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恋陷阱揭秘:如何避免情感咨询的骗局?
今年10月,胡珊的男友向她提出了分手,这让她陷入了失恋的深渊。她一周瘦了一圈,感到无助和迷茫。不知道应该向谁倾诉,也不知道如何挽回失去的感情。
就在胡珊最无助的时候,她发现了一个在抖音上拥有百万粉丝的所谓“情感大师”,他愿意倾听她的故事。这位“大师”声称:“你的情况并不复杂,一个月就能挽回。”胡珊像抓住了最后的稻草,立即支付了6000元的咨询费用。然而,她并不知道,当她在网络上搜索“失恋”、“分手”、“挽留”时,一个有针对性的陷阱已经开始围绕她展开。
付出巨额的咨询费用胡珊产生了挽回前男友的念头,开始在网络上寻找“良药”。当她在抖音上搜索“如何挽回男友”等关键词时,她仿佛进入了失恋者的联盟,有人能够与她产生共鸣,有人会教她如何挽回前任。
类似的短视频内容充斥着胡珊的生活,情感妙语不断触动着她的内心。毫无逃脱算法围猎之效的胡珊,在众多“情感大师”中选择了一个拥有100多万粉丝的情感大V。这个大V声称自己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专注于解决“情感迷失”。
胡珊添加了这个大V公布的微信号后,很快就收到了电话。对方不仅帮助胡珊分析了分手的原因,还提供了复合的办法。通话接近结束时,这位大V提醒胡珊:“现在剩下的时间不多了,我们必须用正确的方式挽回。像你这种情况,我每年指导上百例,复合的成功率非常高。但是,我的帮助是需要付费的。”
当晚,胡珊和这位大V的通话结束后,迅速支付了6000元的咨询费用。胡珊是一名幼儿教师,月薪只有5000多元,这笔费用比她一个月的薪水还要高。
支付咨询费用后,胡珊被该公司建立了一个“胡珊情感修复群”,有6位导师为她提供服务。这让胡珊感到被重视,对挽回感情充满信心。
然而,半个月后,胡珊发现导师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她迫切地希望挽回感情,但导师告诉她:“不要着急。”导师在微信群里发给胡珊一份《两性思维差异》的PPT,并要求她学习并写读后感。导师还给胡珊布置了两个作业:坚持每天发朋友圈,以吸引前男友的注意;每天写情绪小日记。
导师特意提醒胡珊,朋友圈的内容和与前男友的对话都必须经过导师团队的同意。
按照导师的方法,胡珊坚持了半个月,但没有任何效果。更让她生气的是,曾答应亲自教授沟通技巧的导师,在她需要时经常不在线。“有一次前男友突然在微信上找我,我想等导师的回复再回复,但在微信上等了半天,6位导师一个人都没有回应我。”胡珊对此感到非常不满。
支付了费用后,导师的服务态度发生了巨大转变,这让胡珊突然清醒过来:“情感咨询公司不仅骗钱,还骗取了我们的信任。”
大数据掌控一切刘娜也成为了陷入围猎的受害者。她与男友分手后,抖音、小红书、知乎等平台似乎都知道了她的失恋,不断推送失恋挽回的方法给她。
“就像一个绝症患者,想尝试所有的灵丹妙药。”失恋了4个月后,刘娜分别购买了3家情感咨询公司的服务,分别花费了1998元、2000元和7200元。
“我总觉得,没有效果是因为钱给的不够多,收费贵的公司可能会有用。”刘娜在谈到为何多次购买情感咨询服务时这样说道。
在购买第3家情感咨询公司的服务时,由于价格较高,刘娜犹豫不决。对方催促她:“拖得时间越长,恢复感情的阻力就越大。”对方还建议她,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可以使用网上的消费信贷产品来付款。
刘娜先后购买了3家情感咨询公司的服务,却未能挽回爱情,最后还被前男友删除拉黑了。
意识到自己可能被骗后,胡珊和刘娜都开始寻求退款。然而,这些情感咨询公司均以“已享受课程服务”为由,拒绝退款。
在与商家无果后,两人向一家消费者服务平台投诉。胡珊在这家平台上发现,还有14个网友投诉同一家公司,问题包括虚假宣传、不退款和霸王条款。刘娜通过在该平台上搜索“情感”关键词发现,共有3000多个网友投诉情感咨询无效的问题。
“互联网没有秘密。”胡珊感慨道,当失恋者在网络上输入问题的那一刻,一个针对他们的围猎就已经开始了。
胡珊介绍说,在百度、知乎、豆瓣和微信等平台上,满是关于“情感挽回”的营销推广。它们大多隐藏在所谓的“成功挽回”的故事中,或者一些情感自媒体的分析文章中,总有一些话语能够抓住失恋者的内心。
“抖音怎么知道我失恋了?”刘娜也曾疑惑。如今,她为了回答当时的疑问付出了超过1万元的代价:“因为大数据掌握了我的信息。”
揭开情感咨询公司的乱象面对失恋者的情感困境,情感导师会告诉你,“挽回只是方法问题”。然而,作为心理学专家,武汉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喻丰教授却泼了冷水:“强扭的瓜不甜,应该在该放手的时候放手。”
喻丰建议失恋者重新开始一段新的感情,这样能帮助他们放下前一段感情。他还指出,心理学中的一个基本原理是,除非是一些重大事件,其他事情对人的心理影响一般会在3个月内恢复。正如谚语所说,“时间是最好的解药”。
喻丰担心的是,“对于情感咨询公司来说,他们教会的不是心理咨询的方法,而是营销的方式。对于寻求情感帮助的人来说,这是非常糟糕的。”
见证了3年的感情血泪,这位情感咨询师总结出3个忠告
大家好,我是陈乔丹,花镇的一名情感咨询师。很高兴可以在这里被大家看见。今天开设专栏,之后每周一篇文章和大家见面。
将近三年了,我是幸运的,我每天都会被允许走进来访者的心里,去倾听他们情感故事,所以我在想我除了完成我的咨询我还可以做点什么?
我希望和更多人产生连接,我希望让更多的人可以用我的眼睛,一个情感咨询师视角去看待感情的世界,给大家分享,我对于感情世界里有关脱单、恋爱、婚姻等主题的观点,希望大家可以在我的眼睛里看到不一样的世界,从而帮助大家更多的去学会爱,去体验爱。
乔布斯曾在演讲中说过:
“你在向前展望的时候不可能将这些片断串连起来;你只能在回顾的时候将点点滴滴串连起来。”回望我的人生,我好像从小就是愿意去帮助大家。
曾记得小学时期,每周一学校都会检查卫生,而每周五的时候,我与一个同班同学在补习后,都会最后才离开,我们义务承担起了打扫卫生的责任。
当时我们会把所有的桌椅移开,清理地面的灰尘,再把所有的桌椅擦干净后,搬回原位。理所当然每周我们班都是卫生第一名,但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我们是这么打扫的。
从小学直到高中时期,我一直提倡我的同学们去收集饮料瓶,一来可以减少环境污染,二来也可以筹集一些班费。
我还曾经因为看到过中央电视台的一篇关于电池污染的报道,说着电池的会污染土壤,我建议当时是教科主任的父亲在学校设立了一个回收旧电池的项目。
而在那个年代的农村,这是一件很潮的事情。之后每周末,我都会背着一个大书包去收集好这些电池,父母再带着我去市里的可以处理电池的回收站,处理掉这些电池。这件事情,我持续做了很长的时间。
到我的大学时期,我也参与了很多公益组织,其中,有一项公益项目是“430课堂”。
当时,小学生下午四点半就放学了,而他们的父母下班时间会是六点左右,这其中会有一段真空时间,他们无处可去,我们利用这个时间段提供一些兴趣班,教他们竖笛之类的课程。
后期也是延续的一直在做,在这个过程中,帮助了很多人。因为这个项目做得很好,后来我就被派到台湾去学习,有关于心理公益以及社会工作的知识。
我加入了花镇后,帮助了很多来访者走出了感情的困扰。
所以我一直相信帮助别人,是让我的生命更加地与众不同。
我也希望从今天开始,每周持续给大家分享能产生共鸣的干货。
1
脱单先要为爱做好准备
很多人是不具备爱与被爱的能力的,TA们本就不是一个独立的人,TA们亲密关系会受到其他的人影响,无法判断自身的好与坏,无法做出选择,也无法承担选择后所带来的后果。
爱与被爱的能力是什么?
1. 我觉得爱一个人,是让对方在我们这里是舒服的。
对方的需求会被你看见,会在你这得到满足,这是爱的能力最好证明。
对方在你的面前无法展现真实的自己,或者当对方期待你给出一个承诺或行动,你却无法做到时,那就是缺乏爱的能力的。
2. 全然的接受对方。
当进入一段亲密关系时,你设下很多限定条件,就是把对方的一部分拒之门外,这当然也是让对方感到不舒服的。
3. 是否愿意把自己的需求展现给对方。
很多人其实不愿意把自己的需求展示给对方,比如,很多女孩子常常会说:
“我为什么要男孩子给我花钱?”当一个男孩子对她好的时候,她是拒绝的。
当对方想满足你的需求,你却不给对方这样的机会,这也时缺乏爱的能力的表现。
有时,对方有所付出,你却表现的不接受,或者攻击对方,却不明确告诉对方你的需求,必然,两个人就会产生误会,两个人都不会舒服。
那我们怎么最好的状态面对亲密关系,如何为“爱”准备呢?
1.理解过去,婚姻模式的传承
在亲密关系中,很多人会很痛苦,其中一部分原因,就是TA没有爱的能力。
而这个问题的源头之一是我们并没有理解过去,没有理解父母的婚姻,而这种理解,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我们如何理解自身的亲密关系。
在亲密关系中,我们最初的相处模型和状态就是承接于我们的父母,他们是最初影响我们的人,其中有三种最普遍的心理情况。
1. 不假思索的认同父母婚姻中痛苦的部分。比如,父母是不相爱的,TA就对感情失去了信心,认为所有感情都是不牢靠的。
2. 不假思索地认同父母对婚姻的观点。比如,父母的那个年代物质并不丰富,母亲会无条件顺从于父亲,事事以家庭为先,那么,TA们也会承认这一点,在情感关系中,一定是男方处于强势的主动地位,女方也会比较温顺。
3. 不假思索的去承接父母的婚姻中遗憾。比如,父母有出轨离异的经历,TA就找一段稳定的婚姻,为了婚姻的完整性,甚至遭受家暴,都会委屈求全。
当然,我们的年纪肯定都是有所差异的,父母的年代可能也不统一,并且每个年代都受到了各方面的影响,婚姻模式也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我们肯定会受到上一代的影响,这也影响到了我们的亲密关系。
2.正确的看待父母的婚姻
我们可以通过几个步骤看待父母的婚姻。
第一步,我们尝试去理解。
当我们理解的方式不一样的时候,受到的影响必然也不一样。
比如,我所理解的方式是把父母的婚姻与我自己的婚姻区分开,这两者是截然不同的。
我可以喜欢与他们相同类型的人,但我不会再用他们之间的相处模式。
我父母的婚姻中,他们是相互付出的,在亲密关系中,我就会认为双方的付出与奉献应该是平等的。
第二步,处理好我们与父母的关系,而所有的人际关系都是原生家庭关系中的一种衍生。
比如,父母对我们都是单向的爱,所以我们也渴望未来的伴侣对自己也是单向的爱。
在我的来坊者中,常常会有人问我:
“老师,TA是不是不爱我?”但这个提问就是单向的。
“爱”本该是相互的,在提问之前,提问人都没有思考过自己是否值得被爱,而是觉得对方就“应该”爱我,因为对方给了我承诺。这“应该”就是来源于父母的教养方式。
并且我发现,很多人在感情中是没有办法去选择的,也是因为在成长经历中,父母常常帮助他们做了选择。
比如,当父母不愿意帮助TA,或者逼迫TA做一些不愿意做的事情,TA可能自我伤害,以此来威胁父母妥协。
那么,当TA出于亲密关系中时,遇到了些矛盾,TA们就也很容易自我伤害,因为,TA觉得这样是有用的。但这是一种错误面对感情的方式。
所以,父母的教养方式与沟通也确实会影响到我们。但这些是可以调整的,从我们理解了他们,再推演到我们自身在亲密关系中的一些举动。
当理解了之后,我们才算已经准备好去面对一段感情,对下一段感情做好了准备。也许,有些读者已经身处恋情之中,甚至已经结婚了,但却还没有做好一点。
2
恋爱是要真实面对自己的感情
我们应该如何定义自己的感情?我们需要感情是怎样的?如何真实的面对感情?
1.很多人,在亲密关系中无法成为一个独立的成年人,他们无法把父母对自己单向的爱过渡成情侣之间相互自愿的爱。
这会产生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他们会发现对对方无法做到自愿,无法表现真实的自己;
双方无法产生连接,无法理解对方,回应对方的需求,其中的原因,大多出自于自身。
比如,当我们觉得没有安全感,没有价值感的时候,我们是渴望对方来治愈我们,在这样的情况下,会产生许许多多的期待。
2.很多人无法意识到,选择与改变同样重要。当自身没有安全感时,就会选择一个比较有安全感的人,然后并不改变自身;
或者改变自身,然后就可以随意的选择别人。
比如,当自身安全感较低,然后又选择了一个花花公子做伴侣,那么就是自我折磨。很多人并不清楚自己应该选择一个怎样的人。
3.在感情的相处过程中,很多时候就会呈现出原生家庭的状态,比如,我们在亲密关系中,不自觉地迎合对方,迎合是想获得赞赏。
而这背后,也许在成长经历中,你曾为了获得父母的赞赏,不断的去讨好;
又比如,也许从小你就很容易积怨,那么在恋情中就会想要控制对方,会容易指责对方,常常觉得委屈,觉得自己的付出没有回报,自动地规避一些问题。
3
面对真实的婚姻
我发现很多人对婚姻的认识与理解存在误差。他们的理解就是,结了婚,我是TA的妻子或丈夫,那么,对方对我好就是应该的,就是理所当然的。
但婚姻的本质是一段法律关系,可能有人不喜欢这样的说法,但婚姻的存在是为了社会公平。
它规定了我们在婚姻拥有的权利与义务:
财产共有的权利;第一继承人更改为配偶;共同抚养孩子的义务。
这也是婚姻法中,最重要的三条,但很多时候,大家会忽略掉这三条,而在乎对方是自己的唯一。
婚后,一切都成为定局,对方与TA已经有了绑定,两个人可以没有亲密关系,可以不再相爱,可以不用再付出感情,只要完成了三项义务,对方就应该对自己好。把一切想的理所当然.
但是婚姻条款中没有任何规定,两个人还得保持恋爱时期的状态。
就像咨询中,很多人都遗忘了,即使进入了婚姻,领了结婚证,丈夫与妻子之间,除了法律关系的本之外,这还是一段需要经营的亲密关系。
法律关系是不需要用心去经营的,双方遵守合同的上的条例就可以,但亲密关系是需要两个人好好经营的,是用爱来维系的。
在新婚的过渡的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观察,组成家庭的两个人其实不同的两个人,组成模式也会存在差异。我们需要通过一部分的观察,然后过渡这个阶段。
结婚后,其实双方都变换了一种社会组成模式,结婚这个行为,就可以规划为组织行为学。比如,两个人恋爱,发生了关系,但其实不能说两个人是个群体。
但婚后,当两个人有了孩子,三个人形成全新的组织架构,但很多人却没有去区分,形成了组织行为的混乱。
比如,当孩子出生后,母亲就把所有的关注力与感情全部放在孩子身上,而忽略了父亲。
而在中国的离婚率最高的阶段就是结婚后三年与孩子高考,这两个时期。从最新的数据看来,所谓的“七年之痒”并没有那么明显。
但如果能度过新婚时期,婚姻的路途中自然不会一帆风顺,但失去爱的能力,那只会让一段关系越走越难。
今天只是简单给大家分享一些我看待感情世界的角度,也是感情世界里常会出现的一些问题的可能原因。
这个也只是一个预热,之后的每周我会“以小故事+干货+练习方式”的形式,细节地去呈现和解读感情世界里脱单、恋爱、婚姻三大类的各个部分。
希望你们可以借助我的眼睛看到不一样的感情世界,从而帮助大家更好的去学会爱,去体验爱。
谢谢大家。
期待下周与你相见。
编辑 | Thelma
作者 | 陈乔丹,国家认证心理咨询师,婚姻家庭三级咨询师
本文配图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告知后台即可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