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经典著作二十部,主张:无为、璞朴、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等
1. 老子——道德经
又名《老子》,是中国传统思想的最高结晶,讲述“道”生万物,万物发展变化的“道理”,以及人类社会应如何适应“自然”。一旦掌握老子的思想,便能轻松通晓诸子各家思想,具有鬼神莫测之能事。
2. 庄周——庄子
又名《南华经》,是仅次于《老子》的道家名著,文章极其优美,思想自由驰骋,说理生动有趣而且透彻,是诠释《老子》的最佳作品。
3. 列御寇——列子
又名《冲虚经》,是仅次于《庄子》的又一道家名著,文章多采用寓言,说理生动有趣而且透彻,是诠释《老子》的上佳作品。
4. 黄帝——黄帝四经
该书是近代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经考证确定为失传的《黄帝四书》,涉及治国、政治、军事等道术,主张虚极无为。
5. 黄帝——阴符经
全称为《黄帝阴符经》在中国古代的哲学和兵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道家的重要道经,历代对它的注解仅次于《道德经》和《南华真经》。阴者暗也,符者合也。天机暗合于行事之机,故称阴符。
6.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
《本经阴符七术》之前三篇说明如何充实意志,涵养精神。后四篇讨论如何将内在的精神运用于外,如何以内在的心神去处理外在的事物。
7. 关尹子——文始真经
《关尹子》也叫《文始真经》,先秦关令尹喜所作。该书阐明宇宙万物的根本规律,揭示真理,主张体认至精无形的道体,“独与神明居”,即与大道为一体。
8. 文子——通玄真经
《通玄真经》即《文子》,战国时文子所著。唐玄宗于天宝元年诏封文子为“通玄真人”,尊其书为“通玄真经”。道教奉为“四子”真经之一。该书以老子之言为教,强调以老子之道治国修身。
9. 葛玄——清静经
也称《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或《常清静经》。无形、无情、无名的大道,具有生育天地、运行日月、长养万物的功能;而道有清、浊、动、静,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而要做到常清常静,必须澄心遣欲,万类皆空。此经教人遣欲入静的修炼要领,为道士们日常诵习的重要功课之一。
10. 葛洪——抱朴子
葛洪,字稚川,号抱朴子,人称“葛仙翁”,是晋朝时代的医学家和制药化学家,著名的道教人士。《抱朴子》外篇主要是对葛洪生平的自述,而内篇是葛洪对道家思想和丹道修炼方法的阐述。
11. 魏伯阳——周易参同契
本书又名《参同契》,是东汉末年魏伯阳所著,结合了周易、炼丹术和道教气功三者的一本著作,被称为“万古丹经王”。
12. 佚名——黄庭经
《黄庭经》是道教上清派的主要经典,也被内丹家奉为内丹修炼的主要经典。书中认为人体各处都有神仙,首次提出了三丹田的理论。介绍了许多存思观想的方法。
13. 张伯端——悟真篇
《悟真篇》是北宋道士张伯端在熙宁八年(1075 年)所作的一部论述内丹修炼的著作,是道教内丹丹法的主要经典,其地位与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相仿。因过多延用禅宗思想,在佛道论辩中常所攻击。
14. 佚名——玉皇经
《高上玉皇本行集经》简称《玉皇经》,是首都醮科经典中最重要的一部。主要讲述玉皇的来历,告诫读经的信徒要重视这一经典。玉皇至尊至贵,法力无边,能使日月潜行,五岳移位。
15. 张道陵——老子想尔注
此书早佚。清末于敦煌莫高窟发现六朝写本《老子道经想尔注》残卷,现藏大英博物馆。
16. 佚名——老子中经
又名《珠宫玉历》,主要讲述治病辟邪、长生久视,存神服气、行气祝神、去三虫、逐伏尸、食日月太极精等方法,是斋醮、祝咒、符箓方面的重要典籍。
17. 于吉——太平经
这是早期太平道的主要经典,东汉于吉所传,因其内容之多,疑为后人不断补充而致。又名为《太平青领书》
18. 王重阳——重阳立教十五论
揭示了全真道的基本信仰——“阳神”不死,又阐述了达到此目标的基本手段——内丹修炼,还规定了道士修行的准则——苦己利人,并标榜立教之宗旨——三教合一。故此书实为全真派立教之纲领,全真道士学道之指南。
19. 白玉蟾——紫清指玄集
宋朝白玉蟾为南宗第五代传人,即“南五祖”之五。“南宗”自他之后,始正式创建了内丹派南宗道教社团。飞升后封号为“紫清明道真人”,世称“紫清先生”。
20.邵雍——皇极经世
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道士、诗人邵雍的撰哲学著作《皇极经世书》是运用易理和易教推究宇宙起源、自然演化和社会历史变迁的著作,以河洛、象数之学显于世。
#不可错过的好书#点击上面图书链接中的“去看看”可以购买国学经典《儒家佛家道家经典》,鉴赏中华文化!
欢迎关注@泽光书院 ,让思想充实生活。阅读可以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正气。
《清静经》详解及注释
作者:白玉蟾
《清静经》,全称《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一卷。作者不详,成书不低于晋魏或者更早。是一部言简义丰、博大精深极为重要的道家经典。是道教炼养术重要资料之一。
清静经原文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 静。
男清女 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
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
能遣之 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唯见於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 寂无所寂,欲岂能生?
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 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老君曰: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著之者,不名道德。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
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著万物; 既著万 物,即生贪求;即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
但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
仙人葛翁曰:吾得真道,曾诵此经万遍。此经是天人所习,不传下士。吾昔受之于东华帝君,东华帝君受之于金阙帝君,金阙帝君受之于西王母。
西王母皆口口相传,不记文字。吾今于世,书而录之。上士悟之,升为天官;中士修之,南宫列仙;下士得之,在世长年。游行三界,升入金门。
左玄真人曰:学道之士,持诵此经,即得十天善神,拥护其神。然后玉符保神,金液炼形。形神俱妙,与道合真。
正一真人曰:人家有此经,悟解之者,灾障不干,众圣护门。神升上界,朝拜高尊。功满德就,相感帝君。诵持不退,身腾紫云。
清静经白话解说
叹芸芸众生,终日沉醉于孽海,度着无情的岁月,遭受种种劫煞,真是悲痛万分,惨不忍睹呢。推其原因,这都是因为人心不古,泯灭天良所致。
孟子说:“天下溺,援之以道。”道为万类生活的要素。中庸又云:“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正是证明大道的尊贵。老子为道教之始祖,历代以来救世的苦衷,并非是笔下可以叙尽的。
传说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圣母玄妙玉女于殷王陽甲庚申岁,梦五色霞光,拥太上老君,降于空际,倏变为五色流珠,入口吞食之,遂凝圣胎,孕八十一 年,至殷王武丁庚辰岁,三月十五日(即夏历二月十五日)诞于楚苦县赖乡曲仁里。
圣母见天开数丈,众真捧而出,因手攀李树,从左肋而生。生时白首顶有圆光, 生而能言动,周行九步,左手指天,右手指地曰:“天上地下,惟我独尊。”指李树以为姓氏,事实已详载于道藏经。
周时称为古隐君子,孔子又有“犹龙之叹”。 神道变化,实在不能测透。老子遗留的经卷很多,清静经也是其中的一部,全书宗旨是让人归依清静的意思。今时奉命阐释真意,注为白话解说,以便容易研究。
然 而研究之后,应当如何?俗云:“念经不如讲经,讲经不如依经行”善男、信女果能体意实践,才合俺的希望呢!
第一章老君曰:天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
[字解]
老君姓李名耳字伯陽谥曰聃,为道教之祖。形——是有形可观,有迹可循的。天地——是混沌初分的时候,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
情——是属于后天,是性的动,如喜、怒、哀、乐、爱、恶、欲等。日月——日为火之精,乃恒星之一,月为水之精,乃系地球之卫星,也就是陰陽的意思。
名——能称呼标记出来的谓之名。强——刚强不屈,定而不可移的意思。道——万事万物所必循由之至理。
[章解]
老子说:大道本来无有形象,但是能够生天育地;本来无有情感,可是能够运转日月的周流。本来无有名称可以标记,但是能够燮理陰陽,生发消长,养成天地间的万物。
如此玄妙,我不知道他的名字是什么,又怕后人无所是从,就依据天理来推测,起了一个定而不可移的名字就叫做“道”。
诗曰
无形无象更无疆 一理流行贯八荒
万物长养天地育 五行生克日月光
真空非空含妙相 无为有为透玄黄
缘深能得明师指 了达圣业永留芳
第二章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
[字解]
清——是空虚纯洁的意思。浊——污浊不净的意思。动——移动的意思。静——是寂然安止的意思。降本——是分赋的理。流末——是造成的象。
[章解]
这包罗万象的道理,无微不至,无所不含。也有纯洁,也有浑浊,也有动机,也有静意,不过在它没有发现出来的时候,知男秉乾道而成,所以为清为动,女秉坤道而成,
所以为静为浊,一切动静清浊的真理,都是由根本上分赋下来的。陰陽相感,真理寓乎其中,自然会生出天地间的万物来。
诗曰
圣意罔极混沌初 皇恩一本散万殊
乾坤栩栩参造化 动静如如尽功夫
激浊扬清道悠远 法天则地德不孤
若趋声色沉孽海 涛涛波浪几时出
第三章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字解]
源——根本源流。基——根底基础。悉——是明悉的意思,归——附纳归入的意思。
[章解]
这玄妙无边的大道理,就含着清浊动静呢,可是细心追究,轻青的天还是重浊之地的起源呢。
因为九重宗动天,本系一气流行,属于动,可是确为地静之基呢。人若是能够至诚无息的常清常静,自然连天地都要归纳在你的本性中呢。
诗曰
万物之灵人独尊 性统四端智慧深
寄尘有性当知本 处道无为但率直
总住声色失觉路 难免沉沦困迷津
愿尔皈依常清静 诚报天恩与师恩
第四章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
[字解]
神——陰陽不测之谓神,亦犹性也。扰——搅乱的意思。欲——是嗜欲。即性情之所好者谓之欲。牵——引之使前牵动的意思。
[章解]
上帝所赐给的元神,本来是纯洁无染,虚空无碍的。因为受到人心的忧乱,便将灵明的元神给蒙蔽着了。人降生后的初心,无嗜无欲,也是很安静的。
因渐渐的长大起来,知识渐开,薰陶渐染,有了私欲之念,要受到俗情物欲的牵动引诱,便将人心驱使的如失缰之劣马了。
诗曰
人心好静欲多牵 劝君当将六门关
修身诚意惟格物 清心寡欲须戒贪
实用四勿常克己 体行八德时格天
一念不生无可扫 金丹不炼自然圆
第五章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
[字解]
遣——格除的意思。澄——由浊入清的意思。自然——无所勉强之意。六欲——是色、声、香、味、触、法。三毒——贪、嗔、痴。
[章解]
如果能够永久的将一切私欲杂念格除了去,人心自能平静不妄动了。心不妄动,再加上澄清的功夫,元神能洒洒陀陀,虚空寂静,一点挂碍也没有了。
不用去造作勉强,色、声、香、味、触、法、痴,也就消灭的无踪了。
诗曰
心扰欲牵苦无穷 轮回转变几时停
欲觅性中真面目 勿恋身外假虚荣
三心四相当尽扫 五蕴六欲自能空
洒洒陀陀无挂碍 何愁大道不成功
第六章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
[字解]
不能者——通俗是不能达到目的的意思,也是没有志向者的措词。
[章解]
能字含有深远的意思。如其能的时候,则可以一性圆明,复合无极。不能的原因,是因为心中的杂念还没有澄清,私欲没有除尽的缘故。
诗曰
眼前货利休妄图 勿惹风尘荡五湖
须藉圣道成圣业 莫因凡福作凡夫
幸得三宝明旧主 虔修一贯返故都
今生不向彼岸渡 劫后忏悔复何如
第七章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无,唯见于空。
[字解]
观——是察望,此处含有达观其真理的意思。见——物接于目而能加以辨别的意思,也可作现出来讲。空——理之体曰空,亦是诸法一无所有的意思。
[章解]
能够遣除物欲的人,回光返照,内观自心,连心也没有了,那还有什么欲呢?外观其形,连形也没有了。远观其天下的物,连物也没有了。
心,形,物既然都 没有了,唯能现出来的,只有自己真空的自性。心,形,物其没有的原因,是自己一性圆明,超然物外,不为浮欲所绕,明了身心幻境,万物无常,不被声色所迷, 朗然天真,妙意得存。这样玄之又玄的性理,真是不能一言而尽其义呢。
诗曰
万缘生灭意从从 悟尽尘劳俱是空
放眼休观是非事 修身勿论苦乐情
三心了却心心了 一窍通时窍窍通
自性般若随时现 无时无地不光明
第八章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
[字解]
湛然——形容极清幽的意思。寂——安然清静的意思。
[章解]
上章所说的“三者既无,唯见于空”。这个“空”,乃是空洞一无所有了。如果若是能空到极点,无所再空了,所余者是一个“无”字,然而这个“无”字, 亦应用功夫,把它没有了。
到此地步,连这“无”的功夫都不应存在。因为有所在,即不为真空,如何能生妙有呢?既然“无”的名字“无”的功夫都没有了,这时 方算入于清幽常久的安静呢。
但是寂静到了极点。亦不知道其所寂了。此时的心性,已然离开尘俗的境界。私欲杂念,怎能够再生起来呢?私欲杂念之心,既然不能 再生,这才是真实的清静呢。
诗曰
至诚无息体自然 空空自如何须观
无所空时即是妙 有点念头却非禅
寂无所寂不知寂 玄之又玄难言玄
自能觉悟体真意 普施慈怀挽狂澜
第九章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
[字解]
真常——真是不虚,常是不变。即是真理而言。性——天之所命与人的,人之所得乎天的叫作性。
[章解]
用那真常不变的理,来应付万事万物,能够真实不虚的去作,便能得万物的性理。不但是平时如此,即便是应于万事,亦是事来则应,事去则静。
果能这样的平静,自强不息的作下去,便能永长虚空无碍,寂然安止的不妄动了。
诗曰
清静无为无不为 有感悉通理无亏
谁可判分清浊理 孰能循守动静规
心神洒陀观自在 智慧光明了是非
奥理精华几个悟 学禅空到性如灰
第十章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字解]
渐——由浅入深,有次及第的意思。化——教化。众生——梵语为“萨埵”。新释为“有情”。旧释为“众生”。众生二字有三意,㈠众人所共生之义。
㈡众 多之法假和合而生,故名众生。㈢经众多之生死,亦名众生。圣道——大而化之谓之圣,必由之路谓之道。简而言之,即是圣人的心法。
[章解]
既然是达道如此的清静,就可以渐次的步入真道了。既然得入真道的门径,便可以说是得着真道了。虽如此说,确也毫无所得。
还必须普化有情,同登彼岸,方可称为得道的,能悟透了这个道理的人,才可以传布圣人的心法呢。
诗曰
定静功夫大自然 何须炉中炼乾元
原人多为丹经误 迷子未能圣意参
苦海沉沦何日脱 乐境逍遥几时还
但愿得道能布道 不负恩师阐真传
第十一章太上老君曰,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着执者,不明道德。
[字解]
太上——最上之称,尊敬老子的意思。上士——德学兼优,而且深明道理的人。下士——是德薄学浅,而且执着的人。德——有功于世,有恩于人者谓之德。也就是率性而行,法于事的叫做德。
[章解]
老子说:上等的贤人,因他深明大义的,故没有什么争贪。下等的愚人,因执着己见,不察情理,总是好起争贪。
上等有德的人,有了有功于世,有恩于人的事,还不以为是德。下等无德的人,有心积德,作一点有德的事,便要自持有德了,因他是不明道德的真义呢。
诗曰
谁将尘缘尽悟空 惹动牵缠苦无穷
声色货利嫌少得 富贵功名总多争
执形着象失性理 背觉合尘昧灵明
上德普化超宇外 堪怜愚夫转飘零
第十二章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
[字解]
妄心——是虚妄不实的人心,也是妄分别之心。
[章解]
现今真机普渡,道降庶民。凡是善男信女,皆有得道的机缘。然而众生仍是认假不认直真。推其原因,唯有妄心所致。因妄心一动,道心难现,离道很远,所以不能得真道呢。
诗曰
众生流浪转循环 妄心一动惹牵缠
切切行功结后果 速速积德了前冤
此时不将真道得 何日方能故乡还
嘱尽衷言当觉悟 睁眼即见菩提船
第十三章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着万物。既着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
[字解]
惊——突然害怕叫惊慌,言戒惧的意思。着——着受的意思。贪——染着六欲之境而不离之意。和“爱”字名虽不同,而理是一样的。
求——索取的意思。烦恼——是一切贪,欲,嗔,痴等,能使烦心恼身叫烦恼。亦是闷闷不乐的意思。
[章解]
上章说的众生不能得悟真道,就是因为有贪妄之心。一有了贪妄心,就要惊动那喜动而不喜静的“识神”。识神被惊,心意外弛,便要着于万物了。
既然接触了万物,就要生出不想离开,而要索取的心。但是天下的事,那能尽如所愿呢?如果求之不得,立刻就是无穷的烦恼。
诗曰
惊动心神任弛游 着于万物欲贪求
欲念未逐心转恼 贪求不得意生愁
声色丛丛速回悟 孽海涛涛勿逐流
了尽俗缘方成道 此时不修几时修
第十四章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
[字解]
忧苦——忧愁苦恼的意思。浊辱——污浊耻辱的意思。流浪——飘泊不定的意思。苦海——比喻无穷的苦境。指红尘世界,有生死转变而言。
[章解]
对于万事万物,如有求不得的时候,便会生出烦闷恼怒的事情来,由烦闷恼怒中,便要想入非非,妄念一动与身心添了无穷忧愁和苦恼,便要遭受到许多的污浊耻辱。
惹得飘泊下流,转变生死,永久沉沦在无边的苦恼境遇中,永远的迷失了真常不朽的道呢。
诗曰
烦恼妄想致伤怀 欲蔽层层昧灵台
常沉苦海随波去 永失真道着尘埋
诚意坚决休忐忑 信心守定勿徘徊
勿谓行道受魔难 功成自得见如来
第十五章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
[字解]
见前
[章解]
真实不虚,常久不变的圣道,能够有悟性的人,自然会得着真意。得能悟透道理的人,便能永久皈依清静,不生不死了。
诗曰
悟性穷源体真空 常依清静妙道凝
感应通达一心印 智慧照遍万卷经
能脱尘俗无人我 得证涅槃了死生
克己成人兼天下 发大愿心渡蕴灵
老君赞
无为妙道 包罗天地 清静一经 尽载真意
岁月来往 古今传递 堪叹众生 鲜知妙谛
自心真如 独释其秘 兹尔缘深 休自暴弃
得善服膺 践行竭力 成就正果 绵绵永继
整理不易
喜欢请点赞收藏!
经典|这是世上最灵验的经文,一念悟天道解千愁!
《太上老君内观经》简称《内观经》又称《内视经》,撰人不详。约出於魏晋朝。陶弘景曾引过此经,是道教的经典著作之一。《太上老君内观经》继承发展战国道家祖师列子的养生思想,义理通明,文字优美通畅,韵古义幽,言简意深。若以传统经典来修持,对精神灵性修持上的提升,将会有所极大收获。若当古文来细细欣赏品读,可谓中华文字组合上的极致美感体现。
千百年来,获得精神悟境的圣哲,文字大智慧皆从心念自然流露。由内而外,无不宁静无为;起思动念,无不利益众生;神思所到,无不字字精巧,句句玑珠,当中不含一丝瑕疵。无事偶来品读,犹如把玩一块温润无瑕的美玉。此经以修心为修道之说,宋金以来对道教诸派尤其全真一派之教旨影响颇大。
|《太上老君内观经》原文|
▼
老君曰:「天地媾精,阴阳布化,万物以生。承其宿业,分灵道一。父母和合,人受其生。始,一月为胞,精血凝也。二月成胎,形兆胚也。三月阳神为三魂,动而生也。四月阴灵为七魄,静镇形也。五月,五行分藏以安神也。六月,六律定腑用滋灵也。七月,七精开窍,通光明也。八月,八景神具,降真灵也。九月,宫室罗布,以定精也。十月气足,万象成也。元和哺食,时不停也。
太一帝君在头,曰泥丸君,总众神也。照生识神,人之魂也。司命处心,纳生元也。无英居左,制三魂也。白元居右,拘七魄也。桃孩住脐,保精根也。照诸百节,生百神也。所以周身,神不空也。元气入鼻,灌泥丸也。所以神明,形固安也。运动住止,关其心也。所以谓生,有由然也。予内观之,历历分也。
心者,禁也,一身之主。心能禁制,使形神不邪也。心则神也,变化不测,故无定形。所以五藏藏五神,魂在肝,魄在肺,精在肾,志在脾,神在心,所以字殊,随处名也。心者,火也,南方太阳之精,主火。上为荧惑,下应心也。色赤,三叶如莲花,神明依泊,从所名也。其神也,非青非黄,非大非小,非短非长,非曲非直,非柔非刚,非厚非薄,非圆非方。变化莫测,混合阴阳。大包天地,细入毫芒。制之则正,放之则狂。清净则生,浊躁则亡。明照八表,暗迷一方。但能虚寂,生道自常。永保无为,其身则昌也。以其无形,莫之能名,祸福吉凶,悉由之矣。所以圣人,立君臣,明赏罚。置官僚,制法度,正以教人。人以难伏,唯在于心,心若清净,则万祸不生。所以流浪生死,沈沦恶道,皆由心也。妄想憎爱,取舍去来,染着聚结,渐自缠绕,转转系缚,不能解脱,便至灭亡。由如牛马,引重趋泥,转增陷没,不能自出,遂至于死。人亦如是,始生之时,神元清静,湛然无杂。既受纳有,形染六情,眼则贪色,耳则殢声,口则耽味,鼻则受馨,意随健羡,身欲肥轻,从此流浪,莫能自悟。圣人慈念,设法教化,使内观己身,澄其心也。」
老君曰:「谛观此身,从虚无中来。因缘运会,积精聚气,乘业降神,和合受生,法天像地,含阴吐阳,分错五行,以应四时。眼为日月,发为星辰,眉为华盖,头为昆仑,布列宫阙,安置精神。万物之中,人最为灵。性命合道,人当爱之。内观其身,惟人尊焉。而不自贵,妄染诸尘,不净臭秽,浊乱形神。熟观物我,何疏何亲。守道长生,为善保真。世愚役役,徒自苦辛也。」
老君曰:「从道受分,谓之命;自一禀形,谓之性。所以任物,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出,谓之志。事无不知,谓之智。智周万物,谓之慧。动而营身,谓之魂。静而镇形,谓之魄。流行骨肉,谓之血。保神养气,谓之精。气清而驶,谓之荣。气浊而迟,谓之卫。总括百神,谓之身。万象备见,谓之形。块然有阂,谓之质。状貌可则谓之体,大小有分谓之躯。众思不测,谓之神。邈然应化,谓之灵。气来入身,谓之生。神去于身,谓之死。所以通生,谓之道。道者,有而无形,无而有情,变化不测,通神群生。在人之身,则为神明,所谓心也。所以教人修道,则修心也。教人修心,则修道也。道不可见,因生而明之。生不可常,用道以守之。若生亡则道废,道废则生亡。生道合一,则长生不死,羽化神仙。人不能长保者,以其不能内观于心故也。内观不遗,生道长存。」
老君曰:「人所以流浪恶道,沈沦滓秽,缘六情起妄,而生六识,六识分别,系缚憎爱,去来取舍,染着烦恼,与道长隔。所以内观六识,因起六欲。欲从何起?欲自识起。识从何起?识自欲起。妄想颠倒,而生有识。亦曰自然,又名无为。本来虚静,元无有识。有识分别,起诸邪见。邪见既兴,尽是烦恼。展转系缚,流浪生死,永失于道矣。」
老君曰:「道无生死,而形有生死。所以言生死者,属形不属道也。形所以生者,由得其道也。形所以死者,由失其道也。人能存生守道,则长存不亡也。又曰:人能常清静其心,则道自来居。道自来居,则神明存身。神明存身,则生不亡也。人常欲生,而不能虚心。人常恶死,而不能保神。亦犹欲贵,而不用道;欲富,而不求宝;欲速,而足不行;欲肥,而食不饱也。」
老君曰:「道以心得,心以道明。心明则道降,道降则心通。神明之在身,犹火之因卮也。明从火起,火自炷发。炷因油润,油藉卮停。四者若废,明何生焉。亦如明缘神照,神托心存。水由形有,形以道全。一物不足,明何依焉?所以谓之神明者,眼见耳闻,意知心觉,分别物理,细微悉知,由神以明,故曰神明也。」
老君曰:「所以言虚心者,遣其实也;无心者,除其有也;定心者,令不动也;安心者,使不危也;静心者,令不乱也;正心者,使不邪也;清心者,使不浊也;净心者,使不秽也。此皆以有,令使除也。四见者,心直者,不反复也。心平者,无高低也。心明者,无暗昧也。心通者,无窒碍也。此皆本自照者也。粗言数语,余可思也。」
老君曰:「知道易,信道难。信道易,行道难。行道易,得道难。得道易,守道难。守而不失,乃常存也。」
老君曰:「道也者,不可言传口授而得之。常虚心静神,道自来居。愚者不知,劳其形,苦其心,役其志,躁其神,而道愈远,而神愈悲。背道求道,当慎择焉。」
老君曰:「道贵长存,保神固根。精气不散,纯白不分。形神合道,飞升昆仑。先天以生,后天以存。出入无间,不由其门。吹阴煦阳,制魄拘魂。亿岁眷属,千载子孙。黄尘四起,骑羊真人。金堂玉室,送故迎新。」
老君曰:「内观之道,静神定心。乱想不起,邪妄不侵。固身及物,闭目思寻。表里虚寂,神道微深。外藏万境,内察一心。了然明静,静乱俱息。念念相系,深根宁极。湛然常住,杳冥难测。忧患永消,是非莫识。」
老君曰:「吾非圣人,学而得之。故我求道,无不受持。千经万术,惟在心也。」
|《太上老君内观经》译文|
▼
太上老君是道教道祖,是三清(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之一,道教的理论依据是道家。要了解内观经,我们必须了解道家的宇宙观,也就是世界是怎么产生的。
道家认为,宇宙产生之前只有茫茫的道,这个「道」既是宏观的概念,又是微观的概念,所谓茫茫一片,这是宏观的,也就是说这个「道」很大,大到什么程度呢,大到「至大无外」的程度,也就是再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在它的外面;那么微观的小又小到什么程度呢,小到「至小无内」的程度。
在这样一个虚无缥缈的状态下,有一位「主宰」之神,称为「元始天尊」,然后,这个「道」不知什么原因开始动了,一动便有「灵炁」,究竟是先有「炁」才会动,还是先动了之后才有「炁」,这就好比「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了,总之,这时有了「灵炁」,又有一位「主宰」之神,称为「灵宝天尊」。这个具有「灵炁」的「道」运动的幅度越来越大,就好象一个看不清的「点」在旋转,并且一转越大,有点象一个太极阴阳鱼,逐渐可以看出其有所分化,这个道所分化清楚的两面便是「两仪」,即「阴阳两仪」,注意:这个「阴阳两仪」是道的两面,而不是道一分为二变成两个东西,在这一状态下有了一位「主宰」之神,称为「道德天尊」。
道德天尊所代表的阴阳两仪,再进一步运动之后,便是阴阳二气,万物就是这阴阳二气所产生。至此,这个道德天尊就是太上老君,三清之后,也就是万物生成之后的一个万物主宰之神叫「太上老君」。这个便是道教的「创世纪」,而这个「创世纪」是得到了科学的验证。这并不是凭空乱说,天体物理学家就专门著书用天体物理学的方法来解释过这一创世纪的伟大理论。
既然万物一切是由「道」产生的,那么万物就必然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有了这个规律,我们就可以了解世界,那么,我们究竟如果来找出这个规律呢?
老子在《道德经》的第一章就已经告诉了我们,但我们大部分人都没有引起注意,那就是「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想要明白这两句的意思,先得搞明白,古文中的「妙、徼」是什么意思,我认为,「妙」是事物的「内在奥妙」、「内在本质」、「内存联系」;「徼」是事物的「外在轮廓」、「外在表现」、「外在边界」。
事物是由小到大,从无到有,因此,我们观察事物发展趋向时,要「顺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去思考,要向「宏大」的方向思考;而如果我们要观察事物的由来时,就要「逆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即「顺着」发展的来源去摸索,要向「微波」的方向思考。这就是「常有」和「常无」的两种不同的思考方法,一个是顺着思考,一个是逆着思考。
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是有许多发言人的相似,电子围绕原子核转,而地球围绕着太阳旋转,许多原子按一定规律组成分子,而许多太阳系组成银河系,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世界的规律为什么如此相同而又如此不同呢,老子也同样在《道德经》中告诉了我们,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层层地效法而来,这就为我们观察事物的变化提供了方法。
人的身体本身就是一个宇宙,人成了万物之灵,观察人自己同样可以了解阴阳五行的作用规律,从男女受精,经过十月怀胎,这预演着人类产生的一个缩影,从这个缩影可以了解阴阳变化、五行之气的所属,以及处理病变的方法。所以,大家来听讲解《内观经》,并不是说逐字逐句地翻译每一句该文言,那样你仍不能起到内视的效果。必须了解道家的大道规律,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才能入精入微,才能致虚极,而守静笃。
一
老君曰:「天地媾精,阴阳布化,万物以生。承其宿业,分灵道一。父母和合,人受其生。始,一月为胞,精血凝也。二月成胎,形兆胚也。三月阳神为三魂,动而生也。四月阴灵为七魄,静镇形也。五月,五行分藏以安神也。六月,六律定腑用滋灵也。七月,七精开窍,通光明也。八月,八景神具,降真灵也。九月,宫室罗布,以定精也。十月气足,万象成也。元和哺食,时不停也。」
▌译文
对于人体来说,天地就是指父母,媾精就是阴阳交合,然后便开始阴阳交融生长发育,并且秉承父母的灵气,这便是「二生三,三生万物」的现象。父母从和合开始,这个还未形成的人但开始生长,一个月生变为「胞孕」,两个月形成「胚胎」,后面三、四月中,什么是魂、什么是魄,魂魄与神精直接相对应,人无神则魂丢,魂在则人的神在,人就有灵气,如果一个人精不足,则此人无魄力,有运魄力的人一定精神饱满。
人有三魂七魄,三魂谓之天魂、地魂、命魂,七魄谓之天冲、灵慧、气、力、中枢、精、英。这三魂七魄各有阴阳,三魂属阳,主动主生,七魄属阴,主静主形,失魂落魄之人,一定站立不定、痴痴呆呆。
「五月,五行分藏以安神;六月,六律定腑用滋灵」,前面四个月是「一生二,二生三」的过程,这儿开始「三生万物」,五脏六腑全出来了,从而分藏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五脏即「心、肝、脾、肺、肾」,六腑即「小肠、胆、胃、大肠、膀胱、三焦」。第七个月,由里及外,五官等功能也逐渐俱全,第八个月,神经系统也已经有所知觉,第九个月方方面面也基本生成完毕,第十个月瓜熟蒂落,马上就可以哺乳喂养。
二
太一帝君在头,曰泥丸君,总众神也。照生识神,人之魂也。司命处心,纳生元也。无英居左,制三魂也。白元居右,拘七魄也。桃孩住脐,保精根也。照诸百节,生百神也。所以周身,神不空也。元气入鼻,灌泥丸也。所以神明,形固安也。运动住止,关其心也。所以谓生,有由然也。予内观之,历历分也。
▌译文
头有九宫,上应九天,中间一宫,谓之泥丸,亦曰黄庭。(人体的控制系统在头部,相当于人体的 CPU 。)五官也集中在头部,所以能「照生识神」与魂魄相通。心主血脉、心主神志,心脑相通,所以人的生命本元在心。
这一段内容中「司命」、「无英」、「白元」、「桃核」等都是被道教神化了的穴位之神,有关知识还必须阅读《黄庭经》、《太清中黄真经》、《思九宫五神法》等许多道家书籍。《黄庭经》谓人体中有八大神宿卫,二十四位真人,诸如发、脑、眼、鼻,耳,舌、齿、心、肺、肝、肾、脾、胆等等皆有神主之。
《太清中黄真经》中云,人体「五脏六腑百关九节有神百万」。而在这些神灵中,最重要的则是「泥丸」、「司命」、「无英」、「白元」、「桃孩」诸神:「泥丸君,总众神也,照生识魂,人之魂也。司命处心,纳心源也。无英居左,制三魄也。白元居右,拘七魄也。桃孩住脐,保精根也,照诸百节,生百神也。」天体有诸「宫」,人体亦有与其相对应的诸「宫」,而无论天体之「宫」还是人体之「宫」,均为同一神灵所辖。其所以如此,是因为人体诸神不过是天体诸神之气化。如《思九宫五神法》中说,「九天九宫中有九神,谓天皇,九魂变成九气,化为九神,各治一宫。」
鼻吸天气,口食地气。天之元气经鼻导入泥丸,这儿也许有人要问,氧气应该是吸入肺部,为什么是头部的泥丸宫呢?其实这正是西医和道医的不同点,人呼吸臭气首先是头脑感到恶心,人呼吸鹇空气,也是头脑首先感到清爽,道医所说的气与西医所说的气是不同的东西,这个气应该写成「炁」,而口吃食品,按道医也是气,这个气应该写成「气」,是地气。正是这种气与神明相通,与动静相关,因此我们才能内观,才能明白自己、了解自己的一切。
三
心者,禁也,一身之主。心能禁制,使形神不邪也。心则神也,变化不测,故无定形。所以五藏藏五神,魂在肝,魄在肺,精在肾,志在脾,神在心,所以字殊,随处名也。心者,火也,南方太阳之精,主火。上为荧惑,下应心也。色赤,三叶如莲花,神明依泊,从所名也。
▌译文
五脏与五神(即神魂魄精志)的关系是这一节的关键。神在心,魂在肝,魄在肺,精在肾,志在脾,这五神的核心是「心神」,五神与一行的关系是心神属火其色赤,肝魂属木其色青,肺魄属金其色白,肾精属水其色黑,脾志属土其色黄。这些都是道医的基础知识,心神定则五神各守其舍,心神散则五神各出其位,导致神情惶惑。所以,心神为一身之主,能控制其它诸神,内观也主要靠心神意会。
心为什么是火,因为秉受太阳之精。「荧惑」是古代天文中的火星的别称,道医是讲究天人合一,在这方面有许多书已经失传,非常遗憾。「三叶如莲花」,也是从天文一类讲的,可惜我解释不了,我在猜想,这是不是在说「心」这一个字,但不管怎样,心与神(也叫神明)是相互依存的。
四
其神也,非青非黄,非大非小,非短非长,非曲非直,非柔非刚,非厚非薄,非圆非方。变化莫测,混合阴阳。大包天地,细入毫芒。制之则正,放之则狂。清净则生,浊躁则亡。明照八表,暗迷一方。但能虚寂,生道自常。永保无为,其身则昌也。以其无形,莫之能名,祸福吉凶,悉由之矣。
▌译文
这一段以及下一段文字,都是接在上一段的内容,因其太长,是我人为分开的。「神」这个东西属于非物质形态,所以从颜色、大小、长短、曲直、刚柔、厚薄、方圆等方面来内观这个「神」是不可能的。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能感觉得到,感觉到「神」这个东西,大可等同天地,小基于毫芒,制约住但身形一切端正,不控制住则身体理智一切失衡。清静则肾水压制住心火一切处于平静,浊燥则心火过旺,肝木损而肺金伤,魂飞魄散,六神无主。
心神可通达四面八方,上至九霄下至五洋,却在任何一方都有可能迷失,任何一个干扰都可能打断心神的思维,所以只有在极其虚静的情况下,心神才能通达自如,这就是老子所说「致虚极,守静笃」。永远保持「无为」的状态,心神才能一直安宁,从而保证身心不疲惫,精力旺盛。所以,「神」这种无形无名的东西,祸福吉凶全由它所主宰。
五
所以圣人,立君臣,明赏罚。置官僚,制法度,正以教人。人以难伏,唯在于心,心若清净,则万祸不生。所以流浪生死,沈沦恶道,皆由心也。妄想憎爱,取舍去来,染着聚结,渐自缠绕,转转系缚,不能解脱,便至灭亡。由如牛马,引重趋泥,转增陷没,不能自出,遂至于死。人亦如是,始生之时,神元清静,湛然无杂。既受纳有,形染六情,眼则贪色,耳则殢声,口则耽味,鼻则受馨,意随健羡,身欲肥轻,从此流浪,莫能自悟。圣人慈念,设法教化,使内观己身,澄其心也。
▌译文
圣人之所以要确立君臣是为了要明赏罚,设官僚订法制是为了限制人的行为,从而使人心不乱。人之所以难以制伏,就是因为人心在动。一旦某事打动了人心,便一定会产生相应的行动。所以说心灵是控制行动的源泉。佛教里也有类似的故事,一群和尚看见风吹旗飘,于是有人说是旗在动,有人说是风在动,这时慧能告诉大家,既不是风动,也不是旗动,是你们的人心在动。我认为慧能也说得不对,应该是风也动旗也动,从而引起心在动。如果不能引起心在动,人便感觉不到风动旗动。有一例子可以证明,一次和朋友一起向车站急赶,见朋友看了一下手表,我马上问他几点了,他神情一呆说:「啊,我忘了」。虽然他看了表,但表的时间没有打动他的心,所以他感觉不到。这实际上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我们以后再讨论。
心神清静便能身心安息,当然就可以万祸不生。所以,社会上的一切,包括流浪生死、沉沦恶道,都是心的不平衡所造成。人的心情、人的情绪、人的爱憎等感情方面,也是受心神的支配,所以有人感叹道:「世上的人见多了,便有些淡然,淡然的是那些并不真切的情感的膺品,淡然的是那些琐碎的情感的坷垃。早已知道,今日的人们就象地上的蚂蚁,会无端生出一种忙碌,一种丰富,那柔肠百结,悉肠百结,拆开来看只不过是缠绕成团的一段空白时间。」
由于人心不齐,又有感情与欲望的纠葛,使得人与人的关系越来越复杂,人与人的矛盾越来越激化,社会也由此变得庞杂无比,这就好比牛马陷入淤泥之中,欲拨不能,只能越陷越深。这儿就引出了道家治国治家的最高境界「无为而治」,许多人解释这一观点总有点牵强附会,今天我们可以完整地来解释这个「无为而治」的思想。道家认为人在刚出生时,神元清静,湛然无杂,后因环境影响,社会教化,眼贪色,耳贪声,口贪味,从而产生各种欲望和需求,无限的欲望去争夺有限的资源,使人也同样陷入泥潭。所以,道家要求人绝圣弃智,使身心保持清静自然,人便可以减少欲望,没有欲望便没有行动,便没有纷争,从而社会安宁和谐。
远古的三皇五帝时代,之所以传说是无为而治,那是因为当时的人类,其主要敌人是洪水猛兽,人与人之间最需要合作和帮助,所以当时能够无为而治。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便开始「富贵生淫欲」,有了欲望便有纷争,社会开始混乱,逐步走向礼治和法治。社会和我们个人是同样的道理,我们要内观,就必须要澄清思虑,使身心保持清静才能洞察一切。
六
老君曰:「谛观此身,从虚无中来。因缘运会,积精聚气,乘业降神,和合受生,法天像地,含阴吐阳,分错五行,以应四时。眼为日月,发为星辰,眉为华盖,头为昆仑,布列宫阙,安置精神。万物之中,人最为灵。性命合道,人当爱之。内观其身,惟人尊焉。而不自贵,妄染诸尘,不净臭秽,浊乱形神。熟观物我,何疏何亲。守道长生,为善保真。世愚役役,徒自苦辛也。」
▌译文
「谛观」是一边看一边仔细地辨析。人自身是从虚无中来,姻缘相会便能积聚精气,和合相生,效法天地的生成,阴阳相互作用,五行暗属其中,与四时相应。下面几句中的「华盖」,不是指皇帝马车的盖子。太阳和月亮的周围因云层的折射会有一圈一圈的光圈,这些光圈被称为「日华、月华」,根据云层中水份的多少决定日华月华的清晰度,其中离日、月最近的一个光圈被称为「华盖」,这样一说明就比较好理解为什么眉为华盖了。眼与光明相接,所以喻为日月。昆仑也是指的泥丸宫,用头来比喻比较好理解,至于为什么发为星辰,不管怎样解释总有点牵强附会,那就不解释了。
人为万物之灵,这已经没有什么好解释了,所以人要珍惜自己的性命,道家属于养身哲学,希望人长生而不是涅槃。通过内观自身,就可以体会到人的尊贵,如果人不珍惜自己这来之不易的清静之身心,则必然会咨欲纵行并染上各种凡尘俗物,玷污自己的身心。当你内观之后,你就会明白外物和自身谁更重要。要想守道长生,只有为善保真,而世上愚痴,忙来忙去,虽辛苦却徒劳无益。
七
老君曰:「从道受分,谓之命;自一禀形,谓之性。所以任物,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出,谓之志。事无不知,谓之智。智周万物,谓之慧。动而营身,谓之魂。静而镇形,谓之魄。流行骨肉,谓之血。保神养气,谓之精。气清而驶,谓之荣。气浊而迟,谓之卫。总括百神,谓之身。万象备见,谓之形。块然有阂,谓之质。状貌可则谓之体,大小有分谓之躯。众思不测,谓之神。邈然应化,谓之灵。气来入身,谓之生。神去于身,谓之死。所以通生,谓之道。道者,有而无形,无而有情,变化不测,通神群生。在人之身,则为神明,所谓心也。所以教人修道,则修心也。教人修心,则修道也。道不可见,因生而明之。生不可常,用道以守之。若生亡则道废道,废则生亡。生道合一,则长生不死,羽化神仙。人不能长保者,以其不能内观于心故也。内观不遗,生道长存。」
▌译文
这一段有一系列名词的解释,这些解释一定要反复体会才能理解,而且这一段比黄帝内经的解释更为详细具体。道生万物,万物皆有「命」;万物产生之初所固有的禀形称为「性」;(外物通过五官等触觉在体内形成的印象称为「象」;)这个象被留住并为以后所参照,具有这种功能的东西称不「心」;心对刚才所说的象有所回忆舟为「忆」;意所形成的一种意念称为「志」。
知道的东西多称为「智」,能融会贯通称为「慧」;意识的核心称为「魂」,使人镇静的胆识称为「魄」;周身通行的是「血」,保神养气的是「精」;(道医认为)水谷之气称为「荣气」,水谷之悍气称为「卫气」;后面的「身、形、质、体、驱」概念与日常的理解没有太大出入,这儿的「众思不没谓之神」和道医所说的「两精相博谓之神」基本相通。
相离而起感应称为「灵」,人身有气称为「生」,神离人身称为「死」,通达生死称为「明道」。「道」这个东西,说它是「有」却没有任何形状或状态,说它是「无」却又有某种情缘可以感觉得到,「道」变化莫测,对万物有神通。这种神通对于人身来说就叫「神明」,藏于心,所以教人修道就是「修心」,教人修心也就是修道。人身上的「道」虽然看不见措不着,但可以根据上面所说的一系列与生命有关的东西去了解它。
人的生命本来合乎道,但由于存在各种欲望的诱惑,使人劳命伤残身心劳累,所以,人的生命是不长久的,必须用道为保护它,使人复归于清静无为。如果人终身劳碌而使生命一步一步地死亡,那么人身中本来合乎道的东西也一点一点地废弃,最终导致人身之道被废弃生命也被消亡。只有生命与道相符合,人的生命才能长生不死从而羽化成仙。人不能长寿的原因就是人不能内观于心的缘故。内观的方法不遗弃,则生命必将长存。
八
老君曰:「人所以流浪恶道,沈沦滓秽,缘六情起妄,而生六识,六识分别,系缚憎爱,去来取舍,染着烦恼,与道长隔。所以内观六识,因起六欲。欲从何起?欲自识起。识从何起?识自欲起。妄想颠倒,而生有识。亦曰自然,又名无为。本来虚静,元无有识。有识分别,起诸邪见。邪见既兴,尽是烦恼。展转系缚,流浪生死,永失于道矣。」
▌译文
人为什么会沉迷于那种不珍惜生命的恶道里呢?这是因为人有喜、怒、哀、乐、爱、恶六种感情,从而产生各种不同的欲望,经过不同的取舍,导致不同的追求,兹生出不同的烦恼,终于与道的清静本质越离越远。
道医讲「喜、怒、悲、思、恐」分别与五脏相对应,这便是六情六识,所谓六识指「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是由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所引起。上面的内容绕来绕去内观思想,也就是讲的「六根清静」,只不过是用道家的理论来解释。
「六欲」和「六识」是相互相承,相互促进的,六识会引起人贪图六欲,贪图六欲的同时又增加了六识的程度,从而更加剧了对六欲的贪求。(「道」这个东西)也可叫「自然」,也可叫「无为」,也就是说「道」既无六欲,也无六识,是虚静的东西。人因为有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能识别世界,而当今世界又是「花花世界」,正统教育也没有及时跟上,所以人因此产生对物欲追求的邪念,从而导致各种痛苦和灾难,远离了道的根本。
这一段道家自己就有很好的解释,《老子》中很清楚地写道:「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这不就是上面所说的六根到六识引起六欲吗?《老子》又进一步提出解决办法:「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九
老君曰:「道无生死,而形有生死。所以言生死者,属形不属道也。形所以生者,由得其道也。形所以死者,由失其道也。人能存生守道,则长存不亡也。又曰:人能常清静其心,则道自来居。道自来居,则神明存身。神明存身,则生不亡也。人常欲生,而不能虚。心人常恶死,而不能保神。亦犹欲贵,而不用道;欲富,而不求宝;欲速,而足不行;欲肥,而食不饱也。」
▌译文
道是生成万物的基本元素,所以没有生死,有生死的是有一定形体的万物。这就好比潮起潮落,潮水从起到落是一个生死的过程,而组成潮水的「水」却不会随之生生死死。潮水能起是因为有诸多因素(如风、深度、月的引力等)的「道」,潮水落下是因为它存在的因素消失。对于人体也是一样,只要合乎道,即神、精、魂、魄、志、意等各守其位,常保持清静之心,就自然保持了道的本质,神明自然临身,人就能长生。相反,人如果有各种各样的欲念,心就不能空虚,人疲于奔命,造成身心衰竭,不能守神。这就是人想要高贵而不用道,想要富裕而不取宝,想要快速走却不动脚,想要体胖却不吃饱。
十
老君曰:「道以心得,心以道明。心明则道降,道降则心通。神明之在身,犹火之因卮也。明从火起,火自炷发。炷因油润,油藉卮停。四者若废,明何生焉。亦如明缘神照,神托心存。水由形有,形以道全。一物不足,明何依焉?所以谓之神明者,眼见耳闻,意知心觉,分别物理,细微悉知,由神以明,故曰神明也。」
▌译文
人身之道关键是用心去体会,而思想也只有看懂了道的这个规律才能算通达,而心灵通达求道的难度就自然减少,从而导致更加明白事理。达成这样一种良性循环,神明就驻留身体之中。如果将这个神明比作火,那么身体就可以比作卮。(卮:一般指古代古代喝酒时,那种扁平状的酒杯,这里是指油灯,形状和酒杯相似,杯内放入豆油,中间一根柱子内含绒线绳,上出头作灯芯,下入杯底以供油之需)。
光明是由火所发出,而火是由绒线柱所燃,绒线又是由油所浸润,油是依靠卮杯所承载。这四个环节任何一个被打乱,就没有光明可见。这个道理和人体之神明相同,人体之光明是由神明所照,而神明是依赖心才存在,(此处与下一句「水由形有,形以道全」意思不连贯,我猜测有漏句,有能解释的网友请补充一下),要想明白这些人体长生的道理,上面所说的几个环节缺一不可。因此,我们所说的「神明」,通过眼见耳闻、意知心觉,然后分辨事物内在的道理,详细地用心体会便可明白。以神而明,所以叫「神明」。
这一段啰啰嗦嗦说了一大堆比喻,可能古人一听就懂,但我们是越听越糊涂,现在撇开原文,用自己的话解释大家可能更容易明白。所谓内观就是要明白事物(这儿指人自身)的内在道理,而这个观察必须要有神助,这个神当然不是天上的神仙,而是人身内心自有的神明。
十一
老君曰:「所以言虚心者,遣其实也;无心者,除其有也;定心者,令不动也;安心者,使不危也;静心者,令不乱也;正心者,使不邪也;清心者,使不浊也;净心者,使不秽也。此皆以有,令使除也。四见者,心直者,不反复也。心平者,无高低也。心明者,无暗昧也。心通者,无窒碍也。此皆本自照者也。粗言数语,余可思也。」
▌译文
在讲解这一段之前,为了更好地理解,先解释一下老子对做人的要求「虚心实腹,弱志强骨」,有人说这就是要求人谦虚并吃饱肚子,这是不对的。上面说到「魂在肝,魄在肺,精在肾,志在脾,神在心」,神居住在心,如果心中有各种贪欲,原先的神就无处可居,虚心就是要去除各种贪欲杂念,使心神清静。实腹并不是吃东西,而是气归丹田。志是欲望的强烈表现,所以要弱志强骨。
后面所说的「无心、定心、安心、静心、正心、清心、净心」等名词虽多,意思与虚心相差不大。内观就是要做到「虚心」,能够虚心就能有「四见」,也就是四种现象:心直、心平、心明、心通。心直是指不反复,不会今天内观了,明天被人一干扰又耽搁了。心平是无高低起伏,心境一平如水。心明是心底一片通明,无美丑、好坏、是非、对错之分。心通是内观一鉴无余,毫无阻碍。这些现象都是神明自照的结果。这儿虽胡言乱语,大家可细细品味。
十二
老君曰:「知道易,信道难。信道易,行道难。行道易,得道难。得道易,守道难。守而不失,乃常存也。」
老君说:「吾言甚易知、甚易行,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意思是我的话很容易明白,也很容易做到,可天下人没有人明白,也没有人做到。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这是因为看清文字上的意思简单而理解并相信它较难;理解相信道理容易而按照道理的要求去做很难;按照道理去做一次简单而在做的过程中体会深意很难;体会深意简单而要永久地保持下去很难。只有保持这种内观才能使人身长久。
老君曰:「道也者,不可言传口授而得之。常虚心静神,道自来居。愚者不知,劳其形,苦其心,役其志,躁其神,而道愈远,而神愈悲。背道求道,当慎择焉。」
▌译文
世上会背诵《道德经》的人很多,但世上理解《道德经》的人很少。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关键在「习」,也就是要不断地体会这个道。那就要「虚基心,实其腹」,只有保持心情安静,心神才能入住,许多人不明白这一点,而去劳心苦志地追求,必然背道而驰。
今天大家有缘聚在一起学习也是一样,并不是一字一句地解释就明内观,关键是回去要清心寡欲。如何才能清心寡欲呢,这就要尽可能关闭「六识」,所谓闭目养神,就是不看多彩的灯红酒绿,尽量减少各种欲求,使心不乱不烦,保持心理平衡。
十三
老君曰:「道贵长存,保神固根。精气不散,纯白不分。形神合道,飞升昆仑。先天以生,后天以存。出入无间,不由其门。吹阴煦阳,制魄拘魂。亿岁眷属,千载子孙。黄尘四起,骑羊真人。金堂玉室,送故迎新。」
▌译文
要想达到长生之道,就要固本培元,使精、神、心、魂、魄、意、志各就其位,从而保证精气不散、心神不乱、元气不失,这样才能形神合一、天人合一,飞升上天。先天之精使人长生,后天修行(内观)使人长存。
下面是说内观时的一种幻境,根据修习之人不同,景象也会有所不同。思想或意念在体内自由驰骋、随心所欲,没有任何阻碍,阴阳交融,御魂摄魄。万年眷属、千载子孙也有所感应,又仿佛见到黄尘四起,真人显现、金堂玉室,送故迎新。
这些虚幻的境象,你认为没有那就真没有,如果你相信它有,你也许会见到类似的现象,这就是内观许多不能传给他人的地方,属于「不言之教」。
十四
老君曰:「内观之道,静神定心。乱想不起,邪妄不侵。固身及物,闭目思寻。表里虚寂,神道微深。外藏万境,内察一心。了然明静,静乱俱息。念念相系,深根宁极。湛然常住,杳冥难测。忧患永消,是非莫识。」
▌译文
这儿又回到前面的大道理作为总结,内观的关键是保持心神平静,不被各种利益所引诱,不对各种恶念起邪心,吐故纳新,闭目静坐以养神,就会感到脑海中一片虚寂,混沌一片,外部的千变万化,化为虚幻泡影,内中冥冥也有知觉。等到功夫渐深,便了然明净,静乱俱息,这时气息在体内自由来去,一切顺应自然,一切又丝丝相连,达到这种水平,自然疾病全消、忧患俱无,已然超出是非红尘。
十五
老君曰:「吾非圣人,学而得之。故我求道,无不受持。千经万术,惟在心也。」
▌译文
「吾非圣人,学而得之」这说得非常好,内观经不是我讲给大家,也不是古人讲给我们听,是自己修行体会而得,一切的修行方法,不在经书之内,而在修行体会,在自己的心中。
经文已经讲完,修习自在各人,一开始修习时,往往会感到这个经文全是胡说,没有一点用,这是因为你的思想杂念很多,包括你想尽快掌握内观方法,这也是杂念,更不用说那些好色贪淫、损人利己之事。
修习到一定程度也会出现气息不通之感,我当初就有一种现象,气息每到玉枕之处便无声无息,一点感觉也没有了。后来在沐浴时,一股热水自顶而下,体内也是一股暖流经过玉枕穴顺流而下,此后经过几次体会,很快便畅通无阻。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体会,具体方法不是他人所能讲述得清楚,还是要自己摸索。
有人说,当气息运行到某处不通畅时,说明这儿有忽轻忽重的病变,就要将气息在这儿停留用以「治病」,这种说法似乎有点道理,我认为是不正确的,原因实在有点难,《内观经》中要求人保持身心清静,这是要点,是大道,能「治」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