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人(相人术)

那句著名的“克已复礼为仁”,到底应该怎样理解?

我们都知道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一生所致力则是“复周礼”,也就是以“仁”为内含的礼制社会的恢复。但是“仁”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孔子对不同的弟子的提问,给出的答案又不尽相同,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所谓五者就是“恭、宽、信、敏、惠”。但是历代学者研究讨论的最多的恐怕还是孔子对颜回的回答,“克已复礼为仁”。这句话到底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呢?一起来看看全文吧,也就是《论语.颜渊篇》第一章,原文是: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已,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克已复礼”到底是什么意思。以朱熹为代表的宋儒对于这句话的注释是“克,胜也。己,谓身之私欲也。复,反也。礼者,天理之节文也”,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还引用了程颐夫子的话“非礼处便是私意。既是私意,如何得仁?须是克尽己私,皆归于礼,方始是仁”。朱熹和程颐的注释简单说就是“存天理灭人欲”。后世学者如钱穆先生对于朱熹的注释并不认同,他认为首先“克”更多的应该是“约束、抑制”的意思。“克已”则是约束已身的意思,并不狭隘的只是战胜自己的私意的意思。钱穆先生认为“下文‘为仁由己’,同一己字,皆指身,不得谓上一己字特指私欲”。对于这种看法钱穆先生举了人与人相处“仁者相人偶”的例子,认为“若立心行事,专以己身为主,不顾及相偶之对方,此乃一切不仁之本源,故仁道必以能约束己身为先。”

对于“复”字,朱熹注释“复,反也”,钱穆先生认为朱熹的注释,复,是反的意思。如“汤武反之”之反。礼在外,反之己身而践之。故克己复礼,即犹云“约我以礼”。而钱穆先生则认为此处的“复”应如“言可复也”之“复”,说的主要是践行的意思。

对于“礼”,朱熹认为礼为“天理之节文”,也就是天理的规范和标志;而钱穆先生则认为礼应该是“仁道之节文”, “无仁即礼不兴,无礼则仁道亦不见,故仁道必以复礼为重”。钱穆先生认为宋儒以“胜私欲全天理”解释“克已复礼”,大义相通,但多半并非《论语》原文之本义。

我个人比较赞同钱穆先生的解释,人欲是与生俱来的,断灭人欲可能吗?约束已身,以成就仁道为自己的目标,从思想上、行为上不断向礼的规范靠近,践行所学所思,这也许才是可行的求仁之道。

“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对于这句话,朱熹的注释为“归,犹与也。又言一日克己复礼,则天下之人皆与其仁,极言其效之甚速而至大也。”意思就是如果一日做到了胜私欲,而所存必为天理,天下人与其交往也都会以仁道为标准和规范,成效快而且影响深远。钱穆先生对这种理解也不赞同,他认为仁道的践行是发自个人的内心,以个人主观为主,并不以外界的效应为重,而且也不可能有这种速效。如果按这种理解解释,这句话应该为“天下归仁矣”,之所以用“归仁焉”,就是因为“焉”有于此于彼之义。所以钱穆先生认为“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应该理解为,如是能在一天中做到约束自身,践行仁道,则天下尽归入我之仁心中,我在对面和对待天下任何人、任何事时都保持一颗仁心。以仁心、仁道待人,其成效在内,也就是在于个人对外界的表现和心态,并不在于外界的反馈。

“请问其目”,“目”,即具体条目的意思。目与纲相对。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朱熹注释为“非礼者,己之私也。勿者,禁止之辞。是人心之所以为主,而胜私复礼之机也。私胜,则动容无不中礼,而日用之间,莫非天理之流行矣”。朱夫子认为所谓非礼即个人之私意,四条目是胜私复礼,也就是克已复礼的关系,战胜私意,则动容等日常均在礼的规范之内,日常做事的规则无不顺应天理。朱熹引用了程颐夫子所撰的视、听、言、动四箴,对四条目进行了阐释。对于程子四箴我们另外进行学习。

钱穆先生认为此处勿视、勿听、勿言、勿动就是约束自己的工夫。通过对自己的严格要求、约束,使自己的视、听、言、动均能符合仁道及礼的要求,这也就是复礼的过程。而且此处所谓“礼”并不是专指社会上流行的种种流于表面的俗礼。

本章的译文是,颜渊问如何为仁。孔子说:“约束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如果能做了克已复礼,则天下尽归入我仁心之中。为仁全在于自己,怎么会在于外人呢?”颜渊说:“请问应该怎样做呢?”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说:“回虽然不聪敏,但肯定会照着老师的话去做。”

通过《论语》的学习,有一点我们可以比较深刻的认识到,“礼”所重视的应该是内心的仁,而不应该是外表的形式。克己复礼即是约己归仁。“归仁”偏重于内心的修养。“复礼”则多体现在处事之表象,并有工夫可循,最后从表象再反映出其意义。如果能约束自己的视、听、言、动能一一符合礼的要求,以礼之规范视、听、言、动也是修养内心的过程。正如钱穆先生所说“于约束抑制中得见己心之自由广大,于恭敬辞让中得见己心之恻怛高明”,以此循环往复,不断修行,天下之大,凡所接触,全与己心痛痒相关,血脉相通,而“天下归仁”之境界,即于此而达。岂只在社会现行礼俗之细节处规行矩步,而便谓之“约礼”?

也许有人会说,什么“克已复礼为仁”对于现如今的教育或社会发展能有什么帮助或指导?有必要费那心思去考虑这些问题?其实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但全民素质提升的问题一样存在,简单说,“克已”无论在任何情况都是教育的目标,我们的教育在任何时候都没有把这个目标抛弃掉。而“复礼”中的“礼”可以是传统文化中以仁智礼义信为内含的外在表现,也可以是新文化所提倡的守初心、尽职尽责的优良表现。“克已复礼”的精神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摒弃,“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在任何时候都不落伍。

取名为啥男诗经女楚辞

凡“鸿儒”作文章,开篇必言“易”,次为言“天”,三为“地理、疆域”,而后或“人文”或“古迹”或“风俗”或“坛庙”等等各自展开。可见“易”之“大”,又《四库全书》按“经、史、子、集”四字为纲编纂,而“经”排第一,可见“经”之“大”而“周易”又为万经之首,又见“易”之大。

若“敦礼教、厚风俗”,必效法上古三代“伏羲、黄帝、炎帝”,“相人”必希望其“圣贤”。

又“经”所以为大,因“经”内所言皆“垂世大作”。《孟子》言“王道贵仁、义”《诗经》言“扶正道”《离骚》言“怨”,其实为了言忠诚。这应该是古代取“名”“字”,男用“诗经”女用“楚辞”的深意。即“男”取正道、“女”取忠诚之义。

而“杜甫”作诗“一饭也言君恩”以“诗”称“史”。“李太白”十首诗,九首言“妇人”言“美酒”,难以称其诗为“经”。

“苏洵苏老泉”焚“自己所藏之书”后重读《论语》《孟子》,作《衡论》《权书》,却难以称“典”。

如“诗、编、论、史”仅为“九卿”拾遗、补过,也就难以采用。

庄子的两棵树,世间的两种人

CFIC导读:

不材之木,自有成材之道;无用之人,亦有致用之途。

不材之木,自有成材之道;无用之人,亦有致用之途。

常常听到身边的朋友,抱怨自家的孩子:

花那么多钱,给他学钢琴,练了一个月就不去了;说要学书法,一本字帖描了三页,后面到现在还是新的。

学习成绩不拔尖,才艺又不坚持练,倒是看闲书、踢足球、玩游戏,一身是劲。

可是这些有什么用呢?又不能靠它吃饭,倒头来,还是不成材。

不成材和没有用,在这个追求功利和实用的时代,人人唯恐避之不及。

其实两千多年前,庄子早已通过两棵大树的故事,告诉我们:

不材之木,自有成材之道;无用之人,亦有致用之途。

01

不材之木,亦可成材。

《庄子·逍遥游》中,记载了第一棵大树的故事。

有一次,惠子对庄子说:我有一棵大树,人们都叫它樗。它的树干疙里疙瘩,树枝弯弯扭扭,不符合绳墨取直的要求。虽然生长在道路旁,木匠却看都不看它一眼。这棵树虽大,却是不材之木,人们只会鄙弃它。

庄子微微一笑说:先生实在是不善于使用东西啊!宋国有一户人家,世代以漂洗丝絮为业,所以善于调制不皲手的药物。有个游客听说后,出百金的高价收买了他的药方。

当时正值吴越两国水上交战,游客得到药方后就拿来呈送给吴王。吴军因为有了药,冬天水战也不怕皲手,结果大败越军,游客因此得到了丰厚的赏赐。

同样一剂药方,有的人只能靠它在水中漂洗丝絮,有的人却能用它来获得封赏。

现在先生有这样一棵大树,怎么会担忧它没有用处呢?把它栽种在旷野之中,大树因为不成材,不会遭到刀斧砍伐。

你也可以悠然自得地徘徊于树旁,逍遥自在地躺卧于树下,还有什么值得困扰呢?

诗仙李白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当你感叹自己碌碌无为时,或许只是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战场。同样的人,放在不同的领域和岗位,自然会发挥不同的价值。

汉代外交家、军事家班超,年轻时只是官府一名抄写文书的小吏。

他自叹抄写一生,也只会是个籍籍无名之辈。

于是投笔从戎,先跟随窦固出击匈奴,后又奉命出使西域,在三十一年的时间里,平定了西域五十多个国家。

班超仍是那个班超,但转换位置之后,却成了名垂千古的英雄人物。

这世上没有天生的庸才,只有放错位置的人才。

找对了位置,不材之木,亦可成材。

02

无用之用,终为大用。

《庄子·人间世》中,记载了另一棵大树的故事。

一位木匠在齐国曲辕这个地方,看见一棵被人当作神树祭拜的栎树。

它的树冠大到可以遮蔽数千头牛,树干足有十丈粗,树梢高临山巅,足够造十余艘大船。

许多人围而观赏,木匠却视而不见,直接从旁边走过。

他的徒弟从未见过这样壮美的大树,好奇师父为什么连看一眼的兴趣都没有?

师傅说:这只是一棵无用的大树。用它做船会沉没,做棺材器皿会很快朽烂,做木门会流脂而不合缝,做大梁会被虫蛀蚀。

当晚木匠睡着后,却梦见神树对他说:你打算拿什么有用之树跟我相比呢?

梨树、橘树这些果树,果实成熟就会被打落在地,自己也就跟着遭受摧残,大的枝干被砍断,小的枝丫被拽折。

楸树、柏树这些乔木,树干长到一两把粗,耍猴的人便把树木砍去做木桩;长到三、四围粗,富贵人家便砍去做盖房的大梁;长到七、八围粗,贵族又砍去做整副的棺木。

果树因为能结出鲜美的果实,柏树因为可以做栋梁之才,所以常常刀斧加身而短命,不能终享天年。

神树因为无用,反而免遭刀斧之祸,延年益寿,受人祭拜,终成大用。

中国有两句老话,“自古才命两相妨”,“庸人多厚福”。

意思是说,才华横溢的人,容易风头过盛、遭人嫉妒,最终招致祸端;看起来平凡无用的人,因为与世无争、能够坚持,反而得到最大的福报。

汉代名臣朱买臣发迹之前,家境贫困,和妻子在会稽山下结庐而居,靠打柴为生。

朱买臣为人忠厚老实,又酷爱读书。挑担卖柴的路上,也不忘吟诵背书。见他憨厚无用,村里小孩都敢嘲笑他。

这一天,妻子看到朱买臣又被捉弄,就对他说:你一个卖柴的,读那闲书有什么用,我从没见过一个砍柴的当上大官。现在连小孩子都欺负到头上,你真是个没用的人,我们还是分开吧。

妻子离开后,很快就改嫁了一个自认为有用富裕的木匠。

七年之后,因为坚持读书、学识渊博,朱买臣学名远播,被人举荐给汉武帝,当上了会稽太守。

回乡之时,却看到曾经的妻子,因为功利短视,已被丈夫驱赶流落街头。

庄子说,“世人皆知有用之用,莫知无用之用。”

太过急功近利的人,终其一生都在被“有用”这柄大斧不停砍伐,最终身体累垮了,精神崩溃了,事业、家庭反受其害。

而那些坚持读无用的书,做无用的事,花无用的时间之人,却在已知之外保留了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

日积月累,量变引起质变,终有一天会在命运转角处收获意外的惊喜。

作家周国平说:“世上有味之事,包括诗,酒,哲学,爱情,往往无用。吟无用之诗,醉无用之酒,读无用之书,钟无用之情,终于成一无用之人,却因此活得有滋有味。”

无用之人,往往欲求更少,知足而常乐;无用之事,坚持日久,终将功夫不负有心人。

无用之用,终为大用。

本文来源:洞见

本文作者:洞见Buliu

曾国藩:人生的精进之道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不管是平淡还是轰轰烈烈,只要有追求,不忘初心,就不会平庸至死。

有人平淡地写了好多年,突然有一天拿出来自己写了多年的小说,很快火了,相信我,出版领域里这类事不少见。

有人孜孜不倦地追求梦想的乌托邦,就像曾国藩的圣贤梦,“不为圣贤,便为禽兽”看起来虚无缥缈,但是他有自己的一份坚持与坚守。

不管面对多么残酷的现实,他也不低头,翻不过去就绕过去,就如他远离长沙纷扰污秽的官场去衡阳练兵,就如他二次出山想出的办法不再绕开山,而是逢水搭桥遇山开路,让山主动让开。这就是他人生不断精进的一个缩影。

可以说大彻大悟,这也不是一朝一夕的结果,每天反思一点,精进一点,总会有想来看透的一天。

曾国藩说,人生只有进德、修业两件事靠得住。进德,则会处理好周围的人际关系,成为一个大家敬佩的人,团队拥护的领导,上级的好下属;修业,则会提升自己的能力,遇事有主见,是团队的主心骨,遇到什么问题都能解决,人人信赖,人人敬服。

做到这两件事,你就是大家心中的强者,而强者天生自带光环效应,大家都喜欢接近你,追随你,你还有什么事搞不定?

在小编看来,人生的精进,就这两件事。进德可以提升人的境界和见识,修业可以提升人的能力做事的成功概率。把这两件事都做好,可能真没有什么事可以难住我们了。

那么,如何进德呢?从曾国藩的家书日记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两个字,反省。

对我们依然会适用。

比如,今天为什么对下属发火了?

下属没做对,是自己没教好还是他没记住?

自己为什么没教好,是方法错了还是自己太着急了了?

或者是自己没说明白?

他为什么没记住,是心不在焉还是有什么事让他分心了?

我能帮助他做什么?

当我们开始反省的时候发现怒气消失了,不良情绪不见了,我们更容易看清别人了,更容易找出问题的关键点了。这就是反省的力量。

再如修业,如果是自己的问题,如何改变自己的现状,比如早期的曾国藩,很多人纷纷离他而去,他也发现了这一问题,为此愁眉不展。他的幕僚赵烈文给他出的主意是什么,以众人之私,成一己之公。

曾国藩想来,这事对啊,不能怪下属们俗气,不能怪他们离去,跟着自己没前途人家才走的,有前途谁会走?

于是曾国藩改变了自己的策略,报功劳的时候,像其他人一样,往朝廷报上一个长长的名单,慷朝廷之慨嘛!那些离开的人又纷纷回来了,毕竟曾国藩的德行在外,值得信赖。德业并增,简直无事不成!

德业两者如果能达到一个和谐的统一,真实太可怕了!德太高了不行,以道德标准要求别人匹配不对等的权利,那不就是道德婊吗?业务能力太强了也不行,德行差了,只想着往自己口袋里搂钱,估计迟早会众叛亲离。

如何找好这个度呢?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自立立人,自达达人!

不想强加给自己的,不要强加给别人;自己没做到的,先从自己开始反省;自己吃肉也让别人有口汤喝。

按照这标准,基本上不会出现过犹不及的情况。

所以,以修德、进业为根本,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自立立人,自达达人”为落地纲要,人生一定会不断精进,一切不过是水到渠成。

本文来源:品读曾国藩

梁启超: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图片来源|赵建成

作为近代中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家的梁启超,那个时代的年青一代,几乎无一不受梁启超思想和文字的洗礼。他的九个孩子个个俊秀,皆成大才。

关于教育,关于做人,他说“知育要教到人不惑,情育要教到人不忧,意育要教到人不惧。”

让我们一起走近大家梁启超,用心感受先生智慧箴言。

▌先生谈育人——

关于教育,他说“知育要教到人不惑,情育要教到人不忧,意育要教到人不惧。”,如何不惑、不忧、不惧,让我们听听先生怎么说?

如何不惑?

培养我们的判断力

怎么样才能不惑呢?最要紧是养成我们的判断力。想要养成判断力:第一步,最少须有相当的常识;进一步,对于自己要做的事须有专门智识;再进一步,还要有遇事能断的智慧。假如一个人连常识都没有,听见打雷,说是雷公发威;看见月蚀,说是虾蟆贪嘴。那么,一定闹到什么事都没有主意,碰着一点疑难问题,就靠求神问卜看相算命去解决。真所谓“大惑不解”,成了最可怜的人了。

学校里小学中学所教,就是要人有了许多基本的常识,免得凡事都暗中摸索,但仅仅有这点常识还不够。我们做人,总要各有一件专门职业,这门职业,也并不是我一人破天荒去做,从前已经许多人做过。他们积了无数经验,发现出好些原理原则,这就是专门学识。

我打算做这项职业,就应该有这项专门学识。例如我想做农,怎样改良土壤、怎样改良种子、怎样防御水旱病虫等等都是前人经验有得成为学识的。我们有了这种学识,应用他来处置这些事,自然会不惑;反是则惑了。做工做商等等都各各有他的专门学识,也是如此。

我想做财政家:何种租税可以生出何样结果,何种公债可以生出何样结果等等,都是前人经验有得成为学识的。我们有了这种学识,应用他来处置这些事,自然会不惑;反是则惑了。教育家军事家等等都各各有他的专门学识,也是如此。

我们在高等以上学校所求的智识,就是这一类。但专靠这种常识和学识就够吗?还不能。宇宙和人生是活的不是呆的,我们每日所碰见的事理是复杂的变化的不是单纯的印板的。倘若我们只是学过这一件才懂这一件,那么,碰着一件没有学过的事来到跟前,便手忙脚乱了。所以还要养成总体的智慧才能得有根本的判断力。

这种总体的智慧如何才能养成呢?

第一件:要把我们向来粗浮的脑筋,着实磨练他,叫他变成细密而且踏实。那么,无论遇着如何繁难的事,我都可以彻头彻尾想清楚他的条理,自然不至于惑了。

第二件:要把我们向来昏浊的脑筋,着实将养他,叫他变成清明。那么,一件事理到跟前,我才能很从容很莹澈地去判断他,自然不至于惑了。以上所说常识学识和总体的智慧,都是智育的要件,目的是教人做到知者不惑。

如何不忧?

形成“仁”的人生观

怎么样才能不忧呢?为什么仁者便会不忧呢?想明白这个道理,先要知道中国先哲的人生观是怎么样。“仁”之一字,儒家人生观的全体大用都包在里头。“仁”到底是什么?很难用言语说明。勉强下个解释,可以说是:“普遍人格之实现。”孔子说:“仁者人也。”意思说是人格完成就叫做“仁”。但我们要知道:人格不是单独一个人可以表见的,要从人和人的关系上看出来。所以“仁”字从“二人”,郑康成解他做“相人偶”。

总而言之,要彼我交感互发,成为一体,然后我的人格才能实现。所以我们若不讲人格主义,那便无话可说。讲到这个主义,当然归宿到普遍人格。换句话说:宇宙即是人生,人生即是宇宙,我的人格和宇宙无二无别。体验得这个道理,就叫做“仁者”。

然则这种仁者为什么就会不忧呢?大凡忧之所从来,不外两端,一曰忧成败,二曰忧得失。

我们得着“仁”的人生观,就不会忧成败。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知道宇宙和人生是永远不会圆满的。正为在这永远不圆满的宇宙中,才永远容得我们创造进化,我们所做的事,不过在宇宙进化几万万里的长途中,往前挪一寸两寸,哪里配说成功呢?然则不做怎么样呢?不做便连这一寸两寸都不往前挪,那可真真失败了。

“仁者”看透这种道理,信得过只有不做事才算失败,凡做事便不会失败。所以《易经》说:“君子以自强不息。”换一方面来看:他们又信得过凡事不会成功的,几万万里路挪了一两寸,算成功吗?所以《论语》说:“知其不可而为之。”你想!有这种人生观的人,还有什么成败可忧呢?

再者:我们得着“仁”的人生观,便不会忧得失。

为什么呢?因为认定这件东西是我的,才有得失之可言。连人格都不是单独存在,不能明确地画出这一部分是我的那一部分是人家的,然则哪里有东西可以为我所得?既已没有东西为我所得,当然也没有东西为我所失。我只是为学问而学问,为劳动而劳动,并不是拿学问劳动等等做手段来达某种目的——可以为我们“所得”的。

如何不惧?

培养坚强的自由意志

怎么样才能不惧呢?有了不惑不忧功夫,惧当然会减少许多了,但这是属于意志方面的事。一个人若是意志力薄弱,便有很丰富的智识,临时也会用不着,便有很优美的情操,临时也会变了卦。然则意志怎么才会坚强呢?头一件须要心地光明。孟子说:“浩然之气,至大至刚。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又说,“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俗语说得好:“生平不做亏心事,夜半敲门也不惊。”一个人要保持勇气,须要从一切行为可以公开做起。这是第一件。

第二件要不为劣等欲望之所牵制。《论语》记:“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一被物质上无聊的嗜欲东拉西扯,那么,百炼刚也会变为绕指柔了。

总之一个人的意志,由刚强变为薄弱极易,由薄弱返到刚强极难。一个人有了意志薄弱的毛病,这个人可就完了。自己做不起自己的主,还有什么事可做?受别人压制,做别人奴隶,自己只要肯奋斗,终须能恢复自由。自己的意志做了自己情欲的奴隶,那么,真是万劫沉沦,永无恢复自由的余地,终身畏首畏尾,成了个可怜人了。

孔子说:“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我老实告诉诸君说罢:做人不做到如此,决不会成一个人。但做到如此真是不容易,非时时刻刻做磨练意志的功夫不可。

意志磨练得到家,自然是看着自己应做的事,一点不迟疑,扛起来便做,“虽千万人吾往矣”。这样才算顶天立地做一世人,绝不会有藏头躲尾左支右绌的丑态。这便是意育的目的,要教人做到勇者不惧

▌先生谈教育——

梁启超给子女:

莫问收获 但问耕耘

孩子们:

思成和思永同走一条路,将来互得联络观摩之益,真是最好没有了。思成来信问有用无用之别,这个问题很容易解答,试问开元天宝间李白、杜甫与姚崇、宋璟比较,其贡献于国家者孰多?为中国文化史及全人类文化史起见,姚、宋之有无,算不得什么事;若没有了李、杜,试问历史减色多少呢?

我也并不是要人人都做李、杜,不做姚、宋,要之,要各人自审其性之所近何如,人人发挥其个性之特长,以靖献于社会,人才经济莫过于此。思成所当自策厉者,惧不能为我国美术界作李、杜耳。如其能之,则开元、天宝间时局之小小安危,算什么呢?你还是保持这两三年来的态度,埋头埋脑去做便对了。

你觉得自己天才不能负你的理想,又觉得这几年专做呆板工夫,生怕会变成画匠。你有这种感觉,便是你的学问在这时期内将发生进步的特征,我听见倒喜欢极了。孟子说:“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凡学校所教与所学总不外规矩方圆的事,若巧则要离了学校方能发见。规矩不过求巧的一种工具,然而终不能不以此为教、以此为学者,正以能巧之人,习熟规矩之后,乃愈益其巧耳。不能巧者,依着规矩可以无大过。

你的天才到底怎么样,我想你自己现在也未能测定,因为终日在师长指定的范围与条件内用功,还没有自由发掘自己性灵的余地。况且凡一位大文学家、大美术家之成就,常常还要许多环境与其附带学问的帮助。中国先辈说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你两三年来蛰居于一个学校的图案室之小天地中,许多潜伏的机能如何便会发育出来,即如此次你到波士顿一趟,便发生许多刺激,区区波士顿算得什么,比起欧洲来真是“河伯”之与“海若”,若和自然界的崇高伟丽之美相比,那更不及万分之一了。然而令你触发者已经如此,将来你学成之后,常常找机会转变自己的环境,扩大自己的眼界和胸怀,到那时候或者天才会爆发出来,今尚非其时也。

今在学校中只有把应学的规矩,尽量学足,不唯如此,将来到欧洲回中国,所有未学的规矩也还须补学,这种工作乃为一生历程所必须经过的,而且有天才的人绝不会因此而阻抑他的天才,你千万别要对此而生厌倦,一厌倦即退步矣。至于将来能否大成,大成到怎么程度,当然还是以天才为之分限。

我生平最服膺曾文正两句话:“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将来成就如何,现在想他则甚?着急他则甚?一面不可骄盈自慢,一面又不可怯弱自馁,尽自己能力做去,做到哪里是哪里,如此则可以无入而不自得,而于社会亦总有多少贡献。我一生学问得力专在此一点,我盼望你们都能应用我这点精神。

爹爹

1927年2月16日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教育不是别的什么,教育就是教人学做人。

▌患难困苦,是磨练人格之最高学校。

▌磊磊落落,独往独来,大丈夫之志也,大丈夫之行也。

▌凡作事,将成功之时,其困难最甚。行百里者半九十,有志当世之务者,不可不戒,不可不勉。

▌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的乐趣。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

▌成功自是贵,创业终由道力强。

▌自信与骄傲有异;自信者常沉着,而骄傲者常浮扬。

▌成功大易,而获实丰于斯所期,浅人喜焉,而深识者方以为吊。

▌科学的根本精神,全在养成观察力。

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号任公。近代中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主张“兴学校、开民智、育人才”,提高全民素质;主张改革科举,重视儿童教育、女子教育、师范教育;主张普及文字阅读。梁启超主张实行义务教育,进行趣味教育。梁启超涉猎广泛,在哲学、文学、史学、经学、法学、伦理学、宗教学等领域,均有建树,一生著述宏富,其《饮冰室合集》凡148卷,计一千余万字。

本文来源:微言教育、和君商学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csxsg.com/forum/20231118/1697183495327748.html
上一篇:廉贞天府在夫妻宫(廉贞天府在夫妻宫女命)
下一篇:鼻子有痣(鼻子有痣代表什么呢)

网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