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铃铛(金铃铛寓意什么意思)

《哦,香雪》实用教学设计,如何把一篇小说给学生讲透彻

【学习目标】

1. 结合时代背景,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

2 . 总结香雪的人物形象。

3 . 理解小说主题思想。

4、赏析小说借助景物描写烘托人物心理的写法。

5、品味小说的语言美。

6、体悟小说的诗意美。

【预习准备】

全文一共82个自然段,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对于铅笔盒,同学们一定不陌生,几乎每个同学从上学的那天起都会拥有一个漂亮的铅笔盒,可是你们知道老师上小学的时候用的铅笔盒是什么样子的吗?(图片展示过去注射剂药盒)

那个时候,谁要是有一个真正的铅笔盒尤其是那种带吸铁石的铅笔盒,在同学们中间一定是一件非常骄傲的事情。今天我们要讲的这篇课文就是关于一个女孩和一个铅笔盒的故事。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这个故事。

二、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作者简介:

,1957年生,当代著名作家,河北赵县人,现任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她以一个女作家的敏锐、细腻的艺术感受力,真挚美好的情致,对生活素材独到的发掘和精巧提取,语言清朗睿智,作品蕴涵深挚,质朴优美。

散文集《女人的白夜》获中国首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永远有多远》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哦,香雪》获第4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青春片最高奖。电影《红衣少女》获1985年中国电影“金鸡奖”“百花奖”优秀故事片奖。

这篇小说发表于《青年文学》1982年第五期,并获得1982年全国最佳短篇小说奖。

写作背景:

时期,政治性、阶级性成了人唯一属性和文艺批评的唯一标准,人道主义完全被驱逐出文艺创作的领域。结束后,人道主义才又在中国兴盛起来。的小说《哦,香雪》正是产生于这个时候,小说借台儿沟的一角,写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从历史的阴影下走出,摆脱封闭、愚昧和落后,走向开放、文明与进步的痛苦和喜悦。

三、字词积累

读准字音:

皱褶(zhòu,zhě)  嘟囔(dū nang)  吮吸(shǔn) 捂(wǔ)  瞥(piē) 

怂恿 (sǒng yǒng) 娇嗔(chēn) 辗轧(niǎn yà)

搡(sǎng) 窸窸窣窣(xī sū) 隧(suì)道

积累词语:

刻意:用尽心思。 惆怅:伤感,失意。 悸动:因为害怕而心跳得厉害。 怂恿:鼓动别人去做某事。(通常是不好的事) 蠕动:像蚯蚓爬行那样动。 荆棘:泛指山野丛生的带刺的小灌木。撼天动地:形容声音响亮或声势浩大。 斟酌: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适当。

四、速读课文,把握情节

1、整体感知:

这是一个火车进站一分钟之内发生的故事。快速浏览小说,请用最简短的语言讲述这个故事。

火车在台儿沟停留一分钟,农村少女香雪用一篮子鸡蛋向火车上一位女大学生换来一只渴望已久的铅笔盒,并由此独行30里夜路。

2、这篇小说主要描写了哪些人物?主要通过哪几个故事情节表现的呢?请你试着划分一下文章的结构。(建议用时10分钟)

【明确】人物——一群淳朴、善良但性格各异的山沟少女,重点描写了香雪、凤娇。

小说主要写了四个情节:

01-04段:偏僻山沟通火车(引子)

05-44段:山沟姑娘看火车(开端)

45-63段:山沟姑娘做买卖(发展)

64-72段:上车换得铅笔盒(高潮)

73-83段:连夜摸黑回山沟(结局)

五、赏析小说的环境

1、火车开进深山以前,台儿沟是个什么样子?

明确:台儿沟人历来是吃过晚饭就钻被窝,仿佛是在同一时刻听到了大山无声的命令。台儿沟那一小片石头房子也在同一时刻忽然完全静止了,静得那样深沉、真切,好像在默默地向大山诉说着自己的虔诚。这里的人们质朴纯洁,一天只吃两顿饭,生活贫穷落后,被大山挡着,封闭保守,就像世外桃源一样,与世隔绝,不知道外边的世界是个什么样?

2、火车开进深山以后,台儿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明确:火车开来了,也带来了现代文明的风尚,自然影响到台儿沟的人。台儿沟以往的宁静被搅乱了。姑娘们为迎接火车,开始梳妆打扮,注重“服饰和容貌”了;起初是观望议论,“日久天长”,“她们开始挎上装满核桃、鸡蛋、大枣的长方形柳条篮子,站在车窗下,抓紧时间跟旅客和和气气地做买卖”,商品经济之风吹进了深山;香雪最后为换一个铅笔盒还登上火车走出了三十里路,希望“上大学、坐上火车到处跑”,“再也不会让人瞧不起”,更是超出了物质层次要求,有了精神追求。

4.“大山”、“火车”并不仅仅是实物,请同学们根据它们的特点思考一下它们象征了什么?

明确:“大山”象征着封闭、传统;“火车”象征着开放、现代。

六、分析人物形象

比较赏析《哦,香雪》的山村姑娘(群体)与香雪(个体)形象

1.请大家通读课文,找一找在火车到来的那短暂的一分钟里,山村里的姑娘们都有着怎样的表现?

明确:这群姑娘都因为火车的经过而搅乱了年轻的心,都像过节一样梳妆打扮,去迎接那列只停一分钟的火车的到来。她们对山外的东西全都充满了好奇:一个发卡、一块比指甲盖还小的手表、一只人造革的书包、一个带磁铁的塑料泡沫铅笔盒……这些都会带给她们热烈的话题和美妙的遐想;在这好奇与向往的目光里,还融入了少女对未来生活的个人梦想。

2.她们感兴趣的东西是一样的吗?

明确:不一样。

凤娇:忙着看头饰、手表,和“北京话”做买卖。她注意到的不是妇女头上的金圈子,就是比指甲盖还小的手表。总是用鸡蛋、红枣等土特产换回自己喜爱的发卡、香皂,甚至花色繁多的纱巾和能松能紧的尼龙袜。

香雪:注意的是车厢里的学生书包;打听北京的大学、配乐诗朗诵、铅笔盒。渴望用一篮子鸡蛋换一个班上其他同学都有的自动铅笔盒。

她们有共性,都向往现代文明(新生活)

但又有差异:凤娇等姑娘的关注点是山外人物质层面的生活方式,香雪关注的是山外人的精神文化,她超越了一般姑娘,追求的是自尊、文明。

3.香雪为什么会有这种与其他女孩子不同的表现呢?

明确:因为香雪是她们全村唯一的初中生,文化知识和文化追求使她与其他姑娘们的问题和物品需求都不一样,也正是这样,原本胆小的她才能第一个登上火车,第一个走出这个山村,第一个对山外的世界有了认识。文化知识和文化追求使她与别人不同,比别人的追求更高,显得比别人更勇敢,更突出。“知识就是力量”,这正是小说着力表现的内容,也是小说折射出来的时代信息之所在。

4、鉴赏香雪形象

在这一群女孩中有一个作者着墨较多是香雪,香雪是这群女孩中的一员,她有同伴们的纯真、率直、清丽、自尊、自爱,但又有同其他姑娘不同的地方,香雪是一个怎样的女孩?

①香雪的外表是美丽清纯的。

“咱们的香雪,天生一副好皮子”,在乘客的眼里,香雪的眼睛是“洁如水晶的”,“令人信任的”,面孔是“洁净的”,嘴唇是“柔软的宛若红缎子似的”。人们看到香雪不但“心中马上会升起一种美好的感觉,而且不忍心跟她耍滑头,再爱计较的人也会变得慷慨大度”。

②香雪的内心是纯真美好的。

她纯真无邪:看火车时,她跑在最前面;火车来了,她却缩到最后头。别的姑娘可以就“小白脸儿”“北京话”调笑,香雪却不但不敢搭腔,甚至听了就脸红。

③她渴求进取。

她是台儿沟唯一上初中的人;别的姑娘注意的不是妇女头上的金圈子,就是比指甲盖还小的手表,而香雪注意的则是车厢里的学生书包;姑娘们总是用鸡蛋、红枣等土特产换回自己喜爱的发卡、丝巾和尼龙袜,而香雪则渴望用一篮子鸡蛋换一个自动铅笔盒。

④她淳朴自尊。

女同学们对她的嘲笑,使她意识到贫穷是不光彩的;听“北京话”说他爱人有个亲戚住在西山口的站上时,她替凤娇感到委屈、替台儿沟委屈;得到了铅笔盒,她执意将那一篮鸡蛋留下;她认为台儿沟应该是这样的:姑娘不再央求别人,火车上的漂亮小伙子会求上门,火车会停得久一些,会向台儿沟打开所有的门窗……香雪是多么渴望台儿沟改变现状,变得富足、进步啊!

⑤她坚毅执着。

为了换取铅笔盒,她在那停车一分钟的间隙里,毅然踏进了火车。为此,她甘愿被父母责怪,而且一个人摸黑走了三十里的山路,这对一个平时说话不多,胆子又小的山村少女来说,需要多大的勇气!

【总结提升】

香雪这个人物形象,能够为了追求理想而表现出来巨大的勇气,跨越了由自卑、封闭、落后到自信、开放、进步。在现代文明与传统乡村文明碰撞中,在与其他姑娘对生活不同追求的冲突中、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香雪的性格逐一得以展现,从而表现了人物性格的美好——为改变命运而努力的坚韧品格和奋斗精神。

5、小说以“哦,香雪”为题有什么含义?

1.首先,"香雪"是小说着力塑造的主要人物。

2.其次,"香雪"似"雪",洁白、纯净;"香雪"之"香",让人感觉若隐若现,朦胧含蓄。

3.再者,"哦"字真切地表现了作者对香雪所作所为的理解与肯定,并由衷地赞叹了香雪的纯朴可亲以及对现代文明的向往。

6、明晰主旨:

这篇小说以一个北方偏僻的小山村台儿沟为叙事和抒情背景,通过对香雪等一群山村少女一段不寻常经历的叙述与她们心理活动的生动描摹,叙写了每天只停一分钟的火车给一向宁静的山村生活带来的波澜,表达了姑娘们对山外文明的向往,对改变山村封闭落后、摆脱贫穷的迫切心情,同时表现了山里姑娘的自爱自尊和她们纯美的心灵。

七、赏析小说借助景物描写烘托人物心理的写法

1、小说的高潮部分是72——78段,用景物来烘托香雪的心理,写出了当她一个人站在陌生的西山口时,她的内心经历了哪些变化?

怕——不怕——犹豫——坚定

分析:⑴ “现在她害怕这陌生的西山口,害怕四周黑幽幽的大山,害怕叫人心跳的寂静,当风吹响近处的小树林时,她又害怕小树林发出的窸窸窣窣的声音。”——怕

⑵ “她站了起来,忽然感到心里很满意,风也柔和了许多。她发现月亮是这样明净。群山被月光笼罩着,像母亲庄严、神圣的胸脯;那秋风吹干的一树树核桃叶,卷起来像一树树金铃铛,她第一次听清它们在夜晚,在风的怂恿下“豁啷啷”地歌唱。”——不怕

⑶ “她环视群山,群山沉默着;她又朝着近处的杨树林张望,杨树林悉悉萃萃地响着,并不真心告诉她应该怎么做。”——犹豫

⑷“小溪的歌唱高昂起来了,它欢腾着向前奔跑,撞击着水中的石块,不时溅起一朵小小的浪花。”——坚定

总结:每个人在做出选择时,都会经历一番心理斗争。害怕——不再害怕——犹豫——坚定,这一变化虽然是在30里的山路上完成的,但香雪却跨越了由自卑、封闭、落后到自信、开放、进步的巨大心理障碍。香雪在走向成熟的过程中有人性美与自然美的交融。

2、思考:“铅笔盒”这个意象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铅笔盒”是文化和知识的象征,是现代文明的象征:对香雪而言,铅笔盒就像暗夜里的明灯,照着她在追求文明的路上奋然前行,而香雪对于文明的追求,恰恰反映了她智慧的觉醒。

解析:铅笔盒这个象征性的实物是这篇小说的纽结所在,自始至终也是主人公的情结。铅笔盒作为一个文具,自然可以看成知识的象征。对知识的追求,正是上世纪80年代初现代化运动兴起的时代背景上最响亮的话语。在山村姑娘香雪来说,铅笔盒留给她的,是创伤的记忆。在公社中学里,她使用的父亲亲手做给她的木头铅笔盒,遭到了同学们的取笑,心地单纯的她,自尊心受到了严重的伤害。

造成这种伤害的力量,主要不是同学,而是现代文明:城市里才有的机器制造的可以自己关上的塑料铅笔盒,把她的手工制作的木铅笔盒比得那样寒怆。让她受到伤害的,不只是铅笔盒,也包括闭塞的台儿沟所保留的一天只吃两顿饭的落后的生存方式。当老实善良的香雪终于明白她和她的台儿沟是被人耻笑的对象,她的内心也就埋下了对现代文明的向往。香雪那个时代的现代文明,也就是由铅笔盒所代表的工业文明。

只要能拥有这种铅笔盒,她就能理直气壮地生活在同一种文明里,失去的自尊就能找回,再也不会被人看不起。所以得到新型铅笔盒,首先是香雪的个人需要,是获得尊严、实现自我的需要。香雪的情结就是要洗雪文明的落差带给她的屈辱。从首都开来的火车给她带来了机会。她不惜代价地从女大学生手中换来了自动铅笔盒。这个铅笔盒将改变她的身份,使她进入先进文明的行列,与山外的同学平起平坐。铅笔盒不仅给了香雪巨大的力量,帮助一向胆子小的她战胜了走夜路的恐惧,还改变了香雪对这个世界的感受。

八、品味小说的语言美

作者凭着她女性特有的细腻和优美的文笔写作,表现独特、语言清新淡雅,如一条清澈的小溪流过读者心里,两岸风景美不胜收,无论是叙述语言,诸如对火车拟人化的描绘,还是对人物如香雪做生意的描写,以及人物的语言对话,写得都很美。

示例:

1.然而,两根纤细、闪亮的铁轨延伸过来了。它勇敢地盘旋在山腰,又悄悄地试探着前进,弯弯曲曲,曲曲弯弯,终于绕到台儿沟脚下,然后钻进幽暗的隧道,冲向又一道山梁,朝着神秘的远方奔去。

赏析:一组形容词,形象地描写了火车轨道的小巧,纤细、弯曲,传递出作者的爱怜之意,间接写出作者对台儿沟的感情。

2.它走得那样急忙,连车轮碾轧钢铁时发出的声音好像都在说:不停不停,不停不停!

赏析:一组叠词,强调火车对台儿沟的不怜惜,不愿在这里多停一会儿。全句拟人化,从火车的心理写出台儿沟的小。

3.她有点儿害怕它那巨大的车头,车头那么雄壮地吐着白雾,仿佛一口气就能把台儿沟吸进肚里。它那撼天动地的轰鸣也叫她感到恐惧。在它跟前,她简直像一叶没根的小草。

赏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现代文明对台儿沟的控制。从香雪的心理写出火车巨大与快速强势的特点,香雪在现代文明面前的无奈。

4.列车一头扎进黑暗,把她们撇在冰冷的铁轨旁边。很久,她们还能感觉到它那越来越轻的震颤。

赏析:两个动词从速度等角度写出了火车的冷漠无情,喻示现代文明的冷漠。

5、哦,五彩缤纷的一分钟,你饱含着台儿沟的姑娘们多少喜怒哀乐!

赏析:“五彩缤纷”表明了姑娘们对这一分钟的期盼。“饱含着台儿沟的姑娘们多少喜怒哀乐”,表明她们对这一分钟内发生的故事,心情是复杂的:既高兴,又伤心,高兴是因为可以每天接触大山以外的现代文明;伤心是因为不能走出大山,融入现代文明的世界中去。

6、她和他做买卖很有意思,她经常故意磨磨蹭蹭,车快开时才把整篮的鸡蛋塞给他。要是他先把鸡蛋拿走,下次见面时再付钱,那就更有意思了。

赏析:“故意磨磨蹭蹭”是因为她喜欢“北京话”,想和他多待一会儿;“更有意思”是说她对“北京话”更好。这里她对“北京话”好,实质上表明,她爱“北京话”所代表的现代都市文明。“北京话”可以理解为一种象征。

7、第47段:望着她那洁净得仿佛一分钟前才诞生的面孔,望着她那柔软得宛若红缎子似的嘴唇,心中会升起一种美好的感情。

赏析:“仿佛一分钟前才诞生的面孔”着意刻画香雪的清纯;“美好的感情”是一种非常健康非常纯洁的感情,不会有其他杂质,说明香雪的纯净的美,可以感化别人,使别人的心灵也变得更美好。这是对人物的侧面描写,效果非常好。

8、第81段:老的群山终于被感动得颤栗了,它发出宽亮低沉的回音,和她们共同欢呼着。

“被感动得颤栗”它拟人又双关,一方面指姑娘们的声音在群山间回荡;另一方面暗指古老的大山终于慢慢被这现代文明唤醒,共同欢呼文明时代的到来。含义丰富。

9、第78段:枯草插在头上避邪——遇到迎伙伴,拿下枯草,拿出铅笔盒

走出愚昧,走向文明

10、第82段:

【提问】如何理解文章结尾的“哦,香雪,香雪!”(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香雪,题目如果叫“香雪”也未尝不可,可是为什么还要加一个“哦”呢?这个“哦”字到底该怎样读?课文题目中为什么用“哦”字而不用“哇”、“啊”、“嘿”、“唉”、“嗯”?)

【明确】“哦”,叹词;读音有两种:一是读“ò”①表示领会、醒悟②表示惊喜、赞叹③表示提醒④表示承诺、应答;一是读“ó”①表示将信将疑②表示疑问、惊奇。

表层意思:“哦,香雪,香雪!”是台儿沟的姐妹们见到香雪时所发出的惊喜之声。

深层含义:①香雪,为了那只铅笔盒,而耽误了下车时间,一个女孩在一片漆黑中步行了三十里,作者为香雪的执着追求的精神发出由衷的赞叹。(“哦”读去声“ò”,表示赞叹之情、敬佩之意。)

②“哦,香雪,香雪!”同时也是群山发出的回响,群山目睹了故事的全过程,群山也在为香雪的执着而感动,也为台儿沟姐妹们的情深而感动。

(另外:“啊”过分大气,小山村、小姑娘、小火车站、小事情,用“啊”来感叹不妥;“哇”太现代气,洋气,闭塞的山村与之不符;“嘿”,太随意轻松;“唉”变成了叹息;“嗯”只表现了赞许。只有“哦”才含蓄、凝重,充满觉悟,意蕴丰富,既有同情和赞叹,又有对山村姑娘追求现代文明不易的感叹)

11、小说结尾的“哦,香雪!香雪!”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1)结构上,照应题目,使文章结构更完整。

(2)内容上,是人们对香雪归来的热烈欢呼,也是作者对香雪历经艰辛的赞颂,也是对她向往知识文化的肯定。

(3)手法上,反复呼告,言有尽而意无穷,留下想象的空间,增强感染力。表达了作者的复杂感情:有对贫穷落后的怜悯,有对香雪追求新生活的期待;有对香雪质朴心灵的赞叹,也有对这质朴美可能被现代文明吞没的担忧。

(4)主题上,深化主题。古老的大山终于被现代文明所唤醒,热切呼唤现代文明的到来。

九、分析小说的诗意美

老作家孙犁说:“这篇小说,从头到尾都是诗,它是一泻千里的,始终一致的。这是一首纯净的诗,即是清泉。它所经过的地方,也都是纯净的境界。”你能从哪几个方面印证他的评价?

明确:(1)小说写到台儿沟的少女们,她们天真纯洁、朴实自然。香雪洁如水晶的目光,洁净得仿佛一分钟前才诞生的面孔,少女们飘荡的天真烂漫的笑声,凤娇对列车员“北京话”的纯洁真诚的情感,这些构成了小说中美丽清纯、如诗如画的风景线。

(2)小说描绘的生活场景和自然景物,具有原生态的诗情画意。台儿沟人的生活、台儿沟山区的景色,无不自然纯净,没有掺杂人世的污浊,没有遭遇破坏和污染,尤其香雪夜行三十里山路,其间香雪的心理活动、台儿沟人的生活、山间的自然景物,交融糅合,仿佛诗一样,动人心弦。

(3)小说的语言,清纯流畅、朴素自然,语言形式和内容表达和谐一致,具有清新之美。

总结:《哦,香雪》是一篇抒情意味浓厚的散文短篇小说,其特点就在于纯净的诗情与隽永的意境。这篇小说把农村女孩的善良之心和温暖情怀转化为一种抒情诗的意境,情景交融,如诗如画,意境优美,韵味萦回。“生发以情,贯穿以情,旨在谈情,意在动情”。

十、分析小说的艺术特点

(1)叙述视角独特。

小说选取了一个类似于全知全能的叙述视角,把叙述者确立在城市人的位置上,但又具有敏感的心灵和宽厚的胸怀,对那个封闭的小山村,对那一群普普通通的山村少女投来同情、关爱的一瞥。小说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写,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在看似稚嫩可笑的心理律动中发掘时代思潮的波澜。

(2)全景描述中突出中心画面。

小说的叙述结构并没有以情节线索来安排,而是根据情感抒发的内在逻辑,把一些情节片段加以连缀。作者极力在火车停留的“一分钟”里开掘,细致入微地描写了“香雪们”对新生活的纯真、热切的向往和追求;将一些一分钟里发生的事件以特定的方式加以精心选择、排列和叙述,最后以香雪换铅笔盒的“冒险”为终结,尤其对香雪夜归的情景作了浓墨重彩的渲染,使情感的抒发达到高潮,犹如一支优美动人的小夜曲。

(3)语言清新婉丽。

小说笔调清新婉丽,文字鲜活灵动。作者凭着她女性独特的细腻和优美的文笔写作,语言清新淡雅如一条清澈的小溪流过读者的心田。如作品在以灵动的语言描写了香雪所见到的山村夜景之后,又用散文诗一样的抒情笔调写道:“大山原来是这样的!月亮原来是这样的!核桃树原来是这样的……”这种清纯流畅、朴素自然的语言,仿佛从香雪的心底汩汩流淌出,缓缓流入读者的心田,引人遐思,让人向往,令人陶醉。

(4)抒情意味浓厚,充满诗情画意。

《哦,香雪》是一篇抒情意味浓厚的散文体短篇小说,其特点在于纯净的诗情和隽永的意境。散文体小说不将重点放在情节的构造上,而着重写人,写人的内心世界,写人的美好。小说写到台儿沟的少女们,她们天真纯洁、朴实自然。香雪洁如水晶的眼睛、洁净得仿佛一分钟前才诞生的面孔,少女们天真烂漫的笑声,这些构成了小说美丽清纯、如诗如画的风景线。此外,小说描绘的生活场景和自然景物都具有原生态的诗情画意。尤其是那段香雪夜行的情节,香雪的心理、台儿沟人的生活、山间的自然景物,交融糅合,仿佛诗一般,动人心弦。

十一、作业

续写:1、香雪拥有铅笔盒之后的第二天。

2、二十年之后的香雪。

从两个话题中任意选择一个,展开合理想象,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写一篇不低于800字的作文。

消费提示|小小红绳如何选购?黄浦区消保委给出“参考答案”

串起黄金饰品的小小红绳,一般由多股红线编织而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红色有喜事临门、好运相随之意,因此不少市民长辈会在宝宝百日宴、生辰等特殊日子里选购用红绳串起的金锁片、路路通等作为送礼佳品。

然而,小小红绳相比价值不菲的黄金饰品虽然不起眼,但却时时刻刻与皮肤接触,尤其婴幼儿皮肤娇嫩易敏感,佩戴是否安全舒适,更成为了市民长辈们送礼时的心中隐忧。

近日,黄浦区消保委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对从商场金饰专柜、小商品市场及线上流通邻域购买的十个批次、价格在几元至几十元不等的红绳,进行了各项指标的抽样检测和比较。

本次试验选择GB 31701《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等相关标准,对红绳的纤维含量、pH值、甲醛含量、重金属、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耐干摩擦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及耐唾液色牢度等影响安全性的指标进行了测试。

检测发现,纤维含量、pH值、甲醛含量、重金属上,各款红绳表现良好。在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耐干摩擦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及耐唾液色牢度上,有四款红绳检测结果不合格。其中一款无外包装的红绳在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上超标,另三款选购于用户评价欠佳、店铺星级较低等综合信誉评分不高商家的红绳则在耐干摩擦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及耐唾液色牢度上表现不佳。

在此,黄浦区消保委提醒广大为婴幼儿选购黄金饰品的市民长辈们,选购黄金饰品搭配红绳要注意:

一查标识。购买贴身佩戴的红绳,务必要认准渠道正规、信誉良好的品牌产品,尤其要注意查看产品包装上是否注明产品名称、规格、纤维含量,对于“三无”产品坚决说“不”。

二选结构。采用金刚结、平结等编织方式的红绳,不仅更为平整服帖,而且色牢度较佳,适合喜爱拽拉东西的婴幼儿佩戴。

三挑款式。金铃铛、长命锁、平安锁等寓意吉祥如意、平安成长的黄金饰品小巧精致,搭配红绳赠送婴幼儿更为合适。

记者 / 范煜昊

编辑 / 张姗

图片 / 区消保委

散文第4册第11课:梁实秋《雪》(10万+课程老师讲义)

窦跃生

一、作家介绍

梁实秋(1903年1月6日-1987年11月3日),浙江省杭县(今杭州)人,出生于北京,中国现当代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

1923年8月赴美留学,并取得哈佛大学文学硕士学位。1926年回国后,先后任教于国立东南大学(1928年更名为国立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国立青岛大学(今中国海洋大学 、山东大学共同前身 )并任外文系主任。1949年到台湾,任台湾师范大学英语系主任、所长、文学院院长。1987年11月3日,梁实秋病逝于台北,享年84岁。

梁实秋不仅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 而且是中国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中国翻译《莎士比亚全集》第一人。

二、原文阅读欣赏

《雪》(且看一个字的标题怎么写?且看老掉牙的题名怎么写出新意?)

梁实秋

李白句:“燕山雪花大如席”(用典,一针见血)。这话靠不住,诗人夸张,犹“白发三千丈”之类。据科学的报道,雪花的结成视当时当地的气温状况而异,最大者直径三至四吋。大如席,岂不一片雪花就可以把整个人盖住?雪,是越下得大越好,只要是不成灾。雨(yù下)雪霏霏,像空中撒盐,像柳絮飞舞(用典,中华第一才女谢道韫yùn、薛宝钗),缓缓然下,真是有趣,没有人不喜欢。有人喜雨,有人苦雨,不曾听说谁厌恶雪。就是在冰天雪地的地方,爱斯基摩人也还利用雪块砌成圆顶小屋,住进去暖和得很。

  赏雪,须先肚中不饿。否则雪虐风号之际,饥寒交迫,就许一口气上不来,焉有闲情逸致去细数“一片一片又一片……飞入梅花都不见”?后汉有一位袁安,大雪塞门,无有行路,人谓已死,洛阳令令人除雪,发现他在屋里僵卧,问他为什么不出来,他说:‘大雪人皆饿,不宜干人。”此公憨得可爱,自己饿,料想别人也饿,我相信袁安僵卧的时候一定吟不出“风吹雪片似花落”之类的句子。晋王子犹居山阴,夜雪初霁,月色清朗,忽然想起远在剡(shàn)的朋友戴安道,即便夜乘小舟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假如没有那一场大雪,他固然不会发此奇兴,假如他自己饘(zhān)粥不继,他也不会风雅到夜乘小船去空走一遭。至于谢安石一门风雅,寒雪之日与儿女吟诗,更是富贵人家事。(列举大量赏雪的诗句和故事。富贵人家对雪的态度。)

  一片雪花含有无数的结晶,一粒结晶又有好多好多的面,每个面都反射着光,所以雪才显着那样的洁白。我年轻时候听说从前有烹雪论茗的故事,一时好奇,便到院里就新降的积雪掬起表面的一层,放在瓶里融成水,煮沸,走七步,用小宜兴壶,沏大红袍(武夷山大红袍,乌龙茶,青茶),倒在小茶盅里,细细品啜之,举起喝干了的杯子就鼻端猛嗅三两下——我一点也不觉得两腋生风,反而觉得舌本闲强。我再检视那剩余的雪水,好像有用矾打的必要!空气污染,雪亦不能保持其清白。有一年,我在汴洛道上行役,途中车坏,时值大雪,前不巴村后不着店,饥肠辘辘,乃就路边草棚买食,主人飨我以挂面,我大喜过望。但是煮面无水,主人取洗脸盆,舀路旁积雪,以混沌沌的'雪水下面。虽说饥者易为食,这样的清汤挂面也不是顶容易下咽的。从此我对于雪,觉得只可远观,不可亵(xiè)玩(用典。周敦颐《爱莲说》)。苏武饥吞毡渴饮雪,那另当别论(引经据典,左右逢源。写自己独特的感悟)。

  雪的可爱处在于它的广被大地,覆盖一切,没有差别。冬夜拥被而眠,觉寒气袭人,蜷缩不敢动,凌晨张开眼皮,窗棂窗帘隙处有强光闪映大异往日,起来推窗一看,——啊!白茫茫一片银世界。竹枝松叶顶着一堆堆的白雪,杈芽老树也都镶了银边。朱门与蓬户("朱门"象征着世俗社会的富贵之地,是政治权力的象征;"蓬户"则是佛教僧徒修行的丛林寺院,是远离尘俗的宗教净地。)同样的蒙受它的沾被,雕栏玉砌与瓮牖(yǒu音有)桑枢(用瓮做窗户,草木做门上的转轴。比喻贫穷人家)没有差别待遇。地面上的坑穴洼溜,冰面上的枯枝断梗,路面上的残刍败屑,全都罩在天公抛下的一件鹤氅之下(意象的边缘化,太惊艳了。白鹤的羽绒编织的披风,多像天使的羽翼)。雪就是这样的大公无私,装点了美好的事物,也遮掩了一切的芜秽,虽然不能遮掩太久(在雪下的世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平识,草根情结。托物言志)。

  雪最有益于人之处是在农事方面,我们靠天吃饭,自古以来就看上天的脸色,“天上同云,雨雪雰雰(用典,《诗经》,美到极致)。……既沾既足,生我百般。”俗语所说“瑞雪兆丰年”(老百姓的民谣),即今冬积雪,明年将丰之谓。不必“天大雪,至于牛目”(《战国策·魏策二》。天上下大雪了,积雪的厚度到牛的眼睛这里(1米多厚吧,不是雪花至于和牛的眼睛一样大的意思),盈尺就可成为足够的宿泽(蓄水)。还有人说雪宜麦而辟蝗,因为蝗遗子于地,雪深一尺则入地一丈,连虫害都包治了。我自己也有过一点类似的经验,堂前有芍药两栏,书房檐下有玉簪一畦,冬日几场大雪扫积起来,堆在花栏花圃上面,不但可以使花根保暖,而且来春雪融成了天然的润溉,大地回苏的时候果然新苗怒发,长得十分茁壮,花团锦簇。我当时觉得比堆雪人更有意义(文人情趣。多读书,多背书,随手拈来)。

  据说有一位枭雄吟过一首咏雪的诗:“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出门一啊喝,天下大一统。”俗话说“官大好吟诗”,何况一位枭雄在夤(yín)缘际会(攀附上升,连络)踌躇满志(洋洋得意)的时候?这首诗不是没有一点巧思,只是趣味粗犷得可笑,这大概和出身与气质有关。相传法国皇帝路易十四写了一首三节聊韵诗,自鸣得意,征求诗人批评家布洼娄的意见,布洼娄说:“陛下无所不能,陛下欲做一首歪诗,果然做成功了。”我们这位枭雄的咏雪,也应该算是很出色的一首歪诗(雪,与诗词歌赋。文人写诗,皇帝写诗,老百姓也写诗,天下人都写咏雪诗词)。

 三、主题情怀

通过对雪引经据典的描写和感悟,凸显了在雪下的世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万物平等意识,表达了追求美好诗意生活的情怀。

四、艺术特色

1.托物言志 化平为奇

把很平淡的一个雪字,写得龙飞凤舞。把司空见惯的意象,写得拍案惊奇。厉害的作家,可以把平淡无奇写成美到极致。面上的坑穴洼溜,冰面上的枯枝断梗,路面上的残刍败屑,全都罩在天公抛下的一件鹤氅之下了。

2.引经据典 左右逢源

从《诗经》的“雨雪霏霏”到法国皇帝路易十四咏雪诗词,从才女的雪到民谣中的雪,从朱门雪到蓬户雪——像打开水龙头,那妙语连珠,哗哗哗流出来。

3.首尾相接 结构新奇开头第一句,不用“开门见山”、不用“欲扬先抑”,而是另辟蹊径,一针见血,当头一棒。结尾用“一统天下”写雪。诗仙开幕,皇帝闭幕。漂亮,漂亮。

五、相关阅读欣赏

雪舞,梅笑,喜鹊唱,我吟诗

窦跃生

一亩梅花。我有一个奢侈的心愿--拥有一亩梅花。我断定,这个心愿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

红梅。雪花。喜鹊。一首诗。我想画一幅画,把前面的词素全画上。然后,挂在心之墙壁上,蓬荜生辉。我且将这诗情画意,珍藏在岁月的日记中。

万里雪飘中,红梅在绽放,花喜鹊在梅花的枝头鸣唱,我把这唯美冬季朗诵成一首诗。

雪舞,梅笑,喜鹊唱,我吟诗。我把这一幅画命名为:《喜登梅梢》。

其实,我起初,是不太喜欢梅花的。梅花所拥抱的季节,那么冰冷,那么残酷。一如我的童年。

我在上小学的时候,和奶奶一起在农村生活。住在别人家的灶火棚中。寄人篱下。冬天,下雪,能给奶奶和我带来温暖的,是那一只“火罐”。

火罐,恐怕现在已经成文物了。火罐,是用泥土烧制而成的瓦罐,里面放进一些即将燃烧尽的草木灰。

漫长的冬夜,没有人给我讲“冬天里的童话”。没有人给我讲“丑小鸭变白天鹅”的童话。

风,在枯藤老树上,拉弦,像极了“鬼哭狼嗥”。我只能想象出“鬼吹灯”的故事。

我和奶奶睡在一个被窝儿里。奶孙俩抱团取暖。那宝贝似的火罐,温暖着冬夜的寒月。

我踩着泥泞去上学,雪化成水,浸透了棉靴,脚冻成冰棍儿。生疼,生疼。放学,跑步到家,就把棉靴脱下,把那红萝卜似的,可怜的小脚丫,赶紧放到火罐上。

哇,好幸福啊。此时此刻,我是去喜欢一枝梅花呢?还是去喜欢一只火罐?

我只想,让妈妈那怀抱温暖我一下。可是,我不能,我没有。我没有“富养”的童年。躺进妈妈的怀抱,只能像奢侈一亩梅花的心愿那样虚无飘渺。

所以,在街坊邻居们窃窃私语,说我是抱养的,不是亲生的。我毫不犹豫地就相信了。

所以,在没有梅花开放的寒夜,浮想联翩的翅膀无情地拍打着,让我把自己想象成:奶奶生的孩子、外婆生的孩子、三妗婆生的孩子、狸猫换太子换来的孩子、笆茅丛里捡回家的孩子……

所以,我是不喜欢梅花的。至少,是那时,是童年。

我不喜欢梅花,还有一个理由,就是梅花的花期太短。如果,梅花代表幸福,代表温暖。我当然选择幸福绵长,温暖常伴。

随着人生阅历的增长,我才一点、一点地喜欢上了梅花。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我上小学的时候,背书的能力特别棒。背诵了这首诗词后,我被梅花的品格所折服。

我读小说《红岩》,唱《红梅赞》:“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冬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昂首怒放花万朵,香飘云天外。唤醒百花齐开放,高歌欢唱新春来。”

我才喜欢上梅花。所以,我才希望有一亩梅花。这样,就有“昂首怒放花万朵”的阵势,就会温暖满满,幸福满满。

我们渴望温暖,我们渴望幸福。年轻的时候,我读宋代陆游的诗词《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梅花的孤傲,让我缴械投降,让我成为俘虏。于是,我主动去观赏梅花。寻找梅花种种的美。

梅花的美,从香开始。怎么才“只有香如故”呢?

踏雪寻梅。一首歌。“雪霁天晴朗,腊梅处处香。骑驴灞桥过,铃儿响叮当。好花采得瓶供养,伴我书声琴韵,共度好时光。”

那时,我们听邓丽君唱这首歌。靡靡之音。心中像铃儿响叮当。

听着这首歌,唱着这首歌,心空好晴朗哦。

我在赞美梅花的诗情画意中,渐渐地,渐渐地爱上了梅花。

小说里有踏雪寻梅,诗歌中有踏雪寻梅,国画中有踏雪寻梅,歌词里有踏雪寻梅,生活中更有踏雪寻梅。

千里冰封,漫天飞雪,万里雪飘,银装素裹。有一位美少女,身上披着大红镶嵌白毛的披风大氅,站在红梅烁烁的梅花树下,手中捧着一枝灿烂的梅花。

这意境,立刻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这就是经典的《踏雪寻梅》图了。这是《红楼梦》中,宝琴踏雪寻梅的场景。

到底是谁在踏雪寻梅?有说,孟浩然。一幅国画上,一介书生才子,披着大红的披风,骑着毛驴,踏着皑皑白雪,在寻找心仪的梅花。

腊梅,情窦初开的时候,恰似袖珍的金铃铛。腊梅,是金黄色的。没有绿叶的陪衬,没有春光的照顾。仿佛,风摇一摇,就会响叮当。

腊梅,半合半开的时候,如同铜器的小酒盅儿。温润、丝滑,俨然抹着一层“防冷涂的腊”,谁把喜鹊的歌谣斟满我的“梅花玉杯”?

腊梅,尽情绽放的时候,宛若定情的金扣花。扣在情人旗袍的领口处,我家院子里就有一株腊梅,每次从这里经过,就闻到一股清香。

我用怜花惜玉的手,将飘落在雪地上的腊梅捧起来,夹进唐诗宋词里 ,风干。日子一天天过去,当再次打开书页,那腊梅,只剩下风骨。那腊梅,依然幽香缕缕。梅香?书香?

我去踏雪寻梅。在白河边,惊喜地寻到二十多株红梅花。真的,一串串干枝梅,红彤彤的,跟春节新年的爆竹鞭炮一样儿一样儿的。

红梅,是新年红对联的红,是红灯笼的红。

红梅,是迎接新年第一缕春光的大红的飞吻,是美丽新娘额头上的大红的吉祥。

我去踏雪寻梅。去梅城公园。这里,是一个梅花的海子。有红梅,有绿梅,有粉红色的梅花。

我去踏雪寻梅。去莲花温泉。此处,是一个梅花的故乡。一树树铺天盖地的美人梅,让我体验到了母亲怀抱的温暖,体验到了家的温馨。

我打听到南阳郊外有一片梅园。塔子山的梅园,有几千亩呢。只可惜,我没有去过。

那里定然是一片梅花的海洋,那里定然是梅花的香雪海。

尽管,我的童年没有这样的铺张,没有如此的奢侈。但,我要让我的孩子、我的孙子,”富养“在梅花的香雪海的怀抱。

留下一个遗憾吧,这遗憾也是美丽的遗憾。一定,我的一亩梅花的心愿会实现的。一定,我一定会带着我的子子孙孙,去享受梅花的芬芳世界。

六、梁实秋散文《雪》读后感

读梁实秋先生的散文,我丝毫读不出那与鲁迅先生论战的犀利来。在散文里先生是性情中人,是一个有痴、有愤、有忆有乐的亲和老者。在这里,他可以忘记年龄似孩童般嬉笑怒骂,也可以似孩童般天真可爱。可字里行间,我又分分明明地知道,他是一个老者,一个睿智的老者。

  先生的作品,各有不同却各有着重。原本不是很清楚的东西,刹那间变得通透且铭记于心。

  譬如《清秋琐记》。大大小小二十七篇小短文,记录了先生在不同时刻与不同书籍相遇后的反思。足见,先生是一个乐得反省的人。现在的社会太热了,从冬天到夏天,从白天到夜晚。太热了,热得人们停不下脚步去总结、去反思不是。于是,“热”就让人们越来越迷茫,迷茫得看不清、摸不到实实在在的心,最后丢了自己,甚至抛弃生命。

  所以,反思是重要的,而先生的反思让我“冷”了不少,让我可以停下步子,去找点什么。

  文中有一则是讲勤奋的,我记忆较深。先生讲述了明朝的一个儒士曹瑞。“笃志性理,躬行实践,据说其坐下著足处而转为穿,卒时州人罢巷市哭。”曾白榜一联“勤,勤,勤,不勤难为人上人;苦,苦,苦,不苦如何通今古?”横额曰:“勤苦斋”。自小老师便讲着勤奋的重要,老师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那时确是比较勤奋的,每个小孩为了老师的几句夸奖,几朵小红花就会高兴地蹦蹦跳跳。后来,初中了,老师没有小红花了,只剩下夸奖,倒也算是勤奋,每天按时上下课,交作业,只是偶尔偷个懒,打个小炒,倒也算是勤,起码“奋”是丢了,“勤”还在。过了四年高中了,老师不仅没有小红花,连夸奖也是少得可怜。这下好,就像大家常说的“勤奋”的小人,最终被身体里的那个“懒惰”小人打败了,再也看不见他了。后来,我才发现,不是“勤奋”小人死了,而是麻木了,每天呆呆地做题、做题、做题…再后来,上大学了,发现不仅没有小红花,夸奖,就连老师也没了!

  后来我才明白,一直以来起主导作用的并非是勤奋本身而是外来的刺激,连激励自己都是时断时续,更不用说像曹瑞那样努力奋进。勤为人上人,苦中通古今了。

  关于爱情还是先生的《槐园梦忆》。先生关于爱情在《清秋琐记》里记录了《咆哮山庄》里的一段话“在一个饿人面前,放下孤单的一盘食物,他会集中全部食欲,绝不辜负这一盘食物;而另一种情况则是给他一整桌法国厨师为他安排的筵席,他也许能从整桌筵席得到一样多的享乐,但是每一项食物,在他的关切与记忆中,仅仅是极微小的一部分。”先生说:“独爱一菜远胜于大吃筵席。不是饥不择食而是情有独钟。”

  正如有人所说,一生爱一人并不是丢脸的事情。丢脸的是,你自认为爱了很多人,却没有一个是你真正爱的。遇到对的人本来就不是很容易,能一辈子对那个爱的人不离不弃,彼此相守相依,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一个人不能没有亲情、友情,同堂也不能没有爱情。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人生一世,若得一知己,举案齐眉、相濡以沫,便是再大的困难也可迎刃而解。“好的爱情,是透过爱让你更爱这个世界;而不好的爱情,是透过爱你与这个世界对立”,这人的一番话让人彻醒。三千弱水中的一瓢,已让我明白天下何川的好,我又何不慷慨地让每一个渴望爱情的人明白,“除却巫山不是云”是因为巫山之云已让天下人知晓这漫天白云的曼妙?

  先生与妻子的伉俪情深让人感动,让我忽然觉得,成功有时真的不是一个人的寂寞,而是两个人的执着。

  于爱、于名、于利、于情,先生是真洒脱。真实的人都是血肉之躯,正如真实的先生也会嬉骂如孩童。尤其是先生讲的那一段关于骂人的技巧真让我觉得先生是那么可爱。他是一个智者却又像一个孩子,一个可爱、可敬的老人。

  书与知识能让一个人成长,即使如此,能遇到一个像先生这样可爱又可敬的智者也是少有的事。难得先生的文章让人看得酣畅淋漓,不矫情做作,先生真是值得敬佩的人。

作业:以《雪》为题写一篇散文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csxsg.com/forum/20231121/1697211277367315.html
上一篇:生日许愿(生日许愿的简单句子)
下一篇:梦见孔雀开屏(梦见孔雀开屏是什么意思)

网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