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风水宝地,被誉为帝王谷,一座山数十座帝王陵
“为他建造起上天的天梯,以便他可由此上到天上”这是《金字塔铭文》里的一段话。在4500年前的古埃及。最高统治者法老为了死后成为太阳神,就把他们的寝陵建成汉字中的金字形,希望通过这样的天梯,成就自己升入天国的梦想。
这些散落在基沙台地上一百余座金字塔,像一颗颗耀眼的明珠,历经风沙侵蚀,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建筑群之一,古埃及文明最有影响力和持久的象征。
地球的另一端,一座座巍峨高大的帝王寝陵也在古代中国一个神秘的地方拔地而起,这就是被称为“东方金字塔”的邙山陵墓群。虽然她从未有过埃及金字塔那样享誉世界的美誉,但无情的岁月依旧难以遮蔽她高贵的面容。
邙山又名北邙,是崤山向东延伸的余脉。广义的邙山西起三门峡,沿黄河南岸绵延至郑州市北的广武山,长度200多公里;狭义的邙山,是指洛阳市以北,黄河与其支流洛河的分水岭。邙山既无巍峨陡峭之险,又无风光秀丽之美,但这道普通的丘陵,拱卫着洛阳让这里免受黄河水患。历史上很多战争发生在这里,不少重大事件与邙山有关。尤其是邙山之上冢连冢,墓压墓。
“生居苏杭,死葬北邙。”。邙山地区拥有的古墓冢数量之多、面积之大、延续时间之长,世界罕见。在面积达750余平方公里、地跨洛阳所属7个区县的陵墓群范围内,长眠着自东周一直到明清各朝代数不胜数的王侯将相、才士名流。数百座高大巍峨的覆斗形古墓冢,星罗棋布,森然壮观。
邙山帝王将相陵分布图
据考证,刘秀、元宏等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王朝,数十位帝王,张仪、樊哙、班超、狄仁杰等数千位将相名流,扶余王、泉男王等众多外邦国王,乃至刘禅、李煜等亡国之君,都安息在洛阳城北这几十里的土岭上。至于一般富贵人家的墓葬,那更是数不胜数。
邙山脚下的洛阳,在中国数千年文明史上非同寻常。洛阳被称为圣城,最早的华夏文明发源地,朝代最多,历史最长。
从4000多年,夏朝在这里开启了文明,曾有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武后)、后梁、后唐等13个朝代在此建都,在数千多年的时间里,这里一直天下之中,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历史上洛阳城建了毁,毁了再建,但经常是“城池雄伟,宫苑壮丽,为天下之冠”。
洛阳,的确是掌控天下所必须的战略要地。它东面的虎牢关外是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西靠崤山、函谷关这一进入关中平原的咽喉要塞,北依黄河天险及太行王屋二山,可以西挟关陇,东压江淮,北通幽燕,南达荆楚,正如清代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所言,洛阳“河山拱戴,形势甲于天下”,是兵家必争之要地。
东汉时期,班固在《两都赋》中写道:东汉“增周旧,修洛邑,扇巍巍,显翼翼。光汉京于诸夏,总八方而为之极。”
北魏时期,这里营造的帝都三重城垣,最外围城垣面积达到惊人的100平方公里,世界上独一无二。
隋时,炀帝杨广对洛阳地形仍称赞有加。他登上了邙山,向南眺望伊阙而感叹:“此非龙门邪?自古何因不建都于此?”(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
除军事地理的考量外,“河出图、洛出书”,这里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洛、伊、瀍、涧四水流贯洛阳平原,气候温和,利于农业、手工业及商业的发展。从考古发掘上看,自夏时起洛阳就有人居住,到西汉时已发展为全国性的大都市,隋唐之际经济繁荣,文化发达,达官贵人,富商巨贾,文人雅士云集其间,更成为“人口百万,四方纳贡,百国来朝,盛极一时”的国际大都市。
“北邙山头无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旧墓人家归葬多,堆着黄金无买处。”唐代诗人王建的这首《北邙行》,生动形象地告诉我们,唐代的邙山已经是“寸土寸金”!
早在汉代,邙山就已是古人心目中最佳的安息地。晋代大诗人陶潜曾云:一旦百岁后,相与还北邙。“被昆仑之洪流,据伊洛之双川,挟成皋之险阻,扶二崤之崇山。”
文献记载,中国古代风水师寻葬地的一般顺序是“觅龙、察砂、观水、点穴”。其中,“觅龙”是第一要素。古人称山势为龙,觅龙即寻找生气流动的山。
从地理上分析,昆仑山号称仙境,从这里向东延伸出三条主脉:“北龙”从阴山、贺兰山入山西,起太行,渡海而止;“中龙”由岷山-秦岭入关中,至泰山入海;“南龙”由云贵、湖南至福建、浙江入海。龙脉群峰起伏、厚实且藏风聚气,无疑是“生气流动的山”,而龙脉集结处则更佳,如《葬书》言:“葬者,原其起,乘其止”,“势来形止,是谓全气。全气之地,当葬其止”。
东汉以后,风水文献已经把洛阳列为第一风水宝地。到了北宋道士李思聪的《堪舆杂著》描述洛阳市“四山紧拱,河洛悠扬”的“大聚会”之所。
邙山则是“中龙”主脉的聚结处,且有伊、洛、瀍、涧四水乃至黄河环抱穴地,是葬地的上上之选。南北16公里、东西30公里、面积约有500平方公里北邙,地势高,视野开阔,在邙山地表以下5~ 15米的土层,渗水率低、黏结性好、土壤紧硬密实,最适于安置墓穴。
在风水理论中,葬地讲究生气凝聚、风吹不到,并且有水流可以界止生气。晋代郭璞是风水学说奠基人,《葬书》中:能够给人带来福音的葬地,靠的是葬地内的生气。生气在地里流动,遇见风一吹就散了,遇见水流一拦挡,就停止不动了。这其中的气,指的是阴阳二气。宇宙间存在的这两种相反相成的气,时刻不停地在消长变化,当阴阳二气彼此平衡为最佳状态。邙山一带“北枕邙山南蹬洛水”正是“靠山面水,藏风聚气”的理想营坟之所。
数千年以来,这里人烟辐辏,文化发达。生而居之者既多,埋骨于此者势必不少,经过上千年积累,邙山上号称无卧牛之地,到处是帝陵和古墓群。
风水学说,随着东晋王朝的南渡和历代中人因避乱不断的迁徙,播撒到全国各地,邙山因此反复地出现在文人墨客的描述中,自此绵延不绝,成为历代风水师心目中的风水圣地和理想的魂归之处。
到唐代,邙山的陵墓数量已经呈现饱和状态,“几无卧牛之地”的说法绝非一句虚言。自那时起,“邙山”或“北邙”这两个字,从一个事实上的古墓群所在地,渐渐转换成为一个人生归宿的代名词,从一个地理概念,被引申成为一个人文概念。从西晋时期张载的纯客观描述“北邙何累累,高陵有四五。借问谁家坟,皆云汉世主”,经过唐诗时代的大规模浪漫洗礼,到清末曹雪芹的《红楼梦》写到黛玉之死时,已成为纯主观感叹,如李纨叹黛玉“小小年纪,便做了北邙乡女”。
今人在编撰《辞海》时,干脆下定义为:“邙,亡人之乡也”。也许,比起遥不可及的天堂和阴风惨惨的地狱,邙山听起来更加温暖、可靠而又具体,不带有宗教或道德批判色彩。让逝者重归大地,在木材、石料、陶瓦乃至珍贵的金银珠宝簇拥下长眠,更符合古人“天人合一,事死如生”的观念。
无独有偶, 韩国的首尔城也有座邙山。当地还流传着这样一首丧歌:“死去的亲人啊!你要到很远的地方去啊!你要去邙山,你到了那里,就永远回不来了……”
唐朝时期,大量朝鲜人来到洛阳,最多的时候,洛阳太学3万人,其中朝鲜留学生约占十分之一。他们之中未能回国,客死异乡的200多人被合葬在邙山,称作“韩园”,其他学成回国的学生不仅带回了学术典籍,也带回了中国的风俗和礼仪,将首尔附近的一座山命名为“邙山”,一条河命名为“洛东河”(即邙山东面的洛河)。邙山,不仅是中国古人人生终点的最好归宿,也让韩国留学生为之魂牵梦绕……
魂归邙山的帝王将相、名人雅士数不胜数,历经沧海桑田,他们几近湮灭在历史的尘烟中。
中国地理交通最好的5座城市,个个实力强悍,有你的家乡吗?
中国地理交通最好的5座城市,个个实力强悍,有你的家乡吗?
中国是一个广袤辽阔的国家,拥有丰富多样的地理特点和交通网络。在这个巨大的国家里,有一些城市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出色的交通系统而脱颖而出。本文将介绍中国地理交通最好的5座城市,它们不仅在国内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在国际舞台上也独具影响力。
**1. 北京:政治与文化中心**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不仅是政治和文化的中心,也是中国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北京位于中国的北部,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距离中国各个主要城市都比较接近。首都国际机场是中国最大的机场之一,连接着世界各地的航班。此外,北京还拥有发达的高铁网络,与上海、广州等城市之间的高速铁路将旅行时间缩短到数小时。
**2.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
上海是中国的经济和金融中心,也是全球最繁忙的港口之一。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上海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便于与亚洲其他城市以及世界各地建立联系。浦东国际机场是上海的主要机场,每天有数百个国际和国内航班起降。此外,上海还有世界上最快的磁悬浮列车,将游客从机场送往市区,大大缩短了交通时间。
**3. 广州:南方门户**
广州位于中国南部,毗邻香港和澳门,是中国南方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是中国最繁忙的机场之一,连接着世界各地的航班。此外,广州还是中国南部的高铁中心,高速铁路将广州与深圳、香港等城市紧密相连。广州港也是中国最繁忙的港口之一,对外贸易十分重要。
**4. 成都:西部重镇**
成都位于中国西部,是西部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是中国西部最重要的机场之一,连接着亚洲和欧洲的多个城市。成都还是中国西部的高铁枢纽,高速铁路将成都与重庆、贵阳等城市相连,便于西部地区的交通。成都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之一,吸引了大量外资和国际企业入驻。
**5. 重庆:山水之城**
重庆位于中国西南部,地理特点独一无二,被誉为"山水之城"。重庆江北国际机场是西南地区最大的机场,连接着国内外多个城市。重庆还是长江三峡的重要港口,对物流和货运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此外,重庆还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高铁中心,高速铁路将其与成都、贵阳等城市紧密相连。
这五座城市分别代表了中国不同地理区域的交通中心。它们的地理位置和出色的交通系统使其在国内外都具有巨大的影响力。不论你的家乡是位于北方还是南方,东部还是西部,这些城市都为中国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为国际交流和合作提供了便利。作为中国的骄傲,这些城市将继续在未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连接着中华大地与世界各地。
中国有三条龙脉,刘伯温是这样形容的
风水学家所说的‘’龙‘’指两方面,一是山龙,二是水龙。
山地以山为龙,平地以水为龙。
惯常将山脉比作龙,用龙指代山脉的走向、起伏、转折等变化。龙脉通常指三大主干山脉。凡谈及风水,必认脉寻宗。
中国风水的龙脉大势,源起昆仑山,接塔吉克斯坦,西高东低,磅礴浩大,气势雄伟,由西向东,往中原延伸,分出三龙,即三大主干山脉。
‘’寻龙‘’的目的是要寻到真龙,辨别真假。在此之前,需先熟知中国主干龙脉。
昆仑山为我国山脉之祖,延伸到中国国境内的有三条干龙脉,,明朝刘基把它分称为北龙、中龙、南龙,并有诗赞曰:
‘’北龙结龙最为佳。万顷山峰入望赊。鸭绿黄河前后抱,金台千古帝王家。中龙尊贵孰堪论?水绕山环四海均。我祖祖陵钟厥秀,须知昭代万年春。南龙一干亦多奇,当代皇帝始帝之。唯有金陵称胜概,高祖下作上天梯。‘’换言之,其所划分的界限为——
北龙:黄河与鸭绿江夹北干龙尽于日本海;
中龙:黄河与长江夹中干龙尽于黄海;
南龙:长江与怒江(黑水)夹南干龙,一只尽于缅甸,注入印度洋;另一支由云南经桂林至广东注入南海;还有一支继续北上至江浙注入东海。其所对应的山脉为——
北龙:是指昆仑山接下的阿尔金山、祁连山、贺兰山、阴山、燕山、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等;
中龙:是指昆仑山连接着的巴颜喀拉山、岷山、大巴山、巫山、秦岭、大别山等;
南龙:是指与昆仑山交接而来的唐古拉山、宁静山、横断山、云贵高原的大娄山、南岭、武夷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