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为什么不能死在医院(临终关怀医院一般多少钱)

上海首家临终关怀病区:不是慢性安乐死,让生命带着尊严谢幕

很多人走到生命的尽头时,都已经重病缠身,如癌症等不治之症,更是折磨着将死的病人,让病人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旅程中痛苦不堪。

在手术和药物都已经无能为力,无法挽回病人的生命的时候,如何让饱受病痛折磨的病人们,在临死前的最后一段时光中,能够尽可能过的幸福和有尊严,这就是临终关怀的意义。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临终关怀、安宁疗护等临终医疗理念开始传入中国,在1995年,上海市静安区的临汾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了上海首家社区临终关怀科室病房,此后二十多年间,无数即将走完生命历程的临终病人,都在这里感受到了温暖和关怀。

这家临终关怀病房,收治的都是经过医学专业评估后确诊生存期不超过半年的临终病患,也就是这家病房的病人们,所剩的生命最长也不超过半年,他们的生命,也带着尊严的在这里谢幕。

上海首家临终关怀病区

走进临汾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临终关怀病房,首先就会感觉到这里的环境和普通的病房有着很大不同。

每间临终病房的采光都很好,即使是冬天,整个房间都能晒满暖暖的阳光,病房的色调也不是单一的白色,粉色的窗帘、粉色的墙壁、粉色的衣被都让人心情愉悦,室内的花瓶里放着娇艳欲滴的鲜花,墙上的电视机放着轻松的文艺节目,一切都有着家庭般的温馨。

整个病区安静优雅,环境宜人,院落内有着假山、喷泉、雪松、小亭和两边都是花木的石径,还有草皮覆盖的屋顶花园,别有一番疗养院的格调。

如果不是病房内有着一些老人在输氧补液打针吃药,这里绝对不会让人感觉到是一个医院的病房,而更像一个休闲度假乐园。

临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上世纪九十年始,打造了临终关怀—安宁护理服务模式的特色品牌,建立了这种别具一格的病房环境,让在这里的病患,在生命的黄昏依然能享受最好的服务,感受生命中最美好、最珍贵的力量。

来到这里的患者,大多是生命走到尽头的患者,有的患者是难以逆转的老年衰竭症,有的是晚期癌症患者,其中许多人不乏“自知之明”,对自己的生命终结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在最后无助的绝望中,他们残存的生命之火也燃烧起渴望最后关怀的余焰。

这些进入绝症后期的病患们,身体往往已经透支,十分脆弱,难以接受加重身体负荷的治疗,很多人也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对于他们的照顾,面临着从饮食起居、疼痛管理再到心理抚慰的一系列难题。

在临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临终关怀病房,由责任护士、安宁护士和社工一起,共同组成了一张关怀细致的照护网,这张照护网不但为病人提供无微不至的护理和照顾,也为病人家属提供服务和心理支持。

有位身患肠癌、肺癌,癌细胞已经转移全身的老人住进临终关怀病房时,他水肿的小腿上,有着一个大约十厘米大的疮口,最深处连骨头都露出来了,老人难受得不停呻吟着,全身都发出难闻的臭味,连老人的家属们都难以忍受,一直捂着鼻子。

安宁护士面带笑容来到病床前,轻柔地将疮口上的腐肉慢慢清洗掉,然后敷上药,再小心的包扎好,老人的痛苦也得到了很大的缓解,最后安宁护士轻声细雨地安慰老人说:“别着急,创口慢慢会好的。”

安宁护士每天坚持为老人清疮换药,入住临终关怀病房一个半月后,老人小腿的疮口终于长出了新的肉芽,但令人遗憾的是,老人不久后还是安详地离开了人世。

虽然老人的生命即将终结,但这不是对老人的痛苦置之不理的理由,临死之人要有尊严地离开人世,对临终关怀疗护人员来说,老人没有带着伤口走就是最大的安慰。

有一位身患前列腺癌的老人住进安宁护理病房时,已经咽不下任何食物了,因为营养不良,他全身水肿,连止痛针也都打不进他的体内。

在这种情况下,安宁病房的医务人员们,不顾肮脏,采取肛塞的方法,用手将止痛药送入老人的体内,老人在生命最后一段时间里,痛苦也得到了很大的缓解,最终离去时候也很安详。

临终关怀安宁护理的精义,就是以“老吾老及人之老”的一片赤诚,伴随老人们走完生命最后一刻,让他们能善始善终,走得安乐。

让生命带着尊严谢幕

虽说人生自古谁无死,但当真的面临死亡时,无论是病人还是家属都很难从容面对,这也是人之常情。

如何抚慰临终者及其家属的情绪,也是摆在临终关怀医护人员面前的重要课题,关于生死与人生的一幕幕,也不断在临汾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临终关怀病房内上演着。

76岁的武尚老人在病房里曾拒绝静脉补液,他身边没有什么家人亲友陪伴,这也让他烦躁不已,他最害怕的就是孤零零地一个人死去,医护人员们在他情绪最紧张的时候伸出了援手,年轻的护士柔声细语的告诉老人:“我会陪伴您,做您的好朋友。”

老人在医护人员的陪伴下,感觉自己不再孤单,这也支撑了他求生的信念。

92岁的冯先生耳背得厉害,却又喜欢聊天,于是,临终关怀病房的护士们就成了他“听话的小孙女”,有事没事跟他絮叨几句,老人也在聊天时露出了舒心的笑容。

有位老婆婆住进临终关怀病房后,他的儿子有一个多月没来看她了,这也让她茶饭不思、黯然神伤,贴心的医生明白了她的心思,连打了十多个电话把他儿子请来,让老人的思念也得到了宽慰。

除了病患本身,临终关怀病房所照顾的,还有他们的家属。

王阿姨(化名)的丈夫才五十多岁就患上了不治之症,在这样的年龄就要面对死亡,对王阿姨来说,也是很难接受的事实。

在王阿姨的丈夫刚刚进入临汾路街道的临终关怀病房时,还无法接受丈夫即将去世的王阿姨,整日以泪洗面,排斥与医护人员和其他病患家属交流,如同一个浑身是刺的刺猬一样,把自己包裹的严严实实。

对这里的医护人员来说,除了减轻王阿姨丈夫的痛苦,让他能走得更有尊严一些,他们还要考虑如何抚慰王阿姨的情绪,让她独自走好今后的人生。

在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和王阿姨夫妇闲谈时发现,这对恩爱一生的夫妻,却有一个巨大的遗憾一直没有弥补,就是他们两人在结婚是没有去拍过结婚照。

得知这个消息后,细心的医护人员去了解了王阿姨夫妻的结婚纪念日,发现他们结婚31周年的纪念日马上就要到了,于是就为他们准备了一场专门的纪念仪式。

在纪念仪式上,医护人员联系好的志愿者,带着专业的摄影设备来到了临终关怀病房,为这对即将被死亡分开的夫妇,补拍了结婚纪念照,弥补了两人多年的遗憾。

当时,王阿姨和丈夫一直都在流泪,现场的医护人员也感动得从头哭到尾,从这天之后,王阿姨的心情和态度都有了很大的转变,她和医护人员一起,努力让丈夫的最后一程走得开心而有尊严。

王阿姨在照顾丈夫的同时,也会热心的帮助医院的工作人员们,她闲下来就帮助打理病房里的花花草草,和大家一起筹备端午节的包粽子活动,在病房里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端午节。

王阿姨的丈夫去世后过了几个月,王阿姨给关心她的医护人员发了一条信息,告诉大家自己已经从丈夫死亡的悲伤中走了出来,重新融入了社会,她还找到了一份幼儿园保育员的工作,这也让她一起送别死者的医护人员们欣慰不已。

为了让临终关怀病房不要终日笼罩在愁云中,医护人员们也绞尽脑汁,想了很多办法,他们尝试与周边中小学合作,让年轻的生命为安宁病房带来欢乐与慰藉。

为了让身怀绝症、时日无多的临终病患们忘记死亡的阴影,在有限的时间里燃起对生命的热情,医护人员让中学生们写下自己在生活中的困惑,请这些人生阅历丰富的病人们帮忙解答,解答完以后,病人可以请孩子们完成一项心愿,比如想听孩子唱一首歌等等。

这种别开生面的形式也很受周边中小学的学生们欢迎,有的学生问,我总是减肥失败该怎么办?病人幽默地回答他:“生命多么美好,想吃就吃!”

还有情窦初开的学生写道,我喜欢班上的女孩,不知道该怎么办,他请教的病人则爽朗一笑,让他大胆向喜欢的女孩表白。

通过这一问一答,这些本来只能无奈等候死亡的患者们,不再感觉自己对社会没有了贡献,孩子们纯真的笑容带给了他们成就感,

这也正是临终关怀的意义,这不是慢性安乐死,而是让生命带着尊严谢幕。

装修后重新开放

从上世纪九十年开始至今,在临汾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经走过二十多年的安宁疗护病区,已经到了要重新整修的时候了。

二十多年的风风雨雨,这里送走了一位又一位病重的患者,见证了生命最后时刻的一幕幕动人场景,病房本身也因时光的流逝而变得陈旧,很多当年先进的设施已经跟不上时代了,墙面的油漆也开始剥落。

2021年3月1日,这家上海首个临终关怀病区,在装修翻新后重新开放,这次装修也让整个病房的色调变得更加明亮鲜活。

米黄色墙壁内嵌着一扇扇浅绿色门框,房顶的两条黄色光带衬得整个病房格外柔和,医院的设施也都更换一新,尽可能让患者最后的时光以最舒适的方式度过。

如今整个病区有着26张病床,大部分的床位都有患者入住,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临汾路街道的安宁疗护病房,有着一系列满足病患心理需求的方法。

医护人员和志愿者会为病患们举办生日、结婚纪念日,给他们准备鲜花,为他们创造机会表达爱、表达需求。

家属前来探望时,医护人员会提醒家属,尽量带本家庭相册来,多给病人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社工和志愿者们还会为患者制作生命纪念册,记录重要的生命节点。

“回忆的都是开心的、有纪念意义的事,可以让病人忘记快要死亡的恐惧。看了(照片)之后,他可能觉得这辈子也挺好的,死而无憾了。也会有病人受到启发,要处理未完成的事。”从2012年开始从事安宁疗护的医生黑子明说。

这两年的疫情原因,也给临终关怀病房带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波折和麻烦。

2020年,这里来了一位九十多岁的结肠癌患者,因为患者的年龄很大了,家属怕他受不了打击,并没有告诉他实话,患者也对自己的真实情况并不知情。

本来,他的儿子常来探望他,这位老人并没有觉得这里和其他医院有什么不同,但在疫情防控期间,家属的探视次数也按照规定减少了,见不到儿子的老人陷入了焦虑之中,他觉得自己没病,为什么还不能出院,儿子为什么要把他丢在这里。

为了缓解这位老人的焦急情绪,医护人员和志愿者们想尽了办法,终于安抚好了这位老人,他们也会帮助每个家庭寻找合适的时间点,以可接受的方式告知病人真相。

在临汾路街道的临终关怀病房,病人平均住院天数约25天,有的甚至送进来没几个小时就走了,但这里的医护人员,都用自己的敬业和爱心,让他们在最后的生命里,能够感受到足够的陪伴和关怀。

参考文献:

《让生命享受最后一缕阳光》,《缓和医学理论与生命关怀实践》,2009年

《赵文蔷:让安宁疗护病房里开满鲜花》,新华社,2019年6月24日

《好好告别:安宁疗护病房里的沉默与对话》,澎湃新闻,2021年4月5日

老人阳寿尽的时候,大多数都有3个征兆,别耽误了临终“告别”!

随着岁月的流逝,人们从生到死都会走过一段漫长而短暂的旅程。每个人都会遇到生命、衰老、疾病和死亡,但没有人告诉我们如何面对离别。我们活了几十年,总会送走一些我们最亲爱的人。在这漫长的人生旅程中,老年人承载着更多的经历和记忆。老人们度过了一生的工作、家庭和社会生活,到了某个时候,他们的阳寿终将结束。然而,许多人不知道老年人告别生活的迹象,所以他们经常后悔,错过了向老年人“告别”的机会。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老年人阳寿的三个主要迹象,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处理生命最后阶段老年人的变化。所以请不要耽误临终“告别”!

第一个迹象是,当老年人的阳寿耗尽时,身体明显虚弱。他们可能会感到很累,经常需要在床上休息,他们的食欲会下降,甚至根本没有食欲。这是因为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下降,不能保持正常的新陈代谢和消化功能。甚至有些人开始突然胡说八道,所以经常说一些无法解释的话,例如,他死去的亲戚说他回来看望自己,说特别可怕,如果遇到胆小的家人,可能不敢照顾他,然后在死前一天或几个小时,变得特别清醒,会叫他的家人在一起,解释未来,然后直接死去。

第二个迹象是,一些老年人的身体一直很差。突然,他们变得特别精力充沛,能吃能走,能说能笑。看着他和普通人一模一样,他们的家人误以为他们已经康复了,然后直接死了一两天。也许这意味着老人想落叶。

第三个迹象是,老年人在阳寿结束时经常感到孤独和无助。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亲戚朋友可能已经相继去世,他们周围的同龄人也逐渐减少。由于缺乏人际交往,他们可能会感到孤独。精神状态可能会发生变化。它们可能会变得越来越内向,对外界的事物不再感兴趣。他们可能经常保持沉默,或表现出情绪波动,如易怒、焦虑等。这是因为老年人对即将结束的生活感到无助和恐惧。老人去世前会故意把身边所有的人都花光,想安静地走。

当我们观察到老年人的身体虚弱、孤独和无助以及精神状态的变化时,这可能是老年人阳寿的迹象。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们应该尽最大努力为老年人提供照顾和陪伴,让他们感到关心和安慰。这样不但能给老人带来温馨的死亡体验,还能使我们与老人之间的感情得到更好的沟通与交流。让我们珍惜老人的存在,和他们一起度过人生的最后阶段。

欢迎在评论区里面留言,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咱们可以收藏转发一下,没有点关注的朋友呢。麻烦您点点关注,感谢您的支持。

晚年偏心的老人,如果遇人不淑,到底有多惨

作为垂暮的老人,千万不要提前把自己的所有给子女,如果遇人不淑,换来子女的驱逐和冷眼,真是得不偿失的。

70岁的何老,前不久以一种悲愤的方式,悬梁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在此之前,老人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再小儿子身上,主动把所有积蓄给了小儿子,这样的热脸贴冷屁股,换来的是从失望走上绝望的深井!

养儿防老,不是倾尽所有

其实何老辛苦了大半辈子,手里攒了12万块钱,本来养老无忧的。

赶上小儿子要装修房子,手头缺钱,索性把自己养老的12万块钱都给了小儿子,想着装修好了房子,自己可以在里面养老。

多年以来,老人把一切看在眼里,老大一家木讷寡言,说话做事很不讨自己喜欢,让老大一家养老,何老从来不抱希望!

小儿子一家就不一样,很会来事,逢年过节,一直都惦记着自己,何老于是把养老的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小儿子一家。

这12万块钱,也是瞒着大儿子一家,给了小儿子的。

老人刚住进去的时候,小儿子一家待他如旧,时间长了,小儿媳就变了脸色,对何老颐指气使,百般羞辱。

何老一时搞不清哪里得罪她了,想着逃离几天,就到路那头的大儿子家住了。这一住不要紧,小儿媳恼羞成怒,见到她就骂街,说他不该不告而别,到大儿子家。

老人迫不得已,又只得从大儿子家逃离,用手中的余钱搭了个棚子,躲远一点。

从小儿子一家来看,最初对何老很孝顺,未必就是谄媚逢迎,骗他的养老钱。

但是,当何老倾尽所有,贴补小儿子,又住进了他们家里,性质就完全不同了!亲情和钱一旦扯上关系,就会是没完没了的恩怨。

老人觉得他已经把所有都给了小儿子,但是她的小儿媳,却未必这样认为!一旦这种怀疑被其他因素放大,就完全变成了抽空亲情的“抽水泵”。

公公和媳妇的反目决裂由此而生!

反过来想,如果老人只是拿出一部分积蓄,他完全可以选择在小儿子住,或者想其他办法照顾自己,他偶尔也可以到小儿子家小住几天,至少亲情还能维持。

当何老把自己放干后,他自己就没有选择的余地了,唯一的依靠就是自己付出最多的孩子,这种依靠反而最靠不住。

农村有个关于老人保命钱的词语:“棺材本”!老人的棺材本,说白了就是老人的救命钱,也包括老人离世后办葬礼的花费!

农村人常说,如果连棺材本搞没了,那就真的什么都没有了!何老放弃了自己的棺材本,说白了就是放弃自己的往后余生!

老人一定要留足棺材本,这是老人们唯一可以真正依靠的依仗!

养儿防老,不能花开独枝

何老由于自己的偏见,刻意忽视了自己的大儿子,给自己养老的可能!

可是,当在小儿子家过不下去的时候,大儿子一家还是收留了他,没有任何怨言,也不用他任何贴补。

可能大部分老人都忘记了,为什么要生两个儿子?

除了希望两个儿子可以互相帮衬,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养老多份保障,毕竟有时候东方不亮西方亮,遇到两个儿子都不孝顺的概率微乎其微!

根据我国的法律,赡养老人是每个子女的义务,绝不是可以推卸的责任!从我们的文化传统来说,“老有所依”、“为父母尽孝”,都是刻在我们这个民族基因里面的传承!

老年人自主生活能力丧失的时候,如果有多个子女,不能潜意识的把养老责任推给某个人,以为这样就会万事大吉!

而是让每个子女,都承担起其应该尽的孝道和义务,如果从一开始,老人心就偏了,那么日子就难了!

在一起生活那么多年,父母与子女灵魂之间的接触有无数次,一举一动,喜怒哀乐,对方都看在眼里!

老人对每个子女的亲与疏,那次对方不是看在眼里,藏在心里,只是不能说而已!

父母只关注一个枝子上的花,其他的都不管了,又怎么期望其他枝子上的花,携果以报呢!

养儿防老,尽量两头都顾

对老人而言,养了孩子一辈子,付出了太多,等孩子大了,特别孩子结婚后,就有了一种抓不住的挫败感!

有时候孩子略微意见不合,争吵起来,就觉得孩子白养了,与自己离心离德!

排除一小撮子女确实存在道德问题,大部分子女对老人只是生活理念不同而已!有些老人,与子女意见不合,就把问题归结到子女不孝,严重影响自己对子女的观感。

有了先入为主的观念,对待子女就会厚此薄彼,其实,都是子女,又有谁真的不孝顺呢?

一碗水端不平,两碗水晃荡,贴来贴去,贴的那个人,反而未必真能持之以恒的赡养老人。

其实大多数老人,都应该记得,孩子小时候,无论犯什么错,父母都会原谅,可是子女结婚后,比原来更小的错误反而不可原谅!

这是为什么?

主要原因是是子女独立后,思想观念与父母有了很大的不同,产生了隔阂,没有以前的沟通渠道;而父母呢,随着衰老,身体和意志力都下降了,更缺乏安全感,思想也更敏感!

父母和子女之间,特别子女成人后,应该建立一条好的沟通渠道,或者有效的沟通方式,哪怕这些都做不到,做到包容对方也行!

即使做不到像子女小时候的互相包容,哪怕父母,或者子女一方能做到包容对方,也能解决亲情危机。

亲情割裂后是最难解的结,但在它割裂之前,却是最好解的结!一句问候的话,送上一份礼物,或者递上一碗饭,所有的事情都会烟消云散!

为人父母,任何时候,不要对子女心存偏见,偏见产生误会,而更多的误会导致“亲情割裂”,是自己的子女,能顾的都要顾。

即使保证不了平摊父爱母爱,左右差不多也行!

如果何老当初给钱的时候,把两个儿子叫到一起分,哪怕老大的分少一点,只要情有可原,我相信大部分兄弟都是可以理解的。

哪怕最后老二住不下了,至少老大还可以护着!

养儿防老,找准所托之人

何老这场惨剧的直接原因,是小儿媳非要阻止他看孙子,一怒之下,老人做了傻事。

这明显就是何老所托非人,他把所有的财富都给了一个不愿意回报他的人!

父母养了儿女那么多年,即使看不明白儿媳是什么样的人,至少也能看懂,儿子是什么样的人!

很多父母,其实心里早就知道,哪个子女是真正可以托付养老的人,哪个不是!

这些父母,花费了太长时间,投入到某个子女身上!因为前期投入了太多,等他们老了,就特别希望收到回报,衰老加剧了理智的丧失,和判断的扭曲!

于是乎,这种投入成了游戏,更多的投入,更大的期望,却换来最大的失望,和最后的绝望!

何老就是在这样的绝望中,了此残生的!

明明大儿子更加有耐心,替自己养老,却因为自己压错了宝,变成一场《墙头记》似的闹剧,自己也以惨剧收场!

《墙头记》现在知道的人很少了,却是笔者幼年时代,非常喜欢的戏曲!笔者简单解释一下,它是一部以养老为主题的戏曲,两个儿子都不愿意给父亲养老,一度将父亲推到墙头上。后来二子贪图父亲的棺材本,假意养老,父亲死后,儿子们听闻父亲的棺材本,埋于墙头之下,最终二人挖墙被埋。

结语:为人子女恪尽孝道,是本分;为人父母,博爱宽容是基础!

老有所养,幼有所依,是我们千年的文化梦想,希望未来这会变成现实!

其实,现实社会中,子女们真的很难,大部分人并不是真的厌弃父母,只是他们的压力太大!

房贷车贷的压力、子女上学升学的压力、工作的焦虑以及生活的压迫感,时时催着他们奔跑,他们想略微回头看一下父母,刚想停下,就被超越,逼着他们继续跑!

而父母们,老了,变得更没有精神,更加敏感,更需要有人关心!因为衰老带来的副作用,老年人被、情感失控的事件屡屡发生,其实他们也真的需要一个温情的地方休息!

笔者记得父母刚过50岁的时候,引经据典地起了一个奇怪网名,一年后,父母终于忍不住了,才开始问我:“你这个网名的意思,是要趁着我们50多岁把我们炖了,想我们早点死!”

我瞬间懵了,找书给他们看了一下出处,才解除了他们的怀疑!

那一刻,我才知道父母变得多么敏感,变得多么脆弱,他们真的老了!以前给与我们安全感的父母,此时多么希望我们给他一些安全感!

这一刻,真心希望所有人越来越好,能够平衡父母妻儿的关系,让家庭更有爱和温暖!

1.有一份支持叫做关注,不管结局如何,感谢您的品读!

2.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果侵害到您的权利,通知务必删除!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本文地址:https://www.csxsg.com/forum/20231122/1697187422332954.html
上一篇:属猴的和属兔的相配吗(属猴的和属兔的相配吗婚姻)
下一篇:手上十个簸箕代表什么(女人手上十个簸箕代表什么)

网友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