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功近利
在这个世界上不管是谁都希望自己可以有一份自己的成就,希望自己可以成功。但是想要成功不仅仅需要一个人的努力付出和过人的智慧,还需要他们有一颗不骄不躁的心。但是在生活中就总是有一些人,他们很容易急功近利,总想着要快点成功,但是在最后的时候只能沦为了别人的踏脚石。那么现在我们就来看下那些急功近利,常被有心人利用的星座吧。
白羊座:神经大条
乐观开朗的白羊座虽然在做事情的时候很有他们的魄力,但是天生有点神经大条的他们注定没有办法想别人一样很深入的去思考一个问题。他们常常会很粗心,很容易忽略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而导致自己总是犯一些低级的错误。虽然他们在做事情的时候很有充满动力,但是他们也很冲动,只要被别人煽风点火一下就会直接被别人当枪使自己却还不知道。
金牛座:重利益
不要看金牛座一直都是一副很老实,好像很好欺负的样子,其实他们的内心是有自己的想法的。他们很注重金钱和物质上面的生活,所以总是会喜欢和别人斤斤计较。于是注重利益,金牛座就越是想要成功。他们的急切常常变成有心人手里的武器,加上金牛座并不是那种反应能力很快的人,所以只有在最后的时候才会发现自己被别人利用了。
巨蟹座:目光短浅
巨蟹座是个很有野心的人,但是他们的能力却不足以支撑起他们的野心。不要看他们总是一副很自信的样子,但是其实巨蟹座内心是很敏感的,他们很在意别人对他们的看法,所以总是想要把自己最好的一面表现给大家看。他们会因为太急着表现自己而变得焦躁不安,而且他们看事情的时候总是会很注重自己眼前的利益,所以常常被别人利用。
天秤座:犹豫不决
天秤座是典型很优柔寡断的人,他们不管在做什么事情的时候总是会很纠结,常常会没有办法做出自己的决定。他们的这一弱点常常会别人利用,只要忽悠一下天秤座他们就会很直接的按照别人的想法跟着别人的步调走。他们是典型的为别人做嫁衣的人,而且还会不停的感谢对方。所以当天秤座知道自己被别人利用了之后,他们完全是无法接受的。
『』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被有心人利用的说说
最近国内的各大信息平台被俄乌关系所霸占,从各国的组织在微博上“开大会”再到各种调侃乌克兰女性的腔调,我不禁问:这难道正常吗?
国内最大的几家网络媒体平台充斥着分化的评论是否与国外的特殊组合织有关?如今各平台的信息已经是真假信息参杂,不明真相的人很容易被混淆视听。
这些平台里的那些出言不逊的人是不是完全是中国人自己?
有没有其他不怀好意的外国机构直接参与或收买或者雇佣的人员故意制造舆论带风向呢?
这次的俄乌事件一开始就非常蹊跷。首先是北京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并得到国际上的一致好评,带起的良好的国际影响,让中国的形象与环境出现前所未有的向好,眼看着中国形象和国力即将再次上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时西方国家不停地渲染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军事行动,从事发前一开始俄罗斯与白俄联合军事演习释放警告信号且并没有对乌进行实际的行动,但欧美各大主流与非主流媒体不断的煽动俄罗斯入侵。按昨天得到的各种消息显示欧美主流媒体存在不少歪曲事实、盗用照片等行为,作为新闻机构本该客观真实报道事实,但显然主流的西方媒体没有如此,主流媒体与民间人事所发布的内容存在完全相阻的叙述,由此可以看出所谓的主流媒体已经成为欧美势力控制舆论的工具。
说回国内的各大自媒体及信息平台,由于比官方媒体自由,各账号所发布的内容多是互相转载或道听途说,因此更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带起风向。网络也不是法外之地,每个人都需要为自己的言行负责。如此外国机构主导带起风向然后由各种真假账号发布自己对事件的“看法”,再加上各种假新闻的导向,同时这机构再把这些个人账号或发布、或转载、或评论的这些信息重新加工再回传到俄罗斯和乌克兰,最终受影响的也只是咱们中国人的形象;然后好不容易由奥运会带起的正向形象被外国势力利用这种转移注意力+歪曲事实+有意引导后这些正向形象被消磨殆尽。所以请大家不要把事情看得那么简单,看问题要从多方面考虑问题,因为我们的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要提防被有心人利用。
回头再说说俄乌事件的由来,当年苏联解体时各方曾签署协议约定原各联盟国不能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北约本来就是一个与经济不沾一点边的反俄的军事联盟;从乌克兰发生颜色革命以来各种反俄、反中政策造成了乌克兰自认为的为安全从而要求加入北约。欧美媒体一味地怂恿乌克兰一系列的政策正是把国家推向今天这个万劫不复深渊,再从今天所收到的所有信息看。泽连斯基被曝出提前表演好拍好各种素材作为新闻讲话发布,事发后人早已离开基辅;本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但是把枪发给平民这个做法着实应该谴责。在事件开始军人并没人损失多少的情况下就故意把民众置于危险当中,这样的做法有没有故意制造事件的嫌疑?我总觉得这是从多方面布局围剿俄罗斯,先在国际上为乌克兰树立起受害者的形象并打击俄罗斯的形象为制裁等找理由或借口。目前在乌克兰境内的民房、平民受袭并不全是俄军所为,从乌克兰自身的武器“失控”(导弹故障)造成的各种事件中看,事实更显得扑簌迷离。但在这事件中乌克兰平民无疑是最大的受害者,从开始欧美各国怂恿战争到目前各国袖手旁观且拒收难民看,在各方已经得到了自身利益的情况下乌克兰已经成为了弃子。虽然我同情乌克兰的平民,但我并不会同情乌克兰谴责俄罗斯,万事皆有因,事件只有因果没有对错。国际政治就是如此,如果普通大众轻易为别人站队呐喊则更容易被别人利用。最好,恳请朋友们谨言慎行,多观察少说话。
被利用后的心情说说
1、善良常被利用,忠厚常被欺负,诚信常被欺骗,纯洁常被污辱。纵使这样还腔姿要做个好人,上帝会补偿给我们心灵的平静与安宁,那是人生的至福。2、做你想做的,做你该做的,不要为了怕被利用而选择不作为。
3、所有委屈,在打通电话,在开口想要说话的时候,又回到了肚子里。因为哭也解决不了问题,最后还是得去做。生活永远不会可怜你。如果被委屈,那就让自己更强大。如果被利用,说明你还有利用价值。
4、在这宫里,有利用价值的人才能活下去,好好做一个可利用的人,安于被利用,才能利用别人。
5、当你毅然的抛开所有的被束搏、被利用、被他人莫明的情绪所干扰,你就会感受到一种自由,心灵全然的自由。
6、善良的人只会被利用出卖,所以这个世界越来越冷漠。
7、怕什么被利用?最可怕的是你根本没用!
8、前不久,人民日报文艺微信公众号发表李瑛的一组诗,有一首写湖面结了冰,冻住了一艘船,他盼望春天解冻湖面,船也得以航行。我莫非成了李瑛计划的助推器?我脑子受控制,很容易被利用。我既担心被邪势利用,又担心辜负党的期望。太复杂了。
9、这种被利用的状况也不是第一次了,每次没人的时候如圆行就会找上我,一有人就会把我给抛开。
10、不知哪来的自信!一个人被利用说明你有利用的价值!一堆垃圾再利用只会祸害空气!何况是地下臭水沟的那一坨
11、其实在哪儿都是商品都是被利用不如被利用的再多一点程度再大一点这样就能实现自己的价值换句话说再实在一点就能挣更多的钱我倒是能理解你但是就真的无法喜欢下去了对不起啦
12、做人要有被利用的价值如果没有那么你离淘汰就不远了工作如此生活如此把自己的位置摆正很重要晚安鞍山
13、利用与被利用,始终在不停的权衡,是否有使用价值是领导用人的标准,不必奢求太多,欲望太大容易被利用,反而失去自身价值,自己在领导心理的定位有很多因素,不只是看自己的努力与否,付出与回报不一定对等,只是不论在何时都要坚持自己的立场,至于其他无欲无求,保全自身
14、人生旅程中你总会被忽略、被议论、被欺骗和被利用,但是你自己要清楚是不是每个人都值得你的眼泪。
15、笨蛋只能是被利用的说,可是我喜欢那样笨笨的。
16、被欺骗是因为你值得别人花心思敷衍,被利用是因为你值得别人花时间算计,被忽视是因为你一切安渣哗好无可八卦,所以,别伤心,那是因为你很好,一切都还好。洗个澡,睡个觉,明天的阳光会比今天更好!
被有心之人利用的成语
①
宋仁宗景祐三年(农历1036年,下同),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境内郁郁葱葱的彭老山,突然一夜之间草木枯萎、百花凋零,当地人惶恐不安,百思不得其解。
这一年,苏轼在眉山诞生了。
直到六十多年后的某一天,荒芜多年的彭老山一夜之间又重放光彩,草木青秀、百鸟争鸣,恢复了勃勃生机。
这时候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彭老山的灵秀精华都被苏轼给吸走了。
宋人张端义《贵耳集》记载:“蜀有彭老山,东坡生则童,东坡死则青。”
当然这只是一个美丽传说,但跟有些帝王刻意杜撰自己出生时的“祥瑞异象”不同,它完全是人们自发的表达对偶像喜爱的一种方式,这也给苏东坡跌宕多姿的人生平添了一抹神秘色彩,人们也称他坡仙、苏仙。
②
苏轼家族可追溯到唐朝,武则天朝有个叫苏味道的人,曾官至宰相,以诗文见长,与杜审言、李峤、崔融被人称作“文章四友”,他们都是五言律诗形式的奠定者。
杜审言后来有个牛掰的孙子,叫杜甫。苏味道呢,则后继乏人,后代中没人写诗也没人做官。
后来苏味道被武则天贬为眉州刺史,他的一个儿子在眉山定居下来,繁衍了眉山苏氏。
到了苏轼这里,300多年过去了,祖上五代人,没有一个当官的,爷爷苏序甚至不识书,难道眉山苏氏就要这样被历史遗忘?
③
苏轼出生在一个中产阶级地主家庭,家有田产,还有一个经营绢帛的纱縠行。苏轼和弟弟苏辙出生的时候,一人雇一个奶妈。
苏轼的老爸苏洵也是个极具个性色彩的人,少年时“游荡不学”,喜欢到处漫游交朋友,他以布衣之身结交了益州知州张方平,游到京师,加入到翰林学士欧阳修的朋友圈。
这个朋友圈里有梅尧臣、曾巩、张先、司马光、王安石等人。但不知道什么原因,苏洵却在人格上极端藐视王安石-----
到了二十七岁时,苏洵突然开窍,开始发奋读书了,就是《三字经》中所讲的:“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苏洵三次参加科考,均告失利,他考不上进士,只好把劲都使到苏轼、苏辙身上,对两个儿子的管教非常严厉,跟现在的某些虎爸虎妈有点像。
苏轼远贬海南的时候,梦见童年时读书的情形,还心有余悸:
《夜梦》(节选)
夜梦嬉游童子如,父师检责惊走书。
计功当毕春秋余,今乃粗及桓庄初。
怛然悸寤心不舒,起坐有如挂钩鱼。
没能及时完成老爸布置的作业,怕挨揍,吓得像一条挂在钩子上的鱼一样。
苏洵外出游历时,就由母亲程氏负责苏轼、苏辙兄弟俩的读书学习。程氏是眉山首富程文应的女儿,知书达理,温良贤惠。她不但督促苏轼的文化学习,还注重培养他的高尚品格。
有一次,程氏教苏轼读《范滂传》,苏轼为范滂的正直气节所震撼,对母亲说:我以后也要做范滂这样的人,你会同意吗?母亲则回答:你如果能做范滂,我为何不能做范滂之母呢?
家境优渥的苏轼,从小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他也是一个熊孩子,弹弓打鸟、爬树掏鸟窝,江水中游泳玩闹-----
他还很好吃,是个小吃货,跟着一大群人到处寻梨摸栗的,“狂走从人觅梨栗”。
程氏信佛,善良有爱,对熊孩子苏轼用弹弓打鸟、掏鸟窝的事提出批评,并规定以后严禁家人捕鸟和毁坏鸟巢。
自此以后,苏家庭院内来筑巢的鸟儿越来越多,有的鸟将巢直接筑在低矮的枝丫上,苏轼、苏辙兄弟经常投食抚摸,尽显少年苏轼的善良本性。
苏轼七岁时入乡塾,老师是个道士。
一次课堂上,这位道士老师吟了一首《鹭鸶诗》,其中有这样一句:“渔人忽惊起,雪片逐风斜。”他吟完这一句后,捋须微笑,得意洋洋地看着学生们,学生们则用崇敬的目光看着他。
苏轼一看,举手要求发言,道士老师满心欢喜,以为苏轼要称颂他的诗作了。
谁知苏轼说:“先生,我认为这句改为‘渔人忽惊起,雪片落蒹葭’,一起一落岂不更美?”
道士老师心中一凛,细细一想,觉得苏轼改得有道理,于是当场宣布“逐风斜”改为“落蒹葭”,并长叹一声:我教不了你了。
有了苏洵、程氏严父慈母的耳提面命、言传身教,苏轼后来成长为了一名博学多才、心怀天下、旷达乐观、兴趣广泛的人。
④
宋仁宗嘉佑元年(1056年),苏洵带着20岁的苏轼、17岁的苏辙进京,准备参加来年的科考。
而嘉佑二年的这次科考,被称作中国科举史上最牛的一届科考——千年龙虎榜。它到底牛在哪里?
首先是这次科考,大宋中央考试委员会的人员组成空前强大,它由翰林学士、文坛泰斗欧阳修领衔,成员有王珪、韩绛、梅挚、范镇、梅尧臣等等,堪称“天团”。这些考官都是当时赫赫有名的诗文大家。
其次,这次科考选拔出的人才,如曾巩、苏轼、苏辙、张载、曾布、程颢、吕惠卿、章惇、王韶等等,皆如雷贯耳、震古铄今,他们或在大宋政坛呼风唤雨,或在文化领域独执牛耳,或是学术研究的专家,或成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名将。
不夸张地讲,这次科考,几乎将北宋未来50年的精英人才一网打尽,近乎于“野无遗贤”了。
可能有人要问了,那么这届科考前三名到底是谁?问得好,由我代为隆重宣布:状元章衡,榜眼窦卞,探花罗恺 ,惊不惊讶,意不意外?你要问我他们谁呀,对不起,我也不认识。
而21岁的苏轼、18岁的苏辙凭借自身的实力,一举而中。
当然这次科考中还有一个小插曲,在省试中,主考官欧阳修对一份试卷佩服得五体投地,本打算定为第一,但他心眼就是多,转而一想,这文章八成是自己的高徒曾巩写的,为避嫌,定为第二。
待试卷解封后,才知道是眉山苏轼所作。虽然苏轼与省元失之交臂,但他获得了欧阳修的青睐。
这次科考,苏轼还在作文中杜撰圣人典故,按照评分标准,可判零分。但大贤欧阳修非但不责怪苏轼,反而表扬他:“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
后来读到苏轼写给自己的《谢欧公内翰书》,欧阳修更是惊叹连连、喜极汗下,对梅尧臣说:“吾当避此人,放出一头地也。”成语出人头地就是打这里来的。
回到家后,欧阳修对自己的儿子说,后浪太猛呀,再过三十年,就没人提你老爹的名字啦。
因欧阳修的大力举荐,苏洵的大名也不胫而走,加之苏轼兄弟金榜高中,苏家父子名满京城。苏家在京城住所是门庭若市,人们都竞相一睹苏家三学士的风采。
就在三苏父子在京城春风得意时,眉山却传来噩耗:程夫人因病去世。
⑤
嘉佑五年(1060)二月,苏轼、苏辙兄弟丁忧期满,苏家举家迁往京城。
随即,苏轼、苏辙兄弟均被任命为州县主簿。主簿只是一个辅佐知县、办理文书的九品官,二人均辞不受。
在宋代,官员拒绝任命是常事,王安石就以屡屡拒绝朝廷任职而出名。你给我安排的职位我不满意,我就不去,你能咋滴?哈哈。
放到现在可不行,千万别学古人,没一点组织性、纪律性。考上公务员了,就是把你分配到野猪林,你也要准时报到。
有才华的人真的可以为所欲为,不用担心找不到工作。不久,仁宗皇帝决定将在来年亲自主持制科选拔。
于是苏轼、苏辙兄弟二人谢绝一切社交,进入到紧张的备考状态。可不凑巧的是,眼看大考将至,苏辙却病倒了,无法参加考试了。
幸好宰相韩琦听闻消息,立马向皇帝禀明情况。仁宗皇帝爱才心切,遂下令延期二十天。
探花郎叹曰:仁宗真是个好皇帝呀。
制举考试一般由皇帝亲自主持,要求高,难度大,属于优中选优,通过率极低。
但这对才华崩溢的苏轼来说,那都不叫事。果不其然,苏轼以优异成绩获得第三等,乃大宋开国以来第一人!有人会问了,才考个三等就吹了,前面不是还有一等、二等吗。
跟你解释一下,一等、二等都是虚设,从不授人,三等就是最高等。苏辙比哥哥差点,得了第四等。
在这次考试中,苏轼壮怀激烈,语出惊人,指出仁宗朝“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还指责后宫花销大、仁宗勤政不足等。
他并没有为了考试通过,就为帝王唱赞歌,而是实事求是地指出国家当前所存在的弊端,不怕得罪皇帝,始终秉持一颗公忠为国的赤诚之心。
仁宗对苏轼的尖锐言词并不介意,回到宫中,兴冲冲地对曹皇后说:“吾今日又为子孙得太平宰相两人。”
⑥
制举登科的苏轼很快被朝廷任命为凤翔签判,苏轼携妻王弗与儿子苏迈,踏上了任职行程。
路过渑池时,苏轼进入一寺庙投宿。数年前苏轼和苏辙进京赶考时,曾借住此寺,受到寺庙主持奉闲的热情接待。
故地重游,却被告知奉闲已圆寂,而当年他们在墙壁上的题诗,因墙皮剥落而不见了踪迹。物是人非,加之思念弟弟,苏轼感慨万千,挥笔写下了《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漫漫人生,就像四处飞翔的鸿鹄,鸿鹄总会留下爪印,那么行走天地间的人,也要顺势而为,留下印记,做有意义的事。
在凤翔,他结识了凤翔知州陈希亮的儿子陈慥。虽然年轻的苏轼,误解了陈希亮对自己的一片苦心,和陈希亮相处得很不融洽,但苏轼却和陈慥合得来,二人成为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这陈慥也是个性情中人,年轻时候背着个大宝剑,行走江湖呼风唤雨,但经常被严厉的父亲教训,很是郁闷。
好不容易长大结婚了,没想到常常又要被老婆柳氏追打。苏轼作诗打趣:“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这也是成语河东狮吼的出处。
在凤翔期间,苏轼还认识了另一个朋友章惇,章惇和苏轼为同科进士,他文武双修,身材高大,声如洪钟,一看就不是泛泛之辈。可是后来,章惇却对苏轼拔刀相向,只是此时的章惇尚未暴露出坏人本质。
一次苏轼和章惇外出游玩,路过一悬崖峭壁,眼前只有一根横木架桥,凡人根本不敢踏足。
章惇推着苏轼过桥,说到对面绝壁上题字,苏轼连连摆手,no,no!于是,章惇就一人过了桥,然后借助绳索,攀爬在绝壁上写下六个大字:章惇苏轼来游。
看着章惇这一波操作,苏轼有点发抖,拍了拍章惇后背说:你以后能杀人呀。
章惇:为什么这么说呢?
苏轼:连自己的命都不珍惜的人,还会珍惜别人的命吗?
章惇哈哈一笑。
苏轼万万没想到,章惇日后加害的人竟是自己。
⑦
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苏轼在凤翔任职期满,回京得直史馆,编修国史。直史馆虽无实权,但也是文人向往的清要之职。再加上他可以和父亲、弟弟在京城团聚,生活当是富足美满。
只是人生总是充满未知和不幸。
这年五月,陪伴苏轼十年的爱妻王弗病故,年仅26岁。王弗是眉山进士王方之女,端庄贤惠,兰心蕙质。
夫妻二人情深意笃,恩爱有加。苏轼年轻时背书,王弗在旁边做针线活,苏轼有时背书“卡壳”,王弗便提醒他,每当这时候他们都会彼此会心一笑。
苏轼心无城府,性格直爽,说话从不掩饰,常喜怒形于色。而王弗心思缜密,总是提醒苏轼要注意言行,不要被有心之人利用和伤害。
如今天人两隔,二人欢娱的时光戛然而止,又怎能不令苏轼肝肠寸断?十年后,苏轼写下了世间最为深情凄婉的悼亡诗《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然而生活的考验远未停止,就在王弗去世不到一年,在京为官的苏洵也病逝了。
长歌当哭。苏轼扶着父亲和妻子的灵柩回到眉山安葬。
苏轼丁忧三年,在父母、妻子坟墓周边手植松苗三万棵,每棵松苗都寄托着苏轼对他们的无尽思念。
⑧
苏轼在家乡丁父忧期满后,他依照父亲遗愿,续娶了王弗堂妹王闰之。
而后,苏轼、苏辙兄弟变卖所有家产,再次回到京城。
没想到的是,此次一别,苏轼再也没能回到生他养他的故土。
回到阔别已久的京城。京城还像以往一样车水马龙、喧嚣鼎沸,繁华依旧,但敏锐的苏轼还是感到了不一样的氛围。
苏轼的感觉没错。
王安石在年轻神宗的支持下,开始了疾风暴雨般的变法,朝堂风云为之一变,一场新旧两党的激烈斗争已悄然拉开了帷幕。
英雄所见略同。苏轼和王安石一样,对大宋王朝潜在的危机洞若观火。早在八年前的制举考试中,苏轼就指出了仁宗朝“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
苏轼是坚决支持变法的,但是他反对王安石疾风暴雨般的激进方式,主张循序渐进、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用一个经济术语叫“软着陆”。
神宗坚定支持王安石变法,朝中反对变法的重臣,如司马光、范纯仁、欧阳修、富弼、韩琦、范镇等都相继离开了朝廷。
苏轼数次上书陈述变法主张无果,乃自请外放。
政治上的失意,掩盖不了苏轼文学上的诗意。
在杭州,苏轼的一首七绝《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把西湖之美推到了极致: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西湖就像睡足初醒的美人西施,静静地躺在那儿,或粉或素,一颦一笑,让人欲罢不能-----
杭州西湖、西子湖也因此诗而得名。
苏轼沉浸在西湖的湖光山色中,乐哉游哉,尽显文士风流。
苏轼特别爱品茶,经常和山里高僧斗茶,他发明了“三沸水”烹茶法,让老和尚们彻底折服。苏轼曾有诗道“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在一次与张先的诗酒宴会上,苏轼遇到了年仅十二岁的王朝云,苏轼怜其经历悲惨,将她赎身留在家中做侍女。此后二十多年,王朝云一直陪伴在苏轼身边,给苏轼带来无限的快乐和精神慰藉。
说到张先,就多说两句,苏轼跟他是忘年交。
张先是个奇人,非常有趣,他一辈子的名声都和女性有关,是个写“艳词”的高手,他引以为傲的描写女性诗句:“云破月来花弄影、隔墙送过秋千影、无数杨花过无影。”,所以他自称“张三影”。
张先老当益壮,他以85岁高龄纳了一个18岁的小妾。不巧,这事让苏轼知道了,苏轼大为惊讶:老张,你行吗?然后就对张先各种调侃,最后这个老张吃嫩草的故事就演绎成了一树梨花压海棠的美丽传说。
好,接着说苏轼。苏轼作为杭州通判,虽然没有施,但他依然心怀天下,为民操劳。
他通过调研发现,青苗法并没有给人们带来好处。他慨然写道:
杖藜裹饭去匆匆,过眼青钱转手空。
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
为了领取青苗贷款,山村农民拄着拐杖、带着干粮,长途跋涉匆匆进城。然而,青苗款经过层层转手,最后到农民手里已所剩无几。一年有半年时间都耗在城里,唯一的好处是,小孩子学会了说城里话。
由于政府实行食盐专营,禁止民间私自生产、贩运,而官盐因所经环节较多,导致食盐价格昂贵,贫苦百姓无力购买。产盐的江南,老百姓却几个月不知盐味,“岂是闻韶解味忘,迩来三月食无味。”
苏轼积极为百姓发声,没想到以后这些诗作竟然成为政敌、小人攻击苏轼的“呈堂证供”。
1075年,苏轼杭州通判任职期满,被任命为密州(今山东诸城)知州。
下车伊始,苏轼连办公室都没来得及坐,就带领官民投入到一场轰轰烈烈的灭蝗运动中。他身先士卒,奋战在田间地头,忙了一百多天才打道回州府,府衙官吏竟有一半不认识他。
因为连年蝗灾,加上生产水平有限,密州非常贫穷,农民根本养不起孩子,导致城墙根下、路边草丛中多有弃婴。苏轼从小就有一颗怜悯之心,面对如此惨境,不禁泪下。“洒泪循城拾弃孩”。
苏轼专门拨款补贴给愿意领养弃婴的妇女,此后密州的弃婴大为减少。
由于过于贫穷,连吃饭都成问题。在青黄不接的时候,苏轼就挖野菜充饥,害得通判刘通也得跟着吃野菜。作为堂堂知州,想弄点吃的,自然不是问题,但苏轼不愿增加人民负担。
所以密州人民经常看到,知州、通判这两位父母官沿着城墙下挖野菜的情形。
生活虽苦,但生性旷达的苏轼根本不在乎,反而激发了他的创作: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此词豪气冲天、酣畅淋漓,有别“柳七郎风味”,是千古传唱的苏东坡豪放词代表作之一。
1076年,中秋,万家团圆的日子。
苏轼特别思念已分别五年的弟弟苏辙,虽然弟弟就在济南为官,但还是没办法相见。
苏轼登上超然台,把盏北望,怅然若失,大醉,挥笔写下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此词佳句连篇,构思奇特,极富浪漫主义色彩,充满着对宇宙人生和哲理的思考。
宋人说,“中秋词,自东坡咏月词《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⑨
密州任期期满的苏轼,不久被任命为徐州知州。在济南任职的苏辙得知后,快马加鞭前来徐州与哥哥会面。
苏轼、苏辙两兄弟情深义厚,久别重逢,激动之情难以言表。苏辙在徐州一住就是一百多天,因公务在身,不得不和哥哥辞别。
临别前夕,正值中秋佳节,苏轼心中涌起无限伤感,他举头望月,吟出了《阳关曲•中秋月》: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苏轼送走弟弟后,离别的伤感还未及平复。徐州上游的洪水就像猛兽一般向徐州城扑来。
灾情危急,苏轼反应迅速,发布公告严禁有车马的富户逃亡而扰乱民心;冒雨前往当地驻军请求援助。按规定,知州无权指挥军队,但当驻军首领看见苏轼脚穿草鞋,浑身湿透,大为感动,立即下令全营官兵听取苏知州调遣,全力抗洪。
连续十多天,苏轼夜宿城墙,现场指挥,在全城官民众志成城下,终于逼退了洪水,徐州城得救了!
苏轼深谋远虑,上书朝廷请求拨款建造永久性防洪大堤。最后防洪大堤顺利完工,一劳永逸解除了洪水对徐州城的威胁。
苏轼离任时,徐州人民送他出城十多里,依依惜别,哭成一片。
⑩
苏轼五年做了两任知州,政绩斐然,如果在接下来的湖州知州上,再做出政绩,那么回朝廷担任要职指日可待。十几年前,仁宗就讲过苏轼有宰辅之才。
苏轼天性自由旷达,对人对事直抒己见,从不掩饰。王弗生前曾多次提醒他,提防被小人利用,但苏轼秉性难改,他自己也说“性不忍事,如食中有蝇,吐之乃已!”
苏轼任湖州知州,按惯例上书《湖州谢表》,其中有这样几句:“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
此时的朝廷上,变法已从原来的政策之争、原则之争,发展到派系之争、利益之争,王安石二度罢相,退隐金陵。
而王安石接班人吕惠卿,是个两面三刀之人,他当政时提拔的一些小人,也就是苏轼眼中的“新进”,已占据朝廷要津,他们嫉贤妒能,尤其对才华出众的苏轼特别忌惮,害怕苏轼返京担任要职,他们就没好日子过了,所以千方百计要扳倒他。
苏轼《湖州谢表》中几句略带牢骚的话,加上在杭州通判任上写的诗,被他们强行附会成谤讪君上、攻击新法、讥讽朝政。
起初神宗并没有理会他们,但御史台哪肯善罢甘休,他们不辞辛劳地在苏轼的诗作中寻找“证据”,连续上书弹劾,神宗给他们弄糊涂了,感到苏轼“问题严重”,下令查办。
这下御史台的小人们得意了,他们派出爪牙皇甫遵,连夜赶往湖州捉拿苏轼。
皇甫遵到达湖州后,借机耍威风,举轻若重,故意制造威严,故意制造恐怖气氛。但见他持笏立于官厅中央,面色铁青,一言不发,他后面两个台卒则全副武装,目露凶光。
苏轼见皇甫遵不言不语,颇为惶恐:难道要就地赐死我?想到这里,苏轼也无所谓了,对皇甫遵说:我多次惹恼朝廷,赐死我没意见,只求死前能和家人诀别。
皇甫遵洋洋得意道:还没那么严重,只是把你带回去接受调查。
就这样,苏轼被台卒五花大绑押走了,“拉一太守,如驱犬鸡”。
押至京城的苏轼被投进乌台牢狱。
御史台的小人们穷凶极恶,深文周纳、罗织罪名,急欲置苏轼于死地。
面对小人的丧心病狂,牢狱之外的“救苏运动”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苏辙上书神宗皇帝,愿解除自身官官职来换兄长的平安,言辞悲凄,令人动容;
张方平、范镇等元老大臣纷纷上书神宗,乞免苏轼一死;
后宫内,太皇太后曹氏、太后高氏也都为苏轼求情;
关键时刻,退隐金陵的王安石也向神宗皇帝呈了札子,说:“安有盛世而杀才士乎?”
王安石虽然和苏轼政见不同,但并不妨碍他们成为朋友,他们都是真正的君子,彼此惺惺相惜,引为知己。
苏轼曾在赴汝州上任途中,路过金陵拜访王安石,王安石骑着毛驴亲自到江边迎接,二人把臂而行。王安石还要苏轼在金陵买房,比邻而居,最后未能如愿。
王安石送别苏轼,望着他远去的背影喃喃自语:不知更几百年,方有如此人物!
就这样,神宗决定赦免苏轼,历时四个多月的“乌台诗案”结案,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不得签书公事。
值得说一下的是,这次“乌台诗案”中还有一个又好笑又想哭的小插曲:
苏轼被关御史台,遭到严刑拷打、讯问,甚至追问苏轼祖上五代。苏轼心中大惊,按宋律,只有死刑犯才追问五代。苏轼自忖性命难保,打算自杀。
偏偏有一天,他又收到一死亡信号:一个人送来一条鱼。入狱前,他与长子苏迈曾约定:送鱼意味着难逃死罪。
苏轼万念俱灰,泪水涟涟,给弟弟苏辙写了“绝笔”诗:
《狱中寄子由二首·其一》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
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子由弟,永别了,来世咱们还做好兄弟。
当然,这只是个误会。有一天,苏迈有事,就委托朋友给苏轼送饭,忘记叮嘱朋友别送鱼,朋友哪知他们之间的“暗号”,结果闹出这么个大乌龙,徒让苏轼浪费了表情,白流了眼泪。
哈哈,在“死亡”面前,苏轼也不是什么坡仙、苏仙了,也没有大义凛然、视死如归什么的,跟我们普通人一样,也会哭哭啼啼的,留恋家人,留恋生活。
出狱当天,积习不改的苏轼,又写了一首诗:
平生文字为吾累,此去声名不厌低。
塞上纵归他日马,城东不斗少年鸡。
其中“少年鸡”指的是贾昌,他年轻时因斗鸡获得唐天子宠爱,成为宫廷的弄臣和优伶。苏轼把朝中那些弄权小人比喻成“少年鸡”, “城东不斗少年鸡”意思是,老子不跟你们这些小人玩了。
看,这就是苏轼,刚刚吃了一百多天牢饭,还不长记性。写完诗后,他笔一扔,自嘲道:我真是不可救药。
⑪
1080年二月,苏轼一家抵达黄州(今湖北黄冈),苏轼因是犯官,没有官舍,一家人只能蜗居寺庙。
初到黄州,苏轼情绪低落,朋友也不敢与他书信往来,“有书与之亦不答”。他昼伏夜出,常常混迹于庶民之间,喝点小酒,被醉汉推骂,但他还是很高兴,“辄自喜渐不为人知”。
一天夜里,他又独自在江边溜达,一弯残月挂在稀疏的梧桐树梢。远处一只孤鸿突然飞起,发出悲鸣,在树丛间盘旋,不愿落在寒枝上,最后却甘愿停在寂寞凄冷的沙洲之上。
自己不就是那只孤鸿吗,苏轼有感而发,一首《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就此吟出: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苏轼作为犯官,俸禄以实物折支,非常微薄。全家二十多口都要吃饭,“空疱煮寒菜,破灶烧湿苇”,日子过得特别艰难。
对此,理财能手王闰之精打细算,将一个月需要开销的铜钱分成三十份穿成串,然后像挂腊肉一样挂在屋梁上,每天用叉子挑取一串,如有结余,则攒起来,用来招待来客。
王闰之还把自己的金钗银簪送进当铺换钱,家人穿的衣裳也常有补丁。
尽管这样,日子过得还是紧巴巴的,好在黄州知州徐君猷对苏轼不错,把位于城东小山坡上的一处废地拨给了苏轼。苏轼带领全家并在朋友的帮助下,将这块废地开垦出来了,并在东坡边上建造了五间农舍,称为“雪堂”。
有了东坡田产,苏轼的日子渐渐好起来了。苏轼心里美滋滋爽歪歪,乃自号“东坡居士”,从此苏东坡的大名就在中国历史上传颂不衰。
有了东坡有了雪堂,来访的客人也渐渐多起来了,苏轼生性乐观豁达,爱交朋友,他曾说: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
来访的客人中有穷秀才、流浪汉、僧侣,以及蹭酒的、打秋风的、说旧事的,甚至还有逃犯。苏轼好客,非要留人家喝酒吃饭,弄得“管家”王闰之对苏轼是挤眉弄眼直摇头:意思不要留人家了,家里没余粮了,酒也不多了。
说到僧侣,北宋两大高僧佛印和参寥都是苏轼的朋友,苏轼和他们交往中留下了许多妙趣横生的掌故。
苏轼平素向禅,有一次,苏轼写了一首《水镜回天录》的诗: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苏轼颇为得意,自以为参悟禅意,连忙派书童送到江对面给佛印欣赏。
不久,佛印让一个小沙弥渡江给苏轼回了一封信。苏轼暗自欢喜,以为佛印会狠狠地表扬自己一顿,急忙打开信件,只见信件就写了两个字:放屁!
苏轼顿时火冒三丈,立刻雇船渡江找佛印讨要说法。待苏轼大步蹬蹬冲到佛印禅房时,正欲拍门,突然发现门上贴有一张纸条,上书: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江。
苏轼顿时羞愧万分,恍然大悟,赧然而退。
苏轼也经常被黄州人拉去喝酒,可惜酒量不行,两杯就倒。不过他写醉书、画醉画、填醉词却很行。看看他的醉酒后大作——《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这首词很快传到知州徐君猷那里,徐知州一看,“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啊?苏轼坐船跑了!苏轼是犯官,他负有看管责任。
徐知州忙不迭地跑到东坡䓍堂,一看苏轼“鼻息已雷鸣”,这才放下心来。
黄州,是苏轼创作的“井喷”期,也是他思想的升华期。
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朋友陪苏轼买田,走到半路,风雨忽至,同行朋友狼狈地四窜而逃,只有苏轼穿着草鞋,拄着竹杖,披着蓑衣,淡定地在风雨中引吭高歌,不一会儿,天又放晴了。
苏轼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有一次,苏轼溜达到了赤壁矶,他登上矶头,望着滔滔江水,奔涌东去,激流拍打乱石而溅起的朵朵浪花,仿佛是冬日里的千堆雪。他又遥想当年,雄姿英发的周瑜在此大败曹操的壮举,是何等的豪迈。
再看看如今的自己,未老先衰,两鬓霜染,功业未成。自己也曾年少成名,却没能干出周瑜那样的伟业,心中怅然不已。
看开点吧,人生不过就像一场大梦,只有奔腾不息的江水和明月才是永恒的,还是敬它们一杯吧。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同样在赤壁,苏轼和朋友的两次月夜泛舟,又给我们留下了两篇前后《赤壁赋》,是赋体散文的巅峰之作,情韵深致,理意透彻,对自然和人生作了哲理思考,受到人们广泛追捧。
苏轼的书法珍品《寒食帖》,也是苏轼在黄州随性而作,一不小心就成了“天下第三行书”,现藏于我国台湾省台北故宫博物院。
黄州成就了苏轼,没有黄州,就没有苏东坡,而没有了苏东坡的历史星空,那将会是一种怎样的无聊和暗淡。
⑫
元丰八年(1085年),神宗驾崩,继位的哲宗年仅九岁,高太后垂帘听政,保守派的司马光复出为相。
保守派当权,苏轼也迎来了仕途转机,还是远州犯官的他,在不到二年时间内,开挂般地连升十二级,迅速升为翰林学士,知制诰,距离宰相一步之遥。紧接着又兼任皇帝侍读,负责教导哲宗皇帝。
弄得苏轼都不好意思了,心有惴惴焉:别升那么快嘛,升得快,死得快。
苏轼的快速升迁,成为舆论的焦点和关注的中心,这自然又招致朝中那些小人的忌恨,他们躲在阴暗的角落里伺机而动。
而司马光为相后,概不考虑新法的可行之处,闹意气般地尽废新法,远在金陵的王安石听到连保守派都认可的免役法也未能保留时,禁不住愕然失声,喃喃道“此法亦能罢乎?此法亦能罢乎?”不久抑郁而终。
在政见上,看似苏轼属于司马光的保守派阵营,但他从来都是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站在真理、正义、国家和人民利益的一边,从不考虑自己的荣辱得失。
他坚决反对司马光全盘废除新法,主张“校量利害,参用所长”,这自然又得罪了保守派。
司马光:你丫到底是哪边的?我能砸缸,就不能砸你吗?
苏轼:司马牛,司马牛!
司马光去世后,朝廷上爆发了激烈的元祐党争,苏轼在、旧党两边都不受待见,左右逢“夹”,举步维艰,乃自请外放。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分别知杭州、颖州、扬州。
每到一州,都颇有政绩。
比如在杭州,他一到任便遇旱情,庄稼绝收,他三番二次打报告向朝廷申请救灾款项、减免当地供米;
建“安乐坊”收治贫困病人,安乐坊也是我国古代第一所面向普通百姓的官办医院;
治运河、开六井、浚西湖、筑苏堤,给后人留下了风景如画的“苏堤春晓”和“三潭印月”。
⑬
苏轼“二年知三州”,政绩显著,1092年被召回迁端明殿学士、翰林侍读学士、礼部尚书。一直对苏轼青睐有加的高太后,也有意让其担任首辅。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就在苏轼仕途渐渐向好的时候,生活上的重锤又要锤打苏轼了。
1093年八月,苏轼夫人王闰之病逝,她纵然没有王弗那样的才华,但她和苏轼的感情是朴实长情的,她勤俭持家,风光时不骄纵,落魄时也能同苏轼赤脚耕田,和侍妾王朝云也能和睦相处,亲同姐妹。
苏轼在《祭亡妻同安郡君文》中留下遗嘱“惟有同穴,尚蹈此言。”后来,苏轼去世后,苏辙遵守长兄意愿,将他和王闰之合葬。
祸不单行,苏轼还没有从亡妻的悲伤中走出来,九月,苏轼的守护神高太后病逝,哲宗亲政。
哲宗是个叛逆少年,他对祖母多年摄政早有意见,凡祖母喜欢的他就不喜欢,虽说苏轼是他的老师,但他对这个老师并不感冒。
哲宗亲政后,改年号“绍圣”,意思是继承神宗遗志,恢复新法。保守派的吕大防、范纯仁等三十多位重臣被罢官,贬到边远地区。章惇、安焘等变法派大臣得到重用。
特别是章惇为相后,视苏轼为自己最大竞争对手,在利益面前,曾经还是苏轼朋友的章惇,小人本性彻底暴露,他要一劳永逸地解决苏轼问题。
可怜的苏轼被一路追贬,往往一个贬所尚未到达,半路上新的诏书又到了,如此反反复复,从定州、英州一直贬到岭南惠州,贬所是越来越远,身上的官职是一撸再撸,最后到了惠州,堂堂朝廷三品高官竟然被贬成了一名犯官,被监视居住,不得擅自离开贬所。
⑭
一路历经艰难险阻,1094年十月终于抵达惠州,苏轼身边仅有侍妾王朝云、小儿子苏过和两个女佣。
有了黄州的经历经验,苏轼心态很快就调整好了,正如他所说的那样“此心安处是吾乡”,更庆幸自己“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遭受如此困境,竟然说自己像脱钩之鱼,唉,真是不可救药的乐天派。
作为吃货的苏东坡,他发明的美食不计其数,什么东坡肉、东坡鱼、东坡羹、东坡豆腐、东坡肘子-----呵呵,苏轼是个无可争议的美食家。
到了惠州后,吃货苏东坡又开始行动了。他跟弟弟写信说:惠州是个小县城,蔬菜少,肉更少,每天街上就杀一只羊,他也不敢跟那些当官的争,就悄悄跟卖羊的说把羊脊骨留给他。
拿回家后,抹点佐料,用小火慢烤,一会就滋拉滋拉直冒油,香气扑鼻,拿针挑着吃,就跟螃蟹的味道一样鲜美,心里美美哒,就是“则众狗不悦矣”。
这儿呢虽然蔬菜少,但水果管饱,我吃完卢橘吃杨梅,吃完杨梅吃荔枝。特别是这荔枝忒好吃了,我一天能吃上三百颗呢,吃得我痔疮都犯了,你说气人不气人。其实做岭南人也挺好的。
《惠州一绝》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人们为什么那么喜欢苏东坡,可能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个苏东坡,是他的逆天才华?是他的乐观旷达?还是他的缱绻情深?我认为这都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应该是他的民本思想、他的勤政爱民,这是他成为万人迷的核心因素。
司马光说得好:“才德全尽谓之圣人”,而苏轼就是才德全尽的圣人。
在惠州,作为一个不让管事的犯官,他“多管闲事”筹款建桥,先是动员知州出面筹款,然后他又找弟弟苏辙捐款,虽然苏辙也被贬官没什么收入了,但苏辙夫人史氏二话不说,拿出手中仅有的价值千金的物品,派人急送惠州。
苏轼除了修筑杭州苏堤、颖州苏堤,在惠州他又修了惠州苏堤;
他还带当地人种药草,亲自当郎中,免费给百姓看病;推广“秧马”插秧技术,插得又快又好还不累人;替广州人设计“自来水工程”-----
因惠州地处岭南,属“瘴疠”之地,侍妾王朝云中了瘴毒,到惠州半年多就去世了,年仅三十四岁。当初她本可留在宜兴,可她执意要追随苏轼南下惠州。
王朝云是苏轼的红颜知己、贴身秘书,冰雪聪明的她最懂苏轼,知道苏轼“一肚子不合时宜”。
临终前,她口诵《金刚经》六如偈:“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王朝云去世后,苏轼为她撰写了挽联:“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后来苏轼还写了很多诗词悼念她:“此会我虽健,狂风卷朝霞”、“伤心一念偿前债,弹指三生断后缘”,等等。
生活还要继续,苏轼悲伤的情绪渐渐平复下来,他又展露仙容了:
《纵笔》
白头萧散满霜风,小阁藤床寄病容。
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
苏轼是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他的文章一向劲爆流行。他的诗作也很快传到了京城。
章惇看后鼻子差点气歪了,原本想整死苏轼,没想到苏轼活成神仙了,冷笑道:苏子瞻呀,你就这么逍遥吗,日啖荔枝三百颗?你欺负我没吃过荔枝吗?报道先生春睡美?哎哟,老夫我三点半就爬起来了,刷牙洗脸梳头赶早朝,你倒天天睡到自然醒,你成心气我是不是?
继续贬,一纸诏书,走你!苏轼又被赶到了天涯海角——儋州(位于今海南省海南岛)。
苏轼:我太南了,这次怕是要芭比Q了-----
⑮
大家都知道,现在的海南岛是度假天堂、旅游胜地,蓝天,碧海,银沙,椰风,还有那满眼的比基尼、大长腿。从海南旅游归来,你便是“海归”了。
但在千年前的宋朝就不一样了,那时的海南岛是典型的烟瘴蛮荒未开化之地。据说在宋朝,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低一等的处罚,被贬海南的官员生还的可能性很小。
如今花甲之年的苏轼被贬至海南,苏轼觉得这次要死在海南了,他给长子苏迈立下遗嘱:我没生还希望了,死后就把我葬在海南吧。
苏辙也被贬到和海南岛隔海相望的雷州,苏辙把苏轼送到海边,兄弟俩挥泪而别,这也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
尘事茫茫,每一次离别,都有可能是永别。我们能做的,就是珍惜当下,珍惜眼前的TA,珍惜每一次相聚的时光。
苏轼、苏辙兄弟情比金坚,是真正的手足。
苏辙性格内敛沉稳,老成持重,这和苏轼恰恰相反。苏轼到处“惹事”,苏辙就跟在后面收拾烂摊子,人称大宋第一“扶兄魔”。
苏轼曾说:
嗟予寡弟兄,四海一子由。
岂独为吾弟,要是贤友生。
苏辙则说:
手足之爱,平生一人。
抚我则兄,诲我则师。
初到海南的苏轼,身边只有小儿子苏过陪着,他们面临极大的生存危机。
首先没吃的,经常挨饿,当地人吃老鼠、蝙蝠,作为吃货的苏轼都难以下咽。
住的更不行,几间破官舍,不仅漏雨,还漏树叶。“风雨睡不知,黄叶落枕前”。即便这样,章惇还怕苏轼过得舒服,专门派人到海南将苏轼赶出官舍。
已历经黄州、惠州磨难的苏轼,天性乐观旷达的他,也很快适应这里的生活,和当地的黎人打成一片,苏轼学会了黎人语言,而黎人也学会了眉山话。时至今日,海南儋县还有两个村庄讲眉山话。
这里是蛮荒之地,更是文化沙漠,读书识字的人很少。苏轼就自编教材,义务支教。
在苏轼努力下,海南破天荒出现有史以来的第一位进士——姜唐佐。中进士前,姜唐佐向苏轼索诗,苏轼写了两句:沧海何曾断地脉,白袍端合破天荒。然后对姜唐佐说,等你考上进士,我再写余下的两句。
姜唐佐考上进士后,苏轼已去世,苏辙代为兄长完成了昔日约定,续写道:锦衣不日千人看,始信东坡眼力长。
在海南,吃货苏东坡没有停止开发美食的步伐,虽然熏鼠烧蝙蝠不太对苏轼胃口,但他还是发现了另一种美食——生蚝。
他对小儿子打趣说:哎玛,这烧烤生蚝也太好吃了吧,千万不能让朝中士大夫们知道,不然他们都争着贬海南,过来跟我们抢着吃了。
对吃货苏东坡来说,每一个不曾朵颐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从黄州的东坡肉到惠州的羊蝎子,再到儋州的烧生蚝,贬一路吃一路,千里快哉风!难怪他讲“九死南荒吾不恨,此游奇绝冠平生”,能看到这么美的风景、吃到这么多的美味,死也值了。
探花郎:我说坡呀,咱们还能不能安安分分做一个文化人了,还能不能安安分分“反省改造”了。我真为你捏把汗呀,再让领导知道你整天“嘚瑟”,还不得把你贬大海里了-----
苏轼到了一个地方就爱上一个地方,在儋州生活两年多,他就把儋州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我本海南民,寄生西蜀州。”
⑯
苦雨终风也解晴。
1100年,宋徽宗继位,大赦天下,已64岁的苏轼遇赦北还,朝野上下一致认为苏轼必定要入朝为相。途中,收到章惇儿子信件,恳求苏轼为相后能放过他们父子。
这纯属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苏轼回信说:我和丞相认识四十多年了,虽然中间有点误会,但不会影响到我们的交情。
并在信的背面写上了专治瘴毒的药方,推荐给已被宋徽宗贬到雷州的章惇备用。他记得章惇曾在“乌台诗案”中帮自己说过好话,他只记人恩不记人过。
沈括,苏轼同事,《梦溪笔谈》的作者,大名鼎鼎的大科学家,谁能想到他也是一位告密达人,他的袖笼里藏着不止一封密信。他收藏苏轼的诗文可不是为了把玩欣赏,而是寻章摘句,写成报告呈送监察部门,污蔑苏轼“词皆讪怼”,攻击新政。
时隔多年两人相见后,沈括送苏轼一块石墨,苏轼不计前嫌,写了一篇《书沈存中石墨》表达谢意。
苏轼曾说:“吾眼中无一个不是好人。”这就是大君子、大圣人和小人的区别。
北归途中,苏轼受到沿途官民的热烈追捧,万人空巷,夹岸塞道,人们都竞相一睹大学士的风采。面对如此阵仗,苏轼开玩笑地说:莫看杀轼否?哈哈,直接把自己当成美男卫玠了。
路过镇江游览金山寺时,苏轼面对自己的画像,抚今追昔,感慨万千,乃题《自题金山画像》一诗: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总结自己的一生,不说自己曾任职翰林学士、皇帝侍读、礼部尚书,也不说自己知州政绩,却偏偏说自己的功业在黄州、惠州和儋州,既有讽刺意味,也是苏轼的心里话。
只有在人生最失意的时候、最失意的地方,才能悟懂生活的含义——平平淡淡简简单单,“人间有味是清欢”。
因长途跋涉,舟车劳顿,加上天气炎热,苏轼生了大病,到了常州病情加重,苏轼自感时日不多,弥留之际交代后事:我死后,把我葬在嵩山下,子由为我写墓志铭。
我能从海南活着回来,是赚了,没什么遗憾的,只是没能再见子由一面-----
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七月二十八日,苏轼溘然长逝,时年六十五岁,谥号文忠。
苏轼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型天才,正如林语堂所说:“像苏东坡这种人物,是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
他在诗、词、文、书、画上登峰造极,是中国文人的天花板,是中国文化最厚重的底色;
他在建筑、水利、医药、美食、茶道、佛学等领域也颇有建树;
他志存高远,对国家尽忠职守,对百姓爱民如子;
他生性旷达,天真纯朴,胸怀宽广,悲悯万物;
他仕途飘摇跌宕,毕生坎坷多舛,只因“道大不容,才高为累”。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苏东坡走了,羽化登仙,人间再无苏东坡。他给我们留下了灵魂的喜悦、思想的快乐,如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指引着我们前行的方向。
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与生活对垒的岁月,挫折与困难、烦恼和忧愁不可避免,如何破?
苏东坡说:“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终>
文章来源于公众号 探花TV,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参考资料:
《苏东坡传》林语堂 著 张振玉 译
《苏东坡传•一蓑烟雨任平生》刘小川 著
自己的善意被人利用,用成语怎么说,谢谢,,我想到明珠暗投,但是不贴切
好心不得好报 hǎo xīn bù dé hǎo bào成语解释:报:报答。运晌指一番好心被人误解,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
好心没好报 hǎo xīn méi hǎo bào
成语解释嫌咐:一片好心肠却得不到好的报答
不知好歹 bù zhī hǎo dǎ
成语解释:不知道好坏。多指不能领会别人的好意。
不识抬举 bù shí tái jǔ
成语解释芹悄纯:识:知道;抬举:称赞;提拔。不懂得或不珍视别人对自己的好意。也作“不受抬举”。
事与愿违 shì yú yuàn wéi
成语解释:事实与愿望相反。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
被有心之人利用
本周,中国台湾省的一起18岁高中生坠亡案件引发热议。因为案件狗血要素过多,让民众倍感烧脑,连读几遍相关新闻标题,相当震撼。
例如:《公公和儿媳生下孩子,法律上的孙子其实是他亲儿子》、《继承5亿房产的男高中生坠楼,2小时前刚和丈夫登记结婚》等等,情节复杂到让人直呼看不懂!
为了更好的理清案件,让我们先聚焦到坠亡事件本身。
2023年5月4日中午前,一位去年12月才满18岁的赖姓高中生,突然从台中市一处住宅楼的10楼坠亡。警方调查发现,高中生从阳台坠落,栏杆处有他的指纹和鞋子痕迹,初步调查没有外力介入的迹象。
根据尸检,死者体内有酒精反应,药物反应结果尚未出来。另外死者仅手部骨折,无其他明显外伤,地面竟然没有血迹。因此当时路人报警时,还以为他只是昏倒,直到送急救后警察才发现是坠楼案件。
死者高空坠亡却没有血迹的消息公布后,台湾省法医高大城提出质疑,认为办案人员应查一下死者是内脏破裂还是颅内出血,以及是否有吃药。他还补充,应严格查证死者坠亡究竟是「跳落」,还是「被甩落」,以及究竟是「活着跳楼」,还是「死亡后“被”坠楼」,两者性质极其不同。
(高大城医生)
实际上,5月4日新闻出来后,除了死状有些蹊跷,并没有引起现在这么大的关注。直到这两周媒体开始起底死者的身份背景,这才有了巨大的讨论。
第一层背景,是死者本身的私人关系。
就在4号当天早上9点,死者在台中市北屯的户政事务所办理了结婚登记。他的结婚对象,是一位夏姓男子,今年25岁。但登记完仅仅两小时后,死者小赖从「新婚丈夫」的10楼家中坠亡。
现在,我们来看死者的第二层背景,他的财产关系。
据相关报道,死者名下有价值5亿台币(约1.14亿人民币)的房地产,全部从已故的父亲那里继承所得。他坠亡前一天,正好是已故父亲出殡火化的日子。而坠亡当天,小赖本应该和母亲一起去取父亲的骨灰。
(赖姓父子)
父亲1号去世3号刚火化完,继承上亿房地产的儿子4号竟然也坠亡?
我们再来看一下,「新婚丈夫」夏姓男子的背景。
夏姓男子,是一位从事「代书服务」的助理。在台湾省,这个职业和房地产业务相关,主要帮助客户处理房产登记、赠予、继承等业务,和我们的房产中介/律师相似。因此可以推断,夏姓男子对房地产的业务,非常熟悉。
我们再仔细深挖一下,实际上,夏姓男子和他的父亲「老夏」,都是搞「代书服务」的。而老夏还是小赖已故的父亲合作多年的熟人,从2004年底小赖刚出生时,他就帮这对赖姓父子处理房地产赠与过户的业务。可以说,夏姓父子对赖家的房地产情况,了如指掌。
(老赖、小赖、老夏)
简单形容几人的关系:
老赖和老夏——长期雇佣关系
小赖和小夏——新婚夫夫关系
已故赖姓父子和夏姓父子的关系一曝光,大家是不是直呼有阴谋?Let’s介绍另一位案件里的关键人物:坠亡高中生的母亲,陈阿姨。
5月19日,陈阿姨在律师的陪伴下举行记者会,说明了5月4日当天儿子坠亡前发生的情况。她先介绍了当天的时间线:
早上7点,小夏登门,以“我教你如何处理房地产”为理由,将小赖叫出了家。当时,陈阿姨忙着处理老赖的身后事,没有在意儿子被小夏叫出门。当她去取老赖的骨灰时,发现儿子失联,随即报警,没想到却收到儿子从夏家10楼坠亡的消息。
(小夏、小赖)
陈阿姨哭诉,儿子坠亡后,她才反应过来,早在儿子坠亡前,夏家已经要求儿子将继承所得的房屋所有权状书寄放到事务所。儿子死后,夏家不闻不问,拒绝归还权状。而当天小夏和小赖登记结婚,更是「骗婚」,是夏家谋财害命,意图以「夫夫婚姻」为由,合法继承已故配偶的财产。
(小夏、小赖、陈阿姨、老夏)
她直言,儿子不可能会和男性登记结婚,毕竟前段时间儿子刚因为和女同学告白失败,在学校接受了心理咨询,是异性恋。
(小赖的学生证)
陈阿姨的律师也指出,小赖和小夏,仅仅在今年4月时见过两次面,而且5月4号早晨结婚登记时,竟然是在街上随便找的证婚人,以“家人不祝福,希望得到大家祝福”的名义博取同情,成功办理了婚姻登记。律师还指出,目前他这边掌握的一些情况表明,小夏有女友。
案发后,小夏经过问讯后被认为有杀人嫌疑,但交了30万台币(约6.9万人民币)的保释金后被释放,且没有限制出境。
对于此,陈阿姨的律师强烈抗议,称不排除小夏会逃跑的可能。他还指出,现在要重新定夺小夏和小赖婚姻的合法性,以及上亿房地产继承的合法性。
新闻出来后,小夏被查,老夏也逃不过媒体的围追堵截。但他全盘否定了各种质疑,言论包括:否认小夏继承遗产,对小夏小赖结婚不知情,自己是局外人,一切交给司法处理等等。
(老夏的回应)
而随着案件相关资料的大量曝光,更狗血的内容出现了。老赖、陈阿姨、小赖之间的亲属关系、财产关系,完全可以用离谱来形容!
让我们把时间再往前拉,2006年,台中市一位63岁的老妇人,将64岁的丈夫告上法庭,指控丈夫和儿媳妇生子,丈夫还将名下价值高达1.3亿台币(约3000万人民币)的土地,以赠予方式,请代书办理过户手续,给了当时不到2岁的生的儿子。
(老赖夫妇抱着“孙子”,最右是夫妇俩的二儿子)
这起扯皮里的几位当事人分别是谁呢?
丈夫:老赖
老妇人:老赖的原配妻子
儿媳妇:陈阿姨
2004年出生的儿子:小赖
帮忙办理过户的代书:老夏
朋友们,看到这儿是不是脑袋嗡嗡?别着急,咱继续看一下当年的一些报道资料。
原来,赖家是做碾米生意的,原配夫妇生了两男三女,其中二儿子有智力障碍。老赖给二儿子先找了一位印尼籍的妻子,两人生了一个女儿(亲孙女)。然而,当年老赖一直骚扰印尼媳妇,对方不堪其扰,生了女儿后离婚。
印尼儿媳妇跑了以后,老赖又在2002年为二儿子找了内地出生的陈阿姨。陈阿姨结婚定居台湾省后,老赖故技重施,对新儿媳下手,竟然最后在2004年末生下了小赖。
老赖对外声称小赖是二儿子的儿子(法律上的孙子),但实际上,小赖是他的亲儿子!
(陈阿姨和儿子小赖)
彼时,老赖的原配对此并不知情,直到2005年,她意外发现老赖和陈阿姨有染,于是暗自收集小赖的口水去做亲子鉴定,这才搞清楚,原来「孙子小赖其实是老赖的儿子」。
(2006年新闻报道画面)
原配还发现,小赖不到两岁时,心疼儿子的老赖,已经通过「代书老夏」的帮助,先后将上亿的房地产划到孩子的名下。
2006年,原配以妨害家庭的名义,将老赖和陈阿姨告上法庭。2007年6月,法院裁决证实了公媳产子,各判3个月监禁。
(2006年新闻报道画面)
原配觉得处罚太轻,又进行了上诉,一家人闹得鸡飞狗跳。赖家其他的亲属出来表示,都不知道该叫小赖什么,非常不满。而同时期,老赖实际已经把陈阿姨和小赖送回娘家避风头。
(2006年新闻报道画面)
随着时间的推移,老赖和原配以及其他子女亲属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糟糕。期间,老赖的智障二儿子去世,遗产给了与印尼前妻生的女儿。
到了2012年,因为陈阿姨长期不住在台湾省,被取消了户籍,她名下的11笔市价千万的房地产,回到了老赖的原配夫人名下。根据2013年原配亲属的采访,都说是还了原配公道,大快人心,还评论老赖是“变态老公”。
然而,老赖这时已是“真·老赖”,因为心疼陈阿姨和小赖,又将他们接回台湾省,赶走了原配和其他子女,公开和母子俩住到一起。2015年,老赖还将原配告上法庭,不过法官认定老赖负全责,驳回了他的离婚诉讼。
(小赖)
老赖从这时起直到2023年5月1日去世,继续聘请「代书老夏」,陆续将价值5亿台币的房地产转到了小赖名下。而老夏25岁的儿子「代书小夏」,是父亲的助理。
看到这儿,大家想必对「代书夏家父子」在这18年里扮演的角色有一定的认识了。可以说,没有任何人,比他们更清楚赖家的纷争和房地产状况。
现在,让我们再次回看2023年5月4日这天的时间线:
早上7点,深知赖家财产状况的「代书小夏」,在老赖刚死几天还没出殡时,以「我教你如何处理房地产」为由,带着只见过两次面的小赖出门。9点,两人竟做了「夫夫婚姻登记」,两小时后,小赖从夏家10楼坠亡。
根据台湾省的一些执业律师的分析,如果小夏和小赖的婚姻经调查后显示合法,那他名下的房地产,将由母亲陈阿姨和「配偶小夏」继承。
而如果小夏被认定杀害小赖,那婚姻无效,小赖名下的财产将由母亲陈阿姨,以及老赖的长子、长女、次女、幺女共同继承。法律上来说,这些人是他的伯父姑姑,血缘上来说,他们实际是他同父异母的哥哥姐姐。
这些狗血细节报道出来后,大家的疑问更多了。
为什么异性恋的小赖,会同意和小夏登记结婚?
他的坠楼到底意外还是蓄意谋杀?
为何小赖的坠楼现场没有血迹?
但最终的真相无论是哪种,很多网友都对坠亡的小赖表示同情,觉得他挺无辜,承担了父母犯下的错误,还被有心之人利用。一些网友也质疑小夏和小赖婚姻登记时,相关部门审核资料时的严谨程度(随机请的证婚人)。
目前,案子还在审理中,让我们等待水落石出的那天。
被有心之人利用,什么星座心实在太软,总被人伤害?
被有心之人利用,什么星座心实在太软,总被人伤害?现实中,肯定有很多心软的人被有心之人当做游戏道具利用,不管在情感或是物质上都能被洗劫一空。如果你想要过好自己的人生道路,那就需要勇敢说不的前提下,也要一双光亮有智慧的眼睛来看穿现实生活中这些污浊丑陋的嘴脸,理性对待一切。让我们一起看看在十二星座里那些优柔寡断总被别人欺,也总会被人伤害的几个星座吧!
座:座人总是被人欺负或损害的一大原因便是,本来经常被用心利用性伤害,却总是会在心底自我安慰事不过三,过去面前这件事情就行了。可通常这类智者的心,受委屈了也需要粉碎牙往肚子里咽的处事态度,就会让恶人乐此不疲的利用,甚至迫使。可注重以诚待人,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座人当面对不合理或不公平的事族侍事总选了忍让。
总而言之,座顾大局的性子,往往会被道德沦丧得人有机可乘。提议他们氏穗稿该回绝时就拒绝,就算被威协的时候也不必改变自己初心和态度,英勇说明做人的底线。
白羊座:白羊座很常常会因为一时冲动而造成优柔寡断,心地一旦热起来的时候会不顾一切去帮助。但偏偏这类好意与心地善良但也会被人当做好心没好报,一旦发现被伤害被伤了自尊心,白羊座人最多算是在心底里难过一阵,很难起报仇的心。但是,只要没完全伤着他们,不然白羊座人可以没那么好的包容之心。
总而言之,白羊座就算有哪些憋屈,只需不容易伤及无辜和性格,自身都选择小事化了,大事化小。可若是真碰触了道德底线,绝对不会像一个倭瓜被别人随意捏。
双鱼座:就算好意被利用,真心实意被辜负,双鱼座人也难以作出报仇的举动。针对双鱼座人而言,就算被忽略甚至被背叛了,自身也只会有歼孝苦说不出,用分开来避开和躲避损伤,不容易主动进攻报仇。当真正意识到被伤害了,心里还会暗自对自己说这事已经过去了,再追责也没有什么意义。
总而言之,双鱼座人善良柔和的性子,经常会让人感觉省油的灯好惹。但是,若是真哪一天碰触了他们自己的底线,真真正正较真儿出来的双鱼座也并非省油的灯之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