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的特色菜,你认识几种,现在剩的不多了
满族先人的饮食习惯与汉族人有很大的区别。满族人世代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其饮食习俗大都有北方森林民族的特点。行围打猎中得来的野猪、狍子、鹿、熊、山鸡、鱼类等,都是满族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满族菜讲究“扒”、“烧”、“烤”、“烀”、“炖”。其烤鹿肉、烤小油猪、白肉血肠、渍菜白肉火锅、扒熊掌、烧野猪肉、煨蛤士蟆、烀肘子以及萨其玛、鹿肉水煮饽饽、太祖吃包、苏叶饽饽、奶乌他、酸汤子等,是满族传统饮食中的佳品。
满族饮食发展的顶峰当是“满汉全席”的出现。满汉全席形成于清康熙年间,是满族菜与汉族菜相结合而形成的,也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集大成之作。满族人人主中原,在不同程度上开始接受汉族文化,并且在饮食上也受到了一些影响。在宫廷,皇上的膳桌上也开始出现汉族菜肴,并且与自己传统的满族菜肴一起成为宫廷御膳。久而久之,就逐渐形成了满汉结合的菜肴“满汉全席”。清人袁枚在《随园食单》中说:“满洲菜多烧煮,汉人菜多羹汤”。这句话比较精辟地概括了满菜与汉菜的特点,也是满汉全席的基本特征。
介绍几种传统的满族菜代表吃火锅是满族传统饮食之一。古时,女真人出猎野餐,常用篝火烧陶罐煮食,以后用铁锅代替,便发展成吃火锅的食俗。清代皇帝更喜欢吃火锅,乾隆皇帝下江南,每到一处必吃火锅,使火锅走向了大江南北。嘉庆皇帝设“千叟宴”,共用火锅1500多个,可谓盛况空前。满族火锅吃法独到,“陆海空”皆有,无所不吃。有雀火锅、地上锅、天上锅、水中锅、白肉火锅、鲜鱼锅等。
“吃包”是满族的传统吃法,也就是吃包子饭。即将煮熟的米饭同炒熟的菜肴,加上葱段、面酱等,用洗净的菜叶包起来,双手握着吃。传说这种吃法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发明的,所以又叫“太祖吃包”。为了纪念这个日子,每年七月初五,清宫御膳房必做苏叶菜包,供帝后食用。
白肉。过去的营房旗人非常喜欢吃猪肉。猪肉有种种做法。他们特别喜欢吃白煮肉。就是把肉洗净用白水煮熟,然后切成薄片,沽酱油吃。这种白煮肉多半是比较肥的,也有带些瘦的,切成薄片,上肥下瘦,摆在盘中,一片白色,所以也叫做白肉。也可以把切肉片剩下的肉块切成肉末烫饭,叫做“白肉烫饭”,味道很美。吃白肉或白肉烫饭,多在冬天或在年下,因为冷天吃了之后,可以出汗生暖。
满族人喜欢喝豆汁,豆汁也成了北京各族人民都共同喜爱的风味小吃。作为北京人,我认为豆汁并不难喝,关键还在于会不会熬。熬豆汁时,要随手洒些杂和面或棒子面,边洒边熬,汁面溶合,但要适可而止,不要太稠。这样,豆酸减少,米香增大。开锅之后,放于桌上少时,即可饮用。喝之可口开胃,特别香美。再食“外九里一”(窝头),拌上“穷三样”(芝麻酱、腌韭菜花、辣青椒糊),豆汁会喝得更美。只要你胃口能够吸收,豆汁真是物美价廉的风味食品。豆汁还可以煮面,加些“青豆嘴”、“腌雪里红”,随熬随放些白面。面不要大多,稀溜溜的最好。熬好之后,少加点盐。冬天晚上下大雪,吃起来“热乎乎”、“香喷喷”,又暖肚又开胃。夏天,吃了可以催汗。经常吃也可以按自已的兴趣加点“作料”,爱吃辣的加点青椒,爱吃咸的加点酱油,有人愿意加点“卤虾油”,特别提味。
白肉血肠是满族祭品和食品。旧时萨满教立杆祭天,杀牲后将猪解成大块,放入锅中,清水煮之,称为白肉。杀牲时用盆接血,用手将凝成血饼的血攥碎灌进洗净的猪肠扎紧,放入锅中煮熟即成血肠。祭祀时作为供品,祭后全家分享共食。以后发展成为满族极喜爱的传统食品,也称为现在东北风味餐厅必备的一道菜。
馇子,满族风味面食’又叫“酸汤子”、“臭米子”、“酸浆子”。一种做法是将玉米泡开磨成水面,用纱布滤出渣滓,倒在盆或桶中发酵,到有酸味时就可制作。在左手拇指上戴一个铁片做的锥形“汤筒”,右手将玉米面糊塞进汤筒用力推压,面糊从筒的细端被挤出成条,随挤随将细条甩进沸水锅内,煮熟加作料即可食用,其味微酸爽口。另一种做法是将荞麦面和成稠状发酵,在一块猪哈拉巴(肩胛骨)上凿一些小圆洞,将发酵荞面糊在哈拉巴板上挤压,使成面条漏入沸腾锅中,挤出的馇比细粉条略粗而短,但比汤筒挤出的要长。夏季,馇子还可拌狗(植物名)、蜂蜜、芝麻做为甜食。这种做法甜中带酸,味美适口。
水团子,满族风味面食,又称“漂饼”。将黄米浸泡磨面。制作时用温水和面,用手捏成扁圆,投入清水锅煮熟,故曰水团子。又因入锅后打浮漂起,所以又称“漂饼”。若用于祭供“佛托妈妈”,要用颗粒饱满的新米磨面制作,以示诚意。这种找不到近似的配图。
满族人的家谱特点
满族人十分重视本家族的家谱。因为在清代,家谱是他们证明自己出身和旗籍的凭证,也是承继某些世袭职位的有效法律文件。
满族人十分重视本家族的家谱。因为在清代,家谱是他们证明自己出身和旗籍的凭证,也是承继某些世袭职位的有效法律文件。这些都与其政治地位和经济收入密切相关。另一方面,许多满族人的家谱中都记载着本家族如何发祥长白、从龙人关和开创基业的功绩,对后世子孙来说,也是莫大的荣耀。加之满族各氏族自清初起居地迁徙变化较大,往往是同一家族的人分处各地,彼此相见而不相识,也需要有家谱作为联系血缘关系的纽带。
满族家谱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谱书\",包括谱序、世系表、族俗族规以及收录的其他家族文献等内容。一般都是用毛笔分页缮写,装订成册保存。另一种是\"谱单子\"或称\"谱表\",写在一张白纸或白布上。比较正规的最上面写有\"某地某旗某氏家谱\"之类的标题,第一行是始祖名字,其下分别排列各代支系,父子之间用竖线连接、同父兄弟之间用横线相联,有的还在人名之侧注出所任职务及妻子姓氏,整体看是一幅下大上小的金字塔式谱系图。
简单一些的则是辈份相隔较远的只记直系,至较近的三、四代才记旁系;最简单的只写故去的父辈以上直系祖先,因用纸窄而长,俗称为\"谱条子\",一般是过年时祭祖因自家无详细家谱而临时抄写的。根据20世纪末的调查结果统计,辽宁境内满族人家收藏的比较完整的家谱至少有数千件(不包括近年新修的)。其中有少重以满文或满汉合璧文字抄写,多数为汉字抄写或刻印。所记世系多者在20代以上,少者也有10代左右,大部分可以追溯到清入关前至康熙年间,成为研究满族历史和文化的宝贵文献。
过去满族人多选在\"龙虎年\"(即干支纪年地支为辰、寅的年份)修谱书,民间称为\"办家谱\"。这是因为龙和虎在十二生肖中是天地之间最威武勇猛的,很符合满族的民族性格。办家谱是全家族的大事,一般都是由族中辈份高且德高望重的人来主持。清代许多满族家族都有\"族长\"(满语称\"哈拉达\"或\"穆昆达\"),主持承办此事也是他们义不容辞的职责。
办家谱的一般程序,是由发起者先召集本家族各支系代表商量修谱有关事宜,如资料的收集、编辑的体例及经费的筹措等项。众人意见基本统一后,从家族成员中公推一两位身份地位和文化水平均能胜任的人具体负责其事,随后分头搜集资料、募集经费,各项准备就绪后,在族长主持下举行一次祭祖仪式,以修谱之事祭告祖先,随后正式开始工作。修成初稿后征求各支系意见,加以修改补充,最后正式完稿,再按各支族的数目刻印或抄写成若干分,分发保存。
满族家谱为研究满族的家族史、地方史、民族史和研究满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宗教信仰乃至满族文化提供了很宝贵的资料,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和学术价值,应当妥善保存。并注意挖掘整理。
脚上的一个特征就能判断你来自哪里吗?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自己或者是身边的人小脚趾中间裂开一道缝隙或者干脆长出了小的指甲盖。这和种族血统有什么关系?是一种疾病吗?会遗传吗?
其实这种情况在很多人身上都有体现,有人认为这是自己与众不同,有着特殊血统的一种象征。关于小脚趾有两瓣指甲,有人说自己是山西移民,也有人说自己是广东移民,还有人说自己是突厥人、纯种汉族人、满族人,种种说法层出不群,但是最正确的说法是哪种呢?
关于跰趾流传较广的传说是“山西人脱袜验甲”:山西民间,有“脱袜验甲”的传统说法。
明朝永乐年间,因多年战乱,河南、河北、江西、山东等很多省份,千里无人烟。于是,朝廷就命令人口稠密的山西居民外迁。山西人不愿意,官府说不愿意的到村头大槐树下集合。这么一来,大槐树下站满了人,村子空了。
然后,官府一把火烧掉了所有房屋。乡亲们被军队包围,戴上镣铐,被迫开始大迁徙。为了防止外迁的人路上逃走,官兵在每个人的小脚趾甲上砍了一刀,成了两瓣。外迁的人哭声震动了天庭,王母娘娘于心不忍,就让观音菩萨作法,让这一刀变成永恒,以便亲人们日后相认。
而且在洪洞县大槐树公园的祭祖堂里,赫然有两副言之凿凿的楹联:一副是“举目鹳窝今何在,坐叙桑梓骈甲情”;一副是“谁是古槐底下人,双足小趾验甲形”。山西人恋家,无论走多远,都不会忘了自己的根。山西大槐树的这首民谣,全国很多地方的人也会唱:
过了黄河上了坡,
一步三回不想挪。
问我祖先在哪里?
大槐树下老鹳窝。
难道有两个小脚趾的都是山西洪洞树下走出来的吗?洪洞树的基因有这么大吗?其实,在医学上有一个专业的名称--跰趾。
跰趾,又称“复甲”、“跰甲”,在医学上称作瓣状甲(petaloidtoenails,PTN)或小脚趾复形,是指小脚趾甲分瓣而非完整一块。实际上瓣状甲是一个常染色体显性性状,不能作为某一族群的特定标志。再者,民族是文化概念而非生物学概念,严格的血统论没有意义。
西方医学认为,这是一种脚部的病变,是一种由摩擦生成的茧子。称为Lister's corn。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研究室调查推测,瓣状甲这种遗传性状可能是5000年前华夏民族就有的一个生理性状,也可能是某个已融入汉族的古代少数民族的生理特征,但要想归根到哪个民族所特有的,那就很难去考证了。
瓣状甲也有可能是古代华夏民族一个生理特征,也有可能是某个早已融入汉族的远古少数民族的生理特征,可以说是一种民族融合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