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中玉兔竟然是“男的”!传统文化中的兔子竟是这样的!
又是一年“兔年”到,先祝大家癸卯年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在迎接兔年的时候,免不了说一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兔子。这可爱的小家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见甚多,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大概是《木兰辞》了。
北朝乐府《木兰辞》叙木兰易钗为弁,替父从军。诗篇最后写到:木兰多年以后回到闺房,脱下征袍,换上红装,娉娉婷婷地走出来与战友相见时,始终不知情的战友惊诧万分;诗人于是以兔子作为花木兰难辨男女的比喻来结束全诗,颇有一点将 “起兴”手法反其道而用之的意思: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扑朔迷离”一辞亦即出典于此。古人曰:“诗无达诂。”是说诗意理解并没有标准答案。这里关于雄兔子雌兔子“扑朔”、“迷离”的解释也有点扑朔迷离:一说是扑朔形容公兔四脚爬搔或跳跃貌,迷离指母兔眼睛眯缝。另一说,扑朔为公兔脚毛蓬松,迷离指母兔眼睛被蓬松的毛遮蔽的样子。论起来,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与民俗之中,兔子的形象本身就有些扑朔迷离。
01
兔子,兔子,哪儿来?
兔子的性征并不十分明显,因此常以捕猎为业的北朝歌者说,在奔跑中的兔子是无法辨别其雌雄的。因此,历来有一种迷人的信仰,说大地上的兔子只有雌的,没有雄的。
这种想法乍一看有悖人情,它们怎么生殖与繁衍?这在古人那里似乎不成问题,在古典博物知识体系中,单性物种还不止兔子这一种,譬如《山海经》里的精卫就是另一例孤雌动物。精卫后来又叫誓鸟、帝女雀,说是炎帝的女儿游东海而溺死,精魂化成了这种花脸白嘴的小鸟,整天价叼衔西山上的木石投到东海去,以期有朝一日把海填平,得报其仇。这段起源神话到了魏晋时代,被续上了更丰富的细节,据一本叫《述异志》的书记载:精卫鸟都是雌的,她们遭遇海燕而生子,生下的雌鸟都是精卫,生下的雄鸟都是海燕。这个故事可以让人想起《西游记》等书所提到的女儿国。
图片截取自电视剧《西游记》
在兔子这里,繁衍的问题则另有妙策:除了大地上有兔子之外,古人相信,还有一只白色的兔子叫“玉兔”,居住在我们的头顶上那个孤寂的卫星中,与之相伴的是一个永远不老的美女——嫦娥。也是在魏晋,一个有着各种怪奇想象力的时代,著名学者张华撰写的《博物志》一书中记载道:“兔望月而孕,自吐其子。”也就是说,只有那只玉兔是雄的。
图片截取自电视剧《西游记》
《春秋运斗枢》——一本汉代时出版的谶纬书记载了可能源自神话的情节片断:“玉衡星散而为兔。”玉衡星乃北斗七星中的第五颗,有时亦可当作北斗的五、六、七,即“斗柄三星”的合称。这句话的背景今日已不得而知,似乎要讲述兔子从天上散播人间的详细状况,估计是月兔撒精播种故事更原初的情节。后来,有因此将兔子称为“玉衡之精”者。
02
吐啊吐啊,就习惯了
《博物志》暗示,兔子不仅在交配方式上有特别指出,小兔子的出生亦在情理之外。它们都是从雌兔的嘴巴里出来的。这句话还隐藏着我们为什么把兔子叫做“兔子”的缘由:其实它应该被称为“吐子”。
“兔子吐子”的记载可以上溯到东汉。王充在其不朽著作《论衡》中写道:“兔舐雄毫而孕,及其生子,从口中出。”也就是说,雌兔子舔雄兔子的毛就会怀孕;而从口中产出幼仔。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后世《封神演义》的蓝本,宋代的文献《武王伐纣平话》亦采用了“吐子”的说法,并将之编织到周文王姬昌的传奇中去:声称是当年纣王将营救父亲的文王长子伯邑考剁成了肉酱(古人谓之“醢”),派人送给文王吃,以考验文王是不是一个洞察真相、先知先觉的圣人。文王当然知道包括考验在内所有的事实。所以他强忍悲恸,笑着吞下了儿子的肉。商纣王觉得他不足为患,下令释之。文王出了关押地羑里城,放声大哭,以手探喉,把那一顿的食物全吐在地上,却见那些肉竟就地活了,长出毛来,蹦跳而去。这种新的物种于是被称为“吐子”,后写作“兔子”。
舐毫与吐子的材料,均与前文所举世间唯一的雄兔在月球上的说法不同。这告诉我们,不仅在传说与现实、故事与科学之间各有歧异,在各种民间叙事及信仰内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之间,亦各执一辞。
听《博物志》等典籍所说,唯一的雄兔居住在月宫中(但到了《西游记》则说玉兔是个女妖精,又与之扞格矛盾),那么,大地上所有的兔子都该是雌的;而依《武王伐纣平话》所讲,则兔子是由一个男人变来的——按《述异志》所载精卫的典故,那所有的兔子都该是雄性才是。事实上,也确因为有,又说大地上的兔子都是雌性的,是以它成为阴性的象征。
近世在京津地区盛传的传统民间工艺品“兔儿爷“,也是一个雄性的形象,神、人、兽三位一体,人身兔面,传是仿月宫中的玉兔形象发展而来,旧时多在中秋时作为应节的儿童玩具出售,初为黄土胶泥所塑,后多石膏制成,彩绘妆成各种形象或角色。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但是,孤雄或孤雌既与自然状态不相符合,也并不被我们民族的审美集体意识所认同。是以,有了兔儿爷之后,渐渐又出现了“兔儿奶奶”与之配对。
03
从蟾蜍,到顾菟
以上关于兔子来历的各种说法当然不值一驳。我们当然知道,兔这个物种的起源决不会晚至“殷周变革”之时。月球上也没有什么兔子,有的只是环形山。那么,兔子何以会有那种奇特的孕产方式,归根结底,何以和月亮产生关联?
在 2000 多年前的战国末期,楚国诗人屈原就已经在他那部奇特的作品《天问》中提及了这个疑惑。“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这里的“菟”字,一般认为即兔,那个“草头”也许是兔子和兔子的窝都在草丛中的缘故吧。但现代学者闻一多则将“顾菟”释为“蟾蜍”。月宫中有蟾蜍的说法,据文献考证更早于兔,后来才慢慢为兔所取代。其间,约在西汉早期时候,还有过一个阶段认为蟾与兔并见于月宫中,所以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一号帛画“非衣”中,太阳的位置画的是三足乌,而月牙的位置上对应的就是蟾与兔。西汉文献学家刘向所撰《西经通义》亦称:“月中有兔与蟾蜍。”即使是后来,捣药的玉兔占据广寒世界之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月亮依然会被称作“寒蟾”和“蟾宫”。
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一号帛画“非衣”,图片来源:Wikipedia
还有人认为,屈原是楚人,天问中多“楚语”。根据更早的史书《左传》中所记,楚语“菟”并不是兔子,而是老虎——草丛中的兔子是老虎的视角、老虎的美餐——后世也一直将“于菟”这个楚国方言词作为老虎的别称。因此,在楚国神话的更古旧的版本中,居住在月亮上可能不是兔子而是老虎。后来菟变成了玉兔,乃是望文生义的结果。还有一说,认为让那只兔子住到月宫中去,可能是受到印度文化的影响。
04
说“兔子”时我们在讲什么?
事实上,兔非兔的情况,并不只出现在“于菟”一词中。很多时候,当我们说起兔子,指的却并不真的是兔子。譬如以兔名马,最有名的就是“赤兔”。所谓“人中吕布,马中赤兔”,赤兔作为马中翘楚,大概是真实的历史。它也见载于《后汉书·吕布传》,作“赤菟”。小说《三国演义》则演绎为:后来吕布死了,此马遂归关羽所有。它与后者的关系可能更好,关羽死后,赤兔殉主而亡。该情节安排大概还有形式主义的文学动机,而不止是道德上的安排:赤兔是红色的马,与关羽那张枣红脸显然更相配。赤兔当然也曾经确指红色的兔子,但排除染色的因素,这种生物只是古人对“祥瑞”的想象:《瑞应图》称“赤兔上瑞,白兔中瑞”,又称“赤兔者瑞兽,王者盛德则至”。《宋史·符瑞志》则说:“白兔,王者敬耆老则见。”
白兔其实也并不是兔子自然的毛色,虽然我们现在一想到兔子就是“小白兔”。自然界中的兔子多为灰、黑色,白兔乃是白化症的结果,后为人所利用加以控制培育的结果,中古以前则罕见。是以晋代葛洪《抱朴子》认为:“兔寿……五百岁其色白。”兔子之白色皮毛是其寿元五百岁后的妖怪套装——除了对白色动物的崇拜之外,单就兔子而言,白兔被列入祥瑞可能还与月宫玉兔是白色的相关。有诗为证:“白兔捣药秋复春,姮娥孤栖与谁邻。”(李白《把酒问月》)诗中的姮娥是嫦娥更古老的名字。在更早时候,白兔也用作宝马良驹的名字。依然是晋代的文献,崔豹《古今注》上说:“秦始皇有名马七……二曰白兔。”以兔喻马,应该是兔子跑得比马快的缘故,据说马的最快时速是 24 千米,而野兔可达 56 千米以上。因此,连天上的马——古代天文学上说的“天驷”也就是房宿,其神也是一只兔子,称为“房日兔”。
而这种迅疾可以代表迅疾本身,是以汉字中的“逸”、“免”,都与逃跑的兔子有关,而被网扣住逃不脱的谓之“冤”。逃跑时的兔子甚至可以追上时间。故宋代陆游有“人生非金石,去日如脱兔”之句。所以当我们说起兔子的时候,我们很可能在说时间。
作者:朱珐 文学博士
梦见狼——
很奇怪,昨晚梦了一夜的狼,并被狼惊醒。
好多年没梦见过狼了。
小的时候常常梦见狼。解梦者说,梦境是现实或意念在头脑中的反应,似乎是没错的。
小时候梦见狼,的确是因为村子里来了狼,就在村子里转了一圈,便听说东家的猪崽不见了,西家的两只下蛋正好的老母鸡不见了,或者说是邻村的一个刚要学走路的孩子也被狼从他小脚的奶奶怀里抢走了。
于是晚上便梦见狼。梦见狼在村侧的山头奔跑,似乎在追逐什么东西,也许是兔子,也许是猪獾,或者是野鸡之类的。
我们便在村子里的草垛上看,在狼顺着山坡冲下来的时候,我们一慌二逃,进到院子,插了大门门闩,再窜到屋内,插了内屋门闩,甚至钻进被子包了头,稍后把眼睛贴在窗户纸的一丝缝隙里朝院中看。
还有梦见狼的时候,是因为白天奶奶给我们讲了“大灰狼”的故事,并说要是不听话大灰狼便要来了。
在有便是小时候学了课文“东郭先生与狼”,梦里中山狼又从东郭先生的口袋里钻出来,丝毫没有看懂满口袋书里的“仁义道德”。
这夜晚做的睡梦的确是与白天的真实的狼有关,与奶奶讲的大灰狼有关,与东郭先生的中山狼有关。
可现在,几十年过去了,也从没见过狼,也从没听过大灰狼的故事,却在夜里梦了一夜的狼。
梦见狼就在山顶上踱着步子从一个山包走到另一个山包,边走边扭头看着我们村子,眼里透着满眼珠的凶气,就像以前小时候偷鸡偷猪崽的饥饿的狼一样的眼神。
踱了几个来回,它竟然顺着山坡朝村子奔下来,然后坐在距离村子不远的土堆上向村里巡视,似乎等待着要下手啮咬什么的机会。
我们小孩子都很紧张,额头上出了汗,攥紧的拳头里出了汗,但都没有一慌而逃,都是屏声凝神睁大眼睛盯着狼的一举一动。
相持了许久,狼纵身一跃俯冲下来,也就在同时,看到几颗子弹打到狼的身上,一颗打中了肚子,一颗击中了脑袋,一颗从大腿深深擦过。
狼扭了个身,迅速朝山里逃去,坐立的地方,扑簌簌的狼毛的舞动。
这一刻我被惊醒了。
解梦者说,梦是白天的幻像在夜晚头脑中的反映,但思来想去,这几天真没见过狼,也没读过关于狼的书,也没听说过狼的事情。出了睡觉,吃饭,工作,就是在网络上浏览着世界的坛坛罐罐,美国新冠又爆发啦,特朗普死活不让位啦,航母来南海啦,对湾湾军售武器啦,美军人员溜进玩玩培训啦,菜大剩女完完啦。
睡前又爆出一条,伊朗头号核专家被汽车炸弹炸死,这次不是对苏莱曼尼的精准刺杀——
这世界,弱国无安全啊!
这一条,很有狼的血腥,这梦,该不是与这有关吧?
#老马灯# #伊朗核科学家遇袭画面曝光# #伊朗一名核科学家被#
健康 | 被兔子咬了,需要打狂犬疫苗吗?
家住湖北十堰城的王女士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大儿子7岁,小儿子不满5岁。为了培养孩子的爱心和责任感,王女士特别从朋友处领养了一只荷兰兔给孩子喂养。没想到的是,一天,王女士的小儿子在给兔子投食时把手伸进兔笼,结果被兔子的前爪抓伤,有轻微渗血。王女士十分紧张,第一时间就要带他去医院接种狂犬病疫苗。但孩子听说要打针十分抗拒,不肯配合,家人也认为轻微出血,不必“过度医疗”。
这种情况到底该不该打狂犬疫苗呢?打狂犬疫苗还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图源:视觉中国
破损的皮肤被狂犬病动物舔舐
也可能染病
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大多表现为特异性恐风、恐水、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症状。一旦出现狂犬病症状,死亡率接近百分之百。
人感染狂犬病的途径主要有以下3种:
● 一是被狂犬、疑似狂犬或者不能确定健康的狂犬病宿主动物咬伤、抓伤;
● 二是黏膜破损的皮肤或者开放性伤口被患狂犬病的动物舔舐或者被狂犬病病毒污染;
● 三是通过移植了狂犬病病人的器官或组织而感染。
目前,临床中很难及时确认伤口或黏膜是否被狂犬病病毒污染,因此是否开展暴露后处理需要基于当地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估。
被高风险动物致伤
必须进行暴露后处理
理论上讲,所有哺乳动物都有患狂犬病的风险,而我国属于狂犬病高风险地区,因此我们将致伤动物分为传播狂犬病高风险、低风险和无风险三类,根据此判断伤后是否需要接种狂犬疫苗及处理措施。
存在高风险的动物包括:
● 犬科动物如狗、狼、狐狸等;
● 猫科动物如猫、豹子、狮子、老虎等;
● 蝙蝠接触即为高风险。
被高风险动物致伤后必须进行暴露后处理。
存在低风险的动物包括:
● 牛、羊马猪等家畜;
● 兔、鼠等啮齿动物。
被低风险动物致伤后是否进行暴露后处理,应根据当地流行情况,一般无需进行。例如,若当地发现有低风险动物不明原因死亡,或发现低风险动物有狂犬病的情况,或极度焦虑者,建议按暴露后处理。
王女士的儿子被兔子的前爪抓伤,因为不能证明兔子完全不会携带或传播狂犬病毒,保险起见,还是建议及时前往正规的医院,由医生判断是否需要接种狂犬疫苗。
无风险的动物包括:
● 所有哺乳动物以外的动物,如乌龟、鱼类、蛇类、鸟类等。
另外,如果被狂犬病患者伤及,需按高风险暴露处理。
如果被高风险的动物抓伤、咬伤,伤口处理越早越好。可以先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彻底清洗、冲洗所有咬伤和抓伤处至少15分钟。然后,尽快前往医院治疗,由医生对伤口进行评估,判断暴露级别,进行相应处理。
孕妇可以打狂犬疫苗
目前我国批准的狂犬病暴露后免疫程序为5针法和“2-1-1”法。
● 5针法就是在第0、3、7、14、28天各接种1剂疫苗,共接种5剂;
● “2-1-1”法就是在第0天,左右胳膊各接种1剂疫苗,第7、21天各接种1剂疫苗,共接种4剂。
5针法适合于所有疫苗,在我国使用范围最广;“2-1-1”法只适用于我国已批准可以使用该程序的狂犬病疫苗产品。
最后提醒大家,我国所有人用狂犬病疫苗均为灭活疫苗,灭活疫苗是将病毒彻底灭活,疫苗中不存在活病毒,已进行高度纯化,非常安全,孕妇和儿童可以放心接种狂犬疫苗。
来源:科普时报
作者:高巍 北京市密云区医院急诊科医生,微信公号《医路向前》创始人
编辑:毛梦囡
审核:王飞
终审:陈磊
<公众号ID:kepuing>
远古发现|追兔寻源之一:鼠兔原来是一家?
1月22日迎来农历癸卯兔年。兔这种长着长耳朵、三瓣嘴、短尾巴的可爱动物,早已被大家熟知,进入儿歌、神话等多种文艺作品。不过,生物学上的兔究竟指什么?鼠、兔是不是一家?古生物学者和科普专家带你“追兔寻源”,探索兔子的起源之谜。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张兆群介绍,在生物学上,兔是哺乳动物纲兔形目所有动物的总称。这个类群有两个现生家族:兔科和鼠兔科。鼠兔科动物耳朵又短又圆,样子像老鼠,典型代表如伊犁鼠兔。兔科动物长着长耳朵,和大家印象中的兔子最为相符,典型代表有野兔、家养白兔等。
从生物形态学上看,兔形目动物都有两对上门牙:在前排一对大门牙的后侧还藏着一对小门牙。它们的上颌骨前部为类似窗格的很薄的骨头,或一个大空腔。在已有兔形目各类群的跟骨上,科学家还发现有斜向穿过的小孔。
矮脚丝绸兔头骨化石。(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张兆群供图)
在大家印象中,兔子和老鼠都需要不断啃啮食物来磨牙,因此很可能是“近亲”。在生物学上,现代生物分类学创始人林奈早在18世纪就把兔、鼠一起列入啮型动物。但到20世纪初,又有古生物学者认为,兔和鼠在形态学、DNA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应该视为两个不同的进化支系。兔、鼠是否同根同源,就此成为20世纪动物学的一个争论焦点。
直到20世纪70年代,我国著名古生物学者李传夔先生在安徽潜山发现了重要的动物头骨化石,为解决这一争议提供了关键证据。科研团队在同一地层中发现两种形态非常接近的远古动物,并分别将它们命名为安徽模鼠兔和东方晓鼠。
安徽模鼠兔头骨(左)与东方晓鼠头骨前部的齿列(右)。(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张兆群供图)
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展陈部主管贺一鸣说,安徽模鼠兔和东方晓鼠生活在大约6200万年前,是迄今发现最古老的接近兔形类、啮齿类的祖先。从形态上看,这两种动物除了门齿数量不同,其他特征都很接近。它们的发现,有力支撑了鼠兔同源的观点。
“古生物技术的发展,为研究兔子起源提供了更多证据。现在,分子生物学研究已经表明,鼠、兔两个大类一起从其他有胎盘类动物中分化出来,直到6500万年前才‘分道扬镳’,各自走向演化之路。”张兆群说。(记者王珏玢、金地)
来源: 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