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与同好争高下,不与傻瓜论短长
作为一个急脾气的人,曾经的我热衷于跟别人摆事实举例子,只为了证明别人的某些错误观点。
可是渐渐地,我突然发现,你永远都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和一个拎不清的人较劲导致的唯一结果,就是费时费力费口舌,毫无益处。
我们最应该做的,其实是志同道合之人一较高低。君子之间相交,既不是雄心、也不是较劲,而是钱钟书先生所谓的荒江野屋、三五知己,相互切磋的趣味。
人生苦短,千万不要和烂人烂事一个劲儿地纠缠,得不偿失。
一、不在一个频道?不理也罢
之前在朋友圈看到小刘和邻居之间发生的一段故事。
小刚花了几千块买了一双质量超级好的品牌小羊皮鞋,皮料、做工都无可挑剔,完全对得起价钱。
第一天穿着上班的早上,小刘和邻居一起乘电梯下楼。邻居看到小刘的新鞋还挺好看,就顺口问了句多少钱。
小刘如实告诉了对方,谁料邻居的第一反应就是,“不可能,你被宰了!我刚从某宝买了双小皮鞋,看着和你这个差不多,才花了80块钱呢!”
小刘本来想要告诉邻居,自己买的这双鞋是品牌的,而且是真皮的。但是还是压下了到了嘴边的话,只是笑笑没接话。
同样的,在《欢乐颂》中,安迪发现邱莹莹就是个拎不清的人,好笑又好气,只能叹一句:“常与同好争高下,不共傻瓜论短长”。
要说小刘和安迪的亲身经历告诉了我什么,大概就是不要去过多理会不在一个频道的人,道不同不相为谋。
因为一人一个观念、一人一个视角、一人一个价值观,我们真的无力改变,费再多口舌也没有用。
清华大学教授刘瑜说过,“那些与你毫无关系的人,就是毫无关系的,有些人只是一个喷嚏而已”。
既是喷嚏,何必费力挂心?
二、不要总较劲,更不要和傻子较劲
如果我们被马蜂蜇了一个包,难道要用个杆子把马蜂窝给捅下来吗?
如果我们一头撞在南墙上,难道要拿个铁锹把墙拆得干干净净吗?
如果我们通宵赶出来的方案被否决掉了,难道要指着领导的鼻子破口大骂八十回合吗?
不见得。
不该较劲的时候切莫较劲,该较劲的时候也尽量不要较劲,而是要修炼自己冷静分析、客观审视、沉着应对的能力,力求做出准确、公正的选择。
颜回在布店看到两个人吵架,上去一问,原来是因为价钱起了争执。
卖布的人说每尺布三元,八尺应该是二十四元;买布的却说应该是三八二十三元。颜回上前指出买布的人算错了。
买布人不服气,就把孔子叫过来主持公道,说如果孔子认为是“三八二十四”,他自己就输掉人头;颜回说若是“三八二十三”,就输掉头上的帽子。
孔子问明情况后,当即就说买布人的“三八二十三”是对的。颜回只好摘下帽子给人家。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的不只是孔子仁者爱人,还有就是不要和傻子较劲。
只要自己诚信正值、无愧本心,对于讲不通的道理,道不明的世故,与其对牛弹琴,不如保持沉默。
永远记得,费尽心思去证明一个毫无必要被证明的东西,拼尽全力去骂醒一个根本骂不醒的傻瓜,都是浪费生命。
三、真正明智的人,都是这么做
现实职场或是生活中,真正明智通透的人,都不会试图给顽固的人灌输理念和观点。即使是出于善意的指点,也是点到为止,绝不废话。
因为大家心里都清楚,那些真的愿意听的不管你说得再简单,也会由耳入心,自行领悟。而那些又臭又硬的“厕所里的石头”,就算你大道理说得天花乱坠,对他的吸引力也不过如此。
那么这些“常与同好争高下”的人,既然与“傻瓜们”凑不到一块儿去,他们就应当找准自己的定位,努力去寻找对于事物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思考能力和自己相差不大的“同好们”,在精神栖息的群居地,让智慧学问自由地陈述、交流、碰撞和汇聚。
曹丕曾经组了一个文人大聚会,邀请了许多文人雅士。众人“既妙思六经,逍遥百氏,弹碁闲设,终以六博,高谈娱心,哀筝顺耳”。也就是文人们挥洒诗文,高谈阔论,且弹且唱,好不快活!
除此之外,王羲之笔下的兰亭聚会、建安时期的邺下聚会、太康时期的金谷园聚会等等文人之雅聚,大家都是由于爱好、趣尚、价值观念相近等原因而集结,一同争高下,一同论古今,一同把酒言欢,一同喜洋洋。
如此的文人聚会和西方的文化沙龙,大概就是“常与同好争高下”的绝佳场所了。
作者:雅君,京博国学外聘作者。
来源:京博国学 微信号jingboguoxue
《庄子》:井蛙不可以语海,夏虫不可以语冰
不要用同等的标准,约束不同的人生。
一、能够包容这个世界的千姿百态,尊重不同个性的存在,才会释怀这人生的多数纠葛与痛苦。
这个世界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完全对等的两种人生,每个人的经历、环境、性格各不相同,当你不了解对方的同时,就不要以同等的标准去要求对方,更不要以同等的标准,企图让自己和对方站在同一水平线,用这样的态度修正自己,不会难为别人,同时也不会让自己活得太痛苦。
在《菜根谭》之中有一句话叫:
人之际遇,有齐有不齐,而能使己独齐乎?己之情理,有顺有不顺,而能使人皆顺乎?以此相观对治,亦是一方便法门。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每个人的遭遇各不相同,机遇好的得以一展抱负,机遇差的则一事无成,在这种情况下自己如何能要求特别的待遇呢?每个人的情绪又各有不同,有稳定的时候,也有浮躁的时候,如何要求别人事事都配合自己呢?就这个道理来对照修正,也是一方面修行的法门。
当一个人处在不如意的境遇之中时,就不要过度要求自己和别人享受同样的待遇。
这个世界并没有所谓真正的公平,所谓的公平只是在某些特定的条件下,能够站在相同的位置罢了。
比如说,不管一个人穷困或者富贵,都需要经历人生的生老病死这些痛苦,从穷富的差距来看,人与人没有公平可言,有的人出身不好,需要用一生才能到达罗马,而有的人一出生就在罗马,但是从生老病死这个角度去看,人生又是平等的,我们都需要面对主观无法抉择的事情。
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公平,我们也不能要求人与人之间有相同的待遇,否则不仅达不到自己的目的,还给自己的人生徒增苦恼,就像那些总抱怨自己不如身边的人一样,这种抱怨不仅改变不了问题,反而增添无谓的纠葛。
当自己遇到不公平的境遇时,也要坦然接受现状,尊重世间的不同。
正是因为这大千世界的千姿百态,所以才呈现了一个相对精彩的世界,众生皆有相同处,而众生又各有不同,面对这世间万象时,尊重这个世界的万千各异,不要企求以同等的待遇来要求自己的人生。
而同时,当我们身处优越的处境时,也不要以肤浅的眼光,用相同的标准去要求他人以及这个世界。
二、有这样一句话:“当你想要批评别人的时候,首先就要想到,并不是所有人都拥有你那么好的条件。”
人存在最明显的问题,就是很难客观理性的看待问题,当我们在认识事物的同时,很容易带着主观的情绪和意识去看问题。
在这种错误的认知状态下,还会将自己抬到道德制高点,带着迷之优越感的自信去批判别人,但是从来没有考虑过,如果换做自己,当自己经历了这些事情之后,自己会不会和别人一样,做出同样的决定。
但遗憾的是,我们没有这样的认知,更没有通达这种认知的觉悟。
正所谓说:“井蛙不可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不可以和井底之蛙说大海的事情,因为它被井底这一狭小的空间所局限;不能和只活在夏天的虫谈论冬天的冰,因为夏天的虫被时间所局限;不能和孤陋寡闻的人谈论大道,因为他被所受的教育所局限。
蝉和斑鸠嘲笑向南海飞的大鹏,说:“我飞起来能跑到树梢,有的时候飞不到树梢就落下来了,我为什么要到九万里遥远的南方呢?”
蝉和斑鸠这两种在树梢打转的小鸟,永远不会理解大鹏鸟为何要飞到九万里外的南方?因为在不同的角色之中,也会受当下角色的环境和因素影响主观情感,从而决定自己看问题的态度。
如庄子所说:“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才智小的不理解才智大的,寿命短的不理解寿命长的。
这种愚昧认知就是世间诸多纠葛和痛苦的根源,世间大多数人都是这一愚昧的制造者,也是这一人性卑劣的受害者,每个人都是如此的要求自己,又是如此的要求别人,在不愿意放过自己的同时,也拿着自身的优越感伤害着对方。
所以当角色不同时,又怎么能用同一标准去约束呢?我们能做的就是包容、理解,用更高的认知对待世俗。
作者|国学书舍
品读国学智慧,感受古人文化,体悟不一样的世界,看见不一样的人生。
孔子:只与智者争 不与傻瓜论短长
古语云:“只与智者争高下,不跟傻瓜论短长”。意思是说,跟智者争论可以增长才智;跟傻瓜争论却是惹一身的不快。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也经常遇到这类事情:跟有的人谈得来,话语对口,而跟有的人却不行,明明你这么说,他却偏偏那么理解,到后来跟你吵起来了。
其原因可以概括为:智者争理,傻瓜争输赢。
1
只与智者争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圣人孔子认为,君子没有什么可争的,一定要算争的话就是比射吧!比射时,上堂射箭、射完下堂以及射后饮酒,都要作揖行礼。
这种争就是智者的争法,只有在名利面前保持德行,才能抗拒诱惑,从而不被冲昏头脑。
有智慧的人,不会在意一时的得与失,也不会过于注重输赢,即使输了,他们只是淡然一笑,绝对不会上纲上线,因为他们明白厚积薄发的道理。
爱争论的人,往往成不了大气候,他们喜欢对每一件事情都锱铢必较,唯恐自己落了下风、得了亏。
然而,他们由于经常被眼前的事蒙住双眼,即使双目如炬也看不长远,所以只是活在自己狭小的天地里,一生都在“蜗角之争”。
《论语》第九章,对“争”做了很好的说明:
子贡和颜回,二人都是孔子的学生,年纪相近,颜回比子贡年长一岁。
孔子当面跟子贡说,:“你跟颜回比,谁比较厉害?”子贡回答老师:“我啊,我哪里敢跟颜回比较!远望他都不敢!”他接着说:“颜回,闻一以知十。”
意思是说,颜回听一件事情、或一个道理,可以知得周遍圆满。“我呢?听一个事情、一个道理,可以举一反三”。他们的对话,孔子听后都感到自愧不如。
从这一章的对话里,道出人与人之间究竟要比什么?
这种比较是一种良性竞争,让比较差的可以见贤思齐,带动学习的风气,所以这种比较是最上乘的,它可以让一个人进步。
让人进步的争论,正是智者之间的争论,这种争论已经超脱了口角之争,上升到了智慧的层面。
相传战国时期的商鞅,在朝堂之上舌战群臣,用智者的辩论,说服了反对他变法的王公贵族,最后,在商鞅变法的推动下,秦朝国富兵强,统一了六国。
智者之间的争论,是智慧的碰撞,是灵感的闪耀,更是埋下慧根的契机。整部《论语》都是对话式的,孔子与弟子们正是通过不断的争论,才诞生了很多传世哲理。
2
不与傻瓜辩
《子贡问时》里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
早晨,子贡在大院门口打扫落叶。有一位绿衣老者来到,问子贡:“您是孔子吗?” 子贡答道:“有什么事需要向我们老师请教?”
绿衣老者说:“我想请教关于时间的问题?” 子贡觉得绿衣老者的问题很简单,便笑着回答道:“这个问题我知道,可以回答你,一年只有四季”。
绿衣老者却气冲冲说:“不对,一年只有三季!” 子贡毫不示弱说:“三季!!!”
然后就争论不止,一直争论到中午也没消停。孔子听到声音,从院内出来,子贡上前讲明原委,让孔子评定。
孔子先是不答,观察一阵后说:“一年的确只有三季。“来人听此,大笑而去。待来人走后,子贡忙问老师:“这与您所教有别啊,且一年的确有四季啊!
“这一年到底应是几季?”孔子答:“四季”
子贡不解。孔子继而说道:“这时和刚才不同,方才那人一身绿衣。他分明是田间的蚱蜢。蚱蜢者,春天生,秋天亡,一生只经历过春、夏、秋三季,哪里见过冬天?
所以在他的思维里,根本就没有‘冬季’这个概念。你跟这样的人那就是争上三天三夜也不会有结果的。
你若不顺着他说,他能这么爽快就走吗?你虽然上了个小当,但却学到了莫大一个乖。”说完,子贡立刻明白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待像绿衣老者那样的人,我们就不要与他争辩了。
一来受环境影响,你们格局不同;二来,对于固执己见的人,即使你说的是对的,他也听不进去。
子贡问孔子:“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孔子回答道:“那就是‘恕’吧!”
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一些在我们眼里不讲理的人,这种人其实是格局不同,对待这样的人,我们不必与他争论不休,不妨宽恕他。
古语有言:“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生活来日方长,不妨学会忍让,言语之争,争的是一时痛快,并没有实际的意义,反而助长自己的脾性。所以,遇到格局不如自己的人,不妨退后一步。
愿你今后的生活的圈子里有许多的智者,愿你懂得退让,不与傻瓜争,便赢得了人生。
仅有150米,世界最短两国边界,堵死两个邻国
本文素材来自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
有一些国家拥有非常短的边界线,就如同图们江源于长白山天池东麓一样,虽然其长约500多公里,但大部分是中国与朝鲜之间的界河。最后的15公里则成为了朝鲜与俄罗斯的界河。值得注意的是,吉林省最靠近大海的城市是延边的珲春,地理位置如同《三国演义》中的鸡鸣闻三国、犬吠惊三疆。
然而,世界上最短的边界线位于非洲南部,四个国家的边界相互交错,即使地图放大数倍,这四国之间的边界依然如同针尖对麦芒一般尖锐。这些国家分别是北边的赞比亚、东边的津巴布韦、南边的博茨瓦纳以及西边的纳米比亚。这四国交汇于赞比西河,其边界的长度仅为150米,北边与南边两个国家直接接壤,而东边与西边的国家则被这条狭窄的地带分隔开来。
这一奇特的局面源于纳米比亚东北角的一个长而狭窄的走廊,宛如一只胳膊伸向博茨瓦纳。纳米比亚国土总面积约为82.43万平方公里,如果放置在中国,将与青海省的面积相当。然而,尽管国土面积庞大,纳米比亚的人口仅为约253万,其中88%是黑人,奥万博族是主要民族。
这个国家的人口稀少,主要原因在于其以沙漠地形为主导,西部是纳米布沙漠,东部则是卡拉哈迪沙漠。首都温得和克位于被沙漠包围的高原上。纳米比亚拥有长达1600公里的海岸线,但这片海岸线与狭长的纳米布沙漠相连。在大航海时代,殖民者绕过这片沙漠,葡萄牙占据了北边的安哥拉,而英国占据了南边的南非。然而,英国并未完全放弃这片沙漠地带,他们在沃尔维斯湾修建了一个海港,作为南北航线的重要补给站。如今的沃尔维斯湾已经发展成为纳米比亚唯一的深水港口。
在殖民时期,德国崛起,并占据了除沃尔维斯湾以外的纳米布沙漠地区,将其称为西南非洲。1890年,德国与英国签订了《黑尔戈兰-桑给巴尔条约》,旨在进行土地交换。条约的核心是英国将黑尔戈兰岛交给德国,而德国则放弃了在非洲的桑给巴尔殖民地。
黑尔戈兰虽然只有1.7平方公里的面积,但距离德国大陆仅46公里,因此对德国来说具有战略价值。德国获得该岛后,迅速建设了港口、船坞、海岸炮台和地下防御工事,将其打造成一个重要的海军基地。在一战和二战期间,这里发生了激烈的海战。
此外,德国还在东非拥有一块殖民地,即现今的坦桑尼亚,其中包括一个名为桑给巴尔的群岛。英国渴望拥有桑给巴尔群岛,因为他们总是喜欢海岸和岛屿。桑给巴尔群岛包括桑给巴尔岛、奔巴岛等20多个小岛,距离坦桑尼亚陆地仅36公里。尽管这些殖民地的土地面积远不如本土广阔,但岛屿仍然具有相当的价值。
因此,德国要求英国再次进行补偿,尽管领土规模较小,但仍有相当价值。坦桑尼亚与西南非洲之间的赞比亚成为了这项交易的关键。赞比亚也是英国的殖民地,德国要求英国将赞比西地区让出,以便从纳米比亚抵达赞比西河流域。这一调整极大地改善了东西非洲殖民地之间的交通条件。通过地图可以看出,纳米比亚在卡普里维地区增加了领土,犹如一只胳膊伸向了赞比西河这一重要的交通动脉。
总而言之,纳米比亚地图上最引人注目的地方是其东部的胳膊伸向博茨瓦纳。这个小而
特别的地理特征使纳米比亚与博茨瓦纳的边界如此复杂,即使南北两国之间的小船和津巴布韦的小船相距仅150米,互相喊话都能听见,却无法在地理上实现会合,就像是中国的牛郎和织女,被一道看不见的天河阻隔。
纳米比亚地势多山多河,地形复杂,这也是造成其独特国土形状的原因之一。然而,这一地势曲折的特点也赋予了纳米比亚独特的自然景观和资源。纳米比亚境内拥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其中包括一些非常珍稀的物种,如南部非洲的黑犀牛和南部非洲的狮子。这些资源为该国的旅游业提供了巨大的潜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探访。
此外,纳米比亚还拥有世界上最古老的沙漠之一——纳米布沙漠。这片沙漠以其壮丽的沙丘景观和令人叹为观止的星空而闻名于世。每年,成千上万的游客涌向这里,体验沙漠探险和星空观赏。沿着纳米比亚的海岸线,还有其他令人叹为观止的地貌特征,如斯凯尔克普大冰川,是一处美不胜收的自然奇观。
另一方面,纳米比亚的地理位置也对其经济和交通产生了重要影响。虽然拥有海岸线,但其内陆地区主要由干旱的沙漠和山脉组成,使内陆地区的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相对困难。这也部分解释了纳米比亚为什么要依赖海港,尤其是沃尔维斯湾,作为对外贸易的主要出口通道。
综上所述,纳米比亚的独特国土形状源自历史上的殖民时期土地交换,而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美丽的自然景观使其成为一个备受游客欢迎的旅游胜地。尽管其地理位置和地形复杂,但纳米比亚正努力利用这些资源,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以期在世界舞台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这个国家的独特性不仅体现在其地理形态上,也反映在其多元的文化、丰富的历史遗产以及对自然环境的珍视上。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本文仅在今日头条首发,请勿搬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