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佛和菩萨:理解佛教两大重要概念的不同
佛和菩萨是佛教中两种不同的存在,它们虽然显示出相似的特征,但在意义和角色上存在着区别。
佛和菩萨是佛教中常常提起的概念,它们代表着不同的存在和角色。尽管它们有相似之处,但它们在佛教教义中的含义和表达的意思却有所不同。
首先,佛是指达到彻悟和解脱的人,即成就了无上智慧和完全觉悟的伟大存在。佛是获得了菩提(觉悟)的人,达到了超越生死轮回的境地。佛通过自己的修行和领悟,彻底摆脱了所有痛苦和束缚,达到了永恒和平静的境界。佛意味着觉醒,是佛法的创立者和指导者,为众生提供着通向解脱的指引。
反之,菩萨是指具有佛性并愿意为众生救度的存在。菩萨是具有智慧和慈悲心的伟大存在,他们为了救度众生,愿意不停地修行和奉献。菩萨自愿放弃圆满解脱的境地,选择留在六道轮回中,为众生的苦难而奉献。他们以慈悲和智慧为引导,利益众生,帮助他们摆脱痛苦,实现解脱。
另外,佛和菩萨在修行的境界上也有所不同。佛陀作为彻底觉醒的化身,已经完成了一切的修行,达到了永恒的解脱和完满的觉悟。菩萨则处于慈悲和智慧的修行过程中,尽管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达到了佛性,但仍然需要更多的修行来达到完全的解脱。
所以,佛和菩萨是佛教中两种不同的存在和角色。佛是已经完全觉悟并实现解脱的伟大存在,为众生提供救度的榜样和指导。菩萨是具有智慧和慈悲心的存在,自愿放弃圆满解脱的境地,留在轮回中为众生修行和救度。佛和菩萨的存在互为补充,呈现佛教中智慧与慈悲的完美平衡,提醒我们努力修行和奉献,追求解脱与救度。
佛和菩萨:理解佛教两大重要概念的不同
佛和菩萨是佛教中两种不同的存在,它们虽然显示出相似的特征,但在意义和角色上存在着区别。
佛和菩萨是佛教中常常提起的概念,它们代表着不同的存在和角色。尽管它们有相似之处,但它们在佛教教义中的含义和表达的意思却有所不同。
首先,佛是指达到彻悟和解脱的人,即成就了无上智慧和完全觉悟的伟大存在。佛是获得了菩提(觉悟)的人,达到了超越生死轮回的境地。佛通过自己的修行和领悟,彻底摆脱了所有痛苦和束缚,达到了永恒和平静的境界。佛意味着觉醒,是佛法的创立者和指导者,为众生提供着通向解脱的指引。
反之,菩萨是指具有佛性并愿意为众生救度的存在。菩萨是具有智慧和慈悲心的伟大存在,他们为了救度众生,愿意不停地修行和奉献。菩萨自愿放弃圆满解脱的境地,选择留在六道轮回中,为众生的苦难而奉献。他们以慈悲和智慧为引导,利益众生,帮助他们摆脱痛苦,实现解脱。
另外,佛和菩萨在修行的境界上也有所不同。佛陀作为彻底觉醒的化身,已经完成了一切的修行,达到了永恒的解脱和完满的觉悟。菩萨则处于慈悲和智慧的修行过程中,尽管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达到了佛性,但仍然需要更多的修行来达到完全的解脱。
所以,佛和菩萨是佛教中两种不同的存在和角色。佛是已经完全觉悟并实现解脱的伟大存在,为众生提供救度的榜样和指导。菩萨是具有智慧和慈悲心的存在,自愿放弃圆满解脱的境地,留在轮回中为众生修行和救度。佛和菩萨的存在互为补充,呈现佛教中智慧与慈悲的完美平衡,提醒我们努力修行和奉献,追求解脱与救度。
太美了!佛菩萨庄严圣像,初看欢喜,再看治愈
中国佛像的微笑,端庄又亲和,静谧又神秘,独一无二。
当你站在佛造像前,无论你是否信仰他,抬眼凝视都会被他的华丽庄严与悲天悯人所打动。拈花微笑,涤荡了世间种种烦恼。那微笑像是在倾诉着什么,似一种无形的风,吹拂心灵。
小编精拍24张绝美佛菩萨造像,分享给屏幕前的你,愿这一尊尊宝相庄严的佛菩萨笑颜带给您自在,带给您欢喜。
本篇精美佛菩萨造像图片均摄于2022厦门佛事用品(秋季)展,厦门佛事用品(秋季)展,在严格防疫、确保安全的前提下,1000+家品牌企业云集鹭岛,为美丽鹭岛带来了最新的国潮文创、佛事用品、素食有机产品、书画音像等行业精品,徜徉在11.5万平方米的巨大展厅里,犹如奔赴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盛宴,正在穿过岁月品读那些熠熠生辉的人文佳话。
在这场盛宴中,有无数精美绝伦的影像瞬间,见证着这场盛会里一段段难忘的记忆,诚荐大家到现场感受观看这场无与伦比的佛事盛宴。
图片来源 | 十愿百科
摄影 | 耿豪
菩萨是什么意思,怎么修行,分多少阶位?“四大菩萨”是哪几位?
明代铜鎏金观音菩萨像
菩萨是什么意思?菩萨是“菩提萨埵”的略称。
“菩提”的意思是觉悟、智慧,“萨埵”的意思是“有情”,也就是众生。
故此“菩萨”的意思是觉有情,即把自己和一切众生一齐从愚痴中解脱出来,而得到彻底的觉悟。
要想成为菩萨,必须以“菩萨乘”修菩萨行。
宋代观音菩萨瓷像
什么是“菩萨乘”?原始佛法一共有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等三乘,即三种交通工具,比喻运载众生渡越生死到涅槃彼岸的三种法门。
“声闻乘”,闻佛声教而得悟道,修“声闻乘”者最高阶位可以成为“阿罗汉”。
缘觉乘,又称作辟支佛乘、独觉乘,观十二因缘,通过自我修行来实现觉醒解脱,“辟支佛”是修缘觉乘者可得的最高阶位。
这前两乘修行法门不同,但共同点是“自度”,这也是和致力于“度他”的“菩萨乘”最大的区别。
“菩萨乘”,求无上菩提,愿度一切众生。“无上菩提”指最高的觉悟境界。
因此,菩萨的行为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菩萨上求智慧使自己成佛,以慈悲心度化一切众生。菩萨的最高阶位是佛。
明代普贤菩萨铜像
菩萨怎么修行呢?菩萨所修之行,称作菩萨行,菩萨所修所行有二:一为利己,二为利他。
所谓的“利己”就是上求智慧使自己成佛,所谓“利他”则是以慈悲心度化一切众生。
如何利己,使自己充满智慧,更加成熟?方法是修“六波罗蜜”。“波罗蜜”的意思是“到彼岸”。
如何“利益众生”?方法是修“四摄”。
“摄”就是获取信任,使其依附,由此使之听法入道,终获解脱。四摄即布施摄、爱语摄、利行摄、共事摄。
明代文殊菩萨铜像
菩萨分等级吗?据《华严》之说,菩萨共分五十二个阶位,即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
其中十信位菩萨是凡夫,十信位是修行的基础。
十信位以后,继续进修,依次成为十住、十行、十回向菩萨,这三十个阶位的菩萨统称贤位菩萨。
成为十回向菩萨之后才能进入初地菩萨,从初地菩萨开始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菩萨。
后十二个阶位的菩萨都是圣人,即从初地到十地,加上等觉、妙觉。等觉菩萨是即将成佛的大菩萨,妙觉菩萨就是佛。
中国人最熟悉的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弥勒菩萨、地藏菩萨等六大菩萨都是等觉大菩萨。
明代地藏菩萨铜像
人们常说的“四大菩萨”分别是哪几位?佛教四大名山是指哪四座山?在“六大菩萨”中有四位菩萨更为大众熟知,即观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
其中观音菩萨“救苦救难”,拔除众生现在之苦,故此号为“大悲菩萨”。
文殊菩萨在佛教里以辩才第一,智慧第一,作为大智慧的象征,是诸佛智慧的化现,因此又称“大智菩萨”。
普贤菩萨有十大行愿,每一种行愿所缘对象都是广大无边的,而且他坚韧、坚持、不退缩,永远保持向上的精神状态,因此又称“大行(hèng)行菩萨”。
地藏菩萨“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 ”,在过去世中,曾经几度救出在地狱受苦的母亲,并在久远劫以来就不断发愿要救度一切罪苦众生尤其是地狱众生,所以被称为“大愿菩萨”。
这四位菩萨就是人们常说的四大菩萨。
我国山西五台山被认为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四川峨眉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浙江普陀山是观世音菩萨的道场,九华山是地藏菩萨的道场,因此这四座山称为佛教四大名山。
云林寺四大菩萨壁画
什么是佛?什么是菩萨?什么是阿罗汉?
在我们中国,提起佛教,可谓妇孺皆知,无人不晓但真正了解佛教的人,其实并不是很多。
佛、菩萨、阿罗汉,这三个佛教名词,我们经常听到,大家都很熟悉,但具体这三个名称的含义,代表着什么意思,大家不一定都清楚。所以下面就简单聊一下这三个名称的区别。
佛教,并不神秘,简单来说,就是佛陀的教育,佛陀是谁呀?指的就是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佛。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为了让众生觉悟,让众生回归自性,把众生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显现出来。
在这一点上,无论是佛家,还是儒家,还是道家,都是一样的。《大学》上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就回归自性,是自觉;在亲民,是利他,还要帮助他人觉悟;止于至善,就是最圆满的觉悟和智慧,和佛陀的教育目标没有区别。
佛陀教育的最高目标是什么?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梵文音译,因为尊重,所以不翻译成汉文,这是佛教教学的总目标。翻译成中文的意思,就是“无上正等正觉”。
要想完成这个目标,我们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说明:第一阶段是“正觉”;第二阶段是“正等正觉”;第三阶段是“无上正等正觉”。
世间人对宇宙人生,也是有觉悟的,也是有一定认识的,但这个觉悟不圆满,还有贪嗔痴慢,还有人我是非,还有烦恼没有断除,所以不能叫作正觉。
如果把这些人我是非、贪嗔痴慢,都断尽了,没有烦恼了,那这个人就获得了“正觉”的学位,在佛教里面称作“阿罗汉”,这是佛教里最低的一个学位了。
阿罗汉往上,就是“正等正觉”,佛教里称作“菩萨”。“等”是等于,等于佛,但还不是佛。之所以用“等”字,是因为他所用的心和佛用的心是一样的,什么心呢?真心。佛用的是真心,菩萨用的也是真心,但真心和真心也不一样,佛用的是“圆满的真心”,菩萨用的是“分证的真心”。
这两种心怎么区别呢?用月亮比喻一下就清楚了。佛的真心,好比是十五的月亮,菩萨的真心,好比是初四、初五的月亮。同样都是月亮,哪个是假?哪个是真?都是真的。只是圆满程度不同,十五的月亮是满月,初四、初五的月亮只是月牙,不圆满而已。而阿罗汉的心呢?那就好比是水中的月亮,是假的,还不是真心。
菩萨再往上,修到无上正等正觉的时候,用的是圆满的真心了,这时候就称为“佛”。所以说“佛”是通称,不单指释迦牟尼佛,任何人智慧达到究竟圆满的时候,就可以称为佛。
所以说,佛、菩萨、阿罗汉,这都是佛教学位的名称,就好比阿罗汉是学士学位,菩萨是硕士学位,佛是博士学位。他们指的都是人,不是神仙,所以大家千万不要把佛教神化,那就容易让人产生误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