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庙号、谥号和年号傻傻分不清楚?五分钟带你读懂它们的区别
清高宗是谁?大清纯皇帝又是谁?乾隆皇帝是不是就是爱新觉罗-弘历?傻傻分不清。今天咱们就掰扯掰扯清朝皇帝的各类称谓。
我开头提及的这么多称谓,其实就是一个人,他就是大清王朝第六位皇帝,入关后第四位皇帝——乾隆皇帝。那么他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别称”呢?其实,那些都不是他的别称,而是他自己独有的称谓,只是这称谓有官方和非官方之别,下面我为大家一一解释一下这些称谓之别。
清高宗——清,是大清王朝之简称,而高宗是他的庙号。这庙号由来已久,先秦就有给君主立庙的记录,但是到了秦朝,始皇帝将庙号和谥号都取消,原因是这庙号和谥号是在帝王身后,由后人根据其一生之功过给予的一个评价,甚至是盖棺定论的评价,秦始皇认为后人没有资格对自己评价就给取消了。
所以这庙号和谥号都是其本人去世之后才由后人评定而有的。到了汉朝时期,庙号重新启用,但是并不是所有皇帝都有庙号,或者庙号都被保留。到了唐朝时期,庙号才开始成为皇帝标签,每位皇帝都有庙号了,像唐太宗、唐高宗等,都是以庙号为称谓。
一、庙号是很有讲究的。
首先有“祖”、“宗”之分,庙号为“祖”,通常指开国之君或者王朝的奠基人,例如明太祖朱元璋为开国之君,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为王朝奠基人。
还有一种情况,虽然并非开国之君或王朝奠基人,但是在其执政时期,王朝有开疆扩土之功,也可以得到“祖”庙,例如元世祖忽必烈,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那么一般的守城之君,只能配享“宗”庙了。除了这“祖”、“宗”之分,通常的庙号排列方式为“祖”、“宗”相对,也就是一“祖”后跟一“宗”,但是明清时期都有特例。
明朝时期,第三任皇帝朱棣的庙号就十分特殊,众所周知,朱棣的皇位乃是从侄子建文帝手里抢来的,所以他的庙号就有意思了,起初给他尊的庙号为太宗,太祖朱元璋之后,尊太宗庙号没毛病。但是朱棣的六代孙明世宗朱厚熜,更庙号由“太宗”为“成祖”,一方面确实是朱棣在位期间征战四方,确实立下开疆扩土之功,另一方面明世宗(嘉靖皇帝)确实一位标新立异的皇帝,喜欢挑战祖制,这点乾隆皇帝和他就挺像。
而清朝的特例就是著名的康熙皇帝了,康熙皇帝本来是位守成之君,但是身后被尊为“圣祖”庙号,这是雍正皇帝对其父一生功绩之肯定,“硬生生”以收Tai湾和平三藩等事迹为开疆扩土之功,尊了一个“祖”庙,所以大清开国之君乃是“三祖一宗”,而之后的帝王就毫无疑义的被尊“宗”庙了。
二、聊完庙号,我们再聊聊谥号。
谥号的应用就比较广泛了,首先他并不是帝王独有,有爵位之人和身居高位的士大夫都有资格在身后得到谥号,只是不同层级的人物有不同的谥法。帝王的谥号最为特殊,也是很有来由和讲究的。谥号起源于商朝,庙号不是每位君王都有,但是谥号是都有的,而这谥号是对这位生前显赫之人的盖棺定论性评定。既然是评定,就会有好坏之分,所以谥号是分为美谥、平谥和恶谥三个层次。
但是到了宋朝之后,就基本取消恶谥了,只保留美谥和平谥,因为恶谥实在是还不如不谥,对于那些必须要谥还表现确实不咋地的帝王将相们,多少还是要留些面子,给个平谥大伙也就心知肚明了。
等到了明清时期,那就连平谥都很少见了,尤其是针对皇帝谥号,那就全是美谥,而且明清时期皇帝的谥号真是拖沓冗长,明朝皇帝谥号是十六字,清朝皇帝更是达到二十几字,以乾隆皇帝谥号为例“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这么多字不方便记忆也不方便书写,怎么办呢?就将谥号的重点落在“皇帝”之前的最后一个字上(下文均称最后一字),上例乾隆皇帝的谥号最后一个字为“纯”,因此他就有了大清纯皇帝之称。
三、顺便说一下这清朝皇后的谥号。
清朝皇后的谥号同样极其冗长但比皇帝还是要短了很多,一般在17字左右,但是有一位除外,那就是慈禧太后,她的谥号长达25字,什么意思?上面举例的乾隆皇帝谥号也就是25字,不言而喻了吧。但是无论是哪位皇后的谥号都要以“孝”字起首,以同列皇帝谥号最后一字相同为尾。
另外,皇后谥号也有重点字,那就是“孝”后面的第一个字,如此一来皇后谥号简称一般为五个字,例如慈禧太后,她的谥号简称为“孝钦显皇后”,这个“钦”为她谥号的重点字,“显”字则同咸丰皇帝谥号的最后一字。再多举一个例子,乾隆皇帝的皇后富察氏,她的谥号简称为“孝贤纯皇后”,她的谥号“贤”可是乾隆皇帝亲赐,这是整个大清王朝唯一一位得到夫君皇帝亲谥的皇后,可见乾隆皇帝对结发之妻的爱慕与不舍。
四、最后我们聊聊年号。
年号是封建王朝用来纪年之名号,始创于汉武帝。在明清之前,一位皇帝通常会有很多年号,基本上就是遇到点事儿就换个年号,史上最能换年号的就是唐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则天这两口子,一共用了20多个年号。所以,看历史典籍比较头疼的一件事儿就是记年号,不然你搞不清楚时间先后顺序。还好到了明朝,年号少了,通常一位皇帝就一个年号,所谓一帝一元,清朝则沿用这一帝一元的制度。为什么用“通常”呢?因为有一位皇帝有两个年号,那就是明英宗朱祁镇。这老兄因为“土木堡之变”被蒙古人俘虏了,于是他的弟弟明代宗朱祁钰取而代之。再后来朱祁钰驾崩,英宗又来了个“夺门之变”又将皇位夺了回来,这一前一后就有了两个年号“正统”和“天顺”。
正因为明清皇帝一帝一元,而且年号作为纪年名号,应用最为广泛也容易被人记住,所以我们后人就有了以年号称呼皇帝的习惯,所谓的乾隆皇帝、道光皇帝等等。
其实这些对皇帝称谓,这庙号和谥号才是对先前皇帝的敬称,也就是书面称谓。例如,皇帝的实录都是以庙号命名,而在大臣的奏折提到前朝皇帝都会以庙号+谥号来称谓,如高宗纯皇帝,指的就是乾隆皇帝了。而我们习惯以年号为皇帝称谓的方式,也只是适用于民间和后人们方便记忆罢了,现代的书籍中出现的以年号称谓皇帝,只是为了附和人们的习惯,在正式的历史典籍中是不会看到的。
好了,就聊到这里,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够对庙号、谥号和年号已然有所了解。
文:王金百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容易读错的历史人名(汉朝篇)
贾谊(Jiǎ Yì)
贾谊(公元前200年~公元前168年),汉族,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人,西汉初年著名政论家、文学家,世称贾生。司马迁对屈原、贾谊都寄予同情,为二人写了一篇合传,后世因而往往把贾谊与屈原并称为“屈贾”。
刘奭(Liú Shì)
汉元帝刘奭(前75年—前33年),汉宣帝刘询与嫡妻许平君所生之子,西汉第十一位皇帝。
邓绥(Dèng Suí)
邓绥,南阳郡新野县(今河南省新野县)人,为汉和帝刘肇第二任皇后、政治家,东汉开国元勋太傅邓禹的孙女、护羌校尉邓训的女儿。东汉永宁二年(公元121年),邓绥去世,谥号“和熹皇后”,与汉和帝合葬于慎陵。
陈寔(Chén Shí)
陈寔(公元104年~公元187年),字仲躬(《后汉书》误作仲弓),颍川许县(今河南省许昌市长葛市古桥镇陈故村)人。是东汉时期官员、名士。
朱儁(Zhū Jùn)
朱儁(?—195年),字公伟。会稽郡上虞县(今浙江绍兴上虞区)人。东汉末年名将。
李傕(Lǐ Jué)
李傕(?—198年),字稚然。北地郡泥阳县(今陕西省耀县)人,汉末群雄之一。东汉末年汉献帝时的军阀、权臣,官至大司马、车骑将军、开府、领司隶校尉、假节。
荀彧(XúnYù)
荀彧(163年-212年),字文若。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战略家,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荀彧在建计、密谋、匡弼、举人等方面多有建树,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
皇帝的谥号、庙号和年号的区别
前言学习中国古代历史,必然脱离不了历代皇帝,尤其是皇帝的年号,因为在辛亥革命之前,古人们主要的纪年方法就是用皇帝的年号进行纪年,所以在史书上会出现"康熙三十年、乾隆二十年"这种文字。然而,古代皇帝往往除了年号以外,还有庙号、谥号,一旦理不清楚这里面的关系,就很容易搞混淆。这三者的区别主要在体现在起止时间和使用方面。
第一个拥有庙号的君主,商太祖商汤
一、 起止时间的区别1、 谥号的起止时间
关于谥号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有说是周朝以前,有说是周朝初期,有说是西周中期,还有说是战国时期。目前比较受认同的是王国维先生提出的西周中期,经过专家学者们的研究,发现周孝王之前的历代周天子都不存在"谥号"一说,比如"周武王"、"周成王"等,都是周天子生前所用的王号。一直到周孝王时期,周朝方才正式确立了谥号制度,周孝王去世后,被谥为"孝王"。
关于谥号的终止时间倒是没什么争议的,1927年,一代史学大师王国维先生投湖自尽,清逊帝赐以谥号"忠悫",标志着谥号制度的终结。
最后一个拥有谥号的人,王国维先生
2、 庙号的起止时间
庙号起源于商朝,商朝由商部族发展而来,而商部族重视祭祀,所以商朝的君主一旦去世,继位之君就会为了祭祀先君而修建一座专门的家庙。对于一些功绩比较突出的君主还会奉上庙号,比如将商朝都城从奄迁到殷,继而让商朝迅速发展的盘庚,他去世后被尊为"世祖",还有开创武丁中兴的武丁,他去世后被尊为高宗。
庙号不仅开始时间比谥号早,终止时间也比谥号晚,最后一个享有庙号的皇帝为溥仪,他去世之后,爱新觉罗家族的后人在2004年为其奉上的庙号为"清恭宗"。然而这个庙号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毕竟清王朝已然覆亡,所以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最后一个庙号应为光绪皇帝的"清德宗"。
最后一个拥有庙号的皇帝,光绪帝
3、 年号的起止时间
年号起源于汉朝,和纪年方法有关。汉朝建立之前,人们所惯用的是王位纪年法,秉承的宗旨是"一元纪年",意思就是某王从继位到退位(去世)是按照一、二、三这样逐年纪年的,不会说到了某一年又从一开始。汉朝建立之后,刚开始也是这般纪年,但是随着黄老之学和儒学的不断发展,五行学说和"君权神授"的思想越来越受到重视,一旦遇到比较严重的灾祸时,大臣们往往就会建议皇帝"改过自新"、"从新开始",所以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的纪年都分成了段。到了汉武帝继位之后,这位敢于创新的皇帝为了统一各诸侯国的纪年方法,巩固皇权的威严,正式推出了年号制度。
年号终止于清朝,1912年,宣统皇帝退位,标志着年号制度的终结。
最后一个拥有年号的皇帝,宣统帝
二、 使用方面的区别1、 谥号的使用情况
用途:对去世的人进行盖棺定论。
使用范围:皇帝(天子)、诸侯、大臣等都可以有。
使用情况:周朝时期使用很广泛,也很讲究,都是一个字;秦朝不予采用;汉朝恢复使用,并且在皇帝的谥号前面会加上一个"孝"字,比如"孝武帝"等;唐朝时期,谥号就成了一种文字竞赛,字数越来越多,既难记,又绕口,所以唐朝之前的皇帝多以谥号称之,比如汉宣帝、隋炀帝等,到了唐朝就开始没用谥号称之了。这种情况一直发展到清朝,比如努尔哈赤的谥号达到了二十多个字,谁能记得住?
第一个拥有年号的皇帝,汉武帝
2、 庙号的使用情况
用途:汉朝之前是用来彰显有为之君的功绩的;汉朝之后被用来给历代皇帝作盖棺定论用。
使用范围:汉朝之前只有大有为之君方可拥有;汉朝之后,庙号就开始泛滥了,只要是皇帝,都可以有。
使用情况:商朝时期,庙号的前缀只有"太"、"高"、"世"和"中"四个字,后缀只有"祖"和"宗"两个字,比如商太祖商汤等;周朝时期,本着新朝新气象的原则,没有实行庙号制度;秦朝时期,秦始皇同样未采用庙号制度;汉朝时期,恢复了庙号制度,比如汉太祖刘邦等,但是终汉一朝,最终拥有庙号的皇帝仅有七位;三国时期,曹魏将庙号普及了,并且有些滥用的迹象,比如曹操、曹丕和曹叡三人竟然都用上了"祖"字;三国之后,历任皇帝皆有庙号,而且庙号只有两个字,便于记忆和称呼,所以当唐朝的谥号不好记之后,人们就习惯用庙号来区别皇帝。
自唐朝始,多以庙号称皇帝
3、 年号的使用情况
用途:年号的主要作用是用来纪年,其次就是宣示君主的正统性。
使用范围:从汉武帝开始,历代皇帝皆有之。
使用情况:明朝建立之前,皇帝多有好几个年号,直到元朝时期方才好点,偶有两个、三个的情况发生;明朝建立之后,除了明英宗朱祁镇和清太宗皇太极两位皇帝有两个年号以外,其他皇帝都是一个年号,而且年号用的都是两个字,既方便记忆,又有辨识度,所以对于明清两朝的皇帝,人们除了称庙号以外,还常常以年号称之,比如永乐皇帝、康熙皇帝等。
自明朝始,多以年号称皇帝
结语综上所述,谥号、庙号和年号的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其中,出现时间最早的是庙号,出现时间最晚的是年号;终结时间最晚的是谥号(溥仪的庙号得不到广泛认同),终结时间最早的是庙号;使用范围最广的是谥号,使用范围最小的是庙号。唐朝以前,辨识度最高的是谥号;唐朝建立之后,明朝建立以前,辨识度最高的是庙号;明朝建立之后,辨识度最高的是年号。
参考文献:
《中国通史》
《中国历史年代简表》
《中国历代帝王世系年表》
庙号和谥号是什么意思,它们有何区别
庙号和谥号是什么意思,它们有何区别
文/@成长新视点
在古代,庙号和谥号,都是对逝去的特殊身份的人一种专有称谓,等于是对他们生平事迹和品德修养的一个评价定论。它们之间,主要在定义内涵、起源时间、适用对象和字数数量等四个方面不同。
秦始皇嬴政
这两个称号最大的区别在于,庙号只能皇帝身份的人使用,而谥号可以是皇帝、大臣、贵族和妃嫔等人使用。
一、定义内涵。1.庙号。庙,是古代祭祀供奉先人的固定场所。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供奉祭祀时,给他们特别起的名号,且都是褒义词。如高祖、太宗、仁宗等。
中国历史主要朝代及皇帝
2.谥号。谥号是古代君主、诸侯、大臣和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蕴含善意评价或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
二、起源时间。1.庙号。起源于商朝,是在商朝就已经确立的一种称号制度,一直沿用至清末。庙号不遵从谥法,独立实行。
2.谥号。起源于西周,有严格的谥法内容,大家参照执行。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废除谥法。
西汉皇帝庙号和谥号
在汉代又恢复谥法,且特别重视,并在朝廷设立“大鸿胪”职务,专管王公大臣的谥法。自唐朝逐渐兴盛发展和日趋完善下来,到明清时期就形成了固定的模式。
三、适用对象。1.庙号。庙号是皇帝专享称号,不是所有的皇帝都有资格拥有。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宗有德”的标准,必须是对国家有大功的开创基业、拓土开疆和治国安邦的开国君主或中兴之主才能使用,因为只有他们才有资格进祖庙,尊享后代永远祭祀。
宋太祖赵匡胤
庙号,一般使用“祖”或“宗”两个字,且称呼的人身份截然不同,排列永远是先“祖”后“宗”。开国皇帝或王朝奠基人,会被称为祖,如唐高祖李渊、宋太祖赵匡胤、明太祖朱元璋、汉高祖刘邦、汉世祖刘秀和元世祖忽必烈。
后面的建国皇帝,有卓越才能和重大功绩的,才会被称为宗,如唐太宗李世民、宋太宗赵匡义、唐玄宗李隆基。
唐太宗李世民
万事有特例,历史上也有皇帝,因特殊历史功绩和时代背景,被尊称为祖的。
一是五代十国南北朝时期,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南唐、后蜀和闽国等小国,虽然存在时间短,但开国帝王庙号,基本上都是祖。如后梁太祖朱温、后晋高祖石敬瑭、南唐烈祖李昪、北汉世祖刘崇等。
后晋高祖石敬瑭
二是明朝有个例外,就是明成祖朱棣,本来庙号是明太宗。嘉靖年间,皇帝想把自己父亲兴献王牌位放进太庙,又不敢挤掉血缘关系最远的朱棣,就把明太宗升级为明成祖,与明太祖共享万世尊崇。当然,朱棣本是跟随朱元璋开创大明基业的重要人物,历史有重大贡献,也受得起这份殊荣。
三是大清王朝更是特例很多,他们的开国皇帝庙号有“三祖一宗”。第一个皇帝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奠定爱新觉罗统治基础;第二个皇帝是清太宗皇太极,改国号“清”,不可能跟着称祖;第三个皇帝是清世祖福临(顺治帝),定鼎中原,是清朝入关的第一个皇帝;第四个皇帝是清圣祖玄烨(康熙帝),平三藩、收台湾、驱沙俄,在位时间最长,开创了最强大国力的康乾盛世。
康熙皇帝
2.谥号。谥号的应用比较广,并不是帝王独有,王公大臣和后宫妃嫔都有资格死后得到谥号。除了这些“官谥“”,还有“私谥”,就是一些在民间有社会影响力的人死后,他们的门生、亲戚也可以给予评价,确定谥号。
随着时间的发展,后来赐谥权集中到了皇帝手中,都要由皇帝确定。皇帝的谥号,由后面的皇帝确定;其他人员的谥号,由下面提出皇帝审批,或皇帝亲自赐予。
谥号,既然是评价,就会有优劣等级,它共分为上谥、平谥和下谥三个层次。
太庙
一是上谥,为表扬类,如:“文”表示“经纬天地”的才能或“勤学好问”的品德,“康”表示“安乐抚民”。
二是中谥,为同情类,如:“愍”表示“在国遭忧”,“怀”表示“慈仁短折”。
三是下谥,为批评类,如:“炀”表示“好内远礼”,“厉”表示“杀戮无辜”。
古代,除对帝王可以称呼其“谥号”外,称呼大臣、学者名流的“谥号”也是一种尊称;有些人的谥号,由于经常被后人称呼,几乎成为了他们的别名,如曾文正(曾国藩)、穆(岳飞)等。
四、字数数量。1.庙号。庙号均为两个字,如汉武帝刘彻,庙号世宗,谥号孝武皇帝。
汉武帝刘彻
2.谥号。谥号的字数,有1、2、3、4字,也有10几和20多字的。
一是在先秦,谥号多是1字,如秦穆公、晋文公;也有2、3字的,如赵孝成王、卫睿圣武公。
二是在汉代,谥号多为2字,如汉文帝刘恒谥为“孝文皇帝”。
三是在唐朝,谥法成为了皇帝满足虚荣心的工具和褒贬大臣的手段。从武则天开始,打破了皇帝1、2、3字谥号惯例,她追谥唐高宗李治为“天皇大帝”。称帝后,又开创皇帝追尊四代祖宗的先例,更开创了皇帝生前使用尊号谥美的先例。
武则天
之后,有的皇帝在位时被奉上好几次尊号。如唐玄宗开元27年受尊为“开元圣文神武皇帝”。尊号的增加,也影响了谥号,自唐高宗以后,大多数皇帝的谥号都在4字以上。
四是在明清时期,谥法内容基本固定,各层级人员的谥号字数也被固定了下来。 明代皇帝谥字为17字,亲王1字,大臣2字,如明成祖谥号为“后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 ”。
清代皇帝谥字为21字、23字或25字,亲王1字,大臣2字,如咸丰帝的谥号为“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庄俭显皇帝”。皇帝谥号字数太多记不住,需要搞个简称,就看谥号中皇帝前面的那个重点字。如咸丰帝简称,就是“大清显皇帝”。
同时,在清代对大臣谥号规定:一品大臣过世,按例请皇帝决定是否授谥。一品以下官员除非特旨,概不授谥。得谥号的,只有曾进入翰林,或获授大学士的才用“文”字。
而“文”字的谥号中,又以“文正”最为难得,只能出自特旨,不能由群臣自己擅自商议。在清朝200多年,只有8人获谥“文正”,如曾国藩。“文正”以下的谥号是“文忠”,只有约10人,如李鸿章;再下是“文襄”(如左宗棠)、“文恭”等。
五、清朝皇后与皇帝的谥号关系。在清朝,皇后的谥号一般在17字左右,比皇帝少了很多。只有慈禧太后例外,她的谥号长达25字,与咸丰皇帝等人一样多,可见慈禧在清朝后期的影响力。慈禧的谥号为“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莊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
慈禧太后
同时,无论哪位皇后的谥号,都要以“孝”字起首,与对应皇帝谥号最后一字相同为尾。皇后谥号也有重点字,就是“孝”后面的第一个字,这样皇后谥号简称一般为五个字。例如慈禧,她的谥号简称为“孝钦显皇后”,这个“钦”为她谥号的重点字,“显”字则和咸丰皇帝谥号的最后一字对等。
结语。庙号和谥号,也是对前人的一个规范敬称,属于书面语的称呼。而对皇帝使用年号的称呼,则属于一种民间称呼,方便记忆。
乾隆皇帝
如乾隆皇帝:他是清朝第六位皇帝,名字“爱新觉罗·弘历”,年号“乾隆”,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简称“大清纯皇帝”。
皇帝的尊号、谥号、庙号、年号都是什么意思?
皇帝,在古代中国是最高统治者,有着尊号、谥号、庙号、年号等形形的“号”,学问之大,千万不能用错了。
尊号:泰皇五帝,唯我独尊“皇帝”两个字,本身就是一个称号。
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扫灭关东六国,一统天下。如此功业早已不是“秦王”两个字能够匹配的。于是,丞相王绾和御史李斯建议,取上古帝王“泰皇”的“皇”和“五帝”的“帝”,以“始皇帝”作为称号,其后“皇帝”之号,世代相传。可惜短短十五年后,秦朝就灭亡了。倒是“皇帝”一词流传下来,成为不可僭越的“专有名词”,也就是“尊号”。
第一位袭用皇帝尊号的是刘邦。公元前201年,楚汉之争胜利后,汉王刘邦已是实际意义上的皇帝了,地位高于所有的“王”。于是,韩信、英布等诸侯王们联合上书道:“如今天下已定,我等蒙大王恩惠都封了王。但我等与您都称王,名号没有尊卑之分,您的功德又怎能让后世知晓呢?我等目死提议,请您接受皇帝”尊号,做天下之主!刘邦故作谦虚地一番退让后,便做了汉王朝的开国皇帝。而“上尊号这个仪式,也成为此后当皇帝的必经环节。
有了“皇帝”这个尊号,意味着地位崇高无上、不可逾越,即使是长辈,也要遵从。因为等级制度绝对高于血缘关系。那现任皇帝的父母亲又该怎么称呼呢?他们也有尊号“太上皇”“皇太后 。
活着的第一位“太上皇”是刘邦的父亲刘太公。刘邦称帝后,仍旧按照礼数回家拜见父亲。没想到,刘太公竟抱着扫帚,在大门前且 迎且退,怎么也不肯接受参拜。老爷子惶恐地说:“我的仆人和我说,天无二日,国无二君。皇帝是我的儿子,可我也是皇帝的臣民。皇帝向臣民下拜,岂不乱了秩序?”刘邦连连称善,下诏尊刘太公为“太上皇。"刘太公也成了“皇”,父子之情就无碍君臣秩序了。
“皇帝”的头衔还是不能满足天子们的虚荣心,于是种种歌功颂德的词汇被加到了“皇帝”之前。如,汉哀帝“陈圣刘太平皇帝”,唐中宗“应天神龙皇帝”,唐玄宗“开元天地大宝圣文神武证道孝德皇帝”。宋太宗刚即位时是10个字,短短九年间,已经加到了18个字。北伐契丹失利后,宋太宗大概觉得加在尊号前面的“应运统天”“睿文英武”有点名不副实,所以主动要求撤掉,改成“法天崇道皇帝”。皇帝尊号字越多,越能显示王朝和君主的无上至尊。
谥号:定名要在盖棺后嬴政定“皇帝”尊号的同时还发起了一场改革:废除谥法。
自西周开始,上一代君主去世后,新君和官员们会授予他一个带有评价性质的称号,即“谥号”。西周的开国之君姬昌的谥号是“文”,即周文王而“成康之治”的开创者姬诵的谥号则是“成”。谥号起初是天子专利,但春秋后,周天子王权衰落诸侯也有了谥号。
既然谥号有敬重之意,又能表彰死者的功业为何赢政要废除“谥法”呢?按照先秦典籍《逸周书》的说法,西周以来,选择谥号要从死者的“行之迹”出发,即个人功业。而个人功绩的最终定论,却要看拟定谥号的后人的认可度。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者们后来又将谥法与礼法相结合,主张通过拟定谥号来“使乱臣贼子惧”。秦始皇倚重法家思想,觉得谥号给了“子议父,臣议君”的机会,这不是妄议吗?于是禁止大臣通过上谥号议论自己的功过得失 。
而继承了“皇帝”尊号的刘邦,创业时便得到儒生们的助力,很自然便接受了儒生“重谥”的理念,认为可以有助于汉的巩固,于是刘邦登基后全面恢复了谥法。刘邦的谥号为“高帝”,有开国之功的意思。
从汉到清,皇帝的谥号五花八门。在位期间政绩突出者,多称“文帝”;对外征伐、统一天下者,多称“武帝”。而被吕后控制的汉惠帝刘盈,和以“何不食肉糜”著称的晋惠帝司马衷,都是性格柔弱的皇帝他们的谥号都用了“惠”字。 还有一些谥号则带有明显的感彩。汉殇帝刘隆刚刚出生一百天就当了皇帝,即位八个月后便去世,堪称最短命的皇帝。于是他的谥号是“殇”,年幼就夭折,确是令人伤感。
汉桓帝刘志、汉灵帝刘宏并称昏君代表,而“桓”、“灵”也成了谥号中的“雷区”。“炀”字在溢法中有“好内远礼”的意思,即宠幸后宫、远离礼义。而隋炀帝杨广好大喜功、背离民心的一生,正是这个溢号的形象写照。
不过,那些在政治斗争和改朝换代中成为牺牲品的皇帝,却连谥号都没有机会获得。 三国时期,曹魏皇帝曹芳被权臣司马师废除,曹髦被司马师的弟弟司马昭刺杀,两人都没有溢号。南唐后主李煜,在战战蜕地度过了人生最屈辱的一段日子之后,同样”无谥而终”。
庙号:唐宗宋祖从哪来天宝十三载(754年)唐玄宗李隆基一声令下,把自己祖宗们的溢号全都加长到七个字。这样的大手笔大概是为了和官方赐予臣僚的一字、二字谥相区别。
李隆基开了头,后来的皇帝无不遵从,谥号越来越长。唐宣宗的谥号有18个字,宋代皇帝的溢号以16字为多,明代则常为17字清代更惊人,全都超过了20个字!这么长的溢号,叫起来实在不方便。怎么办?“唐宗宋祖”登场了。
“祖宗”一词,中国人再熟悉不过。对于平民而言祖宗”是祠堂里祭祀的先人们。对于皇帝,则意味着太庙中供奉的“先帝”。“某祖”“某宗”是皇帝们在太庙里的称号,所以叫”庙号”。
最早的庙号,可能源于三千多年前的商朝。商王太甲在位期间,百姓安居乐业,去世后,商代著名政治家伊尹就称太甲为“太宗”。而另位商王武丁因为对外征伐,功绩卓著,庙号“高宗”,既然庙号的起源早、文字也简单,为何唐以前人们不用庙号称呼皇帝呢?
原来,最初皇帝想获得庙号,是有“门槛”的。西汉二百多年来,有庙号的皇帝只有五个:汉高祖(帝)刘邦庙号“太祖”,汉文帝刘恒庙号太宗”,汉武帝刘彻庙号“世宗”,汉宣帝刘询庙号“中宗”,汉元帝刘奭庙号“高宗”。在位时间短、或者无所作为的皇帝,都没有资格获得庙号。到了唐代,皇权日益集中,庙号的门槛才被撤掉。皇帝都有庙号,也就好称呼了。
看庙号便可知一个皇帝在王朝中的地位:“祖”是开国之君,“太祖”“高祖”代表了首创之功;“宗”是继承者,“太宗”多指巩固,而“高宗”则指有重要文治武功的皇帝。
年号:从一而终的选择自汉代以来,称呼前代皇帝,必用庙号和谥号。在庙号的单字后加上一个“庙”,指的是本朝先帝。
年号是中国使用公元纪年之前特有的纪年方法,在此之前,则普遍以“今某年”称呼当下皇帝在位的年份。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年号是汉武帝刘彻开始使用的。明清之前,年号的变更非常频繁。元朔六年(前123年)汉武帝打猎获得一只“神兽”,这样的祥瑞当然要庆祝一番,于是汉武帝决定,第二年改年号为“元狩”,以作纪念。汉武帝共用过1个年号,而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在位不长,却用了18个年号!“文明”“光宅”“垂拱”“永昌”“载初”“天授”“长寿”“天册万岁”……令人眼花缭乱。公元712年,唐睿宗李旦竟在一年里使用了“太极”和“延和”两个年号。
明清的皇帝对年号则非常“专一”,只有两人更换过年号:因为复辟而两度登基的明英宗朱祁镇;将国号由“金”改为“清”的清太宗皇太极。传说有人告诫明太祖朱元璋,改元次数越多,国家越不安定。以他就一直以“洪武”为年号。其后的皇帝们也遵循他的先例,“从一而终”。其实,固定的年号利于使用,而明清高度集中的皇权,也意味着皇帝们不需要通过反复改元来宣示自己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