咳嗽,周宁自然没有提高防护级别。
后来才知道,那名患者入院前曾发过烧,还去过武汉华南海鲜市场。周宁立刻取消了患者的出院医嘱,安排再次做肺部CT检查,但没有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明确证据。
可周宁自己很快出现眩晕、乏力症状,回家之后开始恶心、腹泻,高烧38.9度。综合病史、症状和密切接触史,他被临床诊断为高度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呼吸科同事建议先居家隔离,服用抗病毒药物观察一段时间。
“同事们在前线作战,我却只能干瞪眼。”周宁将自己完全隔离起来,就连睡觉也戴着口罩。除夕那天,他戴着双层口罩坐在餐桌旁,保持一米以上的距离,陪父母吃了一顿年夜饭。“现在症状消失,体温正常,只要过了隔离期,我还要重新走上防疫前线。”
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急救中心,护士郭琴已经返回工作岗位。
1月13日,郭琴被确诊患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当时很害怕,因为不知道这个病会有什么严重后果。”郭琴坦言,从照顾病患的护士到躺在隔离病房被同事照顾,内心格外忐忑,住院第一天晚上彻夜未眠,“听着病房里不断响起的监控仪报警声和同事们来去急促的脚步声,不停地胡思乱想。”
经过3天治疗,郭琴病情好转,回到住处口服药物隔离治疗。14天后,两次病毒核酸检测均为阴性,郭琴身体康复。
让家人和同事都没想到的是,郭琴在痊愈后的第一天就要求重返岗位。
护士长命令她多休息几天,她只淡淡地说:“看到同事们在一线抗击疫情那么辛苦,我哪里坐得住!”
年仅11岁的儿子担心妈妈的安全,在视频连线时急哭了,家人也劝说,但终究抵不住郭琴的“执拗”,“我是一名医护人员,又是一名党员,这个时候就该在一线。”
2月2日上午,武汉火神山医院,工人们正在铺设地下管道。当日,医院正式交付。人民记者 张武军摄
携手相助
“我们早一点装车,就能让病人早一点用上”
“搭把手,就过了。”一首名为《武汉伢》的歌,唱哭了许多武汉人,也让人们更懂得携手相助,越来越多的爱心暖流汇聚在一起。
“我护理过确诊病人,正在隔离中,已经5天没有回家了。给孩子留的冻奶喝完了,小家伙不习惯吃奶粉,大家有多余的冻奶吗?”1月26日,华中科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郑倩在小区微信群里发了一条求助信息。
“我这儿奶水多。”“我们住得近,到我这儿拿!”不一会儿,将近70位年轻妈妈在微信群里响应,并列出一份排班送奶表,以便郑倩家人每天定点上门取奶。“很感谢大家的帮助,让我没了后顾之忧。”郑倩说,“将来一定要告诉宝贝,他有这么多爱心妈妈!”
在前方,数以万计的“郑倩”正在与病毒斗争;在后方,难以计数的“郑倩”在坚守岗位。大家同舟共济,携手前行。
“唰——唰——”1月23日,黎明前的珞桂路上冷冷清清,一个瘦小的橘红色身影正使劲儿挥着扫把。环卫工人李兰萍说,发生疫情,环卫工作更不能停,凌晨4点她就起床了。
扫地,清理垃圾箱,一直忙到早上8点,李兰萍才找了块背风处“过早”——吃了半热不凉的馒头和几口腌菜。“现在是特殊时期,我们这点儿苦不算啥。”
吃罢早饭,李兰萍又开始忙碌。她用手将垃圾箱里的垃圾慢慢掏出来,装进环卫车,“干干净净,大家才不害病!”
工作繁忙,一线医护人员时常吃不上热饭。从正月初一开始,武汉丹青宴饭店旗下3家门店把储存的食材做成热菜热饭,送给附近医院的医护人员。消息一出,周边有的餐厅捐赠食材,有的为送餐人员提供口罩、防护服。“就想让医护人员吃上一口热饭!”饭店管理人员陈长明说,目前他们服务的医院已增加到了15家,每天送餐近4000份。
丹青宴饭店职工沈子龙忘不了,前几天他到武汉市第四医院送餐,取餐的医生站在马路对面示意他把饭菜放在远处,然后大喊:“你们赶紧回避,离远一点啊。”这个场景被人拍下来发到微信朋友圈,感动了无数人。
截至2月2日,武汉40多家知名餐饮企业加入到送餐保障队伍,努力让医护人员三餐不愁。
1月24日,武汉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指挥部发布第7号通告,要求落实分级分类就医制度,确保发热病人得到及时救治。由各社区负责全面排查辖区发热病人,并送至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对病情进行筛选、分类,避免患者无序流动,减少医院内交叉感染。
1月26日,汉阳区龙阳街芳草社区3846户居民完成全面排查。“面对疫情不能慌乱,要科学有序。”社区党支部书记杜云说,这里早早成立了宣传队、巡查队和环境卫生队,对社区环境全面消杀,清理了居民楼道各个死角,对电梯等公共场所消毒。
杜云说,看到社区有了防护措施,居民的恐慌情绪大大缓解,社区干部入户工作也卸下了心理包袱。此前,杜云发动党员、志愿者、居民群众一起参与,“仅仅两天时间,我们就把全部居民情况都摸了一遍。”
对排查出来的11名发烧居民,杜云逐个打电话安抚,“大家知道我以前当过医生,还比较相信我。”
也有居民心存疑虑:我现在一直咳嗽,还有抑郁症,出了问题你能负责吗?杜云仔细问了症状后说:“你这个情况暂时别着急,慢慢观察一下,要是再发烧,我保证把你送到医院。”过了两天,这名居民给杜云打来电话:杜书记,我现在蛮好,不咳嗽也不发烧了。
同舟共济,人人都在贡献力量。1月28日下午3点,江岸区城管执法大队熊磊、饶青松带领的救援物资保障应急小分队接到指令,火速赶往武汉天河机场转运物资。“到了才知道,原定航班任务调整,飞机要到晚上9点才能到达。”
正值援助物资抵达高峰期,队员们只能在室外等候调度。又累又饿又冷,但大家互相鼓励:“这个时候,是武汉人更得上!”
晚上9点,飞机终于降落。“我们早一点装车,就能让病人早一点用上!”熊磊一声令下,队员们啥话都没说,加入战斗。
手抬肩扛,一刻不停,直到凌晨1点,13吨物资搬运装车完毕。为确保这批“”能第一时间送上“战场”,他们又将物资分批送往定点医院。所有工作结束,已近凌晨3点。
“感谢医护人员!为你们服务,我们心甘情愿!武汉,加油!”这是一位城管队员在返家途中发出的微信朋友圈信息。
武汉,加油!
(人民日报记者程远州、范昊天、鲜敢参与采写)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