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老人说:2024年是“一龙治水,三人分饼,十牛耕田”,有啥含义呢
引言:2024年的前景如何呢?有农村的老人说,2024年是“一龙治水,三人分饼,十牛耕田”的一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让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
2023年是双春年,农历全年有两个立春节气。然而,当我们翻开2024年的日历时,会发现2024年是无春年,也就是说整个农历年中都没有立春节气,全年只有354天。
2024年是生肖龙年,根据中国的干支历法,时间被记录为干支纪年、干支纪月、干支纪日、干支纪时。它由10个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
12个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组成,共60个组合,每个组合代表一年、一个月、一天、一时,它们的周期分别是60年、60个月、60天、60时。
举个例子,如果今年是甲子年,那么明年就是乙丑年,后年就是丙寅年,从甲子年回到下一个甲子年需要60年;
如果这个月是甲子月,那么下个月就是乙丑月,再下个月就是丙寅月,从甲子月回到下一个甲子月需要60个月(5年);
同样,如果今天是甲子日,那么明天就是乙丑日,后天就是丙寅日,从甲子日回到下一个甲子日需要60天。
生肖是12个地支的象征,它们分别对应着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2024年是甲辰年,其中“甲”代表天干,“辰”代表地支,所以2024年称为甲辰(龙)年。
为什么有12个生肖呢?因为古代人崇拜天体,太岁被认为是一年的主宰,是诸神的领袖,而太岁实际上就是木星。
木星绕太阳一圈需要12年,每年移动30度,每移动30度对应一个太岁年份,总计12个生肖年。
那么,为什么2024年是无春年呢?无春年并不是指没有春天,而是指整个农历年中没有“立春”节气。
这是因为农历全年只有354天,而阳历全年有365.2天,两者之间的差距导致了一种现象:即阳历全年将农历完全包围,从而在农历中没有立春节气。
在2024年,农历的第一个节气是“雨水”,而立春是在2月4日,而2025年的立春则在2月3日,这意味着2024年农历年落在两个立春节气之间,因此为“无春年”。
由于农历全年只有354天,而阳历全年有365.2天,两者相差约11天,因此每2到3年就需要在农历中增加一个月,这个月被称为“闰月”。
以保持太阳、月亮和地球之间的关系,防止农历年与回归年季节脱节。如2023年有闰二月,即两个农历二月384天,农历全年总共25个节气,其中两个立春,因此成为“双春年”。
一般来说,双春年之后的年份通常会是“无春年”。无春年在中国民间也有称为“盲年”或“寡妇年”的说法,有些人会赋予这些年份不祥的寓意。
然而,无论是“双春年”还是“无春年”,都是阳历和农历之间正常的“置正”安排,与个人运势无关,只是一种传统现象。
对于农民来说,最重要的是关心粮食的收成。那么2024年的年景如何呢?农村老人说2024年将是“一龙治水,三人分饼,十牛耕田”的一年,这句话有何含义呢?
这些话实际上是古代用来预测年景的传统说法,通常会出现在当年的春牛图中。农民靠天吃饭,古代没有现代的气象预测,因此古人总结了很多经验来推测年景。
"辰"代表着生肖龙,"丑"则对应生肖牛。古人曾根据这些符号来预测年景。具体而言,他们会根据农历正月的第一个"辰日",来决定"几龙治水"。
根据正月的第一个"丑日",来预测"几牛耕田";而正月的第一个"丙日"则决定了"几人分饼"。
反观2024年的日历,我们可以发现正月初一对应着"甲辰日",正月初三是"丙寅日",而正月初十则是"癸丑日"。这解读为,2024年将会是"一龙治水,三人分饼,十牛耕田"的一年。
“一龙治水”中的“龙”是指生肖龙。民间有一句谚语:“龙多雨,龙少阳”,意思是龙的数量越多,雨水越少,而如果龙的数量越少,雨水越多。
因此,2024年被称为“一龙治水”,“太岁甲辰年,稻麻一半空。春夏遭淹没,秋冬流不通”,说的就是春夏两季容易受涝。暗示可能会有较多的降雨,但也可能导致一些地区洪涝灾害。
“三人分饼”意味着三个人分享一个饼,这通常被解释为粮食收成可能不太好,需要多人分享有限的粮食。最好的情况是一个人一个饼,最糟糕的情况是12人分享一个饼。
“十牛耕田”表明耕牛的数量相对较多,这可能暗示着农田的劳动力充足,土地得到了充分开垦,天下没有荒废的闲田。
总结一下,这些古老的预测方法是我们祖先的经验总结,但随着现代社会的变化和气候的不断演变,它们可能不再准确。
然而,了解这些传统文化仍然有其重要性,因为它们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2024年的年景最终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让我们拭目以待。
美方暗示:2026年美国主办G20峰会 中国对此曾有意见
这篇国际评论,木叔来分析中美之间的一个博弈。
9月10日,印度主办的G20峰会落下帷幕,并发表了各方认可的联合声明,这被视为是各方尽管在很多问题上都有分歧,但最终还是能寻找到了最大共识。
在木叔看来,G20有分歧很正常,毕竟这个平台包括的国家很多,不可能完全利益一致,比如俄罗斯和西方国家在会上根本没有互动和接触就是一个例子。因此各方都能同意会议的联合声明,是很不容易的,确实需要珍惜。
当然中国和美国作为G20里的两个最重要的国家,也不可能处处都认可彼此的关切。这也很正常。
木叔注意到,9月10日英国金融时报透露了有关G20事务上的一个中美分歧。根据4位知情的官员对媒体表示,中方曾提出反对美国担任2026年G20轮值东道主的建议。
G20轮值东道主的权力主要包括为当年会议制定议程,主持部长级会议和主办高级别峰会。谁来担任轮值东道主,这通常是一个没有争议,遵循一个松散的时间表。也就是在各国轮流担任。
今年在印度主办G20之后,明年和后年分别为巴西和南非主办。在之后的2026年,G20将开启新一轮周期。
外界普遍认为,由于美国是当年第一个主办G20峰会的国家,因此2026年又轮到了美国主办。
但据两名参与今年G20峰会联合声明的消息人士透露,中方曾呼吁声明删除2026年美国主办G20的词句。不过英国等西方国家对此很不满意,反对中方的说法,而中方随后也没在坚持,最终这句话被纳入了最终版本中。
联合声明说:“我们期待2024年在巴西和2025年在南非再次会面,并在下一个周期开始时于2026年在美国再次会面。”
那么媒体报道这件事是否属实?美国人给了一个暗示。木叔注意到,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苏利文对媒体称:我只能说联合声明已经完成,里面提到美国主办2026年G20峰会。中国对此已经同意,我们也对此感到满意。
苏利文没有直接否认媒体的说法,并且在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之前有过类似讨论,但问题最终解决。他的回答就是一个暗示。
因此木叔看来,这个小例子能看出,中美之间建立互信还需要更多时间吧!
【所有作品已受版权保护,严禁抄袭、转载,否则将承担法律后果】
明年是癸卯年又闰二月,农谚:“冷在三九”,最冷三九从哪天开始
在我国传统纪年农历的干支纪年中一个循环(六十甲子)中的第40年是“癸卯年”。根据十天干和十二地支这干支纪年运行,十二地支又对应十二生肖,今年第39年是壬寅虎年,明年2023年就是癸卯年,后年第41年是甲辰龙年。
2023癸卯年有闰二月,农历全年长度为384天,在年首农历正月十四,和年尾农历十二月廿五,各有一个“立春”,故称双春年,或者两头春等。农谚:“热在三伏,冷在三九”,也有民谣:“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冻死猪狗。”那么,2022-2023年哪天“入九”?最冷的“三九”从哪天开始,过年处于几九?还冷吗?
从“冬至入九”算三九时间:
为了便于人们计算,现在人们数九开始的时间,是从冬至入九算起。今年冬至交节在12月22日到来,农历十一月廿九。从冬至日入九来算每个九“九天”,九九八十一,九尽桃花开。
一九时间:从2022年12月22日开始到2022年12月30日;二九时间:从2022年12月31日开始到2023年1月8日;三九时间:从2023年1月9日开始到1月17日;四九时间:从2023年1月18日开始到1月26日。每个九“九天”,以此类推九九八一十天,九尽春暖花开!
按照古人“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入九”算三九时间:
今年冬至日交节公历是在2022年12月22日,农历十一月二十九日到来,这天是“己酉日”。冬至逢壬入九,也就是说从冬至日算起,遇到十天干中逢壬的日子那天开始算“冬九九”。
根据“十天干”运行来算,“壬日”就是“十天干”中第九位带有“壬”的日子,例如,壬申、壬午、壬辰、壬寅、壬子和壬戌都是“壬日”。冬至后遇到的第一个“壬日”是“壬子日”,是公历2022年12月25日到来。因此,按古人“冬至逢壬数九”的方法,“入九”的第一天是在12月25日。
以“冬至逢壬入九”来算入九的时间,一九:从2022年12月25日到2023年1月2日;二九:从2023年1月3日开始到1月11日;三九:从2023年1月12日开始到1月20日;四九:从2023年1月21日开始到1月29日结束……以此类推,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这样来算,根据现在“冬至入九”来计算,“冷在三九”的开始时间在2023年1月9日开始,到1月17日结束;根据古人“冬至逢壬入九”来算,“冷在三九”的开始时间在2023年1月12日开始,到1月20日结束。
综上所述:2023癸卯年又闰二月,农历正月初一春节,在公历时间上是1月22日。这样来看,无论按照“冬至入九”来算,还是按照古人“冬至逢壬入九”来算,2023年春节已经过了“冷在三九”的时段,进入四九冰上走的时候,还是比较冷的。
明年闰二月,农村老人说“癸卯迎水兔,春秋晴天少”是什么意思?
#秋日生活打卡季#明年是2023年,用干支记年法是癸卯年,今年是壬寅年。
提起壬寅、癸卯、甲辰、乙巳……大家有很多人不懂,这是古代人的智慧,是用10天干和12地支依次并列循环往复排列而形成的记年方法。
这10天干和12地支并列循环往复排列到第60组排列,就是一个来回“甲子”年。
那么,古人使用这种60组“甲子”排列,既可以用来记年,又可以用来记月,还可以用来记日,如壬寅年,甲辰日。
为什么明年有闰月,是闰二月呢?我国的农历是阴阳合历,以月亮绕地球运行为核心的记日法叫作阴历,以地球绕太阳运行为核心的记日法叫作阳历。
阴历是以月亮运行为基础的记月法,月亮从朔月到望月整个周期是29.5天。
月亮绕地球转动一周,为一月,绕地球转动12个周期的月相,即朔望月天数是354~355天,若是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是365.25天。
因此,每一自然年,阴历与阳历记日法相比,相差的天数,阴历记日法要少11天左右,有人叫做“日差”,因此,三年的“日差”就会达到30天左右的时间。
古人把一年分成春夏秋冬四季,每季又分成6个节气,每个月又分两个节气,如春季,农历正月有立春、雨水,二月有惊蛰、春分,三月有清明、谷雨,一年分成二十四节气。
农历这二十四节气,都是依据地球绕太阳公转来决定的,是永远不会改变的,那么阴历每年与阳历相差11天左右,怎么办呢?
因此,古人就把阴历每3年,就要多出月亮绕地球旋转一周的时间,大约30天,就按阴历计算,这多余的30天时间,就加在阴历月份上,叫做“闰月”,并且依据干支记年法,明年闰月加在阴历二月份后,叫做“闰二月”。
农村老人依据干支记年法的规律,说“癸卯迎水兔”,又是什么意思呢?
癸卯是指2023年按照干支记年法的排列年号,今年是壬寅年,明年是癸卯年,后年是甲辰年。
“癸”在五行中是属水的,因为,甲、乙是属于东方五行木的,丙、丁是属于南方五行金的,戊、己是属于中间五行土的,庚、辛是属于西方五行火的,壬、癸是属于北方五行水的,所以癸的五行是水。
“卯”是12生肖中是属“兔”的,这一个大家比较熟悉,子属鼠,丑属牛,寅属虎,卯属兔,辰属龙,己属蛇,午属马,未属羊,申属猴,酉属鸡,戌属犬,亥属猪,所以“卯”是属兔的。
这个时候“癸卯迎水兔”,就是“癸”属五行水,“卯”属兔,即癸卯年就是水和兔融合在一起。
“春秋晴天少”,这句是古人的经验之谈,古人认为明年癸卯年是五行属水,意味着明年春季和秋季的雨水非常多,晴天偏少。
春季雨水多,晴天少,有利于小麦和油菜的生长发育,农村有句俗话说,“春雨贵如油”,所以,明年春季雨水偏多,有利于春季作物的生长。
但是,春季雨水偏多,小麦的赤霉病、粉锈病、根腐病会严重发生,油菜的菌核病、茎腐病、霜霉病等病会增多,因此,要严加注意,认真防治,确保明年夏粮丰收。
明年秋季雨水偏多,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不利的一面。
在初秋时节,天气炎热,庄稼正在茁壮成长的关键时候,雨水偏多,对作物生活是非常有利的,但是在中秋节以后,夏玉米、中晚稻、大豆、红薯等作物,正是收获的时候。
因此,必须趁晴天,抢好天,抢收抢割抢晒,是非常关键的事情,避免到手的粮食,因雨天而报废受灾。
到了深秋,在寒露节和霜降节期间,雨水偏多,必须抢时间搞好小麦和油菜的播种,对小麦和油菜的出苗生长,是非常有利的,能够确保冬季土地的墒情良好,为翌年夏粮丰收奠定了基础。
总而言之,春秋两季雨水偏多,并不是坏事,因为不会形成洪涝灾害,降雨非常平稳正常,对农作物生长是有非常大的好处的。
但是,春季要注意作物的病害防治,秋季要注意作物抢收和抢种,总体来说,明年从天气状况来说,对农业生产是非常有利的。
【以上是本人观点,如有不妥,请大家在留言区处留下你宝贵的意见,并积极参与评论,特邀请大家关注农民生活观,一起探讨三农生活问题,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