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苗族村寨的芦笙,既是苗家歌舞的灵魂,也是苗族文化的象征
在贵州的大山之中,生活着大量的我国第四大少数民族——苗族同胞,他们在漫长的历史中,从中原慢慢迁徙进我国西南地区的大山之中,他们至今仍较为完整的传承着属于自己民族的服饰、建筑、节庆、习俗,所以我们到贵州旅行时,总能看到成片的苗族村寨,看到大量身着盛装的苗族儿女,看到他们跳着欢快的民族舞蹈。
苗族,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也是一个顽强而伟大的民族,他们有自己的语言,却没有属于自己的文字,他们的文化一般都通过歌谣进行传承,所以他们又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从小会说话就开始学习唱歌,会走路便开始学习跳舞,唱歌跳舞在其它地方讲究开赋,但在苗族却已经根植于他们的生命之中,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如果说舞蹈是苗家人的生命,那么芦笙便是他们的灵魂,因为几乎所有的苗族舞蹈都离不开芦笙的伴奏(好像只有少数古歌似乎不需要伴奏),所有的舞蹈都要踩着芦笙的节奏,倘若没了芦笙的伴奏,舞蹈便没了灵魂,大家可能也跳不整齐,跳不出那种感觉。
芦笙是苗族传统的簧管乐器,是苗族文化的一种象征,苗族芦笙在表演吹奏方面把词、曲、舞三者融为一体,保持了苗族历史文化艺术的原始性、古朴性。看到芦笙的形状,估计大家脑海中会联想到古代的一个典故——滥竽充数,您还别说,苗族的芦笙跟古代的竽确实有一定的“血缘”关系,竽可以称得上是芦笙的先祖,因为芦笙起源于中原,后来才传入少数民族地区。
在贵州黔东南的雷山县,我们看到很多苗族男子都会芦笙,上到八九十岁的老爷子,下到刚会走路的孩童,他们都能熟练的吹奏芦笙。关于芦笙的由来,当地的朋友说他们家乡还流传着一段有趣的故事!相传在古时候,人们制作芦笙是为了把年赶走(类似于汉族的放鞭炮),芦笙做得越响,年就越害怕。赶走了年,村民才能安康,庄稼才能丰收。老人说响的芦笙可以把村子里一切不如意的随风吹走,换取村民来年的健康幸福与庄稼的大丰收!
在雷山县的朗德苗寨,我们看到参与演出的演员(全是寨子里的村民)中有一些年龄很小的孩童(如上图),看上去还是幼儿园的小朋友,但是却吹得像模像样的,不愧是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的民族。
除了年龄小的儿童,大家再看看上图的老爷子,白须飘飘,仙风道骨,看上去已年过八旬,依然能吹动高达五米的芦笙之王,像他这样的年纪,在城里早就退休颐养天年了,但在苗寨中却每天还要参与芦笙的演奏,而且一天要演两场,这要不是真爱,谁还会如此这般?
再看看上图,一排看过去,十来位苗族老爷子,哪一个不是年逾花甲,甚至古稀之年,不仅跟着年轻人一起参与演出,而且还手持那么大的芦笙边跳边吹,这要是在城里,吹了一辈子的芦笙,每一位都是资深的老艺术家了。
有的可能会说,会不会只是做做样子?然而如果你在现场看了他们的表演可就不会这么认为了,人多或许有人滥竽充数,但人少的时候怎么做得到呢?看看上图的老爷爷,脖子上青筋暴起,腮帮鼓鼓的,显然已经全身心投入在自己的表演之中,享受着吹奏芦笙带来的乐趣。
翻开历史的书卷,芦笙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而广泛用于民间则可以追溯到唐朝,当时贵州的少数民族人民开始制作芦笙,并涌现了不少的优秀芦笙吹奏家。南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卢沙瑶人乐,状类萧,纵八管、横一管贯之”。明代钱古训《百夷传》:“村甸间击大鼓,吹芦笙,舞干为宴”。明代倪辂《南诏野史》载云南滇中苗族“每岁孟春跳月,男吹芦笙、女振铃唱和,并肩舞蹈,终日不倦”。到了清代,文人陆次云在其所撰的《峒溪纤志》一书中写到:“(男)执芦笙。笙六管,长二尺。……笙节参差吹且歌,手则翔矣,足则扬矣,睐转肢回,旋神荡矣。初则欲接还离,少则酣飞畅舞,交驰迅逐矣。”
在朗德苗寨,我们看完演出后特地找到一位参与芦笙演奏的阿哥,向他请教关于芦笙的问题,他说他们从小就开始学习,一般半年后就能非常熟练的演奏。然后芦笙一直伴随着他的成长,他说对于他们而言芦笙不仅是一种单纯的乐器,还是男女青年成婚的重要"媒介"。通过芦笙能使豆蔻年华的青年,互相了解,产生爱慕,继而结为伉俪。如果芦笙都吹不好,是很可能找不到对象的,所以,芦笙在苗族人民心目中是神圣的,珍贵的,离不开的。
经过短暂的沟通,渝帆提了请他简单的教我几个音符,让我试试看能不能学会,于是这位阿哥还真的耐心的教了起来,首先他教我双手怎么握,每一个手指该放哪一个位置,吹什么音符,应该松开哪个手指,听起来似乎挺简单的,但做起来却并不容易,就如同我们以前开始学习五笔输入法一样,先要背字根,然后知道每一根手指头要负责的按键,然后再根据不同的字符去敲击相应的按键,练习多了,方才熟能生巧,形成条件反射,看到文字或想到音符便能第一时间做出相应的反应。
乐享云南 | 非遗·苗族芦笙制作技艺
本周带大家走进
“乐享云南·非遗”板块
本期分享主题
——省级非遗项目:苗族芦笙制作技艺
“芦笙不响,五谷不长。”芦笙,是苗族传统文化的图腾象征和显著符号,是苗族人民生活情感的表达方式,刻画着苗族人民的性格和意志。芦笙在昭通大关的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多个“苗族芦笙制作技艺”“芦笙舞”“芦笙调”等在这环环相扣,形成了活态的芦笙文化生态链。2006年,苗族芦笙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其中,大关苗族芦笙制作技艺,主要流传于昭通市大关县天星镇。芦笙一般由笙管、笙斗、和共鸣管部分构成,制作工序繁杂、工艺考究。芦笙制作材料为苦竹、白杉木、桦槁树皮、黄铜,工具为刀、锯、刨、凿、钻、锤、剪刀、炼炉等,芦笙匠人需经过选料、烤料、打制等几十道工序,才能制作出一件造型优美、音质优良的芦笙成品。
制作好的芦笙,曲调悠扬,婉转动听,是当地人逢年过节、办丧庆喜、田间劳作的必备乐器,每当芦笙响起,空气中弥漫的是苗家儿女热烈的芦笙情。
文 何雨珍 整理
图 微大关
海报设计 张楠
编辑 代汪媛
本期责编 张灵洁 华芳
审核 马波 刘丽
苗族乐器除了芦笙,还有这件小宝贝更能体现苗族的智慧
苗族是我们国家少数民族中人数最多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我国的西南地区,贵州是苗族的“大本营”,占了苗族总人口的一半左右。
苗族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不管是音乐还是舞蹈都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形成了其独特的风格,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下苗族那些好玩的乐器。
芦笙
谈到苗族的乐器就不得不说一下芦笙,这可算是苗族乐器的代表了。
芦笙属于自由簧气鸣乐器,而芦笙的笙管通常都是用芦竹制成的,所以称为“芦笙”。
芦笙在苗语里面叫做“嘎斗”、“嘎杰”、“噶东”等,芦笙有笙斗、笙管和共鸣筒所构成,而芦笙的笙斗一般都是采用杉木、松木所制作,斗上插两排笙管,一般为六根。不过芦笙也不是苗族的独有乐器,像侗族、水族、瑶族等也都有这种乐器。
据《黔书·苗俗》记载:
“每岁孟春,合男女于野,谓之跳月,预择平址为月场。及期,男女皆更服饰妆。男编竹为芦笙,吹之而前,女振铃继于后,以为节,并肩舞蹈,迴翔婉转,终日不倦。”
可以看出来芦笙多用于喜庆节日,很多时候还是作为苗家男女谈恋爱的媒介,往往表演的时候都有很多人,并且在吹芦笙的同时,还随着节奏一起跳舞,可以说是一种非常欢快的表演。
而随着时间的发展,现代芦笙不管是在性能上还是演奏技巧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进。现在在吹奏芦笙的时候表演性更强,丰富了舞姿、跳步、踢腿,还加入了一些有一定难度的杂技类动作,不过对于乐曲方面仍然继承了传统的旋律明快、音色雄厚等特点。
现在芦笙已经成为了苗族人民对外展现苗风苗俗的一张名片,所以在很多的节日表演上我们都可以见到芦笙表演的身影,甚至苗族同胞们还将这项独特的乐器带上了国际舞台。
树皮拉管
树皮拉管在苗语里叫做“巴葛丢冬”,属于边棱音气鸣乐器。在苗族人生活的地方,经常会听到一种悠扬的乐器声,聪明的苗族人民很会利用大自然,这种乐器就和它的名字一样,它的材料就是树枝,然后把表面的皮给剥掉,再将树芯去掉做成管,一般长约15厘米,一根小小的树枝便成为了一种乐器。
这种乐器的音色十分清脆,很像我们平时吹的口哨,所以在苗族人家这是年轻小伙子放牧休闲的一种娱乐方式,智慧的苗家人还用“树皮拉管”创作出了独奏曲《苗山欢》。
能歌善舞的苗家人,凭着他们对生活的向往,对音乐艺术的天性热爱,不管是重大节日还是休闲娱乐,他们都离不开音乐艺术的相伴,也正是这一份热爱,才使得苗族人民创造出多姿多彩的拥有着独特魅力的民族文化。
你还知道哪些有意思的少数民族乐器呢?可以通过评论告诉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