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户《梁秋燕》6场演出场场火爆,原班人马登台引回忆杀
2018年11月25--30日
眉户经典剧目《梁秋燕》
在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剧场进行了六场演出
时隔60多年《梁秋燕》重登舞台
这个消息一经发布
在戏迷当中立即产生强烈反响
省内外各地观众纷纷赶来观看
晚上六点半
距演出开始还有一个小时
戏迷们早早地跑到窗口来买票
没想到票已早早地卖完了
心疼大家三秒钟
但这样的情形在演出期间几乎
场场都出现
真可谓是一票难求
尤其是昨晚最后一场
演出已经开始了
但很多观众没票进不来
而黄牛手中的票已经卖到了一张120
从三桥赶来看戏的好姐妹
早早等候在剧场门口
她们俩都是从十来岁的时候
在电视上开始看《梁秋燕》
今天是第一次在剧场来看
脸上写满了喜悦和期待
《梁秋燕》的原班人马
都已经是耄耋之年的老艺术家们
相约来探班并给年轻演员进行指导
老艺术家们有的拄着拐行动不便
有的甚至已经有些“糊涂”了
即便如此他们还是想办法相聚
见见彼此
更不想错过《梁秋燕》重演的时刻
在后台
原版《梁秋燕》的扮演者们
李瑞芳、吴德、王群英、任永华、
一级演奏员黄育英
以及本次梁秋燕扮演者之一任小蕾
一起合影留下了这张珍贵的照片
很多人看后感慨、感动甚至泪目
能够在这样特殊的时间和地点
相聚在一起简直太难得了
左起分别是:
本次梁秋燕扮演者之一任小蕾
老一辈演奏员黄育英
春生的第一位扮演者任永华
梁秋燕的第一位扮演者李瑞芳
梁老大的第一位扮演者吴德
梁大婶的第一位扮演者王群英
现年85岁的老艺术家吴德老师
作为每天第三个出场的“梁老大”
虽然上场比较晚
但每天他都早早的来到后台
看看这里、问问那里
还在不断地给演员说戏
面对采访吴德老师充满感恩地说
我19岁的时候就开始演《梁秋燕》
这是我的开山戏
它让我在艺术上有了一个“善始”
这个戏给予了我太多
让我一生都风光
我想把这出戏好好地传承下去
这一点对于我来说
也算是能够达到艺术上的“善终”
所以我很高兴、我特别高兴
吴德老师说以前观众爱《梁秋燕》
爱到甚至演员连一个字唱得不到位
都不能放过
而演员更爱《梁秋燕》
他们为这出戏下真功夫
从生活出发,一丝不苟
所以作为复排《梁秋燕》的总导演
这次排戏他也得细细地“抠”
而令他高兴和欣慰的是
所有演职人员都特别的认真、一丝不苟
年轻演员们勤学苦练
这让他觉得导演起来很轻松
剧中梁秋燕的扮演者之一任小蕾
演出后对小编动情地说道
我是看着《梁秋燕》这部戏长大的
小时候只觉得有趣、好玩
在学生时期学唱这段
也没有更多的情怀和理解
这次多位名师指导我排练帮我“抠戏”
戏还是那个戏
但我却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
老前辈、老艺术家们对艺术的热爱
孜孜以求的精神让我非常感动
让我更有力量!
梅花奖演员谭建勋在此次演出中
也是“梁老大”的扮演者
这次是他首次登台演唱眉户戏
眉户和秦腔在唱腔上很不一样
而自己又没有唱眉户戏的经验
他说这次多亏了有吴德老师
给他一个字一个字地教
让他既学习了眉户演唱
也在现代戏道白上提高了一大步
同时提到表演,谭建勋说
《梁秋燕》和自己演过的《西京故事》
同是现代戏
但两个戏在表演、步伐和形体上
有着很大的差别
演《梁秋燕》这个戏
如果放太松不像舞台艺术
但“势太硬”又脱离生活
所以把握住分寸很重要
对于此次演出谭建勋说
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梁秋燕》早已是演出精品了
所以自己上台演这出戏
一定不能太差
事实上谭建勋的“梁老大”很出彩
用他的话说就是
一定要抓住梁老大是个倔老头
是个老封建这么一个人物特征
本次演出名家云集
梁秋燕的扮演者有
“梅花奖”演员任小蕾、张蓓
以及任美玉、李迎、樊宁、徐红梅
梁老大的扮演者有老艺术家吴德
“梅花奖”演员谭建勋
一级演员司卫东
刘春生扮演者有一级演员王战备、官小良
梁大婶的扮演者李慧
胡萍、赵慧霞扮演刘二嫂
周昌岐扮演梁小成
杨蓉扮演张菊莲
刘岚扮演董母
邓卫峰扮演侯下山
尚爱军扮演田区长
刘建奇、张晶琪扮演董学民
每个人物都很有特色很有看点
因为几个演员同演一个角色
观众看戏时也多了一个乐趣
喜欢比较哪个演员演得好
有人说任小蕾的梁秋燕唱得好
有人说张蓓的梁秋燕演的活
一看就是在恋爱中的小姑娘
有人说谭建勋的梁老大有性格
有人说司卫东的梁老大唱腔美
……
反正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但是也发现大家看得都津津有味
整场演出看下来小编发现
观众们个个脸上挂着笑容
六天的演出
让喜爱这部戏的观众们看了个过瘾
虽然这出戏的故事背景
距离我们所处的时代已慢慢久远
但大家看的时候依旧是那么的亲切
让人不由得跟着剧情
一起回到当年淳朴的时光里
小编想,这就是经典戏的魅力所在吧
如吴德老师所说
这部戏最大的特点就是接地气
看的时候就好像身边发生的事情
能感染观众
在昨晚的《梁秋燕》谢幕中
原版《梁秋燕》的扮演者们也来到舞台上
和观众见面
黄育英、王玉贤、李瑞芳、吴德
王群英、李小六等老一辈艺术家的出现
让现场的观众惊喜、激动不已
掌声和欢呼声不绝于耳
也将本次连续六天的演出推向了一个高潮
演出结束后很多戏迷都说
希望有机会带家人朋友再看这出戏
希望这样的好戏能多演几场
希望这样的剧目能长时期地活跃在舞台上
衷心祝愿老艺术家们健康长寿
眉户戏《梁秋燕》出台始末
薛宗慎—见证《梁秋燕》——出台始末的“活化石”
作者 薛宗慎
引 子
叫亲家快吃细呀细长面,
哎!红萝卜豆腐臊呀臊子然。
丝丝葱 油点点,陈醋调上香又酸。
哎嗨哎嗨咿呀吆,吃上一个大家喜欢咦呀 吆……
一板“眉户﹒戏秋千” 唱段,勾起了一位七旬老人对过去一段戏苑往事的回忆。人所共知,大凡喜爱秦声秦韵的人们,对《梁秋燕》这出眉户现代戏都能随声符合,哼唱几句,哪怕五音不全,总想过一把戏瘾。然而要问清这出戏的来龙去脉,就不一定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
近日,笔者慕名走访了这位老人,令人惊讶的是,他对当初《梁秋燕》的出台了如指掌,对主人公的原型人物竟能说的头头是道。他就是咸阳国棉七厂离休干部薛宗慎先生。故友见面,格外开心,情不自禁的唱出了《梁秋燕》老本子中的几段唱词。下面把他的谈话(摘抄)公之于众,意在抛砖引玉,互通信息,调剂休闲族的生活情趣。
缘 由
1952年春,当时的西北司法部和西北文化部联合成立了一个“婚姻检查组”,目的是宣传检查婚姻法颁布后在农村的贯彻情况。由司法部督导处处长刘友仁任组长,文化部编审科科长黄俊耀同志任副组长,参与的人有西北检察院张浩同志、西北文化部史雷同志、画家周克难同志、西北党校文工室创作组阎瑶莲(女)同志、西北画报社黄培畴同志。
他们到了渭南后,首站决定去华县高塘镇蹲点。我当时在渭南分区文工团搞创作,因为我们的副团长田林同志是黄俊耀的胞弟,黄俊耀叫我们团也派几个同志跟着学习剧本创作,所以剧团派了田林同志、马天保同志和我三个人参加,于是我们自然而然成了检查组的成员。
身临其境
到高塘以后,检查组驻在区公所。根据领导指示,我们十来个人,每人负责一个村子,分片包干,宣传调查农村婚姻现状。当时我们发现农村买卖婚姻非常普遍,一些穷苦家庭有指腹为婚的陋习,孩子未生下来就许给人,大多数女孩七、八岁就订了婚,至于自由恋爱那真是凤毛麟角。我当时被分配到高塘镇北堡子村,进村后,从群众口中得知,该村有一青年刘德德与南堡子村张耀仙是自由恋爱,我喜出望外,就把这一情况向黄俊耀副组长做了汇报,黄俊耀很激动,立刻叫我把女的找来,我们三人就在区公所西边的厢房内,开始了采访谈话。
据张耀仙谈,她自小许配给一个叫杨国柱的小伙子,解放后,杨参军去了新疆,五○年杨国柱主动提出解除婚约,那时张耀仙已18岁,够法定的结婚年龄了。有一次,她听隔壁的二嫂说北堡子有个刘德德是个家境贫寒的庄稼人,农闲时在高塘镇上卖蒸馍,她听到后便有了心思,以后就在集会上以买馍为名,和刘德德谈了几次话,两人便自由恋爱结了婚,这就有了第一场《情投意合》的框架。
不几天,在另外一个村子,有个18岁的女子叫杨桂芳,她要求与15岁的小女婿离婚,遭到了公婆、娘家和村民的反对,但是她很坚强也很勇敢,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工作组非常支持,派女同志阎瑶莲做工作,叫她不要退缩,并通知华县法院审判员刘××(名字记不清了),就地审判。由于是民事案件,不过于拘泥形式。那天晚上,我以临时书记员身份作记录。审判员问杨桂芳离婚的理由,杨说是父母包办,感情不合,要求离婚。当时婆婆气势汹汹的反驳说:“那不行!这才两条理由,婚姻法规定要七十二条理由才能离婚”,闹的在场观众捧腹大笑(其实婚姻法只有二十七条)。当时男方祖父、祖母哭着向审判员说,杨家当初吃了他家几石麦子,媳妇是花钱买的,总不能叫他们白白的鸡飞蛋打吗?最后,由审判员宣布离婚,并在高塘一次集会上召开了群众大会公开宣判。这一下子给了当地群众一次深刻的教育,作者黄俊耀同志也参与了审理这一民事案件的全过程,这就为他起草《梁秋燕﹒说理斗争》那场戏提供了素材。
我们在高塘镇待了大约十天,工作结束后,检查组就去了潼关太要镇。这次作者没有去,就开始构思起草《梁秋燕》剧本了。
剧本雏形
又过了十多天,大约是四月中旬,我们检查组从潼关回来,作者把初稿写好了,就在我们渭南分区文工团驻地给检查组同志读了一遍,当时剧本中没有二嫂子这个角色,只写了一个又聋又哑的七十岁老太婆陪秋燕下地挖菜。台词写的生动,大家都交口称赞。不过另有人提出,老太婆形象不够完美,只是个简单陪衬。于是作者做了第二次修改,把老太婆改成热心人二嫂子,又添加了特务破坏春耕等情节……。
五一前夕,经过一段紧张排练,准备彩排时,作者突然改变了主意。他觉得婚姻是人民内部的事情,写上特务破坏有些牵强,冲淡了主题,于是在第三稿修改时,就把特务这一角色砍掉了。剧本写成后定名为《婚姻要自主》,目的是提倡农村青年自由恋爱,反对买卖包办,并决定由渭南分区文工团首演。
一炮打响
《梁秋燕》正式演出时领导非常重视,演员阵容也强大,任玉英同志演梁秋燕,杨淑琴同志演二嫂子,刘煜演春生,其他角色分别由刘碧、顾兰香、王玉山、李复华、李文琴、郝景藩等同志演出,司鼓王景山。演出后反响强烈,舆论很好,其后许多剧团学校都来抄写剧本排练。不过该剧本只能演一点四十分钟,有些单薄。到八月中旬,黄俊耀同志把该剧的演出效果向戏曲剧院马健翎院长作了汇报,马健翎也想看看该剧的演出,有一天拍了个电报,通知渭南分区文工团《梁秋燕》剧组演职人员(20余人)去西安戏曲剧院演出。当时大家都非常高兴,但也有些紧张,觉得基层剧团进西安演戏这是“鲁班门前卖大斧”。黄俊耀就给大家做工作,鼓励演员放开胆子演。当晚在演出现场观摩的有封至模、苏育民、李正敏以及西安文化、艺术界的专家名流。
第二天在戏曲剧院召开《梁秋燕》专题座谈会,大家一致认为该剧演出很成功。我们团长也把几个月来群众反映的情况做了汇报,大意是:农民反映该剧编的很好,但就是解不开农民心里的疙瘩。意思是咱把女子嫁给人不要钱,可咱(农民)的娃不花钱娶不到媳妇咋办?因为那时流行着一灰衣(干部),二蓝衣(学生),没出息的黑脊背(农民)。正如剧中梁老大所说的“这解不了我心中的大疙瘩”。作者听了这话后很受启发,他觉得农民是现实主义者,这个要求也有道理,于是又进行了第四次修改,添加了刘小成与寡妇张菊莲的成婚情节,这就给了农民一个完美的交代:“咱给女子不要钱,咱娃娶媳妇也不花钱”。其后的第四稿演出的《梁秋燕》是由省戏曲剧院排演,梁秋燕由李瑞芳同志扮演,二嫂子仍由杨淑琴同志扮演。
感 悟
《梁秋燕》的演出获得了成功,在不长时间里唱红了关中,唱红了陕西乃至西北大地,后来还进了北京,到全国各地巡回演出。当时在三秦大地几乎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群众中流行着“看了《梁秋燕》,三天不吃饭”的美誉。从这些话中可以看出群众对《梁秋燕》的肯定。这对我这个当时学习戏剧创作的人来说,启发很大,受益匪浅。
首先我觉得该剧创作的成功是作者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能以高台教化,寓教于乐的方式宣传党的政策法令,其次是作者能扎根基层,深入生活,反映现实,指导现实,塑造了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再者就是作者做过演员,具有丰富的舞台经验,对眉户剧种非常懂行,在台词安排、音乐设计、剧情烘托等方面构思得严密精到,合情合理,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渲染了和谐气氛。除此之外我觉得还有重要的一条,就是作者能虚心听取群众意见,在演出实践中不断修改,不断补充完善,所以该剧终于获得成功,成了一部脍炙人口的佳作。
《梁秋燕》的初演已过去五十多年了,有些戏迷朋友特别是老年朋友,谈起来津津有味,余兴未尽,还想寻根问底。我虽然不是作者,但自始至终参与了《梁秋燕》出台的全过程。近来因受朋友之邀,也承暮年康乐之兴,特将此见闻轶事撰写成文,一则与读者共同分享,二则留给后人借鉴。故不负重托,了却此愿,诚望批评指正。
咸阳国棉七厂离休干部 薛宗慎
丁亥年菊月
编辑:华州文史荟萃
走南闯北吃遍外面美味,都忘不了富平老家那碗手擀\"刺棘\"面
一种食药两用的植物一一刺荆
文/雷志孝
刺荆,(又叫刺棘、刺蓟),是一种蓟(ji)属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成株高半尺左右,叶互生,叶片为条形,肥嫩厚实,上边有白色绒毛,周边有小刺,故而得名。细细的白根直插土中,可深达几十厘米至一米。五、六月开花,开始颜色呈桃红色,非常鲜艳,随着时间的推移,最后变成了紫红色,宛如一朵朵含苞待放的小菊花。此时,在刺荆花繁多的地方,众蝶飞舞,群蜂轰鸣,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种子成熟后,显灰黑色,种子顶端有白色绒毛,经风一吹,就像蒲公英种子一样,降落伞般地飘向四方,安营扎寨,另起炉灶。一到冬季,地上部分就会枯萎干死,而根部则养精蓄锐,以利来年再长。
陕西关中一带人们都叫它刺荆,其实它学名叫小蓟,也有人叫它千针草,刺儿草,青青菜等。人们常说:“秦地无闲草",刺荆也不例外,它是一种食药两用的野草。作为野菜,嫩叶是人们经常食用的主要野菜之一,它不但味道鲜美,食用方式多样,还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之功效。而药用则有止血、止痛、凝血、去淤、抗菌、消炎、利尿等功能,在中药方剂中经常使用。可内服,也可外用。
生产队时期,中华民族由于饱受三座大山多重压迫,国民经济一穷二白,工业基础薄弱,农业更加落后,人们一直延用古老的耕作方式,生产上全凭人力操作。收麦时,男女老少齐上阵,都用原始的工具镰刀割麦,一不小心,就会割破手指,割烂腿脚,在那缺医少药的年代,刺荆就派上了大用场:将鲜嫩的刺荆叶揉碎按在伤口上,不一会儿伤口就不流血了,疼痛也减轻了许多。收麦时,由于天气炎热,气候干燥,人们就会上火、流鼻血,此时用一把揉碎的刺荆叶塞往鼻孔,同样可起到立竿见影的神奇效果。
阳春三月,大地解冻,春暖花开,万物开始复苏,地里的野草和麦苗争宠,希望得到大地母亲的厚爱,此时刺荆草也争先恐后地把它尖尖约脑袋伸了出来。它生长于田间丶荒地丶山坡、埝边、路旁,大树下、草丛中也时常见到它靓丽的身影。不论在什么环境下它都能茁壮的成长。天旱旱不死,雨涝溺不亡,今天被狂风暴雨打倒在地,明天就会亭亭玉立于骄阳之下,冬天地上部分枯萎干死,来年又会现出它健壮的身影。它耐旱、耐涝、耐寒、耐瘠薄,具有极强的生命力。
春天,是吃刺荆等野菜的最佳时期,此时,春光明媚,风和日丽,在家窝了一冬的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到田野里去感受春风拂面的温柔情景。你看,三五成群的大姑娘小媳妇,她们衣着时尚,满面春色,每人手中提着一个硬塑料袋子,边走边说,边说边笑,一时兴起,大家不约而同地唱起了现代眉户剧梁秋燕剜菜的片段:"手提上竹篮篮,又拿上铁铲铲……"。
吃刺荆当然是吃嫩的叶子,特别是初春刚出土的。但是,它毕竞是一种野草,人们会反复不断地锄掉它,而它有一种不屈不挠的顽强精神,不几天又会重新生长出来,真正是"钢锄锄不尽,春风摧又生"。锄掉后又长出来的嫩叶还是可以吃的,但二茬、三茬和头茬的口感就相差甚远了。待到天气变热,叶刺变硬,叶片变老时就不能吃,只能用来喂牲口了。不过,特殊时期就另当别论了,记得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一到冬天,人们就时常到田野里拾干刺荆,拿回家煮着吃。
刺荆有多种吃法,可凉拌、可煲粥、可蒸绿馍,也能做刺荆鸡蛋饼,蒜泥刺荆菜等,而人们最喜爱的还是吃刺荆面。刺荆面,顾名思义,就是用刺荆和面粉混合后做出来的绿色面条。
详细步骤如下:
l、剜上一些新鲜的嫩刺荆,摘下它的条形叶片,将叶片清洗干净。清洗时,由于叶片上有细小的绒毛,容易吸附灰尘,故应反复揉搓,多次换水,必要时加入少许面粉,这样才能更加干净。
2、将水烧开,放一勺食用盐,然后将洗好的叶片放入开水中煮熟,晾止不烫手时就可以和面了。如果有料理机,将刺荆叶打碎成泥就更好了。
3、将晾好的刺荆叶或刺荆泥放入盆中,倒上面粉,进行和面,要多揉多搓,使面粉和刺荆混为一体。注意面团要软硬合适,不能太硬,更不能太软。和面时加上一点食用碱、一点食用盐,这样颜色就更翠绿,吃着也就更筋道。
4、将和好的面团醒上半小时以上,然后把面揉匀擀开,切成均匀的细面,下锅煮熟即可。
5、调料有盐、醋、酱油、香油、油泼辣子等。如吃凉面,再调上一些芥沫油别有一番风味。调料的剂量,没有固定的样式,根据各人的口味而定。
6、葱花、臊子,可选用韭菜、大葱、西红柿、豆腐、肉沫等。在锅中加入适量的调料炒熟即可。
瞅一眼煮熟的绿盈盈面条,让人有一种垂涎欲滴的感受,尝一口调上芥沫油的凉面,那种直冲鼻腔的爽劲,真是沁人心脾。
为了能长期吃上刺荆面,更有人把它做成刺荆挂面,这样不但一年四季可以吃,还能成为联络感情,走亲访友的佳品。
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国遭受了严重的三年自然灾害,粮食大幅度减产,吃饭就成了大问题,人们经常饿肚子,大家想着法子找吃的,瓜菜代就成了家常便饭。此时,刺荆等多种野菜解了人们的燃眉之急,特殊时期,它们为人类的生存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伟大祖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今天,物资充沛,食材广泛,人们衣食无忧,但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喜欢吃野菜。野菜,沐浴大自然之灵气,吸收雨露之精华,是纯天然无污染食品,没有任何化学摧化剂,它代表环保、健康、卫生。人们喜欢吃它,图个新鲜,图个健康、图个卫生、图个安全。
日前,见一老者带一大笼刺荆在县城叫卖,闻者纷纷前来,争相购买,问其价钱,答曰:“五元一斤。”试问,在西安这个大都市,是否有卖刺荆的?如若有,可能是此价格的好几倍吧!在假期,可能有喜好者驱车几十公里,到田野里去剜刺荆,那样汽油费加过路费价格是否会更高呢!
刺荆草像极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它在逆境中生长,在艰难困苦中挺立。
刺荆草虽平凡,但它却有极强的生命力,任凭风吹雨打,从不弯腰屈膝。它代表着顽强不屈的精神,代表着永不低头,永不服输的精神!
刺荆草虽平凡,但它对人类却倾其所有,代表着希望,代表着坚强,代表着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作者简介:雷志孝,1950年生,富平县流曲镇大岗村五组雷家堡人,就读于流曲中学六六级甲班,1972年进大岗七年制学校任工分教师,1984年考入蒲城师范学校富平民师班,毕业后分配到流曲初中任教,1988年初调入富平县农业银行工作,现已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