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琴(杜秦川)

藏书:清代陈森《品花宝鉴》古代禁毁小说

品花宝鉴

《品花宝鉴》六十回,存世有幻中了幻斋刊本,藏首都图书馆及英国伦敦博物馆。内封背面半页刻有“戊申年十月幻中了幻斋开雕,己酉四月工竣”三行字。已酉为道光二十九年(1849)。书不题撰人,前有石函氏序。后世刊本有道光复刻本、咸丰刊本、光绪刊本及多种石印本,书名或作《怡情佚史》、《群花宝鉴》、《燕京评花录》、《都市新谈》。

品花宝鉴 古代刊本

据书前石函氏序,知作者为陈森。陈森字少逸,号采玉山人,江苏常州人。据严敦易考证,约生活于嘉庆元年(1796)至同治九年(1870)。久寓北京,科场失意,遂留连于歌楼舞馆,后为人幕僚。除作有本书外,尚有传奇《梅花梦》。

品花宝鉴

书叙翰林之子梅子玉,号庾香,才貌出众,与亲友颜仲清、史南湘等交好。一日,同观南湘所作《曲台花选》,中列名伶袁宝珠、苏蕙芳、陆素兰、金漱芳等八人,各有赞语。梅子玉不以为然。后邂逅初入京的小旦杜琴言,又观其演剧,大为叹赏,二人互相思慕,终在名公子徐子云家相会,结成密友,缠绵于相思之中。

又有名士田春航,痴情苏蕙芳,二人亦成知己,蕙芳资助春航苦心攻读,得中状元。

受梅府接济后入名公子华光宿府为师爷的魏聘才,因琴言曾冷淡他而怀恨,雇人琴言。富豪奚十一亦欲买琴言,遭拒后恶语相加。琴言无奈,投靠华公子。梅子玉因无法见到琴言,悒悒成病。后魏、奚又屡设圈套逼琴言供其玩弄,赖苏蕙芳等设法救济,接其住徐子云家怡园。琴言又拜名儒屈道生为义父,同往江西赴任。途经南京,屈道生跌伤,临死嘱琴言投徐子云。琴言流落南京,贫病交加,名士侯石翁屡挑之,被拒。

不久,梅子玉父经南京,葬屈道生,将琴言带回京中。子玉中宏博,入翰林,二人相聚甚乐。田春航中状元后,待苏蕙芳情谊深厚。诸名伶遂合伙开古董铺,脱离梨园生涯。

评价:

《品花宝鉴》写的是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北京城中的一批名伶与公子名士的生活。乾、嘉以来,京城“狎优之风冠绝天下,朝贵名公,不相避忌,互成惯俗”(《菽园赘谈》)。城内外戏园林立,据延煦等所纂《台规》,前门外戏园酒馆倍多于前,官员公子频频出入,八旗子弟前往戏乐的也不少,因此朝廷下令禁止旗人出入戏园酒馆。本书反映的正是那一时代的现实。

对于《品花宝鉴》的评价,一向是毁多于誉。又由于书写男风,颇多之笔,又以酒楼戏馆为背景,显为当道者所不容,所以历来被列入禁毁书目。但用今天的眼光来看,本书的许多优点是不容抹煞的。

写龙阳、男色的小说,在明末时有好几部,著名的有醉西湖心月主人的《宜春香质》、《弁而钗》及《龙阳逸史》等。但《品花宝鉴》写优伶而充满同情,并不因为他们出身下贱而加以鄙弃,强调风尘中亦有“入污泥而不染”的高洁人物,不从龙阳的角度来写,相反却鞭挞那些黑相公、恶嫖客。这样的立意,所以说是达到了以往小说所没有的高度。

其次,本书是中国小说史上第一部以优伶为主角的长篇小说,也是同类小说中最杰出的一部。小说不仅将当时一些名旦的酸甜苦辣写深写透,也直接再现了乾嘉时戏曲繁荣的情况。书中如田春帆等名士对昆曲、乱弹等剧的评介,也往往道人未道,反映了当时士大夫阶层的欣赏水平。从这些评论,也可窥见乾隆年后,昆剧日益衰落,花部、乱弹日益兴隆的原因。

陈森在书中出于同情与理解,对戏子们加以吹捧与赞扬。在陈森生活的年代,清政府正在一步步走向末路,内忧外患,接连不断,而士大夫阶层,甚至平民百性,不少仍然沉迷游乐,捧戏子,赞歌伶,没有感触到社会的危机,怎么能令人不悲愤呢?文学有关于世运,读《品花宝鉴》,想想那个中国濒临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代的现状,不正可作极好的史鉴么?《品花宝鉴》能令人想到这些,正是它的成功所在。

声明:图文资料源自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csxsg.com/forum/20231114/1697205093358727.html
上一篇:手工小制作大全(废品变废为宝手工小制作大全)
下一篇:妈祖的故事(妈祖的故事主要内容)

网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