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培松(黄培松故居)

百年江夏堂迎百名台胞祭祖 时隔三年台青感慨万千

中新网厦门9月24日电 (记者 李思源)“两岸黄氏宗亲家人团聚在一堂,特别感动,那种感觉真的很棒。”来自台湾台中的“85后”黄浤筵24日再次回到厦门江夏堂,时隔三年乡情犹在,临近传统中秋佳节,黄浤筵心情颇为激动。

来自台中、金门等地的近百名黄氏宗亲当天走进江夏堂,携手两百多名厦门黄氏代表共同参加祭祖仪式。始建于1910年的厦门江夏堂是清朝光绪六年武状元黄培松奉旨兴建的黄氏大宗祠堂,曾为闽海关旧址,清末民初,数万名黄氏子弟从这里出发前往台湾、下南洋讨生活。

图为厦门江夏堂文物保护管理站理事长黄伟煌率两岸宗亲祭祖。中新网记者李思源摄

“我20多岁就开始参与宗族事务。人毕竟有根,要牢记血脉的源头,祭祖既是慎终追远,也是两岸宗亲联谊的好时机。”年过花甲的金门县宗族文化研究协会创会会长黄奕展,数十次前来江夏堂参与祭祖,对仪式的每个细节都了如指掌。

作为主祭,厦门江夏堂文物保护管理站理事长黄伟煌忙前忙后,仪式上他还不时招呼老熟人、新面孔,宛如家人聚会。“我们江夏堂中秋祭祖除了举行传统古礼的祭拜,仪式后两岸宗亲还会汇聚一堂,参与中秋博饼。”黄伟煌表示,江夏堂是海峡两岸黄氏宗同的精神家园,无论何时都欢迎台湾宗亲“回乡”祭祖。

图为台胞在江夏堂参与中秋博饼。中新网记者李思源摄

图为台胞参与中秋博饼,戴上“状元帽”。中新网记者李思源摄

隆重的祭祖仪式后,江夏堂内外摆起了35桌宴席,中秋博饼随之开始。在两岸黄氏宗亲的欢声笑语中,骰子落到碗里的清脆声音此起彼伏。中秋博饼习俗源于福建厦门,由郑成功发明,博饼是用六粒骰子投掷结果组合来决定参与者的奖品。博饼习俗由家庭游戏发展为亲友之间乃至社会群体的游戏,盛行于厦门、金门、泉州和漳州等地。

黄浤筵2013年就跟随父亲的脚步来到江夏堂祭祖。“我们要知道自己的根在哪,才会懂得孝敬父母长辈。”十年前黄浤筵还未结婚,如今已成家生子,“未来我也会带小孩来江夏堂祭祖,一代传一代很重要。”(完)

百年江夏堂迎百名台胞祭祖 时隔三年台青感慨万千

中新网厦门9月24日电 (记者 李思源)“两岸黄氏宗亲家人团聚在一堂,特别感动,那种感觉真的很棒。”来自台湾台中的“85后”黄浤筵24日再次回到厦门江夏堂,时隔三年乡情犹在,临近传统中秋佳节,黄浤筵心情颇为激动。

来自台中、金门等地的近百名黄氏宗亲当天走进江夏堂,携手两百多名厦门黄氏代表共同参加祭祖仪式。始建于1910年的厦门江夏堂是清朝光绪六年武状元黄培松奉旨兴建的黄氏大宗祠堂,曾为闽海关旧址,清末民初,数万名黄氏子弟从这里出发前往台湾、下南洋讨生活。

图为厦门江夏堂文物保护管理站理事长黄伟煌率两岸宗亲祭祖。中新网记者李思源摄

“我20多岁就开始参与宗族事务。人毕竟有根,要牢记血脉的源头,祭祖既是慎终追远,也是两岸宗亲联谊的好时机。”年过花甲的金门县宗族文化研究协会创会会长黄奕展,数十次前来江夏堂参与祭祖,对仪式的每个细节都了如指掌。

作为主祭,厦门江夏堂文物保护管理站理事长黄伟煌忙前忙后,仪式上他还不时招呼老熟人、新面孔,宛如家人聚会。“我们江夏堂中秋祭祖除了举行传统古礼的祭拜,仪式后两岸宗亲还会汇聚一堂,参与中秋博饼。”黄伟煌表示,江夏堂是海峡两岸黄氏宗同的精神家园,无论何时都欢迎台湾宗亲“回乡”祭祖。

图为台胞在江夏堂参与中秋博饼。中新网记者李思源摄

图为台胞参与中秋博饼,戴上“状元帽”。中新网记者李思源摄

隆重的祭祖仪式后,江夏堂内外摆起了35桌宴席,中秋博饼随之开始。在两岸黄氏宗亲的欢声笑语中,骰子落到碗里的清脆声音此起彼伏。中秋博饼习俗源于福建厦门,由郑成功发明,博饼是用六粒骰子投掷结果组合来决定参与者的奖品。博饼习俗由家庭游戏发展为亲友之间乃至社会群体的游戏,盛行于厦门、金门、泉州和漳州等地。

黄浤筵2013年就跟随父亲的脚步来到江夏堂祭祖。“我们要知道自己的根在哪,才会懂得孝敬父母长辈。”十年前黄浤筵还未结婚,如今已成家生子,“未来我也会带小孩来江夏堂祭祖,一代传一代很重要。”(完)

如果古厝会说话 | 黄培松故居:福州现存唯一武状元府邸

漫步上下杭

感受历史隐秘而滚烫的脉络瞥见在时光中不朽的沉淀轻嗅茶楼里逸散出的芬芳在古建筑里触摸历史在老街区里穿越古今也别有一番风情

黄培松故居

在上下杭街区

有一处古厝独具一格

其大门正面的镜面墙

和左右相对龙虎垛的对看墙上

有四幅栩栩如生的花鸟纹饰图案

旁边还有一段红砖砌成的墙体

它与其他福州传统古厝明显不同

这是怎么回事?

仔细一看

青石门框上题有“福州市美术馆”匾额

右侧红墙还立有“黄培松故居”石碑

原来,这是清朝最后一位武状元黄培松的故居

因为黄培松祖籍福建南安

闽南建筑的主要特征

便是以红砖作为建筑材料

黄培松(1855-1925)

字贤礼,号菊三

生于南安仁宅乡后坑垄村(今属洪梅镇)

他从小习武

光绪六年(1880年)庚辰科武科会试

获第一名,武会元

殿试钦点武进士一甲第一名,武状元及第

眼前的这座大宅

位于台江区中平路172号

据说是黄培松高中武状元后

将其父经营的“泉泰茶行”扩建而成的

故居坐北朝南,前后三进,面阔五间

占地约2100平方米

是台江区少有的官宦深宅大院

建于清末至时期

是福州现存唯一的武状元府邸

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故居以南北门正中为中轴线

左右两侧对称布局

进与进之间设有风火墙

开中间门

门上均用“斗底砖”钻孔钉装

既防风又防火

这又结合了福州古建民居的独特构筑

一进是穿斗式木结构,面阔五间

中间是大厅,分前厅、后厅

左右两侧各有两间厢房

房屋横梁、筒柱、雀替及墙壁门窗等

雕刻有鸟、兽、鱼、虫等精美图案

在进与进之间的两侧

均建有“覆龟亭”

即在天井中间通道架廊屋

这样既避免日晒雨淋,又方便往来

斗拱、悬钟、雀替等木构件

随处可见

虽经历岁月风霜

但难掩当年的精美

故居的天井还有一处奥秘

天井周边设置了一圈凹槽

让雨水都流到凹槽里

通过石板缝隙加速渗透到地下

这样的设计

和现代“海绵城市”的理念不谋而合

值得一提的是

在黄培松故居的斜对面

有栋名叫“状元楼”的“小洋楼”

如此命名,跟黄培松也有关联

相传,黄培松晚年时

曾去厦门替朋友调停一起房产纠纷

这趟行程后,黄培松看中了厦门一座洋楼

回家便让两个儿子

在中平路上修建了一栋一模一样的房子

这便是后来的“状元楼”

即现在的福建省海运集团有限公司

如今,黄培松故居

以福州市美术馆新姿面世

其延续了传统古民居的风格

又融入了现代建筑理念

使天井、通道、绿化小景穿插其中

营造一步一景的优美景观和艺术氛围

市民入馆,可在参观的同时

感受灰墙青瓦的古朴之美

馆内设12间展厅

可以同时展出百余件艺术作品

还设置培训室、影音室、

图书资料室、艺术创作室、

学术研究室等公共空间

将打造成为

集展览陈列、收藏保护、学术研究

艺术交流、教育推广与文化休闲于一体的

公益性文化艺术场所

文字来源:台江史志图片来源:陈啾啾、福州市美术馆、网络文中涉及相关图片版权皆归原作者所有

END

跟着诗词游福州!比你想象的还要美!福州乡村美如画!走啊,春游去!最美人间四月天,在福州都有什么天!

高新旅游

福州市少年

儿童图书馆

福州画院

内容来源:福州上下杭、福州古厝

点分享

印尼第三富豪的爱国情缘:把你们送到毛主席、周总理身边学习中文

#2022生机大会#

108亿美元身家,印尼第三富豪黄氏家族祖籍泉州,小贩起家的故事励志且传奇。

与上一年度福布斯印尼富豪榜相比,黄氏家族从印尼第二大富豪退为第三。黄氏家族虽在异地,但情系祖国,传承无止境,也是拼耐力的长跑,今天分享一下黄氏家族的爱国情缘吧!

黄氏家族退为印尼第三大富豪,身家108亿美元

印尼前四大富豪

福布斯前不久发布了2022印尼富豪榜,今年上榜的50位印尼超级富豪,财富总额跃升至创纪录的1800亿美元。祖籍福建的黄惠祥、黄惠忠兄弟,以477亿美元身家,连续14年蝉联印尼首富。

黄惠祥、黄惠忠兄弟的主要财富源泉,来自于印尼针记国际集团,这是印尼最大的企业集团之一,也是印尼第二大丁香烟生产商。此外,两兄弟还控制着中亚银行(Bank Central Asia),其家族旗下产业,横跨地产、通讯、电子、棕榈业等产业。

俄罗斯与乌克兰冲突以来,石油、天然气、煤炭等资源类公司股票受到市场追捧,水涨船高,1948年4月17日出生于新加坡建筑业世家的印尼煤炭大亨刘德光(Low Tuck Kwong),从上年度排名18名一跃成为印尼第二大富豪,身家121亿美元。

刘德光,祖籍广东东莞,他从新加坡赴印尼开拓工程建筑时,看到印尼发展机会并转国籍印尼。他的巴彦资源公司(Bayan Resources),目前是印尼第四大煤矿。

金光集团董事长兼总裁黄志源

印尼第三富豪黄氏家族(widjaja family),今年上榜身家为108亿美元,其家族虽然财富变动不大,又由于煤炭大亨刘德光成了印尼富豪榜一匹黑马,黄氏家族也由上年度排名第二退到了第三位。

印尼第三富豪黄氏家族,其家族大家长是金光集团董事长兼总裁黄志源。“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无论是金光集团创办人黄奕聪,再到其长子黄志源,除了引人瞩目的其家族在造纸业等方面的成就,就是他们父子两代人都有拳拳爱国心。

黄氏家族勇创实业,获得骄人成就,他们也有一颗报效祖国的心;多少年来,金光集团和黄奕聪慈善基金会在国内每一份公益慈善捐赠,折射出黄氏家族浓重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

祖国的强大是海外华侨华人的强大后盾,祖籍福建泉州的黄氏家族,一直在不遗余力地支持祖国慈善公益事业,他们也自视为此乃每一位华商的责任和义务。

已故的金光集团创办人、印尼国际银行主席黄奕聪先生(印尼名“Eka Tjipta Widjaja”)。2019年1月26于印尼雅加达的家中安然仙逝,享年98岁。他是一位传奇的华商,生前享有享有“椰干大王”、“食油大王”、“纸业大王”等称号。

黄奕聪曾告诫子女:“根在中国,在外漂泊,不能做个没有根的游子。”黄奕聪的家族二代,均各自在中国做出了一番事业。由其长子黄志源掌舵、主营林浆纸一体化造纸产业的金光集团APP(中国),于1992年起到中国投资兴业,乃目前唯一一家跻身世界纸业五强的海外华人企业。

我随时把你们送到毛主席、周总理身边学习中文

泉州罗溪金谿黄氏大宗祠

木有本、水有源,人有宗、族有祖;饮水思源,当慎终追远,不忘根本。也正因如此,金光集团创办人黄奕聪生前一直告诫其子女:“根在中国,在外漂泊,不能做个没有根的游子。”

黄奕聪,1922年出生于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罗溪镇,1930年,他跟随母亲离开家乡,到了印尼苏拉威西望加锡(Makassar),与在当地经营小食杂店的父亲一家人团聚。

英才辈出的罗溪“金谿黄氏家族”,世居罗溪已有600余年,簪缨继起、人才辈出。除了印尼富豪黄奕聪及家族,泉州清代武状元黄培松的师傅黄纪堂,也是此家族中人。

罗溪金谿黄氏之开基始祖,系明洪武年间的紫云黄氏伯斋公。金谿黄氏大宗祠,每年都会举办祭祖典礼,早年,宗祠曾设馆兴学,延聘塾师,教育子孙。宗祠里有一柱联:“参岭发祥贻燕翼,金谿衍派奠鸿基。”

顺带提及,罗溪金谿黄氏除了大宗祠,还建有三座小宗祠,即添怀家庙、英斋宗祠、宾峰宗祠。金光集团创办人黄奕聪,系金谿黄氏第十九世裔孙。

黄奕聪(中)回泉州

初到印尼,黄奕聪先是在华侨小学、光华中小学学习,受过了一定的中华文化教育的熏陶。1942年2月,日军占领印尼各地,时值念高中的他,被迫辍学,回家协助双亲谋生。

那时,小本经营的黄奕聪,向本地商户赊销糖果、面包、饼干等,望加锡的大街小巷沿街叫卖,独立谋生,最令他记忆犹新的是卖花生糖经历。战乱年代,物资紧缺,他从叫卖开始,有了一定积蓄,就开了

杂货店、面包房,小营生做起,历经近十年,黄奕聪积累了人生第一桶金。

日本投降后,印尼又被荷兰殖民,印尼人们为争取民族独立进行了解放斗争;当时各种食品及日用品奇缺,尤其是印尼共和军占领的地区。

黄奕聪拿出积蓄,开办食杂店,后来他又创办一家小型面包饼干厂。当时,黄奕聪双向经营,他先把面包饼干供应到印尼苏拉威西中部及北部地区,然后又从这些著名的椰干产地,采购椰干回到望加锡销售。上世纪50年代,彼时的黄奕聪,已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椰干商。

1956年,随着生意扩大,黄奕聪从望加锡移居到印尼东爪哇省首府泗水市,泗水也是印尼华人集聚的地方之一。在任抹县新河地区,黄奕聪投资一百多万印尼盾,创办了一座面积有2000公顷的小橡胶园和咖啡园,那时已是一笔相当大数字的投资了,不过,由于印尼工人经常罢工,黄奕聪后来只好忍痛出售;也因同样的原因,后来他又将两家工厂卖掉。这次的失败教训,促使黄奕聪下决心把事业领域再次迁移他地。

1960年,移居印尼首都雅加达的黄奕聪,创办了“金光公司”(C.V.Sinar Mas),从事农土特产品等进出口业务。当时,他对外输出的主要产品,是拿手产品椰干及肉豆蔻,输入的产品,则以烟纸、丁香及纺织品等为主。

黄奕聪(前排着西装者)

黄奕聪有个印尼名字伊卡·芝布塔·威渣雅(Eka Tjipta Widjaya),他创办的金光集团,是印尼第三大华人企业集团。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金光集团一直被印尼或东南亚有关经济刊物列为印尼全国最大的200家企业集团(包括印尼原住民企业集团)之一,仅次于另外二位闽商林绍良“三林集团”、谢建隆“阿斯特拉集团”之后。

在1991年和1992年间,黄奕聪是东南亚地区前50位富豪之一、排名第12位。

起名“金光”,黄奕聪有很深用意:“金子是世界上最有价值和贵重的东西,而闪光的金子则意味着有好福气。黯淡无光泽的金子是没有什么价值的,即使有,也无法和烁烁闪光的金子相比,这就是我选择‘金光’作为公司名称的想法。”

再说一段难忘的历史记忆。1955年,周恩来总理赴印尼万隆出席亚非会议,会见当地华侨代表时,操着一口流利普通话的黄奕聪,当即引起总理的注意。周总理对他亲切地说:“普通话说得很好嘛,以后要继续学好中文,弘扬中华文化。”周恩来总理建议黄奕聪把孩子送到中国学习中文。

周总理的关怀,黄奕聪深受感动,也深刻地影响了他的一生。回到家中,黄奕聪对当时尚在读小学的两个儿子黄志源、黄鸿年说:“你们做好准备,我随时都会把你们送到毛主席、周总理身边学习中文。”

印尼金光集团董事长黄志源(右)

战乱,让青少年时期的黄奕聪,无法继续求学,着也是他一生的遗憾。十分注重子女教育的他,遵循周总理的教诲,先后将他的子女送往中国清华、北大等名校,学习中华文化。

长子黄志源,毕业于北京大学,他创办APP(中国)后,多年以来,为中国多地的教育、扶贫、援灾等事业慷慨捐资。

黄奕聪与夫人赖淑华育有六子二女,他曾告诉子孙们:我出身贫寒,没有多大才能。不过,我有理想和愿望,讲信用,肯动脑筋,努力以不屈不挠的精神勤奋扎实地工作。他的孩子,毕业归来后,就派往基层历练,分派到家族旗下食用油厂、造纸厂、棕榈种植园等工作。

当年,黄奕聪让16岁的长子黄志源到北京读书时,也让次子黄鸿年随行。黄鸿年,后来主持了包括“中策橡胶”等有名的并购案。上海外滩的威斯汀大饭店,则是黄奕聪第五子黄柏年最为自豪的投资作品。黄柏年虽没有到中国求学,但他小时候去了新加坡华文学校。

威斯汀大饭店项目,历时8年,期间遭遇“拆迁难”、金融危机等困难挑战,黄柏年曾说:“父亲常说,‘我们的根在中国’,所以,当时虽然很困难,我还是继续盖。现在市场证明,我胜了!”

版权声明:《一波说》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作者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作者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

五祖者何,太祖、罗汉、达尊、行者、白鹤也。

原创 | 周焜民

明户部尚书黄景昉曰:“吾泉郡棍棒手扑妙绝天下。”棍棒之妙,郡先正俞大猷著《剑经》祖述之,戚继光赞为“千古不易之论”。手扑者何?宋传之太祖拳、猴拳诸术也,清之谓五祖拳者也。五祖者何,太祖、罗汉、达尊、行者(猴拳)、白鹤也。

吾泉拳风之盛,史有明载。世所见棍棒手扑,固匪唯五祖,然五祖实寖然为大宗者。昔城乡以技著者,以五祖派为多。清嘉庆十五年蔡永蒹著《西山杂志》记:“嘉靖间倭乱,沿海村里大兴练场”,泉州少林寺“僧人传授技击于泉南”。万历武庠生蔡延赓从僧志明学,南邑冯安复从蔡延赓学,传门人黄眉、白眉、冯道德,再传五梅、苗显、至善、了凡、了因。了凡传一片寺性空,有徒蔡牵,劫掠海上,名最著。性空教徒百人,“皆高技绝伦,散居沿海授馆村里”。了因亡匿永春,“故有达尊、太祖、猴拳之说焉”。是五祖见其三矣。罗汉昔称拳法之准则,万法宗之。泉南有“佛国”之称,人多好习。逮及方七娘入永春,传白鹤拳,乃五拳併行于泉南,朱紫互湮,无论秦汉魏晋矣。五拳溯宗,以宋太祖、达摩、罗汉、行者、白鹤先师为法祖,泉人耳闻目接者此五拳也,故市井以“五祖”统呼之,沿习至今。然则五祖之号,当在鹤拳勃兴之后,即清康乾之际也。

五祖一门因形取象者三:罗汉、行者、白鹤。以人命拳者二:太祖、达尊。达尊、罗汉二拳,或谓天竺僧达摩传于中土,行者拳或谓鬼谷子修于蒙山。南宋泉州双塔即雕錾有“猴行者”之像,《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流传民间,度其因形入拳此时不无可能,至明戚继光《纪效新书》,猴拳已赫然与太祖拳并称。然此三拳其肇始殆不可详稽。太祖拳、白鹤拳之传流,谱牒可征,则循史可按。

旧谱云:“太祖教二十四势,单拳独手,乃天下无敌矣。”书谓赵匡胤为少林派开山祖,“挟其秘技,秘不示人。醉後尝与群臣言其奥蕴,寻悔之,又不欲食其言,卒置其书于少林寺神坛中。其法以硬功直进为上策。”建炎三年南外宗正司迁泉州,太祖六世孙子侁入泉,术遂南传。宋元陵替之际,居泉之皇族以千数计。太祖之裔,习武举业,从戎建功者不旋踵而继,其裔孙赵孟良者,且剃染为泉州少林寺长老,率千僧抗元。十八世孙赵本学,号虛舟,韬略武功冠绝一时,缙绅相与引重颉颃。《南外天源趙氏族谱》谓“名将俞虛江(大猷)出其门下,武畧率祖虛舟公出”。俞未仕与邓城结庐读书清源山,为刎颈交,遇老猿公授拳术,至是而术兼太祖、猴拳,时号“俞家拳邓家棍”,此非五祖之滥觞耶?邓城、邓锺、邓士坡、邓士垓,明清数代武闱折桂,声闻京畿。大猷以拳棍教之军旅,平倭患纵横海疆四十年,趙氏之法遂为天下崇,世称无敌。宋泉州中武状元二,武进士五十二人。明清两代,泉人中武举者一千四百七十一人,中武进士者一百八十三人。明武状元一,探花二,解元十二;清武状元一,探花三,解元二十二。黄景昉谓与善手扑棍棒者接,皆言其父、其大父亲承俞都护所指教,俞都护集古今棍法大成而教之,身与士卒相角抵。俞氏之棍,得本郡同安李良钦、永春留垵刘邦协所传。泉本楚地,楚以荆山之阳为都畿,俞谓为“荆楚长剑技”者,示古法有自也。迨吾泉延平郡王郑成功两岛屯兵抗天下全师,蹈义之士风起景从。二十二年间两军争城陷地,泉漳重镇,数遭兵燹,乡里结社自保,至村里铺境妇孺亦皆言拳。流风所至,百家绝技,後先接踵,甲于闽中矣。故明史兵志谓“泉州、永春人尚技击”,明社既屋而少林一派转为大盛也。

以其盛也,故成习尚。五祖拳术之传,有如江河百流,浩浩汤汤矣。于史或其人显,其术隐,或其艺传,其人不传,有家学渊深,奕世而绍,亦有寻枝问叶,则三代以上而茫然者。余征诸载籍,询之故老,得近代若干拳派之大概。

永春为五祖拳鹤派之渊薮。清雍正十二年永春陞中州,直隶行省,车马辐辏,九流杂处。《拳艺世传序》谓康熙间方七娘徙永,传白鹤拳于曾四,曾氏传子绿使,再传李元卿、林泮、辜喜等,以郑礼传之最真,习之至诚。郑传刘降、郑养、林添、郑笼等,其后郑笼传大田,叶晋溪传同安,郑碧传泉州。其中以永春蓬壶、达埔、观山、大羽拳风最盛。大羽郑礼旧宅在焉,村中老幼皆能拳,世续其艺,晚近有郑文存颇精其术,终生业拳。一九二八年南京国术统考,永春潘世讽、潘嗣清、林宝山、潘孝德等十人赴试,郡城则有沈扬德、姚醒狮,皆得名。载誉以归,建翁公祠国术馆于五里街,绛帐廿年,栝栢有材。京考翌年,以陈嘉庚有邀,廿人组“闽南国术团”出遊星马,历时一年。征轺南归之日,当地士人慰留潘孝德等拳师设帐以拾坠绪,薪传至今。永春尚有一支,溯源雍正朝郡城泉州东门外东禅寺之悟心和尚。干德源撰《五祖拳简史》称,同治四年李俊仁得悟心之徒孙关雨人真传,潛习十年熔冶各派,传干氏、李妙、李蒲、颜情,再传林宝山、李载鸾。谓其所传,“内中分五种拳法,一太祖,二罗汉,三白鹤,四猴拳,五玄女拳”。干氏之子湖海、湖昌、湖南世其学,创中华国术协进社于星洲。前此,一八九六年永春浹漈郑业佐即曾于星洲设馆教传白鹤拳。香港立社以传白鹤拳者有郑文龙,传李刚,其法古茂,出尤溪张扬华。

清雍正五年禁天下拳棒,庚子辛丑再禁。泉郡之拳术,由明、清初之大盛,转趋衰微。然允文允武,固体国持身之义,且闽之泉漳,人心思明,终有清之世,市井乡里潛习拳术不替,加之复明反清之秘密会党如天地会、小刀会、红钱会等未尝偃息,会众以拳联结,遂使五祖拳艺不绝如缕。乾隆二十八年焚泉州少林寺,反清志士南奔两粤,泉之少林武艺遂播于岭南,流诸域外。及革命军兴,拳禁稍弛,泉城拳风乃复振起。泉州同盟会策动拳社,联络革命,黄中流、傅维彬倡之最力,拳术亦精。于府城後先振微继绝者有诸多门派,兹举其知于世者如次:

(一)黄培松为南安六都人氏,以拳勇名世,其师系晋江大罗溪武举黄纪堂、城东南埔武举魏捷玉。光绪六年中庚辰科武状元,大魁天下,武林侧目,归于其乡东山埔设状元馆传其术。徒黄圣,东渡台湾,传艺台南佳里镇冬瓜寮刘润,再传杨新枝,四传曾吉连,所传“斗底”、“顶斗”、“大花八卦”,皆为五祖门太祖派名套。先后于黄培松精五祖拳之缙绅士大夫不乏其人,如许邦光,上京遇马贼,以技退之,嘉庆十六年会试中式,授翰林院编修;林高飞,光绪十八年壬辰科武进士,授御前侍卫,为武翰林,辞官返梓,居金砖巷,以传拳娱其晚景,何春先尝从其学;曾振仲,举人,亦能拳。泉郡“比屋弦诵,人文为闽最”,缙绅世家每多业文艺武,如明万历丙辰武进士林巖,其父林武苴係壬辰武进士,弟林欲藩为庚子武举人,叔祖林云程、兄弟林欲栋、林欲厦、林欲楫皆中文进士,为文武兼备之泉中望族。彼等出身既高,诱掖风气,为世所称,泉人乐道之。

(二)清末挟技自漳返泉设帐者为蔡玉明。蔡为邑庠生,“兼通五祖拳法”,于郡城先后开两馆,一龙会,一圣公,望门投止者四十余人,名传武坛者以林九如、尤凤标、魏文豹、尤俊岸、陈京铭、翁朝言、杨捷玉、沈阳德为著。尤凤标五年著《中华柔术大全》,祖述五祖拳法,蔡氏之学益显于世。蔡氏之徒,开帐海外者,有“玉明国术馆”、“鸣谦国术馆”、“卢万定国术馆”、“闽南国术研究社”、“明星武术体育会”,名重东南亚。沈秀枝、林继兴、洪光华、林维爵、许乃敬、陈家鸿、卢绍鹄、卢绍准、郭雄虎、赵春德皆以拳鸣。

(三)庄詹,居城西,其徒卢言秋建“光汉”、“光武”、“光辉”国术馆于马尼拉,传子卢庆辉、卢庆祝,庆辉再传思明,祖孙三代,七十年间弟子逾万,遍于菲岛,侨领多有列门墙者,如杨海章、董尚真、蔡友铁等。菲岛陷敌,光汉奋起抗日杀敌,馆员多人殉难,有声于史。

(四)林贤,艺出家传,再传徐金栋。徐转益多师,于马来西亚创“徐金栋健身社”,传叶清海、陈思明、韩金元、麦天明、约翰葛拉汉、叶川华、马炳光、刘牡丹、子文德、文成等,传拳廿余国,授徒达二万余众。

(五)东禅少林寺释智武,俗名陈知书,传魏希农,再传吴栋樑、魏国器,吴传吴序晓、陈墨波,魏传戴火炎、蔡水影、姚醒狮、邱志竹。各有传,历年开馆城乡,从习者众。魏三十年代偕徒戴、蔡南遊,立馆印度尼西亚泗水寄傲社,清进士林骚有诗“平生不少英雄气,到处逢人绝技传”赞之。今泗水黄龙体育会曾克伦、陈锦荣一支出其门下。

(六)泉城东北隅崇福寺妙月和尚以铁沙掌称,少从陈文章、昆司学拳,且亲炙清源半岭岩仰华和尚。仰华为泉少林寺志参和尚之徒,妙月尽得其术,传释元镇,再传释常凯、释常清。寺中存《太祖拳谱》三卷,为镇山之宝。常清以所学授道仰、常定诸僧,未几病殆,以曩尝拜戴火炎先生为师,与余有同门之谊,嘱接教众僧,如是数年。常定住持少林,建武僧团,以拳禅课众。仰华尚传城北普明村李愚等十二人,有“李愚打倒翻天豹”传说流传至今。近人庄子琛得其余绪。

(七)廖豆,传陈朝顺,再传林祺燕;何春先,传林国治,再传林春来,至今桃李嫣紅。另有黄福田传陈维称、刘鹏山传张铁龙,擅太祖拳。开元寺秋冷和尚传侯煥,再传庄子琛,承天寺达光和尚传徐云时,擅罗汉拳。上述诸门,晚清间均名重于时,代有传人。

至上世纪之三十年代及六十年代,聚泉城各流派之力以传拳者有泉州国术馆与泉州武术研究社,皆有继往开来之功。一九三二年六月十九路军入闽,倡立泉州国术总馆,馆长吕鹏琦,教练姚醒狮(魏国器徒)、林国治(何春先徒)、陈维称(黄福田徒)。设分馆二,一为温陵国术馆,戴火炎(魏国器徒)为之长;一为富美国术馆,林天恩(林九如子)为之长。温陵馆传魏国器一派拳术外,尝聘永春拳师郑某传鹤派;富美馆则聘同安新垵拳师邱思志等数人先后任教。无门派之轩轾,有精诚之合作,且为抗日气氛所鼓舞,故馆务如火如荼。总馆学员如周志强、李道德,分馆之学员如黄清江、丁子产、林清德等,后皆脱颖而出。一九六一年,鉴于民族传统武术之式微,国家体委以抢救传统为务,泉州武术研究社应时而生。推举社长庄子琛,副社长戴火炎,委员十六人。其中五祖拳师占十五人,庄、戴而外,为林扶东、陈朝顺、廖尚武、林祺燕、陈墨波、徐云时、张铁龙、释常清、释瑞吉、王启祥、林清潭、林春来、苏再福,皆一时之选,可见其时五祖拳卓尔出众之态势。至一九六六年始,神器隳弃,武术社解体,拢共授徒千余名。今日城乡五祖拳坠而复起,甲于全闽,拳风直播海外,四十年间此二馆社诚有不磨之功也。

数百年间五祖拳风行泉、漳、厦,影响及于台湾。郑成功驱荷复台,泉漳拳勇之士多往从之。入清版图后,数度移民垦殖,闽台民间渡海往来,朝发而夕至,南拳之传,如乡音弦管,渐衍全台。据《西螺开拓史》载,刘明善(名炮)少习武泉州少林寺,道光八年入台,创西螺七嵌振兴社传金鹰拳,所传内有“太祖三角”;略后入台之廖金生于港尾传布鸡拳,又称白鹤拳。西螺武功闻名全台,于此可见其来有自。台南何善发之太祖三步点槌法则传自乾隆五十二年去台之永春吉师,至今七传。五祖拳风甚而远播东瀛,日本冲绳空手道刚柔流正道馆湧川幸盛、刚泊会渡嘉敷唯贤多年考察,溯源至泉永,谓其出于一脉。盖明泉州设来远驿以馆信使与商旅,闽三十六姓移居琉球,拳术因之东传,而琉球适为唐手古武道之肇发地也。

五祖拳统太祖、达尊、罗汉、行者、白鹤于一门,拳风相似,功理相通,技手相若,步马相同,既可兼习,亦可专精,至今五拳并行不悖于城乡。总观其拳,刚柔相济,手法简约,桩马稳固,发劲刚韧,势雄而猛,擅于实战,其法与宋赵匡胤“硬功直进”之策及俞大猷《剑经》一脈相承。概其拳械,各色俱全,套路在二三百套之数,不知若干代若干手研精众有,荟萃成录,乃完富如此,信为武林奇技而足长留天地。闻近有一说,谓此拳为蔡玉明于光绪宣统间所创,及今不过百年。非是,不唯于史无征,且于事于理固有不然者。明老未如是说,嫡传高足尤凤标在其谢世五年后著书谓“五祖拳棒,年湮代远,遗传失真”,亦未作如是说,清末民初之武界耆宿尤未闻言及。

永春内碧干德源一九一六年于马来亚吧生创国术馆,撰《五祖拳简史》称其师李俊仁于同治四年习武,“集各派之长共冶一炉”,传艺泉州,“内分五种拳法”。蔡氏生咸丰三年,同治四年十二岁,其不能创拳使李俊仁学明矣。右述之武举黄纪堂,武状元黄培松,武翰林林高飞,当蔡之世皆叱咤风云,未闻其拳出于武秀才蔡氏。魏希农传嘉庆、道光间拳术十九套予魏国器,再传戴火炎,谱曰太祖拳,实则内太祖派六、罗汉派七、达尊派四、鹤派二,已然如时下所见之五祖拳矣。创拳者必编拳,观五祖一门传世之套路,各派互有,殆无一套为明老所创编。与蔡氏年岁相若之擅五祖拳者如仰华和尚、廖豆、陈朝顺、林贤、何春先等,有誉当时,传谱至今,于彼既无同门之谊,亦无师承渊源,皆各有血胤,派衍而支繁。是则五祖拳之传固早于蔡氏之世也。复有一说,谓五祖拳出于洪门“五祖”,亦非是。《万年青》说部固虛撰之小说,以小说家言为拳史,无乃向壁虛构乎?徒贻识者笑耳。

一九八九年,菲律宾光汉国术总馆卢庆辉、蔡友铁、许良宽、王宏榜等以五祖拳传播既广,宜广资联络,声气相求,乃议成立国际南少林五祖拳联谊总会。其时余适率泉州武术团访菲,遂与马来西亚徐金栋健身社、菲律宾鸣谦国术馆、新加坡明星武术院、印度尼西亚卢绍准国术馆等联署倡议书,力促成之。翌年,六国代表莅泉,张旗以成。迄今廿年,岁聚盟交流,切磋拳艺,其间举办多屆国际南少林五祖拳比赛、学术研讨会及南北少林大会演,倡议且襄助复建泉州少林寺。卢庆辉(菲)、叶清海(马)、徐金栋(马)、李志远(菲)、韩金元(英)、周焜民(中)先后被推举为主席。二零零七年选健儿晋京,中央电视台“武林大会”首播五祖拳擂台赛,举国耳目一新。明年复战,再次誉满京华。联谊总会嘤其鸣矣,求其友声,至今计有中国、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英国、美国、冰岛、爱尔兰、芬兰、澳大利亚、法国、瑞士、意大利、瑞典、挪威、加拿大、缅甸、俄罗斯、埃及、伊拉克、德国、日本、南非、新西兰等卅馀国及港、澳、台地区之五祖拳馆社传人与会。千年以来,未有如今日之盛哉。

二零零八年六月七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布五祖拳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通告保护抢救,传承发展。同月,泉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十名五祖拳传人名单。

概而言之,五祖拳发端于宋,于明为盛,大备于清初。抗倭御侮之役、明清陵替之战、反清秘密会社之潛传、泉漳移民开发台岛、华侨出洋、近百年东西文化交流,已然使拳艺由泉漳而两粤,而台湾,而东南亚,而流播于五洲,为肤色各異之民族所喜闻乐习矣。若谓五祖拳已成跨国界之世界语言,其谁不是之耶?

余撷故实如是,孤陋寡闻,自揣必有挂一漏万,记述不当,疏于考证处,倘得先进同仁不吝指摘,匡所不逮,则幸甚。

岁次戊子立冬温陵执节述于抱剑轩

(作者:泉州文库编辑出版委员会执行副主任)

黄培松状元坊

状元坊

位于泉州西街开元寺口,为黄培松立,初尚存。黄培松,清光绪六年武科状元,辛亥革命胜利后,泉州同盟会以黄培松曾经在广州参与审判并处决黄花岗烈士,愤而发动群众将其状元坊拆毁。

1966年的“破四旧”旋风席卷全国,泉州古城内外牌坊亦遭厄运。最令人痛心的是,位于新门街关刀埕石狮王之古朴庄重的宋坊———曾从龙状元坊亦毁于一旦。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csxsg.com/forum/20231107/1697200055351941.html
上一篇:梦见龙是什么预兆(梦见龙是什么预兆男人)
下一篇:属猪的明星(属猪的明星和名人有哪些)

网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