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刘禹锡的《秋词二首》,第一首是人人能背,第二首很少人读过
“诗豪”刘禹锡,有诗《秋词二首》,是描写秋天的千古经典,第一首选入高中语文教材,是高中生必背的古诗文之一,第二首则未能选教材,所以读过的人较少。
这两首诗,都是非常经典的,所以今天小楼就推荐这两首《秋词》给大家。
秋词二首
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其二
山明水净夜来霜, 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 岂如春色嗾人狂。
这两首诗,是诗人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时所写,诗人虽被贬,但没有意志消沉,相反,诗中充满昂扬向上的精神。
第一首诗写秋气。
自古逢秋悲寂寥。宋玉《九辨》中有云:“悲哉,秋之为气也。”说秋天萧条寂寥的气息,会引起人悲伤的情绪。由此,形成了古代诗人悲秋的传统,文人一到秋天,写关于秋的诗词时,往往带着寂寥的伤感之情。
文人悲秋,本质上是感慨自己人生的不幸,感叹自己内心的志向不能实现,是对人生的前途感到悲观。而刘禹锡虽被贬,同样是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志向,但他的内心却是乐观,他诗中的秋天,没有寂寥悲伤的气息。“我言秋日胜春朝”,他觉得秋天的景致,比春天早晨的景致还要好。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晴朗的天空中,一只仙鹤穿过白云向上飞去,牵引着诗人的诗情,直上九霄之中。
白鹤穿云,直上九霄,诗人的诗情,也随之高昂。这两句诗达到了开阔高昂的诗境,完全不同于怨妇型诗人的自怨自艾。、
第二首诗写秋色。
山明水净夜来霜, 数树深红出浅黄。
山色清明,水色洁净,秋夜降霜,树色深红中现出浅黄。
秋天的色彩,有一种高雅闲淡的情韵,淡雅得如文质彬彬的君子。
试上高楼清入骨, 岂如春色嗾人狂。
嗾[sǒu]:使唤狗。这里是“使”的意思。
秋天给人的感觉是清朗入骨,思想澄明,不像春天,色彩浓艳,便人轻浮,不信你就登上高楼,感受一下秋天的清朗。
这两句再以春天与秋天对比,呼应第一首诗中的“秋日胜春朝”。
在刘禹锡的诗中,秋天如朗朗君子,其气高昂激越,其色淡雅清明。诗中并不是只为了与悲秋的古诗传统唱反调,而是重建一种对秋天的审美体验。在刘禹锡的美学感受中,秋天有了君子一样的风骨,秋天由寂寥变成了清朗,由萧条变成了素净。
君子处逆境之中,亦自有清刚之气,其风彩气度,虽百折而不可夺。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这首古诗为什么被认为开头写得好
前言读周振甫先生的《诗词例话》一书,看到他解读古人诗歌几种发端(开头)形式,令人感觉清晰了许多。
本文简单转述一下,和诗友们共勉。
一、王士禛谈诗歌的发端王士禛《渔洋诗话》中谈诗的发端,提到了谢朓、王维、杜甫的几首诗:
或问诗工于发端,如何?应之曰:“如谢宣城'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杜工部'带甲满天地,胡为君远行?’王右丞'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高常侍'将军族贵兵且强,汉家已是浑邪王’,老杜'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是也。” 《渔洋诗话》
有人问,作诗善于写开头部分,是什么样子呢? 答案中举了几个例子,有谢朓、王维、高适、杜甫的几首诗的开头部分。
周振甫先生评价高适《送浑将军出塞》时,说开头这两句“将军族贵兵且强,汉家已是浑邪王”之所以好,是因为“大气包举,笼罩全篇”:
将军族贵兵且强,汉家已是浑邪王。子孙相承在朝野,至今部曲燕支下。
控弦尽用阴山儿,登阵常骑大宛马。银鞍玉勒绣蝥弧,每逐嫖姚破骨都。
李广从来先将士,卫青未肯学孙吴。传有沙场千万骑,昨日边庭羽书至。
城头画角三四声,匣里宝刀昼夜鸣。意气能甘万里去,辛勤判作一年行。
黄云白草无前后,朝建旌旄夕刁斗。塞下应多侠少年,关西不见春杨柳。
从军借问所从谁,击剑酣歌当此时。远别无轻绕朝策,平戎早寄仲宣诗。
高适这首诗前两句说了浑将军的特点:族贵兵强,后面全篇都围绕这两句去写。
杜甫的“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也类似,开篇写曹将军的高贵。杜甫这两句和高适的第一句的“族贵”是一个意思。但是高适第一句中的“兵强”在杜甫诗中出现在第四句:文采风流今尚存。
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英雄割据虽已矣,文采风流今尚存。
学书初学卫夫人,但恨无过王右军。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相对而言,岑参的开头无疑更加简练、精警。
谢宣城即南北朝时著名的诗人谢朓,他的'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出自《《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
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徒念关山近,终知返路长。
秋河曙耿耿,寒渚夜苍苍。引领见京室,宫雉正相望。
金波丽鳷鹊,玉绳低建章。驱车鼎门外,思见昭丘阳。
驰晖不可接,何况隔两乡?风云有鸟路,江汉限无梁。
常恐鹰隼击,时菊委严霜。寄言罻罗者,寥廓已高翔。
这首诗的前两句为什么好呢?
王士禛(1634年 -1711年 )没有作详细的解释,比他小了几十岁的沈德潜(1673年 —1769年 )作出了解释,请继续往下看。
二、 沈德潜赞曹植谢朓 高唱与苍莽沈德潜在《说诗晬语》中,提到曹植诗的发端,都是“高唱也”;又说谢朓的“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 这两句有“极苍苍莽莽”的特点:
陈思极工起调,如“惊风飘白日,忽然归西山”,如“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如“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皆高唱也。後谢玄晖“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极苍苍莽莽之致。《说诗晬语》
陈思王是三国枭雄曹操的儿子曹植,谢玄晖就是谢朓,周振甫先生在《诗词例话》中解读时说:
“高唱”,调子高,不平庸。 “极苍苍莽莽之致”,即意境深远阔大;说“高唱”是从声调说的,说“苍苍莽莽”,是从境界说的,这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讲的。《诗词例话》
”高唱“和”极苍莽“并不矛盾。
高唱是一种咏读时声音上的表现,似乎是从听觉的角度来看问题,但更是从格调上拔高。通过宏大的意象描写和气氛的营造,起到一种烘托的作用。
”苍莽“,是从境界上来分析,意境的深远阔大,是视觉上的感受,同时也开拓了想象的空间。这时谢朓这首诗的妙处。
三、什么是高山坠石、起手突兀沈德潜又赞扬王维和岑参、杜甫另外几首诗的发端,有高山坠石一般,有起手突兀之感。
起手贵突兀。王右丞“风劲角弓鸣”,杜工部“莽莽万重山”、“带甲满天地”,岑嘉州“送客飞鸟外”等篇,直疑高山坠石,不知其来,令人惊绝。《说诗晬语》
高山坠石,必然“突兀”。说书先生的醒木啪地一声拍到桌子上,马上会吸引到观众的注意力。 对于醒木,观众们还比较适应,但是路上行走时,忽然从高山上坠下来一个石头,就不仅仅引起注意了,恐怕要刺激肾上腺素的反应。
王维的“风劲角弓鸣”出自《观猎》: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杜甫“莽莽万重山”出自《秦州杂诗》:
莽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
杜甫“带甲满天地”出自《送远》:
带甲满天地,胡为君远行。亲朋尽一哭,鞍马去孤城。
草木岁月晚,关河霜雪清。别离已昨日,因见古人情。
岑参“送客飞鸟外”出自《陕州月城楼送辛判官入奏》
送客飞鸟外,城头楼最高。樽前遇风雨,窗里动波涛。
谒帝向金殿,随身唯宝刀。相思灞陵月,只有梦偏劳。
这三首诗的起句,的确很意外和突兀。好像武侠剧中的人物出场,不是从门中走出来,而是直接从酒楼上冲破窗户跳了下来。如同京剧名角出场,一亮相就是高潮,满堂喝彩。
又如高山坠石,夹带着听觉与视觉的冲击,不知从何而来,也不知扑面而来的后果如何。不由得令人对于后面的内容产生联想,吸引大家在接下来的诗句中寻找答案。
结束语总结一下上面几位古人的诗歌发端,有一个类型最有效果:起句要“突兀”,用出人意料的出场方式提高读者的注意力。
前几年听高晓松的《晓说》,他曾经说过电视剧与电影的区别,电视剧必须从一开始就要抓住人心,否则观众就换台了。电影可以慢一点,因为你买了票既不会随意跑出去了。
当然,仅仅有好的开头不行,还要科学地计算出多长时间内必须出现一个小高潮,这样才能牢牢地抓住观众。让他们在剧中,也不会换台。
作诗不也是如此吗?作诗不能虎头蛇尾,有个好的发端,还必须有合适的内容承接下来。有始有终才能产生优秀的作品。
@老街味道
诗歌中的理趣是什么意思,创作时如何表达呢?
韩翃的诗《宿石邑山中》以极简炼的笔触描绘出石邑山的迷人景色
韩翃,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唐代诗人。天宝十三年(754)考中进士,官至中书舍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其诗多是送行赠别之作,善于写离人旅途的景色。他的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泛。著有《韩君平诗集》。
韩翃夜宿石邑山(在今河北省鹿泉市)中时,看到夜晚壮阔动人的山景,写下这首著名的写景名作《宿石邑山中》。
宿石邑山中
【唐】韩翃
浮云不共此山齐,山霭苍苍望转迷。晓月暂飞高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
这首诗以简炼明了的笔触,描绘了石邑山的迷人景色。
“浮云不共此山齐,山霭苍苍望转迷。” 写傍晚投宿石邑山所见的山景:天上的浮云都不能与此山平齐,山峦云雾苍苍远望反而更迷离。石邑一带为太行山余脉,群峰错列,直插云霄。诗人置身山中,举目望去,看见大山直插云霄,浮云在山间飘忽不定,萦绕四周,不由自主地发出“浮云不共此山齐”的惊叹。这里巧妙地借用浮云的高度来衬托这种直插云霄的气势:那高空飘忽浮动的白云也无法到达山顶,与这大山试比高低。再放眼远望,看到的是山峦起伏,云雾缥缈,使醉心于山景的诗人忘我地欣赏之余也感到几分迷离恍惚,由衷赞叹“山霭苍苍望转迷”。其中“望转迷”三字,活脱脱地写出了诗人身临其境的感受,将沉浸在暮色中的群山幽深神秘、变化莫测的气氛,描绘得淋漓尽致。字里行间里流露出诗人对石邑山雄伟高峻的惊愕与赞叹。
“晓月暂飞高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 写晓行山中所见的天之色:拂晓弯月暂时飞隐到高树里,秋夜的银河远隔在数峰以西。写出了精妙传神之笔。一个“晓”字,写出行的时间之早,流露了诗人急切欣赏美景的心情。由于时间尚早,诗人在旅途中伴着残月而行,路上茂密的林木让月亮时隐时现,因此诗人描写月亮隐没在树林间用了一个“暂”字。而“飞”更是给万籁俱寂的山岭增添了动感,让人感觉这路途不再是寂寞孤独的。由于黎明渐进,银河逐渐向西落下,最终被群峰挡住,这些景象被一句“秋河隔在数峰西”一笔带过。这两句一详一略,一实一虚,把近景远景、明暗层次、时间空间安排得井然有序,给全诗增添了富有特色的艺术魅力。
全诗意境幽美,景中寓情,描绘了石邑山变幻多姿的迷人景色,表现了诗人旅途的孤独凄清之情。
一天一首古诗词 | 霜降节气诗词,刘禹锡《秋词二首(其二)》
《秋词二首(其二)》
【唐】刘禹锡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译文
霜降时节,山明水净,夜晚白露凝结为霜;远处的树木,有的深红色,有的浅黄色,深红的出现在浅黄的时,耀眼夺目,绚烂缤纷。
试着登上高楼,清风吹来,冷澈入骨,使人心静澄明,精神清爽。深秋时节,不像那繁华浓艳的春色,教人轻浮,让人轻狂。
注释
春色嗾(sǒu)人狂:春天使人像狗吠般发狂。
赏析
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一首霜降诗。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这两句是说,霜降时节,山明水净,夜晚白露凝结为霜;远处的树木,有的深红色,有的浅黄色,深红的出现在浅黄的时,耀眼夺目,绚烂缤纷。这是写“霜降之底色”。“山明水净”,正是霜降节气最显目的底色。这四字,奠定了整首诗的基调——明朗轻快。“夜来霜”,点出写作时间,即霜降时节。虽然是“夜来霜”,但我们分明感受不到一点肃杀萧瑟,因为前面“山明水净”已经为我们奠定了调子。“数树深红出浅黄”,是荡开写“山明水净”,霜降时节,不只有远景“山明水净”,更有近景“深红出浅黄”。苏轼霜降名句“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也许正是脱胎于此。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这两句是说,试着登上高楼,清风吹来,冷澈入骨,使人心静澄明,精神清爽。深秋时节,不像那繁华浓艳的春色,教人轻浮,让人轻狂。这是写“霜降之精神”。
想要将“山明水净”“深红浅黄”看个清楚,就必须登上高楼。登高风自来,就连清冷的霜风也会让人神清气爽,精神为之一振。“清入骨”,正是霜降风景之精神。诗人通过对比手法,将春天与秋天进行了对比,得出了“我言秋日胜春朝”的结论,显示了诗人乐观豁达,不畏艰难,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嗾人狂”三字,背后蕴藏了老子的智慧:“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只有保持虚静之心,不狂躁,才能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这或许就是深藏在霜降背后的季节哲理。
纵览全诗,色调明快、情感高昂、格调高雅、意境悠远、胸襟宽广,是为咏霜降诗中的绝妙佳作。
作者:严勇,文学硕士。曾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刊发诗评近百篇。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全国青年作家班第三期学员。已出版文史集《泰州史话:运盐河边的城市》,散文集《读书旅行》、随笔集《风韵泰州》。发表文章千余篇。现为报社编辑。唐诗宋词古诗词(tcgsc8)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