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邈的故事(药王孙思邈的故事)

民间故事:孙思邈救三龙

以下故事,出自五代时期杜光庭传奇故事《神仙感遇传》,翻译时稍有改动。

在嵩山白鹊谷,有得道高僧释玄照修行。释玄照操行甚高,在当时和尚中算是第一。他常常为众人讲解《法华经》,前后已经讲解了一千多遍,从不觉得枯燥辛苦,只是希望天下人都能够感悟,能够修行,能够活得更好。

由于释玄照讲解很好,所以他虽然住在深山里,但每次讲经的时候,很多人都会前来,无论酷暑还是寒冬,也不管山路艰险,人们都愿意来。

在听众之中,有三个老头儿,眉毛胡须都白了,看相貌也很奇特,不像是普通人,甚至不太像人。但三位老头儿每次听释玄照讲经时,都很虔诚,从不缺席。慢慢地,释玄照也注意到了他们。

有一天早晨,三个老头儿找到释玄照,施礼后说:长老,实不相瞒,弟子等三人其实是龙王。我们平时要做事情,其实也很辛苦,已经活了几千年。这些年常常来听长老的讲座,觉得收获很大,总想报答一下,但又不知道能做些什么。长老有什么要帮忙的吗?弟子愿意效力。

释玄照想了一会儿,说道:现在,国内大旱,以至于饥荒不断,很多人挨饿甚至饿死。如果可以,希望你们能多下点雨,拯救天下生灵。这件事,就是贫道近来的心愿。

三个老头儿沉吟半晌,说:行云布雨,这对我们龙来说,确实只是小事。但是,下雨之事需要天帝的命令,我们若是私自下雨,一定会被天帝惩罚,而身为首领,我们会被罚得更严重。我们想了一个计策,应该可行,只是不知道长老能不能做到?

释玄照问:是什么计策?你们说说看。

三个龙王说:少室山的孙思邈处士,是一位德高望重之辈,如果我们下了雨,被天帝惩罚,他能够救我们。只要他愿意救我们,我们马上就可以布云行雨。

释玄照不太懂,问道:贫道知道孙思邈处士在少室山,但是不知道他有什么事迹,他又怎么能够救你呢?

三个龙王说:孙公的仁义,真可谓天高地阔,不可斗量,怎么计算也算不出来。他著有《千金翼方》,不但救了现世很多人,还有利于后世百代。他的名字,天帝帝宫中已经记录,以后也会成为地位很高的大神仙。如果他能够为我们说几句好话,我们就不会被惩罚了。但是,长老得先和他约定好,得到他的允诺后,我们立马下雨。

释玄照听说后,点了点头,答应了三龙。

他亲自到了少室山,找到孙思邈,施礼很恭敬,态度也很诚恳,坐下许久后,他才说:孙处士,你有大仁大义之心,又肯救济万民,实为黎民之幸。现在,天下大旱,寸苗不生,百姓饥苦,以至于易子而食。你的仁心,现在也可以用了,只要你开恩,就能救天下黎民。

孙思邈有些纳闷,说:我没什么用啊,现在又在山野之中,有什么功力能去救世间百姓呢?若我能帮忙,我肯定会尽力。

释玄照听他这么说,心里很高兴,说:贫道昨天遇到三条龙,让他们行雨。他们都说,行雨可以,但是会被天帝惩罚,严重的话会被斩首。处士你有大公德于人们,天帝那里已经有你的名字,你成仙后地位也会很高,只要你肯向天帝求情,天帝就会饶恕他们。如此一来,既能够救万民于水火,也能够免三龙之罪责,不是很好吗?希望处士你能够帮忙。

孙思邈笑着说:原来是这样,放心,只要可以帮忙,我不会吝啬出手的。

释玄照又交待孙思邈:三龙行雨之后,为了避罪,会躲在处士山后面的大沼泽中。到时候,会有异人来捉他们,处士要好好说话,用道理服人,让那人放了三龙,三条龙也就不会被斩首了。

孙思邈听完后,点头答应了。

释玄照回去后,跟三个龙王说了他和孙思邈的约定,三个龙王放心了。于是一天一夜的时间,三龙千里下雨,所有干旱地区都得到了足够的雨水,人们个个欢呼雀跃。

三个龙王下了雨之后,躲在了在孙思邈山后的大沼泽之中。释玄照也去找孙思邈,一方面是看看三个龙王怎么样,一方面也准备感谢孙思邈。两人说话的时候,来了一个人,容貌特异,不像人类,他径直走到山后的沼泽岸边,嘴里叽里咕噜,似乎在骂人。很快,这个人用手一指,沼泽结冰。

不一会儿,有三个水獭,两个灰色一个白色,从沼泽中冰块下出来。这个人从身上拿出一条又长又粗的红色绳子,然后把三个水獭都系住了,然后就准备带着水獭离开。

此时,孙思邈来了,他把那个人喊到跟前,说:这三个东西犯下的过错,确实很大很严重,即便是斩头,也不足以赎他们的罪孽。但是,这其实不能怪它们,因为昨天虽然是他们行雨,但其实都是我的意思,是我让他们这么做的。希望您不要生气,也希望您能够放过他们,并告诉天帝,一切是我指使,和他们无关,希望能够饶恕他们。

神奇的一幕发生了,这个奇怪的人听到后,什么也没说,对着孙思邈略微施礼,然后解开三个水獭身上的红绳,飘然而去。

那个人走远了之后,三个水獭又变成了三个老头儿,对孙思邈磕头道谢,还说一定要报答孙思邈。孙思邈说:我在这山谷之中,不需要什么,你们就不用报答我了。三个老头儿又对释玄照表示感谢,也说要感谢释玄照。(三个老头本是龙王,变成水獭躲在沼泽中,他们不是水獭成精)

释玄照说:寺庙前面的山路,都是荆棘,不方便人们行走,能不能帮我把山路处理一下?三个老头儿说:些许小事,很容易做到。但是,处理山路的时候可能有风雷,你们不要害怕就行。

当天晚上,雷霆震击,听起来十分吓人。第二天早晨,大雾散去的时候,寺庙前面的几里山路已经平坦光滑,一直到山下。三个老头儿来了之后,对着释玄照和孙思邈点头道谢,随后便不知去处。

后记:孙思邈由于是神医,救了很多人,所以唐代后就有很多关于他的传说,救龙的故事是其中之一。同时,关于救龙的传说从唐代就有,《玄怪录》《宣室志》《太平广记》《夷坚志》等也都有。

历史眼丨“杏林春满”“虎守杏林”孙思邈留在陇西的典故

原标题:历史眼

“杏林春满” “虎守杏林” 孙思邈留在陇西的典故

陇西仁寿山

杏林是中医学界的代称。故址在今江西省庐山市和安徽凤阳,典出三国时期闽籍道医董奉。据《神仙传》记载:“君异居山间,为人治病,不取钱物,使人重病愈者,使栽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数年,计得十万余株,郁然成林……”根据董奉的传说,人们用“杏林”称颂医生,医家每每以“杏林中人”自居。在甘肃陇西,也流传着一则“杏林春满”的故事,主人公是孙思邈。

传说孙思邈和弟子们在陇西仁寿山上结庐治病,患者络绎不绝,与日俱增。但他为民治病,虽药到病除,可从不多取分文;尤其为穷人诊疗,往往送医给药。据说有一病人过意不去,便从自家院里挖了一棵小杏树,栽在孙思邈结庐的庭前,以供孙思邈和弟子们春来赏花,夏到遮阴,秋回品果,冬临晾药,以示感恩之情。谁知,这一起头,病人相互效仿,三年时间,仁寿山东麓杏树已蔚然成林,一到阳春三月,杏花绽放,粉红似海,“杏林春满”成为当地一景,这也成了后人纪念和称颂孙思邈“誉满杏林”的典故。

在陇西方圆,还长期流传着一则“虎守杏林”的故事。

据说一日傍晚,孙思邈从杏林外回来,刚点上油灯,准备整理病人的医案,忽然听见门外有野兽的轻吟声。他开门一看,不远处趴着一大一小两只老虎。借着微弱的灯光,依稀可见大虎的眼中流着泪,并向他投来善意和求助的目光;小虎仔还善解人意地摇动着尾巴,低头靠近孙思邈的脚前,静候不动。孙思邈知道,兽类也通人性。经他诊察,断定这只母虎伤了富家妇女,金钗扎在喉内,肿痛得透不过气来。孙思邈毫不惧怕,扳开虎口,拔出金钗,敷以药物,解除了老虎的痛苦。从此以后,为了报答孙思邈的治病之恩,不论刮风下雨,还是酷热难熬,二虎总是守在杏林中,不再伤人,但也不让生人乱折乱采,不叫其他动物糟蹋花果,专供孙思邈师徒和病人游赏食用。

后来,唐高宗龙朔元年(661年),孙思邈师徒离开陇西时,二虎紧随其后,白日伴行,晚上守候,贼人猛兽避而远之。待大虎老殁,小虎依然跟随……直到孙思邈101岁寿终,它还坚守“杏林”。

掌上兰州·兰州晨报记者 黄建强

《大医精诚:孙思邈传》读后感

《大医精诚:孙思邈传》以孙思邈的年龄为主线,讲述了孙思邈医者父母心的传奇经历,引用大量历史文献,书中穿插不少中医方子和养生小秘诀,需专业人士鉴证,简单的“拿来主义”要不得。孙思邈一生,无疑人生赢家。

做人方面:一是本着“人命贵重”的无差别心,对皇家贵族、平民百姓一视同仁,“葱管导尿”既用于隋朝开国皇帝杨坚,也用于普通平民;

二是内方外圆,伴君如伴虎,孙思邈前后为隋朝杨坚、杨广,唐朝李源、李世民、李治、武则天等多任皇帝及其家属治病,兼顾养生、美容,既能达到虎君的要求又不违背生命自然法则,唯一诀窍是不与虎君正面冲突,实际行动又遵循医道,各得所愿。

做事方面:一是学无止境,更新总结,为求中医妙方博览群书走遍大江南北,以方易方,寻找民间高明方子,一百一十四高龄仍坚持从长安远走长沙,只为寻得《伤寒论》“善本”并如愿以偿。

二是过程管理,亲力亲为,从种药~采药~制药~看病开方~煎药全链条,亲力亲为,从头到尾体现着严谨的做事风格。

疑问方面:书中对生男生女有明确的指引,也可追溯来源,暗合农村地区八字算法,是迷信还是确有其事?

总体来说,好书。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csxsg.com/forum/20231106/1697201853354256.html
上一篇:梦到孩子死了(梦到孩子死了又活了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好地方(好地方推荐作文)

网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