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之席力图召
席力图召 (延寿寺)
席力图召,清代归化城(呼和浩特)七大召之一,列第二位。(实为首召)有“召城瑰宝”之誉。席力图召也写舍力图召、西哷图召、锡拉图召。蒙古语意为“首席或法座”之意。
席力图召座落在呼和浩特(旧城)石头巷北端(今天的大南街中段路东),召周边在时期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40年中一直是呼和浩特市闹市区。召四周寺院家庙众多,商贸业兴隆,交通便利。山门前一条东西路是连接大召(无量寺)、小召(崇福寺)之通衢。该路东经圪料街(兴盛街)到小召;西行东鞋袜巷(东兴旺巷),过小什字(旧地名)、西鞋袜巷(西兴旺巷)、大召东夹道到大召;南过牌楼石头巷去西五什家街。山门西侧的那座二层楼,名叫“鸿宾楼”是建于十二年(1923)一座饭庄。东百米处是建于康熙年间的药铺“元泰和”。山门前 美国出目里利吕井1980年摄影
明万历七年(1579),俺答(阿勒坦汗)从西藏请回一位叫栋尔科.满珠锡林的喇嘛,这位喇嘛就是被称为的席迪图.噶布鸠呼图克图,他在漠南蒙古推广黄教,受到三世喇嘛琐南嘉措的重視。僧格杜棱汗修建的古佛殿(甘珠尔庙!)就是他的座床寺院。万历十六年(1588)三世喇嘛琐南嘉措在蒙古圆寂,临终前安顿俺答孙松木台吉子云丹札木素系三世转世灵童(呼毕勒罕),该灵童就是四世云丹嘉措。云丹嘉措幼年由席迪图.噶布鸠教习经文,并抱着举行坐床典礼。万历三十年(1602)又护送云丹嘉措回西藏坐床。由于席迪图.噶布鸠曾坐过三世的法座,所以回到呼和浩特后,地位大升,便称席力图呼图克图(席力图一世),而他坐床寺院就被称为席力图召。当时席力图召的主体建筑就是今天的古佛殿。
康熙三十三年(1694),噶尔丹叛乱,再次挥兵东进,给呼和浩特的安全带来很大影响。时呼和浩特掌印札萨克达喇嘛内齐托音呼图克图二世正在科尔沁进行教务活动,不能及时赶回,康熙帝便又委任席力图召呼图克图四世代理掌印札萨克达喇嘛。席力图四世为保障呼和浩特的安全,发动城内六大召喇嘛会同蒙古台吉合力加筑呼和浩特外城,深受清廷器重。托音呼图克图二世圆寂后的雍正十二年(1734),席力图五世被清政府授于呼和浩特掌印札萨克达喇嘛。从此后,席力图召的宗教影响不断扩大。为席力图召后来的掌印札萨克达喇嘛地位打下坚实基础。乾隆二十九年(1764),席力图呼图克图六世被委任呼和浩特印务处掌印札萨克达喇嘛。嘉庆二十三年(1818),席力图呼图克图九世被任命为呼和浩特掌印札萨克达喇嘛。就这样在2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席力图召一直占据着呼和浩特宗教主导地位直到今天。三十六年(1947)席力图召主持伊勒登山,有喇嘛45名。到2014年,席力图召共传世活佛十一世。
席力图召从清初到康熙二十七年(1688)的40多年间,经过不断扩建已是“金碧夺目,广厦七楹”,殿堂“直上如斗”,以成为藏汉式建筑了。康熙三十五年(1696),康熙西征驻跸归化城崇福寺,席力图四世为康熙举行“皇图永固,圣寿无疆”诵经,康熙送经卷于召中,并赐汉名“延寿寺。后逐步超越大召、朋苏克召、小召成为归化城諸召之首。在民间留有“归化城第一大召”之称。这就是席力图召的由来。 席力图召始建于明万历十三年(1585),俺答长子黄台吉(僧格杜棱汗,史称乞庆哈彻辰汗)主持修建。初建不大,是座小庙。称甘珠尔庙,俗称古佛殿。咸丰九年(1859)重修,光绪十三年(1887),席力图召发生火災,召破;光绪十七年(1891),加以重修,经过这次重修,便是今天席力图召。
大雄宝殿《呼和浩特市文物古迹便览》
席力图召占地约20亩,建筑面积约5千平方米。由召前过街牌楼沿中轴线依次是山门,山门三楹,外筑八字墙,山门上悬挂“灵光四澈”一匾,内塑四大天王东西各两尊。四大天王是佛界保护神,民间称之为魔家四将。大哥魔礼青,他有神剑一把,换作“青云剑”,为天下第一神剑。宝剑上刻有天、地、水、火、风印符,将此剑祭入天空,顿时成利剑万把,满天飞舞,火炎四射、无人能敌。二哥魔礼红,有宝幡伞一把,叫“混元珍珠伞”,由天下宝贝珍珠串成。展开此伞,能装乾坤,转一下,产生幻觉,将此伞全部打开,顿时天混地暗,日月无光。他还有一宝物银鼠。三哥魔礼海,有玉琵琶一把,琴上有分别代表天、地、水、火四根琴弦。只要弹一根弦,就会地动天摇,四弦全弹音震四海,分火齐显。四弟魔礼寿,手握青龙蛇一条,将蛇放起,能口吞万物。这魔家四兄弟英勇无比,皈依佛门后,成为佛教中的金钢保护神。进院侧是钟鼓楼,过菩提殿,迎面系大雄宝殿(大经堂),间筑碑亭(圣祖御制延寿寺碑)二,内有乌龟砆石碑,碑文刻以满、蒙、藏、汉四文字记述康熙皇帝三征噶尔丹胜利过程。碑亭两侧为东西厢房,东厢房东设二跨院。南边的称“塔院”,内筑汉白玉覆体式喇嘛佛塔,为祈求保佑活佛长寿而建。这座塔建于清乾隆年间。是因为该召七世、八世活佛都在幼年夭折,故建白塔一座,祈求佑护活佛健康长寿。所以这座白塔也称长寿塔。
长寿塔呼和浩特文物古迹便览》
白塔高15米,汉白玉雕刻垒砌而成。由须弥座、塔身、塔刹组成。白塔堪称艺术品,雕饰工艺精美,有佛教七珍、八宝、蟠龙、仙人菩萨、火焰、祥云等图案。是我国古建塔珍品。席力图召还筑有康熙征噶尔丹纪功碑。用满、汉、蒙、藏四种文字篆刻。北边的跨院系“乃琼庙”。西厢房西边的跨院南边是古佛殿北边的是佛爷府。 大经堂是一座瑰丽端庄的藏汉建筑。面阔进深各九间,殿顶前藏式,后汉式歇山式。它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是我国建筑史上独创典范。大经堂后是九间楼。
期间到1987年这一时期,席力图召是呼和浩特市接待各界人士参观之庙宇。周恩来、朱德、董必武、贺龙、罗荣桓、聂荣臻、、范文澜、翦伯赞、谢冰心、雷洁琼、马歇尔、张治中、白崇禧等先后在席力图召参加游览。
席力图呼图克图一世
希迪图葛布就喇嘛,是三世喇锁南嘉措亲传弟子,同时也是四世云丹嘉措去藏坐床的恩师。因席迪图葛布就坐过三世的法座,获班第达(藏语“学识渊博的大学者”)席力图国师封号,所以席力图召就取该活佛名号。明崇祯十一年(1638)葛布就圆寂。
席力图呼图克图二世
纳旺罗卜桑札木素,转世于青海。明崇祯十一年(1638)从青海迎席力图召坐,清顺治十一年(1654)经理藩院批准。 席力图呼图克图三世
纳旺罗卜桑拉布坦,顺治十六年(1959)从青海迎来席力图召坐床。
席力图呼图克图四世
纳旺罗卜桑拉布坦,康熙十三年(1674)迎到席力图召坐床。康熙三十二年(1693)为防备噶尔丹进入归化城,曾被康熙皇帝在内齐托音二世不在归化城之际,代理归化城掌印札萨克达喇嘛职务。
席力图呼图克图五世,
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被恩准师徒相见(坐床)。雍正十二年(1734)被敕封归化城掌印札萨克达喇嘛。乾隆十年(1745)圆寂。
席力图呼图克图六世
任钦道尔吉,乾隆十六年(1751)出生,乾隆二十一年(1756)到席力图召坐床。乾隆二十九年(11764)被委任归化城掌印札萨克达喇嘛。乾隆五十年(1785)圆寂。
席力图呼图克图七世、席力图呼图克图八世均在幼年夭折。
席力图呼图克图九世,
嘉庆四年(1804)迎到席力图召坐床。咸丰九年(1859)席力图召重修,大殿殿基提高数尺,大殿显得更加巍峨壮丽。 家庆二十三年(1818)封归化城掌印札萨克达喇嘛。光绪元年(1875)圆寂。
席力图呼图克图十世
吉格米德尼玛,光绪十年(1885)经过金本巴瓶zi签认定。光绪十四年(1888)坐床。1942年在西藏圆寂。
席力图呼图克图十一世
卡尔文.札木苏,1956年迎回席力图召坐床。2014年圆寂。
文曹建成2016年
(此文已经申报著作权,如转载请注明出处)
趣说内蒙古丨因一次测字得来的帝庙——大召寺
#草原文旅消费季#呼和浩特市是著名的召庙之城,庙宇众多,最广为人知的就是大召了。大召寺又名无量寺,建成于1580年,至今已有440年的历史了,甚至比呼和浩特市的建立还要早上一年,是内蒙古地区少见的没有活佛的寺庙,至于原因还要从康熙皇帝说起——
传说在1696年,已经42岁的康熙帝再次西征,路遇已久负盛名的百年古刹大召寺,心生神往,进庙祭拜。带上香火等贡品,康熙在一小喇嘛的带领下进入天王殿礼佛,之后引他到东厢房饮茶。入厢房后,只见一鹤发老者盘坐屋内,双眼微闭,口中念念有词,正是那小喇嘛的师父。
小喇嘛通报后,老喇嘛睁眼看来人,只见康熙帝虽已达不惑之年,却仍器宇轩昂,体态不凡,有威严的气势。于是就对康熙帝说:"老衲从小学得测算的本事,能够前算五百祖,后测三代亲,算命或是测字都能分毫不差,您若不信,可以写一字让我测算。
康熙闻之饶有兴致,想测测这老喇嘛的本事,便手蘸茶水写了"卜"字,老喇嘛说道:"这一竖写得上粗下长,像令箭一样有力量;这一点表吉祥,一颗金印镇四方,难道您是安北将军吗?"康熙微笑,摆手否认。
老喇嘛又请康熙再写一字,康熙随手写了一个"一"字。不料,老喇嘛当即跪倒请罪说:"老衲一时眼拙,不知道是圣上驾到,请我主恕罪。"康熙奇怪,他如何知晓自己身份的呢?急忙询问,老喇嘛答道:"此一字,真宏大;人有它大,天没它大。竖起来顶天立地,横过来一统天下。万众归一心,一字千斤价。起笔收笔含神韵,不是天子是陛下。"
康熙帝听闻龙颜大悦,称其为得道高僧,赐予其随身腰牌一块,从此供奉于大殿之上。为了表达对康熙帝的尊敬,大召寺取消了活佛转世的规定,也从此被称为"帝庙"。
这"帝庙"是我国北方最有名气的古刹之一,占地面积达三万平方米,傲然立于呼和浩特市中心,雕梁画栋,庄严神圣。庙内最绝的有三点:银佛、龙雕、壁画,都是传承百年的"遗物",工艺水平极高。
银佛是殿内主佛像,已经与大召寺同样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历经时代洗礼,依旧完好无损。佛像为释迦牟尼形象,由纯银材质铸成,呈坐姿,高3米,体积在全中国也是出类拔萃的,大召也因此有了"银佛寺"的别称。
龙雕雕刻于银佛前的两根高约10米的通天柱上,盘旋而上,双龙相对,相得益彰,令人不禁感叹于古人的雕刻技术。壁画是极精美的,描绘了天上人间、神佛鬼怪的故事,共绘达770多人,蔚为大观,经风霜雨雪,色泽依旧艳丽。
大召寺在内蒙古弘扬佛教的历程中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哪怕不为朝佛,只求一心向善,人们也愿意步入此地。走近古老的大召寺,感受它历史的厚重和深沉的神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