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周易》的作者成谜,为何几千年来,我们到现在还理解不透
如今国内外学者对于《周易》的评价已经达成了基本的共识,那就是这部书堪称旷世佳作。《周易》无论是思想深度还是涵盖面,都让人叹为观止,时至今日依然有大批学者在研读《周易》,因为还有很多奥秘没有被揭示。所以很多人对此趋之若鹜,也为《周易》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实际上《周易》不仅内容深奥难懂,就连作者是谁也成为了一大谜题。根据权威人士的说法来看,基本上可以断定《周易》的作者就是周文王。虽然这一说法已经得到了大部分学者的认同,可是依然存在很多疑点,因为随着对《周易》的研究不断深入,会发现这部著作包罗万象,不仅能揭示日常生活中的规律,也可以用于预测,爱因斯坦甚至认为《周易》中包含宇宙奥秘和一切未知。
因为《周易》太神奇太神秘,所以部分学者对于《周易》的作者提出了质疑,因为按照当时人类的思想发展水平来判断,《周易》应该不会出自于那个年代,有的人甚至认为《周易》是一部由外星人著成的书。不过种种迹象表明《周易》的作者就是周文王,也由此看出,中国古人的智慧十分了得。
既然基本上已经确定《周易》是周文王所著,为什么还会产生这么多非议呢?
01
不同的研究学者会通过《周易》得出不同的结论,而且根据学科理论的立足点不同,所得出的结论差异性更大,由此可见,《周易》所阐述的并非是规律性的事物,而是站在更高的层面上去揭示事物的本质。
《周易》所揭示的事物本质包罗万象,从小到大,世间万物无一不包含其中,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周易》是一本哲学著作,所以《周易》可以涵盖如此广的层面。不同的研究者也可以根据各自的领域得到一些领悟性的知识,但是这些差异性的知识当中却隐藏着相同的规律。这就是《周易》的神奇和奥秘所在,即便对《周易》有浅显的认知也可以为之惊叹。这就是为什么千百年来,国内外学者都在赞颂《周易》的主要原因。
02
《周易》可以用来占卜预测,进入现代社会以后,不少人依然对《周易》的预测占卜很感兴趣,所以有不少算命先生都是根据《周易》为人们算卦预测事物的。古人也经常也用《周易》进行预测,例如古代发动战争之前会先对胜负进行预测,这样可以更加把握,也可以减少部分损失。
根据古籍记载可以了解到,古代《周易》用于战争预测的例子不在少数,而且准确率很高,所以古人一直将《周易》奉为奇书。
03
虽然《周易》所阐述的内容很深奥,但是《周易》八卦并不复杂,八卦主要由一根长横和两根短横线所构成,这两部分分别代表阴阳,当然也包括了所有相对立的事物。世间万物正是由所有对立的事物组成,所以《周易》八卦用很前线简单的结构已经揭示出事物的真相和基本构成方式。
按照《周易》来看,世界正是由所有矛盾对立的部分所构成,无论是多么复杂的事物,都离不开这个基准点。所以看起来简单的矛盾体,却可以通过不同的变换组合方式呈现复杂多变的事物,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根据部分学者对《周易》的研究结果来看,《周易》正是通过简单的规律从而揭示万物奥秘,但是无论多么复杂难懂的事物,都可以通过简单的规律进行阐述和说明。所以虽然《周易》看上去很难懂,但是只要掌握其精髓,不仅可以融会贯通,还可以巧妙的利用《周易》更好的服务于生活。
《周易》能够为人们解答很多生活困惑和难题,无论是事业还是爱情,《周易》都能解答,所以虽然《周易》看起来高深莫测,但是和人们的生活很贴近,喜欢钻研《周易》的人们也一定或多或少的有所收获,幸运的会通过《周易》得到启发,并将其运用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
《周易》就如同一把开启万物的钥匙,钥匙是通用的,但是取得钥匙的过程却不尽相同。有的人能够轻易拿到钥匙打开神奇的大门,探求更加深奥的知识,有的人可能一辈子也无法掌握其精髓,还会因此认为《周易》晦涩难懂。但凡事只要本着从简入深的规律去看待,就会让复杂的事物变得越来越简单,真相也会随之浮出水面,这是前人所总结的研究《周易》的方法,也是《周易》为人们所揭示的真理。
所以,不管是谁,都建议大家读一读《周易》。普通人读《周易》,能够学到人生智慧,知道一些大事大非;成功人士读《周易》,能从中学到商业知识,更加扩开自己的事业;科学家们读《周易》,能从中获得启发,研究出新的成果,让世界科学更进一步。
《易经》可以告诉你,根据今时今日的条件,如何选择才是最正确的。每选对一次,成功几率放大10倍、20倍。
我经常听到周围看易经的朋友说:古书文言文看不懂,解读得很无聊看不下去,不知道如何用到实际生活中等等。
因此,我总是会向他们推荐自己正在学习的《图解易经》,普遍反映都是完全没了因为文言文导致的阅读困难的问题。
它从五行、天干、地支、太极和八卦的讲解,再到《易经》中的象、数、理的介绍,最后引入到《周易》,以图解文的形式,全面系统地为您讲授学习《周易》所需要的基础知识。
在尊重原著内容的基础上,通过结合实际的例子来告诉你如何去分析问题,将易经中晦涩难懂、枯燥乏味的内容,变得人人都能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的,着实让我受益无穷。
如果有一样苦恼的朋友,也可以选择《图解易经》来看。一本仅需要56块钱,就是一顿饭钱,便能让自己受益一生,何乐而不为呢?
点击下方商品卡,就能购买了!《周易》的作者成谜,为何几千年来,我们到现在还理解不透
如今国内外学者对于《周易》的评价已经达成了基本的共识,那就是这部书堪称旷世佳作。《周易》无论是思想深度还是涵盖面,都让人叹为观止,时至今日依然有大批学者在研读《周易》,因为还有很多奥秘没有被揭示。所以很多人对此趋之若鹜,也为《周易》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实际上《周易》不仅内容深奥难懂,就连作者是谁也成为了一大谜题。根据权威人士的说法来看,基本上可以断定《周易》的作者就是周文王。虽然这一说法已经得到了大部分学者的认同,可是依然存在很多疑点,因为随着对《周易》的研究不断深入,会发现这部著作包罗万象,不仅能揭示日常生活中的规律,也可以用于预测,爱因斯坦甚至认为《周易》中包含宇宙奥秘和一切未知。
因为《周易》太神奇太神秘,所以部分学者对于《周易》的作者提出了质疑,因为按照当时人类的思想发展水平来判断,《周易》应该不会出自于那个年代,有的人甚至认为《周易》是一部由外星人著成的书。不过种种迹象表明《周易》的作者就是周文王,也由此看出,中国古人的智慧十分了得。
既然基本上已经确定《周易》是周文王所著,为什么还会产生这么多非议呢?
01
不同的研究学者会通过《周易》得出不同的结论,而且根据学科理论的立足点不同,所得出的结论差异性更大,由此可见,《周易》所阐述的并非是规律性的事物,而是站在更高的层面上去揭示事物的本质。
《周易》所揭示的事物本质包罗万象,从小到大,世间万物无一不包含其中,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周易》是一本哲学著作,所以《周易》可以涵盖如此广的层面。不同的研究者也可以根据各自的领域得到一些领悟性的知识,但是这些差异性的知识当中却隐藏着相同的规律。这就是《周易》的神奇和奥秘所在,即便对《周易》有浅显的认知也可以为之惊叹。这就是为什么千百年来,国内外学者都在赞颂《周易》的主要原因。
02
《周易》可以用来占卜预测,进入现代社会以后,不少人依然对《周易》的预测占卜很感兴趣,所以有不少算命先生都是根据《周易》为人们算卦预测事物的。古人也经常也用《周易》进行预测,例如古代发动战争之前会先对胜负进行预测,这样可以更加把握,也可以减少部分损失。
根据古籍记载可以了解到,古代《周易》用于战争预测的例子不在少数,而且准确率很高,所以古人一直将《周易》奉为奇书。
03
虽然《周易》所阐述的内容很深奥,但是《周易》八卦并不复杂,八卦主要由一根长横和两根短横线所构成,这两部分分别代表阴阳,当然也包括了所有相对立的事物。世间万物正是由所有对立的事物组成,所以《周易》八卦用很前线简单的结构已经揭示出事物的真相和基本构成方式。
按照《周易》来看,世界正是由所有矛盾对立的部分所构成,无论是多么复杂的事物,都离不开这个基准点。所以看起来简单的矛盾体,却可以通过不同的变换组合方式呈现复杂多变的事物,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根据部分学者对《周易》的研究结果来看,《周易》正是通过简单的规律从而揭示万物奥秘,但是无论多么复杂难懂的事物,都可以通过简单的规律进行阐述和说明。所以虽然《周易》看上去很难懂,但是只要掌握其精髓,不仅可以融会贯通,还可以巧妙的利用《周易》更好的服务于生活。
《周易》能够为人们解答很多生活困惑和难题,无论是事业还是爱情,《周易》都能解答,所以虽然《周易》看起来高深莫测,但是和人们的生活很贴近,喜欢钻研《周易》的人们也一定或多或少的有所收获,幸运的会通过《周易》得到启发,并将其运用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
《周易》就如同一把开启万物的钥匙,钥匙是通用的,但是取得钥匙的过程却不尽相同。有的人能够轻易拿到钥匙打开神奇的大门,探求更加深奥的知识,有的人可能一辈子也无法掌握其精髓,还会因此认为《周易》晦涩难懂。但凡事只要本着从简入深的规律去看待,就会让复杂的事物变得越来越简单,真相也会随之浮出水面,这是前人所总结的研究《周易》的方法,也是《周易》为人们所揭示的真理。
所以,不管是谁,都建议大家读一读《周易》。普通人读《周易》,能够学到人生智慧,知道一些大事大非;成功人士读《周易》,能从中学到商业知识,更加扩开自己的事业;科学家们读《周易》,能从中获得启发,研究出新的成果,让世界科学更进一步。
《易经》可以告诉你,根据今时今日的条件,如何选择才是最正确的。每选对一次,成功几率放大10倍、20倍。
我经常听到周围看易经的朋友说:古书文言文看不懂,解读得很无聊看不下去,不知道如何用到实际生活中等等。
因此,我总是会向他们推荐自己正在学习的《图解易经》,普遍反映都是完全没了因为文言文导致的阅读困难的问题。
它从五行、天干、地支、太极和八卦的讲解,再到《易经》中的象、数、理的介绍,最后引入到《周易》,以图解文的形式,全面系统地为您讲授学习《周易》所需要的基础知识。
在尊重原著内容的基础上,通过结合实际的例子来告诉你如何去分析问题,将易经中晦涩难懂、枯燥乏味的内容,变得人人都能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的,着实让我受益无穷。
如果有一样苦恼的朋友,也可以选择《图解易经》来看。一本仅需要56块钱,就是一顿饭钱,便能让自己受益一生,何乐而不为呢?
点击下方商品卡,就能购买了!《易经》是什么?作者是谁?创作何时?有何作用?
提到《易经》,很多人会有神秘感,因此,《易经》也很容易被一些机构和个人拿来骗人谋利,这也是为何平台会限流推荐《易经》知识的原因之一吧。
《易经》是四书五经之一,也是“诗书礼易春秋”五经中最古老的经典,被称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易经》作者是谁?产生于何时?最初用来干什么?
种种疑问,甚是难考,但剥茧抽丝,草蛇灰线,我们还是能通过古籍和传说来理清《易经》的大体脉络。
《周礼‧春官‧大卜》记载:“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
《三字经》说:有连山,有归藏 ,有周易,三易详。
可见《易经》并非一本,而是至少三本,分别是炎帝(烈山氏)《连山易》,黄帝《归藏易》,以及今天我们能读到的《周易》。
第一,《易经》的作者是谁?《易经》既然并非一本,那么作者也不可能是一人,即使是《周易》,也并非一人所作。
《周易》由《卦名》、《卦序》、《卦辞》、《爻辞》、《易传》五部分组成,而《易传》又分为《象传》上下、《彖传》上下、《系辞》上下、《文言》、《说卦》、《序卦》、《杂卦》等10篇,合称《十翼》。
周文王姬昌通过演绎伏羲氏的八卦,而形成了符合周族治国理政理念的64卦体系,后世称为《易经》;
文王的儿子周公旦在此基础上创作了《卦辞》,每卦六爻;
传说周宣王时的史官史籀给每一卦的每一爻创作了《爻辞》;
孔子晚年喜《易》,韦编三绝,与其弟子创作了读《易》心得笔记《易传》,又称《十翼》。
所以《易》更三圣,世历三古,“三”代表众多,不仅只是伏羲、周文王和孔子。
第二,《易经》产生于何时?我们把《易经》的作者群体脉络理顺了,就能得出《易经》产生的年代,最早与《易经》有关的人物是伏羲氏。
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
“余闻之先人曰:‘伏羲至纯厚,作《易》八卦。’”
可见,伏羲是《易经》体系核心“八卦”的创作者,但不能等同于伏羲创作了《易经》。
最早的《易经》是《连山》,根据传说《连山》是盘古开天地后第一代君主“天皇氏”所创,而天皇到底是谁?
“三皇五帝”中的“三皇”有天皇、地皇、人皇、泰皇等说法,历代典籍对“天皇”是谁的记载也是有争议的,所以司马迁在《史记》里也未说明,只是以《五帝本纪》为开篇。
即使《连山》的作者是伏羲,这个创作年代目前也是无从可考,但可以确定,最早的《易经》体系是“图”或是“卦象”,应该早于人类文字的产生年代。
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出土的“贾湖刻符”,被认为是目前中国最早的文字,距今9000-7800年,我们可以想象《易经》的产生年代。
第三,《易经》究竟有何用?孔子晚年喜欢研究《易》,经常手不释卷,韦编三绝,他说,“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孔子总结了《易经》的四大作用,分别是“象、数、理、占”。具体内容我们后文专述。
(作者:一堂国学 中国民俗学会会员 山东省民俗学会会员)
周文王为什么要写一本这么难懂的《周易》?
如何读懂《周易》,这大概是自孔子以来的二千多年时间里,所有易学者们都想解决的问题,可惜直到今天,这个问题不仅没有解决,反而使《周易》越传越玄、越传越神,逐渐使之成为了各种预测术的代名词。今天大家对《周易》的认知,很多还是停留在各种预测、神秘玄妙及周普而无所不知等方面,对其所蕴藏的深刻哲理,仍有太多的未解之谜。
今本《周易》实际包含《易经》和《易传》(又称为《十翼》)两部分,“经”是《周易》的核心,《易传》是对“经”的注释。《易传》相传为孔子及其后学者所作,可以说是对《易经》最早、最系统的解读专著。汉、魏时期的郑玄、王弼把“传”与“经”合编在一起,形成了今本的《周易》。
孔子、司马迁认为《易经》是周文王被纣王囚禁在羑里时所创作的。1973年长沙马王堆考古发现的《帛书周易·要》记载了孔子与学生子贡的对话:“文王仁,不得其志以成其虑,纣乃无道,文王作,讳而避咎,然后易始兴也”。
孔子虽晚于《周易》创作时期500多年,但同属周朝,未经朝代更替,且孔子博学多闻、“述而不作”,他对周文王和《周易》历史的了解当比我们更丰富、更准确,所以《周易》为文王在羑里所作应没有疑问。另外,还有很多学者认为《周易》非一人独立完成,而是多人、经历长时间所写成的,很可能是多名史官共同创作的。这种说法其实也很难站得住脚,因为任何一篇文化著作都是有主题思想和一以贯之的创作主线的,否则就会思想混乱,内容拼接的痕迹明显,更不会有流传几千年的生命力。从笔者的理解来看,《周易》主要内容一定是由一人创作完成,后面有小的补充和修改有可能的,而不可能是多人共同完成,卦序、卦辞、爻辞等主体内容也不太可能经历长时间创作完成。那么,周文王被囚禁在羑里的大牢里创作《周易》的目的是什么呢?要想准确理解《周易》就必须首先要考虑这个问题。周邦自古公亶父自豳地迁居西歧,开始实施翦商大计,传到周文王时周朝已非常强大,所谓“三分天下有其二”,引起了纣王的忌惮才把周文王抓进大牢。根据商末周初时期这段历史,我们可以作出以下推定:
周文王本与纣王有杀子害父之仇,此时,睿智且又精通占筮之术的周文王对自己的儿子们是否能带领强大的周邦打败商朝应该不会担心,担心的是建立新的时代以后如何能够有效地治理国家,在当时的情况下怎么能把自己长期思考的汉国理政的思想和策略传给周朝的后世君王,以使周朝能够代代相传、长盛不衰。商朝已有占筮之书——《归藏易》,研究并重新编排当时的易经,并把自己的治国之道深藏其中,大概是当时他记录并传承自己治国之道的最好的办法了。所以,笔者认为:《周易》是周文王在当时流行的占筮之书(如《归藏易》)的基础上改编的,既完整地保留当时占筮功能,又完美地把自己的治国之道融进了象与辞中,成功地骗过纣王而传了下来。并大胆推定:《周易》的秘密也许只有周公及周朝的君王们知道,并且秘不外传,大概是担心他人懂得其中先进的治国理政的道理之后会对周朝的统治带来威胁,以致于《周易》秘密一直流传了三千年,直到今天仍没有完全解开。这种推测能很好地解释为什么《周易》的《晋》卦中出现“康侯”等明显晚于周文王的人物,但仍不能怀疑《周易》的作者是周文王,原因是《周易》经过了周公适当修改,为了继续保守其中的秘密,仍然维持像原文的隐晦、生涩的占筮文体形式。
《周易》的作者、创作年代、核心思想以及写作目的略述
真正读懂一部书,至少要搞清楚几个基本问题:
谁写的?
什么时候写的?
为什么写的?
写的什么内容?
怎么写的?
这些问题,实际上决定了一部书的时代背景,思想背景,文化背景。
遗憾的是,两千多年来,解读《周易》的人无数,但是几乎没有一个人回答过这些问题。
如果有,他们的答案也都是错的。
不信?看标准答案。
、《周易》的作者是谁?《周易》本经的作者,不是传说中的周文王,而是子思。
子思,孔子嫡孙。
子思对文王之德推崇备至,最先提出了文王演周易的说法。
子思把文王称为《周易》的作者,和战国时期动辄托名周公、黄帝和尧舜等古圣先王的风气有关。
子思不仅创作了《周易》本经,《大象》、《文言》、《彖》等一部分重要的易传也是出自子思本人或者其门人弟子。
记载了孔子言行的《论语》,同样也是子思所作。孔子读《周易》的说法,源头就是子思。
《周易》是什么时候写成的?子思一生,长寿高产,著述等身。
子思写《周易》的时间,约在西元前435年到前410年之间,战国前期。
子思大约生于周敬王三十七年(公元前483年),鲁穆公(前410―前377年在位)死时仍然在世,至少活了一百多岁。
孔子晚年,子思在侧。
孔子曾在宋国得到易书《坤乾》,在鲁国得见据说周公所作的《易象》,晚年对易学发生兴趣,并从此时开始研究“性与天道”的问题。
孔子(前551—前479年)死后两年,子思十七岁(前467年)作《中庸》,记录孔子的性命之学。此时《中庸》里面已经有了《周易》的写作大纲。
郭店楚简中的《性自命出》,同样也是子思整理的孔子晚年性命之学。
孔子死后,子思师从曾子。曾子(前505年-前435年)死后,子思作《论语》,整理孔子及曾子等人言行。
子思所作的《缁衣》,写作时间应该与《论语》时间相近,同样也记录了孔子的言论。《论语》和战国楚简《缁衣》里面还没有孔子读《周易》的记录,今本中已经出现,可知《周易》的写作时间应该晚于《论语》和《缁衣》。
子思写的《五行》,后来被孟子所推崇,被荀子所批评。《五行》中的仁礼义智四德,就是《周易》开篇的“元亨利贞”四德,可知《周易》与《五行》年代相仿。
元前410年即位的鲁穆公曾经见子思,并当面怀疑子思著作中那些孔子的言论是子思自己说的。
这个时候子思已经73岁,《周易》应该已经完成。
子思为何写《周易》?子思写《周易》,是为了弘扬孔子晚年的性命之学。
《孔丛子》里面记载了晚年孔子与子思的一段对话:
夫子闲居,喟然而叹。子思再拜请曰:“意子孙不修,将忝祖乎?羡尧、舜之道,恨不及乎?”夫子曰:“尔孺子安知吾志?”子思对曰:“伋于进膳,亟闻夫子之教,其父析薪,其子弗克负荷,是谓不肖。伋每思之,所以大恐而不懈也。”夫子忻然笑曰:“然乎,吾无忧矣。世不废业,其克昌乎!”
可见子思是从小就立志要继承和弘扬孔子之道。
《论语》、《中庸》和《周易》等作品,都是出于同样的写作目的。
而且,《周易》一书,重点是要宣扬孔子的“性与天道”。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性与天道的学说,是孔子晚年才成熟,所以连子贡等孔子高足都不曾听过,倒是子思从小陪着孔子,十七岁时写的《中庸》一开篇就是夫子从未和子贡提过的天道和性命。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 修道之谓教。—子思《中庸》
易传《说卦》也说: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也。
帛书易传《系辞》更是明确地说:
八卦以象告也,教顺以《论语》。
明确指出《论语》和《周易》的写作目的一样,都是要宣扬孔子的性命之教。
《周易》写的什么内容?《周易》近五千言,总结起来只需一个字:“孚”。
“孚”之德,始于文王。
仪刑文王,万邦作孚。—《大雅》
文王临终,就以“孚”为训,作《孚训》。
历代周王,也都以孚为性命之学的最高德行。
永言配命,成王之孚。
成王之孚,下土之式。
所以子思在《周易》里也说:
有孚惠我德。—《益》
子思称文王作《周易》,实际上是把《周易》的核心思想“孚”归功于文王。
孚者,诚也。
诚,就是子思在《中庸》里反复强调的天人之道,性命之理。
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子思
由于子思写《中庸》的时候只有十七岁,离孔子去世只有两年,我们只能认为,《中庸》里“诚”的理论必然是来自于孔子晚年所言的“性与天道”。
子思写《周易》,只不过是把《中庸》里的“诚”换成了文王的“孚”。
《周易》是怎么写成的?那么,子思写《周易》,是如何下笔?
一句话:“观象系辞”。
观易卦之象,写性命之理。
易卦诞生于遥远的上古时代,与天象和历数密切相关,因此具有浓厚的象数思想。
但是在子思之前的几千年里,这些卦的象数都主要被用于占筮吉凶。
直到子思死后两千多年的今天,绝大多数的人都还在用易卦来占断吉凶。
子思却从易卦这个历史悠久的象数体系中看到了更美好的可能。
就是用易卦的象数来阐述孔子的“性与天道”。
天道,天行也。子思在《周易》的开篇第一卦,就是取象于“天行”。
《建》,就是这个卦的卦名。
北斗的斗建,居于天心正中,正是天行的象征。
斗建居中运转,周而复始,指引着东宫青龙飞天潜渊。
就仿佛心中的诚孚之德,指引着君子修习成为大人的性命之道。
如此形象,如此精彩,如此深刻。
《周易》是如此伟大而经典的著作。
周易占卜——生辰八字的算法(学会可自行测算)
生辰八字算命法隶属于周易术语四柱,其中包括了四柱排法、岁运排法、命宫推法。今天,我就来讲解一下此古法占卜的方法。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我认为这些既然能流传千年,不然有其道理和存在的意义。
生辰八字是什么?生辰八字或者说八字,其实是中国周易术语四柱的另一种说法。中国古代星命家据以推算其命运的好坏,前途的吉凶。四柱是指人出生的时间、即年、月、日、时。在人用天干和地支各出一字相配合分别来表示年、月、日、时,如甲子年、丙申月、辛丑日、壬寅时等,包含了一个人出生时的天体运行的基本状态。每柱两字,四柱共八字,依照天干、地支沂涵阴阳五行属性之相生、相克的关系,推测人的体咎祸福,俗称“测八字”。
周易古法占卜
测算的方法四柱排法包括以下四种:
排年柱排四柱是推命的第一步,即由命主出生之年月日时排出其四柱. 由于四柱是由八个干支组成,因此也叫排八字. 下面分别说明年月日时其四柱排法.
年柱即人出生的年份用农历的干支表示. 注意上一年和下一年的分界线是以立春这一天的交节时刻划分的,而不是以正月初一划分. 如某人1998年正月初三生,由于98年交立春是正月初八8时53分,因此此人的年柱为97年之丁丑,而非98年之戊寅。
排月柱月柱即用农历的干支表示人出生之年月所处的节令. 注意月干支不是以农历每月初一为分界线,而是以节令为准,交节前为上个月的节令,交节后为下个月的节令.
我们用的农历也叫夏历,是建寅月的,即每年正月为寅月,二月为卯月,直到十二月为丑月.月柱中的地支每年固定不变,从寅月开始,到丑月结束.
排日柱从鲁隐公三年(公元前722年)二月己巳日至今,中国干支记日从未间断.这是人类社会迄今所知的唯一最长的记日法。
日柱即用农历的干支代表人出生的那一天. 干支记日每六十天一循环,由于大小月及平闰年不同的缘故,日干支需查找万年历。
日柱,在命学上是以晚上子时开始顺时针到亥时,十二个时辰为一天,每一个时辰占两个钟点. 日与日的分界线是以子时来划分的,即晚上的十一点。十一点前是上一日的亥时,过了十一点就是次日的子时. 这一点请特别留意,而不要认为午夜十二点是一天的分界点。
排时柱时柱,用农历干支表示人出生的时辰. 一个时辰在农历记时中跨两个小时,故一天共十二个时辰。
可在以下资料中查询
子时: 23点 --凌晨1 点前 丑时: 1 点 --凌晨3 点前
寅时: 3 点 --凌晨5 点前 卯时: 5 点 --凌晨7 点前
辰时: 7 点 --上午9 点前 巳时: 9 点 --上午11点前
午时: 11点 --下午13点前 未时: 13点 --下午15点前
申时: 15点 --下午17点前 酉时: 17点 --下午19点前
戌时: 19点 --晚上21点前 亥时: 21点 --晚上23点前
古人将一日等分为十二时辰,即:
夜半——子时(23:00—凌晨1:00)鸡鸣——丑时(凌晨1:00—3:00)
平旦——寅时(凌晨3:00-5:00)日出——卯时(早上5:00—7:00)
食时——辰时(早上7:00—9:00)隅中——巳时(9:00-11:00)
日中——午时(11:00—13:00)日昳——未时(13:00—15:00)
哺时——申时(15:00-17:00)日入——酉时(17:00-19:00)
黄昏——戌时(19:00-21:00)人定——亥时(21:00-23:00)
夜半者子也,鸡鸣者丑也,平旦者寅也,日出者卯也,
食时者辰也,隅中者巳也,日中者午也,日昳者未也,
哺时者申也,日入者酉也,黄昏者戌也,人定者亥也.
时柱的地支是固定不变的,而天干却不同,可查日上起时表。
大运排法阳男阴女顺排,阴男阳女逆排,一般排八步运,以月柱干支为基准,如甲申年丙子月生男,为阳年生男,以丙子为基准,大运顺排,其大运为: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若是甲申年丙子月生女,为阳年生女,以丙子为基准,大运逆排,其大运为:乙亥、甲戌、癸酉、壬申、辛未、庚午、己巳、戊辰。起运数:大运数的起法,以三天折合一岁计,即一天折合四个月,一小时折合五天。
所谓的大运,就是人生中哪一阶段走运,哪一阶段不走的意思。“命运”这两个字经常被人们合在一起使用,但其实也可以分开解释。命管人的一生,主要体现在八字里;运管人生的各个阶段,主要体现在由八字基础推算出来的大运里。按照算命术士的说法,运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很重要的。一个人的八字虽然生得好,但却一直不走运;有的人八字虽然生得一般,甚至还有破缺,常常处于逆境之中,但就能碰上那么一两次好运,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出来。人一生运的好坏是千变万化,难以悉举。
流年的排法以生年干支为0岁,再顺行排列为1岁、2岁、3岁等,不分男女或年柱阴阳。比如甲申年出生的男女命。0岁的干支为甲申、1岁的干支为乙酉、2岁的干支为丙戌,其它的流年干支按六十花甲子的顺序依次顺推即可。
命宫推法一般我们可以利用自己的指掌来推命宫,以左手为例,无名指末节近掌侧横纹是子位,中指末节近掌侧横纹是丑位,食指末节近掌侧横纹是寅位,食指末节上端横纹是卯位等等,这样顺时针一周下来,正好是地支的十二位数,关于十二地支位数和月份的位置,命书上另有如下图的逆向分配法。
有了这基础以后,我们就可以分两步来推算命宫的干支了。比如庚辰年十月辰时生,第一步先算命宫地支,算法是先由图上子位作正月逆推上去,或对照附图,可知十月的地支处在卯位;接着再将卯位作为出生的辰时,开始作顺时针计数,数到卯位时,正好停在十二地支的寅位上面。这样推出来的“寅”字,就算是命宫的地支了。这里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是,当逆推得到月支的位置后,即将此支改作出生的时辰,并顺时针依次数到“卯”字为止。
命宫地支推出以后,第二步是推命宫的天干。推法是根据“甲己之年丙作首”的歌诀,找出庚辰年十月辰时生的命宫天干,是和地支“辰”字相配的“戊”字了。
命宫找出来之后,算命时便可在命书后面批上“安命戊寅”、“安命戊辰”、“安命寅宫”等字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