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春节从“衣食住行”方面要了解哪些习俗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代表着朋友们对收获的赞叹和对新一年的期盼。这也是一家人祭拜神灵、祭祖、加深感情的机会。也是民族人文内涵和价值追求的精神内涵。放眼世界,许多与春节有关的习俗都是弘扬中华文化、展现民族魅力的方式。
事实上,古代新年的设置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古代以立春作为新年的第一天。夏朝以一月为岁首。商代将正月改为十二月。商亡周兴将11月作为新年的开始。秦始皇统一六合,定十月为正月。强汉刚上任时,就创造了《太初历》,并恢复了孟春正月作为新年的开始,从此流传至今。
春节并不是一个特定的日子,而是一年结束时的一个时期。古代的春节是从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这段时间,很多习俗都是围绕着春节展开的。现场气氛隆重、热烈、欢乐,热闹非凡。一般来说,春节分为吃、穿、住、行四个部分。
东汉学者郑玄《礼记·记法》说:“(灶神)生活在人间,他是监督小错误并谴责的人。”也就是说,灶神不仅掌管灶火,还审查善恶。相传腊月二十三至除夕夜,是灶王爷上天述职的日子。因此,人们过年的第一件事就是祭灶。人们清理灶台,更新灶神像,摆上酒肉糖果,点上蜡烛烧香。让灶神“上天说好话,回宫带来吉祥”。有人献上麦芽糖堵住灶神嘴,不让他说话,也有人把酒糟撒在厨房门上,让灶神喝醉。总之,祭祀灶神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朴素渴望。
玉皇大帝听完灶王爷的汇报后,也下到地下查看民情。在古代,人们制作豆腐来招待这位伟大的神。这并不是小气,而是表明自己过着清贫的生活,隐瞒真相,逃避玉皇大帝的惩罚。除了豆腐,人们还杀猪、切肉。在古代,人们只愿意在过年的时候杀猪吃肉。因此,过年时获得的肉被称为年肉。不仅如此,人们外出购买年货,各种市场涌现。
腊八节的民俗源于皇帝腊八节祭祀谷神,表达对来年五谷丰登的美好祝愿。不同地区的腊八节习俗也不同。南方有用大米、蔬菜、胡萝卜、花生、炸豆腐等八种食材熬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煮好后,先供奉神佛,然后送给亲友,最后自己品尝。留下一些腊八粥,表达“年年有余”的心愿。在北方,人们用准备好的面团来制作不同种类的面食,象征着来年的繁荣。馒头有不同的样式,有不同的含义。
举办一岁除夕是春节最重要的习俗之一。其实,古代除了守岁之外,还有“三岁”。除夕夜,亲戚朋友之间互相赠送礼物,称为“送年”。一家人团聚,一起喝酒,就叫“送别”。长辈和晚辈聚集在一起,互相祝福。这就是“年别”。与今天相比,古人更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在古代,吃年夜饭需要很大的礼仪。除夕夜全家人都必须到场。因故缺席者,必须留下座位和一套菜肴,以体现圆满之意。年夜饭中的每一道菜都有美好的寓意。青菜被称为“平安菜”,黄豆芽被称为“心愿菜”,年糕被称为“年高”,最有趣的就是做成金鱼形状的年糕。除夕是那些不能吃的,只能看的,叫“坎鱼”,直到大年初一才可以吃。
据清朝手稿《燕京岁时记》记载:“初五日称‘破五’,‘破五’这一天,不准煮生米,妇女也不准外出。 ”很多过年的禁忌,过了初五就可以打破了。又称“破五节”。这一天是送穷迎富、开放市场贸易的好日子。北方吃饺子,南方吃香、喝茶。
过年添新衣并不是现在的潮流,而是自古以来就有的。南朝学者宗邈在《荆楚岁时记》中写道,南朝正月初一,“长辈、幼辈,皆衣冠楚楚”。在古代,人们只能穿普通的衣服,只有过年的时候才会拿出最好的衣服。由于旧时条件的限制,老人并不经常洗澡。但春节前,老人必须先洗澡,然后才能穿新衣服。清理完毕后,据南宋吴子说所说:“地方官员皆互相祝贺,下层男女皆衣着鲜服,来去参拜。”
与现在不同,旧衣服的配色也很特别。无论衣服的颜色是鲜艳的还是沉稳的,都必须采用“三蓝”、“三红”、“三绿”、“三黄”等丝线刺绣图案,其中以“三蓝”最为常见。 。这实际上是一个由十几种不同深浅的蓝色组成的调色板。各种深浅的蓝色和谐统一,格调高雅,清新脱俗,符合文人低调内敛的气质,受到古人的青睐。
过年祭祖是新年重要的民俗习俗。在古代,各地都会举行祭祖仪式。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民俗风情。有的祭祀祖先,有的祭神与祭祖结合,有的则分别祭祀。祭祀时,主要祭品是三只动物,还有酒、食物和糖果。父母主持祭祀,烧香,躺下烧纸祈福。这一传统传承了数千年,延续至今,具有非常鲜明的中华民族传统特色。
除了祭祖、打扫卫生外,也是春节期间的重要习俗之一。民谣有云:“二十四是扫尘日”。 “陈”与“陈”读音相同,符合古人祛除陈旧、破旧的愿望。同样的习俗,北方叫“扫屋”,南方叫“掸尘”。老人们把房子打扫、重新布置,清除过去的污垢,迎接新的一年。
在古代,大年初二是出嫁的女儿回家的日子。这一天,女儿一家人带着糕点、糖果回到娘家迎接新年。当出生家庭收到这些礼物时,他们必须将它们分发给邻居。如果家里女儿多了,一次一个地来分享,多有趣啊。这也是女儿爱家的体现。有趣的是,古代妇女要到初五才可以出门,女儿拜年后必须在天黑前回到夫家。破五之后,在家呆了好几天的女性终于可以出门了。拜年老人,走亲访友,拜年,表达喜悦和欢笑。
东汉时期形成的元宵习俗一直流传至今,备受关注。现在的元宵节指的是农历正月十五,这意味着春节即将结束。但历史上的元宵节却并不一致。唐代又加“元前后一日”。宋代又增加了十七、十八两天,明代的元宵节甚至从正月初八持续到正月十八。清朝时期,官方不再举办元宵节。之后,民间依然有各种元宵节,时间缩短为五天。在家吃元宵,出去看灯笼,给春节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春节每年都有,古今不同。如今物质条件比较丰富,放春联、放烟花、拜年、吃元宵等习俗仍与古代相似。然而,现代的春节庆祝活动注重的是自己的情感。古代过年,祭祀拜年更注重仪式感。画鸡、燃放烟花、挂绳子、乞讨愿望等游戏对于一家人来说更有趣。亲朋好友拜年时,主人一定要摆设丰盛的宴席招待他们,气氛更加喜庆。与现在相比,感受到浓浓的年味。
参考:《梦梁录》《荆楚岁时记》《燕京岁时记》《礼记·记法》
曾记否?老闵行过年风俗丨闵行情
沧海桑田,老闵行的发展是上海城市发展的一个缩影,与上海市文脉密切相连,而近现代的海派文化也在这里生根发芽,并得到彰显。“发现闵行之美”系列丛书诵读活动的第五季,我们邀请了文绮中学的青年才俊来诵读《“小上海”老闵行》。今天,你将听到的是《旧年风俗曾记否》节选。一起跟着声音,看看旧时过年期间有怎样的风俗……
点击收听朗读刚守完岁,不多时鸡鸣报晓,新年到了,爆竹一声除旧,先先后后的鞭炮声响遍全镇。家家开始忙碌起来,敬天地神是第一件事,点香烛、供糕点,一家之主操持仪式,按辈分长幼一一拜过天地。有家祠门户还向祖宗叩头祭祀。小辈向尊长“拜年”后,仪式便结束了,孩童还可拿到一份预先准备好的“压岁钱”。
富裕门户以“八仙桌”为供台,前置一对点烛的“蜡台”和香炉;中为糕点、糖果、蜜饯等装于“和合盘”“七珍盒”内为供品;后置天地神像,也多以福、禄、寿三星图替代。
早点是甜食,一般是“糖圆子”。喝茶的人第一口先吃糖茶,也可放一枚橄榄称元宝,然后便可喝茶了。
吃罢早点,年长的祖辈守岁后体力不支,去睡觉了,穿着新衣服的孩童拿着压岁钱找同伴上街玩耍去。
大年初一禁忌的事很多:不扫地,不理发,不洗衣,不泼水,不串门走亲戚,不说脏话粗话。小孩说漏了嘴大人要说“百无禁忌”。
出门碰到熟人、邻居的礼貌语是“恭贺新禧”“新春吉祥”等。
春联在年前已贴好,也可在初一日贴。百姓门户人家只贴一张红纸便有节庆的气氛了。
商铺在初一不开张营业,但老闵行镇有一处却热闹非凡,这就是在东外滩(佛阁弄以东)的地方。这里聚集了吃、玩的商摊,一摊紧接一摊,有牛肉细粉汤、豆腐花、小笼包、汤包、汤团、馄饨、五香豆腐干、甜面酱豆腐串、冰糖葫芦、米花糖、芝麻糖、粽子糖、状元糕、绿豆糕、云片糕、五香豆等。
玩的有“套泥老爷头”“转台”“押头子”等。“套泥老爷头”是以小藤圈在一定距离外扔出套中即为奖品,距离越远奖品价值越高。“转台”是一个圆盘,中间立杆上有一根挂了针线的可旋转横杆,用手拨转后针停留处标有奖品项目,奖品价值大的园盘上格子越小,针落在上面的机会越少。“押头子”(股子)是押点数,押得对的得奖,也称“六门斗”。
商摊以东,还有露天说书的,略放几条长凳便可招揽听客了。说的大多是本滩的“说因故”书,说书先生手拿竹纤和钹,说说敲敲,在讲得有声有色的时候停顿下来收钱了,给多给少随意,不付钱的在旁边听也行。也有卖“梨膏糖”的,一手拿小汤锣,一手拿小竹板,唱了一段“小热昏”后推销梨膏糖,不停地唱不停地卖,顾客一波又一波。
从年初一至年初五,这里整日人头攒动,叫卖声、吆喝声不绝于耳。初六后各商铺开张营业,市场也就自行解散了。
老闵行镇商铺颇多,大年初一是不开张的,大商号或合伙的商号一般都有伙计、学徒,他们上午休息下午进行盘点结账,计算去年的收成。
年初二日,可以串门跑亲戚,见面时相互问候“恭贺新禧”,做生意的祝贺“恭喜发财”。家庭一些扫地、洗涮的禁忌事,这天起便可做了。
初三日,大户商家依旧早上点香烛敬天地,一般门户家便随意了。新出嫁的女儿,初三回娘家拜年,当天得回夫家。
初四这一日,街上多了许多“鱼担子”,都是鲜活的大鲤鱼,这是因为商家们迎接财神所必须用的,取于“有利、有余送元宝”的含义。这日的夜饭,老板全家、伙计徒工聚在一起吃“迎财神酒”。放台面中间的鱼是不可动筷的,表示吃剩有余的意思。
这席酒,最担心的还是伙计。酒巡过半,老板宣布留去,年成不佳,伙计被辞掉,但不论留去,红包人人一份,大家感谢老板说一番祝贺恭维话。
老闵行镇的各大花米行、毛猪行、竹木行、南货、棉布等商号,“接财神”要行隆重的仪式。供桌上菜肴丰盛,香烛用上品的。大鲤鱼用红丝绳吊了起来,鱼肚上斜贴一方红纸。也有商号在席中放“猪头三牲”,红纸贴于猪头中央。
在差不多时辰时大家一一拜过财神,待一交初五子时,爆竹声便响了起来,一年收成好坏,期待财神菩萨的保祐,从这一刻便开始了。
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的日子,称“元夕日”或“元宵节”,是整个春节活动的高潮。“吃元宵”和“观灯会”是闵行镇二项重要的习俗。镇民把元宵分为实心的“圆子”和有馅的“汤团”二种。实心的做得较小,称“小圆子”,以糖、桂花、桂圆、蜜饯作佐料。汤团则甜咸荤素皆有,肉、菜肉、豆沙、芝麻沙为大多数,各家以喜好制作,一般为夜食元宵。
大户人家在客堂中挂上一或四盏灯的,多为“走马灯”“花兰灯”“荷花灯”等品种,也有在家门口挂红灯笼以添喜庆景象。
初一月半为进香日,不便走动的老年妇女在家中观音菩萨前上香念佛。年轻信徒去观音阁、清净庵拜佛或请庙姑问吉占个卜。
傍晚时分,一些人家“迎灶君”的奉祀开始了,考究一些的灶头,砌筑时已留有“神龛”,常年请着灶君老爷,没有神龛的可在灶头中间贴上“灶君图”。灶台上放置甜食之类如花生糖、芝麻糖、桔子、甘蔗和甜点,家主点香烛后按灶君图上文字念一遍:“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合掌三拜,待香烛燃尽也即祭毕。
老闵行镇向有元宵节观灯、赛灯的风俗。“灯会”是一项民间的文化活动,需要巨大的财力支撑。闵行凭着得天独厚的黄浦江码头经济形成的商业大户,是活动的主体。
灯会队伍在下午起便在闵行大操场(体育场)集中了,陆续从四周乡镇赶来的有马桥、北桥、塘湾、颛桥、塘南的队伍。
天黑时分队伍开始出发,行进路线为:进入北街向南至大街南端后折向前东街,再向南后沿浦江路进入沪闵路,向北折至新安路、新街后进入后东街,过后东街后沿横泾滩时队伍逐渐解散。
灯会队伍之长,观者之多在闵行镇上也称一个奇观。一般,灯会队伍行进至北街中段“一笑园”茶馆处便舞动起来了,这时,爆竹声、锣鼓声、叫好拍手声响彻云天,而在大操场等待出发的队伍还有一半呢。届时,街道两边站满了人,两层楼住户家的窗口人头挤挤,沿街商店里头也人满为患,远望一片人山人海,人头涌动。
穿着彩装、举着灯牌的是队伍的领头。灯牌中设举棒,上为方形箱,四面糊色纸,边有锯齿形彩色布番,左右两边加红丝吊穗和飘带。灯牌前书“灯会”两字,后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文字。
日前,区政协办公室、区教育局、团区委和闵行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了“发现闵行之美”系列丛书诵读活动,将陆续邀请闵行区多所学校的青少年一起来读好书、善读书、懂历史、爱家乡,合力推动“闵行情”读书活动落到实处。
第五季,我们邀请了文绮中学的青年才俊来诵读《“小上海”老闵行》。
“闵行为本邑首镇,地当水路之冲,户口殷阗,商业繁盛,距县治约六十里许。地产棉花多于粳稻。风俗素称朴实,近亦渐趋浮靡。水道有小轮,陆路有汽车,交通颇便。镇之西北有北桥镇,钟楼在焉。其西为马桥镇。而其北为颛桥镇。四镇统称为西南乡云。”
这是由上海著易堂出版于1927年的《上海乡土地理志》(李右之著)对闵行的描述。
书中的“闵行”指的是镇。1960年1月设立闵行区后,撤销了闵行镇建制,闵行镇这块地方被约定俗成称作“老闵行”了。1992年9月,原上海县和原闵行区“撤二建一”,建立了新的闵行区,但“老闵行”的称呼在当地民间依旧使用着,并泛指为整个江川路街道。
历史上的“老闵行”地区,古有秦皇驰道连通上海县署,为水陆要津,因地域之便,长期以来,这里商贸发达、街市繁华、人文荟萃、群贤毕出,一度在江南地区城镇中颇有影响力。
使老闵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是在解放以后。随着上海汽轮机厂、上海电机厂的建成,现代工业开始发展,这里建起了汽轮、电机两个工人新村。1958年起,大批工业企业迁来,老闵行成了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1959年建成以一号路(江川路)为主的10条城市道路,在主要道路两侧配置商业网点。以东风、红旗新村等处为中心,新建各类职工住宅25万平方米,学校、医院、邮政、银行、影院、菜场、公园等设施也开始有计划地逐步配套建成,昔日的经贸重镇终于蜕变成为一个现代化工业新城,著名的卫星城,形成最初的产城融合区域。
1980年代后,随着城市化的推进,江南古镇的街景在老闵行逐渐消失,但《闵行诗存》“序”中所描述的“舟车辐辏,人物昌丰;虽无临淄之十万家,已聚德星于五百里。”之历史记忆和人文信息,却有幸留存了下来,且引起越来越多文史研究者的重视和探索。
《“小上海”老闵行》试图寻觅老闵行的“老底子”,关注老闵行的历史发展变化。
9月起,第五季正式开启,每个工作日晚,我们不听不睡!
一起聆听闵行声音,发现闵行之美……
朗读:文绮中学 七(5)班 谢佳乐编辑:汤婧娴
文字内容:明镜文化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特别提醒:如果您不想错过“今日闵行”,记得“星标”,并多点“赞”和“在看”,这样,每天新文章推送,就会第一时间出现在您的订阅号列表里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