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抓紧时间记得吃“秋4鲜”,价格不贵,鲜香肥美,以后能吃的少了
最近网上被日本排放核污染刷屏了,很多海鲜爱好者都担心了,以后能吃的海鲜越来越少了!
核污染的排放渐渐污染了海洋系统,现在趁着污染还没有那么广,赶紧吃几顿“秋4鲜”,价格不贵,营养价值高,且吃且珍惜!
一、花甲
推荐菜谱:酸汤花甲
准备食材:花甲、金辣酱、粉丝、青尖椒、盐、醋、糖
制作方式:
1、花甲买回来泡在冷水里面,加入一些盐和食用油,浸泡一会儿吐一会儿沙子。
2、锅中倒入适量的油,油热放入金辣酱翻炒均匀,再倒入洗干净的花甲,淋入一些料酒,加入一些盐,翻炒入味,最后倒入适量的水。
3、大火煮开,煮开后加入适量的蒜末和白胡椒粉调味,再把浸泡好的粉丝放入进去一起炖煮。
4、煮到粉丝变软,熟了之后加入一些糖和醋提味,用铲子搅拌均匀就可以出锅。
二、蛏子
推荐菜谱:蛏子炒丝瓜
准备食材:丝瓜、蛏子、生姜、大蒜、盐、水淀粉、油
制作方式:
1、丝瓜切去两头,削去外面的表皮,切成长度一样的段,再改刀切成小条状。
2、蛏子清洗干净,冷水下锅,加入一些料酒和生姜开火煮到蛏子张口,再捞出。
3、开口的蛏子,把里面的蛏子肉取下来清洗干净备用。
4、锅中加入适量的油,油热,加入大蒜末和生姜末炒香,再倒入切好的丝瓜条,加入适量的盐调味,翻炒出汁水。
5、丝瓜炒出汁之后,倒入洗干净的蛏子肉,淋入一些清水,翻炒均匀。等到锅中煮开,淋入一些水淀粉勾芡就可以出锅。
三、生蚝
推荐菜谱:芝士焗生蚝
准备食材:生蚝、大蒜、洋葱、黑胡椒碎、淡奶油、百里香、黄油
制作方式:
1、大蒜去皮,清洗干净,剁成碎末。洋葱撕去表皮,清洗干净,也切成碎末。百里香用擀面杖碾碎。
2、用刷子将生蚝的表面刷洗干净,然后用工具将壳撬开,把生蚝肉抠出来清洗干净。
3、准备一个小碗里面倒入适量的开水,把刚刚撬下来的生蚝肉放在开水里面烫一下,继续放回到原来的壳中。
4、锅中放入一小块黄油,放入刚刚切好的大蒜末和洋葱末,炒出香味,再拧上一些黑胡椒粉,加入一些盐入底位,最后倒入一小碗淡奶油,混合均匀。
5、再把炒好的料汁浇在生蚝肉上面,上面再撒上一些芝士碎,把每一个生蚝外面都用锡箔纸包住。
6、烤箱预热210度烤150分钟左右,烤到生蚝表面焦黄就可以了。
四、鱿鱼
推荐菜谱:糯米鱿鱼筒
准备食材:小鱿鱼、糯米、猪肉、葱、蚝油、香油、糖、盐
制作方式:
1、糯米清洗干净,提前在水中泡软,泡到手一捏就碎的样子。
2、接下来清洗一下鱿鱼,将鱿鱼里面的软骨抽掉,拔掉头和内脏,撕掉表面的一层薄膜清洗干净。
3、猪肉清洗干净,剁成末。小葱清洗干净,也切成碎末。将两者全部放到浸泡好的糯米中,搅拌均匀,加入一些蚝油、香油、生抽、盐、糖。
4、然后再把混合好的糯米塞到鱿鱼筒里面,塞的不要太多,差不多七分满,用牙签固定住。
5、蒸锅加入适量的水,水开之后,将鱿鱼放入进去蒸15分钟,再焖上十分钟,熟透之后就可以拔掉牙签。
“始终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总书记考察浙江纪实
视频加载中...
“我曾在浙江工作了6个年头,熟悉这里的山水草木、风土人情,参与和见证了这里的发展。”“到中央工作后,也多次回来,每次来都要走上一两个地方。”
党的后,总书记第六次赴浙江,出席杭州亚运会开幕式,并先后到金华、绍兴等地,深入农村、商贸市场、陈列馆、文化园区考察调研,看望慰问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
一路调研,一路回忆——
“当年浙江面临着‘成长的烦恼’,资源、环境等要素制约十分突出,高消耗、高排放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
“20多年来,通过持之以恒实施‘八八战略’,浙江实现了从资源小省到经济大省、从环境‘压力山大’到建设美丽浙江、从率先实现总体小康到实现高水平全面小康的历史性飞跃,也为全国作出了示范。”
一路调研,一路思索——
“坚持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全面激发人民群众积极性创造性”“坚持干在实处、善作善成”……20年前省域层面的谋划,如今已在之江大地开花结果,并在省外更广阔的范围推广开来。
展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总书记对浙江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聚焦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打造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持续推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始终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新篇章。”
从一个村庄看千村万村:“描绘好新时代的‘富春山居图’”
9月20日上午,总书记浙江考察第一站来到义乌市后宅街道李祖村。
村广场上,农创客们正在举行“共富市集”。
穿着白色T恤、戴着圆框眼镜,“90后”方天宁是本村一名返乡大学生。
总书记的目光被她摊位上的各式手编竹篮吸引。方天宁告诉总书记,自己两年前回到村里,发动30多名村民编织竹篮,可以为他们每人每月增收2000元左右。
方天宁说:“原来我在北京工作,我们村实施‘千万工程’后,村里的环境和氛围非常好,吸引了很多来创业的大学生,所以就选择回来了。”
浙江省义乌市李祖村一景(2023年5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杜潇逸 摄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是同志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要战略举措。2003年以来,“千万工程”持续深化,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造福了万千农民群众。
如今,“千万工程”从浙江走向了全国,在推进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方天宁旁边,一个晒得黝黑的小伙子名叫方志向。他从部队退伍后,回乡创办农场,栽培小盆景。
“你当了几年兵?”总书记同小伙子攀谈起来。
“两年。”
“部队的锻炼能够为干事业打下好基础,你现在的精神头就是不一样!”总书记赞许道。
村支书方豪龙告诉总书记,像这样的创业主体,村里有50多家,从业人员200多名,有原乡人,有返乡人,还有新农人,一半以上是大学生。
秋风送爽,吹过绿水青山环绕的希望田野。
总书记步行察看村容村貌,眼前一座座黛瓦白墙的小楼,房前屋后点缀着绿树花草,白墙上一幅幅壁画描绘着乡愁记忆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透出美丽乡村的勃勃生机。
很难想象,这个远近闻名的共同富裕示范村,曾经脏、乱、差、穷,被当地人称为没有希望的“水牛角村”。
在“千万工程”推动下,李祖村从整治环境入手,发展产业,吸引人才,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在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的相得益彰中,实现了华丽的转身、幸福的蝶变。
热情的村民簇拥到村口,高声向总书记问好。
“乡亲们好!今天来到这里,我的心情格外高兴。”总书记亲切地说,“乡村振兴潜力无限、大有可为,乡亲们要努力奋斗,一起奔向共同富裕的美好明天。”
秋日金色的阳光下,村民们幸福的笑容格外灿烂。
从小商品看大市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
义乌,一座建在市场上的现代化城市。在这里,可以感受浙江发展的活力,可以触摸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的脉搏。
离开李祖村,总书记来到义乌国际商贸城二区考察调研。“当时这里还是一片工地。”在浙江工作期间,同志曾十多次到义乌,深入小商品市场调研,对这里的情况十分熟悉。
商贸城入口的大屏幕向总书记展示着两张图表:一张是义乌市场采购贸易出口的实时情况,一张是“义新欧”班列运行的动态数据。
商户代表在义乌国际商贸城的大厅进行文艺表演(2023年2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
这些来自“世界最大小商品市场”实时变动的数据,成为反映中国乃至全球外贸及经济趋势的“晴雨表”。
40多年来,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义乌人从摇着拨浪鼓走街串巷,到马路边摆地摊,再到建成“买全球、卖全球”的“世界超市”,如今的义乌市场,汇集着26个大类210多万种商品,关联着全国210万企业、3200万工人。
来自印度的客商(右)在义乌国际商贸城的一家玩具店铺内选购商品(2023年2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
走进商贸城,商铺林立、商品繁多。
“总书记好!”“欢迎总书记来义乌!”总书记所到之处,人们纷纷从商铺中走出来,汇聚到一条条通道上,掌声、问候声、欢呼声此起彼伏。
“你们是从哪里来的?”总书记不时停下脚步。
“绍兴”“内蒙古”“约旦”……经营者来自天南地北,采购商来自世界各地。
“我来自尼泊尔。”一位客商走近前来。
“欢迎你,来采购什么商品?”总书记问。
“想到的都买得到,想不到的也买得到!”听到他的回答,大家都笑了。
走进一家售伞的商铺,总书记仔细察看:“店开了多久?”
“27年了。”店主张吉英告诉总书记,“我们坚持时尚优雅的设计理念,走个性化、品质化的发展路线,生产的伞已经卖到了全世界100多个国家。”
“祝你们越做越好!”总书记笑着说。
一家制伞企业的发展,是新时代义乌制造业和贸易模式转型升级的缩影。
面对市场的商户、小企业主代表,总书记勉励大家:“义乌作出了贡献,还要再作新贡献。你们每个人都是义乌发展的参与者、建设者、贡献者,还要继续努力、再造辉煌。”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从新时代“枫桥经验”看群众路线:“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今年是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20日下午,总书记专程来到绍兴市诸暨市枫桥镇,参观枫桥经验陈列馆。
20年前,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同志着眼应对和解决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大转型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就带着思考来过枫桥。
“浙江根据精神和这里的实际情况,赋予‘枫桥经验’新的时代内涵,探索依靠人民群众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总书记回忆道。
2003年11月,浙江省召开纪念同志批示“枫桥经验”40周年暨创新“枫桥经验”大会。自此,建设“法治浙江”、建设“平安浙江”等一系列事关全局、着眼长远的决策部署接续出台。
青年学子在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的枫桥经验陈列馆参观学习(2022年8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时代在变、形势在变、社会矛盾的内容也在变,但依靠人民群众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始终没有变。
重温“枫桥经验”诞生、演进、发展的历程,总书记深刻指出:“这里面有我们党处理问题、化解矛盾的政策策略,就是要走群众路线,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一个甲子过去,虽历久而弥新。
60年来,“枫桥经验”在实践中不断丰富、持续发展,特别是党的以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新时代“枫桥经验”。
陈列馆二楼,展示了近年来全国各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
辽宁沈阳牡丹社区的“三零”工作法,福建明溪县“侨乡枫桥”解纷工作法,四川成都武侯区的小区物业矛盾“信托制”解纷工作法……一个个从“枫桥经验”衍生而来的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方法不断涌现。
陈列馆外,枫溪长流,枫桥犹在。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从千年水脉看千年文脉:“让古老大运河焕发时代新风貌”
绍兴城西,浙东古运河碧波荡漾,流淌着一段2500多年的水运史和绵绵不绝的中华文脉。
浙东运河西起杭州西兴,流经绍兴,东至宁波,充分利用浙东山川形势,连通河湖、穿越阡陌、润泽沃野,滋养着两岸人民。
拾级登上园内高拱石桥,总书记举目四望。眼前,古运河流水绵延;不远处,高架桥上客货车辆疾驰而过,给人以穿越古今之感。总书记感叹道:“在这里可以畅想一下古今沧桑。”
从杭州西兴老街流淌而过的浙东运河(2022年9月27日摄,无人机照片)。浙东运河西起杭州西兴,流经绍兴,东至宁波,充分利用浙东山川形势,连通河湖、穿越阡陌、润泽沃野,滋养着两岸人民。新华社记者 江汉 摄
肇始于春秋山阴故水道,贯通于两晋,鼎盛于唐宋,发展于明清……走进浙东运河博物馆,总书记详细了解这段绵延千年的“运河史话”。
在一个水利工程模型——绍兴三江闸前,总书记停下脚步。
这是由明代绍兴知府汤绍恩主持修建的大型挡潮排水闸,闸基以巨石砌成,石间用榫卯连接,共设28孔,“旱可蓄、涝可排、潮可挡”,改善了山会平原的水利和航运条件。
总书记俯身仔细察看三江闸设计结构:“这个闸现在还在吧?”
“还在,它的作用已经被曹娥江大闸所取代。”讲解的同志回答。
古人的智慧,启迪着后人的实践。
同志在浙江工作时推动建设浙东引水工程,曹娥江大闸正是那时开工兴建的。
展柜里,一张2005年12月31日出版的《浙江日报》记录了这一历史瞬间:
“随着省委书记宣布‘曹娥江大闸枢纽工程开工’,并启动开工按钮,顿时偌大的建设工地上一字儿排开的施工机械‘隆隆’轰鸣……钱江两岸人民盼望已久的曹娥江大闸枢纽工程正式拉开序幕”。
2023年8月4日拍摄的曹娥江大闸(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
总书记回忆起这段往事:“过去浙东这一带是缺水的地方,特别是舟山,一半的水都要靠这个引水工程。”
2021年6月,浙东引水工程全线贯通,至今已累计输水50多亿立方米,惠及杭州、绍兴、宁波、舟山4市18县(市、区)1750多万人。
“很多浙东的百姓都因此受益,大家饮水思源、感恩在心。”当地负责同志说。
千年水脉,正是在一代代人的持续呵护和接续建设下流淌至今、绵绵不绝。
作为河长制的发源地,浙江省率先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河长体系,还创新探索共享共治河湖新模式,让广大群众成为治水护水的主力军。总书记强调,河长制必须一以贯之。
治水关乎治国,水脉连着文脉。在总书记心中,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
“把大运河这篇文章做好。”走出博物馆,临别前,总书记专门叮嘱当地负责同志,要好好挖掘大运河文化,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
大潮激荡,奋楫争先。
总书记的话语充满着期待:“当前,浙江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希望大家继续努力,推动浙江各项事业更上一层楼,让人民群众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
文字记者:新华社记者张晓松、朱基钗 人民日报记者杜尚泽、李中文
《金色相框》视频记者:卢烨、刘金海、蔡湘鑫、江汉、殷晓圣
《第1视点》视频记者:刘春晖、李林欣、吴一蒙、王怿文、宋立峰、徐中哲
编辑:杨文荣、吴晶晶、王秋韵、包昱涵、贾伊宁、高松龄、戚文娟、马宁、侯帮兴、邬金夫
统筹:王洁、方思贤
大局已定!中国先后干了4件事,改变了边境高原地区局面
前言:数十年来,中印边境争端一直是困扰两国关系的命门。尽管双方都不希望在边境问题上与对方硬碰硬,但印军频频在边境挑衅,还曾与解放军爆发过多次冲突,给双方带来损失。
2022年,在多次边境冲突后,中印双方终于重启军长级边境会谈,并罕见地就边境问题达成共识,这无疑为两国关系减压,也让许多关注两国关系的国际目光看到了和解曙光。
本文将围绕这次中印边境会谈成功的背景、过程及对两国关系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深入解读,旨在让读者全面看清这一重要事件的来龙去脉。
第一章:边境争端不断,印度的盲目自大自1960年代以来,中印边境地区就存在着领土和边界纠纷,时有交火事件发生,双方关系也一直处于紧张之中。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印度领导人都抱着盲目自大的心态,不断在边境问题上挑衅中国,导致双方军队频繁发生摩擦。
比如2013年一个地区的对峙事件就持续了长达三个星期。当时,中队正在此地区进行例行巡逻,没想到印度一方面堵截了解放军正常活动,还公开侮辱我士兵。稍有不慎,就可能爆发武装冲突。
这起事件充分暴露了印度想要在边境问题上“撕破脸皮”的心思。印军高层似乎认为中国不会与自己硬碰硬,所以用这种方式试探我军的底线。而我方官兵则表现出了极大的克制,没有上钩与印军发生实质性冲突。
从各个事件来看,印军总是先发制人,对我军采取挑衅行为。比如他们时常越过边界线侵入我方领土,对进行正常巡逻的解放军指指点点;有时还会炫耀武器装备,做出极其挑衅的动作。
可以说,这种行为完全暴露了印度想要在边境问题上与中国“叫板”的意图。他们虽然也不希望与中国发生大规模冲突,但又想在边境问题上占些便宜,获得谈判筹码。这种盲目自大的心态,直接导致了边境局势持续紧张。
印度国内也存在着争议声音,一些人批评政府在边境问题上采取挑衅态度,会引火烧身。但执政的印度人民党并不接受外界意见,他们认为对华强硬姿态有利于拉拢民族主义选民,从而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这种政治运算进一步加剧了印度在边境上的不当做法。
2020年5月初,印军又一次在加勒万河谷地区公然越过实控线,非法进入我方领土。当解放军边防部队上前进行劝阻时,印军不仅拒不离去,反而突然发起袭击,导致两人发生严重肢体冲突。
据报道,我方在这场冲突中牺牲了至少4名官兵,而印度方面也有20多人伤亡。这无疑给双方都造成了沉重打击。我方阵亡官兵家属悲痛欲绝,全军都为牺牲烈士致以最崇高的敬意。这起事件再次证明,印军的蛮横行径才是导致冲突不断的根本原因。
尽管在这些冲突中屡屡吃败仗,但印度高层对中国的戒心反而更深,并不愿意正视现实。他们不相信通过谈判就能解决边界争端,而是继续在边境问题上与中国强硬对立。未来边境地区的局势,依然严峻复杂。
第二章:印度的让步,中印会谈的突破“如果你的邻居越来越强大,那最明智的做法就是与他成为朋友。”这句话恰恰概括了当前印度面临的处境。
多年来,印度一直希望通过发展自身经济实力,在地区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但相比之下,中国的发展速度更快,无论是经济规模还是综合国力,印度与中国的差距正在持续拉大。
再加上疫情冲击,印度经济受到严重打击。大量印度民众陷入疫情困境,而政府援助不力,引发了国内诸多不满情绪。印度民众甚至把这次疫情灾难称为“莫迪制造的危机”。
在这种对比下,印度意识到与中国对抗不仅无济于事,反而会让自己陷入被动。如果两国能够化解歧见,加强合作,对印度来说反而更有利。这不仅能减少军费开支,也能取得双方互利共赢。
基于这样的认识,2022年上半年,印度国内呼吁解决边界问题的声音渐渐增多。一些智库学者分析认为,当前中美博弈成为世界主轴,中国肯定不会在边境问题上轻举妄动;印度应抓住时机,通过谈判解决争端。
7月,印度外长苏杰生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明确表示,印度正在推进边境基础设施建设,以增强自身实力。“我们现在不与中国发生零星冲突,也有助于这个过程。”他的话中透露出印度希望与中国关系缓和的信号。
同月,在这种背景下,中印双方重启了军长级边境会谈。此前因为冲突频发,边境会谈已被中断三年之久。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双方高级军官就边境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达成多项共识。
据报道,双方同意互不再单方面更改边境现状,保持边境地区的和平稳定。会后,中国外交部表示,这次会谈对中印关系具有积极意义。
可以看出,此次边境会谈之所以能取得进展,印度方面做出妥协是关键。近年来中国国力提升速度之快,已让印度认识到与中国对抗毫无好处,只有通过谈判化解分歧,才符合本国利益。
第三章:主动作为,中国的应对之道中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一贯主张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国家间的分歧。即使印军多次挑衅,中国也没有像对方那样采取激进做法,始终保持最大限度的克制。
但克制并不意味着软弱。在应对印度的同时,中国也在边境地区主动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增强对局势的管控能力。正是这种主动作为,让印度认识到与中国对抗毫无胜算,而转为谋求妥协。
具体来看,中国这几年在边境地区采取的举措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加强了驻边境地区军力的部署。中国西部战区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无论是机动部队还是防空力量,都具有对印度军队形成碾压优势的能力。这让印军不敢轻举妄动。我军坚决维护每一寸领土,让印方不敢侵犯中国主权。
第二,改善边境地区基础设施。中国正加速推进边境地区的公路、铁路建设,未来这将大大提高我军机动调动的能力。相比之下,印度边境基础建设明显落后。我国还在边境修建了大量前沿哨所,可对印军动向进行实时监控。
第三,中国还在与不丹开展边界谈判。未来如果中不边界得以划定,将剥夺印度插手洞朗地区事务的可能。这将进一步加强中方对边境地区的控制力。
第四,调整边境地区的行政规划。中国已将多个边境县升级为市,以加强对这些地区的管控。这种做法更有利于彰显中国对边境地区的主权,也使边防管理更加高效。
可以看出,在坚持对印友好的同时,中国并没有懈怠于提升自身实力。正是这种战略定力,让印度认识到与中国敌对毫无意义。中国既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又愿意通过谈判化解争端。这成为促成中印达成共识的重要原因。
第四章:和解曙光,中印关系的新契机本次中印边境会谈的成功举行,为两国关系减压提供了难得机遇。双方就边境问题达成共识,将有助于维护边境地区的和平稳定,防止局势进一步恶化。
中国外交部对会谈结果给予积极评价。印度主要媒体也普遍认为,这标志着紧张的中印关系出现缓和迹象。国际社会也看到了中印关系和解的曙光。
中印两国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能否管控好双方关系,其影响力将远超双边范畴。本次中印达成共识,无疑有利于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发展大局。
当然,仅凭一次会谈远远不够,双方还须在此基础上持续对话,进一步化解分歧、增进互信。但无可否认,中印双方在边境问题上显露出化解分歧的意愿,这对下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下,中印双方都需要将更多精力用于发展经济、提升民生。仅印度就有10亿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下。与其大量消耗资源去应对边境冲突,还不如将有限资源用于改善民生。
两国作为发展中大国,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中国也一直欢迎印度参与“一带一路”,这将造福两国人民。只要双方都抱着合作的心态,中印关系就有无限美好前景。
本次中印边境会谈达成共识,为两国关系发展掀开了新的一页。让我们拭目以待,也期待着两国能够在各领域开展更多互利合作,共同迈向繁荣富强的未来。
结语:中印两国作为亚洲重要力量,能否管控好边境争端,关系到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发展大局。本次中印边境会谈的成功举行,双方就解决边境问题表现出诚意,为下一步双边关系提供了契机。
相较于过去几十年的对立对抗,双方显然都意识到,翻过这座山峰,就会看到两国合作的广阔前景。当下最为重要的是退一步海阔天空,化解分歧,重建互信,携手创造双赢未来。
我们期待着两国能够不负时代潮流,实现良性互动。当中印两大文明之河汇聚同一海洋时,我们就更有理由相信,亚洲乃至全人类的美好前景。
除夕夜女孩离家出走,武汉武昌民警冒雨4小时找回
极目新闻记者 吴昌华
通讯员 卞鸿飞
1月21日除夕,一名 17岁女孩与家人吵架后离家出走,接到报警后,武汉市公安局武昌分局中南街派出所民警风雨中苦寻4个多小时,最终将女孩找回,并送交其家长。
“民警同志,我女儿离家出走了,帮帮我……”21日18时20分,市民金女士情绪激动地走进中南街派出所值班大厅,向民警求助。称自己的17岁的女儿小玉(化名)两小时前与父母发生争吵后离开家,一直没回,担心其独自在外发生意外,请求民警帮助查找。金女士说,孩子出门时,除了手机,其它物品都没带,手机里的钱只够一天的开销。
中南街派出所民警段铸洪、刘义恒向金女士详细了解了女孩体貌特征和当日的衣着特征,得知女孩携带有手机,民警刘义恒立即拨打女孩的电话,但电话响了许久,始终无人接听。民警打了2次,怕女孩手机打没电,便让金女士继续与孩子保持微信联系,同时迅速通过城市监控进行追踪。
通过调取视频,民警发现女孩下午4点多从傅家坡一路步行进入宝通寺地铁站内,在武昌区公安分局视频侦查大队的协助下,确定女孩小玉最终从小东门地铁站下了地铁,并走出地铁站,沿着路往胭脂路方向继续往前走。
“她为什么要往那个方向?”民警段铸洪、刘义恒仔细向金女士询问,了解到小玉就在附近上学,而家里租住的地方,就在胭脂山周边的小区里。但金女士说小玉没有带出租屋钥匙。
“她应该就在小区附近,不会走远。”民警段铸洪、刘义恒留下同事继续在所内查看监控,两人随后驾驶警车,带着金女士一同前往路、胭脂路附近沿街寻找。
当民警们驾驶警车来到路和胭脂路交界处时,发现此处系老城区,监控覆盖有限。而该处路面也较为狭窄,开车很不方便。看着错综复杂的背街小巷,为了提高效率,经过商量,民警们将车停在出租屋所在的小区附近,段铸洪带着女孩小玉的照片单独行动,刘义恒则带着金女士一起去找。
此时,天开始下雨,雨越下越大,民警推测女孩应该会找地方避雨,就沿着街搜寻街边每一个小旅馆、小食店、小超市。大概找了2个小时,仍一无所获。民警们又到金女士的出租屋所在地,担心女孩藏在楼栋的某个角落躲避家长,民警们又徒步逐层开展搜寻。整整13层楼,民警们一层层从底楼一直找到顶层,又返回到楼下,但始终没有发现女孩身影。
这时,女孩微信发来消息,告诉金女士自己已经找到住处了,就不回家了。冰冷的雨水打湿了警服,民警们顺路买了两把伞,撑着伞继续一家又一家地去打听,又在街面上的宾馆和小旅馆挨家挨户地搜寻排查了20多家。
风雨交加的除夕夜街头,看着家家灯火通明、阖家欢乐,女儿还下落不明,为女儿安全揪心的金女士忍不住哭泣起来。段铸洪、刘义恒连忙安抚金女士。正在这时,武昌区公安分局视频大队传来消息:女孩晚上7点多曾在粮道街中学附近出现过。民警们立刻赶过去,但没看到人。
此时已经到了晚上9点多,女孩小玉这时和金女士微信联系,说自己走不动路了,在街边休息。金女士在微信里指责女孩不懂事,催促孩子快点回家;小玉微信的回话也很冲,告诉金女士说自己要去浪迹天涯,让家里就当没有自己这个女儿。民警们耐心地指导其母在微信里如何回复,少说“你要怎么样....”多说“妈妈很担心,妈妈过来陪你”等等,从询问关心的角度,与孩子保持沟通,边沟通边继续在街道、小巷找寻。又过了半小时,女孩在微信中说自己想要喝可乐、吃东西,民警刘义恒让金女士去购买可乐和女孩爱吃的食物,微信拍照给孩子,并告诉自己所在的地点,引导女孩小玉向妈妈靠近。
过了大约十几分钟,视频部门反馈,小姑娘一手拿着文具,一手打着伞正沿着粮道街行走,民警们迅速沿街寻找,终于发现了小玉。见到母亲的瞬间,小玉很想哭。
民警找到女孩
原来,小玉今年高三面临高考,这次春节放假在家,小玉爸爸见她一直玩游戏不学习,就批评了小玉。父女两人发生争吵后,小玉爸爸气愤中将孩子的平板砸了,小玉则一气之下离了家。
民警们开车送母女回家。对母女双方进行了开导和教育。在民警安抚下,女孩逐渐认识到自己独自负气离家的错误,金女士也意识到在教育孩子上的问题,表示遇事会更耐心与孩子沟通,对民警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及雷厉风行的工作效率表示感谢。
民警提醒广大家长,孩子成长期容易产生叛逆,要学会接受孩子的情绪,多理解和共情。孩子沉迷游戏,有可能是父母疏忽了陪伴,也有可能是孩子为逃避学习压力等多种原因,要耐心地与孩子交流,及时引导沟通,多些夸奖,少些指责,更不能简单粗暴,防止孩子出现过激行为。
(通讯员供图)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