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的大智慧:面相风水识人术,已流传千年,教你看人一个准!
鬼谷子,姓王名诩,又名王禅,道号玄微子。著名谋略家、道家代表人物、兵法集大成者、纵横家的鼻祖,精通百家学问, 因隐居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也是战国显赫人物,华夏族,额前四颗肉痣,成鬼宿之象。他通天彻地,智慧卓绝,人不能及。一曰数学,日星象纬,在其掌中,占往察来,言无不验;二曰兵学,六韬三略,变化无穷,布阵行兵,鬼神不测。
金白水星
二千多年来,兵法家尊他为圣人,纵横家尊他为始祖,算命占卜的尊他为祖师爷,看来鬼谷子也是懂得识人的。鬼谷子的弟子也是众所周知的,弟子中最为突出就是张仪、苏秦、徐福,而这些人对于人性的研究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更何况鬼谷子这位著名的识人始祖呢。在鬼谷子的名言中,有几句是关于福气这一方面的研究。人生在世,冥冥之中的事情,谁也说不准。不要觉得面相风水识人术是无稽之谈,药王孙思邈在相人术上,也有很深的研究,他对相术最大的贡献,在于把医学原理应用到相术中去,通过观察一个人的面相,气色,精神状态等人体表现,来推断一个人的运势,处境和命运前途。神医扁鹊见到齐桓公,就知道他病入膏肓;楚大夫申叔见到巫臣,就知道他有窃妻的行为。相面,主要在哪几点呢?今天只说三点:
第一、为人端正,颜色洁白,辉容第一。心存恶意,心底不善良的人,这里说道了善良二字,实际上不是要大家做到处处为他人着想,而是拥有一颗最基本的善心,也就是要有一颗赤子之心,永远不要忘记自己的初心,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喝水不忘挖井人,这个道理。
金白水星
第二、过分重视自身名誉,以求自身名誉而帮助人,我们这里说帮助人是要真心地帮助人,不是希望有回报的。帮助他人不能带有交换和目的性。如果把帮助他人当做换取名誉的手段,这样的人生到最后只能是无尽的痛苦。
金白水星
第三,人有严而不肖者。这句话的意思是,有些人表面看来好似严肃而正派,但是他的内心却十分阴暗,我们碰到这种表里不一的人,一定要严加防范。这句话的引申意是,那些越是在道德上败坏的人,就越会将真实的自己掩饰起来,他们把自己伪装成正人君子,为人谦逊,但是内心却阴暗无比,有的甚至是满口仁义道德,实际上却丝毫做不到,所以我们遇到这种人,不得不防。
金白水星
鬼谷子相人三十六法,人心比山川还要险恶,比预测天象还要困难!
古云“道心惟微,人心惟危”,人心是非常危险的,与生俱来就有很多的劣根性,欲望驱使,会让人们去伪装自己,一不留神看走眼,那就危险了。甚至连孔子都抱怨说:
“凡人心险于山川,难知于天。天犹有春秋冬夏旦暮之期,人者厚貌深情,故有貌愿而益,有长若不肖,有顺怀而达,有坚而缦,有缓而悍。”
人心比山川还要险恶,比预测天象还要困难;自然界尚有春夏秋冬和早晚变化的一定周期,可是人却面容复杂多变情感深深潜藏。有的人貌似老实,却内心骄溢;有的人貌似长者,却心术不正;有的人外表拘谨,内心急躁却通达事理;有的人外表坚韧,却懈怠涣散;有的人表面舒缓而内心却很强悍。
汉光武帝刘秀是很善于知人识人,但却被庞萌迷惑了;曹操是明察将士的高手,还是给张逸骗了。千古第一完人曾国藩因为求才心切,也有被骗的时候,只呼“人不忍欺,人不忍期。”
看人看人品,交人交真心。这个年头,为人处事要小心。与君子为友,会得到实实在在的情分;与小人为伍,会得到血淋淋的教训。而如何识人,两千多年前的鬼谷子早有经验之谈。
鬼谷子是中国历史上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誉为千古奇人,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道家、兵家、还是纵横家的鼻祖。他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通晓纵横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
1、穷之以辞,以观其变。
要给他提出问题,看他的言辞是不是有理有据;深究原由,追根穷底地去提问,看看他是不是有应变的能力;
2、明白显问,以观其德。
这件事你明明知道是怎么回事,来龙去脉你很清楚,但你还要故意问一问他,看看他对你是不是有隐瞒,他的德行操守如何。
3、远使以财,以观其廉。
观察对方面对利益的态度,可以看出他的节操。节操高洁之人,对不义之财绝不享用。《孟子》有云:“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不义之财,数额再大,终究逃不过清空的一天。
相反,如果以自己清廉的节操辛苦获利,则利虽小,也是可以久享的。
4、试之以色,以观其贞。
用美色试探他,看他是否好色。一方面能看出这个人的品德,另一方面也可以考验对方能否抗得住流年,耐得住寂寞,面对诱惑是否也有足够的定力以应对。
5、告之以难,以观其勇。
遇到困难的事,这正是考验对方的勇气的时候。没有勇气的人,在困难面前怨天尤人,因循守旧不知道如何破解难关。而真正有勇的人,遇事刚柔并济,曲折迂回,迎难而上,往往都可以解决掉难题。
6、醉之以酒,以观其态
请他喝酒,借此观察他的态度。平时守口如瓶的人,黄汤下肚就完全变了样,不但满口牢骚,还会猛说别人的坏话,这样的人就可判定他是一个经常怀有不满,甚至嫉妒心强烈,有害人之心的人。
谨言慎行的人,一旦喝了酒,言谈举止就大异常时。以意志坚强、灵敏果断闻名的亚历山大大帝,喝酒之后也会大醉失态,惹了不少麻烦。他在痛下决心之后,只要沾了酒就独处于营帐中,拒绝见人。一代英雄尚且如此,更何况凡人?“醉之以酒,以观其态”,是很管用的“人物鉴定法”。
7、远使之以观其不二
远离一个人来观察他是否忠诚。忠诚,并不只是于家于国而言。在日常生活中,忠诚也意味着对他人能够做到坦诚相对,不坦诚的人不值得深交,坦诚的人即使能力不强,但也能让我们感到放心安妥。
8、近使之而观其敬
去与对方进行近距离的接触,观察他是否还能保持应有的敬重。能在密友面前适当保持形象之人,必是懂得尊重他人之人,这种人能够敏感地觉察到他人的喜怒哀乐,因此不会轻易侵犯到别人的利益。
9、烦使之而观其能
将一定繁琐的事情交托于对方,看其是否能应对自如。尽管我们在生活中结交朋友,并非都出于功利的目的,但对方如果不懂社会之规则、不懂处事之方法,则往往会累及我们自身,弊大于利。
10、卒然问焉而观其智
突然就某个方面的问题对其发问,从而观察其思想智识。办事能力是一回事,但思路想法又是另一回事。那种对任何事情都没有自己看法的人,不值得深交,他们只会人云亦云,因此未免会将自己的精神层次也一并拉低。
11、急与之期而观其信
与对方约定某事,看他是否能遵守承诺。诚信,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首要原则,那种朝三暮四的人,只知满足自己的一己私利,而不知推己及人。若我们与这种类型的人交往,并大意将重任交托于他,有可能会满盘皆落索。
12、纵之以视,观其无变
看他在不同群体、不同场合中的待人接物态度。有些人往往人前一套,人后一套,不同场合可以说出大相径庭的话语,这种人尤其值得警惕。去结交真诚之人,有助于我们自己也养成表里如一的优良品德。
13、富则观其所养
一个人有钱了,要看他怎么花钱,给谁花,花在什么地方。人富了以后还能保持节俭,才是品性的体现。
14、听则观其所行
听完一个人的话,要看他是不是那样去做的。不怕说不到,就怕他说了做不到。
15、近则观其所好
故意接近他看他有什么爱好。
16、习则观其所言
观察一个人的爱好,判断他是什么样的人。
17、穷则观其所受
人穷没关系,穷人不占小便宜,这样的人本质好。
18、贱则观其所不为
人地位低没关系,不卑不亢,保持自己的尊严,这样的人本质特好。
19、喜之以验其守
让他欢喜,看他是否不变操守。
20、乐之以验其僻
让他高兴,看他是否有不良僻好(是否得意忘形)。
21、怒之以验其节
看他愤怒时候,是否能控制情绪。
22、哀之以验其仁
告诉他一些哀痛的事,或者让他处于哀痛的环境,看看他有没有同情心,有没有仁爱之心。
23、苦之以验其志
让他受苦,磨炼他,看看他有没有意志能够坚持。因此,修学提升自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能够吃苦才行。如果吃不了苦,就不能真正提升自己。
24、任宠之人,观其不骄奢
对受宠爱的人,要观察他是否骄奢。姜太公说:富贵而不骄奢的人,可称之为义;
25、疏废之人,观其不背越
对被疏远和罢黜的人,要观察他是否背叛;
26、荣显之人,观其不矜夸
对荣耀显赫的人,要观察他是否骄矜夸耀;
27、隐约之人,观其不慑惧
对默默无闻的人,要观察他是否能做到不惧权贵。
28、少者,观其恭敬好学而能悌
对年少的人,要观察他是否恭敬、好学,能否对兄弟爱护谦让。
《人物志》称:从小立志的人,在孩童时期就会有一定的苗头。所以说文才本于辞藻丰富,辩才始于口齿伶俐,仁爱出于慈善怜悯,好施在于大方,谨慎在于有畏惧之心,廉洁表现为不取不该自己拥有的东西。
29、壮者,观其廉洁务行而胜其私
及至壮年,要观察他是否廉洁、务实、大公无私;
30、老者,观其思慎,强其所不足而不逾
及至老年,要观察他是否思虑慎重,加强自己不足的方面,而且又能谨守道德规范。
31、父子之间,观其慈孝
父子之间,要观察他们是否父慈子孝;
32、兄弟之间,观其和友
兄弟之间,要观察他们是否和睦友爱;
33、乡党之间,观其信义
邻里之间,要观察他们是否讲信义;
34、君臣之间,观其忠惠
君臣之间,要观察臣子是否忠心,君主是否宽大恩惠。
姜太公说:交给他权力还能不变的人,就是忠臣。
35、人言己默,欲高反下
自己先沉默观察对方的言行,想要抬高,就先打压。
36、连环察人,算无遗策
有些人但靠某一种方法是并能做出判断的,所以要将上述方法连环使用。
此为“相人三十六法”。
除此之外,识人认人还有“听气”、“察色”、“考志”、“测隐”、“揆德”之法。
听气:人在不同场景中气息是不同的。
察色:人都有气。气聚于人的形体之中,必然表现于形体之外。
考志:是通过与考察对象交谈来考察他的志向。
测隐:探测人的内心世界的办法来识人。
处事:通过为人处事的方式来考查一个人。
揆德:是估量一个人的品德并予以判断。
相人,其实不是占卜看相,靠的就是用各种方法来观察、试探、验证对方是个什么样的人。正如鬼谷子说的:
必先察同异,别是非之语,见内外之辞,知有无之数,决安危之计,定亲疏之事,然后乃权量之。
一个人能不能用,必须要观察双方是不是一路人,观点是否相同,内外是否一致,了解真假虚实,如此才能确立计策,决定双方的亲疏关系。最后再加以验证衡量。
考察一个人并不是为了秀智商,而是为了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