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侯(条侯是什么意思)

汉景帝请一丞相吃饭,故意没准备筷子,饭后皇帝道:此人留不得

前言

公元前143年的一天,富丽堂皇的未央宫歌舞升平,汉景帝刘启高坐于殿前,俯视众人。

在汉景帝的身边,坐着14岁的太子刘彻,他虽然年纪尚小,但是看上去已经成熟了许多,汉景帝略有欣慰,但随即他又看向了坐在下面的条侯周亚夫,眼中多了些复杂之色。

而周亚夫此时还不知道汉景帝今天举行的这场宴会,其实是一场专门针对他的“鸿门宴”。

汉景帝见大家欣赏歌舞都差不多了,就下令开席。周亚夫这才发现,自己的面前有一盘好肉,却没有筷子,他以为是负责酒席的人忘了给他放了,就十分不满地回头问他们要。

汉景帝一直在盯着周亚夫的反应,当看到周亚夫不满的表现时,他暗自冷哼了一声,却还是笑道:

“怎么?这好肉还不能满足条侯?”

周亚夫见汉景帝问罪自己,才知道这是汉景帝的意思,只好先下跪请罪。

汉景帝见状就让他起身,这顿饭到这儿也不好再吃下去了,所以周亚夫就先告退了。汉景帝目送着他离开,最后摇了摇头,咬牙道:

“此人留不得!”

这顿饭之后,汉景帝就找机会,借故将周亚夫下狱,周亚夫也因此含冤而死。

汉景帝为何因为一双筷子就要除掉周亚夫?周亚夫一代名将,与汉景帝的君臣关系,又是如何走向破裂的呢?

神秘预言 崭露锋芒

周亚夫是西汉开国功臣绛侯周勃之子,他自小文韬武略就十分出众,长大后曾任职河内郡守。

在周亚夫做河内郡守的时候,还有过一件轶事,那就是一位叫做许负的老妇人曾为他相面,预言了他的结局。

当时许负在民间很有名气,大家都说她看得极准。周亚夫听说了这件事后,就将这个许负请到了自己府上,想请她为自己看看相。

许负看到周亚夫之后,顿觉十分奇怪,周亚夫见她面色有异,就问她是不是看出来什么了,许负点了点头:“我的确看出了有些,但是这也只是我从面相上得出的结论,至于是否相信,您可自行定夺。”

周亚夫觉得许负话中有话,就让她但说无妨。

许负又打量了一下周亚夫的脸,然后缓缓道:

“您的命相比较尊贵,将来定可封侯,而且还会做丞相,地位十分尊贵。但您最后的结局却不尽如人意,恐会因饥饿而死。”

许负的一番话让周亚夫摸不着头脑,他问道:

“你这话何意?我怎么会封侯呢?如今兄长已经继承了父亲的爵位,就算有一天兄长去世,这侯爵之位也该由我的侄子来继承,不会轮到我身上。”

许负默不作声,周亚夫又接着道:

“而且你说得也前后矛盾,就算有一天我真的成了丞相,身份显贵了,那最后又怎会饥饿而死呢?”

许负缓缓摇了摇头:“我的结论都是来自您的面相,至于为何会如此,我就不得而知了。”

周亚夫半信半疑,许负见他如此表情,就指着他的嘴角说:

“您的嘴边缘有条竖直的纹到了嘴角,这就是饿死的面相。”

周亚夫闻言惊诧不已,虽然他对面相这种东西存疑,但是许负能这么准确地说出推断结论的依据,这让他心中动摇不少。

但当时的周亚夫并没有太在意许负的话,听过之后就过去了,但没想到三年之后,周亚夫居然真的被封了侯。

那时周亚夫的哥哥周胜之因为杀人,被剥去了官职,其中就包括他继承的周勃的侯爵之位。

汉文帝刘恒顾及周勃早年当年跟随刘邦打天下,自己登基后,他又担任丞相,为江山社稷做出过不少贡献,所以就不忍夺取周家的爵位。

汉文帝没有让周胜之的儿子承袭爵位,而是让周家选出周勃最优秀的儿子来继承,周亚夫的优秀大家都看在眼里,于是周亚夫就顺利继承了爵位。

公元前158年,匈奴入侵边境,汉文帝紧急调兵前往,宗正官刘礼率军驻扎在霸上,祝兹侯徐厉率军驻扎在棘门,而周亚夫则率军驻扎在细柳。

三军将士严阵以待,随时准备应战匈奴。

汉文帝为了鼓舞士气,就决定亲自去军队中慰问鼓励将士们。他去霸上和棘门军队驻扎地的时候,都是不经通报,直入军营,都走到主帅帐前了,将军才得知皇帝亲临,慌慌张张地出门迎接。

慰问完将士们,刘礼和徐厉都是率领全军将士们将汉文帝送至营寨门口,十分恭敬。

汉文帝没什么过多地表示,就赶去了细柳。

但是这里却和前两处军队截然不同。汉文帝派去先前开路的将士,到细柳军队的营寨门前时,被门口的将士们拦了下来。

他们将汉文帝就要亲临营寨的事情说明,让他们赶紧让开,但守卫却道:

“将军有令,军中只听将军命令,不听天子诏令。”

这些开路的士兵见守卫态度如此强硬,只好回去告诉汉文帝,群臣都觉得这些士兵以下犯上,但汉文帝心中却有另一番考量,他没有怪罪这些守卫,而是到了门口之后,将自己的符节给他们,让他们进去通报周亚夫。

没多久后,守卫带着周亚夫的军令前来,让众人放行,汉文帝这才进入了细柳军队的营寨。

不过进去之前,守卫还专门告诫汉文帝的车夫,周亚夫不允许有人在军营中策马或驾车疾驰,等会儿一定要牵好缰绳。

周亚夫敢如此对汉文帝,这让众人都惊诧不已,有的人觉得他目中无人,需要严惩,有的人则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看热闹。

但汉文帝看上去不仅没有生气,眼中还多了些欣赏之色,他让车夫按军营规矩来,缓慢前行即可。很多人不明所以,却也不敢轻易去问。

等汉文帝走到周亚夫帐前时,周亚夫才身穿甲胄出来迎接。他朝汉文帝拱手作揖,并道:

“臣身穿甲胄多有不便,请陛下允许臣以军礼拜见。”

汉文帝听了甚是欣慰,且并没有怪罪周亚夫。等到汉文帝慰问完将士们走出军营后,才有人问汉文帝为何没有降罪周亚夫?

汉文帝不仅没有说周亚夫的不是,反而大加称赞:“这才是真将军!”

汉文帝觉得刘礼与徐厉虽然礼数是周全了,但若是敌军来袭,以他们的状态,不说打胜仗,恐怕将军都得落入敌将之手。

反观周亚夫,治军严明,军纪森严,这样的军队,又怎么可能会被敌军偷袭呢?

经过这件事之后,汉文帝对周亚夫愈发欣赏。不久后匈奴被击退,汉文帝大喜,直接封周亚夫为中尉,地位十分显赫。

汉文帝临终前,曾叮嘱还是太子的刘启,周亚夫是栋梁之才,将来可重用,所以刘启登基后,就封了周亚夫为车骑将军,一时间周亚夫风头无两。

但谁能想到,最开始的君臣一心,最后能走向那样悲惨的结局......

平定七国 出将入相

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七国之乱爆发,汉景帝命周亚夫率领军队前去平叛。

也正是这平叛七国之乱,为周亚夫日后的悲剧埋下了第一个祸患。

当时周亚夫与汉景帝想出了一个计策,因为叛军的兵力也并不弱,若是正面迎敌,未必会取得胜利,不如舍弃一个诱饵,引诱敌军主力去进攻,最后再绕到敌军后方去,切断他们的粮草补给,这样将会大大增加胜算。

汉景帝觉得可行,就同意了周亚夫的计划。

而这个被舍弃的诱饵,就是梁国。

梁孝王刘武是汉景帝的弟弟,汉景帝之所以同意周亚夫的计划,一是此举确实有利于平叛敌军,二则是这样也可以大大削弱梁孝王的实力,使其不再对皇权具有威胁。可谓是一石二鸟之计。

梁国被敌军猛攻时,刘武曾派人去求助周亚夫,但是周亚夫一直按兵不动,无奈之下,刘武只好告诉汉景帝,让他命周亚夫出兵相助。

可汉景帝出兵的命令送到周亚夫的军营时,周亚夫依旧没有发兵,并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不过周亚夫的军队将敌军的粮草劫了下来,不久后敌军的矛头对准了周亚夫,也算是间接解了梁孝王的围。

之后周亚夫凭借着出色的军事才能,平定了七国之乱,叛军首领刘濞也被斩首,这一次周亚夫出尽了风头,不少人都称他善于用兵,是位骁将。

七国之乱的平定巩固了西汉王朝的统治,对中央集权也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因此周亚夫的地位也逐渐上升。

不过有一人也和他结下了梁子,此人正是刘武。

他记恨周亚夫没能及时出兵相助,却不知周亚夫之所以会那样做,是从大局考虑,这种弃车保帅的计策也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可惜刘武小人之心,难以体会周亚夫的良苦用心。

公元前152年,丞相陶青因病辞职,周亚夫被任命为丞相。

到此时,当年许负的预言,便已实现了两条。

君臣对峙 饿死狱中

刘武见周亚夫得势十分恼火,所以他时常回去窦太后身旁抱怨,窦太后爱子心切,因此对周亚夫也有了偏见。

周亚夫与汉景帝最开始心生芥蒂,是因为汉景帝立储一事。

最开始被立为太子的不是刘彻,而是栗姬的儿子刘荣,也就是栗太子。相信看过《美人心计》的朋友们对这段历史也应该有所了解。

后宫之中,争宠不断,汉景帝的后宫自然也是如此。在这场没有硝烟的角逐之中,最终的获胜者就是王美人以及她的儿子刘彻。

汉景帝一开始确实是立了刘荣为太子,但是由于他对王美人过于钟爱,抱着爱屋及乌的心态,他便想让他们的儿子刘彻当太子。

这遭到了周亚夫的反对,他认为更换储君乃是大事,况且栗太子并未犯下大错,无缘无故就要废除他的太子之位,恐怕对国本不利。

周亚夫当时从社稷出发,反对废除太子,的确无可厚非。但是奈何他一个人的力量太小,而王美人则因为和长公主联姻,得到了长公主和窦太后的支持。

在这场皇权与相权的博弈之中,最终还是皇权胜了——公元前150年,王美人被封为王皇后,刘彻被立为皇太子。

这件事之后,汉景帝对周亚夫就有些不满,之后发生的两件事,更是让汉景帝对周亚夫心生了杀意。

从周亚夫之前在细柳见汉文帝,到后来竭力反对废除栗太子之事就可以看出,他刚正不阿,不畏权势,是个正直之人,但汉景帝毕竟不是汉文帝,面对周亚夫的某些忤逆之举,汉景帝还是做不到尽数包容。

有一次,汉景帝想给王皇后的兄长王信封侯,周亚夫再一次提出了反对意见。

周亚夫觉得无功不受禄,若是因为王信与王皇后的关系,就要给王信封侯,恐怕日后难以服众。

周亚夫再一次驳了汉景帝的面子,这让汉景帝心中怨愤更甚。

而此时窦太后也站出来支持王信封侯,才让汉景帝增添了不少底气。

窦太后之所以会帮助王信,一是因为刘武经常在她面前说周亚夫的坏话,使得她对周亚夫多有不喜,二则是王信曾经帮过刘武,窦太后欠他一个人情,所以才站在了王信这一边。

但周亚夫哪里管这些,他身为丞相,秉公执事,王信既没有军功也没有才能,岂能靠裙带关系封侯?他为了让汉景帝收回成命,甚至还搬出了汉高祖刘邦的规矩。

由于周亚夫的竭力反对,王信封侯的事情就不了了之了,但此时他对于汉景帝来说,已然成为了一个很大的障碍。

另一件事就是有五位匈奴将军投降西汉,汉景帝为了能让更多的匈奴归顺朝廷,就想给他们封侯,借此吸引其他人,但周亚夫觉得不可,这种人首鼠两端,轻易投降,实在是不可用。

这一次汉景帝直接不接受周亚夫的提议,执意要封侯,周亚夫也气不过,就称病不去上朝,汉景帝就借这个理由,免去了他的丞相职位,让他好好在家“养病”。

汉景帝此时想要除去周亚夫的心思已是十分明显了,而开头的那一幕,就发生在这件事之后。

汉景帝本想看看周亚夫是否有所悔悟,没想到他还是那么执拗,他看着年纪尚小的刘彻,觉得若是让周亚夫来辅佐刘彻,不知他又会做出多少忤逆之事。

打那之后,汉景帝就一直在寻找机会,想要除去周亚夫,而这个机会也很快就到来了。

“鸿门宴”后不久,有人发现周亚夫的儿子买了500甲盾,他原本是看父亲年老,提前准备要当做丧器使用的,但是却被告了上去,说他要谋反,周亚夫也因此被下狱。

其实大家都知道周亚夫是一个忠君爱国之人,说他谋反几乎是无稽之谈。

但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汉景帝将他交给了廷尉,周亚夫在狱中受不了屈辱,绝食五日,最终吐血身亡。

一代名将就这样陨落,至于当初许负所言,不知是巧合还是有意,竟也都全部实现......

结语

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军功卓著,“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说的正是周亚夫这样的人才,只可惜最终他落得如此下场,也实在是令人唏嘘。

周亚夫一心维护汉朝社稷,得此结局并不是他做错了什么,而是他妨碍了汉景帝的权利自由,这才是导致他结局悲惨的主要原因。

汉景帝请一丞相吃饭,故意没准备筷子,饭后皇帝道:此人留不得

前言

公元前143年的一天,富丽堂皇的未央宫歌舞升平,汉景帝刘启高坐于殿前,俯视众人。

在汉景帝的身边,坐着14岁的太子刘彻,他虽然年纪尚小,但是看上去已经成熟了许多,汉景帝略有欣慰,但随即他又看向了坐在下面的条侯周亚夫,眼中多了些复杂之色。

而周亚夫此时还不知道汉景帝今天举行的这场宴会,其实是一场专门针对他的“鸿门宴”。

汉景帝见大家欣赏歌舞都差不多了,就下令开席。周亚夫这才发现,自己的面前有一盘好肉,却没有筷子,他以为是负责酒席的人忘了给他放了,就十分不满地回头问他们要。

汉景帝一直在盯着周亚夫的反应,当看到周亚夫不满的表现时,他暗自冷哼了一声,却还是笑道:

“怎么?这好肉还不能满足条侯?”

周亚夫见汉景帝问罪自己,才知道这是汉景帝的意思,只好先下跪请罪。

汉景帝见状就让他起身,这顿饭到这儿也不好再吃下去了,所以周亚夫就先告退了。汉景帝目送着他离开,最后摇了摇头,咬牙道:

“此人留不得!”

这顿饭之后,汉景帝就找机会,借故将周亚夫下狱,周亚夫也因此含冤而死。

汉景帝为何因为一双筷子就要除掉周亚夫?周亚夫一代名将,与汉景帝的君臣关系,又是如何走向破裂的呢?

神秘预言 崭露锋芒

周亚夫是西汉开国功臣绛侯周勃之子,他自小文韬武略就十分出众,长大后曾任职河内郡守。

在周亚夫做河内郡守的时候,还有过一件轶事,那就是一位叫做许负的老妇人曾为他相面,预言了他的结局。

当时许负在民间很有名气,大家都说她看得极准。周亚夫听说了这件事后,就将这个许负请到了自己府上,想请她为自己看看相。

许负看到周亚夫之后,顿觉十分奇怪,周亚夫见她面色有异,就问她是不是看出来什么了,许负点了点头:“我的确看出了有些,但是这也只是我从面相上得出的结论,至于是否相信,您可自行定夺。”

周亚夫觉得许负话中有话,就让她但说无妨。

许负又打量了一下周亚夫的脸,然后缓缓道:

“您的命相比较尊贵,将来定可封侯,而且还会做丞相,地位十分尊贵。但您最后的结局却不尽如人意,恐会因饥饿而死。”

许负的一番话让周亚夫摸不着头脑,他问道:

“你这话何意?我怎么会封侯呢?如今兄长已经继承了父亲的爵位,就算有一天兄长去世,这侯爵之位也该由我的侄子来继承,不会轮到我身上。”

许负默不作声,周亚夫又接着道:

“而且你说得也前后矛盾,就算有一天我真的成了丞相,身份显贵了,那最后又怎会饥饿而死呢?”

许负缓缓摇了摇头:“我的结论都是来自您的面相,至于为何会如此,我就不得而知了。”

周亚夫半信半疑,许负见他如此表情,就指着他的嘴角说:

“您的嘴边缘有条竖直的纹到了嘴角,这就是饿死的面相。”

周亚夫闻言惊诧不已,虽然他对面相这种东西存疑,但是许负能这么准确地说出推断结论的依据,这让他心中动摇不少。

但当时的周亚夫并没有太在意许负的话,听过之后就过去了,但没想到三年之后,周亚夫居然真的被封了侯。

那时周亚夫的哥哥周胜之因为杀人,被剥去了官职,其中就包括他继承的周勃的侯爵之位。

汉文帝刘恒顾及周勃早年当年跟随刘邦打天下,自己登基后,他又担任丞相,为江山社稷做出过不少贡献,所以就不忍夺取周家的爵位。

汉文帝没有让周胜之的儿子承袭爵位,而是让周家选出周勃最优秀的儿子来继承,周亚夫的优秀大家都看在眼里,于是周亚夫就顺利继承了爵位。

公元前158年,匈奴入侵边境,汉文帝紧急调兵前往,宗正官刘礼率军驻扎在霸上,祝兹侯徐厉率军驻扎在棘门,而周亚夫则率军驻扎在细柳。

三军将士严阵以待,随时准备应战匈奴。

汉文帝为了鼓舞士气,就决定亲自去军队中慰问鼓励将士们。他去霸上和棘门军队驻扎地的时候,都是不经通报,直入军营,都走到主帅帐前了,将军才得知皇帝亲临,慌慌张张地出门迎接。

慰问完将士们,刘礼和徐厉都是率领全军将士们将汉文帝送至营寨门口,十分恭敬。

汉文帝没什么过多地表示,就赶去了细柳。

但是这里却和前两处军队截然不同。汉文帝派去先前开路的将士,到细柳军队的营寨门前时,被门口的将士们拦了下来。

他们将汉文帝就要亲临营寨的事情说明,让他们赶紧让开,但守卫却道:

“将军有令,军中只听将军命令,不听天子诏令。”

这些开路的士兵见守卫态度如此强硬,只好回去告诉汉文帝,群臣都觉得这些士兵以下犯上,但汉文帝心中却有另一番考量,他没有怪罪这些守卫,而是到了门口之后,将自己的符节给他们,让他们进去通报周亚夫。

没多久后,守卫带着周亚夫的军令前来,让众人放行,汉文帝这才进入了细柳军队的营寨。

不过进去之前,守卫还专门告诫汉文帝的车夫,周亚夫不允许有人在军营中策马或驾车疾驰,等会儿一定要牵好缰绳。

周亚夫敢如此对汉文帝,这让众人都惊诧不已,有的人觉得他目中无人,需要严惩,有的人则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看热闹。

但汉文帝看上去不仅没有生气,眼中还多了些欣赏之色,他让车夫按军营规矩来,缓慢前行即可。很多人不明所以,却也不敢轻易去问。

等汉文帝走到周亚夫帐前时,周亚夫才身穿甲胄出来迎接。他朝汉文帝拱手作揖,并道:

“臣身穿甲胄多有不便,请陛下允许臣以军礼拜见。”

汉文帝听了甚是欣慰,且并没有怪罪周亚夫。等到汉文帝慰问完将士们走出军营后,才有人问汉文帝为何没有降罪周亚夫?

汉文帝不仅没有说周亚夫的不是,反而大加称赞:“这才是真将军!”

汉文帝觉得刘礼与徐厉虽然礼数是周全了,但若是敌军来袭,以他们的状态,不说打胜仗,恐怕将军都得落入敌将之手。

反观周亚夫,治军严明,军纪森严,这样的军队,又怎么可能会被敌军偷袭呢?

经过这件事之后,汉文帝对周亚夫愈发欣赏。不久后匈奴被击退,汉文帝大喜,直接封周亚夫为中尉,地位十分显赫。

汉文帝临终前,曾叮嘱还是太子的刘启,周亚夫是栋梁之才,将来可重用,所以刘启登基后,就封了周亚夫为车骑将军,一时间周亚夫风头无两。

但谁能想到,最开始的君臣一心,最后能走向那样悲惨的结局......

平定七国 出将入相

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七国之乱爆发,汉景帝命周亚夫率领军队前去平叛。

也正是这平叛七国之乱,为周亚夫日后的悲剧埋下了第一个祸患。

当时周亚夫与汉景帝想出了一个计策,因为叛军的兵力也并不弱,若是正面迎敌,未必会取得胜利,不如舍弃一个诱饵,引诱敌军主力去进攻,最后再绕到敌军后方去,切断他们的粮草补给,这样将会大大增加胜算。

汉景帝觉得可行,就同意了周亚夫的计划。

而这个被舍弃的诱饵,就是梁国。

梁孝王刘武是汉景帝的弟弟,汉景帝之所以同意周亚夫的计划,一是此举确实有利于平叛敌军,二则是这样也可以大大削弱梁孝王的实力,使其不再对皇权具有威胁。可谓是一石二鸟之计。

梁国被敌军猛攻时,刘武曾派人去求助周亚夫,但是周亚夫一直按兵不动,无奈之下,刘武只好告诉汉景帝,让他命周亚夫出兵相助。

可汉景帝出兵的命令送到周亚夫的军营时,周亚夫依旧没有发兵,并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不过周亚夫的军队将敌军的粮草劫了下来,不久后敌军的矛头对准了周亚夫,也算是间接解了梁孝王的围。

之后周亚夫凭借着出色的军事才能,平定了七国之乱,叛军首领刘濞也被斩首,这一次周亚夫出尽了风头,不少人都称他善于用兵,是位骁将。

七国之乱的平定巩固了西汉王朝的统治,对中央集权也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因此周亚夫的地位也逐渐上升。

不过有一人也和他结下了梁子,此人正是刘武。

他记恨周亚夫没能及时出兵相助,却不知周亚夫之所以会那样做,是从大局考虑,这种弃车保帅的计策也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可惜刘武小人之心,难以体会周亚夫的良苦用心。

公元前152年,丞相陶青因病辞职,周亚夫被任命为丞相。

到此时,当年许负的预言,便已实现了两条。

君臣对峙 饿死狱中

刘武见周亚夫得势十分恼火,所以他时常回去窦太后身旁抱怨,窦太后爱子心切,因此对周亚夫也有了偏见。

周亚夫与汉景帝最开始心生芥蒂,是因为汉景帝立储一事。

最开始被立为太子的不是刘彻,而是栗姬的儿子刘荣,也就是栗太子。相信看过《美人心计》的朋友们对这段历史也应该有所了解。

后宫之中,争宠不断,汉景帝的后宫自然也是如此。在这场没有硝烟的角逐之中,最终的获胜者就是王美人以及她的儿子刘彻。

汉景帝一开始确实是立了刘荣为太子,但是由于他对王美人过于钟爱,抱着爱屋及乌的心态,他便想让他们的儿子刘彻当太子。

这遭到了周亚夫的反对,他认为更换储君乃是大事,况且栗太子并未犯下大错,无缘无故就要废除他的太子之位,恐怕对国本不利。

周亚夫当时从社稷出发,反对废除太子,的确无可厚非。但是奈何他一个人的力量太小,而王美人则因为和长公主联姻,得到了长公主和窦太后的支持。

在这场皇权与相权的博弈之中,最终还是皇权胜了——公元前150年,王美人被封为王皇后,刘彻被立为皇太子。

这件事之后,汉景帝对周亚夫就有些不满,之后发生的两件事,更是让汉景帝对周亚夫心生了杀意。

从周亚夫之前在细柳见汉文帝,到后来竭力反对废除栗太子之事就可以看出,他刚正不阿,不畏权势,是个正直之人,但汉景帝毕竟不是汉文帝,面对周亚夫的某些忤逆之举,汉景帝还是做不到尽数包容。

有一次,汉景帝想给王皇后的兄长王信封侯,周亚夫再一次提出了反对意见。

周亚夫觉得无功不受禄,若是因为王信与王皇后的关系,就要给王信封侯,恐怕日后难以服众。

周亚夫再一次驳了汉景帝的面子,这让汉景帝心中怨愤更甚。

而此时窦太后也站出来支持王信封侯,才让汉景帝增添了不少底气。

窦太后之所以会帮助王信,一是因为刘武经常在她面前说周亚夫的坏话,使得她对周亚夫多有不喜,二则是王信曾经帮过刘武,窦太后欠他一个人情,所以才站在了王信这一边。

但周亚夫哪里管这些,他身为丞相,秉公执事,王信既没有军功也没有才能,岂能靠裙带关系封侯?他为了让汉景帝收回成命,甚至还搬出了汉高祖刘邦的规矩。

由于周亚夫的竭力反对,王信封侯的事情就不了了之了,但此时他对于汉景帝来说,已然成为了一个很大的障碍。

另一件事就是有五位匈奴将军投降西汉,汉景帝为了能让更多的匈奴归顺朝廷,就想给他们封侯,借此吸引其他人,但周亚夫觉得不可,这种人首鼠两端,轻易投降,实在是不可用。

这一次汉景帝直接不接受周亚夫的提议,执意要封侯,周亚夫也气不过,就称病不去上朝,汉景帝就借这个理由,免去了他的丞相职位,让他好好在家“养病”。

汉景帝此时想要除去周亚夫的心思已是十分明显了,而开头的那一幕,就发生在这件事之后。

汉景帝本想看看周亚夫是否有所悔悟,没想到他还是那么执拗,他看着年纪尚小的刘彻,觉得若是让周亚夫来辅佐刘彻,不知他又会做出多少忤逆之事。

打那之后,汉景帝就一直在寻找机会,想要除去周亚夫,而这个机会也很快就到来了。

“鸿门宴”后不久,有人发现周亚夫的儿子买了500甲盾,他原本是看父亲年老,提前准备要当做丧器使用的,但是却被告了上去,说他要谋反,周亚夫也因此被下狱。

其实大家都知道周亚夫是一个忠君爱国之人,说他谋反几乎是无稽之谈。

但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汉景帝将他交给了廷尉,周亚夫在狱中受不了屈辱,绝食五日,最终吐血身亡。

一代名将就这样陨落,至于当初许负所言,不知是巧合还是有意,竟也都全部实现......

结语

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军功卓著,“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说的正是周亚夫这样的人才,只可惜最终他落得如此下场,也实在是令人唏嘘。

周亚夫一心维护汉朝社稷,得此结局并不是他做错了什么,而是他妨碍了汉景帝的权利自由,这才是导致他结局悲惨的主要原因。

周亚夫之死:为何平定“七国之乱”的条侯周亚夫,最后不得善终?

周亚夫,一个响亮的名字,汉景帝一生中面临的最大危机“七王之乱”,就是被周亚夫平定的,没有周亚夫,恐怕汉景帝刘启会重蹈孝惠帝刘盈的覆辙,正是因为有了周亚夫的存在,才能在前期极度劣势的情况下,扭转乾坤一战而胜,这就是名将的作用,周亚夫也因功被封为条侯,成为大汉太尉,最高的军事指挥官,达到了他父亲周勃曾经的高度,子承父业下,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安汉兴刘”的大功臣。

周亚夫的父亲周勃,是被刘邦称为“安汉兴刘”能人的人,正是他和陈平联手,才平定了“诸吕之乱”,至于齐王刘襄三兄弟,不过是被利用的毛头小子。周勃、陈平控制大局后,在刘邦的诸位皇子中,选择了并不突出的代王刘恒继位,这么做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在他们看来,代王刘恒这个人没什么本事,是个好控制的主儿。但现实很打脸,当周勃在迎接刘恒时准备单独汇报工作时,被狠狠的教育了一下,刘恒身边的张武说:“你如果有公事,到朝堂上说就行了,如果有私事,天子没有私事!”周勃吃了个瘪,但是又无话可说,刘恒进京后,立刻命张武等人掌控了兵权,而后开始分封功臣,周勃被封为丞相,看上去位极人臣,实际上是明升暗降,周勃这个大老粗做丞相,这不是乱点鸳鸯谱吗?

不久后,在一次朝会上,汉文帝刘恒对周勃说:“丞相,请问今年全国的各类案件发生了多少?”周勃满脸通红,憋了很久后才说:“臣不知道!”汉文帝笑了笑,又问道:“那么今年粮食的收成怎么样?”周勃又回答:“臣不知道!”汉文帝于是去问陈平,陈平不慌不忙的说:“陛下,每年全国的案件有多少,这种事情您应该去问廷尉,至于粮食收成如何,应该去问治粟内史,这些事都不是丞相的事!”刘恒笑了笑,问陈平说:“那么丞相该做什么事呢?”陈平说:“辅助天子治理天下,定天下之大策,才是丞相之职!”陈平说的很明白,丞相是仅次于天子之人,只对国家的大政策负责,具体的事情要由具体的官吏去做。

居月馀,人或说勃曰:“君既诛诸吕,立代王,威震天下,而君受厚赏,处尊位,以宠,久之即祸及身矣。”——《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为什么汉文帝不直接问陈平,而是先问周勃呢?这么做当然是有目的的,周勃不会刘恒是知道了,作为丞相,周勃显然不称其职,但周勃自己不知道,那怎么办?让他认识到就行了,散朝后,有人对周勃说:“您已经功高震主,陛下早就对你很不满了,你应该主动退位让贤,才能保住性命!”周勃于是主动辞职回家,不久后陈平也去世了,至于陈平是怎么死的,史书上没有具体说,在我看来,陈平比周勃更狡猾、更难对付,是刘恒掌控权力的障碍,同时他们对待孝惠帝刘盈后裔的态度,让汉文帝刘恒如芒在背,因此陈平的下场就很容易猜到了。

文帝朝,太后以冒絮提文帝,曰:“绛侯绾皇帝玺,将兵於北军,不以此时反,今居一小县,顾欲反邪!”——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周勃辞官也没有逃出被迫害的结局,汉文帝没打算放过他,周勃整天提心吊胆,身穿铠甲以防不测。但这么做恰恰给了汉文帝口实,图谋不轨犯上作乱的罪名就把周勃下了大狱。周勃想不明白,自己怎么会这么快就从丞相到了阶下囚,还是一个狱卒提示了他,说:“你的儿媳是公主,为什么不通过薄太后去向陛下求情呢?亏你还做了丞相这么大的官,难道脑袋里都是些浆糊吗?”周勃如梦方醒,让儿媳马上去找薄太后求情,薄太后找到汉文帝,对他说:“当初周勃手握天下兵权,他没有造反,如今什么权力都没有了,他要造反,这不是笑话吗?你这么一意孤行,恐怕要伤了这些老臣之心!”刘恒自知理亏,看在薄太后的面上放了周勃一马,周勃才死里逃生。

孝文且崩时,诫太子曰:“即有缓急,周亚夫真可任将兵。”文帝崩,拜亚夫为车骑将军。——《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周亚夫作为周勃的儿子,一直在军中效力,但并没有被重用,因为对周亚夫,汉文帝是即用且防,他是周勃的儿子,曾经过宗室,因此不得不防。汉文帝在临终前,对汉景帝刘启说:“关键时刻,周亚夫是可以信用的人!”言下之意,不到万不得已,就不要启用周亚夫。因为汉文帝看出了周亚夫的桀骜不驯,当时匈奴人进攻,汉文帝视察防务,到了周亚夫负责的细柳营,其他地方的将军早就列队迎接了,只有周亚夫的细柳营让汉文帝吃了闭门羹。并且守门的兵士说:“我们不认天子诏书,只认识大将军的军令!”这让汉文帝心里很不痛快,但他没有发作,还夸奖了周亚夫治军有方,并说:“只有周亚夫才是真将军,细柳营才是大汉的虎狼之师,其他地方的兵和将,都是些乌合之众,没办法信用!”

汉景帝继位,周亚夫继续在细柳营训练自己的部队,汉景帝并没有打算启用他,但晁错的削藩令推行后,汉景帝面临人生中巨大的危机。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王作乱,叛军一路上势如破竹,除了梁王刘武在梁地拼命抵抗外,其他地方大多望风而降。怎么办?杀了晁错还是不能阻挡叛军前进的步伐,只有启用良将,谁是良将呢?除了周亚夫没有第二个人。当然在对抗叛军上,汉景帝启用了三种力量:周亚夫为汉军主将,统领全军对抗叛军;梁王刘武在梁地阻击叛军前进的步伐,为周亚夫争取时间扫除外围的障碍;第三股力量是以窦婴为首的窦氏,窦婴坐镇洛阳,负责为周亚夫保障后勤,同时又启用了老将栾布和大臣袁盎。启用栾布,因为他是很多游侠的大哥,尽管年龄大了,但号召力很强,他自己就是豪强,手下有几千人的私人武装。而袁盎则是文臣中的领袖,同时因为担任过吴国的国相,在吴国国内门生故吏很多。

平定“诸吕之乱”,让周勃走上了人生顶峰,同样平定“七王之乱”,也让周亚夫达到了人生的顶点。汉景帝拜周亚夫为条侯,周亚夫成为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但这个条侯此刻进一步流露出了自己的爪牙,让汉景帝意识到这是一只猛虎,稍有不慎就会伤人。同时周亚夫得罪了梁王刘武和窦太后,这也让他处于十分不利的局面。梁王刘武当时在梁地已经陷入了困境,吴总楚叛军随时有攻破城池的可能,但作为主帅的周亚拒不发兵,周亚夫并没有考虑梁王的死活,他考虑的是整个战局。这件事后来被梁王汇报给了窦太后,窦太后因此痛恨周亚夫不救刘武。

其后匈奴王[唯]徐卢等五人降,景帝欲侯之以劝后。丞相亚夫曰:“彼背其主降陛下,陛下侯之,则何以责人臣不守节者乎?”景帝曰:“丞相议不可用。”——《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汉景帝想废太子刘荣,有两个人坚决反对,一个是太子太傅窦婴,因为和他自身利益切实相关,而周亚夫也坚决反对,因为在他看来,刘荣并没有什么过错,汉景帝废太子的理由不充分。这让汉景帝很不满,废立太子和你周亚夫有什么关系,这是我决定的事情,你还要横加阻拦,你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天子!后来周亚夫又反对汉景帝封窦太后的哥哥为王,说汉高祖说过:“非刘氏不得为王,否则天下共击之!”这个回答让窦太后无话可说,封王的事情只好作罢。紧接着汉景帝想封五个匈奴降将为侯,周亚夫又坚决反对,他对汉景帝说:“陛下,这几个人都是背主求荣的人,您如果封他们为后,其他人会怎么想呢?”汉景帝发怒道:“丞相太迂腐了!”周亚夫一听,直接说:“老臣确实太迂腐了,最近身体也不好,丞相我是干不了了,请陛下允许我回家养病!”“你回去吧!”汉景帝立刻同意,就这样周亚夫被剥夺了权力。

顷之,景帝居禁中,召条侯,赐食。独置大胾,无切肉,又不置櫡。侯心不平,顾谓尚席取櫡。景帝视而笑曰:“此不足君所乎?”条侯免冠谢。上起,条侯因趋出。景帝以目送之,曰:“此怏怏者非少主臣也?”——《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周亚夫最终的命运,决定于一次饭局。这天汉景帝设宴大宴群臣,周亚夫也在被邀请之列,但周亚夫这次和以前一样,又姗姗来迟,毫不给汉景帝面子。汉景帝提前让人测碗筷收了起来,只给周亚夫留了肉在桌子上,周亚夫来了以后,也不参拜汉景帝,而是直接坐下。发现没有筷子,问左右也没人理他,汉景帝说:“大将军没有筷子就不能吃饭了吗?”周亚夫连忙说:“臣不是这个意思!”但不久后周亚夫就离开了,也没有向汉景帝告辞,看着周亚夫的背影,汉景帝说:“这个人非社稷之臣!”不久后,周亚夫犯上作乱的罪名被做实,在狱中周亚夫绝食而死,一代名将落下了帷幕。

周亚夫的悲剧,是君权和相权激烈对抗的结果,你可以说汉景帝刻薄寡恩,他为了堵住叛军的嘴,连自己的恩师晁错都可以杀,为了稳定朝局,周亚夫这样的功臣也可以冤杀。但古往今来的皇帝,又有几个不是刻薄寡恩的呢?周亚夫的个性和能力,意味着必然成为汉景帝眼中的绊脚石,只有移开它,才能为刘彻顺利继位铺好路。窦太后对周亚夫恨之入骨,汉景帝不除掉周亚夫,老太太很难支持刘彻做皇帝,这也是不得不考虑的原因之一。政治斗争从来都是残酷的,没有什么人情可讲,周亚夫的悲剧不是个例,只不过相对于父亲周勃,他的结局更加悲惨而已。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职场上识别领导的测试太重要了,否则一步错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原文】:顷之,景帝居禁中,召条侯,赐食。独置大胾,无切肉,又不置箸。条侯心不平,顾谓尚席取箸。景帝视而笑曰:“此不足君所乎?”条侯免冠谢。上起,条侯因趋出。景帝以目送之,曰:“此怏怏者非少主臣少!”

【翻译】:不久,景帝在皇宫中召见条侯,赏赐酒食。席上只放了一大块肉,没有切碎的肉,不也放筷子。条侯心中不满,扭头就叫管宴席的官拿筷子来。景帝看到后笑着说:“这些不能满足您的需要吗?”条侯脱下帽子谢罪。皇帝起身,条侯趁机快步走出。景帝目送他出去后。说:“这个遇事就不满意的人不能任少主的大臣啊!

这一段文字出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经过这次测试之后,本来汉景帝准备托孤给周亚夫的想法,也彻底断绝,并且为了防止自己死后周亚夫闹事,后来直接把周亚夫杀了。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小小的测试事件,周亚夫没有通过,就直接断送了他的前途,可见职场上的测试值得我们深刻重视,需要我们及时的识别,否则会对我们造成重大损害。那么为什么职场上会有这样的测试呢?

1、及时性

作为领导都知道一个道理,那就是测试一个人是否忠诚,不可能通过长时间的去考察,那样代价太大,并且容易养护为患,想要测试一个人,作为领导和管理者往往都是从小事入手,并且正是因为小事,所以不会耗用太多的时间,避免出现尾大不掉的情况。

2、有效性

往往小事测试也是非常有效的,例如我们知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典故,其实就是由小观大的应用,你连一个屋子都扫不好,你还怎么横扫天下呢?同样道理,你连走路都不会,你会跑吗?职场上很多领导都喜欢用端茶倒水,打扫卫生,来测试刚入职的毕业生,来测试是否愿意服从,很多人刚毕业心高气傲,没有识别出来,态度上表现不耐烦,然后直接就在领导心里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埋下了不好的伏笔。

3、隐蔽性

正是因为领导往往用小事去测试,也就有了隐蔽性,很多人不当回事,结果往往容易掉入陷阱之中。如果是大事,一般人的是非观还是有的,所以一般都做的差不多,但是一旦到了小事上,人往往容易松懈,一旦你不当回事,那么你的真实意图也就暴露了出来,领导从你做小事的态度,也就看出来你内心的真实想法。

那么如果我们是条候周亚夫,面临领导的测试该怎么做呢?

首先,态度上要表明服从领导的安排,态度决定一切,你没有个好态度,做的再好也白搭。例如条候周亚夫看到肉没有筷子,也没有切碎,就不应该直接问别人要筷子,而是求汉景帝给你。这也正是汉景帝想要要的效果。

其次,识别出来领导的测试,立即执行。领导让你端茶倒水,就去端茶倒水,干净利落的把事办完。

关内侯、列侯,县侯、乡侯、亭侯,汉代的“侯”,一文彻底搞清楚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列侯封爵,始于商鞅变法前后,发展于两汉,沿袭近千年之久。

1、从“彻侯”到“列侯”

列侯,秦时称“彻侯”,是军功爵中的第二十等爵。

《汉书百官公卿表》师古注彻侯曰:

“言其爵位上通于天子。”

所谓“上通于天子”,是指彻侯是人臣爵位中的最高一级,地位仅次于秦公(后为秦王、秦皇)。

在秦代,彻侯只封授功勋卓著、地位显赫的文臣武将以及秦之宗室外戚,如商鞅、公子市、公子悝、白起、吕不韦,嫪毐等;而且自吕不韦被诛后,彻侯不见封授。

丞相李斯、赵高,皆非彻侯;功盖一世的名将王翦、蒙恬,亦未受封,以致王翦对秦始皇请田宅时说:

“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向臣,臣亦及时以请园池为子孙业耳。"

故秦代彻侯不仅授受数量少,而且在秦王政亲政以后亦形同虚设,不再封授。

秦之彻侯,或称“诸侯”。

《史记穰侯列传》,魏冉封于穰,“复益封陶,号曰穰侯”。《秦本记》记此事为“封公子市宛,公子悝邓,魏冉陶,为诸侯。”或称“列侯”、“君”。《史记商君列传》,“封于於、商十五邑,号为商君。”《秦本纪》为“封鞅为列侯,号商君。”彻侯皆有食邑。

食邑或以县、邑计,如魏冉益封魏之三县,商鞅食十五邑;或虽有食邑,亦以户数计,如《史记吕不韦列传》,“庄襄王元年,以吕不韦为丞相,封为文信侯,食河南洛阳十万户。”

彻侯,既是爵位,又具有某种职官性质。如商鞅无官位,以爵左庶长至大良造,再至商君,史称“商君相秦十年”;白起亦以左庶长、左更、大良造、武安君等爵率兵征伐。

2、关内侯与列侯的区别

汉用秦二十等爵。

汉高祖刘邦反秦之弊,以彻侯大封文武功臣,凡侯者百四十三人。后避汉武帝刘彻讳,遂沿秦彻侯“上通天子”之意,改曰“通侯”,或曰“列侯”。

列侯“功大者食县,功小者食乡亭”,“得赋敛”,并“世世勿绝,嗣子各袭其功位。”列侯爵,成为秩在诸王之下的一级普遍封授的封爵,但名位较秦有所下降。

西汉时期,列侯爵和关内侯两级从二十等军功爵中逐渐分离出来,形成了与赐爵制有所不同的封爵制度。

封爵制度有别于赐爵制度的最显著标志是有封国食邑。

秦之彻侯,享有食邑;汉之列侯,并有封邑,且又规定相应的食邑户数。

食邑,是列侯立国之本,衣食租税之源。封于某地的列侯,均以其地名为名号。如平阳侯曹参、曲逆侯陈平、鄼侯萧何…,平阳、曲逆、鄼就是封国食邑所在地名。

至于关内侯,则具有封爵与赐爵双重属性。

关内侯,第十九级爵。

刘劭《爵制》:“秦都关中,以关内为王畿,故曰关内侯也。”

《汉书百官公卿表》师古注曰:“言有侯号而居京畿,无国邑。”

《后汉书百官志》,“承秦赐爵十九等,为关内侯,无土,寄食在所县,民租多少,各有户数为限。”

如淳注曰:“列侯出关就国,侯但爵身,其有家累者与之关内之色,食其租税也。”

《古今注》曰:“建武六年,初令关内侯食邑者俸月二十五斛。”

《汉书宣帝纪》本始元年(前73年)诏:

“赐右扶风(周)德、典属国(苏)武、延尉(李)光、宗正(刘)德、大鸿胪(韦)贤、詹事(宋)畸、光禄大夫(丙)吉、京辅都尉(赵)广汉,爵皆关内侯。德、武食邑。”

张晏注曰:

“旧关内侯无邑也。以苏武守节外国,刘德宗室俊彦,故特令食邑。”

综合以上史料,可知关内侯无国邑,特恩者乃得食邑,寄食在所县;至东汉,其食邑者改领月俸谷基于有无封国食邑的区别,列侯可世世承袭,传封邑于子孙后代;关内侯赐爵则但爵其身,不能世袭。即使是特令食邑的关内侯亦如此。

《汉书》、《后汉书》诸赐关内侯者,无一例传后。班固作功臣侯、王子侯表,未收关内侯。

其原因就在于关内侯在本质上仍属于赐爵,尽管其秩位仅在列侯之下。因此,班固撰《汉书》;严格区别列侯与关内侯的界限,授列侯概称为“封”,授关内侯概称为“赐”。

3、县侯、乡侯与亭侯

东汉时的列侯,分为县侯、乡侯、亭侯三级,授以位次不同的功臣。云台二十八将,都封为县侯,其间又有食二县、四县、六县的区别。封邑之行政区划级别,是判定列侯等级的重要标志之一。此外,又以功之大小授以不同的食邑户数,以明等秩。

如亭侯,就有三百户、六百户、千户…等等。按照常规,县侯的户邑数必多于乡侯,乡侯必多于亭侯。也有例外,即低爵的户邑数多于高爵的户邑数。

在这种情况下,低爵在秩位上虽仍低于高爵,但其经济权益为人却是事实。

三国初期,魏、蜀、吴尚未自立,并依照东汉之制封侯。值得一提的是,曹魏代汉后,才设县侯爵;蜀汉除外戚吴班、吴壹封县侯外,重要功臣多限于受封亭侯;吴封县侯者亦少。

之所以如此,恐与三国之疆域相对狭蹙,民户相对稀少,难以尽封功臣为高爵有关。知道这些,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曹操要设名号侯等爵了。

《三国志武帝纪》建安二十年(215)冬十月条:

始置名号侯至五大夫,与旧列侯、关内侯凡六等以赏军功。

注引《魏书》曰:

“置名号侯爵十八级,关中侯爵十七级,皆金印紫绶;又置关内外侯十六级,铜印龟纽墨绶;五大夫十五级,铜印环纽,亦墨绶,皆不食租,与旧列侯、关内侯凡六等。”臣松之以为今之虚封盖自此始。

西汉,列侯有食县者,也有食乡、亭者,但其爵称并不带县侯、乡侯、亭侯之名,统共只有一级。

而到了东汉,一下变为了五级,其爵称也有了明显的区分。

如“槐梩县侯”、“平都亭侯”“常乐亭侯”以及《三国演义》中关羽的“汉寿亭侯”,通过这些爵称,我们能清楚地了解到各级列侯的封邑与爵级。

钱大昕《廿二史考异·侯国考》云:

汉制,列侯所食邑为侯国。西京侯者,封户有多少,所食或尽一县,或止一乡一亭,皆以侯国称之…后汉始定为都乡侯、乡侯、都亭侯、亭侯之差,于是有侯而不为国者矣。

钱氏在这里阐述了两汉爵级的异同与演变,同时还论及两汉列侯爵制一个很大的区别——列侯是否立国。

西汉列侯均可立国,列侯即使食一乡、一亭者亦不例外;而东汉唯有县侯方能立国,都乡侯、乡侯、都亭侯、亭侯皆不能如西汉一样由旧县析置乡、亭而立国。

而且东汉分封列侯不以疆里为限,而以户数为断,大多数列侯不能尽食所封之县、乡或亭。

4、东汉列侯的晋升路线

东汉列侯的爵级繁密,分为了五个等级。

这五个等级共同构成了一套严密的爵序,使得列侯的晋升黜降、酬功惩戒都有章可循、秩序井然。

那么,东汉列侯的爵序是怎么样的呢?

严耕望说:

“其位序,县侯最高,都乡侯次之,乡侯又次之,都亭侯再次之,亭侯最低。”

如钱塘侯朱儁始以交趾刺史平梁龙之乱而获封都亭侯,食邑一千五百户,后因镇压黄巾军有功而受封西乡侯。

中平二年(185年),又以击破孙夏所率的黄巾军而进封钱塘侯,增邑五千。

朱儁的迁升过程是:由都亭侯而升乡侯,再晋升县侯。

另外,如都乡侯皇甫嵩初以左中郎将讨黄巾被封为都乡侯,后徙封为槐里侯,食槐里、美阳两县。后因忤中官而被奏劾,削户六千,黜降为都乡侯。

皇甫嵩的爵级变迁过程为:由都乡侯进封为县侯,后又贬降为都乡侯。

5、哪些人可封亭侯、乡侯、县侯?

在东汉可确定爵称的636位列侯中,乡侯有120位,亭侯有180位。

具体言之,乡侯中属王子侯的就有62位,占到乡侯总数的一半还要多;功臣侯中受封为乡侯的也有41位,二者合计约占到乡侯总数的86%。

亭侯的分布情形较乡侯更为典型,王子侯与功臣侯中获得亭侯爵位的有168位,占到了亭侯总数的93%。

与此相应,外戚恩泽侯与宦者侯中获得县侯爵的比例非常高。

东汉,在确定爵称的80位外戚恩泽侯中,县侯有73位,亭侯仅3位,受封县侯的比例竟高达91%,宦者侯中县侯所占的比例也近六成。

以上数据反映出东汉时期外戚与宦官势力的强大与宗室地位的不断下降,尤其在东汉中后期,外戚、宦官两大势力集团轮番控制政局,其政治上的优势与垄断地位在侯爵分封中也得到了明显体现。

6、东汉封侯的集中时期

县侯的分封主要集中在东汉的初期与晚期。

东汉所封的336位县侯中,光武帝时期就有153位,大约占到了总量的一半。桓、灵、献时期也拥有72位,这两个时期封授的县侯合计约占到了县侯总数的67%。

这四类列侯中,功臣侯集团中县侯的比例最高,336位县侯中,147位属功臣侯,大约占到了总数的44%。

我们就以功臣侯为例,具体观察一下县侯在不同的时期的封授特点。

在总共147位获封县侯的功臣侯中,仅光武帝时期就有87人,几近总量的六成。东汉晚期的灵、献二朝也分封了35位功臣为县侯,加上光武朝的县侯,三朝的县侯数竟占到了总数的83%。

功臣侯分封呈现出这样明显的阶段性特点不难理解。

光武时期,干戈四起、群雄逐鹿,功臣武将易于建功立业;东汉晚期,农民起义频发,地方势力派相互混战,汉风雨飘摇,大肆封侯拜官一方面是出于酬功赏能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成为了朝廷拉拢与打击各派势力的一种政治工具。

另外,我们还能看到,亭侯的分封也呈现出比较明显的时段性,其主要的封授时间是在东汉中后期。在分封的180位亭侯中,安、顺两朝就有57位,桓、灵、献时期更是多达73位,这两个时期所封的亭侯数量占到了亭侯总数的72%。

东汉中后期分封亭侯的数量不断增加应当与多种因素有关。该时期政府所掌握的可资分封的土地资源不断减少,尽量少封县侯,多封乡、亭侯,成为了朝廷解决封土日狭难题的方案之一,这样还可以降低中央为分封所付出的诸多经济、政治与礼仪成本。

学者朱绍侯说:

“东汉后期,皇帝滥加封赏,侯爵不断增多,土地、人口越封越少,不用说一侯有数县之封,就是一侯封一县已不敷分配,只好大量封乡侯、亭侯,以适应外戚、宦官、豪强军阀势力不断扩张的需要。”

7、五等爵与列侯品秩的降低

魏晋之际,设五等封爵。列侯秩位因之下降。

据《艺文类聚》五十一《封爵部》注引晋《百官表》:

县侯,汉官也。自县侯而下,通号列侯。金章紫绶,朝服,进贤三梁冠,官品第三。

又据《通典》三十七《职官典》十九,乡侯爵,第四品;亭侯爵,第五品;关内、名号侯爵,第六品;关外侯爵,第七品。与魏制相比,赐爵名称有所不同。

然据《晋书》,关中侯在晋依然保留,杨骏辅政时,就曾普赐二千石的官吏爵关中侯,而名号侯、关外侯反倒无赐授实例。关内侯在西晋时曾大量授赐。《晋书》关于关内侯及五等爵的赐、封记载无统一义例,往往关内侯前加“封”,五等爵却用“赐”。

我以为,这并不表明关内侯已改变其赐爵的性质。按《晋书》成于唐代,时已无封爵,赐爵之别。

列侯爵中的乡、亭侯,与五等爵中的“侯”的区别比较明显,然易混淆者是县侯。西晋封爵制度条文多有阙略,“县侯”与“侯”的区别,只能从零散稀少的史料中加以归纳。

一,列侯户邑无定数。

五等爵之侯,大国邑千六百户,次国邑千四百户,又有封疆里数。凡户邑数与此不符的侯,均属于列侯。

如京陵县侯王浑,“泰始初,增封邑千八百户”,即是列侯中的县侯。

二,列侯均在侯号前冠以“县”、“乡”、“亭”名称,即某某县侯,某某乡侯,某某亭侯,而五等爵之侯则直接称为某某侯,如雎陵侯、陵侯、济川侯、广陵侯等等。

三,五等爵在元康元年(291)前,仅在咸熙元年和泰始元年封授,对象均为西晋开国功臣。

凡在这二次授封以外所封之侯,皆是列侯。

西晋列侯,大致包括四类人:

一是曹魏之功臣后裔在晋任官者。如京陵县侯王浑、丰乐亭侯杜预、贞陵亭侯王戎、都亭侯李重,其封爵皆是袭父祖之魏列侯爵。

二是西晋建立后立有新功者。

平吴后所封的襄武县侯王濬,上庸县侯唐彬,奉高县侯马隆、成武侯周浚(虽无县侯字样,然其食邑为六千户,故为列侯)。

三是五等爵功臣的支庶诸子。

泰始初,规定五封爵原为县侯者,皆传封次子为亭侯。

四是列侯功臣支庶。

如平吴后,王濬之子因父功封杨乡亭侯,邑千五百户;张华之子因父功封亭侯;杜预子亦封亭侯。

将以上三项标准综合在一起考虑,我们即可判明列侯与五等两的侯之界限而不至于出现混淆了。

东晋时,列侯封授颇多,然主要对象是功勋较低者及功臣支进入南朝后,县侯已明确与五等爵之侯合二为一,品秩第二。

梁陈之制,乡侯品秩降为第六,亭侯为第七,不甚为人所重。

功臣一般均受封五等封爵,而乡侯、亭侯则主要用以封授五等爵功臣及宗室县侯的支庶子孙,在相当程序上具有推恩爵性质。北朝未设列侯。隋灭陈,列侯遂被废止。

总之,列侯爵有国邑及食邑户,可以世袭,在秦是仅次于天子的高爵;入汉,构成异姓封爵和诸王推恩爵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余外戚、宦者、恩泽受封亦为列侯;为辨明功次等级,列侯爵在汉代逐渐分为县、乡、亭侯三级,并有一定数量的食邑户。

魏晋以降,列侯地位日轻,品秩渐低,成为封爵中的低爵。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你真的读懂领导言外之意了吗?大汉四皇一后顶级老师给你补课

相信单位或公司里大家都有这样的尴尬:大家济济一堂开会,领导一个眼神,人精们秒懂,立刻或慷慨激昂或委婉周全,将领导想法表达的淋漓尽致,说完后领导满意的点点头,只留下一脸艳羡或懵逼的你在开完会后沉思:俺当时咋就没想到呢?这还不算惨,更惨的职场新人小白可能开完会还是懵的,他们的对话到底讲了些啥?俺咋听不懂?

开会时人精儿大杀四方

对这种人精,大家往往时候议论起来嘴上酸酸的说句:马屁精,客气点说句:会来事,心里却在羡慕嫉妒恨,我咋不行呢?我不比他笨啊,他业务能力明明一般啊。

其实读懂领导言外之意,是一门非常高深的学问,涉及心理学,史学,行为学。人精们能搞懂,可能是真的下功夫,深入了解了领导和整个事情;也有可能只是提前和领导商量好演的一出戏。

而我一直在反复强调一点:读史可以明智。我们搞不懂领导言外之意,一方面是因为情商不够,一方面经验不足。而读史恰好可以完美解决这两点:

读史使人明智

历史上那些经典的案例,如果我们反复思考,

1、就会发现原来牛人是这样做的,不但领导满意,自己还能更进一步,神奇啊。而历史都是重复的,你面对类似境遇时,领会精髓,照抄学霸的满分答案,走学霸的路让其他学渣无路可走岂不爽哉?

2、如果将自己代入当时情形,举一反三,你的相关情景经验也就很丰富了。

有了这些做基础,加上自己努力实践,相信很快就能脱颖而出了。

下面让我通过解剖大汉四皇一后(四皇: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汉宣帝;一后:吕雉,怎么样,豪华天团吧?)顶级天团的一个个生动鲜活的小案例,揭开领导真正意思,给想要职场上进的你一些启示吧

一、领导为啥不能有话直说?

1、搞懂你的位置,搞懂领导的位置

职场人首先必须要搞懂一些基本背景:例如是新领导还是老领导?是霸气侧漏的还是稳重含蓄的?是做事雷厉风行的还是老谋深算的?如果这些基本的都不清楚,兄弟,别往下看了,与其浪费这时间,不如好好学门技术,做到单位或公司都离不开你,让领导离不开你, 这也是一种更高级的方法。

不同风格的领导,以及不同位置的领导(或新或老),采取的方法是完全不一样的。后面的例子中大家可以想想不同皇帝的性格和他们采取的做法,也能有所领悟。

2、领导的意图为啥不明明白白告诉你?

你要站在领导角度替他思考一下:

领导的苦恼

一来领导怕担责任,他提的提议万一失败了,他自己提的责任自己担,从风险控制角度。领导不会自己先提自己想法。别人说出口,将来有事情还有转圜余地。

二来领导怕没人支持丢面子,领导的想法也不一定是最好的,他也要兼容并包,看看大家有什么更好的意见,纳入完善自己的想法。而领导先抛出自己的想法,如果大家都反对或不以为然,对领导的权威是严重的打击。大家会觉得领导水平也不过如此啊。所以领导即使有想法也是喜欢通过别人的口说出来,看看大家的反应。

三是试探谁最听话好用。如果是新领导,或者领导处在权力弱势的时候,也是不能够直接表达自己的权力意志,一般需要通过模糊的话术表达自己的意图,观察大家的反应,判断哪些是支持他的,哪些是不可信任的。

汉朝皇帝们

领导经常采用暗示、迂回、中间人等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原因上文都说的清清楚楚了。而这几种方式,既不表明自己态度,又能让你表态或者明白领导的大致想法。如果你能清楚的读懂领导的这几种手段,并理解领导的意图,恭喜你,你已经可以完胜职场大部分人了。汉文帝汉景帝喜欢用暗示;汉武帝汉宣帝这次用了迂回;而吕雉最爱的则是中间人方式。下面把这几种手段一一详述

二、领导隐晦表达意见方式之一——当面暗示

这种方式所有领导从古至今都爱用。我举个大多数人都碰到的场景:你最近在公司天天摸鱼(工作心不在焉忙其他的事),领导找你谈心,开场白常常是这样的:“小某,最近是不是恋爱了啊?”

领导谈心

领导问你这话不是真要关心你私生活,他哪有那个闲心,他是典型的暗示你:你小子最近怎么心不在焉?什么情况?而你的标准回答应该是:领导不好意思,我最近家里拆迁/其他什么事,刚刚处理完。现在正忙着把手头的项目推进一下,正好有个XX项目,我这头刚做了个方案需要您过目一下。然后领导就放心了,知道你懂了他的含义,双方相视一笑。聪明人交流就是这么容易。

如果不懂这些,而是傻忽忽的说:领导,你咋知道,我家给我安排了个相亲,还挺合适的。那么领导下一步也只能暗示改明示:抓紧时间解决个人问题,同时也不能影响现有手头工作啊。

暗示如此有用,大汉皇帝们都爱用:

1、汉文帝用了这种方式成功去除周勃相位

即位后,初步稳定住局面的汉文帝,不满意功臣集团的周勃继续把持朝政,他开朝会时,巧妙地问了当时的第一丞相周勃一个问题:天下一年有多少案子?有多少钱粮出入?

孝文皇帝既益明习国家事,朝而问右丞相勃曰:“天下一岁决狱几何?”勃谢曰:“不知。”问:“天下一岁钱穀出入几何?”勃又谢不知,汗出沾背,愧不能对。

老实人周勃

你觉得汉文帝真不知道这个问题不应该问丞相吗?他可以问廷尉啊?他为啥朝着周勃问呢?周勃出了名的“厚重少文”。临场反应慢,多数答不出来的。他就是想让周勃答不出,这样才会给换丞相找个借口,毕竟周勃没有任何失职,没错你就挑刺啊。汉文帝就是在挑刺儿。

於是上亦问左丞相平。平曰:“有主者。”上曰:“主者谓谁?”平曰:“陛下即问决狱,责廷尉;问钱穀,责治粟内史。”上曰:“苟各有主者,而君所主者何事也?”平谢曰:“主臣!陛下不知其驽下,使待罪宰相。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孝文帝乃称善

暗示如果有托效果会更好,也就是说需要一个捧哏的配合完成。这里的捧哏就是老油条陈平,他出色的回答了丞相的职责。周勃只是反应慢,但他又不是傻子。下朝后和陈平一对质,心里就有数了:皇帝这是对我不满意,给我暗示呢。他果断辞去了相位。

老油条陈平

汉文帝达成了目的。而作为捧哏的托儿陈平,也获得了这次的回报:成为第一丞相。

所以读史一定要思考:太史公或司马光、班固等不会记录毫无意义的事情。史记、资治通鉴上一件小事往往意味深长。而判断一件事是谁策划的,看最终从这件事中获益最大的人是谁就能大致掌握。

2、汉景帝暗示周亚夫

相比暗示高手汉文帝,他儿子汉景帝功力就差多了,他对周勃儿子周亚夫的暗示过于晦涩,而周亚夫恰恰比他老爹还刚,还情商低,所以汉景帝的这次暗示变成了大型翻车现场。

周亚夫大家应该不陌生,他早年将汉文帝拒之军营之外,从这件小事就可以看出,他是个直男,个性刚强有原则,不知变通。他平定七国之乱后当上了丞相,但在废太子、皇后亲戚封侯、匈奴降将封侯等一系列事情上和汉景帝起了争执。

特别是匈奴降将封侯,其实周亚夫没看懂汉景帝的意图:七国之乱虽然平定,但主要是因为汉景帝毛躁削藩引起,后面惹了七国叛乱又自己害怕,杀了提出削藩意见的晁错。这些举动无不让汉景帝的威望大打折扣,汉景帝需要匈奴降将带来的民众和威望,而且封侯也可以吸引新的降将。周亚夫则要维护白马之盟臣集团的入门槛“无功不得封侯”。最终两人谈崩,周亚夫辞职。两人关系破裂。

汉景帝 剧照

随后,就发生了这个暗示事件:

景帝居禁中,召条侯,赐食。独置大胾,无切肉,又不置櫡。条侯心不平,顾谓尚席取櫡。景帝视而笑曰:“此不足君所乎?”条侯免冠谢。上起,条侯因趋出。景帝以目送之,曰:“此怏怏者非少主臣也!”

周亚夫完全不理解汉景帝的意图

汉景帝招来周亚夫,给他一块大肉,没分切,也不给筷子。周亚夫不开心,找侍者拿筷子,汉景帝说:“这些还不够你吃的吗?”。周亚夫脱掉帽子谢罪。然后走了。汉景帝说:这种怏怏不快的臣子不是辅佐少主的臣子。

汉景帝暗示的过于隐晦,他明知周亚夫情商不高,就别用这种太隐晦的方式,导致二人不欢而散。这是一次失败的暗示。我个人建议宁可用中间人方式,效果可能更好。

从后人角度来说,也不太好理解,我自己自己揣摩半天,又上网求助,终于有些心得,放在文章最后。不一定对,供大家参考,感兴趣的读者,欢迎提出自己的看法。

所以,暗示要看对象,如果对象比较鲁钝,要有配合的人提醒他。同时,如果暗示效果不好,可以转明示。运用之妙,在乎个人,有人出神入化,有人弄巧成拙。

三、领导隐晦表达意见方式之一——迂回

迂回分两种类型,一种是事情比较棘手,领导需要营造氛围。另一种,是事情不棘手,但领导权威不够,所以要迂回。

1、第一种经典案例是汉武帝建尧母门

拳夫人进为婕伃,居钩弋宫,大有宠。太始三年,生昭帝,号钩弋子。任身十四月乃生,上曰:闻昔尧十四月而生,今钩弋亦然,乃命其所生门曰尧母门——《汉书·外戚列传》

汉武帝的新宠钩弋夫人

汉武帝的新宠钩弋夫人生了儿子刘弗陵,汉武帝大喜,给她宫门命名为尧母门。这其实是一个太过明显的暗示。但也是一个经典的迂回。要知道太子还是刘据啊。汉武帝对太子不太满意,潜意识里就给这个门命名了。其他小人看到这个,知道武帝动了换太子的想法(哪怕是潜意识的)。为了富贵险中求,纷纷踩太子。江充就是里面的佼佼者。所以,太子刘据的结局,从汉武帝命名那一刻就注定不太好了。

2、第二种经典案例就是汉宣帝故剑情深

势单力孤,既没有中间人帮忙说话,又不敢当面暗示霍光的汉宣帝,如何实现自己想立自己贫贱时妻子许平君为皇后的想法?

作为一个弱势领导,身边全是霍光的党羽,连个给他说话的御史或郎官这种中间人都没有的情况下。他只能通过迂回的手段表达,在朝堂上大臣都纷纷提议立霍光之女为皇后时,他试探性的说了一句话:“朕平民时很喜欢一把剑,不小心遗失了,谁能帮我找回呢?”一言扭转乾坤!

势单力孤的汉宣帝

汉宣帝之所以不敢明目张胆的进行明码试探,是因为如果没人响应对皇帝仅有的权威又是一次巨大的打击。所以不得不采用了这种迂回的方式。让他欣慰的是,很多大臣读出了他的心意,同时也愿意投靠新皇帝,提出立许平君为皇后。积极响应的大臣,必然纳入皇帝视野,作为后续重点观察拉拢对象。

平民皇后许平君

这种方式,还是一个忠诚度测试。历史上关于忠诚度测试最有名的例子就是赵高的指鹿为马。通过小测试,赵高精准的找到了不服气自己的大臣,然后定点清除。高效简洁。

故剑情深最终一石三鸟:第一成功将自己结发妻子许平君扶上皇后宝座。第二、成功的对朝臣进行了服从性测试,观察到支持自己的力量。第三、妻子成为皇后,岳父许广汉一系可以扶植起来作为外戚制衡霍光。从这点上就可以看出汉宣帝是个权术高手。当然霍光更是高手,他的反击凌厉而迅猛,这里不多说了,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看我故剑情深的文章。

鉴古可以知今。领导在一个话题上受阻,突然跳到另一个问题上;或者领导最近一直在推进什么项目或政策,但推行不太顺利,而换了项目,那么,他很有可能是想通过迂回手段达成目的。如果能够及时读懂领导的想法,发动联想思维,很可能猜中领导心思,你就是那个人精了。

而大家见过最典型的忠诚度测试小例子就是新员工入职聚餐了,喝不喝酒,能不能主动敬酒,都是领导默默观察的点。然而随着零零后逐渐进入职场,这些酒桌文化终于在他们毫不在乎的拒绝中逐渐失灵,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四、领导隐晦表达意见方式之一——中间人

刘邦的妻子吕后就很喜欢用中间人方式。可能因为两个原因:一,吕雉是女性,心思缜密宛转。更喜欢用这种双方余地很大的方式。二、毕竟男女有别,不好和大臣太密切接触。

史记中记录了好几例。留心看的人一眼就能发现端倪:

案例1:汉惠帝死了,葬礼上吕后干哭不下泪。

留侯子张辟彊为侍中,年十五,谓丞相曰:“太后独有孝惠,今崩,哭不悲,君知其解乎?”丞相曰:“何解?”辟彊曰:“帝毋壮子,太后畏君等。君今请拜吕台、吕产、吕禄为将,将兵居南北军,及诸吕皆入宫,居中用事,如此则太后心安,君等幸得脱祸矣。”丞相乃如辟彊计。太后说,其哭乃哀。吕氏权由此起。

一代女强人吕雉

张良的儿子张辟疆成为吕后的代言人,跟陈平他们说:吕后担心你们啊。你们应该让诸吕掌握军权,太后安心了,你们也就位子稳了。陈平一听就知道是吕后本人的意见,权衡之下答应了。主动提出让诸吕掌握军权。吕后才安心的哭了出来。

这招现在也经常碰见啊,集团老总退休了,自己儿子接班,上一任的老臣子怎么办?老总一般会安排一下,对老臣子来说,是主动交出权力还是硬顶着对着干?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案例2吕后拉拢韩信

韩信被刘邦诈游云梦拿下后,撸掉了楚王的名号,降至淮阴侯。看过我以前文章的朋友,会知道其实这是一种对韩信的保护,是爱惜韩信的才能的表现。须知汉初异姓王没一个有好下场,而刘邦的好兄弟们周勃、灌婴、樊哙都是封侯即可。给韩信封侯其实就是给他一个鲜明的信号:你现在和周勃、樊哙都是一样封侯了,好好听话还是我们刘氏公司的好员工。而韩信政治水平太差。他根本get不到刘邦和吕后的示好。

打压韩信成为淮阴侯后,吕后试着拉拢韩信,看看是否能为她所用:

信知汉王畏恶其能,常称病不朝从。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常鞅鞅,羞与绛、灌等列。

韩信的取死之道

韩信认为刘邦、吕后抓他是害怕他的能力。他想不通刘邦要真想杀你,索性直接杀了,还留你个淮阴侯干啥?不还是看你有才,想挽救一下你。他反而日夜抱怨,怏怏不乐,羞于周勃、灌婴、樊哙并列。你这么高傲,你让跟着刘邦的丰沛勋臣集团怎么接纳你?咱们配不上韩大王啊。

信尝过樊将军哙,哙跪拜送迎,言称臣,曰:“大王乃肯临臣!”信出门,笑曰:“生乃与哙等为伍!”

吕后还是不死心,还想通过中间人拉拢他:吕后的妹夫樊哙邀请韩信去自己家,跪着迎接他欢送他,还自称臣,态度摆的很低,说“感谢大王肯光顾臣家”。你都是淮阴侯了人家还称你为大王,还请你过来做客,这是多么明显的示好拉拢啊。而韩信出门后说啥:“哥已经混到和樊哙你们为伍的境界了,丢人啊”。

樊哙被辱

打人别打脸,你这么说,让樊哙咋下台阶?你打樊哙的脸不就是打吕后的脸?后面韩信稍有异动,吕后马上让萧何出面召韩信进宫,痛快的斩杀韩信,不就是丰沛勋臣集团和吕氏集团联合起来,对这些拉拢示好失败的报复吗?你不能为我所用那你再牛跟我也没关系了,就请你韩信去死好了。

中间人的好处是间接,如果双方达不成一致可以有很大的回旋余地,也不算撕破脸,可以继续谈判。

这招现在也很好用。比如新来的大领导想挪一下手下老经理的位置,一般不会直接任免,而是通过该经理的熟人,私下暗示其主动提出调离,这样双方都保留了面子。如果该经理有什么条件,也可以通过熟人讨价还价,最终就会圆满的达成目的:新领导提拔了自己人,建立了权威;老经理也有了自己的好去处,获得了补偿。

五、总结

看了上面这三条,大家是不是对领导的几个常用手法了然于胸了呢?这固然对职场有用,但不是根本,根本是你掌握了自己的本事,或渠道、或客户或单位的核心技术。这时,什么手段都不好使,领导们都会对你笑嘻嘻。

但毕竟这种人每个单位都不多,像我等普通人,还是看一看,对自己职业生涯不无裨益。

另外,好多读者对我解读历史的方式很感兴趣,想自己学习却有不得其门。我这里统一给大家说一下:我现阶段主要看史记和资治通鉴。

史记的特色就是文笔好,同时,传记体让人能完整的看完牛人的一生,作为入门教材很好。我选了一本。

资治通鉴的特色是司马光的政治造诣高于太史公,他的某些点评还是很有道理的。另外编年体记述方式也可以作为史记的补充和对照。

最后,说一下汉景帝与周亚夫的解读:

写出《舍不得读完的中国史》的作者,同时也是天津现代官员的渤海小吏,他结合自身的阅历,在其作品中道破汉景帝此举的玄机,给了肉意思是“你的封邑还会有”,不给筷子是“你吃不了这块肉了,你自尽吧,我会让你儿子继承的”,但周亚夫并没有接茬反而自行索要筷子,因此不仅自身性命不保,而且连世代相传的爵位也被除去了。

欢迎大家提出自己看法。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csxsg.com/forum/20231108/1697214121371350.html
上一篇:乙酉日五行属什么(乙酉日五行属什么命)
下一篇:子字取名的寓意(子字取名的寓意男孩)

网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