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格——你了解“面具”背后真实的自己吗?
人格一词来源于古希腊,本意是“面具”。如果对人格一词有些朦胧,那么我们或许可以通过剖析面具进一步去了解我们的人格。下面,让我带着你一起,解析人生舞台背后的真实的自我。
你的面具是怎样的我们在这里要完成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是去发现自己的面具。每个人的面具都不相同,也许你的面具是红色的,你给人的印象是活泼开朗,乐观豁达;也许是蓝色的,平和淡然,还带着一丝的忧郁;也许是绿色的,能量十足,青春四射,朝气蓬勃;也许是黑色的,悲伤沉闷,麻木消极...这些面具是我们对外界的防御的外壳。有些人可能会问,那这个面具是怎样形成的呢?
面具可以理解为是人的防御机制的产物。是人在与外界的接触中渐渐积累下来的一种经验应对体系。简单的讲,今天你做错了一件事被妈妈批评了,更严重的,妈妈因为这件事打了你。这时候,你就会相应地在这种经验下形成自己的应对机制。你可能会笑笑,撒娇地抱抱妈妈说,“我下次不敢了嘛,别生气。”;当然也有另一种情况,你可能会想:“现在我惹妈妈生气了,我是不是应该离她远点让她冷静一下。”这就是两种应对机制,慢慢地,我们就形成了自己独一无二的面具。
本能是什么也许我们在这可以探讨一下人的本能是如何一步步地塑造属于自己的心理防御机制的。人类有两种基本的本能,一是生本能,一是死本能。前者是为了维持生命有关的本能。简单点,现在你可以想象这样一幅画面,一团熊熊燃烧的火,那维持火燃烧的火种,木柴,竹炭...都是这团火的生本能,有了它们火才能持续热烈的燃烧;而那燃尽的碳灰就是死本能,它慢慢的积累,阻止了火继续燃烧的势头。
本能是具有动能的,这种动能就是我们内在的动力。我们的本能在一段关系中被接纳了的话,那它就会存活下来;反之,如果它在这段关系中被否定了,那么,死本能就会唤起我们内心的焦虑,恨意。慢慢地,如果排解不走这些负面的影响,就会出现我们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心理问题:压抑,焦虑,躁动,自闭..而这些问题就是我们的死本能主导形成的内心防御机制。
焦虑的产生那焦虑到底是我们内心中怎样的存在呢?在问这个问题之前,你是否真的了解你内心的焦虑呢?焦虑是由我们内心紧张,不安,焦急,忧虑,惊恐等感受交织在一起的情绪体验。用弗洛依德的理论来解释,就是我们内心中“本我,自我与超我”之间的冲突。本我就是内心中不受任何约束的存在。他为所欲为,代表着我们内心最原始的欲望,但是,本我的自我放纵会受到自我的约束,自我就像本我的哥哥一样,会制定一些规则来限制本我的行为。当自我管不住本我时,超我就会出现,像爸爸一样,阻止本我。
这可以用来解释焦虑形成的原因。当这三个“我”没有协调好之间的关系时,焦虑就会产生。焦虑可能是由于外在环境中客观存在的危险引发的危机感,可以是我们内心的个我战胜了自我时引发的恐惧感,还有可能是本我战胜了自我,甚至超我后产生的罪恶感。归结起来,我们生活中的焦虑都可以归结为这三类。
这时,我们内心的生本能就会苏醒,会抵抗焦虑的产生。我们会在后续的文章中详细地探讨我们心中的心理防御机制。
在本文的末尾附上常用的,较权威的人格测试题目网址。
MBTI职业性格测试/d/file/gt/2023-10/ezh0sajzoph id="内向+性格缺陷?超准!儿童性格经典测试题,全网妈妈都在测">内向+性格缺陷?超准!儿童性格经典测试题,全网妈妈都在测
其实我们在后台收到过不少妈妈对于孩子性格的求助。
内向的孩子,家长想让他外向一点,太外向的呢,家长希望孩子能收敛一点。
在我看来,内向和外向,并不是非黑即白,并没有绝对的好坏高低之分。对于好的特质要发扬,缺陷也可以及时干预。
帮助孩子改变坏毛病,就能塑造更优秀的性格。
不过孩子的性格不同,你的孩子属于哪种类型?更“吃哪一套”呢?
心理学家将儿童性格分为四大类:
①亲切型
做事沉稳、谨慎,专注力强。
相对孤僻内向,喜欢独来独往,不爱主动交际,不愿主动说出自己的想法。
②表现型
反应灵敏、思维活跃,交往能力很强。
自控力和专注力比较差,做事没有耐心,容易半途而废。
③思考型
有主见,善于思考,做事有条理。
比较爱面子,自尊心强,害怕失败不愿意去试错。
④指导型
适应能力强,富有创造性。
规则意识不强,常常我行我素,不能和同伴友好相处。
其中,家长们最头疼,也是问得最多的,就是亲切型。
下面有一则出自《儿童性格心理学》的测试,专门针对亲切型孩子,家长们认真回忆,回答即可。
1.在家庭聚会时, 不敢站在众人面前讲故事。
A.是 B.偶尔 C.不是
2.做事节奏慢,心态平和,不给自己施加压力。
A.是 B.偶尔 C.不是
3.觉得自己做了一件傻事,通常都要担心好久。
A.是 B.偶尔 C.不是
4. 做事需要较大的推动力,不会主动表现自己。
A.是 B.偶尔 C.不是
5.受到别人的耻笑,会感到非常难为情,却又不敢哭出声来。
A.是 B.偶尔 C.不是
6.从众心理较强, 喜欢大家一起做, 不愿意单独承担任务。
A.是 B.偶尔 C.不是
7.为人随和,愿意配合别人,非常忍让。
A.是 B.偶尔 C.不是
8. 极少反抗,态度平和,但是行动缓慢, 见效果很慢。
A.是 B.偶尔 C.不是
9.除非被逼无奈,否则很少承诺,不愿意承担责任和风险。
A.是 B.偶尔 C.不是
10.害怕被批评,受到批评后便立即妥协退让。
A.是 B.偶尔 C.不是
ABC三个选项中,选择A为3分, B为2分,C为1分。
根据分数结果判断,分值大于等于20分即为亲切型性格,15分至20分之间即为偏亲切型性格,分值小于15分,那么你的孩子则不属于亲切型性格。
如果孩子属于亲切型性格,我们可以怎么帮助孩子塑造更加优秀的性格呢?
首先我们需要达成共识的是,每一种人的性格,都有双面性。
而每个孩子生来就是独特的,父母只要懂得欣赏孩子的长处,尊重他的兴趣,让他从他的长处去发展,这个孩子就可以健康成长。
对3—7岁的孩子来说,父母是最值得信赖和依靠的人,因此当他们感到害怕时,保护他们就是最好的办法。
任何恐惧的产生都是对外界环境所产生的回应,消除孩子恐惧的最好办法就是让孩子有足够的归属感和安全感。
可以用自己的情绪感染孩子,比如鼓励他“妈妈和你一起试试”,比如夸奖他“这样做很棒”。
我们千万不要独自让他们面对害怕的事物,这不但不会让他们变坚强,锻炼胆量,还会令孩子更加脆弱,敏感。
无论是外向还是内向的孩子,都需要跟外界进行必要的社交。
这是无法避免的!
但是对于胆怯内向的孩子来说,如何交朋友,如何与孩子相处,我们应该鼓励并且适当给予指点和帮助。
比如当孩子看见其他小朋友在玩耍,想一起玩又不敢玩的时候,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去主动社交。
也可以邀请小朋友来家里玩,或者从小带着孩子多去串串门,多带孩子去公园、博物馆、游乐园逛逛……
当然,如果孩子刚出去的时候有点害羞,千万不要指责他,不懂礼貌,缺乏热情。
别着急,多给他们一点时间。
爱德华·德西曾经说过“想要刺激孩子的内在驱动力,就要让孩子觉得我能行。”父母的肯定和鼓励,往往能给娃带来这样的自信心。
因为我们的肯定带给娃的不只是一时的激励,还让娃充分感受到你们的爱,知道自己做什么背后都有父母的支持。
有时候要想让孩子做好一件事很简单,就是真的相信他能做好,孩子会通过你的眼神,感受到这种信任的。
另外,信任是欣赏的最高境界,发自内心地相信孩子。每一个孩子巨大的潜能,也许就通过信任发挥出来了。
在充满竞争的现代社会,亲切型孩子与世无争的性格只会让他们主动放弃竞争。
因此,父母要教育孩子具有竞争意识,并培养孩子竞争的勇气和自信,比如说鼓励孩子坐第一排。
胆小的孩子更需要这样的历练和鼓励,需要有竞争的意识和信心,这一句简单的话可以激励孩子积极向上,勇敢地追求。
所以,当孩子们不自信、不勇敢的时候,请记得跟他们说:去试试,别害怕,妈妈在。
*注:文章配图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写在最后·
正如古人所说:“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父母能做的,是不断修复孩子的性格缺陷,让孩子少走弯路。
毕竟,一种健全的性格,比一百种智慧来得更有力量。
况且,一个人的性格是会流动的。MBTI的理论来源、心理学家荣格在晚年时也曾说过:
“人格类型不是静止的,这些个人倾向是随着时间不断「旋转」的。”
孩子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拥有怎样的人生,是受内外多重因素影响的。
所以,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还是建议大家不要去禁锢或预设孩子的发展,让一切自然发生,一定会有意料不到的惊喜。
你的孩子属于什么性格?得分是多少呢?你平时是怎么去引导孩子的呢?有遇到比较棘手的问题吗?在评论区一起交流交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