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烧香是我国的传统习俗,上香经常会点三根,这三根香分别代表什么
上香通常会点三根,这三根香在佛学中代表了戒、定、慧三无漏学,也表示供养佛、法、僧常住三宝,而在民间则代表了天地人,也有说法是代表前世,今生,来世。
佛家上香以三支为宜,贵在心诚,正如人们常说"烧三支文明香,敬一片真诚心"。在上香的时候,第一支香应该插在中间,心中默念:供养佛,觉而不迷;第二支香插在右边,心中默念:供养法,正而不邪;第三支香插在左边,心中默念:供养僧,净而不染。
烧香并不单纯是一种形式,而是意在表达对佛祖的尊敬和怀念,能够“去染成净,净化心境,觉悟人生”,而“戒、定、慧”这三炷香,也是希望人们可以勤加修行,戒骄戒躁,泯灭贪嗔痴等欲望。。
上香时要注意,自己的香只能自己请,不能让别人帮忙付香火钱,上香时双手轻握三支香,男子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女子反之,点燃后双手往上一提,使火熄灭,不要用嘴将火吹灭。
在道家文化中,三是一个特殊的数字,正所谓三生万物,上香的时候最忌讳的就是烧偶数的香,一般来说三根香最佳,如果遇到大事相求那么可以烧五根或是九根。
大多数人烧香是为了祈福祝祷,所以这三根香也代表了“天、地、人”。祈愿时常说,祈求上天保佑,人们在祈求上天保佑,这也就包括了“天”;而世间万物都处于天地之间,所以需要有“地”;“人”是天地间的开拓者,所以“人”也是三者之一。
烧香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虔诚之心,人们常说,“心诚则灵”。只有怀着一颗虔诚的心进行祝祷,那么才能得到庇护保佑,得偿所愿。
烧香不分身份高低、贫富贵贱,只要内心有所求,那么都可以上香祈愿,这也是人们对内心美好愿望的一种心灵寄托。
烧香祈福时,为何一定要烧三根香?每根分别代表什么?
近些年,因为教育、文化冲击以及思想观念变化等原因,烧香的人似乎越来越少了。
很多年轻人甚至认为烧香是封建迷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糟粕。
虽说烧香祈福没有什么实际的作用,也并不会真的能带来好运,但直接将其认定为封建迷信加以抵制,也有些矫枉过正。
现在人们不管是去寺庙道观上香,还是在家祭祖上香,很多时候只不过是为了表达一下尊敬,求个心安,并不是真的要搞封建迷信。
虽说只是为了求个心安,但香也不能随便烧,还是有一些规矩的。
其中最首要的规矩,就是烧香一定要烧三根香,或者是三的倍数。
说到这里很多人可能就有疑问了,为何烧香的时候一定要点三根?每根分别代表什么?这其中的传统文化,我们不得不知。
含义众多的“三炷香”其实在国外,佛教是不烧三炷香的,而在中国之所以烧三炷香,是受中国传统阴阳学说的影响。
在以《易经》为代表的中国传统阴阳学说中,奇为阳,偶为阴,中国人喜阳不喜阴,因此祭祖敬神都喜欢用奇数。
而在奇数里,三这个数字代表着无限,如老子所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因此中国人便选择了三。
当佛教传入中国的时候,这个观念已经传承了千年,因此佛教烧香也就自然采用了三炷香的规矩。
至于道教,其理论本就脱胎于中国传统阴阳学说,当然也要采用三炷香的规矩了。
只不过在佛教、道教和传统习俗中,三炷香有着不同的解释。
在佛教理论中,三炷香分别叫做戒香、定香、慧香,代表着佛教的三种修行方法:修戒、修定和修慧。
所谓的修戒,对应的是佛教三害中的贪。
意思就是要戒掉人性中的贪欲、自私等,严格控制自己的行为,遵从佛法的指引,不让自己放任自流,被钱权色所迷惑。
所谓的修定,对应的是佛教三害中的嗔。
意思就是要在纷繁复杂的红尘中保持定力,不被各种各样的声音和念头所驱使,去和喧嚣的尘世对抗,获得内心的平静,帮助人们找到人生的方向、摆脱迷惑和茫然。
而所谓的修慧,对应的自然就是佛教三害中的痴。
其意思也很好理解,就是在修戒、修定的基础之上去努力学习和思考,努力积累、沉淀出自己的智慧,使自己的灵魂得到洗礼。
正所谓“静能生慧”,一个没有主见、欲念横流的人是不会拥有真正智慧的。
除了戒、定、慧,佛教中烧三根香还代表供养的佛、法、僧。
第一根插在中间,代表“供养佛,觉而不迷”;第二根香插在右边,代表“供养法,正而不邪”;第三根香插在左侧,供养的就是僧,代表“净而不染”。
而在道教中,“三”这个数字代表着万事万物,即所谓的三生万物。
因此,道教的三炷香其实代表的就是对天地万物的敬重。
同时,道教的三炷香也代表着敬三清。
三清就是道教的三位圣人,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
道教理论认为,伴随着青烟袅袅上升,人们的心愿也会随之升腾到九天之上,来到三清道尊身边聆听教诲。
此外,在道教理论中修持“三炷香”也有荡除“三业”的意思。
道教理论认为,做人要修持“三香”——即心香、身香、口香。
所谓的“心香”是指心地善良,心存善念,不生邪念和恶念,故无“心业”;
“身香”则是指做人要身正品端,纯朴善良,不做恶事和亏心事,身正而不邪,故无“身业”;
“口香”则是指积累口德,不出口伤人,不口出狂言、脏话等,口净而不脏,故无“口业”。
因为都是脱胎于中国传统的阴阳学说,所以在烧三炷香的规矩上,道教和佛教有一定的相同之处。
那就是都要将第一根香插在中间,第二根插在右侧、第三根插在左侧,顺序不可以打乱,也不可以出错。
而不同的地方在于,道教不仅可以烧三炷香,还可以烧三的倍数,比如六根、九根都是可以的。
此外,道教烧香不可以出现明火,即使出现明火,也不可以用嘴吹灭。
因为道教认为凡人用嘴吹出来的是浊气,用浊气吹灭香的明火是对神明的“不敬”。
除了佛道两教之外,在民俗中同样有烧三炷香的规矩。
民俗中的三炷香,一般代表着天、地、人。
中国人要想做成什么事都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因此为了兼顾天、地、人,所以在烧香祭拜、祈福的时候都要烧三炷。
不过在有的地方,人们以三根香为一炷香,三炷香就是九根香。
如果是代表全家去祭拜祖先的话,一般都烧三炷也就是九根香,三根代表父辈,三根代表自己,三根代表儿孙。
如果祭拜人是单身,而且只是去祭拜父辈,那么点一炷香,也就是三根香就行。
传承五千年的烧香烧三炷香虽然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但其实在一开始,没有三炷香的规矩。
烧香活动堪称是中国传承最为悠久的文化活动了,广义上的烧香最早可以追溯到黄帝炎帝时代,距今已经超过了五千年。
所以,烧香其实既不起源于佛教,也不起源于道教,而是起源于中国原始的“祖先崇拜”,只不过后来被佛道两教发扬光大。
在原始社会的时候,人们吃不饱、穿不暖,活着都成问题,自然也就没有时间去想精神方面的事情了。
后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不再需要整天为活着担忧,有了空闲时间,便开始有了精神方面的思考。
唯物主义哲学说过,物质决定意识,因此引发人们思考的便是各种自然现象和自然界的动植物们。
这些自然现象、动植物与人类的想象力一结合,人类最早的“图腾崇拜”就诞生了。
等到了五六千年前,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阶级社会开始出现,一些部落首领、伟大人物因为带领人们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比如战胜了自然灾害或者打败了别的部落等,而受到人们的崇敬。
人们对于图腾的崇拜也逐渐转移到这些伟大人物身上,于是祖先崇拜就诞生了。
其中最典型的代表,自然就是传说中的黄帝、炎帝、伏羲等人。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人们发现很多花花草草不仅可以用来填饱肚子,还能够治疗疾病,愉悦身心,驱虫避害。
于是人们便开始收集研究它们,其中最著名的故事就是神农尝百草。
此后,一些人逐渐开始将带有特殊香气,闻知能够愉悦身心,驱虫避害的花花草草用于祭祀祖先,以希望这些花花草草能够为祖先“驱疫避秽”,保佑家族平安顺遂。
再后来,人们发现很多用于祭祀的花草通过晾干焚烧的方法。
不仅香气更加浓郁、持久,而且还可以解决花草生长季节的问题,随后都能够保证祭祀的需求,于是最早期的“香”便出现了。
只不过那个时候的“香”,还不是像现在用的一根一根的圆柱形香棒,而是植物晾干后的粉末或者枝叶,最常见的香就是香蒿等天然“香料”。
根据《诗经》的记载,周文王时期人们经常“升烟以祭天”了。
焚烧的就是各种带有香气的植物,不过当时还不叫做烧香,而是称作“禋祀”。
此时虽然没有“三炷香”的说法,但根据《周礼·春官》记载,周代焚香是"天神、人鬼、地示之礼"。
《史记·礼书》也说:"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
意思就是人们焚香祭拜的主要是天神、人鬼和地只这三类,所以当时就已经有“三”这个规矩了。
这个时期,烧香仍主要用于祭天以及祭祀一些伟大的先祖,和宗教活动没有什么关联,而且普通老百姓也没有权利烧香。
不过以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普通老百姓也烧不起。
直到汉武帝时期,汉武帝为了求长生,不仅大规模招揽方士炼制丹药,还大肆开展烧香敬神活动。
只要能够和长生沾上边的神,别管大小,都要敬上一炉香。
这样一来,就彻底打破了过去烧香只是用来祭天和祭祀伟大祖先的传统。
而且,汉武帝不仅自己组织人大规模烧香敬神,而且要求手下的人烧香敬神为自己祈福。
此外,汉武帝为了更好地“金屋藏娇”,设置“椒房之宠”,还将香料用于房屋的装修上,并在屋内焚香,以营造更舒适的氛围感。
这一行为,也就打破了焚香用于祭祀的规定。
汉武帝的一系列操作,让香开始逐渐走入个人的家中。
因此很多学者认为,中国的香文化肇始于汉代。
宋代吴曾在《能改斋漫录》中,便考证认为“焚香始于汉”。
根据经济学原理,需求决定了供给。
在汉武帝的带动下,汉代香事繁盛,人们对于香的需求量迅速增加,用途和样式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
因此,各种各样的香和焚香的用具也开始出现,香产业逐渐形成。
我国迄今为止出土的最早的香炉,便是南昌西汉海昏侯古墓出土的青铜博山炉。
佛教、道教的兴起与三炷香规矩的形成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并逐渐传播开来,同时,中国本土宗教——道教逐渐摆脱原始状态,发展成为真正的宗教。
两个宗教虽然在理念、教义上有很多不同之处,但是它们也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崇尚烧香。
在佛教理论中,香不仅仅是供品,同时还有很多象征和寓意。在很多佛教经典中,香常常和修行者持戒之德相联系。
例如在《首楞严三昧经》中,就用“香光庄严”比喻念佛的人染上如来功德庄严。
此外,在佛教世界的无量诸佛净土中,也有以香著称的是“众香国”、“香水海”等。
而在道教理论中,香更是神仙“神格”的标志。
香闻达十方无极世界,灵通三界,不仅是通真达灵的信物,而且往往作为神仙贵人降临、凡人升仙的先兆,因此道教修行敬神都必焚香。
不过在东汉时期,由于发展时间较短、统治者态度不明确等各种原因,佛教和道教流行程度尚不广泛,因此烧香活动影响范围仍然较小。
而到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在黄巾起义的影响和张鲁的大力推动下,道教中的“五斗米教”开始在中国北方大规模传播开来。
到了西晋时期,著名的道家天师葛洪通过对道教进行改造,不仅使道教开始脱离原始宗教的状态,更让道教逐渐被统治阶层所接受。
到了南北朝时期,佛道两教均迎来了大发展。
道教在陶弘景、寇谦之等人的努力下,吸收了儒学和佛教的理论,逐渐形成了完善的体系和教规,走向成熟。
在南北朝时期,道教虽然整体发展较为曲折,兴盛不如佛教。
但在北魏时期得到了拓跋氏的接受,不仅北魏宰相崔浩尊寇谦之为师,而且著名的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更是一度欲将道教尊为国教。
至于佛教,在南北朝时期更是兴盛至极,特别是在南朝,佛寺几乎无处不在,从杜牧的名篇“南朝四百八十寺”中我们就可以体会到。
当时佛教在南朝的流行程度,甚至一度威胁到了朝廷的统治。
虽然中间遭遇了拓跋焘灭佛的劫难,但最终也没有阻挡佛教的大规模传播。
得益于佛道两教的大发展,烧香活动逐渐在全国范围内流行起来了。
不过受限于制香技术不足及原材料较少等原因,此时的香料价格仍然较贵。
加上后来佛教再次遭遇北周武帝灭佛的影响,因此南北朝时期烧香活动仍主要流行于贵族和一些富商、士大夫之间。
直到隋唐时期,人们发现两广、海南地区同样能够出产香料,不仅香气不输西域进口的香,而且采集、运输成本更低。
于是,价格更低的“南香”逐渐取代了昂贵的“西香”,成为了主要的香品。
伴随着香品价格的降低,以及佛道两教的重新兴起,烧香活动开始真正走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了一项普遍的活动。
到了宋朝时期,伴随着儒释道三教融合,原本反对烧香的儒教也开始接受烧香的习俗,众多读书人开始加入烧香的行列。
有些人形成了不点香不读书的习惯,烧香文化自此达到了顶峰,普及全国。
烧香活动的大规模开展,也促进了制香产业的大发展,现在人们常见的圆柱形的签香开始出现,并获得了佛、道两教的青睐。
在佛、道两教的大规模应用和推广下,“三炷香”的观念开始形成,并逐渐形成规矩。
按照现代唯物主义的观点,烧香活动并不能给烧香人带来好运,除了促进香产业发展,增加香味、驱虫之外,也起不到什么作用。
但烧香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愿景,也算是一种抚慰人心的好办法。
因此只要不沉迷于烧香,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烧香上,也没必要对烧香抱有敌意。
敬香要点三炷香,有很多寓意,你知道几种
对于普通大众来说,每到初一、十五都是要敬香。其一初一、十五是佛教的十个斋戒日。其二初一、十五也是中国古代人们所推崇的吉祥日子,初一就不用说了是每月的开始的第一天,十五也是正中间的位置。
当我们诚心要敬香的时候,细心之人定会发现,每一个人手中点的都是三炷长短相同的香,你知道这里面的奥秘吗?
其中道理与道教中的“三·一”道体思想有关。“三·一”,源于老子的《道德经》,其曰:“视之不见,名曰希;听之不闻,名曰夷: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意思是说:看它摆在你面前,你却能独自做到视而不见,这个就叫做“夷”;听它声音而你却能屏蔽耳朵装作听不到,这个就叫做“希”;触摸它而能做到不去触摸,用心去感受,这个叫做“微”。这三者之间不可以说清楚明白,所以就混而为一。
一气化三清,“一气”指的是混沌之气,“三清”也代表着天、地、人三界以及三清之意,“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
还有一种三香清扫三种业障的说法,三香即心香、身香、口香。三种业障即心里面的业障、身体中的业障、口碑的业障。
老子是想要告诉人们要从视、听、触三方面去感知道教道义的存在,同时也能领悟到道教道义多方面立体感的厚重和博大精深。
三炷香中的“心香”指做人心地善良、心存善念、心系芸芸众生等;
三炷香中的“身香”指做人要品行端正,浩然正气、不做亏心事、做人光明磊落坦坦荡荡等;
三炷香中的“口香”指做人做事都要留一线日后好相见,要有留口德等。
而且在敬神、拜神时,三炷香所插的方式方法也有讲究,顺序为先中间,后左边,再其次右边等次序,因为古人中间为尊,其次左为上,再次右为下。三炷香也不是一次性地全部插完。插香必须插正,不能歪斜更不能倒掉,尽量让香灰自然地落在香炉里面。只有这样才是对神仙的敬畏,据说心实之人烧的香能整根烧尽,不留香根,不知道你能做到吗?香要整根都能烧的那种,不是现在带座的香。而且三炷香中香与香之间的距离最好不要超过一寸,有个说法叫做“寸诚感神”也就是诚心诚意敬畏神仙的意思。
在佛祖面前敬上三炷香后,还有要磕三个头事宜,有种说法不知道大家知道不知道,到了佛祖庙、神仙庙或者神像面前,你可能不是时刻带着香火,但虔诚的你必须磕三个头,这是一种发自本能地对神像的一种敬畏之意吧!没上香本就是一种过错,就不要再不磕头就走,一错再错下去了。西游记里面唐僧有句说,见塔扫塔,见佛烧香。
在这里小编想问的是,有多少人每次敬的香和磕的头不知缘由,敬的糊涂香和磕的糊涂头的呢?大概大家都是虔诚的敬佛吧。发愿行为,也代表着一种因果逻辑,发愿应验后还要记得去还愿,还愿也是一种传扬佛法的一种途径。
其实敬香这些都有好多口诀的,都是由师傅带着领进门的,这里就不和大家说了,以免误人子弟。
三炷香,分别寓意戒律之香、定心之香、慧根之香。
第一炷香,意指在佛祖面前遵守佛教法律,用以戒掉恶习和妄念,做到六根清净,发动一心向善,六根指眼、耳、鼻、舌、身、意。佛家以达到远离烦恼的境界为六根清静。意指已没有任何欲念,无牵无挂。
第二柱香,意指在佛祖面前能够凝神静气,摒弃杂念,专一做事。
第三柱香,意指在佛祖面前只有做到前两方面后,佛祖便会给有缘之人开启智慧大门,让你的精神上一个新的境界。
三者既是相辅相成、层层递进,也是“破迷惑开启顿悟”的方法,同时也是一种因果关系。只有戒掉自己的欲念和恶习,放下身心深吸一口气凝神聚力,做任何事才能达到事半功倍,其实好多道理都是相通的。
磕三个头,一叩首表示对佛像的敬仰和对礼佛的虔诚之心,也是精神寄托的一种方式。
二叩首是愿在庄严守口如瓶的佛祖面前深刻反省、忏悔自己的罪过,希望能得到佛祖的原谅与认可,其实也是想得到自己内心深处的一种释怀。
三叩首希望在佛祖的感召下,指引自己能快速地通过重重磨难,到达成功彼岸,雕身成佛,换发佛光。
敬香时以一炷为宜,越高越粗越好,不是有好多人都争着抢着要去上高香头香,其实就是讨个好彩头,寓意来年生意能红红火火节节高升。
如果要敬三炷香,第一炷香插在中间,心中默念:阿弥陀佛,觉而不迷也;第二炷香插在左边,心中默念:阿弥陀佛,正而不邪也;第三支香插在右边,心中默念:阿弥陀佛,净而不染也。其意思是:觉悟而没有迷惑,正直而没有邪恶之念,清净而不被沾染邪气。
敬香完毕后,面对佛像,肃立合掌,举过头顶,膜拜礼佛。
一炷敬我佛,教我如何脱离苦海,渡我成功彼岸;二柱敬我法,学做正气身,才能做到百毒不侵;三柱敬众僧,本份来做人,务实做事。我佛庄严、慈悲,普渡众生、脱苦海而终成正果:其意尽在“教化人心向善”,能否得到真谛,全在自己能否破除思想壁垒及顿悟人生大道。
钓住三须鲤鱼,真会“三根胡须三炷香,家中必有一白丧”吗?
周末去夜钓,一般是和结伴钓友相约在附近一家渔具店集合,然后一同“杀赴”钓场。在渔具店集合有两大好处,一来可以补充“”,二来可以打听到渔汛。上个周末我在渔具店等老陈、老赵时,有几个年龄大的钓友围坐在地桌旁,一边喝着店老板提供的免费茶,一边热议着“三根胡须三炷香,家中必有一白丧”的话题。
因我马上要出发,没有加入聊天“战团”,坐在圈外静静地听几位老哥“胡侃”。
“三根胡须三炷香,家中必有一白丧”这话我还是第一次听说,意思是:捕到或钓到长有三根胡须的鲤鱼,家里就要办白事了,也就是有亲人要离世,全村人都去你家吃席的那种。一位老哥介绍说这话是古时渔民们流传下来的,知道的人并不多,难怪我第一次听说。
钓友们都知道,鲤鱼长有四根胡须,很多圈外人分不清鲫鱼和鲤鱼,往往以有没有胡须为依据来分辨。鲤鱼的四根胡须两长两短,均匀地分布在嘴巴两侧,话题中说的三根胡须鲤鱼应该是一边两根,另一边少了一根,只剩下一根的那种鲤鱼。
一位老哥说,他就钓住过三根胡须的鲤鱼,当发现是三根胡须时马上放生了,没有入护,现在两年过去了,家里也没有大事发生,看起来钓到马上放生可以解这个“魔咒”。
另一位老哥说,这话应该是指吃三须鲤鱼,钓到或捕到,如果放生或者送人,只要是自己不吃,家里就不会有白事。
还有一位老哥说,老辈人说过的话,既然能流传下来就有一定的道理,不管它是不是玄学,我们要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虽说现在科学技术发达了,不是还有很多奇怪的现象无法解释得通吗?
……
我回顾自己的钓鱼经历,自从学会钓鱼,钓住的鲤鱼应该说无数了,至于其中是否有三须鲤鱼,真的是无从知晓,因为我钓住鱼一般是摘钩后就入护,除非查看是上钩中鱼还是下钩中鱼,还有查看鱼嘴上中钩的位置时才迟一些入鱼护,但从来没留意过鱼是否是三须。那么,是不是不知道鱼是三须,钓到或者吃掉,也会解“魔咒”呢?
我相信绝大多数钓友和我一样也是唯物主义者,对这些带有玄学性质的说法不以为然。老祖宗流传下来的话也不全对,比如有关钓鱼的“钓鱼穷三年、玩鸟毁一生”,现在钓鱼大多数人是为了修身养性、减缓压力、放飞自我,非但不会穷三年,会更益于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很多钓友日子过得如火如荼,所以我们要对部分谚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三根胡须三炷香,家中必有一白丧”也是一样,可能有偶然巧合的现象,三须鱼就像我们有些人,天生就六指,也有天生就耳朵内卷的,还有类似其他发育中遇到的生理现象,如果与偶然事件牵强附会,说成必然,那就有嫌违背科学。
我还认为,在鱼资源日益匮乏的当下,能钓上来鱼就是高兴事,说明你是幸运的,假如能钓上来三须鱼,这句话应该是“三根胡须三炷香,子孙后代必荣光”。
另外,鲤鱼的胡须如果被人为剪去一根,自然就成了三须鲤鱼;就是鲤鱼因为发育问题,天生就是三根胡须,也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没有必要大惊小怪,如果联想成三炷香,然后断定家里要有丧事要办,那就是风牛马不相及,毫无科学根据,反正我是不信,钓友们你信吗?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我是悠渔乐好,后续会继续分享有关钓鱼的所见、所闻、所感,期待钓友们的关注和支持,我们下期再见!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悠渔乐好。
烧香烧三根,到底代表了什么意思?
每逢重大的传统节日,总要点香祭拜,向祖宗们寻求保佑,可你们有没有发现,烧香时, 家里的长辈总要求烧三根,到底是为什么呢?
这和佛教有很大的关系。很早以前,佛教就在中国扎根,影响比较大,烧香一开始是人们尊敬佛陀的一种方式 ,久而久之就流传了下来。
每逢佳节 ,人们也会按惯例烧三支香 ,这三支香分别代表供养了佛、法、僧。烧香的时候,第一根插在香台的最中间,第二根插右边,第三根插左边。
寓意为燃烧自身,普照四方,提醒佛门弟子要无私奉献。
点三根香,表达了烧香者的祈求和愿望,祈求自己能够获得更多的好运和智慧 。
在古人的观念里,三这个数字代表了极大的意思,以三根香敬鬼神,也表达了自己最大的诚意。
虽然在今天看来,有点封建迷信的感觉, 但其实烧香只是人们的一种心灵寄托和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