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MBTI火遍全网!3分钟测试你是哪种人?比星座还准?认真你就输了
最近,一个叫做MBTI的性格测试突然受到了职场、求学等领域的广泛关注。国内外社交平台涌现不少以MBTI人格类型命名的群组,网友们制作的各种人格类型的表情包相继出圈。你很有可能已经做过MBTI测试了,或正要做。每年约有200万人进行这一测试。
什么是MBTI?MBTI的全称是,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它是由美国作家伊莎贝尔·布里格斯·迈尔斯(Isabel Briggs Myers)和她的母亲凯瑟琳·库克·布里格斯(Katherine Cook Briggs)共同制定的一种人格类型理论模型。
MBTI是一种自我报告式的人格测评工具,用以衡量和描述人们在获取信息、作出决策、对待生活等方面的心理活动规律和不同的人格类型表现。Isabel Myers和她的母亲Katharine Cook Briggs是MBTI的开发者。她们都希望通过理解和欣赏健康人格中的个体差异来促使个人成长,并提高不同群体的和谐和生产力。MBTI测试尝试分配四个类别:内向(Introversion)或外向(Extroversion)、实感(Sensing)或直觉(Intuition)、思考(Thinking)或情感(Feeling)、判断(Judging)或感知(Perceiving)。取各类别的首字母,就可以得出测试的结果,如“INFP”、“ESFJ”......四个维度的不同偏好排列组合,便形成16种人格类型。MBTI十六型人格测试结果分为4个大类,包括分析家、外交家、守护者和探险家。MBTI为什么火了?MBTI为何受到欢迎?普遍认为,MBTI以“科学测试”和“职业建议”为基础,并且有着标准的测量体系,故而被赋予了较强的可信度。加之,MBTI通过一类人的生命轨迹描绘出一组人格画像,更加生动的同时,也便于传播。《纽约时报》最近表示,MBTI火爆是因为人们喜欢参加考试:“可能是人们喜欢做小测试”。很多人能够以此为坐标,来认识并分析自己的性格表现。记住朋友的MBTI,正在成为一种新的社交礼仪。有网友甚至研究出了MBTI配对表。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2009 年一项针对“一家瑞典工业组织156个团队中的1630名员工”的研究得出结论,MBTI性格概况可以“让团队成员更好地了解彼此”,因为这让他们有话题聊。除此之外,MBTI爱好者们还热衷于分析各种公众人物的类型,以获得与他们的链接,满足自我认同感。前几天,#谷爱凌的MBTI是INTJ#上了热搜。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在一档采访里,谷爱凌说:“我是INTJ,我知道我是内向的人,但是我还能学习怎么更好地去跟其他人交流,如果我没有很多的能量,我可能会感觉有点累,因为我没办法把我的公众人物,把我的外向的自己表达出来,我更想一个人在屋子里高高兴兴地学习,学物理,写作文。”测试结果显示,“INTJ”代表特征是“理智”“独立”“有规划”。于是全网的INTJ都开始陷入狂欢:“我和谷爱凌是一种类型的人诶!”
科学还是玄学?当然也有不少人对MBTI半信半疑,提出了对其科学性的质疑。尽管MBTI测试在企业中已经备受青睐,但它尚未得到心理学学术界的认可。目前还没有主流期刊发表有关MBTI的研究,学者们认为这是对该测试权威性的强烈否定。牛津大学教授埃姆雷解释说,与其他性格测试不同,MBTI的吸引力在于它是“非评判性的”,意味着所有的结果都是积极的,对缺点闭口不提。
图库版权图片,不授权转载
事实上,人很容易相信一个抽象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并认为它特别适合自己并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人格特点,即使内容空洞,这就是心理学中的“巴纳姆效应”。MBTI是主观的,里面的选择都是基于自我认知,在测试中不可避免地会加入一部分理想人格,促使人们从他们所做的和已经做过的事情中寻找价值。“巴纳姆效应”是指我们倾向于认为所提供的关于我们个性的信息是关于我们的,而不管其普遍性如何。“世界上个体数十亿,难道只有十六种完全一样的人格吗?”MBTI测试本身,只是一个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和了解自我的工具,没有一种类型是对还是错。人们本身的多元和复杂,是再精确的量表都无法衡量的。所以万万不可将测试结果奉为圭臬,阻碍自己不断尝试的脚步。
科普中国综合中国日报双语新闻
数据分析职业发展前景如何?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数据分析师?
在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和信息化进程的加速推动下,数据分析职业正成为各行各业所追逐的热门职业之一。对于那些热衷于数据、具备分析能力和技术素养的人来说,成为一名优秀的数据分析师不仅意味着薪资和职业发展上的潜力,更意味着在这个信息泛滥的世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将探讨数据分析职业的发展前景以及成为一名优秀数据分析师的路径。
数据分析的火爆需求首先,数据分析职业在大数据浪潮中迎来了火爆的需求。随着各行各业不断产生大量的数据,企业和组织需要从这些数据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以支持决策制定和业务发展。数据分析师负责收集、清洗、分析和解读数据,帮助企业理解市场趋势、用户行为、业务状况等关键信息。因此,数据分析师成为了企业和组织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其需求量持续增长。
多元化的数据分析应用领域数据分析职业的发展不仅仅局限于某个特定领域,而是涵盖了广泛的应用领域。从金融、零售、制造到医疗、社交媒体、市场营销等,几乎每个行业都需要数据分析师来提供决策支持和洞察力。数据分析师可以利用数据工具和技术揭示潜在的商业机会、优化运营流程、改善用户体验等。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初创公司,数据分析师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
必备的技能与知识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数据分析师,除了对数据的热情和好奇心,还需要具备一些必备的技能和知识。首先是统计学和数学基础,这是数据分析的核心基础,能够帮助分析师理解数据模式和趋势。其次是编程技能,如Python、R、SQL等,这些工具可以帮助分析师处理和分析海量的数据。此外,了解机器学习、数据挖掘和可视化等领域的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数据分析师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持续学习与实践的重要性数据分析领域发展迅速,不断涌现出新的技术和工具。因此,成为一名优秀的数据分析师需要保持持续学习和实践的态度。可以通过参加培训班、在线课程、阅读专业书籍等方式来拓宽知识面和技能层面。同时,积极参与实际项目和实践经验的积累也是关键。通过实际操作和与团队合作,可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据分析思维。
职业发展与挑战数据分析职业提供了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初级分析师可以从事数据收集、清洗和简单分析工作,逐渐积累经验后可以晋升为高级分析师、数据科学家、团队负责人甚至顾问。此外,一些数据分析师还选择进入管理层,负责整个数据分析团队的战略规划和协调工作。然而,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不断学习新技术、适应不同行业需求和扩展人际关系等挑战。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分析职业迎来了广阔的发展前景。成为一名优秀的数据分析师需要具备统计学、编程和数据分析技能,同时持续学习和实践是提升自己的关键。在各行各业中,数据分析师扮演着重要角色,帮助企业抓住商机、提升竞争力。对于热衷于数据分析的人来说,掌握趋势,不断进步将为他们开启一个充满机遇的职业道路。
心理测试:你的性格究竟适合从事哪些职业?
以下是一份心理测试,可以帮助你分析自己的性格特点,以及适合从事哪些职业:
1. 在下列选项中,你更喜欢哪一项?
a. 阅读书籍和文章
b. 听音乐或收听广播节目
c. 与人交流和聊天
d. 手工制作或修理物品
2. 你更喜欢在什么环境下工作?
a. 安静和独立的空间
b. 活泼和有活力的环境
c. 具有社交氛围的环境
d. 富有创造性和艺术氛围的环境
3. 在下列选项中,你更看重哪一项?
a. 完成任务和工作的效率
b. 与人合作和协作
c. 帮助他人和服务社会
d. 创新和开拓新领域
4. 在下列选项中,你更倾向于哪种工作方式?
a. 系统和有条理的工作方式
b. 灵活和随性的工作方式
c. 有规律和按部就班的工作方式
d. 有创意和多样化的工作方式
5. 在下列选项中,你更喜欢哪一项?
a. 稳定和安全的工作环境
b. 变化和挑战的工作环境
c. 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工作环境
d. 具有自主性和自由度的工作环境
根据你的选择,可以得出以下结果:
大多数选择a的人,适合从事图书管理员、翻译、作家等需要阅读和文字处理的职业。
大多数选择b的人,适合从事演员、舞者、音乐家等需要创意和表现力的职业。
大多数选择c的人,适合从事教师、社工、医护人员等需要与人交流和服务他人的职业。
大多数选择d的人,适合从事艺术设计、编程、科研等需要创新和开拓的职业。
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一份简单的心理测试,结果并不能完全代表你的性格和适合从事的职业。职业选择还需要考虑个人兴趣、能力和实际情况等多个因素。
选专业前,想了解适合做什么职业,人格因素测试告诉你方向(上)
写在前面:笔者毕业后的五年,工作主要方向就是人力资源,在业务精进之后,理论也随之跟进,获得了一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证书,之后又转战接触到了其他领域,工作方向更为广阔。写此篇,主要是给今年即将参加高考的朋友,选专业前,给予一些思考:未来适合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先要分析自己的性格特点、优势,再结合兴趣爱好,最终选择合适的专业。
虽说专业不一定决定未来的职业方向,那有机会去做去分析和思考,想清楚未来的职业方向,何乐不为?待到毕业找工作碰壁后,才调转方向,放弃原先所学专业,重新寻找其他适合走的路,是不是绕远路了?
之前写的《考大学,应该怎么选专业,一篇系列分析告诉你》,分析了大学专业大类和细分小类。如果说分析专业,是提前了解大学学习科目,看自己是否适合学该专业的话,那么,人格因素测试分析,则是提前了解职业倾向,看自己是否适合从事该职业。
不管是专业选择分析也好,还是人格因素测试分析也好,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在这个社会生存,谋一份适合的工作,开启一个美好的人生。
分析专业,是知彼;人格因素测试分析,是知己。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本篇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会介绍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下篇介绍MBTI性格测试。
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测验,是一个什么样的测验,靠谱吗?这个测验是由美国伊利诺州立大学研究所教授、心理学家卡特尔提出来的,他把人行为的1800种表面特质描述,进行分类合并、归纳分析总结,形成了16种根源特质因素,经过研究确定,他得出根源特质是人稳定、潜在的人格特征,也是人格因素测验的实质所在。
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测验(下面简称卡特尔16PF),是运用一系列严密科学的手段编制出来的,在众多的人格测试中,被认为是非常经典的试题,其测评的准确度、适用性、广泛度得到了时间的考验。
卡特尔16PF被广泛运用于职业咨询、人才测评选拔上。笔者从事HR工作中,也多次接触到这个测试,通过对应聘者进行测试,招录适合的人,该测验也实践中得到了验证,选拔出具备该工作性格特质的高分应聘者,在后面的工作中表现确实出色。
卡特尔16PF具体考察哪些方面的人格因素?
主要考察以下16种人格因素:A乐群性、B聪慧性、C稳定性、E恃强性、F兴奋性、G有恒性、H敢为性、I敏感性、L怀疑性、M幻想性、N世故性、O忧虑性、Q1变革性、Q2独立性、Q3自律性、Q4紧张性。
卡特尔16PF适用哪些人群,在具体场景中如何运用?
该测试适用于评估16岁以上人员,可广泛用于各类人群,对职业、性别、年龄、文化没有特别限制,通用性较好,这也是该测试得以广泛传播的原因。
在以下几种场景中运用较为常见:
在教育引导方面,运用该测试可以全方位了解被测者的性格特点,为被测者选择专业或职业提供有效指导,同时可对被测者未来在该领域的创造潜能、成就水平提供预测参考;
为身在职场的人提供职业指导,进入职场,经过几年的成长发展,内在人格特征充分展现,经过该测试,可以进一步了解自己,明确优势、弱势,为未来职业生涯发展方向指明方向;
为单位招聘筛选出合适人选,前面笔者也讲到,运用该测试,可将适合该岗位的人员性格特质高分者筛选出来,为招聘决策提供参考;
该测试还能应用到团队管理、心理咨询上面,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对这两块展开了解。
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测验,测试结果出来后,如何解读?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先做一下卡特尔16PF在线测试,最后也有测试结果的分析结论,可以作为初步参考(经笔者验证,从测试到出分析结论,全部免费)。如果想要了解得更为专业和详细,可以到专业心理咨询机构去做测验。卡特尔16PF在线测试链接分享如下:
卡特尔16pf在线测验 http://wwwpsy/16pf/index3.asp
卡特尔16PF在线测验首页截图
如果各位读者想要自己解读测试分析,下面的内容分享给您参考。
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全部分析如下:
因素A:乐群性,孤独缄默(低分)——乐群外向(高分)。高分特征:外向、热情、易与社会建立联系;低分特征:冷漠、保守,严肃、退缩、拘谨;
因素B:聪慧性,迟钝、学识浅薄(低分)——聪慧、学识渊博(高分)。高分特征:善于抽象思考、学习能力强;低分特征:反应迟钝、学习力相对弱,不能“举一反三”;
因素C:稳定性,情绪激动(低分)——情绪稳定(高分)。高分特征:情绪稳定成熟、能面对现实;低分特征:情绪激动、易烦恼、易受环境支配;
因素E:恃强性,谦逊顺从(低分)——好强固执(高分)。高分特征:武断、好强固执、独立积极;低分特征:顺从、随和、通融;
因素F:兴奋性,严肃谨慎(低分)——轻松兴奋(高分)。高分特征:轻松、愉快、放松;低分特征:冷静、节制、自律、沉默;
因素G:有恒性,高分特征:做事尽职尽责,有毅力;低分特征:自私、不遵循规则,敷衍;
因素H:敢为性,高分特征:敢于冒险,顾忌较少;低分特征:害羞胆小,易受惊吓;
因素I:敏感性,高分特征:细心敏感,感情用事;低分特征:粗心、自立、理智,务实;
因素L:怀疑性,高分特征:多疑、固执、不易被欺骗;低分特征:宽容随和,易与人相处;
因素M:幻想性,高分特征:富于想象,狂放不羁;低分特征:现实,合乎规范;
因素N:世故性,高分特征:机敏能干,人情练达;低分特征:直率、天真、坦诚;
因素O:忧虑性,高分特征:焦虑、忧郁;低分特征:安静、沉着;
因素Q1:变革性,高分特征:自由,激进,不拘泥于现实;低分特征:保守、遵循常规与标准;
因素Q2独立性,高分特征:自立自强,当机立断;低分特征:依赖性强,随波逐流;
因素Q3自律性,高分特征:知己知彼,自律严谨;低分特征:矛盾冲突,不顾大局;
因素Q4紧张性,高分特征:紧张困扰,激动挣扎;低分特征:心平气和,闲散宁静。
卡特尔16PF测试是一种科学的测评方式,可以借鉴这个工具了解自己、发现自己。还有一点,人是发展变化的,也不用固化这种分析结果,过了几年再测,可能会发现有新的变化,也是常理之中。
以上给出的测评工具也好,分析手法也好,仅供参考,如何运用,还要看每个人自己的分析判断和选择。希望本文的分享能给你在选择专业、未来选择职业时,带来一点小小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