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和三平寺:闽南香火最旺的寺庙之一,闽南人朝圣必去之地!
三平寺,闽南著名的千年古刹,地处福建省漳州市的平和县文峰镇境内,是闽南粤东极具魅力的宗教朝圣、旅游度假胜地。
走进三平寺,迎面扑来是浓浓的香火,看到的是虔诚的香客。人们敬天敬地,求神拜佛,缘于对心灵的敬畏,缘于对大自然的敬畏!历史悠久的三平寺,蜚声海外,香火颇盛,也是闽南人必去的一个地方!
踏进三平寺这方圣地,无论你带着怎样的复杂思绪,似乎一切都将变得平静从容。它给予心灵更多的是那一份自然净土里特有的洒脱与放松,感受闽南的宗教传统和佛教信仰。
三平古寺后山上,绿树终年青翠,极为荫凉。山上还有一处久负盛名的“虎爬泉”。人们就把这眼泉水称之为\"仙水\",喝了以后会带来好运、安康。
三平文化园广场上的三平祖师铜像是三平祖师文化园的标志性建筑,三平祖师铜雕像开光后,数千信众涌上文化园顶部瞻仰膜拜。
三平寺,山清水秀,是每一个虔诚的礼佛者,必到的朝圣之地。三平祖师有求必应,利物济人、恩泽一方百姓千年。
每一次旅行,虽说只是片刻的停留,却对我说都是一次难忘的回忆,每一次回眸,内心深处发出的声音总会在耳边回荡。
八闽山水的民俗与旅游
福建俗称八闽,位于祖国东南沿海,这里溪流纵横,群山叠翠,地沃山 秀,繁花似锦,风光名胜多姿多彩,文物古迹晕罗密布,向有“海滨邹鲁” 之称。
八闽民俗文化,就总体讲,保持着中华民族的主体意识,而就具体方面 看,又有独具一格的地方特色。这是福建特定的环境条件所造成的。
福建原是古越族的居住地,是古越族文化的发源地。晋唐以后,由于征 战不断,中原的汉人,或为了征战,或为避乱,纷纷迁移来福建。中原文化、 荆楚文化,随着汉人的迂移而传入了福建并与福建的土著民族——古越族的 文化相结合,慢慢地形成了福建特有的文化——闽文化。从民俗角度讲,这 种闽文化是具有我国东南特色的民俗文化体系。
这里要提到的是,因为有汉人和土著的古越族的不同(汉人中又有河洛 人、福佬人和客家人之区别),因为存在时间和空间的不同,福建各地的民 俗有所差异,而各地在不同时代也不尽一样,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 俗”,“走一乡要问一俗”,在福建特别明显。也正因为这样,八闽大地犹 如一座民俗文化博物馆。人们进入这座民俗文化博物馆,观赏一番福建各地 不同、古今相异的民俗,定会大开眼界,回味无穷。
由于福建人很早以前就移民到台湾开发宝岛,以民俗为主体的闽文化很自然地早被带进台湾,经过再发展,又与闽文化一起被称为闽台文化。还由 于福建人早就侨居海外东南亚诸国,以民俗为主体的闽文化,对海外华人、 华侨也感到熟悉,感到亲切。因此,闽文化,首先是八闽民俗,对台湾同胞, 对东南亚华人、华侨,有特殊的感情和特殊的意义。人们有理由这么说:八 闽民俗是福建一笔重要的旅游资源,值得下些本钱认真作进一步开发。
总 序
张紫晨
《中国民俗·旅游丛书》是为广大旅游者、文化工作者编辑的知识性民 俗与派游丛书。它着眼于对祖国各派游胜地民俗风情的介绍,以弘扬祖国优 秀民俗文化,了解中华各族人民生活,饱览壮美河山、名胜古迹,通晓名地 风土民情为宗旨,为国内外游人提供丰富的知识,使人们开阔眼界,心旷神 怡,乐以忘忧。对未经旅游或准备旅游的人,也是一个知识的先导,兴昧的 储备、精神的满足。
派游是人生一大乐事,为现代主活所必须。工作之余,邀三、五友人, 或举家前往,即可怡悦身心、增厂见闻,又可扩大胸怀、了解大千世界。但 是,这个目标并不是任何旅游都能达到的。要想在旅游中真正有所收获,必 须有相应的知识来帮助。中国有句古话,叫“见景不如听景”。任何一个优 美的所在,没有听到有关的解说,只有直观所视,是不会完全看出它的奥妙 的。这就是旅游者为什么那么需要导游员的道理。然而,任何导游,又只能 解说一时一地、一事一物的具体景观,不可能提供关于一个地区、一个民族、 一个城市、一个景点的完备的知识,这就需要有专门的丛书加以弥补。这部 民俗旅游丛书,就是为了这种需要而专门编写的。它将中国各大旅游区的内 容分成若干册编写,采取生动轻松的笔调,系统全面地介绍有关知识。这种 尝试,以前没有过。这套丛书以鲜明的地区性和丰富的知识性为特点,将祖 国各地壮丽的山河、著名的景点、灿烂的文化、纯朴的风格——呈现在读者 面前,是其他书籍所不能代替的。这部丛书并没有把它简单地化为旅游手册, 更没有以介绍地方风光名胜为满足,它有较高的视野、较深的历史文化内涵, 既可作为旅游的良师益友,又可作为民俗文化读物而开卷有益。
《中国民俗·旅游丛书》是一部大型系列丛书,它以旅游为线,把广阔
的中国分成若干文化区,将旅游区纳入文化之中,进而展示区域文化特征。 在对区域文化的分析和描述中,突出旅游的点、线及重要景物、风立民情。 因而它既是旅游民俗丛书,又是区域民俗丛书,既是区域文化的展现,又是 整体文化的纷呈。书中所述的内容大多为实地考察所得,经过研究考察,再 用轻松的笔调写成。因此,对一般研究者、民俗工作者、文化工作者,都有 重要参考价值。
目前,在我国民俗学研究上,大体有两个途径:一个是理论民俗学,一个是应用民俗学。理论民俗学侧重理论规律的研究和学科体系的建设;应用 民俗学则方面较厂,诸如商品民俗学、消费民俗学、旅游民俗学、社交民俗 学等,重在实际的应用,多采取具体的描写研究的方法,使人们在各项生活 应用中,有实际的效益。民俗旅游是应用民俗学的一个重要部另。既是应用, 便不能不考虑与旅游实际的结合,不能不考虑派游的实际需要。但是,旅游 者并不满足于单纯的游山玩水活动,他有更广泛的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的要 求。高层次的旅游往往是一种特殊的学术活动。从旅游所至的引人瞩目的地 区租蕴藏着丰富的精神、物质财富的各民族,由旅游所看到的具体景观所呈 现的历史、自然和文化现象,扩展到它之外的多种问题的寻索,欲广可广, 欲长可长,要趣味可以有趣昧,要学术可以有学术。这样的旅游民俗丛书所 提供的信息量和知识量也应该是相当广的。基于这种认识和考虑,我们把这套丛书从框架、体例到内容、形式都尽量提高了档次,使它更好地发挥应有 作用,并以此积极推动我国旅游文化事业的发展,促进各族人民间的大团结, 促进与海外朋友间的友谊。
1991 年 8 月 北京
八闽山水的民俗与旅游 林其泉
一、福建八闽民俗
福建位于东南沿海,有“东南山国”之称,与台湾隔海相望,全省面积12.14 万平方公里,人口 2800 万,以汉族为主,还有畲、回、蒙、满、高山等 31 个少数民族,风俗民情颇殊,历史悠久,文化发达,海外侨胞 700 多万, 是我国主要侨乡。
“八闽”之由来
福建亦称“八闽”,从“闽”字来的。 有人说,福建因有闽江,故简称“闽”。这种说法不合事实,因为称闽在前,而闽江之得名在后。“闽”在福建,最早是族称,即为福建土著民族 之称呼,亦称为“蛮”或“荆蛮”,后来也称为“越”。《史记》吴大伯世 家条的“索隐”对“荆蛮”解释说:“蛮者,闽也,南蛮之名,亦称越。” 因此,又有人将它们合称为“闽越”。闽到后来既是族称,也兼称地名,即 指福建这块地方。因为早期闽人多以蛇为图腾崇拜,所以《说文解字》称: 闽是“东南越蛇种”。
秦以前的福建,一般称“七闽”。《周礼》上有“五戎、六狄、七闽、 八蛮”之说,那是因为福建土著民族在秦以前有“七国”即有七个部落的缘 故。
称福建为“八闽”,是在汉人南迁以后的南宋,因为从北宋开始,福建 有八个相当于府(郡)的行政单位。这八个相当于府的行政单位,历元、明、 清几个朝代基本上无变化,所以八闽之称一直延用下来。
这当中,从清初康熙年间开始,福建除了原有八个府的行政单位,还有 台湾府也属于福建管辖。这样,福建曾有过九个府的年代,所以八闽的福建 又有”九闽”之称。直到清光绪十一年(1885 年)台湾建力行省,与福建分 治,于是九闽的福建又恢复八闽之称。
清以后,福建府一级的行政单位有过多次变动,但人们都以习惯来称呼福建为“八闽”。因此,闽和八闽,成为福建的简称和俗称。
福建人讲河洛话
河洛话一说是黄河,洛水一带的话,一说系河南洛阳的话,总之系指中 原的话(方言)。福建人讲中原的话,不令人奇怪呜?讲来也不奇怪。
历史上中原汉人最早一次大规模向福建移民是在东晋“永嘉之乱”,那 时,中原“八大姓”来到福州一带,另一次是唐高宗年间,河南固始人陈政、 陈元光父干带了 58 姓大军来福建讨伐“南蛮”之乱,之后,他们在福建南部 定居下来,开发漳州大片土地。再一次是唐末,固始县王潮、王审知带大批 人马入闽,占据福建大部地方,为开发和建设福建做出积极的贡献。后来到 了宋末又有大批汉人避乱江南,其中有的定居福建。就是这样,中原话随着 汉人迁移入闽而带入福建。
中原话带到福建后由于居住地方不同,加上交通不便,发展成不同的福 建方言,甚为纷繁复杂,就大的区别看,主要有闽方言和客方言两大系统, 闽方言大体直接从中原带来的,客方言是江西移入的。此外,还有一种接近 北京话的方言称北方方言,主要流行于南平城关和长乐洋屿,是明代邓茂七 起义时,明廷为镇压起义而派京兵所带来北方话以及清初从北京派军队所带 来京都话与本地话结合而产生的。
卑就闽方言讲,又分成闽海方言群和闽中方言群,而闽海方言群又有闽东方言区、莆田方言区和闽南方言区之别。因为这些方言与中原有着密切的 乡土关系,也就是说,福建方言是从中原带来的古汉语,所以福建方言又被 说成是河洛话。
特别要提到,福建方言中的闽南话,其流行地区大大超过福建范围,台湾省的大部分地区、浙江省的温州、江西省的东部,广西、四川的一些地区, 都讲闽南话,海南省方言、广东潮汕方言,也属于闽南话体系。此外,东南 亚华侨、华人中,讲闽南话人数亦相当的多。这些主要与福建移民有关。
闽南方言有许多奇特之处,不但声调多(普通话有四个声调,闽南方言有八个声调),而且分成书面语和口语。有些话书面语和口语都一样,有的 则有区别,如“大人”在书面语是对人尊称,口语则泛指成年人;“出山” 在书面语是要人出来任职,口语则指出葬。闽南方言还有一个奇特的地方, 就是有很多词正读和倒过来读意思都是一样的,如“喜欢”和“欢喜”,“便 利”和“利便”,“客人”和“人客”,“补冬”和“冬补”等。
福州方言则颇令人头痛,以前曾有人说过:“天不怕,地不怕,就怕福州人说土话。”那是说,福州话既不容易听得懂,更不好讲。有人看《闽都 别话》看不大懂,就因为它是用福州话写成的。福州话其所以不容易听懂, 主要因为它保留许多中原古音和古代用语,跟普通话很不一样。比如福州话 中,说父亲为“郎罢”,说母亲为“娘礼”。平时孩子称呼父亲为“依爹”, 也叫“依家”;称呼母亲为“依礼”或“依老”,有的也叫“依婶”。又比 如福州话说真为“野”,“野好”就是“真好”;“小礼”是为害羞,“有 讲”为聊天。福州人把那种没本事又会说大话的人叫“假拍拉”,把猜不透 摸不清底细的事叫“毛对沙底”。这些在普通话中都不容易用很短的话表达 清楚的。
总之,福建话多是来自中原的古音,讲中原古音的语言成了福建人的习 俗。
“陈林半天下,黄郑排满街”
我们中国人,除了藏族同胞有名无姓外,其他各族人都有姓有名。从全 国看有所谓“张、王、李、赵,遍地刘”之说,即是说这张、王、李、赵、 刘为大姓,人数最多。在福建可不是这样,人们常听到:“陈林半天下,黄 郑排满街。”那是说,福建以姓陈、林、黄、郑的人数最多,即这几个姓为 福建的大姓。
如前所述,福建汉族同胞,大多是从中原迁移来的,所以那几大姓的祖 宗都在中原。
陈姓:有说最早到福建的,陈姓是唐代的陈元光,人称“开漳圣王”。 其次为陈邕,也是于唐时迁来的。唐以后姓陈的人还有多次从中原迁来福建。 如今,陈姓遍布全省各地,还有许多陈姓迁居台湾或到南洋各地定居。
林姓:林姓于晋朝中原时由林禄率众迁来福建,先居福州一带,后 到莆田、漳浦等;唐宋时,中原更多林姓来到福建,后林姓中有人迁居台湾 和南洋各地。
黄姓:黄姓原居于湖北江夏地区,其子孙称为“江夏世家”,1700 多年 前从光州迁到福建,先居福州后转莆田、泉州,再后进入广东或迁到台湾。 郑姓:郑的得姓与古代郑国有关,发祥于荣阳、淮阳,晋唐时期大批从 中原移来福建,先居于福州后转泉州等地;或说郑姓来闽始祖为郑彦华,居 汀州,后转闽南和广东,明末从福建迁到台湾。郑姓中,在福建乃至全国影响最大的可数民族英雄郑成功一家了。
福建这几个大姓人口众多,随处可见,人们还可看到福建也有些稀见的 姓,如枟姓、鄢姓、蒲姓、粘姓等,人口较少。这稀见的姓氏,除了一些是 本地少数民族的衍化以外,多半也是来自北方的古姓。
“门内一条虫,门外一条龙”
有人用“门内一条虫,门外一条龙”来形容福建人,颇令人回味。 这话是什么意思呢?“门内一条虫”,是指闽字,闽为福建的简称。历史上福建曾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因此福建人常被人看不起。生产搞不好,交 通不方便,卫生也很差。在生活上,许多人吃不饱,穿不暖;大多小孩无法 上学,文盲成堆。
福建贫穷落后,当然不是福建人生来就笨或懒,是另有原因的。 首先,福建地处我国边远地区,人多地少,山多田少,经济落后,犹如世外桃源。晋以后中原地区连年发生战乱,人口不断向南迁移,南迁的移民 多集中于福建,特别是福建沿海地区。人口增加给福建带来巨大压力。在以 农立国,农业技术又十分落后的年代,人们吃穿都难以解决,更谈不上文化 教育的发展。如果遇上荒年就更惨了。人们走投无路,相随逃难,流落街头 当乞丐;那年代,民间卖儿鬻女的每有所闻。
其次,福建地处偏远,山高皇帝远,政治,向来居全国之首。清人 徐宗干曾说,全国吏治之坏至闽省而极。地方官吏只懂得搜刮民膏民脂供其 享受,全不顾民众死活。加上近代外国列强不断入侵,许多农民破产倾家, 流离失所。可谓雪上加霜,在这种局面下,福建怎不落后?
面对贫穷落后的局面,许多有良心有才干的福建人忧心如焚,可他们在家乡发挥不出自己的作用,一部分人只好设法离开生养自己的祖籍地,到外 面去闯天下。或到台湾从事开发和建设,或到南洋各地从事手工艺或经商, 一句话到外面去谋生。这就是为什么台湾同胞中祖籍福建的特别多,华侨华 人中属于福建籍的也特别多。
再看“门外一条龙”。这是一个宠字,福建入到了台湾或去南洋各地后,发挥出巨大的作用,赢得世人的瞩目和敬重,人们用“宠”字,即得宠或荣 耀来形容出门后的福建人,那自是很贴切的。
历史上福建人为开发建设台湾,保卫台湾,为台湾与大陆统一和合作,做出的巨大贡献,有目共睹。颜思齐、郑成功、陈永华、硷琅、吴风、关沙、 沈葆桢等人的功绩永载史册,他们都是福建人。福建籍的华侨、华人在南洋 各地所发挥的作用,同样是有目共睹的,陈嘉庚、黄乃袁等是人们所熟悉所 敬重的。他们也都是福建人。
福建人在外面各行各业所取得的成就,多得举不胜举。他们是福建人的光荣和骄傲。
太平面迎客人
福建人甚为好客,每当客人从远道来,通常都有一碗太平面来招待。 太平面就是把一只线面投入沸腾的锅中,煮二三分钟之后捞起,放入调好油料(有米酒、香油、酱油等)的碗中。加上一只煮熟的完整的鸭蛋。缕 缕丝面,软滑可口;空着肚子吃下去,特别有味道。如果来者被认为是尊贵 的客人,或特别亲的亲戚,那会放上两个鸭蛋,称双太平。
鸭蛋叫太平,这是福州人的叫法。在福州话中,“鸭蛋”与“压乱”同 音,既然把乱压了,自是出现太平。这表达了福州人对太平日子的期望。旧中国,经常出现战争,社会,民下聊生,人民做梦也希望过太平日子。 旧日福州人有一句话说,“宁当太平狗,不做乱世人”,就是这种心情的表达。
后来也有人用鸡蛋或别的家禽的蛋代替,那也是表示相同的心意。 线面也称索面、面线、寿面等,用面粉制作而成,通常经过投料绞剂、串面、拉面等多道工序,用面粉拉成细如线的面条,每条细线面长可达 180 厘米,可谓“牵丝如缕”、“巧夺大工”。晒干后,一只一只挽起,方便于 保存和煮食,挽面线时在面头上扎上红线,既好看,亦表示祝福。
线面因细长,也你长面,与长命相联系,用它招待客人带有祝福长寿之
意。
据福州民间传说,用太平面祝福客人、亲友平安长寿,最早是几天玄女 为祝贺西王母之寿庆而想出来的珍贵礼物,九天玄女在西王母生日时,用自 己灵巧的双手拉成细如丝、长如发的线面,煮成清香扑鼻的佳肴,敬献西王 母。西王母吃后赞不绝口,并让九天玄女也送众神仙尝尝。众神仙尝后亦大 加赞美。
据说,后来民间也学着拉线面,并以太平面招待亲友、客人,久而久之成了习俗。至今在福建和台湾各地都还可以看到太平面招待客人的风俗。
八闽茶俗
茶是一种有益健康的饮料,福建人向来爱饮茶,而且形成了一套茶俗。 旧时达官贵人,豪商巨贾,在人际交往中,在做生意时,都离不开茶。每当 幕僚或客人到时,主人总要以茶相待,说声“请茶”;送走客人时也要说声 “看茶”。有时话不投机,或主人另有他事,草草结束会客,也以“看茶” 逐客,此时来客要知趣告退,否则自讨没趣。
一般老百姓迎送亲友,亦以清茶一杯。每当亲友离乡背井到海外谋生时, 人们多要送些礼品,这礼品中少不了茶叶。茶叶,福建人都叫“茶心”,送 茶心,为了要出走的人把家乡的心意记在心中,不要忘了老家。出外谋生的 人,到了海外后,免不了会寄些钱回老家”给亲友。人们也把它与茶联系起 来叫“茶资”。意思是给乡亲们买些茶喝。平时,人们相互交往中,更少不 了茶,互相聊聊叫“喝茶谈天”或到茶馆“以茶闲聊”。有时谁做了错事要 向亲友、邻居认错,最简单而又最诚恳的做法也是喝茶,叫“敬茶道歉”或 叫“谢茶”。
过去有个时候,在各种宴会上,主人首先也是敬茶,而不是敬酒。 在民间儿女定亲、娶嫁更少不了茶。定亲要喝定亲茶,那是女家喝男家的,谓“喝男家茶礼”。新嫁过门的新娘首先要给公婆敬茶,然后请亲友、客人饮茶,婚宴上新娘要给亲友敬茶,闹新房看新娘时,新娘要给来客敬茶。 以上合称新娘“三敬茶”。婚后新郎陪新娘第一次回娘家作客,要给丈人、 丈母娘带去一包茶叶,丈人、丈母娘要把茶叶泡起来叫“亲姆茶”,请亲戚、 邻居共饮。
福建茶俗中最有意思的是“功夫茶”。其所以称功夫茶,有两个意思,一是制茶过程费时间,二是泡茶方式也颇费时间。大概因为功夫茶多是老人 的共同爱好,这种饮茶方式多是在年长者中流传,所以功夫茶也称为“老人 茶”。
功夫茶不仅讲究茶叶,而且讲究茶具、用水、火候和饮茶技术。茶叶要精选好的,茶具包括陶制冲缸盖瓯和小茶杯,它们分别用茶盘和茶碗盛起来。 客人来时用陶壶在炭火上烧开水,然后泡茶。泡茶时先用开水冲洗茶壶茶杯, 接下去即泡茶,泡时讲究高冲、低泡。高冲至满溢,是谓让乾坤在壶中酝酿。 其实那样可以翻动茶叶并把茶叶中的杂质冲上来并用杯盖刮掉,为了清洁。 低泡是斟茶要低,为了不使茶水走香走味。通常是先环回斟,取名“关公巡 城”。壶里茶水将尽时,就逐杯点滴,称“韩信点兵”。而后加开水如此数 次,再换上新茶叶。品茶时要用口嚼,慢慢咽下,饮完茶再闻闻茶杯。这功 夫茶,也叫“饮安乐茶”,即其乐无穷之意。
需要提一笔的,常饮茶的人都清楚,品茶也是品水,水的好坏直接影响 到茶的味道和颜色,故功夫茶除了注意茶叶质量,也讲究用水。
功夫茶杯子很小,往往喝上一杯,嘴上还不湿,但因极浓,味重,如吃 中药一般。比较讲究的,通常有“茶配”,即配以糖果、蜜饯之类。有茶配 的叫“全茶”否则只能叫“半茶”。
福建有“茶三酒四”的说法,功夫茶多半只用三个杯子,如果来客超过 三人也只斟三杯,分批品饮,长者先品。
功夫茶盛行于闽南地区,其他地区则不大讲这些,但以茶招待客人则是 八闽通行的。
民间宴食和进补宴食
福建与全国一样,每当喜庆或重要节日,大多有请客的习俗,如今请客多在酒楼饭店进行,可过去一般都把宴席办在家中。 在过去福建大户人家的厅堂,多摆有神位、花瓶和时钟之类,宴席常设
在神位前;如果不止一桌,可在旁边加桌。不过重要客人集中在神位前的一 桌,是为上席,旁边的各桌请一般客人;若厅堂里摆不下,可摆到天井中或 边房里。
每席宴桌,通常坐八人(称八仙桌)或 10 人、12 人(称圆桌),要偶 数,忌单数,主人坐下位(面对正位),以示敬重客人。
宴食开始后,首先由主人举杯向客人敬酒,夹菜向客人敬食,如此连续 二次至三次,然后客人可自由喝酒、吃菜,吃喝时忌筷子、汤匙作响,要静 静举杯,悄悄夹菜,注意礼貌,文雅,大方。吃食中对某些按人数定量的菜 肴(如太平一般每人一个),赴宴者不可多夹多吃,以免贻笑于人。太平等 被认为吉祥之菜肴,一般说赴宴者都会吃。
宴席上的莱肴有的多达几百种,大体说来是甩猪肉、鸡鸭肉、鸽肉、鸡 鸭蛋、鱼肉、香菇、木茸、海参等为主料,配上其他蔬菜再加油料烹调而成。 宴席上的菜肴,通常部在十道以上,且为偶数,即十道、十二道、十四 道、十六道、十八道、二十道等。最多的达三十六道。所谓十二道为丰筵, 二十四道为全筵,三十六道为大筵。隆重的宴席,当菜看上了一半时有半宴 之举。即酒过数巡,菜上数味时,客人喝些甜汤后休息一会,洗个脸,自由 活动一下,然后再回到宴席上,继续接受主人的敬酒劝菜,直到最后一道甜 汤(或甜点心)为止,才订宴食结束。宴食结束,人们离席,稍事休息,说 些客气话、吉利话,最后逐个向主人告别,各自回家,或主人早有备车将客人逐个送回去。
在中国,喜庆和节日的传统宴会,向来是会亲人、加强联络的一种重要 手段。宴会使亲友间更加靠拢,对于团结合作不无作用。福建各地对此都很 重视,因而这种做法一直流传下来。
进补福建民间,进补分为平时食补、节气食补和冬补几种。 平时食补,各家各户因经济条件、个人爱好各异。节气食补也叫时令补,
按不同时令,适当增加些有益于健康的营养。比如春夏间要吃些养神实肾和
凉血润肺的补品和营养品,以求得补阴,而尽量避免吃热性之物;秋冬季节 则讲求壮气补肾,扶元益血,注意补阳,尽量避免吃凉性食物。
除了平时营养和节日食补外,福建民间很讲究“冬补”。即“补冬”。 所谓“补冬”即在“立冬”那天,增加滋养补品。比较富裕的人家,特别讲 究补品,经济不富裕的一般人家,也都用糯米混糖蒸酒而制成米糕吃食。当 然连三餐都顾不上的人,是难得讲求这些的。
人们认为,在“立冬”那天吃较有营养价值的补品,对人体特别有益助, 老人吃了会益寿延年;壮年人吃了力气倍增,有益健康;小孩吃了会增进食 欲,饭量大增,有助于发育成长。
l0
福建元宵节灯俗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谓上元节,因为这节日的活动主要在月圆的夜间,通 称为元宵或元夜。
元宵的活动最主要的是灯会和灯猜。 旧日福建,大体说来,从正月初九起,灯市便开始热闹起来,正月十三日后几乎可见各居家门前都挂出花灯。 元宵节给新嫁女送灯,是旧日福建的习俗,各地送的灯品式样不尽相同,但目的一样:为了“添丁”。福州一带已嫁女未生男者,娘家多于正月初以 观音送子灯送之,是谓送丁;嫁后已生男者,娘家可送各式的灯,谓“添丁 仔”。闽南各地给新嫁女送的是一对白芙蓉灯,给嫁后已生男者则送一红一 白的。灯内点有蜡烛,弄不好会把灯烧了。花灯失火,通常被视为喜事,叫 “出丁”,白灯失火视为生男吉兆,红灯失火视为生女吉兆。那当然是人们 一种愿望的表达。
闽南一些地方,比如漳浦等地,灯节中还有一叫“穿灯脚”的习俗,即 在元宵夜里,村中新娶进门的新娘子和当年生男孩的小媳妇,必须穿红着绿, 打扮一新,在婆婆或其他年岁大的老妇人陪同下,手拿吉祥物,口中说吉利 语,从大祖祠堂的灯棚下走过,一展风采。其所以这样做,目的在于向祖宗 也向乡亲介绍新媳妇。至于已生男孩的小媳妇也过灯脚,在于告慰祖宗。
灯节期间各地都热闹非常,有几个地方特别热闹,如福州的南后街,泉州的西门街,都是买灯、送灯、看灯最集中的地方。灯的种类甚多。走马灯、 关刀灯、莲花灯、兔子灯、骰子灯、钱鼓灯、薄饼灯,应有尽有。
旧日福州南后街,有一种桔灯(与“吉丁”近音),用纸糊成、形如巨大桔子,形状简仆大方,民众多爱观赏。另外还有一种真的桔子灯,用较大 的鲜桔皮制成。做法是在近蒂处切平,取出桔肉,留下空壳,再用小铁丝札 一烛托,放入空心桔中,插上小蜡烛,将蜡烛点亮。桔灯烛光透过红红的桔 皮,通明绚烂,成为一件具有实物美感的艺术品。曾有人写诗赞道:“何人 剖桔空中点,胜看莲花大盏灯。”灯节期间,有些地方叠灯为山,人称“灯山”或“鳌山”。这鳌山开头
只是一些有钱的富贵人家所张设,任人观赏,后来更多设在寺庙、祠堂或闹 市路口,让更多人看热闹。鳌山中除了于姿百态的大小花灯之外,多还摆设 一些名贵的手工艺品、古董等加以点缀装饰,构成“鳖山胜景”,甚为壮观。 灯节中的舞龙灯,是福建元宵节中最受欢迎的节目,龙灯长数 10 尺,有 头有尾。龙身有九节或十一节,以长帛彩绘鳞甲披盖其上,各节燃蜡烛,前 导一灯球,由十数人手执舞弄,屈曲盘旋,随灯球而上下,前后敲锣打鼓以 壮声势。龙灯于元宵夜在街头巡回,谁家有放鞭炮以示欢迎者,即进入该家 庭院舞弄,让人们观赏,舞毕主人以薄礼相送以示答谢。这种舞龙灯,福州 人称为“舞太平龙灯”。舞龙灯的龙灯,由各地寺庙礼制,节后收入庙中,来年重加修饰后再用。 灯节中还有一种灯猜颇受欢迎。灯猜也叫“猜灯谜”或“出灯”猜”。
谜语之题材,大体说来有几大类,一是古书中的语句,二是人物、地点、词 牌、剧目等,三是动植物、器具、谚语、成语、术语等,四是子,五是不属 于上述的其他内容。各条谜语的谜面多注明属于什么格,以提示和启发猜谜者。
猜灯谜,以前多在私人寓宅或某一街巷举行,后来多集中于公共娱乐场 所,福州在白塔寺,泉州在开元寺,厦门在中山公园内或工人文化宫,漳州 在公园内的文化馆,那些地方多是既有猜灯谜,也有大规模的花灯展览。
灯节原是群众喜爱的传统习俗,寄托着人们祈福的美好愿望。至今福建 各地仍年年举行灯节,不过灯内蜡烛以电灯代替,彩灯闪烁,展现一片迷人 的夜景。
在福建元宵节期间也有不闹灯的,那就是永定姓李的客家人。他们在正 月十五日另有活动,每家每户忙于扫墓祭祖敬神,是谓“春祭”。永定李姓 人家元宵不闹灯有其原因:传说唐朝高宗李治于公元 684 年农历正月十五日 看灯看得正高兴时,得知薛刚闹事踢死太子李奇,一下给吓坏了,从栏杆上 摔下来致死。正月十五日成了李家悲惨的日子。为了让姓李的都记住这悲惨 的日子,后来唐王朝统治者下令,每年正月十五日,李家不准闹花灯,违者 不承认其为李家子孙,永定客家人系从中原迁来的,一直保持着元宵不闹花 灯的传统。
看新娘闹新房之俗
按传统的婚俗,一般说,在婚礼之后都有一项热闹的节目叫看新娘和闹 新房。
在福建,旧日到新娘房的来客,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添灯,即在进入 新娘房的来客中推举一人点一支蜡烛插到六角形的灯上,口说恭喜之类的吉 利语。接着是请茶,就是新娘、新郎送上甜茶和香糖。请茶完,来客中有人 点燃烛,在新娘面上细照,众人都看着新娘,并推举一或二人对新娘做出评 价,一般都说长得漂亮,新郎有福气之类的活。也有个别捣乱鬼故意说一两 句不好听的话,引人发笑,新娘虽感到难堪,但不好发作。
就这样,闹新房的气氛来了。闹新房也叫“戏妇”或“听房”。传统的 闹新房,多是要新娘、新郎做些当众难做出来的事,比如两人共咬一颗糖果, 要嘴对嘴;又比如两人共钓一条鱼(玩具鱼),要庸贴肩,两人一起过金桥, 要手拉手。从闹房说,目的也就是要让新娘新郎出洋相,气氛就热烈了,人 们就开心了。
在福建,过去这类闹新房各地不尽一样,有的连闹三夜,每夜从晚上七 八点闹到深夜十二点以后,弄得新娘、新郎吃不消,甚至闹出病来。如今好 了,一般闹到十一二点为止,好让新娘、新郎早点休息。
看新娘闹新房,最初的目的有各种不同的说法,或说新婚之夜新娘太寂寞了,人们集中一起同她开开心让她高兴。其实看新娘闹新房,可以说是封 建包办婚姻制度的产物,是我国早时年轻人想出来的对封建包办婚姻制度的 一些补救办法。人们知道,在封建包办婚姻制度下,由父母之命、媒的之言 而定终身,大多数人在结婚之前是互不认识的。而看新娘闹新房的目的,大 体是为了帮助新娘摆脱这种窘境。帮助他们建立融洽感情而进行的尝试。有 人说封建婚姻制度下的男女是先结婚后恋爱的。新婚之夜的闹新房就在于为 这种婚后的恋爱奠定基础。所以闹新房在封建婚姻制度下还是有一定进步意 义的。
到了今天,闹新房大多失去原来的本意了,只不过成了民族的传统风俗而已。
传统婚俗中的替婚和二婚
替婚和二婚皆为传统婚姻的产物,流行甚久。 替婚也叫“替头婚”,即指更替头一次的订婚。旧日福建和全国一样,男女成婚,一般都经过小聘即订婚阶段。订婚把男女婚事订下来,只等完娶。 这当中若有一方不幸死去,乃一方便有可能出现替婚的事;如若终身不愿嫁 娶、那自不存在替婚事。男人死了,女子愿与亡人结婚,称为烈女,死后可 申请立贞节坊,不愿这么做的,可随时再行择配,称女子替头婚,只是得把 一半的聘金退还给男方父母(或其他的亲属);女子死了,男子再行选娶, 称男子替头婚,但不得向女方父母讨回聘金,民间所说“死男一半,死女没 看”,即指这件事。
按惯例,男子经过替婚,可再行选娶,但在选娶成婚前三天,要与已亡 的未婚妻举行一次正式的婚礼,通称冥婚礼。这种冥婚礼的做法,与一般人 的迎娶法一个样,同样派人用花轿迎“新人”,只是迎来的不是活着的人, 而只是一个女装涂像或照片,即已故女子的替身。替身迎到家后,成婚男子 要与之拜堂成亲,之后把替身安置于床铺的西北角与成婚男子同床三夜,然 后送往祖宗祠堂,并择日为之拣骨再行安葬。
女子经过替头婚再行择嫁,没有男人那么复杂,只是新嫁时如遇嫁上替头婚之男子,得认已亡故之女的父母为父母,过年过节时需送礼往来,存个 戚谊,如若双方都无意则可不往来。与已婚而死妇的男子成婚的女子,不管 是不是有过替头婚,都叫“接面”或“接后”,这种婚姻通常不称“结发夫 妻”。
所谓二婚,是指男女成婚后丧偶又再娶再嫁者,在男人叫“续弦”,在女子叫“二婚”。二婚和续弦的嫁娶形式与初婚嫁娶形式是不相同的。 二婚女子与续弦男子结合,一般比较简单。通常二婚女子在出嫁当天,备些供品和纸钱到亡夫墓上“辞灵”,然后由媒人前导,由续弦者用黑轿在半路接走;也有不用轿子而由二婚女子自己提一水桶进门,你“坐水桶轿”, 进门后,不搞拜堂、闹新房、吃合欢酒之类,而是各吃一碗太平面,然后办 一两桌或几桌酒席宴请亲友,叫会亲,并由媒人将二婚女介绍给男方家里人 及前妻留下的子女。此后男方与前妻父母仍继续来往。
比较复杂的是未婚男子娶已婚女子和未婚女子嫁已婚男子。第一种情况,女子方面自不用像初婚那种仪式了,而男子方面,或从简,或按初婚仪 式进行,但不用花轿迎新娘。在旧日,未婚男子娶已婚而亡夫的女子,一般 是很少见的,只是在城市可见到个别例子。第二种情况,即已婚男子选娶未 婚女子,其婚礼多如初婚一样。在闽南已婚男子如系丧妻者,在娶前多要进 行一种跳棺仪式。
婚姻上的招赘和暗娶习俗
旧日福建曾经有过一些与通常不大一样的婚姻,即招赘和暗娶。 招赘就是招婿和招夫的婚姻活动。所谓招婿,是让女儿结婚,但不出嫁,而招进一女婿;招夫呢?指寡妇留在前大家里,另招来一个后夫。 这样被招为婿和被招为夫的男子,变成女家的成员之一,可以继承女家财产。但如果男人仍保留自己的姓名,而且继续祭祀自己的祖先神灵,那他 是无权继承女家的财产的。
招赘婚姻虽然也如惯常人家缔结婚姻那样,经过算“八字”、订盟相看、 纳彩礼(定聘)和完娶等手续,但一般讲手续部简化了;结婚仪式也比较简 单,不过在打招字即签可招赘契约上写得比较详细、具体,那上面对聘金、 招赘期限、子女归属等都写得十分清楚。招赘时间一般都以三到五年为限, 也有的不限时间的,甚或一辈子的;所生子女原则上都从父姓,或按规定从 母姓,一般讲长子归父亲,也有的按规定所有子女都归女家。有期限招赘, 按契约所定,男的住女家期满后留下一子或数子,带妻子及其他子女离开女 家,或回男家,或另行独立门户,儿女改从父姓,这便是通你的“招入娶出”。
在旧日的福建,招赘婚姻的存在是由许多因素促成的。 从女家方面看,其所以要招进男人,主要是出自财产继承权和对男劳动
力的需要。按旧日风俗女孩子无财产继承权。这样,家里无男孩子的人,除了采用收养子的办法外,可通过招赘或招夫的办法继承财产;有的虽有男孩, 但非发妻所出,发妻只生女孩,为不让小妻之子继承全部家财,发妻也为女 儿招婿,以便将来让孙子继承一部分家财。如家中全是老弱多病者,为了维 持家什和扶养老幼,亦多通过招进男人的办法来解决。特别是那些不愿改嫁 的寡妇,往往通过招夫帮助支撑原有的家庭。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情况也采 用招赘办法,那就是父母对女儿特别宠爱,舍不得她远离身边,只好通过招 婿办法来解决女儿婚姻问题。
从男方看,其所以愿意被招,或由于家道贫穷,为节省娶亲时在聘金等方面的花费,甘愿到女家落户;或因为热恋某女而她又不愿离开父母,也只 好上女家。此外,还有贪恋女家财产和生活条件优越而愿上女家者,这也是 男子愿到女家的因素。
如今,因为男女均有财产继承权,招赘婚姻不再像过去那样伤人脑筋了。
城市中工人和职员家庭的男子到女家落户的事日见增多,但在农村,由于受 男娶女嫁旧思想的影响,还不那么顺理成章,多少还带有勉强的成分。但不 管怎样,情况在变化中,许多“驸马村”的出现,正是这种变化的产物。
还有一种不时出现的叫“暗娶”婚姻。 暗娶也叫暗婚,通俗叫“乘孝娶”,亦即在丧期中举行婚礼。 按中国旧的传统习惯,父母去世,子女要丁忧三年。这期间子女及孙辈平时要穿素服(女的不涂脂粉),不娱乐,不嫁娶。如遇上准备举办结婚仪 式时而父母先辈突然去世,要等三年不免时间太长了些,于是有人想出了暗 娶的办法来补救,就是乘死者出殡以前即在一百日内,赶紧完成婚事。
乘百日前举办婚礼,把订婚对象正式变成自己家里人,可以为死者多了 个亲属为之吊孝,一般人都认为这乃是子女的孝心表现,所以非但不责怪, 反而多加支持,只是这时举办婚礼要严格遵守一些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要 节俭不能大吃大喝,不兴笙歌舞蹈,只能简单从事。
养子之俗
旧时福建养子之风甚为盛行。 养子除了后妻带来其前夫之子,通常包括过房子和过继子。过房于是从同姓同宗的亲族小孩中抱养,抱养者多是无子女的寡妇,其目的在于“招小 弟”或为了防老。这种过房子并非用金钱买来,因此被抱养的小孩仍与其亲 生父母保持来往,仍为亲生父母家的成员;只是平时要照顾养母,养母老死 时要当孝男,主持丧事,即做为养母家的继承人。也有以己子充为夭折而未 婚之兄弟为过房子,为夭折的兄弟祭祀,并继承其家产。过继于则多从妻族 中乞养,乞养者多是因同姓同房中没有亲族小孩可以抱养,只好从妻族中抱 养小孩。因为小孩也并非用金钱买来,也不与亲生父母割断关系,有的甚至 平时不与养父母同居住,只是在养父母有事时前来帮助料理。广义的养子还 包括义子。义子就不一定要同姓同宗的亲族小孩,也不一定是妻族中的小孩, 只要收养和被收养双方同意,便可成为义子。有的互相倚借,胜似亲生。义 子平时可与义父义母共同生活,也可只是名义上的,即仍与其亲生父母生活 在一起。
旧日福建,有些义子甚为奇特:如两姓构怨不休,亲知欲为解纷,使乙 之子拜甲为父,立券而罢。或宿通不偿,亦用此法,即折券为义子,履袜之 赠,虽中怀龃龉,犹终身称父。
还有一种养子是用金钱买来的,不管是否同姓同宗,都要与亲生父母断绝来往,至少要与养父养母生活在一起,被抱养者视为亲出。这种养子在台 湾有个专称:“螟岭子”。丁衰之户,每觅螟岭,以顶丁粮。抱养养子的目的,主要在于继承宗桃和增加家中的劳动力,这多是无子者从子嗣方面考虑的;也有的为了亲热,为了门风兴旺,为了对付别家别族 的欺负,所谓“人多力量大,房大不受欺”。也有一些人自己有子女也抱养 别人之子为养子,称义子或干儿子。有的一家养子达几人甚至几十人,平时 令其出海贩洋,行险牟利,遇有械斗,即令持械先驱。从抱养之小孩的年龄 看有三四岁,七八岁,十一二岁,也有以成人壮汉为养子,可谓花样繁多。
与养子同时,旧日福建养女之风也甚普遍。
人们抱养养女的目的,主要有三方面:其一,为了做童养媳(包括等郎 妹),这种养女一般要抱养异姓之女孩,给她一口饭吃,从小便是一个劳动 力,稍大便是媳妇,这种童养媳在旧日福建农村几乎随处可见。其二,做为 女儿,视为亲出,将来为之择郎出嫁,或招入女婿,这种方法主要是无子女 者或城镇人所采用。其三,为了当“查某娴”或操贱业(当),前者多 发生于闽南一些大户之家,后者多出现于城镇一些商人之家。
旧日中国重男而轻女,福建亦然,加上生活艰难,民间生女多不肯留养, 或生下即淹死,或抛弃于路途,如果有人收养,多乐意奉送。家境稍好的人 家,多有抱养养女。养女之风并非偶然。
闽江水上的“科题”及其习俗
“科题”或“曲蹄”,是过去人们对闽江水上疍民的贬称,如今称水上 居民。疍民居住于闽江支流水上,约 5000 户,三万多人。
历史上的疍民以船为居,以渔为业,浮家泛宅,逐潮往来于闽江上,随 处栖泊,极少结庐岸上,他们“上无片瓦,下无立锥地”,终身劳苦,难 求一饱,平时“破船挂破网,常年江上飘,三代祖孙住一舱,半年粮食半年 糠”。流传于福州一带的儿歌,唱出了他们的苦难生活:“科题仔脚弯弯, 打死难见官,起盾(盖房屋)不许基落地,穿鞋不准拉后单(后跟)。”他 们大部分人从事“讨小海”,即在江上海边捕捞鱼虾,以与岸上民众换些粮 食、蔬菜。每到农忙季节,他们中有的上岸打短工,有的拾稻穗,扫谷粒, 掘遗薯,以补贴食粮之不足。过年过节时,常有人上岸为富家洗刷房子家具 等,赚些工钱。有些疍民,把船开到交通不发达的地方,从事水上运输,运 货渡客;也有些疍民,服务于洋人办的企业,为洋人贷船转运、搬运贷物。 总之,他们的生计全都在水上。
疍民生活于闽江水上,平时吃、住活动全在自己的船上,晚上睡舱铺, 吃饭无桌椅,客人来在船舱盘曲而坐,“曲蹄”即由此而来。他们以船为家, 一家数代同居一舱内。有的因人口增加,一船住不下,便把破船抬到江岸避 风地方或在滩涂上潮水涨不到的地方,把旧破船抬到用几根木头为基的架子 上,供全家人居住,叫“连家船”,岸上的人多不愿让他们在岸上买地建房, 怕“风水”会被他们分去。他们长期只能生活于水上,至多在水边搭起“连 家船”。
由于长期生活于水上,在生活习惯方面,他们与岸上人不尽相同。
其一,婚俗。他们的结婚多在水上船中进行。结婚新娘不坐花轿,或由 男方备船把新娘接去,或由女家用船把新娘送到男家船边,再由媒婆或长辈 扶掖过船。这种婚俗在岸上人有一种说法:“科题仔爬过船”。婚礼一般都 比较简单,不像岸上那么讲排场讲阔气。
其二,岁时习俗。大多与岸上居民相同,但有自己的做法,最突出的是春节时一些活动。春节时他们也都在船上贴春联,以示志喜,由于船上地方 小,他们多贴四方形的春联。春节活动中,有一种叫“讨吉祥”的,与岸上 大不相同。讨吉祥,在他们也叫贺年,即正月初三日后,他们穿着新衣,到 岸上居民人家讨些钱或别的东西,钱物不在多,表示意思即可。通过讨吉祥, 以期分享陆上人家的风水,图个吉利。这种讨吉祥的来因,据说最早系他们 中一些人因妻女被岸上富有之家所霸占,平时常思念,利用过年时上岸与被 霸占的妻女相会,其妻女不忘旧情,每多偷偷将金银包于年糕或其他物品中 相赠送。为了不让人家知道真相,他们在会妻女的同时,也到别的不相熟人 家随便要些什么,讨些吉利,久之成俗。
其三,忌讳。置民的忌讳颇多,举其要者,如:吃东西时,特别吃鱼时 忌翻覆吃,忌将汤匙翻过来放。又如,他们忌说退,每当需退时,一定要说 成进。再比如,他们忌从船头走过,因为旧日在船头容易见到“水马”(水 上漂尸)。这些多半与他们水上生活有关。
关于闽江水上胃民的来源,说法诸多,从他们崇蛇习惯看,最大可能是 福建原居民闽越族的后代。或说他们原住岸上,晋唐时北方移民到来,被赶 到江上住。
除了闽江和闽江支流上的疍民,其他如福安沿海一带,莆田、泉州沿海 一带,厦门、漳州沿海一带,都有相当数量的水上居民,其生活习俗也与闽 江疍民差不多,只是语言不相同而已。
畲族人及其歌俗、婚俗和节俗
我国畲族人口约 35 万人,主要分布于福建、浙江和广东,而福建的畲族达 22 万多人,占一半以上集中于福建沿海一带,大多在宁德地区,与汉族人 长期杂居在一起。
畲族古称“蛮獠”、“峒蛮”,自称“山哈”。哈乃客人之意,即认为 是外地迁来的。人们称他们为“畲”乃火种之意,即他们在衣耕方面曾有过 刀耕火种的年代。由于生产落后,他们长期过着艰难的生活,“山峒作住房, 绳索结衣裳,火炉当棉被,野菜充食粮”是他们昔日生活的写照。直到近几 十年才有一定的改善。
畲民没有自己的文字,通用汉语文字,有自己的语言,不过多会讲当地 的汉语方言。衣饰方面,男人与汉族人无多大差别,而女人则保持明显的本 民族特点,衣裳和围裙多是黑色的,刺绣上各种颜色的花鸟和几何纹样。成 年妇女头上多梳结高髻并饰有各种料珠,称“凤凰冠”,也称大风凰打扮。 未成年和未婚妇女是小凤凰打粉,头发用红头绳扎一圈盘在头上,梳成“凤 凰髻”或“碗匣”式。老年妇女则有老凤凰的打扮,头髻低小。人们劳动时 多半头戴斗笠。斗笠形状优美,花纹细巧,不但供遮日、遮雨和挡风用,而 且还是一种艺术品,供人欣赏。
畲族人在歌俗婚俗和节俗方面别具一格。
歌俗。畲人爱唱歌,唱歌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他们多是即景而作 歌,歌声优美动人。小孩七八岁便开始学唱歌,十来岁便会即景作歌,唱出 心声。通常每当村里青年男女新婚之夜,或有远方来客和各种传统的盛大节 日(如春节、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端午节、五月廿三、六月六、九月 九等)时,全村青年男女或集中溪边或集中大厅里,通宵达旦地对歌。那可 说是对歌比赛,看谁唱得多,看谁唱得好。这种对歌,也叫盘歌,通常称山 歌,多是触景生情随口编唱起来。歌的内容可归纳为三方面;一是歌唱本族 古老的历史传说和祖宗业绩;二是有关戏剧小说的歌;三是杂歌,包括情歌、 儿歌、谜歌等。节日对歌中以二月二最为热闹。每当这节日,畲族人一般都 要举行三天三夜的歌会。这歌会不仅是盘歌功力的剧烈较量,而且也是畲族 唱歌队伍的一次会师,一次大检阅、大学习、大交流活动。通过歌会,常常 会冒出一批令人瞩目的畲族歌星。即使平时在劳动过程中,他们也常以歌当 话,一唱一答;青年男女交往特别是谈情说爱时更是离不开山歌。唱歌形式 除了对歌,还有独唱、齐唱、重唱等。重唱又称双音,一般是在对歌最热闹 时改唱双音。
歌俗中值得一提的是丧葬礼中的以歌代哭,那不但父母死时子女以歌代 哭,夫妻丧事亦多以歌代哭。夫妻哭唱哀歌,多叙生前夫妻同甘共苦,共同 持家创业的恩爱之情,哭诉亡者死后家事艰难等等。情感细腻,音调悲切, 一字一泪,令人泪下。
婚俗。畲族青年男女向来婚姻比较自由,多是恋爱成婚。结婚那天,新 郎亲自到岳父母家迎接新娘。这时岳父母要以酒饭接待新婿并要新郎唱歌。 唱歌时新郎唱新娘答,或别的人答,一唱一和,气氛热烈。有些地方畲族人 的迎亲仪式甚有特色。迎亲当天,新郎在前带路,新娘裹着红帕,撑着雨伞, 紧跟在后。走到夫家,厅堂中空无一人。新娘大声嚷道:“你家的人都死光 了?”话刚说完,只见夫家人都出来了,说道“就等你来接种啊!”显得活泼有趣。 有的地方,在新婚大喜日子有故意戏弄“亲家伯”的习俗。迎新娘前一天,男方请一青年歌手扮作“亲家伯”,全权代表新郎,挑着礼物到新娘家, 女方约些女友千方百计戏弄亲家伯,无非要他唱歌,回答她们提出的问题。 亲家伯不但要巧于应付,且要谦恭有度,不可粗鲁,否则会引起姑娘们的嘲 哄。在对歌时,更不可马虎,如果唱不出新歌,要吃尽苦头,甚至会被涂成” 大老黑”,狼狈而归。只有亲家伯力战群英凯旋而归,才会给新郎赢荣誉。 送礼过后一天,新郎把新娘迎到家,女方家长多有陪嫁物,一般多与农业生 产有关,如送耕牛、斗笠、蓑衣、锄头或树苗等,以示祝愿女儿女婿劳动致 富。新娘和亲友到来之后是长夜对歌。对歌在大厅进行。大厅灯火通明,男 女宾客分坐两边,一般总是姑娘们首先向小伙子进攻,用歌挑战,小伙子用 歌作答,直至鸡叫三遍才歇。充满欢乐气氛。
有的地方在婚俗上还有“当表姐”习俗。出嫁的女子应母舅邀请,与母 亲一道到舅舅家做客,由舅舅村中的男青年与之对歌。这可说是出嫁前的一 次对歌考试,为了使她在婚礼上对歌时能应付自如。
畲族婚俗中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服务婚,即婚后新郎要为妻家无偿劳动三 年左右,期满才携妻回家。其所以这么做,或说以劳动来抵聘金;或说以此 弥补岳父母家因嫁女而缺少劳动力。
节俗。畲族的节日庆典有些与汉族相同,也有属于他们独有的传统节日,其中有两个节日颇为独特,一“是三月初三的“乌饭节”,一是五月甘四日 的“封龙节”。
乌饭节是畲族人全族性节日,每逢农历三月初三日这一天,人们都要上山采摘乌稔叶熬汁后用以蒸煮乌米饭,或说吃了乌米饭,上山不怕蚂蚁咬, 全家共食,称“乌饭节”,世代相传。
乌饭节的来由在于纪念畲族英雄雷万兴。传说唐代高宗年间,雷万兴率闽南畲族人民举行反抗斗争,被朝廷派军队围困山上,粮草断绝,他们靠一 种乌稔果来充饥,第二年三月初三冲出包围,取得胜利。后来畲族人以三月 初三为乌饭节,以示纪念。
曾有一个时候,畲族人在吃乌饭时,也吃白米饭,是谓忆苦思甜,而如今人们多在乌饭节时举行歌会,进行山歌民谣比赛,另有一番新意。 封龙节也称分龙节。一般定于农历五月什四日。据说这一天玉皇大帝给舍山分龙,象征五谷丰登,风调雨顺。是日村中贴出告示或呜锣通知,人们要准备祭土地神,男人不得挑粪、烧粪堆,女人不得在阳光下洗晒衣服,人 们不可动铁器以免伤害龙体,否则龙不来行雨,田园就要受旱。这一天不干 活,人们多集中山坡上对歌。十天后叫定龙,取消各种禁忌,人们恢复正常 的生活活动。
畲族的节日还有农历正月十四日的迎祖节,二月初一日的土地节,二月 初二日的歌节,三月十六日的林松节,四月初八的牛节,九月十一日的请神 节等,多有自己独特的祭典。
畲族人的狗崇拜
畲族人十分崇拜狗,平时不但不杀狗,不吃狗肉,而且待狗十分友好: 从不加以驱赶和打骂,要是谁家里养的狗死了,用银钱纸套其脖子上,然后 投入河中,让水把它带走。
畲族人为什么崇拜狗?这事与《搜神记》中的一段传说有关。传说黄帝 曾孙高辛氏,养有一狗,名叫“槃瓠”,力大无比,且甚聪明,高辛氏非常 宠它。一次因犬戎为患,高辛氏出告示,说谁能杀下犬戎吴将军头,赐金千 镒,邑万家,并妻以吾女。告示发出许久不见有人愿意为高辛氏出力,高辛 氏甚为着急。时高辛氏的爱狗槃瓠自告奋勇出征,夜袭犬戎军营,闯入大本 营将犬戎吴将军咬死,衔其头回来。高辛氏见了甚为高兴,率部乘胜追击, 终于赶走了犬戎,保住领土,民众得以要居乐业。高辛氏甚感激槃瓠,欲嘉 奖赏它,但槃瓠不受,要求高辛氏履行诺言,许其女给它为妻。高辛氏对此 要求不以为然,说,吾女,人也,尔为犬也,人女不能嫁给犬为妻。其女得 知后很不悦,说,父为一国之长,不可失信于众。她将槃瓠关于一瓮中,49 天后,槃瓠从狗变成了人,与高辛女完婚,婚后她们到深山过日子。在深山 里他们先后生下三男一女。长子出生时装在盘子中托出,故姓盘;次子出生 时放在篮子里,故姓篮(后代写成蓝);三千出生时遇上打雷,故姓雷;女 儿长大后嫁给姓钟的,其后代都姓钟。据说就因此,畲族人认槃瓠为祖宗, 世代只传盘、蓝、雷、钟四姓——这是一般传说,其实畲族人有二十余姓。 据考证,畲族人至今仍保藏有“狗皇图,”他们称为“祖图”,图上绘 的是人身狗像即槃瓠像。这槃瓠像被视为畲族的族宝,由族内有声望的长辈保管,每当祭祖时让本族人观看,绝不让外族人窥见。
畲族人祭祖仪式甚为隆重。祭祖时全族人集中于祖祠内紧闭大门并派人 看守,不让别族人前来窥视,更不让闯入。
祭祖开始,挂上祖图即槃瓠像,像前摆满鸡、鸭、猪头及发糕等供品,当中摆有香蕉和煮熟了的著薯。长者宣布祭典仪式开始。鸣枪,奏乐,子孙 分列两边跪下,向祖图恭拜,接着族长宣读祭文,高唱族歌,其仪式甚为庄 严肃穆。
畲族人对狗的崇拜,实是古代图腾崇拜的遗风。
还得提到的畲族人家族观念特别强,他们后代在认亲时,必须在以下三 个方面中有一种相符合才行:或出示三个半指头,或道出“一根竹子劈蔑三 条半”的隐语,或说出“汝南闽宦”暗语。这三个方面其实同出一脉,其意 都是三男一女。亦即指明其祖宗槃瓠养育三男一女之意。
崇蛇的遗风
旧日崇蛇习俗在福建随处可见,如南平一带有过蛇王庙;漳州南门外有 过南台庙俗称蛇至庙;汀州府城、罗汉岭有过蛇王庙,平原里有过蛇腾寺; 福州有过九使(蛇精),由居于水上的人加以奉把,平和民众称蛇为“侍者 公”[注],视为吉祥物;闽南有过蛇郎君的传说;还有些地方有关于蛇的石 刻,等等。这些都说明,福建人有过崇蛇之俗。
福建崇蛇习俗的遗风,至今仍可见到许多,其中,南平樟湖坂的游蛇灯 和人蛇共游活动,平和三坪村把蛇当作保佑家居平安的神物,是比较典型的。 南平樟湖坂以前曾有过蛇王庙,庙中有“连公”(蛇)神像,后因水口 建造水电站,蛇王庙被水库淹没,可游蛇灯和人蛇共游的活动一直流传下来。 游蛇灯活动,每年于元宵后三天举行,游前民众自用不同颜色的纸糊好蛇形 象,蛇咀张大,双眼圆睁,身上鳞片闪闪。游行时各户出一男丁,手提一灯 板(上装三盏灯笼,中燃蜡烛),前有一蛇头先行,中间由各块灯板组成游 蛇灯队伍,最后是蛇尾,队伍可长达几里路,一路上烧香燃炮,锣鼓声、喷 呐声、火铣声热闹非常。远远望去,犹如一只巨大火龙在闽江边游动,场面 壮观无比。若有人欲横过街道,必须从灯板下钻过,以示对蛇神敬重。游行结束,烧毁蛇头蛇尾,群众散回。
人蛇同游一般选择在农历七月初七日。在数百人的游行队伍中,前为仪 仗队,人手分执斧钺刀戟模型,中间为乐队,吹吹打打。中间抬着蛇神塑像 和神龛,神龛中置一大盆,装有活的大蛇,还有数人各执一蛇,或执于手, 或缠于肩上,是谓人蛇共游。当人蛇游行队经过时,各家都要烧香燃鞭炮, 以示对蛇神的恭迎。
平和三坪民众至今尊称蛇为“侍者公”,把蛇看成吉祥物,妇女们更是见蛇则喜,人们禁忌打蛇。平时人蛇和平共处,蛇不怕人,人不怕蛇。如果 谁夜间走路不小心踩到蛇尾,被蛇咬了一口,也一笑了事,从不对蛇报复。 有的人睡在床上,蛇在床下爬,谁也不奇怪。有时因天冷,蛇还会钻进人的 被窝里,卷曲在主人的脚旁,主人一觉醒来,觉得冷,发现床上有蛇,便恭 恭敬敬地用双手把蛇抱下床。每当春天,不时可见几条蛇绞在一起,那是蛇 在交尾,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若有人见到,得赶快揪掉身上一粒纽扣丢去, 以示忏悔,然后走开,当作没见到一般——这与那种“见蛇不打三分罪”的 主张和作法,的确大相径庭。
[注]侍者公,通称“蛇侍者”。传说唐代高僧扬义中在漳州平和建造三平寺,宣讲佛法,有群蛇魔与他斗法,不胜,虞诚所皈,朝夕随侍义中,誓 不再伤人,为此人称为“蛇侍者”。
半路响和吊丧轴
福建人爱将喜事丧事一起讲,称“红白喜事”。结婚、生小孩、盖房子 称红喜,死人称白喜。办丧事要同办喜事一般,要吹吹打打,有的还要燃放 鞭炮。在福州,老人断气后首先要放鞭炮,接着全家人放声大哭;同时贴白 纸于门上,有的还写上”×府丧事”字样。在厦门一带不放炮,要贴红布或 红纸于门上,表示家有丧事。老人死去亲属要立即将床上的帐子撤了,意为 撤了天罗地网。其子孙要立做三件事:一是掬来一碗土放于死者身边,意为 入土为安:二是在死者脚边点上一根蜡烛意为让死者光明走路;三是乞来一 桶水,意为老人赴黄泉、子孙表哀思。有的还当场杀鸡、表示孝敬。
接着,子女及亲属要在正厅中安一临时灵位,两边放着用纸糊的灯;灵 前放一碗饭和一双筷子,三餐供奉。供奉时要烧香、燃烛、焚烧纸钱等,一 般供奉四十九天。旧日,火化未推行时,死了老人要停棺厅中,亲属要守灵, 并请佛徒念经,或请道士做功德等。
已出嫁的女儿得到父母去世的消息要马上回家奔丧。走到临近父母家门 时,要放声大哭,连哭带诉,直向灵堂,跪下再哭,有的直到哭得声音嘶哑, 精疲力竭,最后由亲属再三劝慰才收住哭声。这便是“半路响”。停棺家里 期间,女儿得多次回家哭灵,每次回家都要行这种半路响的礼节。今天,这 种半路响,已不大见到。
亲友得到报白(即丧讯)后,要到死人家吊丧。在旧日,吊丧不能空手,但也不送花圈,一般多送一“轴”。所谓轴就是一块布料。送什么样的布料, 那要看送的人与死者关系的亲密程度以及送者的家境经济条件,特别亲的、 家里经济又比较富裕的,多送丝绒绸缎;一般的则送一块普通的粗布,用白 纸条写明某某敬挽字佯,由主人把那些轴张挂于正厅壁上,既供人观看也增 加气氛。
这里所谓“轴”,是福州人和一部分闽南人特有的叫法,由(音贮) 转音而来的乃古代盖棺之布。旧日死者要装在棺材中,还要停棺于厅中一段时间,亲友送来盖棺之布,既是礼节,也为了盖棺用。这种习俗最早流行于中原地区,福建汉人祖先多是从中原迁移来的,他们把中原古老的习俗 也带到福建,这种吊丧送轴习俗,正是古代中原民俗的遗风。
忌俗和彩俗
福建民间的忌讳,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可见到,在节庆、婚姻、亲友赠送 礼物和交往中尤多见。
民间至今还有农历正月初一不扫地的习俗,即忌扫地。据说这一天扫地, 会把家中的财宝扫出门,不吉利。这是人们求富心情的一种寄托。事实上这 个习俗最早见于《搜神记》中,书上说古时一商人过青草湖,遇见神灵,神 灵问他何所求,商人说但求如意。神灵许之,呼出如意,原来乃一婢女也。 商人将她带归,不久家里富了。后来商人见婢女老不扫地,甚不高兴,于是 火了,骂她甚至打她。如意被打,很不甘愿,一气之下钻入扫帚中。此后商 人家勤扫地,但家道却日渐贫穷。所以人说扫地不如意,不扫地有如意。但 天天不扫地也不行。正月初一是一年之首,人们认为这天可以预示全年之凶 吉,农历正月初一不扫地即据此而来。这原是传说,后来成为普遍的习俗。 婚姻方面的忌讳,首先是男女同姓、仇姓和相差三、六岁等。同姓不婚 旨在防止血缘太近,影响后代。古代有“男女同姓,其生不繁”的说法,自 有科学根据。仇姓不婚的起因在防止宗族械斗时有人“通敌”、“资敌”。 夫妇年龄相差三岁和六岁向被称为犯偏冲和正冲之嫌,起因可能与所谓“一箭伤人则三岁残,二箭伤人则六岁亡”的说法有关,久沿成习。
福建自古农历四月至九月结婚是忌讳的,谚语谓“四月死日,五月差误, 六月娶半年某(妻),七月娶鬼某,八月娶土地婆,九月娶狗头重,死某又死(夫)”。其实四月到九月忌婚是有原因的,四月、五月正逢农忙季节, 且气候变化大,结婚办喜事,既影响农事,又对健康不利,且四与死同音, 给人不吉利之感。六月、七月正是大热天,农历七月又是鬼节(普渡),人 们也以为不吉利。八月、九月为收成季节,有许多事要做,亦不宜把精力花 在办婚事方面,且九月霜降,霜与丧谐音亦谓不吉利。凡此种种,四至九月 结婚被看成是犯忌的。
在闽南一些地方,为亲友的婚礼赠送礼物时,钟表、扇、伞、手巾、镜子、刀子和绿色帽子等均属忌讳之列。 钟与终、表与婊同音自然使人有不吉利之感。扇虽与善同音,但只用于夏天,一到秋凉天即被抛之不用,有绝情之意,故不受欢迎。镜子容易破,不破也会照出人的真面目,有叫人现丑之意,故属忌讳之物。刀子易伤人, 且有“一刀两断”的成语,用于送人有不怀好意之感,故多忌讳。手巾送人 是丧家用以答谢吊丧者的回敬品,用于婚礼或其他场合,均不受欢迎。男人 着绿帽向被认为妻子不贞的代词,以绿帽为礼物被看成带有侮辱性,向为忌 讳。
伞是由遮阳板发展过来的,曾是宗教上的权力象征,普遍把它用于挡雨 工具,还是十八世纪后的事。有些时候,伞除了用于挡雨,还是女人卖俏的 时髦物,伞所以成了赠送礼品中的忌讳物,另外,因为伞与散同音,散即离 散,人多不愿。也有人说只有雨天才用伞,你送伞给别人不就表明希望人家 常过雨天?雨天则阴,因此伞被视为不吉利之礼物。
送粽子亦属忌讳之列,因为在闽南只有丧事家庭才接受亲友赠送粽子。 婚庆时,亲友送礼物,一般要在婚礼举行之前送达,婚礼过后补送礼物, 会被视为希望他们再婚,自是忌讳的。其他如送红包不可封住口,因封口要撕开,撕开与和合对立,显得不吉利,亦为忌讳。
给产妇送礼物尤其要注意避免犯忌,不然会引起误会。一般地讲,在闽 南给产妇送礼宜送公鸡、母鸡,忌送菜鸭母。有说菜鸭母性冷不适产妇食用, 亦有说菜鸭母每每发出“败、败、败”之声,给人不吉利之感,故忌之。
平时交往和处理人际关系时的忌讳亦颇不少。 闽南各地,平时穿草鞋进入别人家,被视为犯忌讳。因为旧日家里死人或为父母送葬带孝时才穿草鞋;厅中搭铺,门板当床亦为忌讳,因为旧时厅 中搭铺是为死人移尸用的,门板多用于抬死人。吃饭忌把筷子插在饭中间, 因为那是供死人的。衣裤破了忌穿在身上补钉,说,穿着补,死不变,主要 担心补钉时不小心会刺伤身体。在赌场看书向被视为忌讳,因为书与输同音, 而赌者当然是不愿输的。
有些地方乘船时忌讳陈姓,因为陈与沉同音,姓陈的人上船时要自报说: “本人姓浮的”,不然被发现后会引起众人指责。
在数字方面的忌讳,闽南多数人忌“四”字,这主要四与“死”近音。 历史上福建一些地方每逢初四日,十四日和四月初五日都不愿行船、出车, 那多跟忌讳有关。对四的忌讳可能为福建特有的,其他地方对四多列为赞美 数词,如我国有四大古都、四大名山、四大古镇、四大书院、四大名园等等, 都是以证明对四并不忌讳。
下面说说彩俗。
人们对忌讳的事物、动作和语言一般说要尽量避免,是谓禁忌,但如果 碰上了,那要想个办法加以转移,这叫讨吉利也称讨彩头或讨口彩,这使是 “彩俗”。过年过节或其他喜庆日子,人们都忌讳有人说“死”字,更要避 免死了什么,但万一发生了,尽可能想办法弥补这不吉利的事。因此,在福 州一带,遇到鸡、鸭、猪、羊、牛死了,不说死,而说“生”,鸭生了、猪 生了等,要是人死了,则不说死,也不说生,而说某人“老了”。
逢喜宴、过年过节,小孩打破碗,因“碎”(打破)与岁同音,通常说
几句“岁岁平安”之类的话来掩盖。有时碗破了一缺口,叫人扫兴,于是有 “缺口招财,边吃边来”的话出现;要是有人不小心把筷子掉在地上,善于 讨彩头的人就会说:“筷落了”——就是“快乐了”。在婚礼上要是打破了 某种用具,那是最忌讳的,每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有人说些吉利话,如说 “现在破枯枯(烂),明年生阿哥”等。
这种讨彩头,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旧日福建人们常可见到“吉屋出租”的招贴,这吉屋是空屋之谓也,因 空字不好听改为吉。有人将受伤叫挂彩或带花,吃中药叫喝茶,也都含有讨 彩头之意。
桔与梨为吉利之谐音,故人们送礼都用之。菜和鱼同财和余(或裕)谐 音,其中韭菜与久财近音,人多高兴,故福建传统习惯,无菜无鱼不成宴。 福州人赴宴时一般见鱼不吃,是谓吃有余也。
筷子原名著,因为著与滞同音显得不吉利,遂有筷子之名,旧日新婚喜 庆时也有人以筷子为礼物相送,因筷子有快生贵子之意也,为吉利语,意在 讨彩头。
在我国为老人祝寿早已成俗,祝寿都选择整数,逢十为常,人谓五十始 为寿;六十下寿,七十中寿,八十大寿,九十耋寿;百岁为期颐。百岁经常 被用于亡过之代词,人多忌讳,因此每逢百岁以九九称之,如逢十做寿亦多 做九不做十。九为久长之意。凡给老人祝寿时,多敬送寿联,匾幅和各种字
画。寿联都镶上“福”、“寿”字样,以示吉利,匾幅寓意福也,字画也多 画写松鹤或偏幅、花鹿等。松鹤长寿之意,蝙蝠、花鹿寓意福禄也。
丧事原是一件哀痛的事,可在福建办老人丧事往往当喜事一般。老人死 了,家门上贴红布或红纸,送葬时孝男身挂红彩、孝女着红裙穿红鞋,一路 上放纸钱、鸣炮、奏乐、吹吹打打。抬棺的通常为 8 人,称“八仙抬棺”, 人们见到棺材,口说见棺发财。对于棺材,人多忌讳,所以有的地方把棺材 店称为寿板店、福寿店、平安店。药店、医院与病人有关,亦曾属于忌讳, 故被称为回春店、康乐医院;人进药店,并非乐事,所以出来时忌回头,也 不说“再见”一类话。
日常生活中主动求吉利讨彩头的,还可见到许多。 新生婴儿为求得健康成长,讨彩头更是不可避免。比较常见的有洗三旦
和做满月。洗三旦是在婴儿出生第三天进行,接受亲友祝贺,称三朝之礼, 自有吉利之意;做满月是在婴儿周月时给他(她)剃头、修眉、穿新衣、着 新帽等。剃头时不可全剃光,要前后各留一小块,前一块叫聪明发,后一块 叫撑根头(百岁发)。通常婴儿满月时还要佩挂外婆送的长命锁、关刀、梳 子、圆镜等。圆镜照妖,关刀驱魔,梳子去邪,长命锁锁住长命。
旧日亲友给新郎新娘送红枣;桂圆、莲子等,除了表示祝贺,也与讨彩 头有关。
民间忌讳和彩俗,千奇百怪,经久成俗,形成了相当稳固的群体意识,如一道道无声的命令,规约着人们的言论和行动。虽然有的已随着社会的发 展和历史的进步,淡化和消失了,但相当部分的禁忌和彩俗,仍索回在人们 的脑中,表现在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中,即使科学发达的今天;也不能轻而 易举地加以拒绝。
漳州平和三平寺:千年古寺风景优美,柚子飘香,24小时开放
闽南人对于“拜神”有特别的执念,网上有个段子说闽南人追星起不来,但拜神绝对大半夜就能起来,这也是一个地方的文化传承,我们常说“有拜有庇佑”。在闽南也有很多出名的寺庙,比如厦门的南普陀寺,泉州的开元寺等等,今天带大家来看的是位于漳州平和县的三平寺,它也是为数不多24小时全天候开放的寺庙。
三平风景区位于漳州市西南的平和县境内,方圆二十平方公里,以千年古刹三平寺为中心。包括三平祖师文化园、如意谷、广济园、汉白玉祖师公雕像、尚书阁、侍郎亭、毛氏洞、龙瑞瀑布等景点。古代与现代文化相融合,自然与人文景观相映衬,处处蕴藏着扣人心弦的故事传说,是闽南旅游朝圣的圣地,也是瞻仰革命先烈的红色教育基地。
三平寺因唐代高僧义中禅师一生在此活动并圆寂于此,而成为闽南著名的佛教圣地,其影响遍及闽南金三角和台港澳以及东南亚华侨社会,每年有数十万香客前来进香朝圣,香火之盛为闽省古刹之冠。三平寺创建距今1100多年,历尽沧桑,屡毁屡建,今天展现在香客面前的三平寺规模,是清代重建的。经过近几年的不断修葺,千年古寺显得更加金碧辉煌。
整座古寺依山势而建,层层向上,规模布局俗称“三殿半”,建筑群分为两组:山门、钟鼓楼、僧房、大雄宝殿等组成前组,祖殿、斋堂、塔殿等组成后组,殿宇建筑,别具一格。
顶处的塔殿是香火最旺盛的地方,殿堂正中极为光滑的水磨石笼里,有一尊三平祖师义中大师的趺坐像,上方有一个圆伞形的顶盖,构造极为雅观别致,碑文称之为“宝盖”,正好罩在广济大师的头上。据传,义中大师九十二岁时,是坐着告辞人世间的。
游览完寺庙主体,还可以到边上的三平祖师文化园参观,文化园的总体布局是以三平祖师铜雕像为核心,由下往上主要有:仰圣广场、六福台、祈福广场、六度台和尚德广场。气势恢宏的尚德广场是三平祖师文化园的核心部分,金碧辉煌气势磅礴的广济祖师金身堂就在其中。广济祖师金身堂中供奉着3666尊祖师公金身像,神像皆为铜打造,金碧辉煌、法义圆满,堪称全国最大的铜殿佛堂。三拼祖师爷铜像气场雄厚、庄严神圣,总高度达22.88米,是福建省最高的铜像。
三平古寺后山上还有一处久负盛名的“虎爬泉”。泉水甚为清冽、甘醇,没有丝毫的污染,被香客誉为“圣水”,香客到此,拿瓶子装上一瓶畅饮,从口到心窝里说不出的冰爽畅快,夏天喝暑气全消,胜过矿泉水。
离三平寺不远还有考古遗迹“毛氏洞”,并且漳州平和盛产柚子,在三平寺周边可以看到大量的柚子园。每当柚子成熟的季节,连空气中都飘荡着柚子的香气,游客多会买一两个解渴尝试。
群山环绕的三平寺不仅是朝拜三平祖师爷的礼佛圣地,也是旅游的好去处。
旅游攻略信息:漳州平和三平寺
小贴士:所有到景区朝拜游玩的人员均需进行网上购票预约进入景区时间,景区24小时开放。每日接待总量不超过10000人,(6:-18:59每小时游客限量700人,18:00至次日6:59每小时游客限量130人)。每个手机号每天限购5张票。注:游客应于预订购票时间段进入景区,不在预订购票时间段内均不能验票通过。
交通:建议自驾前往,厦门梧村长途汽车站每周末有旅游直通车前往
门票:2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