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四十五)蒙古族安代舞
蒙古族安代舞于2007年5月31日被列入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安代舞是蒙古族民间重要的群体性传统舞蹈艺术之一,由演唱与舞蹈部分组合而成。
据《蒙古族大辞典》中相关资料考证,安代舞应是缘于古代蒙古部落祭祀舞蹈,庆祝战争胜利时亦跳之。《多桑·蒙古史》载:成吉思汗的祖先忽图刺汗“进击篾儿乞部时,在道中曾祷于树下。设若胜敌,将以美布饰此树上。后果胜敌,以布饰树,率其士卒,绕树而舞。”其动作以踏足为主,粗犷有力,欢腾热烈,充满胜利的喜悦。古代蒙古部落许多祭祀性集体舞蹈,一般都是在部落首领统率下,围绕着高大的神树而舞。据考证,这种习俗与萨满的神树崇拜有关。
传统的安代舞按其内容可分为“阿达安代”(治疗魔鬼和妇女相思病)、“乌茹嘎安代”(治疗婚后不孕症)、“包勒格道勒呼安代”(求雨)等。其形式可分为“大安代”(在野外举行)、“小安代”(在室内举行)等。古代,人们跳安代舞的场所是宽敞的平地,平整土地后,铺上马粪或草,再用湿土覆盖踏实,所以地上的弹性较好。场中央架起一座车轴,轴顶盖红布。
传统安代舞常以歌相伴,歌唱是安代舞的主要特征。“踏步”“跺脚”“甩巾”及自定围圈是其的基本步伐,在发展过程中加入了大量的民歌、好来宝、祝赞词。舞蹈与说唱有机结合为一体,逐步形成了几十种曲目。安代演唱有一定的程序,古老的、中期的和近代的演唱内容基本相同。但传统的安代由萨满主持仪式,歌手和擅长安代演唱的男人舞蹈,病人跟随,众人围观,在高潮时呼喊助威,并逐渐由伴唱发展到顿足伴舞,后来,参加安代的人多了,唱调和曲调也丰富起来,出现对歌、争场的活泼气氛时,舞者的动作越来越激烈,参与者越来越多,载歌载舞的成分不断增加,几乎成为娱乐舞蹈。传统安代的法器是歌手的领舞铃鞭,演唱时无器乐伴奏,舞者随歌而舞,歌曲节奏鲜明,舞蹈动作简单。后来参加者效仿灵鞭的舞动,甩起了手帕、腰带、袍襟以至绸巾,在从传统到近代的演进过程中,揉进蒙古族舞蹈中肩的动作和韵律,增加“向前冲跑”“凌空踢腿跳”“双臂抡绸”等动作。这些动作以“踏足”“顿足”“甩巾”及自然圆圈队形为特点,仍具有蒙古族古老的绕树而舞的习俗,粗犷豪放,又不失抒情、优美。形成“甩巾轻搭肩,起步必踏足,头身随手摆,舞姿爽且美”的风格特点。
安代舞有强烈的自娱性,明显地体现了舞蹈者对大地依恋的情感。过去,一般是人们感到“歌之不足”,只有“舞之蹈之”才足以抒发内心的欢乐时才跳安代舞。安代舞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浓郁的生活气息,舞蹈步伐简单易学,唱调随跳随编,朴实、红火、富有感染力。男女老少均可入场欢跳,没有时间、地点的限制。舞圈内热烈欢腾的歌声,节奏强烈的踏地舞步,翻飞飘荡的彩巾,使跳舞者的情绪越来越高涨,参加的人有时多达成百上千人。
几百年来,在前郭尔罗斯的查干花、前郭镇、乌兰敖都、乌兰图嘎、东三家子、长山等蒙古族聚居区,民间广泛流传着这项群众性的舞蹈。“五·四”运动以后,新文化的思潮冲击了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安代逐渐从宗教迷信中解脱出来,内容进一步发展,形式更加完善。经过几代民间艺人的挖掘、整理和创编,安代舞从一种萨满活动演变成广场艺术活动,成为健康向上的民族艺术奇葩。多年来,前郭县在举办那达慕、县庆等大型文体活动时,通常都以民族学校的学生为主进行团体表演,主要作品有《庆丰收》《火红的安代》等,在县蒙古族中学、蒙古族幼儿园、民族歌舞团等单位和一些蒙古族村屯,都有一批熟练掌握安代舞技能的文艺工作者和民间艺人。其中,于华被确定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刘伟被确定为县级代表性传承人。
文化、教育等部门及各民族乡镇也将安代舞表演艺术提升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积极鼓励和培育安代舞表演艺术,为安代舞提供传承、创编、表演的机会和阵地。目前,全县有4所学校开设了安代舞教学课程,学习安代舞的学生人数已达2000余人。还累计投入180多万元,用于购买安代舞服装、蒙古靴、绸巾、哈达等演出用具。同时,各文艺团体也不断加强安代舞的艺术创作和演出,成为弘扬这些传统民间艺术的生力军。广大群众也日益了解和喜爱安代舞,使其成为大众的健身项目,例如,前县老年体协组织的蒙古族老人安代舞队,就经常活跃在街道社区。
该项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于华,女,蒙古族,1965年出生于前郭县查干花镇,现就职于前郭县蒙古族幼儿园。一直以来,于华怀着对民族舞蹈事业的热爱之情和执着的创新精神,研究和探索着蒙古族民间舞蹈“安代舞”,多次到查干花、乌兰敖都走访民间老艺人拜师学艺,跟前郭县歌舞团的包淑华老师学习蒙古族舞蹈,舞蹈水平不断提高。同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热爱民族舞蹈的学生。于华的学生遍布学校和社区,最大的70多岁,最小的4岁。
于华创编的舞蹈曾多次参加国家、省、市、县级的各种比赛。其中《草原骑韵》在中央电视台播放,《快乐的博克》在“吉林省蒙古族中小学文艺汇演”中被评为特等奖。《火红的安代》《快乐的牧羊娃》《翔》等十几个舞蹈多次荣获省市县奖项。1994年以安代舞的基本动作为主,创编了一套幼儿课间操。1996年在县庆四十周年和“查干湖旅游节系列活动”中都编演了300人的安代舞。2006年在县庆五十周年庆祝活动中又创编了千人安代舞。2008年为迎接奥运火炬,编演了700人安代舞。2009年为前郭县老年体协舞蹈队编排的安代舞在中央电视台“乡村大舞台”栏目中播放。2012年为迎接“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自治县科学发展经验交流会”在前郭县召开,再次编排了千人安代舞。2016年为前郭县哈萨尔社区舞蹈队编排的安代舞参加了“中国广场舞·民间争霸赛”荣获松原赛区一等奖,2017年编排的安代舞《吉祥安代》参加了前郭县蒙古族群众2018年春节晚会。2019年再次编排了新颖独特的安代舞课间操,现已应用于蒙古族幼儿园,使得该项目得到了较好的传承。
如今,安代舞如同火红的萨日朗,在郭尔罗斯民族文化艺术的原野上绽放得更加艳丽夺目。
2016年前郭县60年县庆安代舞大型团体表演
吉林省第二届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大型歌舞剧《天琴神骏》剧照,由前郭县民族歌舞传习中心演出。
前郭县民族歌舞传习中心蒙古族安代舞演出
2010年乌兰牧骑艺术团参加祭祀敖包活动表演安代舞(郭尔罗斯草原文化馆提供)
独具特色的查干花镇中心小学课间操安代舞
具有民族特色的前郭县蒙古族幼儿园课间操安代舞
代表性传承人于华在前郭县蒙古族幼儿园教跳蒙古族安代舞
传承人于华在蒙古族幼儿园给孩子们讲“安代舞传说”
前郭县民族歌舞传习中心面向社会举办蒙古族安代舞培训班
2017吴伟丹在安代舞培训中带领学员进行汇报表演(郭尔罗斯草原文化馆提供)
安代舞摇篮步
【来源:公众号松原英才】
艺术优课|零基础舞蹈训练开始喽,一起学习民间舞!
漫享秋日里的艺术时光!快来国家公共文化云【学才艺】栏目,一起线上学习艺术课程吧!
《零基础群众舞蹈基础训练、民间舞》课程由辽宁省文化馆推荐,主讲人刘晓军老师将从身体各部分的训练、动作拆分训练、技巧训练等多个方面,从简到难带领大家学习民间舞。
主讲人
刘晓军,辽宁省锦州市文化演艺集团、锦州市群众艺术馆舞蹈教师、辽宁省舞蹈家协会会员、锦州市舞蹈家协会理事、研究馆员。
毕业于沈阳音乐学院,舞蹈学及舞蹈编导专业,近年来独立编创群众舞蹈作品十余部。其中,2015年编导的西城派东北大鼓《奶奶的梦里事儿》荣获辽宁省第十五届群星奖金奖,并于2016年入围第十七届中国文化艺术节政府奖—“群星奖”决赛。
课 程 简 介
蒙古族舞蹈的形式和特点
1、筷子舞
原本是男子舞,现在女子也有表演的,舞蹈风格粗旷强健,节奏性强,给人以热情奔放和勇敢的美感。
2、盅碗舞
女子舞,多出现在庆典酒宴上,舞蹈动作细腻,给人一种优美、精湛、典雅的美感。
3、狩猎舞
男子舞,是古代沿袭下来的猎人们跳的舞蹈,自娱性较强,风格活泼、畅快、洒脱。
4、安代舞
是一种群众性的即兴歌舞,风格奔放、热烈、欢腾。
蒙古族民间舞不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而且风格特征十分鲜明突出,主要欣赏舞蹈演员的肩部、手部、臂部、步法气质、马步(一种蒙族的步法名称)等。
在欣赏演员表现肩部的动作时,要看是否体现出了松弛自如,又具有力度、韧性、弹性和灵活性的特点。
在欣赏演员表现步法时,要注意呼吸与步法的配合,能否体现出由呼吸带动步法蹚拖的起伏感,同时要看他们的膝部是否有控制力,能否以流畅自如的气息,体现动作的轻重缓急、大小强弱、抑扬顿挫,能否在舞蹈中表现出粗旷豪迈、稳重端庄的特点。
维吾尔族舞蹈的形式和特点
辽阔的新疆维族地区素有"歌舞之乡"的美誉,它的歌舞艺术绚丽多彩,独具民族特色。
历史上,"丝绸之路"所带去的商业、贸易等方面的繁荣,以及农业的出现,使新疆地区的歌舞出现过极盛时期。
维族舞蹈主要有六种形式:多郎、赛乃姆、萨玛、纳孜尔库姆、夏地亚纳和其他道具舞蹈。
表演时,舞蹈演员们的舞蹈动作需要做到:"上身挺而不僵,膝部微颤而不窜,脚下步法不离散,晃身时带摇头,耸肩时绕手腕,技巧表现时多旋转,节奏体现上多符点"等。
观看方式
更多好课,尽在国家公共文化云“学才艺”专栏,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入专栏在线学习。
♦国家公共文化云官网
国家公共文化云网站首页→选择【学才艺】栏目
♦国家公共文化云APP
国家公共文化云APP首页→选择【学才艺】栏目
♦国家公共文化云微信公众号
国家公共文化云微信公众号→【国家云】→选择【学才艺】栏目
蒙古族民间舞的介绍【一】
一、盅碗舞
盅碗舞一般为女性独舞,具有古典舞蹈的风格。舞者头顶瓷碗,手持双盅,在音乐伴奏下,按盅子碰击的节奏,两臂不断地舒展屈收,身体或前进或后退,意在表现蒙古族妇女端庄娴静、柔中有刚的性格气质。舞蹈利用富有蒙古舞风格特点的“软手”、“抖肩”、“碎步”等舞蹈语汇,表现盅碗舞典雅、含蓄的风格。兴安盟民间流传的盅碗舞,舞姿质朴简单,没有严格的规律动作。
二、筷子舞
筷子舞以肩的动作见长,一般由男性表演。舞者右手握筷,不时击打手、腿、肩、脚等部位,有时还击打地面(或台面)。随着腕部的翻转变化,有时肩部活泼地耸动,有时腿部灵活地跳跃,有时转身左前倾,有时转身右前倾。其肩部的动作既有律动感,又具有一种特殊的韵味,融欢快、优美与矫健为一体。动作虽简单,但却以技巧取悦观众,故有一定的表演性质。在兴安盟民间流传的筷子舞,既有男性独舞,也有男女群舞。在表演形式上由单手执筷子发展为双手执筷子,肩部、腰部、腿部的舞蹈语汇也更加丰富。因此舞蹈显得欢快、明朗、新颖,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蒙古族热情、开朗、剽悍、豪迈的民族个性。
三、安代舞
安代舞于明末清初发祥于科尔沁草原南端的库伦旗。最初是一种用来医病的萨满教舞蹈,含有祈求神灵庇护、祛魔消灾的意思,后来才慢慢演变成为表达欢乐情绪的民族民间舞蹈。传统的安代舞,有准备、发起、高潮、收场几个程序,都由“博”来主持。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兴安地区带有迷信色彩的安代舞已不复存在,而是把它作为一种民间歌舞传承下来。在科尔沁地区,在逢年过节时、在庆祝丰收的日子里、在喜丧婚嫁和迎宾的宴会上,人们都要跳安代舞。姑娘媳妇挥舞头巾跳,小伙子脱去马靴光着脚丫跳,孩子们做着鬼脸跳……舞蹈动作有甩巾踏步、绕巾踏步、摆巾踏步、拍手叉腰、向前冲跑、翻转跳跃、凌空踢腿、腾空蜷身、左右旋转、甩绸蹲踩、双臂抡绸等等,这些优美潇洒的动作,融稳、准、敏、轻、柔、健、美、韵、情为一体,形成了盛大的狂欢场面,把美和对美的追求推向了极致。
安代舞的由来,相传很早以前,在中国北方科尔沁大草原上,生活着父女俩。他们相依为命,有一天女儿得了一种奇怪的病,怎么治也治不好,老父亲只好用牛车拉着病重的女儿到外面去求医。不料车走在半路上,遇上风雨,车轮陷在泥里,车轴也断了,可怜的老父亲急得不知如何是好,围着牛车来回转。女儿奄奄一息,生命危在旦夕,老父亲哭得泪也干了,围着牛车高声唱着祈求神灵的保佑。这歌声引来了众乡亲,他们见状也潸然泪下,跟着老人甩臂跺脚,围着牛车哀歌。这样唱着舞着,感动了上苍,雨停了,太阳出来了,姑娘的病也好了,她也加入了舞蹈的人群,唱着,舞着。
这个奇闻不胫而走,后来草原上不管是求雨、祭敖包、那达慕盛会,都用这种载歌载舞的形式,抒发人们的感情。人们围成一个圆圈,敞开长袍的下摆,右手拿一块绸巾,边歌边舞,曲调悠扬婉转,人们给这种舞蹈起了个名字叫做“安代”。
四、查玛
查玛是藏传佛教为了弘扬佛法、传播教义、阻止邪恶诱惑、坚定佛门信念而举办的一种带有庆典性质的艺术活动。历史上,在“殿宇雄壮、比拟佛国”的科尔沁地区乃至内蒙古自治区全境,绝大多数寺院召庙都曾一年一度由喇嘛们表演这种舞蹈。至今,部分召寺依然传承表演这种舞蹈。查玛在蒙古族舞蹈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科尔沁地区查玛表现形式有三种:一是经堂查玛。表演者二至四人,于经堂诵经时主要通过手势动作对佛进行功德礼赞。二是米拉查玛。在召寺前广场搭台表演。人物有米拉、黑白老头、狗、鹿(均由人扮演)等,以说、唱、舞、乐的形式,颂扬米拉撇家弃业,苦意修行,云游四方,传播佛理,终成正果的故事。三是广场查玛。在大雄宝殿前广场上表演。人物众多,程式固定,动作规范,舞蹈性最强,流传较为普遍。在查玛表演中,登场者统称护法神。护法神分大查玛(主神)、小查玛(皈神)两类。查玛一般由13—15个舞蹈段落组成,多以单人、双人、四人的形式表演。凡属大查玛者,均以单人舞的形式表演一个独立舞段;亦有一神化作多神、按东西南北中方位同时起舞的。小查玛多以四人舞的形式出现;亦可在主神舞蹈时,以侍者的身份在旁伴舞。相对而言,舞蹈中大查玛的动作沉稳犷悍,神态超然,举手投足都很有造型性,体现了强烈的宗教内涵和人物的思想情感;小查玛则动作灵活,节奏明快,不拘形态,较少神威,有很强的韵律性。某些规模较大的召寺,为了便于传承,还将近似的人物动作予以规范,确定名称。
五、科尔沁“博”舞
“博”,是萨满教中的巫师,研究者称之为“萨满”。蒙古人则自称为博。博所进行的宗教祭祀活动称为行博。博舞即指行博时所跳的舞蹈。博教曾为蒙古族所长期信奉,但自藏传佛教传入后即日渐衰落,仅有少量残存,主要流传于科尔沁草原。博舞保留较完整的是兴安盟和通辽市。博舞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形态,由于其自身的丰富内涵及其所具有的艺术性和娱乐性,不仅仍有一定的生命力,而且有着很高的研究价值。科尔沁地区的行博,主要是用来祭祀求福和驱魔治病。以歌舞事神,治病驱魔,是其具有的主要特征。
科尔沁地区的博舞动作基本相同,但风格各异,有的古朴雄壮,有的典雅健美,有的刚柔相济,有的风趣幽默,有的舒缓曼妙,有的潇洒明快。个别女博跳的博舞,其舞姿更是细腻柔媚,别具风韵。博舞也有其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博们在行博时都须头戴沉重的铜制五佛冠,腰扎九个圆形铜镜,身着法裙、法服等;行博过程中要做出颤腿、扭腰、旋转、跳跃等动作,并且能够对神鼓、神鞭、铜镜、宝剑、腰刀等运用自如。粗犷、炽烈、颠狂的表演是科尔沁博舞的独特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