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什么时候立秋(今年什么时候立秋2023)

“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热死牛”,2023年哪天立秋,是早是晚?

#头条创作挑战赛#

最近这段时间,全国大部分地区都经历了一场大雨,有些地区虽然降雨已经过去了,但是高温依旧不减,很多人都盼着这个夏天赶紧结束,等立秋了,天气就会慢慢凉快下来了,那么今年是什么时候立秋呢,农谚“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热死牛”,又是什么意思?

今年什么时候立秋

今年是2023年,立秋是在阳历(公历)8月8日,农历是在六月廿二日。在古代,最初确定立秋节气,是根据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来确定的,随着时间推移,人们观测到的星宿位置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而北斗七星的位置也是循环旋转,斗柄顺时针每旋转一圈为一周期,也叫一“岁”,当“斗”指西南方位的时候,就是立秋节气了。

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是在古人“二十四节气”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依据的是太阳在回归黄道上的位置,即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15°为1等份,每1等份为一个节气,开始于立春,结束于大寒,当太阳达黄经135°,即为立秋节气,时间在每年公历的8月7日或8月8日。

立秋就会马上凉快吗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很多人认为,立秋就意味着夏天结束、秋季来临,该进入秋高气爽的凉爽天气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

老话说:“秋后一庚为末伏”。因为立秋期间并未“出伏”,暑气在短时间内并不会一下子退去,等到“出伏”以后(今年在8月20日),很快又会就进入到下一个节气“处暑”(今年8月23日),这时才算基本上告别夏天。不过大家也不必心急,立秋以后虽然不能马上凉快下来,但昼夜温差开始变大,早上、傍晚吹的风,已经可以感受到一些凉意了,没有之前那么闷热了。

“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热死牛”是什么意思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当年是“早立秋”,那么就预示着“秋老虎”持续的时间短,这一年的秋天会比较凉爽;而如果是“晚立秋”,那么就预示着“秋老虎”持续的时间长,这一年的秋天气温会非常炎热;至于“冷飕飕”和“热死牛”,只是夸张的表达方法,目的就是为了通俗、形象地表达这个秋天的冷热程度。那么,什么是“早立秋”和“晚立秋”呢?

虽然立秋节气对应的阳历时间,都是每年的8月7日或者8月8日,但对应的农历时间却差别较大,因为闰月的存在,立秋可能在农历六月,也可能在农历七月,民间习俗是,如果在农历六月立秋那么就是“早立秋”,如果在农历七月立秋那么就是“晚立秋”,今年立秋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二,那么今年算是“早立秋”。

按照农谚的说法,那么今年秋天应该是个凉爽的秋天了,你觉得有道理吗?

立秋也有“早”“晚”之分?

(漫画)立秋有早晚 新华社发 王鹏 作

新华社天津8月7日电(记者周润健)“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北京时间8月8日2时23分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从此时节,阳气渐收,万物内敛,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成熟结果。

天津民俗专家、专栏作家由国庆介绍,虽然这个节气名带“秋”字,但立秋只是天文学意义上的秋天来临,并非气象学上的入秋。气候上划分季节主要依据“候平均温度”的变化来定,即当地连续五天的平均温度在22摄氏度以下,才算进入气候意义上的秋季。

立秋后,热气消散和气温降低都尚需时日,我国很多地方仍处在炎热的夏季之中,有民谚说“立秋反比大暑热,中午前后似烤火”。

7月11日入伏后,已经忍受了一段时日“上蒸下煮”闷热天气的人们,无比渴望着凉爽秋风早一点吹来。对此,我国一些地区民俗把立秋又分为“早立秋”和“晚立秋”。

具体来说大致有两种不同分法:第一种分法,以农历七月为参照,如果立秋时还没有进入农历七月,那么就称为“早立秋”,反之,若立秋时已进入农历七月,就是“晚立秋”,如此,今年立秋对应的农历日期为六月二十二,属“早立秋”;第二种分法,以时间点来划分,0点至12点为“早立秋”,12点至24点为“晚立秋”,如此,今年立秋属“早立秋”。

源于此,民间也产生了不少谚语、俗话,如“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早立秋把扇丢,晚立秋热不休”等等。

由国庆表示,这些民间俗话来自祖祖辈辈口耳相传,虽然有一定道理,却并没有严谨的科学依据,而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人类活动等,因此,立秋是早是晚,和天气热不热之间没有明显对应关系。

立秋无论早晚,炎热的气温已到尾声,时节向着“秋意渐起”行进。落叶知秋,岁月迎丰,秋季是收获的季节,也是让人产生无限憧憬的季节。让我们在“咬秋”“摸秋”“贴秋膘”等民风民俗活动中一起迎接立秋的到来,齐齐道一声“天凉好个秋”。

(漫画)立秋谚语俗话 新华社发 商海春 作

来源: 新华网

2023年哪天立秋?立秋后多久开始凉快?看完心里有数了

关于立秋,每年都会吸引很多网友的关注。可以说它是自带“热点”的一个话题,相比于立夏、立冬等节气,立秋和立春一样是最为关注的。

当然了这也是有原因的,因为立春是春季的开始,而在春天是播种的季节。

立秋就是秋季的开始,并且这个时候很多作物成熟了,所以也是收获的季节,对于农民来说春天播种,秋天收获,所以肯定对其关注了。而且在古代的时候立秋就是很重要的一个节气,就连官方也很重视这个节气。

据记载,宋朝的时候到了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

那今年是哪天立秋呢?立秋后还要多久才开始凉快?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023年哪天立秋?

其实了解《二十四节气歌》的朋友们都知道,每个节气之间的顺序,并且也了解它们交节气的时间。因为在《二十四节气歌》还有后半句:“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意思是说每个月份都有两个节气,并且这两个节气的日期也是固定不变的,就算是有差距也最多相差1-2天。而且在上半年的话,节气都是在每个月的6和21日,在下半年就会推迟2天,分别是在每个月的8日和23日。

因此以此来计算的话,立秋是八月的节气,所以是在8月8日。而小编翻阅了一下手机日历,发现2023年的立秋就是在8月8日,农历是在六月二十二日。

其实古人最初确定立秋节气,是根据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来确定的,因为早期的二十四节气是依据斗转星移制定,北斗七星循环旋转,当斗柄顺时针旋转一圈为一周期,也叫一“岁”(摄提)。当斗指西南方位的时候就交立秋节气了。

而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是依据太阳在回归黄道上的位置制定,即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15°为1等份,每1等份为一个节气,它是起始于立春,结束于大寒。而当太阳达黄经135°,时间是在每年公历8月7或8日。

立秋后多久开始凉快了?

在我国民间确实有着立秋到,秋季到的说法。但是有些人就好奇,为什么立秋了还这么热呢?

实际上立秋节气的到来,只是代表着天文上秋季的到来,并不是气象意义上秋天到来,这两种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即便是立秋到了以后,依然很热,甚至还会比之前更热。

这是因为立秋节气的时候,正好还是处于三伏天期间,而老话又说了“冷在三九,热在三伏”,在一年中以“三伏天”这段时间是最热的,尤其是在中伏期间。

另外,在我国的南方很多地方在立秋节气内还是夏暑之时,同时由于台风雨季节渐去,气温更酷热。

何况在立秋节气后面还有一伏——末伏。也就是说立秋到了,但是却并没有出伏,就连到了后面的处暑节气的时候,也还未必出伏了。这个时候即便是立秋了,但也是“初秋”,期间的天气还是很热的,真正的凉爽天气往往都要等到白露节气之后。

其实老祖宗也把他们的生活经验总结成为了谚语,就能解答立秋之后多久开始凉快,那就是“立秋后十八天地火”,就是说在立秋节气以后还至少要热上18天,后面的气温就开始逐渐降低,天气也慢慢转凉了。

即便是在白天的中午时候气温高达30℃以上,可是早晚的温度却很凉爽了。所以即便是 立秋到了,后面也大概还会热18天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人对秋季也有误解,认为夏秋之交就是热与冷的分水岭,但实际上在秋季的气温也有两个阶段,“初秋”的时候往往气温还是很高,而“仲秋”到了以后才会变得“凉爽”、“干燥”了,这个期间才是暑热和冷寒的交替季节。

今日,立秋

今天02时20分15秒,太阳运行到黄经135°,立秋节气来了。

这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伏天虽然在持续,但阳气渐收、阴气渐长,凉爽已在路上。这也是一年里的收获季,“立秋十八天,寸草皆结顶”,禾谷将熟,丰收在望。

农民在田间地头一片繁忙。新华社发

立秋一候凉风至

■ 一直热热的风,在秋天有了凉意

立秋二候白露生

■ 早晚温差变大,雾气和露水出现

立秋三候寒蝉鸣

■ 体型小的秋蝉,接棒夏蝉开始叫

汉阳墨水湖南岸。记者李永刚 摄

物候指向凉意,今秋到底凉不凉?

立秋一来,往往“秋老虎”也来了——这是人们对立秋之后又有短时高温天气的一种趣称,一般要热至35°C以上。

高温比作老虎,古人比喻得很形象,还幽默地把“秋老虎”分了“公母”,总结出“公秋爽,母秋凶”的民间谚语。善于观察自然的古人发现,生育期的母老虎发起狠来,连公老虎都要退避三分。

“公秋爽”,代表立秋之后会很快凉爽;“母秋凶”,则代表立秋之后高温持续发威更久。

古人还总结,如果立秋发生在中午12时前,那便是“公秋”,反之就是“母秋”。今年立秋时间为02时22分41秒,属“公秋”无疑。

古人还总结有“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热死牛”的谚语,也指向“秋老虎”的威力差异。

常青公园里,市民前来休闲游玩。记者李永刚 摄

因为农历常有闰月发生,这会影响立秋节气到来的早晚。古人认为,立秋若在农历六月,则是“早立秋”,若在农历七月,则是“晚立秋”。今年立秋的日子,是农历六月二十日,属“早立秋”。

总而言之,无论“公秋、母秋”,还是“早立秋、晚立秋”,古人经验都指向了今年的“秋老虎”大概不会太猛。这些天一直“靠空调续命”的武汉人,可以期待秋风送爽。

中国文学里,处处是秋歌。

被誉为“古今七律第一”的《登高》,这样悲秋: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刘禹锡的《秋词》,则这样喜秋: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梧桐雨公园大片圆锥绣球花开正盛。记者李永刚 摄

秋景不同,情感有异。萧索与悲哀,多发生在深秋、晚秋,但立秋,是秋天初来乍到时,它的底色更多是喜。

著有《风雅二十四节气》的湖北作家李专认为,在二十四节气的“四立”之中,立秋最特别:“立春之后,寒冷往往仍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可能长达月余,之后,气温回暖和万物萌发才会到来;立夏之时,万物快速生长可能早已开始,标志性不太明显;立冬则很寡淡,无关物种生长,难言希望;立秋则不同,它的到来,往往代表着沉甸甸的收获在即,最能给人希望,且凉风送爽总是很及时,早晚感受尤其明显。这样强烈的标志性意义,让立秋在古代被视为大节气。”

这个时候,最适合武汉人读的秋歌,是楚国著名诗人屈原的《九歌·湘夫人》。诗中名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被誉为文学史中的“千古言秋之祖”,是目前已知的、最早关于“秋”的诗句。

屈原的诗歌里,总爱以香花香草书写浪漫,表达热烈奔放的情感和美好期盼。秋天的景,在《九歌·湘夫人》里是这样的:

这描述的景象是:踩着湿地边的薠草张望,看见水鸟聚集在水草上,岸边的白芷、兰花都开了,我盼望、等候的佳人啊,怎么还没有到来呢?

汉阳墨水湖南岸,荷花飘香。记者李永刚 摄

在武汉这座“国际湿地城市”,去湿地边感受秋的到来,景象总是很宜人,凉风从水面来,岸边落叶入水,一叶知秋,水生花草繁茂,水鸟时而停歇落水面、时而排云上碧空……在湖泊公园、江滩公园约会恋人,也是武汉人的一种日常。

立秋过后,天气呈现出早晚凉爽、中午仍热的特点,气候由湿转燥。湖北省中医院(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脾胃病科黄鹤主任医师提醒,此时要注意防凉、防燥。

少贪凉饮冷

饮食上,不能像酷暑天气那样贪凉饮冷,冰激凌、冰水,包括西瓜之类偏寒凉的水果,都应该少吃。早晚应适当添加衣物,避免受凉,防秋季感冒。

多补水润燥

防止秋燥,可适量饮水,还可进食有滋阴润燥作用的水果和蔬菜,比如梨、橙子、甘蔗、白萝卜、莲藕、冬瓜等水果蔬菜,蜂蜜、百合银耳汤、荷叶菊花茶、麦冬石斛茶等饮品。另外,也要注意适时为皮肤补充水分。

“贴秋膘”宜清补

立秋后有一大习俗是“贴秋膘”,其本意是为了弥补身体因“苦夏”造成的营养缺乏。此时阳气开始收敛,进补效果更好。

但要注意,此时脾胃功能经历了酷暑和寒凉的双重考验,往往不够强健,进补需注意顾护脾胃,以清补为宜,同时要避免内湿积聚。可适当吃绿豆粥、荷叶粥、红小豆粥、红枣莲子粥、山药粥、薏米粥、扁豆粥等健脾利湿的食物。应避免进食过于辛温燥热的食物和佐料,比如辣椒、牛肉等。

(文稿统筹|黄亚婷 文案|记者黄亚婷 郭可滢 江梦晴 通讯员 胡梦 廖唯 统筹︱陈昌 设计/排版︱张莉 绘图/动画︱赵健 摄影︱李永刚 部分图片来源︱新华社)

【编辑:张靖】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59222222。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kin0207@126

2022年阴历七月初十立秋,老人说:今年是“脱衣秋”,有啥说法?

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也是下半年节气的开始,民间对其流传着多种说法。比如立秋有“穿衣秋”和“脱衣秋”之分,从字面意思解释,“穿衣”就是立秋后温度迅速降低,短袖已经不适合了,需要换上长袖和外套。

而“脱衣”就是立秋后温度还会持续一段时间的高温,有“秋老虎”的存在,已经穿上长袖和外套的情况下,也要脱下来,换成短袖,继续经历一段时间的高温天气。

2022年立秋的时间是8月7日,阴历七月初十,具体时间是2022年20点28分57秒,那么今年立秋属于“穿衣秋”还是“脱衣秋”?下面笔者通过具体谚语详细说说,大家看完后就有答案了。

“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热死牛”

按照这句谚语的说法,如果当年属于早立秋,那么立秋之后的天气会变得凉飕飕,也就是迎来降温天气,相反,如果当年立秋属于晚立秋,那么立秋之后的天气还会持续炎热一段时间。

判断早立秋和晚立秋的方法,需要从当年立秋的时间进行。按照民间的说法,如果当年立秋当天阴历在六月份,那么属于早立秋,如果在阴历七月份,那么属于晚立秋。而2022年立秋时间是阴历的七月初十,所以,按照这种判断方法,今年立秋属于晚立秋。

还有一种判断方法,按照立秋的具体时间,如果具体时间在12点之前,那么当年属于早立秋,相反,如果具体时间在12点之后,那么当年属于晚立秋。而2022年立秋的具体时间是20点28分57秒,属于12点之后,所以,按照这种判断方法,今年立秋也是属于晚立秋。

按照“晚立秋,热死牛”的说法,立秋之后还会持续一段时间的高温,“秋老虎”或许会出现,因此,不需要穿衣,需要脱衣,属于“脱衣秋”。

“公秋爽,母秋凶”

按照这句谚语的说法,如果当年立秋是“公秋”,那么立秋之后天气会比较凉爽,相反,如果当年立秋是“母秋”,那么立秋之后的天气还会持续炎热一段时间。“爽”寓意是凉爽,“凶”寓意是炎热。

判断“公秋”还是“母秋”的方法,也需要从当年立秋的时间来分析。如果当年立秋当天的阴历时间是单数,就属于是“公秋”,相反,如果阴历时间是双数,就属于是“母秋”。2022年立秋当天阴历时间是七月初十,属于双数,因此,今年属于是“母秋”。

还有一种判断方法,从立秋具体时间来判断,如果立秋当天的时间在12点之前,就属于是“公秋”,相反,如果立秋当天的时间在12点之后,就属于是“母秋”。2022年立秋时间是20点28分57秒,在12点之后,所以,今年属于“母秋”。

按照“公秋爽,母秋凶”的说法,今年立秋之后,还会持续一段时间的高温天气,因此,不要过早地添加衣物,属于是“脱衣秋”。

综上来说,不论采取哪种判断方法,都预示着今年立秋之后,天气温度不会立即变得凉爽,还会炎热一段时间。

看到这,有朋友会问,立秋之后不是进入秋天了吗?为何还会出现持续高温的情况,其实,从三伏天的角度来说,末伏的时间是在立秋之后的第一个庚日,也就是说,立秋还处于三伏天期间,三伏天是一年中温度最高的时间段,三伏天还未过去,出现高温天气也属正常。

至于大家经常听过的“秋老虎”,其实指的是出伏以后短期回热后35℃以上的天气,在气象学上,也是一种常见的天气。和三伏天相比,虽然中午温度高,但是,早晚不是很热了。

“脱衣秋”有什么影响?

如果从人们的日常生活,或者说感官上来说,遇到40天的三伏天,不少朋友想着秋天降温尽快到来,尤其是一些屋外工作的人们,高温天气下干活比较辛苦。如果是“脱衣秋”,则还要经历一段时间的高温天气。

从农业种植角度来说,立秋之后持续一段时间的高温天气,如果田间没有出现干旱的情况下,还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比如对于玉米来说,立秋之后进入抽穗、灌浆期,有利于玉米的生长,提高千粒重,最终提高产量。

总结来说,按照民间的说法,2022年立秋属于“脱衣秋”,立秋之后还会持续一段时间的炎热天气。不过,民间所流传的一些说法,也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并不代表所有地区,不论是否立秋,处于三伏天期间,大家要还是做好防暑工作。

关于“穿衣秋”和“脱衣秋”,你怎么看呢?

2022年哪天立秋?早立秋还是晚立秋?有啥说法?看看农谚就知道

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还没到来,不少朋友已经在期盼着立秋了,都说“热在三伏”,三伏天还没到,多地已经出现了最高40度的天气。一方面担心三伏天到来之后,温度还会不会继续升高,另外一方面,希望立秋尽快到来,感受到凉爽的天气。

但是,根据往年观察,并不是立秋过后就一定会凉爽,还有“秋老虎”的存在,而且,立秋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也就是说,立秋之后的一段时间,还处于三伏天之内。根据年份不同,立秋之后有可能短期内天气变得凉爽,也有可能会持续炎热一段时间。

关于立秋之后的温度,民间也流传着一些说法,比如“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热死牛”这句谚语,总字面意思来说,如果当年属于“早立秋”,那么相对凉爽的天气来的早一些,相反,如果当年是“晚立秋”,那么炎热的天气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冷飕飕”指的是相对比较凉爽,并不是直接穿长袖的温度,而“热死牛”的说法,其实是用了夸张的手法,说明立秋之后温度还比较高。那么,“早立秋”和“晚立秋”怎么区分?今年是“早立秋”还是“晚立秋”呢?有啥说法?大家看完本篇内容就有答案了。

“早立秋”和“晚立秋”如何区分?1、根据立秋当天的阴历时间

立秋阳历的时间一般在8月7日到8月9日这3天,虽然年份不同,但总会在这3天徘徊。而阴历时间跨度较大,有些年份阴历时间在六月份,有些年份阴历时间在七月份。如果立秋时间在阴历六月份,那么当年就是“早立秋”,如果立秋时间在阴历七月份,那么当年就是“晚立秋”。

比如今年(2022年)立秋时间是8月7日,阴历对应的时间是七月初十,按照上述说法,今年则属于“晚立秋”。而2021年立秋是8月7日,阴历对应的时间是六月二十九,则属于“早立秋”。

2、根据立秋当天的具体时间

立秋是太阳到达黄经135°的时候,并不是0点,每年立秋的时间都会精确到分秒,如果立秋时间在中午12点0分0秒之前,那么就属于“早立秋”,如果立秋时间在中午12点0分0秒之后,则属于“晚立秋”。

比如今年(2022年)立秋具体时间是8月7日20时28分57秒,在中午12点之后,则属于“晚立秋”。而2020年的立秋具体时间是8月7日9时06分03秒,在中午12点之前,则属于“早立秋”。

通过上述2种判断方式,今年(2022年)立秋当天,属于阴历七月初十,具体时间20时28分57秒,即在农历七月,也在中午12点之后,不论采取哪种区分方法,都属于“晚立秋”。

“早立秋”和“晚立秋”有啥说法?“六月立秋,两头不收;七月立秋,早晚都收”

这句谚语意思是说,如果阴历六月份立秋,那么当年两茬庄稼产量都不高,而六月立秋属于“早立秋”。相反,如果阴历七月立秋,那么当年两茬庄稼都会大丰收,而七月立秋则属于“晚立秋”。

按照这句谚语所表达的意思,“早立秋”的年份,可能不会风调雨顺,庄稼的产量不是很高,而“晚立秋”的年份,天气会风调雨顺,庄稼也会获得大丰收。

“六月立秋赶死牛,七月立秋慢悠悠”

这句谚语从字面意思来说,如果阴历六月份立秋(属于早立秋),耕牛会比较累一些,用“赶死牛”的夸张手法,说明当年比较农时紧张。如果阴历七月份立秋(属于晚立秋),那么耕牛就不会很累,可以慢悠悠地去干农活。

延伸一下,如果是“早立秋”的年份,等到庄稼快收获的时候,雨水相对多一些,而农户们为了保证庄稼能够及时收获,需要赶时间,说明不是一个很好的年份。如果是“晚立秋”的年份,说明后续风调雨顺,庄稼正常生长,等到收获的时候也不用过于着急,按照农时正常收获就行,说明是一个好年份。

通过上述谚语可以看出,虽然“早立秋冷飕飕”,能提前感受到凉爽,但是,从农业种植角度来说,对于庄稼并不是一个好天气。而“晚立秋热死牛”,虽然大家日常生活会感到炎热,但是,从农业种植角度来说,可能更有利于庄稼的生长。毕竟,民间还有“三伏不热,五谷不接”的说法。

今年是“晚立秋”,希望能够风调雨顺,庄稼大丰收。对此,大家怎么看呢?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csxsg.com/forum/20231117/1697182544326434.html
上一篇:八字时辰对照表(八字时辰对照表 十二时辰查询)
下一篇:手机号查凶吉(手机号查凶吉免费)

网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