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史明理」学党史要念好“八字要诀”
风雨百年,青史可鉴。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总书记向全党发出号召要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时间是最忠实的记录者。学好党史不仅能让我们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增强我们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更重要的是可以拓展我们的历史眼光和历史思维,在党史中汲取攻坚克难的智慧和启迪。为学好党史,党员干部务必念好“八字要诀”。
学党史重在“专精”,下足“读书不觉已春深”的硬核功夫。百年党史细节浩如烟海,历史脉络盘根错节,要想准确把握我们党的百年发展史,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读权威、学经典。“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学习党史切勿抱有“消遣”“猎奇”思想,切不可为了满足消磨时间、满足好奇心而进行学习。只有下足寻根溯源的真功夫,沉下心、静下心,铢积寸累、日就月将的学习,才能将权威著作和经典篇章学深悟透,品尝出真理的“甜味”。才能让我们紧紧贴合历史发展的主线和主流,对世情、国情、党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判断,不为错误观点所左右,不为干扰所迷惑,做到坚守政治方向不偏航。
学党史贵在“体悟”,抱有“替人垂泪到天明”的共情体验。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不仅是对中国百年奋斗史的一次全面回顾,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的一次心灵朝圣。为此我们要细心品读、用心感悟,在重温红色经典中寻求理想之光、在学习革命先烈中汲取信仰之力、在对比时代变迁中感受奋斗之艰。学习党史不仅要在情感上交融,更需要在精神上赓续。我们必须在学习党史、借鉴党史中汲取成长营养,传承革命精神,坚定理想信念,恪守为民初心,担起时代重任。
学党史难在“学新”,永葆“惟进取也故日新”的进取精神。党的历史是一部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理论探索史,党的理论、党的历程在持续不断更新和发展。这就需要我们聚焦新发展阶段的新使命、新任务,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的认识。坚持学党史,学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经常学、反复学、比较学,把握历史规律,持续更新观念,总结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强化党的理论武装,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
学党史成在“敏行”,抱定“纸上得来终觉浅”的实干态度。“治天下者以史为鉴”,学习党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鉴前世兴衰,考当今得失”。当前我们所处的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需要我们从党的光辉历史中汲取阔步新征程的磅礴力量,以史为鉴,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学出忠诚、学出廉洁、学出干劲、学出责任、学出使命,在齐心协力挖穷根上做文章,在接续推进乡村振兴上早谋划,在补齐民生短板上下功夫,真正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效。(作者:曲元凯)
对经济提的“八字”期许,如何实现?
5月23日,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经济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联组会上,就经济发展提出了“乘风破浪、行稳致远”的八字期许。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经济发展前景向好。但因疫情冲击,加上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所带来的困难和挑战,我国目前经济运行面临较大压力。如何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实现总书记的八字期许?人民论坛梳理发现,总体来看需以四个方面为支点发力。
支点一
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推进经济与社会转型过程中产生的矛盾,以及新冠肺炎疫情、中美经贸、经济下行、就业等因素的叠加影响,导致总需求下降。因此,要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指出,我国具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强大的生产能力、完善的配套能力,拥有1亿多市场主体和1.7亿多受过高等教育或拥有各类专业技能的人才,还有包括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在内的14亿人口所形成的超大规模内需市场,正处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阶段,投资需求潜力巨大。
“我们要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指出,我们要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培育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支点二
充分发挥民营企业的作用
民营企业在守住“保”的底线、筑牢“稳”的基础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给全国人民生命健康安全和经济社会健康运行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在这种经济形势下,大力提振民营经济的重要性就更加凸显。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突出了“六稳”“六保”。守住 “六保”底线,就能稳住经济基本盘;以保促稳、稳中求进,就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六稳”“六保”之首,关系到整个经济社会稳定的大局。在我国,民营企业贡献了80%以上的城镇就业,而在民营经济中,中小微企业占了大多数。民营企业作为吸引就业的主力军,在守住“保”的底线、筑牢“稳”的基础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民营企业在稳外贸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民营企业在对外贸易领域有着种种优势和可能的机遇。只有充分发挥民营企业的作用才能真正实现稳外贸的重任。但是其所面临的的挑战也是不容忽视。
危机中育新机、变局中开新局。总书记的话语掷地有声:不同时期破解不同的难题,要不断去探索,不断去奋斗,不断去克服困难,走上新的发展道路。
因此,民营企业要主动作为、积极自救,要以勇气、智慧和实力渡过困难期。疫情防控期,因为延期复工,可能会出现交货迟延、不能及时履行付款义务,也有可能因境外人士对疫情不了解而产生恐惧之情进而拒收货物,民营企业容易卷人各种合同纠纷。这时,需要我们冷静应对:首先是加强沟通。其次是寻求法律援助。如果境外贸易伙伴执意解除合同,企业应勇敢寻求专业的法律帮助,合法合规地维护自身权益。最后是积极开拓国内市场。为避免更大损失,企业也要尽早搜集国内市场相关信息,寻找潜在客户和市场,尽量减少损失。等疫情结束后,再加大外贸易业务拓展。
此外,从长远看,政府必须把不断提升营商环境,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作为持之以恒的奋斗目标。政府应当想法设法让企业家的声音、意见、诉求被政府“听得到、看得到、办得到”,应进一步畅通政府与民营企业家密切、高效沟通联系的通道。
支点三
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培育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在联组会上,总书记针对国际形势作出这样的判断。
“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提法不是第一次出现。5月14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指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新发展格局意味着一方面要畅通国内供需循环,提升国内产业链供应链水平;同时也要畅通国际供需循环,发挥自身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重要作用。对此,需要不断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充分发挥对外开放的强大动力。
第一,努力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一要改变出口主要依靠低成本和拼数量的方式,改变粗放型和数量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使出口主体形式和贸易形式多样化。努力创造具有自己知识产权、自己品牌的商品和服务出口,控制资源性、高耗性、高污染产品的生产和出口,扩大新技术产品和附加值高的产品出口。二要调整进口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优先进口国内发展必需的、重要的、紧缺的高新产品、高新设备、高新技术和战略性资源,实现战略物资进口的来源多元化、方式多样化和渠道稳定化。三要发展绿色产品贸易,要严格控制高耗能和高污染产品的贸易,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贸易结构。
第二,努力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一要将引进外资同提升国内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相结合,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相结合。二要合理利用外资,发展开放型经济,改变结构不合理、产品质量差、附加值低的状况,通过引进一批高附加值、高技术的产品,加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做好引进技术的转化、吸收和创新。三要加强对外资产业和区域投向的引导,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扩大外资直接投资规模,引导外商参与国家鼓励的基本建设项目,包括农业综合开发和能源、交通、重要原材料的建设项目,拥有先进技术、能改进产品性能、节能降耗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项目,能综合利用能源防止环境污染的技术项目等。
第三,努力实施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一要更好地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利用国外自然资源、科技资源和人才资源,实施战略性的海外投资,创立中国自己的世界级名牌产品。二要把技术设备、产品带出去,提高其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发挥比较优势,在互利互惠的共赢中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三要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在对外投资中做到以企业为主、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和增强国际竞争力为目的。投资的重点要放在能源、原材料、高技术等领域。
支点四
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提高城镇化质量
新时代,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提高城镇化质量,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基本途径和主要战略。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核心是如何在较短时间内推动农村传统经济社会结构向现代化转型。这就要求将大中小城市、城镇和农村之间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高度关联,在不断强化城镇化结构互利效应的同时,形成以中心城市为“龙头”、以中等城市为主体、以小城市和中心城镇为基础的城镇体系,不断提高城镇化的聚集效应。
城镇化发展不只是城镇规模的简单扩张,还应该包含城镇化质量的提高。“摊大饼”式地、粗放式地扩张城镇规模,与城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相违背。
城镇化质量的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城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增强,技术升级换代速度加快;二是城市先进技术产业促进农村产业改造和融合的速度加快,农村产业技术水平提高,农村产业和城市产业技术创新的合作关联性不断强化;三是伴随城乡产业融合,城乡的教育、社会保障、户籍等制度性壁垒逐渐消除,最终实现城乡制度资源共享;四是城乡生活方式逐渐融合,随着城乡经济文化的融合,农民“去农村化”更趋强化,传统农民向现代化农民转变,农民真正成为产业工人的一部分;五是城市和农村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人民论坛新媒体综合整理
资料 | 《人民论坛》杂志、人民网等
新媒体编辑 | 刘一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