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和土相生还是相克(水和土相生还是相克能结婚么)

「五行」金、水、木、火、土到底是什么意思?

无论你有没有学过数术、周易,应该都听说过五行吧?五行分为金、水、木、火、土。金水木火土五行到底是什么东东?有人说金就是金属,木就是树木,水就是液体,火就火苗,土就是石头和泥土。也有人说金木水火土是对万物万物性状的比喻。

这两种说法对吗?首先,第一种说法完全不对。第二种说法也是我曾经的观点,但后来我发现这其实并不严谨。

五行到底是什么,我现在有了新的理解:

首先,五行的确可以用来类比世间万事万物,比如世间白色圆形的、硬的、寒冷而干燥的、下降的事物都可以归类为金五行,热烈的、发光的、广为人知的人事物都可归类为火五行,一切善变的、阴暗的、神秘的、小众的事物都可以归类为水五行……但这些只是五行的属性而非本质。

五行的本质其实是“宇宙之中的五种气的运行”,这五种气来自于太阳、月亮、地球、金水木火土星……等,五气在(天)上是“气”,在(地)下是“形”。

据相关资料得知:古时修道之人能通过肉眼观察到这五种气的颜色、形态和性质。《中医内证观察笔记》中的作者也提出了同样观点。

经过长期的观察实践,古人用类比手法将世间万事万物分成5类,分别对应这五种气。

这样一来,即使普通人看不见这五种气,也可以通过事物来判断,比如当你身边五行属金的物品很多的时候,你就可以知道你的金气很旺。当然,金旺好不好因人而异。

那为什么叫要叫“五行”?为什么不叫五类、五分或者其他名字?这个“行”就是行走、运行的意思,表示这五种气是循环的,动态的。比如金生水,金过完就走到了水,水走完下一个到木,木之后又走到火……依次循环。

我国各朝代的五行,是相克,还是相生?

我国五行学说,不仅用于观察世界、归纳世界、认知世界,广泛用于中医、堪舆、命理、相术和占卜等方面,特别是秦汉之前,对五行学说很认可,并且严格按照五行学说去实施。

五行起源于商周,古人认为,世界的组成元素是金、木、水、火、土,万物都是这五种元素组成,并且由此衍生出五行相生相克的五行学说,并且把五行与万物都联系起来。

根据五行学说: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为青色,土为黄色,水为黑色,火为红色,金为白色。

战国时齐国人邹衍用五行相胜说来解释朝代的变更,创立了五德终始说。按他的说法,黄帝是土德,夏禹是木德,商汤是金德,周文王是火德,而将来代周的一定是水德。因为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

这种学说把王朝的更替和五行,说成是无限循环的。既是神学,也是神秘的历史循环论。而这五行相克,前朝多被新朝所克,历朝历代所谓顺应天命,都与崇尚的五行学说密切相关,

当然,按邹衍的说法,商朝是尚白,但夏朝尚青色存疑,目前找不到夏朝尚青色的依据,其实在秦汉之前,黑色一直是主色。

周朝是火德,所以尚红色,天子和大臣的服装基本是以红、黑为主,秦国认为自己是水德,因此尚黑,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黑色成为全中国的主色,就连朝堂装修也以黑色为主基调。

但到了汉朝,刘邦比较有意思,秦朝时间太短,不承认秦朝水德,就认为自己是水德,这样就克周朝的火德,刚开始尚黑,汉武帝刘彻即位后,感觉还是不行,毕竟秦朝是存在的,就改成土德,尚黄。

到了西汉末年,刘向父子融入八卦方位的学说,“新五德学说”由此诞生,即王朝更迭并不是血腥的一个克一个,而是一个生一个,是相生的,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以前的王朝“德性”全弄错了,刘向父子从伏羲开始,推导出一系列世系及“德性”,

伏羲(木)-炎帝(火)-黄帝(土)-少昊(金)—颛顼(水)-帝喾(木)-尧(火)-舜(土)—夏(金)—商(水)—周(木)——汉(火)。

重新排定位于“西方”的秦为“白统”,属金;而汉为“赤统”,属火,火克金。于是便有了“汉高祖斩白蛇”这样一个赤帝之子把白帝之子杀掉的故事,也就有了崇尚赤色的说法,“改德”太麻烦,服装得全换,这个学说当时没人响应。

而王莽篡汉建立新朝后,为了证明其的合法性,采用刘向父子的“新五德学说”,新朝是火生土,土德,尚黄。

而在汉光武帝刘秀光复汉室之后,相生的“新五德说”已深入人心,也正式承认这个说法,从此确定汉朝为火德,尚红色,因首都在洛阳,火克水,还把洛阳改为雒阳,汉朝也被称为“炎刘”。

到了三国时期,曹丕、孙权皆尚土德,尚黄色,蜀汉延续汉的火德,尚红色。

两晋时期,晋朝取代魏,土生金,自然定为金德,但是晋朝很乱,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有用“相生”,也有用“相克”,也有认为自己是正统的,直接用前朝的德,是个德性混乱的时代。

隋朝重新统一中国,由北周木生火,火德,尚红。

唐朝替代隋朝,火生土,属土德,尚黄。

宋朝是篡后周立宋,为木生火,火德,因此宋朝皇帝的龙袍一般用红色。当北宋灭亡之后,为了表明自己继承的是最正统的,宋高宗特地将南宋开朝的年号定 为“建炎”。

宋朝时,女真金国兴起,自认属金,灭宋朝时,为火生土,因此金朝人从金德改成了土德。

元朝代金,为土生金,金德,尚白。

明朝弃用相生之理,改为相克,火克金,崇尚火德,且明朝皇帝姓朱,朱就是红,因此明朝尚红。

清朝延续相克原理,水克火,定水德,相传,明有“三重火”之说,一重为炎汉之火,一重为朱姓火赤火,一重为“明”之拆为日月,皆火,于是国号为“大清”,以三点水专克明朝的三重火。

所以到底是相克还是相生,完全是人的解释,战国邹衍认为是相克,西汉刘向认为是相生,双方各有各的道理,每个朝代采取什么“德”,那就看学者的争论和皇帝的喜好,无论相生还是相克,对普通老百姓影响不大,但五行学说走进了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五行相生相克在中医、养生、建筑、相术等各方面广泛运用。

自隋唐以来,皇帝的服饰都是以黄色为主的,特别是到清朝。今天我们的国旗,依然使用了红、黄两种颜色,也可说这多少受到自汉代以来崇尚“赤”、“黄”二色的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

金 木 水 火 土之间相生相克的关系

根据(周易》的变化和简易的原则,古人将天下万物看做是五类元素组成的。分别是金水、火、土,并认为它们被此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

相生

“相生”说的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的生生之链,即木,火,土,金,水五气依次生出对方。这是古人观察自然,然后总结规律的结果,例如:

木生火:古人为了得到火,将木与木相互摩擦产生火,木生火就这样发生了

火生土:物质如果燃烧。留下的是灰。灰便是土。火生土乃是自然之理

土生金:矿物、金属之类多理藏于土中,所以说土生出金属,即土生金

金生水:金属融化变为液态,所以说金生水

水生木:一切植物(即木气)。均由水生,如果没有水,草木将枯死。故木乃由水所生

相克

相生是依次生出对方,与之相反的相克,则说的是木、火、土、金、水依次克制对方。即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如此循环往复

木克土:就是扎根于土地里,使土地固结和破碎,这就是所谓木克土。

土克水:土能够阻塞固结水,即所谓土克水

水克火:水能灭火,即所谓水克火

火克金:火能销融金属,即所谓火克金

金克木:金属能削制木材,即所谓金克木

可见,所谓相生,就是按照木、火、土、金、水的顺序,五元素依次生成对方,相克则是按照木,土、水。火、金的顺序,五元素依次克制对方。

五行相生相克:中国传统特色的辩证法思想

在战国的后期,经过几百年的各种思想争鸣,大家开始倾向于把各种思想融合起来。五行这个大布袋就什么都往里装了。在《管子》、《黄帝内经》、《吕氏春秋》和汉代的《淮南子》这些书里,都把宇宙间的一切东西和五行联系起来。

比如五行和季节、方位、颜色、动物、音乐等等都有关系。木和春季、东方、酸味、青色、八这个数、鳞类动物、苍龙、角音以及肝、目有关;火和夏季、南方、苦味、红色、七这个数、羽类动物、赤乌(朱雀)、徵音以及心、舌有关;金和秋季、西方、辣味、白色、九这个数、毛类动物、白虎、商音以及肺、鼻有关;水就比较特别了,它和冬季、北方、咸味、黑色、甲类动物、玄武(乌龟)、羽音、六这个数以及肾、耳都有关系;而土就特别高贵了,它承载万物,就像地一样,只有它才有资格和天对应。

董仲舒把五行重新排列了一下,顺序是木、火、土、金、水,还提出了五行相生的关系。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又生木。他把相生和相克结合在一起,就是“比相生而间相胜”。比就是相邻的两个五行之间的关系,间就是间隔一个的关系。相克的关系是木克土,火克金,土克水,金克木,水克火。

关于五行相生的关系,木生火最好理解了。火生土,古人认为火燃烧后剩下的灰就是土。土生金,所有金属都是从矿石中炼出来的,而矿石是从土里挖出来的,所以土能生金。金生水是最难理解的。古人用金属的盘子放在晚上天晴的时候,放在野外,对着月亮,不久就会从盘子中获得一些水。这就是金生水的道理。水生木就比较容易理解了,因为草木需要水来滋养。没有水,木就无法生长。这样,五行就形成了一个循环相生相克的体系。这种循环相生相克的关系,是中国传统特色的辩证法思想哦!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csxsg.com/forum/20231116/1697187164332574.html
上一篇:上午9点到10点是什么时辰(上午9点到10点是什么时辰属什么)
下一篇:煜字取名的寓意(煜字取名的寓意男孩)

网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