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双节同庆的“十九年”约定靠谱吗?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的重要传统节日中秋节,对应的公历日期每年都在变动,今年恰逢10月1日国庆节,中国将喜迎国庆中秋双节同庆。这种情况实属不常见,那么到底有多么不常见呢?
从1949年建国到2049年百年国庆,中秋节喜逢国庆日仅出现4次:1982年、2001年、2020年和2031年。前三个年份均相隔19年,最后两个相隔11年。
那么,为什么每年的中秋节日期不固定呢?而过若干年又会出现在同一天呢?是浪漫邂逅还是有约在先?
公历和农历
这得从公历和农历的关系说起。新中国以国际通行的公历为主要行政历法并以公元纪年,农历则作为中国传统历法的结晶并行使用。我们日常使用的民用日历均有公历和农历对照。
公历是阳历的典型代表,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为基础而制定的历法。平均年长365.2425天,接近于回归年长365.2422天。二十四节气就是根据太阳的视位置计算出来的,代表回归年。
而农历是阴阳历,编算依据太阳和月亮的预报位置以及一定的日期编排规则。我国至迟从殷商开始便将阴阳历作为传统历法,并不断完善。
农历的编排规则
根据国家标准委2017年发布的《农历的编算与颁行》(GB/T 33661-2017)国家标准(由国内唯一的历书编算机构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牵头起草),我国现行农历编排规则如下:
①以北京时间为标准时间;
②朔日为农历月的第一个农历日;
③包含节气冬至在内的农历月为农历十一月;
④如果从某个农历十一月开始到下一个农历十一月(不含)之间有13个农历月,则取其中最先出现的一个不包含中气的农历月为农历闰月;
⑤农历十一月之后第2个(不计闰月)农历月为农历年的起始月。
规则中②③确定农历月的划分和月序安排。太阳和月亮的视黄经相合时刻的月相叫做朔,朔所在的一天为朔日,两个相邻朔日之间即为一个农历月,朔日固定为农历月首日,即初一。
农历闰月的设置
朔望月是月相盈亏的周期,其平均长度是29.53天,12个朔望月约354天,比回归年少了约11天,而13个朔望月长度约384天,又比回归年多了约19天。为寻求朔望月和回归年的调和,中国古代历法非常智慧地用节气中的十二个中气来设置闰月,即把十二个中气(冬至、大寒、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分配到各朔望月,那么经过一年或两年的平年(12个月)之后,十一月与下一年的十一月之间会多出一个没有中气的月,这个月就被设置为闰月。设置闰月后,农历年的平均长度与回归年长保持基本相符,农历各月与节气代表的季节也保持基本相符。
归纳起来就是:农历以朔望月定历月,以冬至定月序,以中气定闰月,以回归年定年长,并通过设置闰月来解决朔望月和回归年的不通约问题。
从白露到寒露
中秋节最早和最晚的公历日期可以差一个月。本世纪最早的中秋出现在公历9月7日(2052年),靠近白露节气,太阳视黄经165°;最晚出现在公历10月6日(2025年),靠近寒露节气,太阳视黄经195°。1949年建国至今,最晚的中秋节是1987年10月7日,而上世纪最晚的中秋节曾出现在10月8日(1919年、1938年)。中秋节徘徊于从白露到寒露之间的整个仲秋季。
关于二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云:“八月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而民谚就更通俗了:“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
从白露到寒露,诗人的心境也会随着气与候迁移。
白露总是自带诗意: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 秦风 蒹葭》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而寒露则多是悲凉思归之句:
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
千家风扫叶,万里雁随阳。
——元稹《咏廿四气诗 寒露九月节》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
——白居易《池上》
19年之约是否靠谱?
言归正传,回到本文开头的问题:邂逅还是赴约?
如果相邻两年的同一农历日期之间没有闰月,后者对应的公历日期会较前者提前约11天;如果有闰月,则推后约19天。农历中有19年7闰的说法,19年中有7个闰月,共235个朔望月6939.69天,与19个回归年长6939.60天非常接近,因此农历与公历对照大致有19年的重复周期,即所谓的19年之约。
1949年-2062年中秋节公历日期速览表
不过,因为农历是根据定气、定朔计算,而不是基于回归年和朔望月的平均周期编算,所以日期对照不一定完全重合,可能会有一天的偏差,这从上面的速览表中也可一窥端倪。同样,你可以查查自己19整数倍的周岁生日,公历和农历是不是在同一天或紧挨着?
那么2031年的双节同庆又是怎么回事呢?难道除了19年约定以外还有个11年约定?我们可以简单计算一下:11个回归年长度是4017.66天,而2020年中秋节至2031年中秋节之间经历了4个闰月,那么这11年间共136个朔望月,总长4016.16天,与11个回归年长只相差1.5天,所以公历农历日期对照与11年前比较接近。2031年中秋节应该属于9月30日的序列,只是因为定气、定朔计算比平均周期偏差了一天,反而赶巧了。
作为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中秋节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于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从那时起,只要中秋节出现在国庆长假期间或前后一天或两天,就可以迎来一个连续8天的大长假。这种概率相对就比较常见了,每隔3-5年就会出现一次,之前已经有过三次:2009年、2012年和2017年,后面还会有2023年、2025年和2028年等。
值此“国庆喜提中秋,神州双节同庆”之际,衷心祝愿: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
参考资料:
1. 国家标准GB/T 33661-2017《农历的编算与颁行》
来源: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向万年历致敬宝玑5327
一个靠祖传家宝就能活下来的品牌,宝玑Breguet的历史故事不比隔壁的江诗丹顿Vacheron Constantin少,上一期说完VC总感觉意犹未尽,这次来讲讲宝玑的传奇故事。
诞生于1783年的“玛丽·安托瓦内特NO.160”怀表
其实之前就有过一篇介绍《无冠之冕——宝玑7097》,可以说宝玑先生是钟表界的集大成圣人,在18世纪开创了多项发明,是一位钟表历史绕不过去的大咖。钟表界制表大神乔治·丹尼尔GEORGE DANIELS(同轴擒纵技术的发明者)在六十年代曾经为宝玑撰写的宝玑艺术《THE ART OF BREGUET》正是对宝玑大师一生的研究做了详细纪录,里面上百幅怀表&钟表图进行详细的解说为众多后起制表师提供了许多灵感。虽然毒师看不懂,但大受震撼,真心感叹一位大师的作品就能养活许许多多的独立制表人。
Swatch集团创始人海耶克花费四年时间根据原有图纸打造,终于在2008年复刻出1827年诞生的“玛丽·安托瓦内特NO.160”怀表。多项复杂功能集大成,具备了万年历、天文时差、三问报时、60小时动力存储显示,成为宝玑传奇式标志典范(据说当时宝玑大师耗费44年时间才完成这枚大复杂怀表)。
Breguet No. 92
虽然宝玑大师不是第一个发明万年历功能的,但他的作品中有不乏优秀的万年历怀表,得益于当时欧洲皇室贵族对钟表的喜爱,在庞大的财力支持下诞生了如此多复杂新颖的作品诞生。
而宝玑先生逝世后品牌交由子孙和后来英国布朗家族经营,仍以复杂怀表为经营方向,直到1929年,宝玑才推出第一枚万年历腕表型号名为Ref.2516。而这枚酒桶型万年历直至1991年安帝古伦和2011年佳士得拍卖会上大放光彩,才让世人知道这枚万年历传奇。
1970巴黎珠宝商Chaumet买下宝玑,工作室迁回瑞士汝山谷,并雇请年轻时的Daniel Roth重新研发产品。此时的宝玑重新焕发新春,正所谓知音难寻,Daniel Roth将传统怀表技艺与现代腕表设计相结合,在八十年代中期打造了Ref.3050,奠定了宝玑万年历腕表设计风格,36MM,超薄偏心自动陀设计,搭载自家设计的万年历组件,由丹尼尔·罗斯(Daniel Roth)和菲利普·杜福尔(Philippe Dufour)共同开发,终成为万年历经典神作。
而在1987年推出的Ref.3310则是Daniel Roth离职前一年推出的新款万年历,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动力显示装置,布局也随之做了较大改动。在万年历中添加动显功能是十分必要的设计,同时回看宝玑大师作品中动显也是极具代表性的设计之一。其3310的设计也一直延续至今,可以看到毒师手里这枚Ref.5327正是采用此设计,而机芯部分甚至从3050初代至今,依然采用这Frederic Piguet 71 作为基础机芯。
对于万年历,大家总是觉得高高在上,攀高不起,但其实现在一枚宝玑万年历的二手价格甚至比一枚熊猫迪低的多,如此高性价比的腕表当然值得推荐给大家。
随处可见宝玑大师的设计身影,高级腕表的灵魂在于传承,我也相信两三百年都不变的东西才是真的好。
随处可见的怀表元素,将复古路线进行到底。巴黎钉饰玑镂盘面、罗马数字,宝玑针、螺丝直耳,钱币纹中壳,一切的一切都是坚守传统。
在这里感谢流金岁月的罗师傅负责此次机芯的拆解保养,万年历在经过两百多年的历史迭代更新后,技术可以说非常成熟,特别是精密车床的加持下,对于万年历零部件对精密度要求不再是难关,其拆卸这里面主要分三部分,上方是盘面显示组件,指针、盘面、月相等功能指示。中间是万年历组件,下方则是自动机芯常规组件。
玑镂盘面是宝玑一大特点,其用料也足够诚意,采用的是18K白金做基底,然后在盘面进行机雕加工,宝玑针通过烤蓝加工后也展示出妖蓝式效果。
由两位大师联合设计的万年历,通过多个杠杆和特殊齿轮来控制整个万年历运行,通过严格计算,每个齿轮都必须精准对接才能保证不会出现差错,除了保证运行精准外还需要提供快速调节功能,在两侧各有四个按钮方便调节日历、月相、星期、月份的调节。
要实现闰年万年历功能就要靠这枚特殊齿轮控制运转开关,是否跳过还是开启全靠齿轮的设计。而机芯的背面可以看到宝玑做了非常漂亮的雕花修饰,将一枚普普通通的FP71机芯完全蜕变,这枚机芯特点在于薄,可以看到宝玑甚至将发条盒的保护盖都去掉,为的就是保证整个腕表厚度保证在9.05MM。
早期3507更加奢华,采用18K金夹板,全手工雕花,真心漂亮极了。而在保养时罗师傅也指出该机芯的通病之处:由于机芯比较薄,在自动上链效率较低,发条过于薄导致力量不足,机芯走时上不是很稳定,这也算是小机芯的痛处。而宝玑在5327上也进行了小小的改进,在99年加入Swatch集团后,2005年就将硅材质擒纵技术也下放在该机芯里,可以说宝玑也是最早一批使用硅材质的技术品牌。"Sympathique" Watch No.2
如果觉得还不够上档次,可以看看宝玑大师发明的Sympathique交感座钟,其最大的特点是将座钟和怀表相融合,在座钟上面一个怀表座,方便贵族们进行对时调校。这枚No.2是90年代重新制作而来,可以直接放个手表进去,如果家里还缺个表盒不妨考虑下这个。
今天宝玑的故事就说到这里,宝玑还有许许多多的故事,教科书级的怀表作品,精心打造的超薄万年历,谁说只有百达翡丽才能留给下一代保管,那宝玑应该喊出留给下个世纪来保管。
宝玑经典系列
型号:5327BA
表径:39MM
机芯:Cal.502.3DRP1
公价:548900
本文由公众号《毒表》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