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姓男孩新颖有涵养的名字大全有字义-可爱点
给宝宝起名是一大学问,我国自古讲究名字内涵,因为名字虽是一个符号,但却伴随人的一生。下面可爱点小编准备了高姓男孩新颖有涵养的名字大全的内容。高朝辉朝:早晨,朝阳,朝霞,有朝气。辉:闪射的光彩:光辉,满室生辉,辉煌。名字含义:朝气蓬勃,万丈光辉。高进鑫进:向前或向上移动、发展,与“退”相对:前进,上进。鑫:旧时商店字号、人名用字,取其金多兴旺之意。名字含义:有上进心,金多兴旺。高振威振:奋起,兴起,振奋,振作。威:表现出来使人敬畏的气魄:威力。威风。权威。名字含义:振作奋发,威风凛凛。高晓逸-----“晓”字本义指的是刚天亮的时候,同时也指晓得,懂得,形容鼠宝宝胆识丰富,理智充足,是一个寓意很好的字。“逸”字表现出了飘逸的感觉,寓意男孩非常洒脱,自由,放浪不羁的风范。高明贤-----“明”字则是指光明,明亮,一般老鼠都喜欢呆在黑暗的地方,用此字来作为男孩名字,希望他能够适应光明,胆大,不要把自己活在黑暗里,寓意很吉利。“贤”字用在名字中是希望男孩贤能出众,讨人喜欢。
高泓黎-----“泓”字是由三点水而组成,带有水的特性,是鼠的喜用字形,因此用作人名,形容男孩学识渊博,锦秀前程。“黎”字中带有禾,大米是鼠最爱吃的食物,也满足了鼠年取名的要求,本义是指清晨,希望男孩能像清晨的天气一样,充满着希望,朝气蓬勃。高飞志-----“飞”字本义指飞翔,极速之义,用在男孩名字中是希望他在以后的事业上能够一飞冲天,有伟大的成就。“志”则是志向,志气,希望男孩气质昂扬,雄心壮志有理想和抱负的心理。高姓男宝宝名字精选高超泉、高良州、高润钦高朝尧、高全兵、高宇均高新昌、高礼升、高扬通高琪宁、高彬能、高迪慧高浩宾、高坤帅、高忠耀高方鸿、高伟博、高彪耀高士兵、高中广、高思凤
高森恒、高雄旗、高茂欣高银康、高占刚、高敏凯高育正、高常英、高才欣高方和、高虎霖、高美松高永盛、高绍晖、高崇喜高阳平、高杰兴、高栋政高应南、高茂慧、高江乾高树弟、高希卫、高栋敏高承球、高博丰、高启营高林河、高胜益、高雨杰高波亮、高克印、高章铭高成亚、高丽梅、高圣会高树江、高祖乐、高青森高东尧、高宪晓、高武书高圣德、高剑宁、高坤乾高雨楠、高俊晓、高宗涛高先志、高星旺、高波城高远强、高维仁、高育海高彬堂、高家信、高健亭高群周、高丹强、高武树高如友、高兆帅、高锦连高顺俊、高炳才、高青冰高雪标、高康朝、高一昌 以上就是高姓男孩新颖有涵养的名字大全的全部内容,名字对于每个人的认识看法都会不同,取名亦是如此,应因人而异,取出符合自己生辰的名字亦为上选!
男孩起名带三点水的字寓意好
在孩子出身时,父母就会根据孩子的出生信息,看孩子在五行上有没有可以弥补的地方,如果孩子出行缺水或喜水时,家长们就可以为孩子起一个带三点水的名字,或者家长们只是单纯的喜欢这个偏旁,也可以考虑选择带三点水的字。那接下来小编就分享一些男孩起名带三点水的字寓意好,希望各位家长可以从中得到启发。
一、男孩起名带三点水的字寓意好赏析
【以深】
“以”这个字不仅可以表示时间、方位、目的等,而且还能形容孩子有耐心和有远见,是一个很特别的取名用字。“深”这个字在名字中是含水的体现,是一种表示程度的词,可以表示男孩的才能和学识都有比一般人达到更高的高度,寓意比较深刻。
【瀚云】
“瀚”字是带三点水的字,有广阔无垠的意思,既可以形容男孩气度不凡、胸怀宽广,也可以表示男孩拥有丰富的学识,是一个又有水又很适合男孩的名字。“云”字是水蒸发后凝聚而成的,和“瀚”字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时,“云”字也有空中自在漂泊的云彩之义,这是胸怀和抱负的一种表述方式。
【景涵】
“景涵”二字读起来朗朗上口,是一个有文艺气质的一个名字。同时,“景”字是风景、状况、敬佩的意思,用在男孩身上有让人敬仰的寓意。“涵”本意是水众多的意思,当形容男孩时,可表示男孩有涵养、气度翩翩的意思,是父母希望孩子将来能够成为一个儒雅的小绅士的名字呈现。
【家泽】
孩子是父母的宝贝,男孩起名用“家”字,有家庭的意思,是父母希望孩子在外能永远记住,自己是是避风港的,是家里的一份子,这是一个很温暖的字。“泽”是润泽、恩惠的意思,不仅是一个带三点水寓意好的字,还体现了孩子懂得感恩、善良等品质,是个值得父母选择的名字。
二、男孩起三点水名字的起名方法
1.加入一些与胸怀有关的字词
水是无边无际的,特别适合于胸怀联系在一起的,例如,含三点水的字“浩”、“瀚”都有胸怀宽广的意思,如果父母们喜欢孩子的名字含有水,但也不想很直观的呈现出来,这时就可以取一些和胸怀宽广有联系的字,寓意十足。
2.可以起两个都含水的字
五行缺水或喜水的男孩起名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取两个含有水的字,你可以选择一个有“水”,一个有“三点水”的名字,或者两个都是“三点水”的,这都可行。例如,取名“深淼”、“海涛”等。
3.可以依据一些诗歌中一些含三点水的字取名
含三点水的字,是一个很常见的字,所以我们在为孩子起名时,可以从一些诗歌中借鉴名字,这样名字不仅有含水,还很有寓意。例如,“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这句诗中,就可取名为“江之”。
三、男孩起名带三点水的字寓意好大全
01、军潮 浩泽 弘泽 泽伟 山润
02、斌洲 浩谋 琛洲 浩澈 浩滢
03、漾沁 崇泽 代灏 冬泄 事泽
04、湑泽 定洪 泽波 淳临 亮润
05、浩潮 光潮 浩韵 沦泽 泽潮
06、均潮 浩洲 顺滔 浩夕 沙泽
07、馨润 浩涛 涤洲 钧滔 泽泽
08、清毅 浩权 浩润 依瀚 泽起
09、洁潮 沆玉 溥臣 海影 泽桥
10、泽轩 渺润 学润 平滔 学浩
11、方泽 泊泽 浩斌 飞漾 泽洲
12、浩逸 汪洲 健滔 圣涓 泓锴
13、清美 清星 浩滔 水洲 洽滔
14、友泽 顺君 轮滔 晋润 潇润
15、泓瀚 伟泽 水儒 浩通 风泽
16、河洪 沛滨 好泽 义洲 泽润
17、城润 有滔 水润 漱洲 雄泽
18、洪涵 泠润 浩志 新泽 浩邈
19、红濂 涓滔 诚滔 浩沦 伟滔
20、淡滔 洪正 景润 泽滔 健潮
探寻中国姓氏起源:你是上古先贤谁的子孙?快来寻找祖先(二)
#国风大典#您贵姓?祖上姓氏图腾啥样呢?起源如何?假如有人问你,贵姓何来?起源在哪?你该如何回答?以下就是我国400姓氏图腾以及姓氏起源的相关传说。
(卷之二)
朱氏图腾释义
【释义】朱的原义是树,因树心呈红色,称为“赤心木”,属松柏一类。甲骨文、金文中在木的中心加一圆点,表明此事。
【起源】朱姓主要源自:曹姓、子姓、姬姓、祁姓
1、源于朱襄氏,以先祖名字为氏。朱襄氏是伏羲氏的大臣,被封于朱(今河南商丘柘城),以赤心木朱为图腾,后来朱襄氏成为“炎帝”,三代炎帝朱襄氏均活动于今河南柘城一带,其后代以朱为姓氏。
朱姓的第一个名人是虞舜的大臣朱虎。朱虎氏族或为朱襄氏的后裔,朱虎的子孙表现不俗,西周的名隐士朱张、战国时齐人朱毛、魏国大力士朱亥、西汉中邑侯朱进等名人均称是朱虎的后代。在先秦时一直活跃在冀鲁豫地区。
2、源于曹姓,以国名为氏(因得姓始祖是曹挟,该支系也被认为是源出于曹姓)。传周武王封曹挟于邾国,建都于邾。他的遗族以国为姓,称邾氏。战国时,楚国灭了邾国,邾国的贵族四处逃散,为不忘祖国,因此去掉耳旁,改姓朱。
3、源于子姓,以先祖名字为氏。出自宋国君主微子启的后裔公子朱之后。西周初期,周成王封商纣王的庶兄微子启于商丘,建立宋国,以奉商祀。宋微子的后裔公子朱死后,公子朱的子孙后代就以其名字为氏,称“朱氏”。
4、源于姬姓,以国名为氏。古代的邾氏族主要集中生活在今山东省邹县一带。
5、源于祁姓,以先祖名字为氏。源自尧帝之子丹朱,以丹朱为开姓始祖,属尧帝的嫡传后裔。当舜败丹朱于丹浦后,丹朱后裔分支中,有一支向中国西南迁徙,先秦时主要分布在苍梧之野(今湖南宁远九嶷山一带)。他们在社会进化演变中生存下来,在隋唐时期还发展成沛国郡的望族,并构成为今日朱氏大家族中的一个重要支派。
得姓始祖:朱襄氏、朱兴镜、朱振
始 祖 地:河南柘城、山东邹县
郡望堂号:吴郡、沛郡、河南;白鹿堂
当今排序/人口:第14位/约1810万
宋版百家姓排序:第17位
秦氏图腾释义
【释义】秦,古国名。甲骨文的秦字,上部有一个杵,左右是两只手,下部有两株禾谷,象征成熟的庄稼,整体字形表示“丰收之年”及“举杵舂谷”之义。
【起源】秦姓主要源自:嬴姓、姬姓、姚姓
1、秦出自嬴姓。秦氏是少昊金天氏的直系后裔,少昊是中国野蛮时代中期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神话人物。他的名字,在中国典籍中五花八门,除“少昊”外,又写作“少皓”、“少皞”、“少皋”,此外又称“朱宣”、“白帝”、“西皇”、“金天氏”、“穷桑氏”。《左传》、《帝王世纪》都说少昊名叫挚。但《帝王世纪》又说:“少昊帝名挚,字青阳,嬴姓也。”,又有少昊的裔孙伯益,其后非子的封地于秦,有以国名为氏者。
秦始建国于雍(今陕西凤翔),其后,国都多次迁徙,先后迁脚邑(今陕西洛川)、平阳邑(今陕西宝鸡)、雍(今陕西凤翔)、栎阳县(今陕西临潼)等地。后来,秦穆公横扫十二国,在西戎初步建立起霸业。但因战国初期经济较落后,又常发生内乱,国力逐渐衰落,被魏国攻取了河西一带(今北洛水和黄河之间)。秦孝公时任用商鞅进行变法,国力逐渐增强,并迁都咸阳(今陕西咸阳),成为战国七雄之首。秦惠王时击败魏国,再振雄风,最终夺回河西,并一鼓作气,开疆辟土攻灭巴蜀之国,夺取楚国的汉中。秦昭王更是不断攻城掠地,使得魏、韩、赵、楚等国元气大伤。公元前227年秦王政纵横捭阖,吞并四方,最终灭掉六国,统一天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王政认为自己功高“三皇五帝”,故自称“始皇帝”。秦始皇建都咸阳,进一步统一了东南、西南地区。秦朝传了两代十二年,由于施政苛暴,于公元前206年被起义军推翻,而代之以西汉王朝。秦王子婴被项羽所杀。秦灭后,王族子孙遂以国名为姓氏,称为秦氏。这便是陕西秦氏,伯益从而也就成了秦姓的得姓始祖。
2、源于姬姓。周文王后代鲁国侯伯禽裔孙的封地秦邑,属于以居邑名为氏。周武王时,其弟周公旦被封鲁(今山东曲阜)称鲁公。鲁公后因辅佐周王留在了周都,儿子伯禽接封鲁国,其裔孙中有一支食邑于秦。后以邑为氏。源于姬姓的秦姓就是由周文王的别子周公旦之非嫡长后裔所开启,其承继并系如下:
据史籍《古今姓氏书辨证》记载,周武王在位时,把少暤(昊)之墟曲阜(今山东曲阜东北古城)赐分给他的弟弟周公旦,封他为鲁公。后来因周武王逝世时周成王尚年幼,不具独立执政之能力,于是周公旦为了辅佐成王,就让他的儿子伯禽(禽父)前去封地鲁国(今山东西南部,建都曲阜)。伯禽出发前,周公曾告诫他说:“我虽然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周成王的叔父,说起来应该是地位显赫的,但我依然害怕怠慢天下有贤之士,往往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你现在去鲁国,一定要谨慎,不能因为是王室之后而骄躁。”伯禽到鲁国后,在周公的指点下,尽心治理,且在平叛“三监之乱”中起了重要的作用。鲁国呈现一派政清居安的景象。伯禽的裔孙以公族为大夫,食采于秦邑,其后人有以邑为姓者,称秦氏,郡望在太原郡。多数的史籍记载认为伯禽的后裔所开启的秦姓为秦姓正宗。如鲁国的秦非、燕国的秦开、鲁国的秦商,均为鲁国秦氏后裔。这便是河南或山东秦氏之源。按鲁有秦堇父,其子秦丕兹,拜孔子为师。秦周、秦遗,,盖秦子之族。又,秦巡之妻秦姬为季公鸟季氏,鲁公族之妹,依当时同姓不婚之礼考之,而鲁为周礼所在之国,则秦氏非姬姓,于鲁为异姓大夫。
得姓始祖:秦非子、伯益
始 祖 地:河南范县、陕西咸阳
郡望堂号:天水、太原、河内;三贤堂
当今排序/人口:第72位/约400万
宋版百家姓排序:第18位
尤氏图腾释义
【释义】尤,本义是特异、突出。尤是一个形声字,“乙”为形符,“又”是声符。“又”表示事物的发展。越加优秀越会受阻,虽受阻碍仍能超出。这就显出它的优异。
【起源】尤姓主要源自:沈姓、仇姓
尤姓是南中国的姓氏,始自10世纪,在百家姓中排第19,台湾第八十四大姓,在大陆当代姓氏中排第170位,约占大陆汉族人口的万分之七点五,多生活在南中国一带。
尤(yóu)姓,源出有:
1、源于沈姓,出自五代十国时期闽国的沈氏族人,属于因谥改姓。按照目前大部分尤氏观点:五代之初,后梁皇帝朱温于公元909年册封武威军节度使、福建观察使王审知为闽王,因审、沈二字同音,闽国境内的沈姓族人为了避讳,将沈姓去掉三点水改为“尢”姓(即尤的繁写)。宋代李纲于《梁奚谷漫录》指:“系出沈姓,五代王审知据闽,闽人沈姓者,避沈音,去水改尤氏”。根据福建尤氏族谱,首先避讳改姓之人名为沈诚,字思礼,生于河南光州,唐末天下大乱,其幼年时与亲族随王潮、王审知的民变军队南下进入福建,后为王审知女婿。公元924年护送王审知入京进万寿节,后唐庄宗李存勖封其为驸马都尉,他为尊崇其岳父威望,避讳闽王名字“审”“沈”谐音,将沈姓去水改尤,成为尤姓的得姓始祖。今福建省南安市省新镇南厅有尤(沈)思礼与夫人王郡主的陵墓,俗称“驸马墓”。但据史料查证王审知自公元885年入闽至公元925年离世,终身未返战乱多事之中原。1981年出土的王审知墓志铭记载了他的四名女婿,其中亦无尤思礼。尤思礼为王审知女婿因讳改姓一说始现于距五代六百年之后的明代尤氏族谱,之后流传甚广,目前大部分尤氏皆奉尤思礼为得姓始祖。
2、源于仇姓,出自春秋时期宋国大夫子仇牧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周庄王姬佗六年(公元前691年),宋国传位至第五任君主子共,即宋缗公。到周庄王十五年(宋缗公十年,公元前682年)夏,宋国在攻打鲁国时,宋军猛将南宫万被鲁国俘虏,后来经过请求,鲁国才把南宫万放回宋国。在史籍《史记·宋微子世家》中记载:“南宫万遂以局杀愍公于蒙泽。大夫仇牧闻之,以兵造公门。万搏牧。牧齿着门阖死。”后来,宋国用金钱贿赂陈国国君,陈国君主见钱眼开,又怕南宫万之勇,遂使计让妇人与南宫万饮酒,待南宫万醉了,以皮革裹之紧缚后归于宋国。回到宋国后,宋国人乱刀相向,把南宫万剁成了肉酱。
此事件之后,仇牧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仇氏。在春秋战国时期,“仇”与“尤”二字音义相通,都是怨忿之义,因此亦有称尤氏者,读音作qíu(ㄑㄧㄡˊ),今读作yóu(ㄧㄡˊ)亦可。
得姓始祖:尤思礼
始 祖 地:河南汝南
郡望堂号:吴兴、汝南、南阳;树德堂、吴兴堂
当今排序/人口::第170位/约100万
宋朝百家姓排序:第19位
许氏图腾释义
【释义】许,本义为认可,同意,应允。许从言、从午。言,本义是说话,与言组成的字一定与言语、言论有关。午,本义是杵。甲骨文中午字是舂米的捣杵。所以午字延伸有抵触、违反之含义。
【起源】许姓主要源自:姬姓、姜姓
出自姬姓,为颛顼后裔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长子曰樊,樊为已姓,封于昆吾,即古帝丘颛顼之虚,为昆吾氏,尧舜时期昆吾氏首领许由为当世大贤,死后葬于箕山,后人多以许由为许氏始祖。夏之昆吾为商汤所伐灭,后人迁徙至河南许昌。
出自姜姓,以国为氏,是炎帝神农氏的后裔。许氏与齐氏同祖,为上古四岳伯夷之后。“四岳”(尧舜时四方部落首领)是由姜姓发展出来的四支胞族,他们和姬姓部落结成联盟,跟“子姓”商族平行发展。以姬姓和姜姓部落为主的盟军打败了商纣王,建立了姬姓国-- 西周。周成王时,大规模地分封诸侯,其中商的旧地也分封了一些姬姓诸侯国和姜姓诸侯国,许国正是被周分封的姜姓诸侯国之一,其始祖为文叔,也称为许文叔。春秋时,许国成为楚国的附庸,战国初期被楚所灭。许国亡国后,子孙以国为氏,称许氏,史称许姓正宗。
得姓始祖:许由 许文叔
始 祖 地:河南许昌、登封
郡望堂号:高阳、汝南;洗耳堂
当今排序/人口:第26位/约900万
宋版百家姓排序:第20位
何氏图腾释义
【释义】何的本义是挑担,就是负重、负荷。甲骨文写法是一个人肩上扛着戈的图形。
【起源】何姓主要源自:韩姓、昭武九姓
1、晋是周朝早期的一个诸侯国,第一任国君是唐叔虞,姓姬名虞,字子干。他是周武王的儿子、周成王的弟弟,被封在唐这个地方,虞的儿子“燮父以尧墟南有晋水,改曰晋侯” (见毛诗谱)。周武王的夫人是姜太公之女,被后世尊为圣母。周武王与妻子邑姜欢会时,曾梦见天帝对他说:我让你生个儿子,名字叫虞,将来可把唐国封给他。后来胎儿出生了,手心果然有个“虞”字,故起名为虞,人称叔虞。“唐叔虞”三字中,唐是封地名,叔是排行,虞才是名,为姬姓。
唐代姓氏名著《元和姓纂》记载:“周成王弟唐叔虞裔孙韩王安为秦所灭,子孙分散江淮间,音以韩为何,遂为何氏。”
庐江何氏的“姬—韩—何”姓源,已被唐朝何德、何弘敬、何俛等墓志铭证实。
2、据《商周家族形态研究》载:何姓,“铭于商朝晚期青铜器上铭文,系商王族异姓亲族的氏号”。另甲骨文卜辞有何族参加祭祀的记载。还有源自少数民族中的何姓。在中国汉唐时期的西域地区,有月氏人建立的康居,原居祁连山北的昭武城,后被匈奴人打败,西越葱岭,建立了康国,并日益强大起来,西域的米、史、曹、何、安、小安、那色波、乌那昌、穆等先后归附了康国,均以昭武为姓,以示不忘其本。史称“昭武九姓”,而“何”则是其中之一。
得姓始祖:韩王安
始 祖 地:河南信阳
郡望堂号:庐江、东海、陈郡;水部堂
当今排序/人口:第17位/约1480万
宋版百家姓排序:第21位
吕氏图腾释义
【释义】吕,本意是铜锭。甲骨文中,吕字像古铜饼状,金文的吕字将两口填实,成为铜锭的直观图像。吕,表示冶炼的技术和行业。
【起源】吕姓主要源自:姜姓、高姓、姬姓、任姓
1、源于姜姓,出自帝舜晚年赐伯夷吕氏,属于以帝王赐氏、部族名、国名、居邑名为氏。其始祖为伯夷。相传上古部族首领神农氏炎帝,因居姜水流域,因以之为姓,称姜姓。帝舜时,姜姓后裔伯夷为掌管礼仪的秩宗,帮助舜治理部落联盟,很有政绩。禹代行天子时,伯夷尽心辅弼,成为禹之心腹,组成了一个彊域不过七十里地的侯爵国,伯夷是吕国第一代吕侯,为吕氏始祖。在夏商周时,吕国都是诸侯国。商末,伯夷后三十七世苗裔太公望吕尚辅助文王武王建立周朝,因功勋首封太公吕尚于营丘,曰齐国。后太公之子丁公吕及即位,春秋战国时代,古吕国和齐国并存了三百余年,到吕尚的第12世孙齐桓公吕小白时,楚文王发兵北上(公元前679年),借道南阳邓国,攻打南阳古申国。申国被楚国灭掉之后,位居申国以西的吕国人,惧怕楚国发兵来攻,一大部人东迁新蔡,建立了新的吕国,史称东吕国。
南阳吕国被楚国灭亡后,吕国子孙均以故国名为姓氏,形成吕氏的主脉。到春秋末期吕侯支系孙吕尚所建的齐国被田氏家族灭亡后,其裔孙分别以吕、齐为姓氏,称吕氏、齐氏、姜氏等,散居于韩、魏、齐、鲁之地,史称吕氏正宗,是为南阳吕氏。吕氏族人大多尊奉伯夷为得姓始祖。
2、据史载今河南安阳往北一部分吕姓出自高姓。
3、出自姬姓魏氏。春秋时晋国公子重耳外逃,追随人员中有个叫魏犨的人,又称魏武子。重耳回晋国当上国君后,便封魏犨为大夫、魏犨的儿子魏锜在吕、厨两地有封地,大家就叫他为吕锜。吕锜的子孙就以封地为氏,称吕氏。
据《姓源》及《通志·氏族略》所载,春秋时晋国有吕氏,系从魏氏分化而来。山西的吕人故地,被晋国所并,晋侯将此地作为封邑,赏给姬姓公族大夫魏氏。魏氏后裔虽系晋之公族,姬姓,但因封于吕人的故地,因而仍袭用吕的故号。晋惠公时有大臣吕甥。《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一霍州吕城条:“州西三里,故吕乡,晋吕甥邑也,今有吕陂,在州西南十里,亦以吕甥名,隋因置吕州。”吕邑后被晋并吞,吕甥后代以邑为氏,形成吕姓。是为山西吕氏。
得姓始祖:伯夷
始 祖 地:河南南阳
郡望堂号:河东、淮南;东莱堂
当今排序/人口:第47位/约740万
宋版百家姓排序:第22位
施氏图腾释义
【释义】施,为旗帜飘动之状。
【起源】施姓主要源自:姬姓、妫姓、方姓
施姓主要源流
1、源于姬姓,为春秋时期鲁惠公之子姬尾生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等记载,春秋时期,鲁惠公姬弗涅之子中有个姬尾生,字施父,史称施父尾。在鲁桓公姬轨(姬允)执政时期(公元前711~前694年),姬尾生成为鲁国的大夫。据说,姬尾生精通音律,曾视来访的曹国太子赏乐姿态之变化,断言其父曹伯将不久于人世,后来果然应验。鲁桓公深敬姬尾生之才,委以重用,施父后成为春秋名臣。后传到其五世孙姬孝叔之时,干脆以先祖名字为姓氏,称少施氏、亦称施父氏,以示与别的家族不同,后省文简化为单姓施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施氏正宗。
2、源于妫姓,出自夏王朝时期诸侯国施国,属于以国名为氏。据史籍《姓氏考略》记载,夏王朝时期诸侯中有施氏,建施氏国,其故址在今湖北省恩施县一带。
商汤灭夏桀之后,施氏国亦随之灭亡,其后,施氏国的公族子孙就以故国名为姓氏,称施氏,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3、源于方姓,出自明朝初期大儒方孝孺同族,属于避难改姓为氏。
据史籍《姓氏词典》记载:方氏系为改姓。明朝大儒方孝孺被明成祖朱棣杀害后,其同姓族人纷纷外逃,以避株连,因而有改称施氏者。“施”字,拆开为“方人也”,因而也有为方氏者。
得姓始祖:施父(鲁国大夫)
始 祖 地:山东曲阜、湖北恩施
郡望堂号:吴兴郡(堂)
当今排序/人口:第107位/约270万
宋版百家姓排序:第23位
张氏图腾释义
【释义 】张,在金文中是一副箭在弦上的 形状。引申为开弓、上弦、捕捉、伸展等 意义。
【 起源 】张姓主要源自:姬姓、聂姓
张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张挥为该姓始祖。历史上,西汉时期张耳被刘邦封为赵王,张耳的十七世孙张轨(255年-314年)建立前凉国。
源于姬姓:
①出自上古黄帝之孙挥,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这一支张姓以青阳(即清阳,在今河北清河县东面)为发源地,是为清河张氏。民间有“天下张姓出清河”的说法。
②出自黄帝姬姓的后代,属于以字为氏。春秋时,晋国有大夫解张,字张侯,他的后代以其字命氏,也称张氏。
2、源于改姓而来:
①出自聂姓。三国魏将张辽原姓聂,其家族为了避怨而改张姓,其子嗣便以张为姓。
②出自赐姓。世居云南的南蛮酋长龙佑那,于三国时被蜀相诸葛亮赐姓张,以后其子孙便以张为氏。
③源于古奚族。张忠志,奚族人,居住在范阳,因善骑射,被范阳守将张锁高收为义子,遂从义父姓张。后张忠志屡立战功,官至礼部尚书,封赵国公。
得姓始祖:张挥
始 祖 地:河南濮阳
郡望堂号:清河、范阳、太原;百忍堂
当今排序/人口:第3位/约9540万
宋版百家姓排序:第24位
孔氏图腾释义
【释义】孔的本义是通。孔字从子、从乙。乙是一种候鸟,就是今天的燕子。在金文中,孔字像乙鸟朝小孩飞来之形。
【起源】孔姓主要源自:子姓、姬姓、妫姓、佶姓
1、源于子姓,出自商朝君主成汤之后裔,其子孙中有一支以商族的姓「子」以成汤名字中的「乙」组合起来,为子姓孔氏。
2、源于子姓。出自宋国司马孔父嘉之后,西周初期,成汤的后裔微子启被封于宋国,微子启死后,其弟宋微仲继位。微仲九世孙孔父嘉为宋国大司马,遭受迫害,他的后代逃到鲁国,以其名字中的「孔」为氏,也是子姓孔氏。
孔父嘉的六世孙为孔子。
3、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卫国大夫姬孔悝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春秋时期,卫国大夫中有姬孔悝,所以在姬孔悝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孔氏。
4、源于妫姓,出自春秋时期陈国大夫孔宁,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古今姓氏书辨证》等有关资料记载,春秋时陈国(今河南淮阳)有个大夫叫妫孔宁。
在妫孔宁的后裔子孙中,有的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孔氏,是为陈郡孔氏。
5、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郑穆公姬兰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春秋时期,郑国(今河南新郑)君主郑穆公姬兰有后人名姬孔张,在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世代相传至今,史称郑国孔氏。
6、出自古佶姓的孔氏。
得姓始祖:孔父嘉
始 祖 地:河南商丘
郡望堂号:京兆、鲁郡、河南;至圣堂
当今排序/人口:第97位/约350万
宋版百家姓排序:第25位
曹氏图腾释义
【释义】在甲骨文中,曹字像两个人在争辩,即原告和被告相对状。下部是曰,表示两人在说话,在争辩,在打官司。所以古代诉讼的原告和被告称为“两曹”。
【起源】曹姓主要源自:姬姓
1.源于姬姓的后代。公元前1122年,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曹振铎被封于曹,建都陶丘,成为始封之君,也就成为曹氏的受姓始祖,曹参、曹操即其后人。
2.源于官位。颛顼曾孙吴回之孙安被封在曹国(在今山东菏泽一带),属于以国名为氏。相传颛顼帝有曾孙叫吴回,在帝喾时为火正祝融。吴回的儿子陆终娶鬼方氏的女儿女嬇为妻,生下六个儿子,其五子名安,曹姓,夏禹赐封安为曹官,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在大禹治水时,安正逢其时,他因佐夏禹治水有功而被赐曹官。曹官也就是“圜土”为牢,看押奴隶的官,这在当时以镇压奴隶为主要职能的奴隶主中并非小官。安后来以官为氏。这是曹姓得姓之始,曹安即是曹姓得姓始祖。周时,武王改封曹安的后裔曹挟于邾国(今山东省邹城境内,灭于楚)。战国时,邾国被楚宣王所灭。之后,邾人有的以国为氏,改为朱氏;有的仍以曹为氏,是为曹氏。
得姓始祖:曹振铎
始 祖 地:山东邹县、定陶
郡望堂号:谯郡、彭城;清靖堂
当今排序/人口:第30位/约790万
宋版百家姓排序:第26位
严氏图腾释义
【释义】严的本意是紧急和急迫。《说文》:“严,救命急也”。在山崖,一个人手持猎叉迎面刺击野猪之形,显示场面十分紧张、严峻。
【起源】严姓主要源自:芈姓、嬴姓
1、源于芈姓,出自楚庄王之孙,以谥为姓。魏晋时严氏有恢复庄氏的,于是形成庄、严两家。两姓原出是一家,故有“庄严不通婚”之古训。前汉有会稽严助,后汉光武友严光,蜀郡严遵,河南尹严延年,扬州刺史严迈。
2、源于嬴姓,出自战国时秦严君疾之后,以封邑名为氏。战国时期,秦国宗室名将,秦孝公庶子,秦惠文王的异母弟上大夫嬴君疾,受封于蜀郡严道(今四川荥经),便以封邑名称为姓氏,称严君疾。严君疾的后裔子孙,遂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者,世代相传。该支蜀郡严氏族人亦坚拒与芈姓严氏联宗。
3、源于远古时代的古严国,其国人以国名为氏。相传在尧帝执政时期,有一位高士名叫许由,尧帝曾经想把天下让给他,但不接受,隐居到箕山去了。许由有朋友严僖,就是那个古严国的后裔。今山东省的鄄城县一带,仍有一支严氏族人尊奉严僖为得姓始祖,并一直拒绝与芈姓严氏联宗。
得姓始祖:严僖
始 祖 地:湖北江陵
郡望堂号:天水、冯翊、华阴;富春堂
当今排序/人口:第95位/约230万
宋版百家姓排序:第27位
华氏图腾释义
【释义】华的本义是花。甲骨文全文的华字,像一株树上繁花盛开的样子。古代称树上开的花为华,称地上植物开的花为荣。
【起源】华姓主要源自:子姓、姒姓、姬姓、嬴姓
1、源自子姓,出自春秋时期宋国宋戴公封子孙于华邑,属于以封邑名为氏。源自子姓的一支华氏,有比较具体的资料可考,在史籍《名贤氏族言行类稿》上记载:“宋戴公孙督,字华父,相宋公,因自立为华氏,华督、华元、华定、华亥,并为宋卿。”这支华氏是因字得姓,而且他们在春秋时期的宋国是一个显赫的家族,子孙历代都是宋国的公卿。宋国是由周武王封给商纣庶兄微子启以奉汤祀的。商汤是子姓,正考父和华督都是商朝的后代,华氏自然也就源于子姓了。当时的宋国拥有今河南省商丘县以东、直到江苏省铜山县以西的一片地方。因此,这支华氏族人的最早发源之处在宋国,后来才逐渐繁衍到其他的地方。在华督、华元、华定、华亥等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华氏,史称华氏正宗。
2、源于姒姓,出自夏朝仲康封观于西岳华山,属于以居邑名为氏。姒姓与子姓的祖先同出一源,即四千四百多年以前的颛顼帝高阳氏。子姓是颛顼的儿子契所建立,姒姓是颛顼的孙子夏禹的后代所建立。所以华氏无论是姒姓的一支,还是子姓的一支,统统都是颛顼的后代,所谓两支,不过是得姓的先后与途径有所不同罢了。
据考证,华氏人的始祖是可以远溯到黄帝轩辕氏的,因为颛顼正是黄帝的孙子。源自姒姓的华氏,早在夏朝的第四个天子仲康之时便已出现,距今有四千一百多年。这在史籍中有记载:“夏仲康封观于西岳,曰华氏”。西岳,指的是陕西境内的华山,所以仲康的子孙自此就以“华”为姓氏了。不过,有学者明确持疑,因为当时的华山是否已有“西岳”的封号未可确定,所以,认为是华氏之得姓在前,华山之得名则在后。本书考证,直到战国中期,今华山之地仍称作“阴晋”,属于魏国之地,还没有被称做“华山”。到战国晚期的周显王三十七年(己丑,公元前332年),魏国以阴晋之地为交换条件,送给秦国以求和,秦惠文王改其名为“华阴”,其境内之山始称“华山”。因此,清朝陈廷炜在其所撰《姓氏考略》中的说法“夏仲康封观于西岳,曰华氏”,肯定是“为名以撰”,实不可取!不过,在夏桀执政时期,有四个贴身佞臣:“河济、泰华、伊阙、羊肠,修政不仁。”泰华是夏桀的宠臣之一,在其后裔子孙中,当有中国最早的华氏。
3、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郑国世子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春秋公羊传》中记载:“僖公七年夏,郑杀其大夫申侯。其称国以杀何?称孔子国以杀者,君杀大夫之辞也。秋七月,公会齐侯、宋公、陈世子款、郑世子华,盟于宁毋。”郑世子华,就是郑文公捷的二儿子太子华,在周惠王二十五年(公元前652年)农历1月,他代表郑国,同周王使者、齐桓公小白、宋桓公御、卫文公毁、许男爵、曹昭公班、陈世子款等诸侯国会盟于洮(今山东鄄城),这次会盟,确定了齐桓公的春秋霸主地位,是历史上一次重要的诸侯国会议。在郑世子华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华氏,是为新郑华氏。
4、源于嬴姓,出自战国末期秦国公子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公子华,即秦惠王的儿子之一,名华。公子华善武,为当时秦国大将。周显王四十一年(癸巳,公元前328年),诸侯国合纵对抗秦国。秦惠王对此感到十分头疼,客卿张仪立即建议攻打叫喊得最凶的魏国。很快,公子华和张仪二人便率领秦军围攻魏国之邑蒲阳(今陕西西安长安区),一举克之并占领。之后,公子华率秦军驻扎在蒲阳,而张仪却返回秦国。回来后,张仪向秦惠王说,“请大王将蒲阳还给魏国,并且派公子繇到魏国做人质。我能说服魏国脱离合纵之势。”秦惠王十分好奇,但还是同意了。之后,张仪跑到魏国对魏惠王说:“你看,秦国对你们魏国还是很厚道的。这不,秦王令我将蒲阳归还与您,还将他的儿子做人质。魏国可不能无礼于秦国啊。”魏惠王十分高兴,将上郡十五县都交给张仪带去给秦国,以表达谢意。如此一来,“五国合纵抗秦”被分化瓦解,张仪回到秦国,立即被秦惠王拜为相邦(丞相)。在秦公子华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华氏,称咸阳华氏。
得姓始祖:华父
始 祖 地:河南商丘
郡望堂号:武陵、平原;武陵堂、本仁堂
当今排序/人口:第205位/约60万
宋朝百家姓排序:第28位
金氏图腾释义
【释义】金,泛指金属。金的甲骨文有两种:一种是上边古文“今”字,下边是“火”字,表示用火熔炼中,铜液的流出。另一种是上边古文“金”字,下边是“土”字。左边有两点,表示金子埋在沙土之中,左边的两点同样表示铜液。
【起源】金姓主要源自:金天氏
1、出自少昊金天氏。相传少昊是上古五帝之一,少昊死后被尊为西方大帝;即东汉应劭《风俗通义》所云:金姓是“少昊金天氏之后”。少昊是古代东夷部落首领,东夷部落以鸟为图腾,他曾以鸟名为官名,设有工正和农正,管理手工业和农业。相传他因修太昊之法,故曰少昊,按照古人的五行学说,土生金,他以金德王,故号为金天氏。《帝王世纪》上说:少昊自穷桑登帝,后徙曲阜。穷桑在今山东曲阜市北。少昊的子孙中,有一支简化他的号“金天氏”而为姓氏,就是金氏。
2、源于匈奴族,出自西汉时期匈奴休屠王之子金日磾,属于帝王赐姓为氏。西汉王朝时期,南匈奴休屠王的儿子名叫日磾,在汉武帝执政时期随母亲归顺于汉室,汉武帝因获休屠王祭天金人故赐其姓为“金”,曾为马监,后以功拜车骑将军。金日磾,公元前134~前86年,字翁叔,匈奴休屠王太子,武威休屠人(今甘肃民勤)。著名西汉大臣,车骑将军,有远见卓识的匈奴族政治家。汉昭帝始元元年(公元前86年)农历9月,金日磾病逝于长安(今西安市),终年四十九岁,陪葬于茂陵,谥为“敬侯”。金日磾长期生活在汉王朝,勤学苦练,钻研汉朝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生活等进步文化。因此,他在供职中央期间,尽力维护统一,反对任何破坏和统一的行为,他一生多次识破并挫败叛乱活动,在维护汉王朝的统治和社会安宁方面,建立了不朽功绩。
金日磾的后代子孙,就以汉武帝所赐之“金”为姓氏,尽皆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
得姓始祖:金天氏(少昊)
始 祖 地:山东曲阜
郡望堂号:彭城、京兆;丽泽堂
当今排序/人口:第62位/约380万
宋版百家姓排序:第29位
魏氏图腾释义
【释义】魏从巍而来。巍,高也。《论语》注曰:“巍巍,高大之称也”。
【起源】魏姓主要源自:隗姓、姬姓、芈姓
1、源出隗姓。夏商时期,西北部落隗姓中的魏地部落,最终发展为国家,即魏国。商末隗姓魏国后被灭,其子孙以国为氏,姓魏,已有4000年历史。
2、出自姬姓。商末周文王占领隗姓魏国之地,封其亲属于魏国,这是姬姓魏国的始封之地。周武王灭商后,封其弟毕公高于毕,在今陕西咸阳北,是为毕国。迁封魏国于山西芮城东北的魏城。春秋时,毕公高的后裔毕万辅佐晋献公,于公元前661年灭了姬姓的耿、霍、魏等小国,晋献公封毕万于魏地,建立另一个姬姓魏国。公元前445年传至十二世孙魏斯,于三家分晋事件自立为诸侯,即魏文侯,建立了强大的魏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再传三世到魏王假,于公元前225年被秦始皇所灭,子孙以国为氏。姬姓魏氏有3100年历史,史称魏姓正宗。
3、出自芈姓,战国时秦国大臣魏冉,为芈姓之后裔。秦武王去世后,拥立武王之异母弟嬴则(秦昭王),曾长期任秦相,封于穰(今南阳邓州穰东一带),号穰侯,魏冉之族后裔皆姓魏,这支魏姓有2300年历史。
得姓始祖:毕万 魏惠王
始 祖 地:山西芮城 河南开封
郡望堂号:巨鹿、任城;九合堂
当今排序/人口:第45位/约600万
宋版百家姓排序:第30位
陶氏图腾释义
【释义】陶是从“匋”和“阝”演化而来的。古时候,匋就是现在的陶器,是瓦器,是从土窑里用火烧制而成。
【起源】陶姓主要源自:己姓
陶姓起源于上古五帝之一的尧帝陶唐氏,陶唐第七子洪祺为陶氏之祖。
先秦时以平原陶姓为著,自商周时期到汉代,陶氏之族,率不出豫州境,活跃于济阴、平阳一带,人才辈出,汉开封侯陶舍,辅助汉高祖刘邦打天下,被高祖封为开封侯,官至左司马,其子陶青也袭爵拜相。至汉末,青公后裔举族南徙丹阳,从此陶氏宗族居于吴。陶舍裔孙陶敦之后,分为丹阳和浔阳两支,繁衍到后来,成为丹阳和浔阳两地的望族。观今之陶氏,多源自丹阳、浔阳之望。进入近代太平盛世,陶氏后裔繁衍广布全国大多数省市区的城市乡村,尤以长江下游各地区为盛,另有九个少数民族陶姓子孙。泱泱中华,天下陶姓,溯源于陶唐氏,在血缘上可以追溯到4300多年以前的尧舜时期,在来源方面,可知最初是来自山东定陶、河北唐县和河南虞城县,源流可考。宋代《百家姓》将陶姓系于31位,也说明陶氏授姓特点鲜明,授姓时间早,原委脉络清晰,家族繁衍生息较为昌盛。
陶姓图腾:据称“陶”字成型于烧陶制器。陶本作缶、陶,由作陶器者“勹”和陶器“缶”组成。但“缶”又是由“午”和“凵”组成,“午”是玄鸟,“凵”是烧陶的窑穴,意思是玄鸟族人发明了陶器,就以这种烧陶制器的功德为姓,陶字的“阝”表示窑穴火道。陶姓是魁隗氏炎帝族祝融八姓昆吾嫡传,始祖陶唐氏。陶姓起源始祖,得姓始祖。
唐尧,上古时期五帝之一,为帝喾次妃陈锋氏女庆都所生,伊祁姓,名放勋,号陶唐,谥曰尧,因曾为陶唐氏首领,故史称唐尧。在其担任部落首领之前,曾在今山东定陶西北居住,以制作陶器为职业,其地世称为陶丘。
得姓始祖:唐尧(陶唐氏)
始 祖 地:山东定陶、河南安阳、淇县
郡望堂号:济阳、丹阳;五柳堂、爱菊堂
当今排序/人口:第83位/约210万
宋版百家姓排序:第31位
姜氏图腾释义
【释义】姜,是一种家畜的名称。在甲骨文中,“姜”与“羌”构形相仿,都是与羊有关的特殊字。
【起源】姜姓主要源自:神农氏
姜姓源出神农氏,炎帝生于姜水,因以水命姓为姜,裔孙姜子牙周初封于齐,到战国中期,为田氏所灭,子孙分散,有以国名为氏是齐氏,或以姓为氏是姜氏。秦汉时,姜姓以关东大族向西迁徙充实关中,之后在天水形成著名的郡望,如今姜姓广泛分布于中、朝、韩、菲、泰和印尼等国。
得姓始祖:炎帝神农氏
始 祖 地:陕西宝鸡 河南南阳
郡望堂号:天水、广汉;稼穑堂
当今排序/人口:第54位/约430万
宋版百家姓排序:第32位
“姓氏图腾和起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姓氏的历史和发展历程,虽不能完全当真,但可以从中学得不少知识。
感谢家人们的支持关注,小编将更加努力查阅相关文献,为家人们持续更新中华400多个姓氏图腾和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